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4553
討論: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275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2/1MMDAwMDIyMzM1Mg.html
3月1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團整體上市的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相應重組方案已經報證監會,正在等待最後的審批。
新 希望提供的資料顯示,其農牧資產的整體上市工作已經啟動,將在2011年內完成,屆時新希望將成為國內最大市值的農牧業公司。其此次重組的思路是,將山東 六和、新希望農牧、楓瀾科技等總估值達77.95億元的優質農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將業績欠佳的乳業和房地產業務合計為7.53億元的資產,剝離 出上市公司。
「整體上市的原因主要是避免同業競爭。」劉永好說,新希望當初上市時,佔用的四川省一個上市指標,總規模只能有4000萬元,但是新希望當時就有二三十個工廠,是沒有辦法全部放進去的。
對於整體上市之後的新希望,劉永好表示,2011年國內肉蛋等食品價格不會下跌,大規模的原材料漲價風險不大,新希望2011年的銷售額有望超過600億元,可實現利潤12.36億元。
事實上,除了畜牧業,劉永好的「金融運作」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此前,新希望已參股民生銀行,賺的盆滿缽滿,並於2010年底設立新希望財務公司。此外,新希望還先後入股民生人壽和聯華信託,並獲得了2%的上海銀行股權。
劉永好稱,未來將堅持走畜牧業專業化的道路,並利用好「上市公司」和「財務公司」兩個渠道,為畜牧業產業化提供金融支持。而此前,新希望已在畜牧業上下游多有斬獲。
在劉永好看來,新希望的產業鏈繼續做長,一方面是要做原材料,另一方面就是做終端。「不做終端,就沒有利潤。」劉永好說。
此 前,新希望農業投資基金已投資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劉永好透露,新希望目前已與日本一家企業達成協議,準備在上海開始做一種以熟食店為形式的終端 銷售模式。同時,新希望也在和日本住友等公司談判,準備聯合投資建設冷鏈物流。而在上游,新希望和美國上市的華奧公司準備聯手收購新西蘭最大農服公司 PPG(種草、養殖)的50%股權。劉永好表示,新希望在此項收購當中,大約要出資1000多萬美元。
此外,海外飼料市場拓展,也是新希望未來的拓展重點。劉永好表示,2010年新希望海外市場銷售額只有10多億元,與集團的600多億元的銷售額相比顯得很小。未來5年,其將在海外市場拓展上,安排更多的人員和資金。
劉永好稱,2011年,新希望將繼續適度參股生物科技、農村金融、農產品流通等項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2e44d00100squb.html
高收入國家 大城市
|
房價收入比
|
英國 倫敦
|
14.7
|
法國 巴黎
|
16.7
|
德國 慕尼黑
|
5.3
|
美國 紐約
|
8.4
|
美國華盛頓
|
4.7
|
澳大利亞 悉尼
|
6.7
|
澳大利亞 墨爾本
|
5.9
|
挪威 奧斯陸
|
9.4
|
新西蘭 奧克蘭
|
6.0
|
加拿大 多倫多
|
6.6
|
丹麥 哥本哈根
|
6.9
|
芬蘭 赫爾辛基
|
7.2
|
瑞典 斯德哥爾摩
|
8.9
|
瑞士 蘇黎世
|
5.1
|
意大利 羅馬
|
15.1
|
荷蘭 阿姆斯特丹
|
6.2
|
日本 東京
|
11.0
|
韓國 首爾
|
15.0
|
中國 台北
|
10.1
|
中國 北京
|
22.1
|
中國 上海
|
23.1
|
|
大城市平均房價
|
全國平均房價
|
大城市/全國房價
|
英國(英鎊,2009底)(套)
|
