📖 ZKIZ Archives


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hqx.html

(一)

 

估值和高增長,前者往往具有確定性,而後者沒有確定性。

當低估值因為總體經濟不振,陷入低增長,是極好的買入時機。因為經濟的規律總是高低相間,週而復始。一旦經濟轉好,低估值回到合理估值,就會有極佳的回報。

當低估值遇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利率提高股市缺乏吸引力,比如股市過度擴容,但基於流動性總是會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一旦恢復,估值就會得到修復。

當然,最佳的狀態是低估值加上高成長,那麼,當低估值回到合理區域,就會獲取公司快速增長帶來的利潤以及估值上升帶來的利潤。

簡而言之,因為非公司長期轉壞產生的低估值,就產生了很好的買點;同樣,當大盤總體處於低估值的狀態,因為經濟總是增長的,所以,未來收益就具有了極高的確定性。

低估值買入是王道的原因,就在於一些暫時性的問題總是會過去的,在於人們情緒轉換後,價格又回到價值的身上。

 

(二)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低估值的時候喊危險;高估值的時候喊安全

很多人成日關注自己沒有能力關注的宏觀經濟,憂心忡忡。(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分辨哪個是真的經濟學家,哪個是假的;他們也不知道經濟學家是有很多派別的,看 多看空本來就有兩派,如果有第三派,那麼就是中立的。他們認同的經濟學家,往往是外行經濟學家,因為往往越外行的人,說出來的東西越淺白;也只有外行的假 冒的經濟學家,敢說自己什麼都懂。)當然,還有一些人精力過剩,喜歡看世界經濟的,可惜的是他們談起歐美經濟貌似頭頭似道,實則狗屁不通。

如果他們現實點,回頭好好想想一個簡單的可以輕易論證的事實,那就是:即使是金融危機,也不比一個股票pe被腰斬更嚴重。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經濟損失了百分50嗎?歐債危機,歐洲的經濟損失百分50了嗎?我們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讓經濟增長停滯罷了。而股票的pe被腰斬,就可以讓一個股票從20元跌到10元。


因此,股民談經濟有問題,不如多關心他買的股票是否估值太高了。因為即便公司一兩年不盈利,也不過損失百分十幾二十的利潤罷了;而買太高估值的股票,一旦回歸,就是玉石俱焚。

高估值是萬惡之源;低估值帶來未來的財富;故事週而復始。讓我們看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可口可口市盈率近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間,可口可樂淨利潤複 合增長率為14.7%(略低於15%),1998底年股價達到66元,市盈率46.47倍!淨利潤的增長加上估值的提升,讓巴菲特十年的投資淨值增長 12.64倍,年投資回報率達28%,這是一個標準的戴維斯雙擊。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的淨利潤年復合增速仍然有10%,但十三年間股價沒有 變化,只是市盈率從46.47倍下降至12.7倍,失落的十三年。

(三)

 

大多人對市場的預期,是中短期預期。不是長期的預期,就像一畝田,你可以預期它明年收成不好或者大好,但一畝田的產量其實是有個定數的。一畝田的長期平均 產量是1000斤,當它有一年的產量是1300斤或者700斤的時候,這畝田的價值其實變化不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根據這畝田長期穩定的產量進行定價 的。但在股市中,因為市場先生的存在,因此當它是700斤的時候,就給500斤的價格;當它是1300斤的時候,就給1500斤的價格。

此外,大多好的公司長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的。拉長時間,這些優秀的公司收益率,除了極少數公司,大多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兩個同樣的好公司,他們的估值相差巨大,正常情況下,就讓人擔心是否有透支的問題,或者,會欣喜的發現某些公司因為市場的亂流而產生嚴重低估。

投資是從大概率出發的,是從常識出發的。低估值,除了和自身對比之外,還和這個群體裡的其他公司對比。高估的必然回落,低估的必然前行。輝煌的(透支)將 蒙上塵埃;而遺棄的最終會被發現。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這個本源,就是價值,就是不通過博弈的價格而純粹來源於公司的回報。而當我們假設其他變量相同, 只從估值這個角度入手,低估值當然就是萬王之王。低估百分50,就可以輕取一個好公司5-7年的辛苦經營;高估百分百,則意味這個好公司5-7年的利潤事 先被人領走了。


 

(四)

 

不要去考慮宏觀經濟永遠變壞的一天,因為宏觀經濟總是會從陰天,雨天走向春暖花開,買在寒風蕭瑟,賣在陽光雨露後。因為人們總是如此容易被外界影響,同時又不知道只是季節輪轉,只是晨昏交替,只是潮漲潮落。

范仲淹如此描述到: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而季節輪轉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低估值買入,是看清了輪轉、交替、漲落,知道太陽會升起,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通過歷史的經驗確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8

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hqx.html

(一)

 

估值和高增長,前者往往具有確定性,而後者沒有確定性。

當低估值因為總體經濟不振,陷入低增長,是極好的買入時機。因為經濟的規律總是高低相間,週而復始。一旦經濟轉好,低估值回到合理估值,就會有極佳的回報。

當低估值遇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利率提高股市缺乏吸引力,比如股市過度擴容,但基於流動性總是會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一旦恢復,估值就會得到修復。

當然,最佳的狀態是低估值加上高成長,那麼,當低估值回到合理區域,就會獲取公司快速增長帶來的利潤以及估值上升帶來的利潤。

簡而言之,因為非公司長期轉壞產生的低估值,就產生了很好的買點;同樣,當大盤總體處於低估值的狀態,因為經濟總是增長的,所以,未來收益就具有了極高的確定性。

低估值買入是王道的原因,就在於一些暫時性的問題總是會過去的,在於人們情緒轉換後,價格又回到價值的身上。

 

(二)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低估值的時候喊危險;高估值的時候喊安全

很多人成日關注自己沒有能力關注的宏觀經濟,憂心忡忡。(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分辨哪個是真的經濟學家,哪個是假的;他們也不知道經濟學家是有很多派別的,看 多看空本來就有兩派,如果有第三派,那麼就是中立的。他們認同的經濟學家,往往是外行經濟學家,因為往往越外行的人,說出來的東西越淺白;也只有外行的假 冒的經濟學家,敢說自己什麼都懂。)當然,還有一些人精力過剩,喜歡看世界經濟的,可惜的是他們談起歐美經濟貌似頭頭似道,實則狗屁不通。

如果他們現實點,回頭好好想想一個簡單的可以輕易論證的事實,那就是:即使是金融危機,也不比一個股票pe被腰斬更嚴重。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經濟損失了百分50嗎?歐債危機,歐洲的經濟損失百分50了嗎?我們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讓經濟增長停滯罷了。而股票的pe被腰斬,就可以讓一個股票從20元跌到10元。


