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創新該靠制度或人才?

2010-10-11  TCM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 簡稱李):3M向來以創新精神著稱,你覺得要在大型公司保有興業精神,是長期制度環境所造成,還是新事業領導人的創業家特質才是根本?

台灣3M總經理趙台生(以下簡稱趙):兩個都重要,兩個缺一不可。任何一個(新的)東西,沒有一個(具)特殊(能力)的人去把它想出來,大概是不會被發 展,或者發明出來的。可是,從一個東西,到要賣成一億個,就是要靠一個組織,靠一個團隊。

3M被譽為最會創新的公司,的確我們發明很多東西,相對我們也有很多失敗之作,這是一定的。而且,過去發明的很多東西也會慢慢被淘汰掉,所以又得發明很多 新的東西出去取代它。

新事業領導者該出身技術或業務?

任何一個企業我想都一樣,關鍵在於你所創新的,能不能大於被淘汰的,而這一點絕對不是只靠某一個人。若新推出的產品一炮而紅的話,接下來供應鏈(要)如 何、行銷(該)如何,都還需要更多的一個團隊。以「便利貼」這個商品來說,當年只是一年幾千(錢)、幾萬塊(錢)的生意,到今天擴展到全世界單單便利 貼,3M就可以賣好幾億美元。這是一個團隊共同建立出來的,否則這個發明完全是沒有用的。

而且3M所強調的創新,很通俗的講,一定最後要一個dollar value(獲利價值),對我們來講這個才叫創新。

李:不管新產品或新事業發展,很多公司在新計畫領導者的這個問題上很頭痛,尤其在你還不知道它能賣到多少,應該找什麼樣的人去領導?你們的經驗是找技術背 景的發明家,還是找業務背景的人?

趙:視狀況而定,比如說,舉同一個例子,當年發明便利貼的Dr. Art Fry,他完全是一個技術背景的人,他一直努力把這個東西發展出來,說服內部在全美國授權開發……,包括開發機器去製造這個東西,他都做了。但到商品銷售 行銷階段,他就不適合。

新品效益如何正確評估又兼顧創意?

李:對組織來說,在一個點子剛開始的階段,怎麼讓它在組織裡面有個位置,通常最難。假如是八千億元營收的公司,創新投資若有一百億元的潛力,也只不過是八 千億的八十分之一,通常極有可能因為太小而不見了。該如何正確評估,又不扼殺創意?

趙:對3M而言,我們一直很強調一個核心,我們內部稱為VOC(voice of customer,傾聽客戶)。3M內部有許許多多全世界子公司開發出的技術,這些技術被按類型分成四十五個平台,再由中央實驗室來管理。

當子公司聽到哪個客戶有一個問題要找你的時候,如果不能靠自己完全解決客戶問題,我們就會去我們的平台上找技術解決方案。

在這些技術平台上發展的很多東西很好玩,是不是有市場性不見得,很多東西非常高科技,要幹嘛,一開始沒人知道,直到我們發現某個客戶的某一個地方有一個需 求,回來找出這些技術;所以,創新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發明,可能是A加上B加上C的技術,再結合大家已經在用的東西,變成一個新產品。

李:聽起來好像你們是雙軌的,一方面用技術人才帶動創新,一方面又透過市場需求來帶動。

趙:兩軌應該要同時發生。

獎勵創新和績效衡量如何取得平衡?

李:但技術驅動與市場需求帶動的研發屬性不同,如何在一個組織裡平衡發展?

趙:這就是為什麼3M公司有中央實驗室、子公司實驗室,甚至部門實驗室。台灣我們有研發的人,當然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大概就是等於最近這一年,或兩、三年 以後客戶需要的東西。真正到了中央實驗室,往往做的不是今天的東西,它都是在想五年、十年以後。

李:3M有發生過技術人才因為績效需要跟商業掛鉤產生的問題嗎?

