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錢荒」只是開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817

令市場恐慌一時的「錢荒」在近期有所降溫,SHIBOR也從之前觸及的13.44%的歷史高位回落至一個月低點3.71%。儘管如此,市場仍對此次「錢荒」心有餘悸,且認為「錢荒」並未因此結束,甚至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利率的飆升也在市場上引發了一系列負面的衝擊:銀行倒閉傳聞、擠兌陰影、電子支付故障以及股市的暴跌。

路透社指出,在央行最終出手向銀行業釋放流動性之後,市場情緒得到極大的緩解。不過,若央行在利率去監管化的路上進一步推進,則中國銀行業在風險管理方面面臨的挑戰將繼續升溫。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經理、前任世界銀行中國主管Yukon Huang表示:

近期市場的不穩定反映出了利率自由化進展太快的潛在風險,更確切的來說,是關於過度依賴利率來實現目標的潛在風險。

中國國務院此前也曾表達過關於利率自由化的意願,且中國央行在2012年6月份上調了存款利率的浮動空間,此舉被市場解讀為利率自由化的新的措施。

而市場對利率自由化潛在風險的擔憂也並非毫無道理,一旦利率自由化,則銀行間為爭奪客戶存款的激烈競爭可能會因此而爆發。IMF亞太地區副主管Markus Rodlauer表示,若銀行業變得過於激進的話,我們應該怎麼做?若銀行業因競爭而導致損失又該如何?

而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的興起則已經增加了銀行業的流動性風險:

1.相比較於存款,這些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會為了更高的收益率而頻繁的更換銀行。
2.理財產品通常會在短期理財產品和長期理財產品之間進行期限錯配。此前SHIBOR的飆升正是因銀行從大宗市場融資支付到期理財產品所致。

相對於未來中國銀行業即將面臨的殘酷競爭,近期銀行的遭遇或只是開端而已。

中國銀監會主席此前稱,截至3月底,中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已經達到8.2萬億元(約合1.3萬億美元)。

如今理財產品佔銀行業存款比重僅為8%,若上調存款利率上限,則高達99萬億元的存款市場或也將面臨一樣激烈的競爭。

華夏銀行副行長黃金老曾表示:

眼下利率自由化將不可避免的導致存款利率的走高,在降低利差的壓力下,銀行業可能會承擔過度的風險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但也有人士對此持樂觀態度,普華永道中國銀行和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Jimmy Leung稱:

若我們能更加激進的推進利率自由化,則銀行領域將能夠從影子銀行或個人手中吸引更多的資金過來,這些資金將進入正式的銀行體系。

利率自由化的另一個負面影響在於其可能會對私人銀行構成衝擊,但只要嚴格的資本管制措施仍在發揮作用,多數的資金仍將會被鎖在中國,進而使得系統性的危機大不可能發生。

反之,若中國繼續推進資本賬戶下的人民幣自由兌換,則潛在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因此而增加。此外,資本賬戶下的人民幣自由兌換之後,中國存款者可能會因為一個傳聞就將資金取出從而導致銀行擠兌。

即使有資本管制,中國在2012年仍遭遇過溫和的資本外流。不過,中國領導人一直在降低資本外流的風險。中國央行官員也表示,從長期來看,中國面臨的是資本內流的風險,而非外流的壓力。

不過,只要對政策的一些細節進行觀察就會發現,決策者們仍意識到了資本突然外流的風險。上述中國央行官員表示:

短期內,我們仍鼓勵企業對外擴張;中期內,我們會放鬆對基於實際貿易基礎之上的商業信貸的管制;長期內,我們將謹慎的開放房地產市場、股市和債市。對於投機性較強的短期債券項目,我們在較長時期內將不會開放。

除了高利率和資本之爭,此次「錢荒」也彰顯了中國金融領域制度缺陷所帶來的風險。美銀美林駐香港的經濟學家陸挺表示:

應當通過改善審慎性監管來應對違反監管規則的銀行,而非通過製造一場可能弄巧成拙的信貸緊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130

瘋狂的網絡金融淘金剛剛開始:現金寶、餘額寶、活期寶、各種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125.html

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未來或將出現多個「XX寶」產品。實際上,恆生電子旗下數米基金網的「現金寶」於今年4月份就已上線運行,但由於其影響力有限,因而沒有被市場發掘。而「餘額寶」借助淘寶和支付寶的平台效應一經推出便迅速引起了市場對「XX寶」這一新興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高度關注。6月26日,東方財富旗下天天基金網也宣佈推出「活期寶」來分食這一潛力巨大的蛋糕。

餘額寶用戶激增,一方面說明了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正在爆發出巨大能量,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用戶對於互聯網金融存在著巨大的需求

支付寶和天弘基金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13日上線的餘額寶服務,截止6月30日24點累計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累計用於消費的金額12.04億元。截至6月30日24點的存量轉入資金規模達到57億元(含週四15點後至週日已申購未確認的金額)。只用了18天時間就讓合作夥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寶貨幣基金成為中國用戶數最大的貨幣基金。

餘額寶、活期寶、現金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出現更多的創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

 


 

活期寶:開通天天基金網上交易賬戶,登錄後即可使用「活期寶」。活期寶(原天天現金寶)是天天基金網推出的一款針對優選貨幣基金的理財工具。充值活期寶(即購買優選貨幣基金),收益最高可達活期存款10餘倍,遠超過一年定存,並可享受7 x 24小時快速取現、實時到賬的服務。
 