因此,股民談經濟有問題,不如多關心他買的股票是否估值太高了。因為即便公司一兩年不盈利,也不過損失百分十幾二十的利潤罷了;而買太高估值的股票,一旦回歸,就是玉石俱焚。

高估值是萬惡之源;低估值帶來未來的財富;故事週而復始。讓我們看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可口可口市盈率近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間,可口可樂淨利潤複 合增長率為14.7%(略低於15%),1998底年股價達到66元,市盈率46.47倍!淨利潤的增長加上估值的提升,讓巴菲特十年的投資淨值增長 12.64倍,年投資回報率達28%,這是一個標準的戴維斯雙擊。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的淨利潤年復合增速仍然有10%,但十三年間股價沒有 變化,只是市盈率從46.47倍下降至12.7倍,失落的十三年。

(三)

 

大多人對市場的預期,是中短期預期。不是長期的預期,就像一畝田,你可以預期它明年收成不好或者大好,但一畝田的產量其實是有個定數的。一畝田的長期平均 產量是1000斤,當它有一年的產量是1300斤或者700斤的時候,這畝田的價值其實變化不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根據這畝田長期穩定的產量進行定價 的。但在股市中,因為市場先生的存在,因此當它是700斤的時候,就給500斤的價格;當它是1300斤的時候,就給1500斤的價格。

此外,大多好的公司長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的。拉長時間,這些優秀的公司收益率,除了極少數公司,大多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兩個同樣的好公司,他們的估值相差巨大,正常情況下,就讓人擔心是否有透支的問題,或者,會欣喜的發現某些公司因為市場的亂流而產生嚴重低估。

投資是從大概率出發的,是從常識出發的。低估值,除了和自身對比之外,還和這個群體裡的其他公司對比。高估的必然回落,低估的必然前行。輝煌的(透支)將 蒙上塵埃;而遺棄的最終會被發現。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這個本源,就是價值,就是不通過博弈的價格而純粹來源於公司的回報。而當我們假設其他變量相同, 只從估值這個角度入手,低估值當然就是萬王之王。低估百分50,就可以輕取一個好公司5-7年的辛苦經營;高估百分百,則意味這個好公司5-7年的利潤事 先被人領走了。


 

(四)

 

不要去考慮宏觀經濟永遠變壞的一天,因為宏觀經濟總是會從陰天,雨天走向春暖花開,買在寒風蕭瑟,賣在陽光雨露後。因為人們總是如此容易被外界影響,同時又不知道只是季節輪轉,只是晨昏交替,只是潮漲潮落。

范仲淹如此描述到: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而季節輪轉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低估值買入,是看清了輪轉、交替、漲落,知道太陽會升起,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通過歷史的經驗確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8

怎麼判斷一個股票是低估的?!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uqm.html

(一)

 

前一陣銀行賣國債,其中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票面年利率6.15%。大多銀行半天甚至幾分鐘就賣完了。

 

投資股票的一個機會成本就是將股票和債券進行對比,換句話說,如果你持有的股票,假設你永遠不賣,那麼,你的收益應該和債券一樣。所謂低估,就是你居然發現你持有的股票的收益率,會高於債券。

再好的企業都是有高速發展期,中速發展期,以及停滯發展期,所以,對一個股票的估值方式,就是看一個企業市場估值以及未來盈利的預測。

簡單說:在一個股票中,最重要的是兩個變量:估值和盈利預測。估值*盈利預測(這個預測必須考慮高速、中速和停滯3個週期)作為一個公式,可以判斷一個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高於國債)。因此,估值每低百分50,意味著盈利預測可以下降百分50;估值每高百分50,意味著盈利預測必須調高百分50。

 

(二)

 

有人擔心買入的股票一直被低估。但一直被低估,就意味著持有者長期的收益一直高於債券,對一般投資者這是好事情。因為每年大多人都會有收入結餘,然後這些 多出來的錢有好於債券的投資品種。此外,低估只是股市的一種狀態,就如06年初1000點,07年底的時候股市6000點。股市會有1000點的時候,也 會有6000點的時候。低估只是波動性的一種狀態,正如高估是波動性的另外一種狀態。

 

股票不會永遠低估,也不會永遠高估,價格永遠圍繞著價值波動,遠必拉回。有人曾經比喻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是一個喝醉酒的人,雖然他會怎麼走無法判斷,但因為這個醉漢的身上綁著一根繩子,因此,他勢必回到價值的這根柱子上。

 

(三)

 

股票的波動並不可怕,波動更多的是創造更便宜買入的機會,以及更高賣出的機會。波動不會損害持有人的利益。股票正如持有債券的人持有到期後,利息一分都不會少一樣。一個股票的收益率如何,基本上從買入的時候就可以有大致的判斷。

 

有些人的投資收益超過債券,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買入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持有的股票收益會超過債券。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有傻瓜願意接受低於債券收益的買入價,從他們手上接走了那些高估的股票。

 

(四)

 

目前股市的指數,從估值和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來看,意味著長期至少雙倍於銀行利息的收益。但許多存在銀行的錢,認為目前的股市極具風險,因為他們看到的是 前人的失敗。過去的經驗表明,大多銀行的錢,喜歡在市場高潮的時候進入市場。他們因為不知道股票和債券,和銀行的存摺無異,當股市翻了幾倍後去買股票,往 往意味著投資收益已經遠遠低於債券收益了。

 

在其他領域,前人中短期的經驗或者意味著有跡可循。但在投資領域,前人的成功往往是後人的陷阱;而前人的失敗往往意味著豐厚的利潤。樓市如此,黃金如此,股市也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4

低估值才是王道! 一隻理性且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1762390

實證案例:各個週期內引領銀行股龍頭分析

05-07年那一輪週期,其實銀行股中漲幅最大的不是人們印象中的招商銀行,而是浦發銀行;

08年底-09年的小周期中,引領銀行股的大家應該清楚是興業銀行;

10-12年中,是被幾乎所有「價值投資者」罵的狗血噴頭的民生銀行;

而這其中的秘訣就是低估值:

06年,浦發銀行市盈率為10.20倍,市淨率為1.81倍;而同時期招商和民生的市盈率分別為12倍、16倍,動態市淨率為2.2倍與2.3倍。

08年底由於房地產崩盤,被市場認為是半個地產股的興業跌至了5倍PE、1倍PB;

而由於民生銀行從07-09年主動地調整,促使了其業績低於同行,而使得轉型成功後業績增速幾乎為股份制銀行的龍頭,但仍被市場虎視,估值成為最低。

然後,我們擴展到指數,你就會發現這兩年被市場看到的「成長」板塊——中小板以及創業板成為了殺跌的主力,而上證50——指數中最低估值卻在默默的遠遠超過其他板塊,今年已經累計上漲了15%,而創業板下跌5%並且還有繼續殺跌的動力。

人 們總是喜歡慣性思維:認為上一輪牛市的龍頭必然也是下一輪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均值回歸才是王道,任何一種商業模式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大放異彩,這也就是 為什麼這幾年被幾乎所有「價值投資者」罵的狗血噴頭的民生成了銀行股中的龍頭,被幾乎所有「價值投資者」捧上了天並且整天和富國相提並論的招商爛到了 家......