趙:二○○○年底、二○○一年時,3M來了第一個外來的CEO(執行長),叫作James McNerney,他是GE(奇異)過來的,他帶了Six Sigma(六個標準差)到3M來。六個標準差是個很好的管理工具,但是可能3M做得有點矯枉過正,雖然McNerney在任的四年當中,3M的股票(價 值)大概跳了一倍,但在績效(導向)之下有些人就離開了。可能我們也喪失了若干的創新在裡面。因為很多經驗傳承,有很多技術是你平常看不到的。

李:從歷史角度看下來,創新要持續的話,似乎不能那麼緊的執行所謂績效導向管理?

趙:從二○○五年我們換了另外一個執行長來,這個執行長他是博士學位,他是技術出身的,六個標準差依然存在,但所有實驗室不用這個,把過去文化重新再找回 來。這兩年,又看到有一批人坐在那邊好像無所事事,但是很多創意正是從他們那邊所激發出來的。

現在我們創新,新的東西、新的點子又比較多,但是回過頭來說,新的東西最後一定要變成一個有利益可圖的事情。所以在公司內部我們強調一個叫 NPVI(New Product Vitality Index,新產品活力指數),簡單來講就是你在過去四、五年當中,所發展出來的新產品,占營業額總額的多少,基本上,我們台灣的標準大概是三○%。

李:如果一級主管達到整體業績上限,但NPVI不到三○%,績效評估時會因此而被打折嗎?

趙:一定會。

李:就算舊產品成長很好也一樣?

趙:一定會,但是打折多少,會視各事業群(編按:3M有交通運輸、電子、電力暨通訊產品、光學及圖誌產品、醫療保健用品等事業群)的情況而定。

李:3M有所謂「十五法則」,讓員工用一五%時間來投入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領域,該制度設計就是要激發創意?

趙:這個在3M一直存在的,一五%只是個說法,3M公司從來沒有人打卡,沒有人管你幾點鐘來(上班)幾點鐘走,到底花多少時間在實驗室沒有人知道。

一五%的由來是在一九四○、一九五○年代執行長,他鼓勵所有工程師可利用一五%工作時間,去海闊天空想你要的任何事情……,工程師不能光想,要去嘗試錯 誤。

但人才跟制度到底哪個先,哪個後,我認為這是一個蛋跟雞的問題。一開始某個人有一些創意,但在他創造過程中,要怎麼把團隊擴張,靠他一個人絕對不行,當團 隊從三個好友變三十個人,一定要靠制度;如何讓三十個人繼續他所發明出來的東西,不會自己跑去開公司,這就是制度。

幾十年前我就學到一個觀念,靠人賺錢很難,靠錢賺錢很快。所謂靠錢,我的解釋不是拿錢去滾利,而是可以拿錢去聘任人才,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很大。若只靠你一 個人做事情,你能成就多少事情?

結論:創新需要優秀人才驅動,但更需要營運團隊方能實現創新的價值;公司要持續成長,必須用更多的創新取代過去的創新,這便有賴公司在文化與制度上,構建 驅動創新的組織基因。3M的經驗顯示,創新機會絕對有賴團隊與領導力的促成,技術創新須與市場實踐同步開展,管理上則聚焦於新產品占營收比重的目標,並搭 配多元績效衡量等內部競爭制度,以激發人的創新與成長。因此,制度和人才對創新可是相輔相成,重點在如何達到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99

打國際市場 該靠品牌或技術?

2010-12-20  TCM




大甲小鎮發跡的捷安特品牌,連續兩年躋身台灣前十大國際品牌,所屬的巨大集團更是全球自行車業龍頭,執行長羅祥安指出,品牌始於高端技術突破。

台 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湯):有些品牌可以不依賴技術,像是愛馬仕、香奈兒,靠創造知覺上的產品差異化(perceive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產品任何人製造都沒關係,掛上品牌就會有人買;另一種是如BMW、豐田汽車,擁有生產與技術核心,靠創造實質產品的差 異化(phys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形成品牌印象吸引消費者。

但,隨時間過去,品牌形象深植人心,技術的比重則會淡化掉。巨大集團經營進入門檻相對低的自行車產業,成為全球市場冠軍,靠技術還是品牌效果?

巨大集團執行長羅祥安(以下簡稱羅):巨大是自行車製造、代工起家的公司,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品質,不只滿足代工客戶的需求,還不斷研究改進,基本上,我們在市場上的品質口碑很高,這是最重要的基礎。

從代工到建立品牌,如何卡位全球?