(倫敦)269180
|
164433
|
1.64
|
美國(美元,2008年底)(套)
|
(華盛頓)488000
|
250000
|
1.95
|
(紐約)675000
|
250000
|
2.70
|
|
中國大陸(人民幣,2009底,住宅每平方米單價)
|
(上海)20186
|
4473
|
4.51
|
(北京)19999
|
4473
|
4.47
|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
蘋果公司智能語音工具推出漢語服務之前,以科大訊飛為首的本土公司大刀闊斧搶佔市場份額,語音產業鏈雛形初現。但是他們無一不是「摸著石頭過河」,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我餓了。」
「餓了就趕緊吃東西啊。」
「不知道吃什麼好。」
「這個嘛,那我就推薦你吃一兩塊黑巧克力,它能迅速緩解飢餓感呢。」
「我不愛吃巧克力。」
「此題甚好,我卻不會,待我加緊學習了再來答你。」
這是在手機上安裝一款名為「訊飛語點」的國產智能語音應用軟件後進行的一段「人機對話」。你發出聲音指令後,它便可以幫你發短信和微博,定鬧鐘、查詢天氣航班、推薦附近好吃的餐館,甚至可以講故事、陪你聊天。
蘋果公司iPhone4S手機最大或說唯一的亮點,便是Siri這一智能語音工具。它讓機器彷彿擁有了思考能力。調戲Siri也一度成為網絡上的熱門遊戲。
但是過去兩年Siri並未給中國用戶帶來直觀的使用體驗,因為它一直以來只接受英語對話,且不能查詢中國大陸的各種服務信息,直到2012年6月蘋 果公司才宣佈將推出漢語服務。這便給了一批中國本土公司絕佳的成長空間。在國內,訊飛語點、蟲洞語音助手、小i機器人、小唐龍、快說語音助手、 Ciriis語音助理、智能360、戀愛機器人柳柳等一批類Siri產品紛紛面世,欲跑在蘋果公司之前分得一杯羹。
2012年7月,訊飛語點因進入蘋果在線應用商店(Apple Store)不順暢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看似簡單的「進店」問題,打開了中國智能語音市場暗戰的「潘多拉魔盒」。
尷尬的盈利模式
訊飛語點的開發者科大訊飛公司日前向外界大倒「苦水」:2012年6月20日,其向蘋果公司正式提交了訊飛語點iPhone版申請,15天後,蘋果 給出了明確的「Rejected」(拒絕)回應,理由是缺少具體應用的演示視頻。科大訊飛對媒體表示了他們的擔憂:將於2012年秋季推出中文Siri的 蘋果公司,似乎對類Siri產品的審核設置了障礙。
蘋果公司官方沒有回應這種猜測,也未回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請求。不過據多位開發者稱,在調整了審核規則後,蘋果商店的審核期限普遍有所延長,從原來的7天增加到兩週左右。2012年7月9日上午,科大訊飛再次提交審核申請,目前正等待蘋果的回覆。
雖未有定論,但這款本土智能語音產品,在爭論中以「中國版Siri」之名迅速為公眾所知。「有一次開會碰到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他看了我的名片後第一句話就說,訊飛口訊(另一款語音產品)是不是你們做的?」科大訊飛副總裁徐景明說。
科大訊飛創立於1999年,9年後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招股書稱其佔據國內智能語音市場六成以上的份額。2010年它開始佈局移動互聯網,並發布了智 能語音云,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融合了各種語音技術的開放端口,免費提供給開發者使用。訊飛語點只是科大訊飛使用了第二代開發平台的核心技術開發的一個示範產 品。
而語音云平台的推出,使一條語音產業鏈逐步形成。根據科大訊飛向南方週末記者提供的數據,目前,免費使用其平台的開發者達到四千餘家。「蟲洞語音助理」的開發者們就是訊飛開放端口的使用者。蟲洞的機器語言甚至提供了四川話、粵語、東北話、湖南話、陝西話等方言版本。