招商在我看來歷史並不夠光彩,只是上個週期在負債端完成了成功轉型,被稱為零售銀行;而這幾年民生的轉型已經相當成功,但卻被很多媒體解讀為龐氏騙局。龐雜的分析文章太多了,很多只是為了進一步印證他之前的觀點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5

高估支出、低估收入試算法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18649.html
問有什麼萬無一失的計劃規劃及預測法嗎?如何在做計劃時就真實反映現實,並準確地預估成果?

20年前創業時, 總是出現資金不足、一再增資的狀況,我想事前的計劃一定隱藏了重大缺失。為了抓出癥結,我仔細檢查了幾次創業計劃與實際執行的過程,我發現我在事前規劃 時,往往低估了支出的成本與費用,而高估了收入。這種差異,使整個創業計劃中的毛利變好了,單月平損的時間點提前了,累積總虧損的金額也變小了。總之,因 為這種估測心態上的差異,美化了創業計劃,也使我的創業執行經常捉襟見肘。

為什麼我會高估收入、低估成本?我發覺,我的樂觀、積極進取害事,因為我對新事物、新事業有興趣,所以「浪漫」地想做出一個可行的計劃,以說服我自 己採取行動,結果就出現計劃與現實的巨大落差。發覺這個問題後,我把心態更正為務必精準,所有的預測數字一定要一再檢查、反覆推估,希望計劃與執行能一 致,這就接近了預算編定的精準原則。

可是事後檢驗,精準度仍然不夠,執行與計劃還是有落差,當逆向的落差出現時,我還是面對著極大的危機。我開始思索如何做出萬無一失的計劃,以確保公 司經營的穩定。我開始設想最壞的情況,決定用最悲觀的心態試算財務,這就是我現在奉行不渝的反向高低估財務試算法。我把所有的收入都假設為最壞的狀況,如 遇 SARS、遇到大地震,生意變到最差;其次我把所有的支出,不論是成本或費用,儘可能從高試算。

真正的考驗這時才開始,因為我並不是故意要做一個不可行的計劃,接下來我傾全力去解決這些最壞的狀況。從組織結構的改組,經營策略的調整,到成本費 用的降低,再到擴大生意。如果我的努力得到可以讓我自己滿意的答案,我可以控制最壞的狀況,並且進一步改變最壞的狀況,並從財務試算中得到我可以接受的毛 利率,或者獲利可期,這時我真正得到一個萬無一失的計劃,我才會真正把計劃變成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03

[轉載]巨柏投資祝朝安:尋找低估值的企業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15o.html
投資的路還很長,再學習!

來源:雪球  作者:王星Vincent

 
 
7月底去深圳拜訪了巨柏投資的@祝朝安 先生,地點就約在祝先生家裡。去了才知道,祝先生家的地段超好,就在深圳著名地標鄧小平畫像附近,靠近荔枝公園。他說自己在2002年有一個判斷,就是中國要慢慢開始發生通貨膨脹,這促使他馬上做了兩個事後看無比正確的決定:買房子和買港股。

對祝先生來說,價值投資很重要的是要找到「低估值」的交易機會——並不是說買茅台就是價值投資。另外,祝先生認為目前大部分國內的投資者太看重損益表,而其實往往資產負債表才能透露對投資更有價值的信息。

下面是聊天記錄,供大家參考。

主要觀點:

1)價值投資很重要的是要買到「低估值」的好交易,而不是說買好的公司。並不是你要買茅台就是價值投資,不買績優股就不是價值投資。

2)損益表實際相當於上市公司的面子,底子實際上還是資產負債表。我們投資人過度關注了損益表。其實價值投資者更多的還是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石,然後才延伸到損益表。

3)中國現在絕大多數股票都有泡沫,你在買一個泡沫的時候,無疑要抓一個救命稻草,這個救命稻草就是損益表。只有損益表的高速成長,才能給你一個幻覺或想像。

4)現在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不太考慮銀行的,中國股市見底可能還是要賴於銀行業風險完全的暴露。

5)價值投資不是尋找完美企業,對企業十全十美的要求是一個誤區。對企業不要做那種一廂情願的完美化處理。價值投資者是關注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6)很多股民牛市裡投資股票賺錢了,他就認為他會炒股票,其實他不一定會。可能到我們這批人50-60歲的時候,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才能出現。

問:怎麼看現在的市場環境?
答:我覺得隨著市場的下跌,投資機會越來越多了,但是可能離底還是遠了點。現在這個階段可能大家感覺跌不動了,也許還會反彈一點。但是下跌的大方向還沒變,中國股市見底可能還是要依賴於銀行業風險的完全暴露,之後可能整個中國經濟才會完全見底。現在還不到那個階段,中間過程可能還會反覆一點。我是覺得上的機會,概率很小。中國現在方方面面所處的階段,都沒有一個動力,讓我們這個大泡泡再吹起來。

問:銀行現在低估麼?
答:對於銀行,其實分歧是很大的。現 在市場上很多人談論銀行被低估之類,實際上這種談論方式,都不是價值投資者談論的方式。這種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銀行利潤的穩定性。我覺得現在真正的價值投 資者是不太考慮銀行的。你只要關注到銀行的風險,思考下中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你都不會去太顧忌這些幾倍的市盈率,它對你來說沒有什麼誘惑力。如果1倍市 盈率又怎麼樣?這其實是說銀行股以後要虧損了。股市有時的確能超前反應。

問:也有人說現在市場對銀行是過度反應?
答:我們現在銀行槓桿很大。如果把銀行做個模型分析的話,我們銀行面臨的風險應該很大的。而且你要瞭解市場的規律和情緒,才會對做判斷有幫助。現在的銀行報表還沒轉負呢,還是表現很好的時候。等到銀行報表轉為利潤下滑的時候,那時候整個是市場對銀行的預期就完全會變。等預期變為現實的時候,人們對銀行的預期就會更弱化。所以應該等它的PE升高的時候再買

其實這方面,我在投資上是有經驗的。很典型的是我2003年在香港買股票的時候,那時候看PE都高,有些公司甚至是虧損的。但是公司價格非常低廉,只有幾 毛錢。那時候你要是死套價值投資的邏輯,根本就沒有交易機會的。其實投資者在探索的過程中,很容易注重三大報表裡的損益表。實際上這相當於上市公司一個面 子。上市公司本質或者說底子,還是資產負債表。實際上我們投資人過度關注了損益表。這跟我們的市場階段有關的。因為中國現在絕大多數股票都有泡沫,你在買 一個泡沫的時候,無疑要抓一個救命稻草,這個救命稻草就是損益表。只有損益表的高速成長,才能給你一個幻覺或者想像。