第二個關鍵是,我們很早就建立自有品牌,也做對一件事,去歐洲市場推廣自有品牌,而且從最高端的碳纖維車款開始推(編按:巨大一九七二年成立,一九八一年轉投資創立捷安特,建立自有品牌Giant,一九八六年在荷蘭成立歐洲總部)。

回 想起來,我們當時也滿勇敢的(笑),如果用奧運來比喻進入國際市場,我們可說沒拿到入場資格就想挑戰奧運。一開始就打高級車市場的原因是,自行車已有兩百 多年歷史,我們要證明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出市場最高端的產品。一九八五年巨大開始研究碳纖維材質的車架,那時只有法國、義大利幾個手工車廠在做,光一 個車架就要三千美元。兩年後我們的碳纖維車上市,整部車賣三千美元,那時巨大銷美國的自行車,整車出廠價大概僅一百多美元。

湯:可是,一部自行車並不是只有車架,輪胎、把手也要是最高級的才行。

羅: 對,但自行車是一個分工非常細的產業,其他東西世界上已有頂級的產品,最難突破的還是車架。車架是整部車結構的核心,我們花好幾年研發、吃盡苦頭,推出後 在市場上還真的頗受歡迎。我們拿這個全世界最輕、最好的車子,贊助職業選手參加環法自行車賽等國際性比賽,拿了幾個冠軍,大家才開始注意到Giant這個 品牌。我們慢慢建立起在高端市場的名聲,把品牌的戰略高度拉開,再把品牌效應逐漸往中高階產品延伸下去。

也因為做高端市場,我們不斷被逼著要做研發,職業選手提出要求,我們就要在技術上去突破。因為這些經驗,後來做其他自行車產品的時候,我們的設計理念和想法,就和一般從底下慢慢往上走、做代工的自行車廠不太一樣。

選擇目標市場,有哪些考量點?

湯:是因為選擇先去歐洲市場才做碳纖維,還是因為碳纖維技術開發成功,才去歐洲市場,如果做不出來就不去了?

羅:做品牌得攻外銷市場,於是我們先去歐洲,一方面原因是,巨大主要的代工客人都在美國,攻美國市場,客人一定會有意見;那時歐洲還沒有什麼代工業務,去那邊做品牌比較順理成章。自行車文化從歐洲開始,當地才有高端市場,當時美國還沒有高端市場的需求。

湯:當時巨大憑什麼認為,可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 羅:這個的話,誠實講是不知天高地厚,異想天開認為,要做就做最好的。那時最好的就是碳纖維技術,認為這個如果做得出來,我們在市場上就有位置了。

湯:也就是說,技術的突破,是讓巨大有機會創造Giant這個品牌的關鍵? 羅:品質做好是一種技術,Giant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工廠,那樣就失去品牌核心。

施振榮先生談微笑曲線,不要製造,我是不贊成的。做成全世界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廠,供應鏈的管理,也是一種技術,這部分巨大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向豐田學習;現在我們更包括全球上萬家通路管理,以及經營全球第一家自行車女性店,服務女性騎乘者的技術。

不 過,我們十五年前也碰到瓶頸,去參展時發現,別人有的我們都有了,該學的又通通都學完了,沒什麼可創新的。於是,我當時提出「自行車運動全方位解決方案」 的概念,一部登山車因為使用者差異化的需求,可以衍生出七、八種不同產品,有長途旅行用的、騎到山裡的,也有下坡衝刺用的。

當市場已發展成熟,如何再創新藍海?

湯:消費者真有這樣的差異化需求? 羅:這樣講好了,就像品紅酒一樣,以前大家講紅酒就紅酒嘛,乾杯就喝掉了,但當你喝到好一點的紅酒才發現,還真的不太一樣,以前那個酒怎麼能喝啊!自行車也是一樣,當使用者的水準進步,他就能體會到這些差別。

現在,我們又覺得這樣的創新還不夠,所以要從全方位解決方案,進到「自行車運動科學」的層次,研究自行車運動和疾病預防、減肥的健康關係。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發展量測出消費者生理數據,再提供最適的自行車運動方法等獨特的體驗服務。

巨 大雖是一家小公司,不過經營得很複雜,從製造、供應鏈管理、設計和品牌,再搞通路、教大家怎麼騎自行車健身,還開旅行社帶大家去國外騎車,這樣的一串價值 鏈就相當長了,每一段裡面,我們都發現有很多技術。在這一片看似紅海的自行車市場,我們就是做其他人不願意做、不會做的,然後用生命去做。

湯:做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大廠,一定會追求規模經濟,但賣個人化的自行車,每個消費者需求不同,無法達到規模經濟,這不是好主意吧?