「除了相互開放端口,我們還有一些深度合作。」蟲洞軟件創始人王向一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但其拒絕透露具體內容。
開放端口不僅培育了產業鏈上的草根創業者,一些早已成熟的互聯網產品,則把智能語音技術當作一個必備「插件」,融合到已有產品中。
「我們在整合二十餘種主流的應用,比如人人網、去哪兒網、大眾點評網、知乎、瓦力等,互相開放端口供對方使用。」徐景明說。
融入這條產業鏈的,並不侷限在移動設備。
2012年春節剛過,長虹就在其新品戰略上發佈了多款語音智能電視產品,這些最高售價近7000元的不同款式的智能電視,可以根據語音命令換台、調 整音量,長虹給它起了個山寨名字「Ciri」;2011年11月,三洋推出了全語音系列的微波爐產品,售價同樣接近7000元,按下語音鍵,發出命令「幫 我烤個牛排」,微波爐便開始運轉。這些廠商均是訊飛的合作夥伴。
雖然看起來很酷,但科大訊飛的盈利模式也有許多尷尬。眾彩電廠商和科大訊飛均是「一錘子買賣」,即一次性購買語音軟件或芯片,前者推出的所有應用皆為免費,只是智能產品本身的售價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而對於開放的語音云平台,開發者們也有一種擔心。「科大訊飛將來如果收取高額的使用費,對我們這種創業公司來說會是不小的壓力。」王向一說。
巨無霸公司來爭食
一些本土的巨無霸公司也正加入到智能語音市場上來。「我們和投資人聊,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如果百度騰訊做了這款產品,你們怎麼辦?」王向一說。
百度語音項目技術負責人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百度剛成立了多媒體部,組建了幾十人的語音團隊,目前的產品有語音搜索、語音輸入法等。騰訊亦然,其QQ輸入法和搜索已嵌入語音功能。
不過與科大訊飛不同,這些大型互聯網公司沒有專業的智能語音技術專利,他們採取的是技術開發者合作的發展模式。在國內,提供核心智能語音技術的研究 機構數量並不多,基本分成三類,一類是依託於中國科技大學的科大訊飛,一類是依託於中科院的中科信利等,此外便是北大清華的一些研究機構。百度和騰訊選擇 的合作者是訊飛的競爭對手——中科信利。合作方式是由中科信利提供核心技術,再由百度、騰訊在此技術上包裝成產品。
在科大訊飛2011年報中,「能否吸引和培養高水平的人才隊伍」被列為公司今後發展的主要風險,訊飛為此正制定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股權激勵機制。
競爭者並非只有本土企業。
早在1999年訊飛成立時,IBM、微軟、摩托羅拉、英特爾等就已經在中國成立了專門的語音研究基地,2004年才開始涉足語音領域的谷歌,在2009年11月發佈了中文語音搜索服務。本輪智能語音熱潮,成為國外企業再次搶灘中國市場的絕佳時機。
對科大訊飛等技術提供商而言,更大的威脅可能來自那個站在Siri身後的技術提供商——Nuance。Nuance成立於1992年,Siri的出現讓其從幕後走向台前。
在全球語音技術市場,Nuance佔據了2/3的市場份額,並為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HTC、福特等公司提供語音技術。2009年2月,其在上海建立了語音技術開發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Nuance於2011年11月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移動開發者項目(NMDP),這給了蟲洞等草根開發者更多的選擇空間。目前,Nuance已與一些國內企業達成合作,例如四維圖新計劃於新版地圖上就將採用Nuance的語音技術。
不過,擁有技術和人才優勢的Nuance,進入中國市場後也面臨諸多「不適應症」。2011年其剛推出語音識別搜索軟件——聲龍搜索(Dragon Search)時,合作夥伴為谷歌、Youtube和Twitter,而這些產品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國根本無法使用。