所以我們的投資人,投資成長股的特別多。因為你買的太貴了,如果沒有成長你整個投資邏輯就崩塌了。其實價值投資者更多的還是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石,然後才延 伸到損益表。我們這個市場應該講過去整體給價值投資者提供的機會並不是特別多,有可能你在一個大牛市中,選擇了一個成長股,然後就被動的成為一個價值投資 者。很多股民牛市裡投資股票賺錢了,他就認為他會炒股票,其實他不一定會。可能到我們這批人50-60歲的時候,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才能出現。一個真正價值 投資者的培養過程,悟性極高的人也得經歷兩個週期,否則根本沒法檢驗他方法的正確性。這個過程還是蠻複雜的。

問:也有人研究過銀行報表,認為即使最壞情況發生,目前的股價還是有吸引力的?
答:銀行的運作模式就是這樣。什麼叫展期?在國外感覺很荒謬,比如還不上就是還不上了,你就該處理處理,你又擺在那。 報表上還算著利差。你說銀行風險沒有累計麼?我說銀行有多大風險,只能做一個定性的判斷,就是銀行風險太大了。但是最後表現出來的數據多少,你無法判斷。 價值投資者不需要追求多精確,而是模糊的科學。你去追求精確,也沒法精確,銀行的行長他都不知道下面誰給誰做了一個灰色交易,放了一筆貸款。中國銀行業出事是早的事,說不好到最後猛的一下計提,瘋狂計提巨額虧損。中國銀行業你要是知道他的放貸模式和那些人是怎麼做信貸的,你如論如何不會相信它不會有問題。不過最後銀行出問題,政府可能只能印鈔票救了。

問:怎麼看通脹和投資的關係?
答: 政府的目標其實是要保持幣值穩定的。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通脹的確是投資的大敵。中國政府實際上是把印鈔票當做一個興奮劑嘛,一不行就放鬆銀根,但是 他們不知道後果是什麼。這種在非洲都做出很好的表率了。它最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了。所以通脹,中國現在還看不到很好的遏制辦法。像銀行這麼大的 問題,似乎最後的解決手段還是要靠發票子。

問:講講您是怎麼入行的吧?
答: 我1995年開始搞證券,先後在券商研究自營部門和基金投資部門工作。在中國其實真正注重投資方法的,大致都是有了基金以後。剛開始大家都是技術交易,那 時候上市公司披露做的也不是那麼好。而且當時股票總數也很少,基本面能看的不多。如果真正用價值分析方法的話,估值根本掛不上鉤。那個年代是股票供不應 求,大起大落,政策不穩定,就是一個投機交易。要是你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發一筆財,搞內部股啊什麼的。

真正投資還是引入基金以後,大家才對投資方法有了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基本到2003年,價值投資才慢慢興起了。那時候券商來了很多海歸,還有大量的企業要 上市,還有資產管理業務的引入,使得大家對投資管理的專業化有一個探索。這方面我的體會還是香港市場。當時國內跟股價能找到邏輯關係的標的不多,但是到了 香港你就能很清楚。而且香港市場很容易出現低估。那時候香港市場對中國股票的瞭解還是很滯後的,再加上股票基本面和估值之間能找到很好的聯繫,所以你能明 顯感到低估並找到很好的機會。那時候香港股市裡,價值投資的有效性還是很強。比如你這個股票你發現了一個問題,然後去放空,只要不被逼爆倉了,最後股價還 是能反應出來的。他的有效性比國內要好很多。

問:自己的投資理念變化?
答: 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是比較模糊的。那個年代文革剛結束,高校裡的老師能有多少懂經濟的。到後來隨著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加上我們在深圳能很方便和海外交 流,包括國內出版了很多投資的書。這方面一方面自己去投資思考,廣泛閱讀,更重要的是一種投資的體驗。這個非常重要,就是你要有足夠的投資案例交易和經 歷。或賺錢或虧欠,跟你的方法論和對市場認識的調整。

問:您曾經的投資經典案例?
答:02 年的下半年,那時候我對宏觀經濟做了很準確的判斷,那時候我覺得中國慢慢要發生通貨膨脹。但當時也沒看到房價能漲那麼高。那時候我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先買 房。所以那時候我房子買的很便宜,而且都買在最好的地段。第二個決定就是進入香港股市。那時候國內市場和香港市場比起來,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你無論如何 不會選擇國內股票。香港那邊的國企股真是太便宜了,才幾毛錢。那時候我們和香港同業的交流,他們完全看不到機會。他們會覺得你們國內的股票就該幾毛錢。當 時香港市場的一些大的投資銀行包括高盛,他們基本上都不是很看得懂。那時候我很清楚的記得,像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發的很多報告都對中國的看法很負面, 基本上都是賣出,都不看好。

我開始做鋼鐵股,那時候股票都是7-8毛錢,9毛都算貴的。但是那些股票很快都能漲到2塊錢左右。我就再下來找那些基本面更紮實的股票。因為股價漲上來以 後,價值投資者一定是股價一高的時候,對基本面的要求標準就越高。這就是基本面控制。那時候我做了東方電機,之後在香港漲了多。當時去看東方電機,才2快 多錢。那時候我就看好它巨額的預收賬款,估值又便宜的不得了了。那時候看市盈率看不出來,因為業績還沒釋放出來。但是後來它業績都做到2塊多,那時候股價 最多都漲到了50-60塊。那時候炒的股票太多了,什麼燕山石化,
$中國石油股份(00857)$,我進去的時候都到2塊了。

國內這部分,我是2010年搞了一個陽光私募。那時候我對市場看法是很負面的,當時市場是在3200多點。我成立以後買的唯一一個重倉股票就是
$貴州茅台(SH600519)$, 成本110多,當時就覺得也就它那個估值和未來靠譜。我當時做的判斷,就是茅台酒未來要漲價。最能反映通脹的國內上市公司是誰?就是它嘛。市場低迷的時 候,尤其是熊市,基本面上的要求是可以放鬆的。如果低估值如果能把你基本面不太好的地方COVER掉,依然是好的機會。價值投資者不一定是很歡迎大牛市 的。

問:很多人覺得很苦惱,感覺除了茅台,中國沒有真正的好公司。您怎麼看?
答:我覺得中國有好公司,數量也不是很少。像萬科什麼的都可以啊。對企業十全十美的要求是一個誤區。對企業不要做那種一廂情願的完美化處理。你說
$蘋果(AAPL)$也不是完美的,茅台也不是完美的。比如茅台股東利益的流失也很多。企業幾乎沒有太完美的