羅:在台灣先做,累積門市know-how,下一階段英國八家、荷蘭六家、日本五家的捷安特門市,都可以複製,一方面提升品牌價值,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更專業化,仍可創造規模化的效果。

結論:捷安特創立品牌的策略和宏達電類似,一開始從需要高端技術的市場切入,然後密切和高端市場的顧客合作,從高端客戶的使用行為學會如何改進產品,創造顧客價值,所以品牌成功顯然是靠技術支撐,而不是建立在感性形象。

隨後在非常成熟的自行車產業價值鏈上,追求技術上的差異化,在一片紅海中創造出藍海的小島。它能從內銷市場的「省運」打到國際市場的「奧運」,關鍵在一開始跨入高端市場的策略正確,這似乎是台灣品牌要在國際市場勝出,唯一的一條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5

成熟企業成長該靠創新或購併?

2011-1-10  TCW




全球工業電腦設備廠商龍頭研華科技成立二十八年來,二○一○年首次發動大規模購併。董事長劉克振認為,要靠購併而成長,關鍵在於先建立內部的創新平台。

台 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以下簡稱李):漸趨成熟的企業需要建構新事業,才能保持成長與獲利動能,其途徑不外乎內部創新,進行新技術發展,或透過外部購併 新創事業,進入新應用市場。然而,前者受限於組織慣性,老狗常會玩不出新把戲,難以產生突破性的創新;外部購併雖可避免此一局限,但雙方如何進行策略與管 理風格的整合,卻又充滿變數。從研華的管理經驗,你如何取捨?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以下簡稱劉):我長期實踐《從A到》該書提出的主張, 這本書最後一章提到「飛輪效應」,用來比喻一個優秀企業俱足成功條件要開始快速成長的啟動效應。研華成立二十八年,到二○一○年才開始談購併(編按:研華 去年公告購併德國DLoG、英國Innocore Gaming、先進數位科技ACA等三家工業電腦公司),我認為,購併是飛輪效應的加速器而非啟動器,真正的創新還是要靠內發驅動,用購併當創新啟動器, 不可行也不合理,等輪子轉起來一點,再靠購併進行有紀律的創新並加速成長,這樣的創新購併才不會跑到經營核心之外。

李:所以購併不只是先看雙方的互補性?公司創新,該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發動?

劉:應該是看大方向、經營方針。像研華的經營使命是提供智慧地球平台,它有醫療、汽車電子、博弈等應用領域,透過購併,可以將非源頭創新的工業電腦模組,複製在不同目標市場,加速成長引擎;但要達成創新購併,內部要先建立起創新平台、流程和紀律。

我用「IMAX」(見第二十八頁圖)來描述研華的創新平台,I(Incubation)是指內部育成、M(Merger)是購併、A(Alliance)是外部策略結盟、X(X Product)則是透過產學合作,進行未知、高未來性的早期創新產品研發。

四個象限齊頭並進、相輔相成,每個事業部門「由下而上」依此將創新需求填入表單,在年度業務計畫會議上提出來討論。

李:大部分公司的創新,特別是購併計畫,多「由上而下」驅動,你認為這樣會有什麼問題?

劉:研華成立前面十五年,老實說,很多創意都是我在外面跑,想出來的。但最近五年,大部分創意已無法從我這邊出去,多是從下面來,我們高階經營者則是扮演支持和指導的角色。

由 上而下發動購併並不容易,因為購併機會在CEO的雷達幕上不一定能看到,要靠「潛在水裡」每天在外面跑業務的同事。我們發展出「IMAX」平台,可以鼓勵 基層同事提出購併和育成的機會,過去他不敢講,也缺乏這樣的提案機制,現在大家的企圖心就變得很強,研華上千個業務接觸到的購併機會都可以提到CEO這邊 來。

利用外部力量創新,可能削弱內部創意?