Nuance大中華區總經理鄭裕慶日前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稱,為解決用戶體驗問題,優酷網、淘寶網、新浪愛問、大眾點評網等中國公司也已成為其合作夥伴,但南方週末記者的試用結果並不理想。
浪潮和泡沫
眾多競爭者的加入,讓智能語音應用日益普及。而這實際上僅是一個開始。
科大訊飛2011年的營收是5.6億元人民幣,依此推算,目前中文智能語音市場的盤子在10個億左右。
「這個盤子並不大。」中科信利語音識別實驗室主任顏永紅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每隔五到十年,智能語音產業就會迎來一波熱潮,但事後都沒能有突破性進 展。」而由Siri帶動的此輪「面向移動終端」的智能語音是又一輪浪潮,盈利能力還有待觀察。「整體而言,現在的泡沫有些嚴重,在核心技術還有待提高的背 景下,語音產業短期內大規模提高營收並不現實。」
對以智能語音為主的新創企業,顏永紅同樣不樂觀,「語音技術的進步,需要漫長的時間週期,百度和騰訊有主要的收入來源,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對他們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創業企業承擔不起。」
事實上,儘管科大訊飛不斷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開發面向移動終端的產品,但目前這一塊的投入尚未給其帶來任何盈利,商業模式也還有待清晰。
目前科大訊飛的收入支撐,全部依賴企業和機構客戶,2012年7月9日,科大訊飛剛剛和公安部合作成立「智能語音技術公安部重點實驗室」,研發麵向 重點人員聲紋庫建設所需的各項核心技術。2012年一季度科大訊飛營收為1.3億元,淨利潤將近200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51%和36%,財報顯示其同 時將教育類產品(智能語音教具等)作為發展重點,這也是科大訊飛為尋找新利潤增長點「軟硬(軟件+硬件)兼施」的信號。
對於整個智能語音產業而言,真正面向大眾,才能獲得革命性的發展,而這面臨著技術和習慣的雙重挑戰。
「最難的還是使用習慣的建立。」王向一說,「調侃一下Siri可以,但大量依靠語音來完成工作,恐怕心裡還是不放心,目前的技術也不能完全做到。」
人們紛紛猜測,蘋果公司即將在秋天揭開真面目的Siri漢語語音服務,會帶來中文智能語音市場的又一次集體興奮嗎?
美國司法部對SAC資本提出刑事訴訟,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財富對沖基金金錢至上文化。
華爾街巨頭Steven Cohen否認了所有他存在所有過錯,Cohen本人也沒有遭到刑事罪案指控。
但是對沖基金業誇張的費率和獎金結構,以及投資者要求基金經理不惜一切打敗市場的壓力,令沖基金經理並不總是遵守正確的路線,甚至有時候越線。
WSJ認為事實上對沖基金(包括SAC資本上)本質上就是某種形式合法內幕信息:基金經理憑藉的就是對某一領域獨有的知識生存。你買入對沖基金就意味著選擇了在某一領域擁有比你知道「多得多」能力的一群人。
事實上要實現公平的交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沖基金並不像ETF每日公佈其詳細資產組合,或者共同基金那樣每季度發佈。
Commonfund對沖基金業務主管Nicholas De Monico說:「對沖基金業比過去透明的多」
「但是獲得數據,確保這些數據正確,這些都需要繁重的工作,而做這些事情並不會吸引眼球」。
Nicholas De Monico向50餘只對沖基金投資了近22億美元資產。
而據德意志銀行一項全球調研顯示,1/3的大型投資者在投資前不需要對沖基金提供交易記錄。3/4養老基金以及近一半的保險公司和捐贈基金——僱傭外部諮詢公司展開對沖基金盡職調查,而不是他們親自來做。