問:那您覺得什麼樣的公司是好公司?
答:我更多的還是市場潛力和利潤能力。比如萬科是一個不錯的企業,但關鍵是不是有好的交易機會。比如現在萬科這個價格,可能我也不一定願意買,因為只是個很普通的機會。如果是單純搞配置是可以的,但價值投資者更重要的是獲得不錯企業的特別好的價格。

問:這種機會很難等吧?
答:這個是跟你的覆蓋面有關的。有些公司可能有機會的時候你不是特別熟悉。像
$伊利股份(SH600887)$也有這個機會。你要在機會出現的時候,對這個企業很熟,還要有一定現金儲備,有一定交易量,敢重倉,這個都不是一個容易做到的事情。現在我更多關注的是那些暴跌後的股票。為什麼我前段時間出手買$恆瑞醫藥(SH600276)$,到現在也有20%的收益,因為它是經過長期調整的。公司基本面也很好,下跌了足夠長的時間。有時候你對底的判斷,不是主觀形成的,是它陰跌足夠長了,基本上安全性已經很好了。

問:雨潤這種公司會碰麼?
答:
$雨潤食品(01068)$上 市半年以後看過,分析以後就放棄了,放棄的具體原因不記得了,但肯定也不是因為報表太複雜。我買一些股票,比如味千拉麵那種,我買的時候還很低。包括中國 生物製藥,我買才1塊多,我很關注的是股價是不是絕對便宜。要找一個不錯的公司,看到透,又足夠便宜,用足夠低的價格買,是最重要的。包括宇通,我當時進 去的時候只有不到20億的市值。那時候市值很低。那種機會找便宜就是找低估,這確實很難做。你要有足夠的覆蓋面,要對各行各業商業理解。

問:什麼樣的公司您不會碰?
答:
$中國石化(SH600028)$,在我看來,它一塊錢都不值。因為中石化的報表是崩潰的。中石化為什麼發短債,它現金流根本不行,很差的。如果沒有政府做後盾,他基本上是崩潰的。很多認為中石化很強,其實一點不強。那個報表你要看明白了,是個崩潰型的報表,很多利潤都是財務型的利潤。中國這樣的企業特別多。比如$中聯重科(SZ000157)$$三一重工(SH600031)$,很多人認為是價值投資,賺了很多錢。到了現在,誰在價值投資?也不是公司研究型選手,很多也是偽價值投資者。

問:做投資這麼多年,講講您對投資的感悟吧?
答: 其實做投資做到現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還是找標的,還是個股的選擇。投資人很多時候過度關注市場宏觀,宏觀當然很必要,但是它的研判具有持續性長期性。比 如對宏觀週期的判斷,這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能改變的,這個趨勢可能4-5年。所以更多具體工作還是公司研究。股票裡面投資人面臨很大的一個困難, 就是對你選擇的堅持。就是當你面對市場消息和信息不對稱的時候,是不是能堅持你自己的價值投資。我們中國的投資人,尤其是在券商混過的人,面對的很大一個 挑戰,就是各種各樣的信息會去誘惑你,而你到底伸不伸手。有些人被這些誘惑了以後,最終在價值投資的這條路上是走不下去的。價值投資最終能做成的人,一定 是有價值投資體驗的人。必須得有很堅實的案例,你投了而且重倉投了,最後獲得了很好的回報,才能體會到價值投資真正的好的地方。

問:您是怎麼定義價值投資的?
答:很重要的是要買「低估值」,而不是說買好的公司。 第一是你要對公司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個公司好在哪,壞在哪,整個企業運行的態勢要有清晰的認識。比如並不是你要買茅台就一定是價值投資。你要買另一家績 差股就不是價值投資。這裡面很重要的是,你要能通過你對公司的理解對它的價值做出一個恰當的判斷。但是這裡面誰也做不到很精確,而且這個精確值就不存在。

同時你要等到一個比它估值低的交易區間。就是說你僅僅瞭 解清楚一個公司,而等不到一個好的交易是沒有用的。價值投資並不是單一的一個環節。比如我研究公司研究的很好,然後我就去買股票,這不是價值投資。這樣做 的回報在市場上經常很差。比如可口可樂可能在過去10年基本上是沒什麼回報的,因為它沒有低估。對公司理解清楚了以後,同時找到一個好的交易區間,做一個 好的交易,這才是價值投資。

那為什麼價值投資經常和長期持有聯繫在一起呢?基本上價值投資必須要通過時間讓市場認識並反映出這個價值,你才能獲得價格和價值回歸之間的收益,這是需要 時間的。但事實上,很多投資者會把長期持有放大化。實際上看估值和找低估的交易價格是很難把握的事情。就是說你這個股票跌了,跌到什麼區間才叫低估?最近 很多股票都在殺跌,比如
$四維圖新(SZ002405)$, 從40塊一下跌到12塊了,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些投資者認為20塊就算低估了,可能就進去了。所以你看巴菲特,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對那些出手的股票肯定 也是長期跟蹤的,他只是在那裡靜候一個交易的機會。所以交易時點的把握,在什麼樣的位置找到什麼樣的標的,這個其實是價值投資者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 等待一個機會。

問:價值投資和偽價值投資有什麼區別?
答: 一個是你對低估的選擇和判斷。你到底能不能買到低估的東西。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僅僅是第一步。所謂價值投資,一定是價值和價格的關係,所給你提供的交易機 會。但是對價值的評估是很主觀的。這就是方法論的問題了。在中國我觀察,財務報表真能看懂的人不是很多。財務表表能看懂其實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它們之間的 勾稽關係。而且報表底層反映了一些東西,如果對這個東西能很好理解,是能幫你很好的瞭解企業的商業模型,它創造價值的過程,和他是否真的具備價值。現在很 多企業報表是虛的,告訴你盈利是增長的,但是是通過一種報表操縱,調節。甚至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實際盈利,都是應對上市的。價值投資者一定是不能被表象縮迷 惑,一定是能注重深層次的東西。如果僅僅是一個表象,每股收益,PE什麼的,那價值投資就太簡單了。還有對企業的財務結構的關注,包括風險度怎麼評估。其 實風險評估是最難的。其實所有高校關於風險的講述都是錯誤。但在中國高校裡,和CFA考試裡面都是這麼考,用數理統計,算出一個數來。那怎麼能是風險呢?