李:建立這套開放式創新的平台,鼓勵員工藉助外頭力量進行創新,會不會因此削弱內部的創意動機,養成依賴外部尋找創新的心態?

劉: 研華從工業用計算機開始,如今已發展出四個事業群、二十個事業部,過去十幾年,最大的成長動能是內部育成。我比喻,就像是經營7-Eleven這類的連鎖 超商,強調的是展店的概念,我們把開發新事業當成展店,都是在相同的核心能力和經營目標下展店,一旦模式確認,店是開不完的。

過去十年,研 華把產學合作,當成導入創新文化的最重要方法,我們明確主導研究議題,和台大、交大進行管理性、產業探索與技術性議題的合作。以產業探索為例,我們的做法 是,規定學生設計的原型產品,和概念車一樣,不能有量產的設計考量,研華的專案擔當者(負責人)也一起發想,因為學生的想像力是無遠弗屆的,如果一開始就 考慮開模,創新一下子就局限在狹隘的產業邏輯裡了。但若待原型產品出現,再進入工業設計的另一階段,企業端框架就很容易被突破,且兼顧設計創意的實現。

新事業部門領導人,該從內升或往外找?

李:由內部育成新事業,常存在新事業部門領導人如何產生的問題,你是靠內升還是從外面找?

劉:新事業一開始不存在領導人也可以。研華的做法是,當發現新事業機會,通常會讓這個業務附在某一個很賺錢的舊事業,就像媽媽帶小孩一樣,等待成熟再切割出去。

通 常當新事業未來兩年內可以開始獲利,我就會逐步切割出去,先在年底把該事業部門的業績統計表拆成兩個產品線,因為員工是看業績表產生對公司組織的理解。當 新事業剛獨立時,仍由舊事業主管兼任領導人,或更高一階的主管看管,因為每個領導人都有缺陷,若一開始是某個特定的人,個人的缺陷就變成新事業的缺陷。而 當新事業的機會逐漸浮現時,通常領導人自然就會出現,CEO也很容易挑選勝任的內部優秀員工或外聘人選,出任該新事業領導人。

李:這很像7-Eleven在一些特定地點先開店,再找人委託經營。那研華又是如何評估每個部門產生新事業的創新績效?

劉:老實說,這部分目前研華還沒有設明確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現在雖有進行相關的績效統計,但要發展成可操作的管理邏輯,成熟度恐怕還不夠。不過,副總級經營層面的主管,創新表現一定會在他考績占重要因素。

李:透過IMAX平台產生的新事業單位,要獨立成立公司,還是保留在公司內部較佳?

劉: 企業經營最困難的就是建立領導模式,研華強調一個核心邏輯下,不斷展店的概念,整合在一起展現的力量和價值都是最大的,就像7-Eleven也不能把其中 一家店切割出來的道理一樣。尤其工業電腦門檻不在資金規模,最大的挑戰是多而複雜的客戶關係,以及少量多樣的產品需求,所以我說和7-Eleven很像, 如果能靠建立領導模式把這些複雜的經營邏輯釐清,就能展現連鎖店的強大威力。

結論:產業界的創新活動,一般可區分為探索式的創新 (exploration,在既有能耐領域外的突破式創新)、與應用性的創新(exploitation,在既有能耐範圍內的漸進式創新),但兩種創新形 成的條件不同,常無法在同一套資源架構內運作。工業電腦的創新需求原較偏向於應用性,但研華做法較為特別的是,它運用內部育成、產學合作、策略聯盟以及外 部購併的多元方法,建構起開放式的創新平台,同時發展創新應用與新技術探索,以達成事業持續分殖的目標,配合強調紀律的事業領導模式,讓成熟企業持續找到 新的成長曲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6

打國際市場 該靠品牌或技術?

1 : GS(14)@2010-12-27 16:36:51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5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76

成熟企業成長該靠創新或購併?

1 : GS(14)@2011-01-16 19:25:10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3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