大型投資者之所以十分願意睜一眼閉一眼,甚或是把兩隻眼睛都閉起來,並且花大價錢買對沖基金,是因為他們做著安全性和業績卓越的白日夢。
在債券收益率低得可憐的市場條件下,人人都想要兩位數的回報率。數萬億美元資金正滿世界追著為數不多幾個能用幾十億美元便可賺取高回報的基金經理。客戶支付的管理費用能高達資產價值的2%和利潤的20%,甚至有時高達美國政府所指控的SAC資本高達3%和50%。
大型機構投資者是這個星球上最不顧一切的業績追逐者。
多倫多諮詢公司KPA Advisory Services養老金策略專家Keith Ambachtsheer說:
「諮詢師說對沖基金能在其他所有都在做的交易中做得到8%的年化回報,理由僅僅是他們能做的更好。但這個如意算盤是不會如意的。」
德意志銀行的調查顯示,2012年10個機構投資者中只有一個在對沖基金方面實現了至少10%的回報率。但有1/3機構投資者認為其投資的對沖基金今年能實現至少10%的回報率。
衡量對沖基金業績的指數HFRI基金加權綜合指數(HFRI Fund Weighted Composite)今年上半年漲了3.55%,去年全年漲了6.36%。
WSJ我們似乎應該控訴整個生態系統,不是發起刑事指控,而是智識層面的指控。
沒錯很多對沖基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罪」:雖然業績平平但卻收取高額費用盤剝客戶;一些基金甚至可能在違法操作。但投資者也不是完全無可指責:「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仍堅持相信「牙仙」(Tooth Fairy )的存在,仙人可以奇蹟般地為所有人提供好於大盤的回報率。而這或許那才是最大的犯罪。
美國政府關門已經板上釘釘,接下來我們應該全方位瞭解下關門期間聯邦政府機構會怎樣運轉,因為這也涉及到政府公佈經濟數據、發債、貸款等操作。
華爾街見聞特別選取華盛頓郵報提供的主要內容,以問答方式展示相關信息:
1、為什麼美國政府會關門?
聯邦政府每年都需要得到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如果國會沒有對怎樣向政府提供資金達成一致,政府就得不到這筆錢,會被迫關門。
今年的主要問題來自奧巴馬的醫改法案。
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提出不給這類醫改措施注資,或是推遲實施該法案,但參議院通過的預算案同意融資。
國會兩院都堅持自己的預算開支措施,就這樣拖到了截止期。
2、關門是否意味著聯邦政府的所有員工都回家休息?
不是。相關法規規定,聯邦政府員工分為「重要」與「非重要」兩類。
管理及預算辦公室主管Sylvia Mathews Burwell在9月18日就發佈備忘錄,命令所有聯邦機構評估其僱員屬於哪類員工。
政府關門後,重要員工仍留守工作,但這期間不發薪水,非重要員工不得不無薪回家暫時休息。
3、哪些政府機構還會開門?
在聯邦政府關門期間,履行政府重要職能的機構會全部開門,包括與國防、公共安全相關的一切機構,社保等永久性立法規定必須維持的項目也會運行。
——凡「提供國家安全」的員工和辦公室,包括「開展對本國安全或生命與財產安全很重要的外交關係」。
這意味著美國軍隊、國外使館都會繼續運轉。
——凡進行「保護對生命與財產很重要的活動」的員工。
這意味著空中交通管制、緊急醫護、食品安檢、邊境巡邏、聯邦監獄、大多數執法機構、應急與災難救助、銀行系統監管、電網運行、保衛聯邦財產的工作都會繼續。
——凡永久性法律規定必須發放的福利及操作項目或多年融資項目。
這意味著聯邦政府還會發出社保金,向特定類型的退伍軍人提供福利。
——凡有獨立資金來源的機構,包括美國郵政局和美聯儲。
——根據永久性立法規定,國會議員也可以繼續工作,但如果沒有特定的撥款,許多國會的工作人員可能沒有薪水。
白宮的很多員工也可能被迫這期間無薪工作。
4、在政府關門期間堅持工作的重要員工會得到薪水嗎?
這期間公務員可能不會拿到薪水,但如果國會再次決定為政府提供資金,他們就會拿到這期間應發的薪資。
140萬現役軍方人員會在這期間得到薪水,因為本週一晚奧巴馬簽署了參眾兩院通過的一項法案,它能保證這類人員的薪資不會在關門期間延遲發放。
5、哪些聯邦政府機構真正關門?