問:您覺得風險是什麼?
答: 風險就是投資損失幅度的可能性,就是價值和價格之前的關係。價值投資者利潤的源泉在哪?他就是獲取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這個收益啊。對風險的研究是整個投資學 裡面最薄弱的一塊。在估值的時候你有沒有對風險評判做出一個分析?我估計多數投中石化的人是沒有研究過的。還有銀行,我看到有基金經理持有銀行持的很執 著,包括私募,一直重倉銀行股,堅守到現在。對這些都沒有考慮到風險。其實市場中對銀行的風險討論的蠻多的,但似乎有人就堅信銀行損益表的可靠性。

問:不同類型企業的風險有不同麼?
答:每個企業的風險點是不一樣的,有些案例,像工程類的,是貨款不能回收的風險。最典型的就是
$四川長虹(SH600839)$。很多公司都有這個問題,有些企業幾乎採取了傾銷性的政策,就是用賒賬銷售來擠佔市場。結果給自己帶成很大後果。還有一個是中興通訊,如果對企業研究深入的,其實早就看到這個問題了。$中興通訊(SZ000063)$的暴露絕對不是今天。它和長虹一個毛病,在企業治理方面是有問題的,用一種激進的,不負責任的,一種銷售策略,甚至裡面有灰色的東西,把公司產品拿走了,帳掛在那,報表給你做出利潤來,最後其實是一場空。這就是虛假銷售,為自己牟利。這種你仔細分析的話是有跡可循的,財務質量公司差異很大。

問:這種分析方法是怎麼練出來的?
答: 你要理解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係。要有很嚴格的訓練。只知道會計那一套是不行的。要自己去開發一些方法,做模型。首先自己要去理解,理 解了以後要建立一套模型。比如說一個圖表,或者一個結構圖,其實都是最簡單的模型。通過不同模型的搭建,建立數據之間的關係。比如你只是看到應收賬款不斷 增長,經營現金流持續負面增加,現金下降,固定資產規模龐大,這種企業通常是不可靠的。建立模型就是要把所有的數據都放裡面,更有效的觀察他們的關係。比 如你看一個報表可能1小時才能明白,如果你建立一個模型,可能很快就能看出來。這個就是一門藝術和經驗的積累。這個投資方法是很重要的。

問:您平時主要都是哪去看研究?
答: 我們需要的研究是對公司商業模型的判斷,包括產品價格的走勢,研發等。現在券商的研究報告是不足的,看問題的角度和在股市裡的投資人的想法是不太一致的。 我們作為投資人,希望研究更貼近現實。但是我們注意到一些券商的研究,基本上一開會就搞推介,幾乎都是一種推銷模式,都是他給你講好的多。他不給你講風 險,負面以及如果達不到預期的情況是怎樣的,這樣實際上是和實際的投資預期離的很遠。你比如像很多募投項目的預期,你翻看研究報告,多數都會比實際結果要 樂觀,基本上90%以上都會是這樣。這就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就是這種工作模式和思維模式決定了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樂天派。它並不是一個貼近現實的投資。但 是我要是真金白銀的買一個股票的話,我肯定要考慮市場的實際結果,反而不是說我活在一種幻想中。我們現在可以獲得的網站啊,或者說工具啊,他們存在的問題 都是這樣。對公司的研究都不夠深入。我現在很苦悶,上網我找不到什麼東西看。你說現在網站我主要就看公司版,但是做的都不是很好。

參考資料:
1)投資業績
[转载]巨柏投资祝朝安:寻找低估值的企业
http://simu.howbuy.com/jubai/P00437/lsjz

2)個人簡歷
@祝朝安, 巨柏投資執行董事兼投資總監:經濟學碩士,先後就讀於天津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證券從業經歷15年,具有豐富的證券研究和證券投資工作經驗。祝朝安先生 歷任大鵬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大鵬證券證券投資部投資經理;第一創業證券有限公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經理;鵬華基金投資管 理總部專戶投資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017

五個被低估的領導特質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32444.html

首先明確一下,我所說的領導,不是指那些讓股價在半年裡翻了一番的人;也不是那些能對當地政府施加影響,獲得政策優惠的企業家們。

當然,以上提到的也是重要的領導力之一,但它們是不能持續的特殊領導力。

我在此要講的是能激發、鼓舞他人的那些領導。他們讓員工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員工從內心深處願意被這樣的領導領導。

他們的員工不會覺得自己是在被領導,而是不管去向何方,他們能並肩作戰,這是一種很棒的感覺。

以下是達到這種領導境界的常被忽略的五點:

1.他們撿起垃圾

我曾經在CEO和工廠主的陪同下參觀過很多工廠。即使是在最乾淨的生產車間,環境也比較雜亂,不可避免地我們會見到地上扔的垃圾。有次地上扔著一張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CEO或工廠主會如何反應?會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行動:

一類領導會緊緊盯住那張紙,將紙張撿起來,揉起來扔到垃圾桶裡。他親自撿起垃圾啊,以此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還有一類領導會很快地撿起紙,折好放進兜裡,繼續原來的談話。對地上的那張廢紙,他沒做它想,只是撿起來。

在上面的兩個場景裡,工廠的員工都會看到他們老闆的所作所為。身為領導,你的員工都在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他們看你是如何處理的,表明了你的什麼立場。

偉大的領導們做他們所做,只是因為那對他們很重要。他們關心的是實際行動,而不是做秀。行動會永遠進行下去,而做秀只有短短幾分鐘。

2.他們不會讓詩人使用圖表

每位員工都有長處與不足。聰明的領導知道讓員工做他們擅長的事情他們會如魚得水,不會覺得是在工作,他們會很高興,很充實,並覺得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但通常員工們是被指派做他們不喜歡的、不擅長的工作覺得他們做的事服、尷尬,覺得僅僅是在做一份工作。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工作。

聰明的領導知道要發掘員工的潛能,但他們會在大多數情況下讓員工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不是為工作而工作。

3.他們自己回去取筆記

我坐在一間會議室裡,五分鐘後會議將開始。這時,公司的創始人走進來了,入座後他看了看他的公文包,說:「糟糕,忘了帶筆記了。」然後他起身朝門口走去。

馬上就有五個人站起來:「我去拿吧」,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他馬上說:「謝謝,但是我忘記拿了,我自己去拿。」

是的,做為企業主,你更重要,你的時間更寶貴。讓別人幫你去拿筆記會更有效率。

但如果你想建立可信賴的公司文化,你就應該自己回去拿你的筆記。

建立好的企業文化要從你做起,從小事做起。

4.他們會遠離聚光燈

多家主流媒體曾想採訪我的一個朋友,他們想報導他的故事,他的背景資料以及他成功的秘訣。但他總是回絕他們。

「我覺得這很無聊,而且,人們會發現我的成功根本沒有秘訣。」

這不是他的謙虛應承,而是他堅信他的成功沒有捷徑,他只是做到了僱用好的員工並讓他們在輕鬆的環境下做自己擅長的事。

他的員工們也瞭解這點,也都很敬仰他。

5.他們有擔當

因為程序員沒做好測試,網站的一項更新出了故障,給成百上千的顧客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公司老闆說:「我很抱歉,我沒能確保這個更新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我的失誤,為此我深表歉意。我會盡一切可能盡快修復問題。問題修復後會在第一時間告知大家。」

當出現了問題,好的領導不會冠冕堂皇地說「我們…」。他會承擔全責。

在公開場合他會說「我」,當跟員工說時,他會說:「請你幫我個忙,我需要你的幫助。」

這才是「我們」的真正含義。(Via Inc.,作者:Jeff Hade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99

扎克伯格:被低估,才能讓他們刮目相看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75002.html
出公眾視野幾個月後,Facebook CEO扎克伯格9月11日參加了TechCrunch Disrupt大會,接受了阿靈頓(Michael Arrington)的採訪。他的現身依然是標誌性的衣著:灰色圓領t恤、美津濃球鞋和牛仔褲。有趣的是,他的左手並沒有佩戴婚戒。他在訪談中承認對股價 不滿、HTML5的戰略失誤,重申不會造手機,但仍然躊躇滿志。他說:「我能承受人們的低估,因為我寧願被低估,這樣才能真正讓他們刮目相看。」

關於IPO

「咱們就開門見山吧,股票的表現不好。」扎克伯格說,Facebook會做一些事建立企業的長遠價值。

看起來扎克伯格有些緊張,阿靈頓讓他緩一緩,扎克伯格說:「我們只有21分鐘。」

然後回到了IPO問題,阿靈頓問扎克伯格:「在IPO招股書中,你說提供服務不是為了賺錢,這是本意嗎?」扎克伯格說這是Facebook哲學的基礎,建立使命、建立業務是相輔相成的。

在股價波動上,Facebook是不是存在道德問題?對此扎克伯格笑言:「股價沒有什麼推波助瀾的,因為在過去Facebook就是一個爭議點。這 不是第一次起爭論,之前已經有過。Facebook已經習慣媒體的褒貶。」他說激勵Facebook員工的是建立自豪的產品,不只Facebook如此, 全世界都這樣。

阿靈頓問了用物質激勵員工的問題,扎克伯格認為,新員工來到企業,員工獲得股票,如果今天價值降低,未來就應該值更多,讓人們留下、多激勵很好。

在HTML5上投入的兩年可能是最大的戰略失誤

接下來談Facebook產品,尤其是移動。自從Facebook推出新的iOS程序,用戶每天看到的信息量翻倍。比起PC,移動更像電視,扎克伯 格說,這意味著Facebook可以賺更多的錢。在移動方面,他認為廣告必須更整合,產品團隊目前的任務就是這個。他說:「有巨大的機會,問題就是如何進 入。」扎克伯格說:「在移動上我們無疑有許多錯誤之處。」

他進行了自我批評。他也解釋了為什麼Facebook對移動的轉移這麼慢。

他如是說:Facebook在技術戰略上下了很大的賭注——主要是在其網站的移動端上,而不是專為智能手機打造的原生應用,現在看起來這不是一個正 確的選擇。現在Facebook正在為iOS和Android打造恰當的原生應用。看上去,扎克伯格對進展還覺得滿意。如果這事能成的話,移動對 Facebook將是個加分而不是減分。

扎克伯格稱:「最大的錯誤是在HTML5上下賭注太多,在本地程序下注太少。」

談及HTML5,扎克伯格說:「我們從沒達到想要的質量水準。」在HTML5方面工作2年後,又必須重新開始編寫本地程序,也就是現在看到的程序。 這可能是最大的戰略失誤。2年前Facebook曾在HTML5努力,推出了Faceweb產品。扎克伯格說:「我們現在是一家移動公司,所有代碼都為了 移動而寫。」

扎克伯格透露,通過移動網頁使用Facebook的用戶數量超過了使用iOS和Android應用的用戶數,但「移動網頁並不是未來」。Facebook上月發佈了全新的蘋果應用,「Android應用很快就會發佈」。

Instagram用戶突破1億

扎克伯格透露,今年4月收購的Instagram用戶剛剛突破了1億人,這是個很讚的產品。「我們希望幫助他們擁有數億用戶,但不打算將他們完全納入Facebook,而會繼續把他們當做Open Graph夥伴來對待。」

接下來談Instagram問題,為什麼要收購一個圖片分享程序?扎克伯格說:「我們想執行我們之前決定要做的功能。」

Facebook造手機?絕不

一直有傳言說,Facebook會用手機切入硬件市場,而扎克伯格一直都否認,這一次他堅持道:「對我們而言,(做手機)一直是個錯誤的戰略。」他在發言中說「假設我們有個手機……」,隨即澄清道,「我們沒有。」

小扎說,如果Facebook有手機,能有1000萬到1500萬用戶。但Facebook今天的戰略跟其它想要構建硬件體系的IT企業很不同,FB的方向跟蘋果是相反的。

搜索

小紮在搜索上暗示了自己的野心,他說Facebook現在每天有10億查詢量,他說:「搜索正走向有趣的方向,搜索引擎正向主動提供答案進化。在回答用戶提問上,Facebook相當獨特。」

使命

扎克伯格再次提及Facebook的使命:20年後,Facebook將連接世界每一個人。他說:「我能承受人們的低估,因為我寧願被低估,這樣我們才能真讓他們刮目相看。」

Facebook股價今天盤後上漲4%,採訪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17

巴倫週刊:被低估的貝萊德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109

巴倫週刊近日發表文章稱貝萊德(Blackrock)股價被低估,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貝萊德為何被低估。

文章中指出,在創始人芬克(Laurence Fink)創辦貝萊德24年以來,這家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著3.6萬億美元的資產。但是其股價在2012年漲幅僅為4%,這遠遠落後於資產管理行業平均水平以及標普500指數。

巴倫週刊認為有兩個原因導致貝萊德股價遜於行業均值。首先,其競爭對手美國先鋒基金公司(Vanguard)以及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紛紛降低了對ETF徵收的管理費。其次,如果奧巴馬競選連任成功,偉大的貝萊德CEO芬克將有可能離開公司去出任下一任美國財政部部長。

下圖為我們為大家對比的貝萊德股價(粗紅線),標普500指數(淺藍線)以及貝萊德的競爭對手富蘭克林基金(橘黃色)和嘉信理財(灰色)在2012年的回報率走勢,貝萊德4%的回報率明顯墊底了。

 

不過巴倫週刊認為貝萊德的潛在能力相當大,前景十分光明。貝萊德的公司運作非常好,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者多元化的不同資產類別,同時具有強大的風險管 理體系。明年的每股收益預計有14.76美元,股價將沖高至210美元,再加上3.2%的股息收益率(貝萊德每年支付的股息為6美元/股),因此明年的回 報率將可能達到16%。