這說來就話長了,在此我們選一些主要的:
· 醫療衛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不再接受新的臨床研究病患,不再回答醫療相關熱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對爆發疫情的反應能力將極大地下降」。
· 住房建設: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無法為地方住建機構提供住房補貼所需的額外資金。
美國3300家公屋建設機構將不會得到這類款項,不過其中大多數機構整個10月都還能負擔租房補貼。
· 移民: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不再進行電子認證E-Verify。
這意味著企業無法在政府關門期間查看僱員是否屬於合法移民。
· 執法:雖然像聯邦調查局(FBI)和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gency)這樣的機構會繼續運轉,但司法部會暫緩處理多起民事案件。
· 公園及博物館: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會關閉約350座國家公園和博物館,包括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舊金山的惡魔島(Alcatraz)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上次關門1995-1996年期間,約700萬遊客被拒之門外。
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南面是個例外,那裡之所以還開放是因為亞利桑那州同意負擔成本。
· 監管機構:除了超級基金(Superfund)項目運轉的地方,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幾乎全部關閉。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也會關門。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少數金融監管機構還會開門。
· 社保: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會繼續保證足夠人手發放社保,但不會有足夠員工幫助替換福利卡和為殘疾人士安排新的聽證申請福利。
· 簽證與護照:美國國務院稱,大部分使館和領事館這期間會繼續開門,但一些處理護照和簽證的流程可能受干擾。
比如某家辦理護照的機構坐落在政府大廈裡,而該建築物又因為失去撥款無法正常開放,這家機構就可能受影響。
1995-96年政府關門期間,每天約有2-3萬份外國公民的美國簽證申請無法處理。目前不清楚這次的影響面多大。
· 退伍軍人:一些重要的福利會繼續發放,退伍軍人醫院也會繼續開放。但許多服務會受干擾。
美國退伍軍人福利局(Veterans Benefits Administration)將無法處理教育與康復補貼。退伍軍人申訴委員會(Board of Veterans' Appeals)將無法舉行聽證。
6、多少聯邦機構員工會因美國政府關門受影響?
不計美國郵政總局的僱員在內,約有210萬聯邦員工,其中約有80萬人會在關門期間回家休息。
如果計入關門期間全部正常工作的郵政總局僱員,聯邦機構員工合計約330萬人,也就是說約24%的聯邦員工會受影響。
7、按不同機構分,聯邦機構分別受到哪些影響?
· 美聯儲:所有員工照常工作,因為美國的央行是融資獨立於政府的機構。
· 郵政總局:所有員工照常工作,因為郵政局是融資獨立於政府的機構。
· 財政部:員工合計11.2461萬人,80%的員工回家休息。
發放社保的工作照常,國稅局監督審計的人員回家休息。
· 勞工部:員工合計1.6304萬人,82%的員工會回家休息。
礦業安全調查員依然工作,發佈經濟數據的勞工部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BLS)員工暫時休息。這將影響非農就業報告等關鍵數據公佈。
· 商務部:員工合計4.642萬人,87%的員工會回家暫時休息。氣象部門仍開門,商務部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員工回家休息。
商務部此前表示,每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數據會如期公佈。
· 國防部:員工合計80萬人,約50%的員工回家休息,140萬現役軍方人員會繼續工作。
· 司法部:員工合計11.4486人,15%的員工休息。
FBI特工、緝毒人員、聯邦監獄工作人員工作,一些檢察官會回家休息。
· 能源局:員工合計1.3814萬人,69%的員工休息。負責核材料和電網的人還會工作,能源研究人員休息。
· 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員工合計1.8134萬人,97%的員工休息。
國際空間站的員工繼續工作,大部分工程師回家。
· 國家環境保護局:員工合計1.6205萬人,94%的員工回家休息。保護毒性超級基金場所的人員繼續工作,大多數監管員回家。
· 衛生和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員工合計7.8198萬人,52%都休息。
許多食品監管員都會工作。監督心理健康的項目人員休息。
· 國土安全部:員工合計23.1117萬人,14%的員工休息。邊境巡邏人員繼續工作。E-Verify操作中止。
· 交通部:員工合5.5468萬人,33%的員工回家休息。
航空交通管制員繼續工作,機場治安工作停止。
· 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員工合計8709人,95%的員工都休息。
只有負責無家可歸者項目的員工和國民抵押貸款協會(Ginnie Mae)負責擔保抵押的員工繼續工作。
· 內務部:員工合計7.2562萬人,81%的員工都休息。
保護野生動物的執法人員會繼續工作,但公園會關閉。
· 退伍軍人事務部:員工合計33.2025萬人,4%的員工休息,醫院工作人員工作,負責處理福利的部分人員回家休息。
8、回家休息的非重要員工是否能得到工資?