貝萊德的財富與金融市場的表現是綁定在一起的,在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其結果可想而知,09年的每股盈利跌至5.91美元。不過在2010年,貝 萊德以135億美元現金加股票強力收購巴克萊旗下負責ETF和指數化投資的全球投資者部門(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一舉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其盈利也反彈至每股10.55美元。貝萊德去年的收入達到91億美元,利潤為23億美元,每股收益 為12.37美元,今年的每股收益暫時為13.18美元,由於手續費收入減少,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5%,同時由於股市表現不佳,其管理的資產規模也縮水了 3%。

但是貝萊德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改善其股票基金的表現,因為旗下管理的貝萊德大藍籌價值投資基金在1年,3年以及5年回報率中,位列晨星基金給出的排名中倒數前20%。

貝萊德的營業收入被劃分為零售,機構以及IShares ETF業務,IShare ETF業務一直是貝萊德的看家寶,儘管其手續費收入在下滑。但高盛的數據顯示IShare的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先鋒基金(Vanguard)搶去了不少, 在8月份時,IShares 控制著 ETF市場51%的份額,先鋒基金控制著24%,先鋒基金此前放棄了用MSCI指數作為其產品基準,令旗下基金追蹤成本更為低廉的其它指數,以此來削減基 金管理費,搶奪市場份額。不過作為回應,貝萊德有可能在今後公佈新的策略,來削減基金管理費。

在1.2萬億美元的ETF市場,先鋒基金和貝萊德的增長潛力都很大,據調查顯示,到2025年全球ETF市場規模將可能增至6萬億美元,年增長率每年至少12%。

貝萊德CEO芬克對巴倫週刊說:「ETF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不過在全球範圍內IShares仍然是ETF領域的最大玩家,旗下基金今年資金淨流入高達500億美元,先鋒基金的資金淨流入為42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tthew Kelly推薦增持貝萊德公司股票,給出12個月目標價219美元,Matthew Kelly認為貝萊德調低手續費僅會影響明年盈利的1%-2%,機構真正關心的是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

儘管貝萊德在ETF市場的份額出現下滑,但是Matthew Kelly預計在2015年,從在ETF領域獲得的利潤仍將為貝萊德貢獻8美元的每股利潤。而2012年ETF貢獻的利潤僅為4.5美元/股。

去年貝萊德擁有26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而貝萊德則用大部分的資金回購了自己的股票,今年上半年貝萊德回購了13億美元的自家股票。

儘管不知道芬克將會去華盛頓擔任下一屆財政部長還是留在紐約執掌貝萊德,但無論如何,貝萊德都將在資產管理領域保持其霸主地位,並不斷產生豐厚的利潤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26

巴倫週刊:被低估的貝萊德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109

巴倫週刊近日發表文章稱貝萊德(Blackrock)股價被低估,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貝萊德為何被低估。

文章中指出,在創始人芬克(Laurence Fink)創辦貝萊德24年以來,這家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著3.6萬億美元的資產。但是其股價在2012年漲幅僅為4%,這遠遠落後於資產管理行業平均水平以及標普500指數。

巴倫週刊認為有兩個原因導致貝萊德股價遜於行業均值。首先,其競爭對手美國先鋒基金公司(Vanguard)以及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紛紛降低了對ETF徵收的管理費。其次,如果奧巴馬競選連任成功,偉大的貝萊德CEO芬克將有可能離開公司去出任下一任美國財政部部長。

下圖為我們為大家對比的貝萊德股價(粗紅線),標普500指數(淺藍線)以及貝萊德的競爭對手富蘭克林基金(橘黃色)和嘉信理財(灰色)在2012年的回報率走勢,貝萊德4%的回報率明顯墊底了。

 

不過巴倫週刊認為貝萊德的潛在能力相當大,前景十分光明。貝萊德的公司運作非常好,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者多元化的不同資產類別,同時具有強大的風險管 理體系。明年的每股收益預計有14.76美元,股價將沖高至210美元,再加上3.2%的股息收益率(貝萊德每年支付的股息為6美元/股),因此明年的回 報率將可能達到16%。

貝萊德的財富與金融市場的表現是綁定在一起的,在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其結果可想而知,09年的每股盈利跌至5.91美元。不過在2010年,貝 萊德以135億美元現金加股票強力收購巴克萊旗下負責ETF和指數化投資的全球投資者部門(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一舉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其盈利也反彈至每股10.55美元。貝萊德去年的收入達到91億美元,利潤為23億美元,每股收益 為12.37美元,今年的每股收益暫時為13.18美元,由於手續費收入減少,二季度收入同比下滑5%,同時由於股市表現不佳,其管理的資產規模也縮水了 3%。

但是貝萊德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改善其股票基金的表現,因為旗下管理的貝萊德大藍籌價值投資基金在1年,3年以及5年回報率中,位列晨星基金給出的排名中倒數前20%。

貝萊德的營業收入被劃分為零售,機構以及IShares ETF業務,IShare ETF業務一直是貝萊德的看家寶,儘管其手續費收入在下滑。但高盛的數據顯示IShare的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先鋒基金(Vanguard)搶去了不少, 在8月份時,IShares 控制著 ETF市場51%的份額,先鋒基金控制著24%,先鋒基金此前放棄了用MSCI指數作為其產品基準,令旗下基金追蹤成本更為低廉的其它指數,以此來削減基 金管理費,搶奪市場份額。不過作為回應,貝萊德有可能在今後公佈新的策略,來削減基金管理費。

在1.2萬億美元的ETF市場,先鋒基金和貝萊德的增長潛力都很大,據調查顯示,到2025年全球ETF市場規模將可能增至6萬億美元,年增長率每年至少12%。

貝萊德CEO芬克對巴倫週刊說:「ETF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不過在全球範圍內IShares仍然是ETF領域的最大玩家,旗下基金今年資金淨流入高達500億美元,先鋒基金的資金淨流入為42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tthew Kelly推薦增持貝萊德公司股票,給出12個月目標價219美元,Matthew Kelly認為貝萊德調低手續費僅會影響明年盈利的1%-2%,機構真正關心的是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

儘管貝萊德在ETF市場的份額出現下滑,但是Matthew Kelly預計在2015年,從在ETF領域獲得的利潤仍將為貝萊德貢獻8美元的每股利潤。而2012年ETF貢獻的利潤僅為4.5美元/股。

去年貝萊德擁有26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而貝萊德則用大部分的資金回購了自己的股票,今年上半年貝萊德回購了13億美元的自家股票。

儘管不知道芬克將會去華盛頓擔任下一屆財政部長還是留在紐約執掌貝萊德,但無論如何,貝萊德都將在資產管理領域保持其霸主地位,並不斷產生豐厚的利潤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