目前還不清楚。關門第一天,這類員工必須來到辦公室,為停止手頭的項目準備各類文件及做其他準備工作。
上次政府關門期間,國會後來批准,在政府重啟後補發這些員工的工資。
但這都取決於國會。
9、經濟在哪方面最受政府關門影響?
—— 政府每關門一天,預計首都華盛頓附近的經濟活動將面臨損失約2億美元。
—— 穆迪分析的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預計,政府短期關門可能導致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下降0.3%。不過後一季度可能增長反彈。
關門持續得越久,破壞可能越大。
—— 根據1995-96年政府關門的經歷,金融服務公司Guggenheim Partners高級政策分析師Chris Krueger預計政府關門可能對以下領域有如下影響:
旅遊業:1995-96年,美國旅遊業和航空公司損失數百萬美元,部分源於這期間無法辦理美國簽證,還有部分原因是很多公園關門,700萬遊客被拒之門外。
聯邦承包商:1995-96年,在華盛頓地區,有37億美元的承包合約在政府關門期間暫停執行。約佔這類合約180億美元總金額的五分之一。由此受影響的承包商員工無薪休息。
但現在影響面應該會大得多,因為過去20年私人承包數量大增。僅弗吉尼亞州Fairfax市目前就有4100家承包商,每年交易額約260億美元。
眼下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承包合約會受影響。
能源業:內務部暫停發放在岸開採油氣的許可,公共地塊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申請也暫停辦理許可。
能源部會停止處理液化天然氣出口的申請。
醫藥與生物科技:這方面更難估計。在1995-96年政府關門期間,因為此前得到了資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不必關門。
但這次FDA未能倖免。新藥的審查過程可能被迫停止。關門也可能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授予許可的程序停頓。
如果持續時間更久,可能對生命科學領域的企業和生產診斷產品的公司產生負面影響。
10、美國政府關門會不會阻止奧巴馬醫改法案實行?
奧巴馬醫改法案的關鍵項目依賴法定強制支出,這類支出不會受政府關門影響。
11、怎樣結束政府關門?
美國國會需要通過一項法案為政府融資,白宮也必須簽字同意。這都取決於白宮和國會面對怎樣的政治壓力。
12、從前美國政府多久關門一次?
1976年以來發生了17次政府關門,這次是第18次。此前最長的一次是1995年12月15日到1996年1月6日,當時持續了21天,是源於時任總統克林頓與國會的共和黨人因預算問題爭執不下。
20世紀70年代還有6次政府關門,它們持續的時間都超過8天,1982年甚至有一次只關了一天。
13、政府關門與突破債務上限是一回事嗎?
不是,它們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危機。
政府關門時,聯邦政府不得產生任何新的政府支出項目,以上提到的支出除外。
如果觸及債務上限,財政部就無法借款,不能為國會已經批准的款項提供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國會必須上調債務上限,否則聯邦政府的部分款項就會被迫違約,可能包括政府債券持債人的還款。
這可能會使金融市場受到很大的干擾,或者借款成本長期增加。
智庫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預計,10月18日到11月5日之間的某個時候會突破債務上限。
如果政府關門還不夠讓人害怕,那麼下一次財政危機近在眼前應該能解釋為什麼昨天美股集體下挫、美元一度逼近7個月來最低點。
下圖紅色部分為1995年美國政府關門時期的標普500百分比增長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