現金寶:現金寶是是由匯添富基金公司推出的一種儲蓄賬戶,也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基金。基金理財是基於匯添富貨幣基金的理財功能,對現金寶賬戶充值,實質是申購了匯添富貨幣基金,還可對匯添富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進行申購、贖回和定投投資等交易操作現金寶的基金理財功能,可以讓客戶以低至4折的申購手續費,購買匯添富旗下的所有基金。通過匯添富網上交易購買貨幣基金後,如急需資金,可在申請貨幣基金份額贖回時選擇」快速取現」服務,完成快速取現操作後,資金實時到賬至購買貨幣基金的銀行卡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17

從簡單開始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99749.html

Q&A:我很想創業,一直在尋找機會,但總是被打擊,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人家沒有在從事的,我一開始想得面面俱到,興致也很高,現在就感到有點疲乏了。找來找去,有點不知道方向了,所以想請教一下您,對我這類人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想起一件事情。曾經有一個年輕人,擬了一個新事業的創業計劃,讓我給他一點意見,我請他把創業計劃書寄給我看看。他後來寄給了我一個估計有一兩百頁的龐大計劃書檔案,看得我暈頭轉向。

但俗話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還是耐住性子,花了三個小時將計劃仔細看了一遍。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非常有心的年輕人,在他所想創業的領域,鑽研極深,理解也非常透徹。

這個年輕人幾乎把所有的可能都設想到了,所以整份創業計劃幾乎是整個產業鏈的分析,其中也指出了許多潛在的市場機會,而他的計劃就從這些市場機會展開。

我約他見面詳談,先給他三分鐘,請他說明他的創業計劃。他十分為難地告訴我,三分鐘不可能說得完。

我於是進一步解釋,只要求他告訴我:市場的機會在哪裡?要用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去滿足這個市場機會?大概要投入多少錢創業?以及如果做得好的話,可能的生意規模會有多大?

他嘗試去逐一回答這些問題,但還是說不太明白。簡單說,他想做的領域,絕對有創業的空間與可能,但是他因為想得太多、想得太複雜,複雜到整個計劃像一團纏繞混亂的毛線球,他根本找不到那個解開整個毛線球的線頭。

於是,我告訴他一個創業最重要的原則——從簡單開始。

大多數的新事業,通常從市場機會開始,我們會看到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空檔——通常是消費者有某種困難,但沒有被解決,而社會大眾一直在尋求困難的解決方案。這就是需求,這就是機會。

接著,針對這些需求,規劃可能的產品或服務,以解決消費者的困難。這就是我們即將開啟的新事業。

再接下來就是設想這個新事業的執行計劃,並據以完成資金規劃,且同時思考:如果計劃成功,未來的遠景如何,值不值得我們全力以赴投入?這便是規劃我們投入新事業的機會成本。

按照我的經驗,如果真的已經構思清楚,通常可以在三分鐘之內,把整個計劃的核心概念說完,這就是「新創事業從簡單開始」的原則。

對每個人來說,新創事業都是一件「偉大」而重要的事,所以難免會極儘可能的周延、小心、謹慎,甚至會設想出一個遠大而複雜的計劃,就像這位年輕人一樣,提出一份一兩百頁的創業計劃書。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用心。

我想,周延、小心、謹慎是對的,把整個事業的未來發展「想透」,更是對的。但是在經過想透的過程之後,還要再經過一個簡單的純化過程,要把新事業計劃回歸成簡單的概念,也要簡化成淺易可行的執行步驟。

只有概念簡單,自己才不會迷惑;方法簡單,新團隊才能工作;產品簡單,客戶才知道要還是不要;資金簡單,創業者才有能力負擔。所以,請學會簡單一點地開創你的新事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84

西門子等十餘家公司涉嫌價格壟斷 巴西政府開始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54

金融時報近期報導稱,巴西政府已經對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十餘家全球工程企業進行調查。巴西政府認為這些公司在巴西國內列車和地鐵等工程中涉嫌價格壟斷。

此次調查涉及到13家公司,巴西民眾在上個月曾因公共交通成本上升問題舉行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這就使得此次調查的時機顯得十分敏感。

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井以及加拿大龐巴迪公司都已經證實目前正在接受巴西當局的調查。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以及聯邦警察局在本月初一次名為「十字線行動」中進行了突擊檢查,此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列車以及地鐵網絡的建築和維護工作中的反競爭措施,此外也涉及鐵路車廂購買活動中的壟斷行為。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這些公司可能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勾結,其目的主要是扭曲市場的自由競爭。這些被指控的勾結行為可能導致了比自由競爭環境下更高的合同價格。

巴西聖保羅頁報在週一曾報導稱,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先向巴西政府舉報了壟斷活動,西門子承認價格聯盟存在,自己也參與其中,但該公司希望通過舉報和配合調查來換取赦免。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目前沒有透露哪些公司正在接受調查,但其證實此次調查是由一項「寬待協議」引發的,即通過讓罪犯配合調查並揭發其他人的犯罪活動來獲得刑事寬恕。

而西門子隨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意識到了這次調查,但並未證實是否捲入了這次調查。

巴西Folha報紙也報導稱,西班牙CAF公司也在接受調查,但金融時報目前尚無法和該公司取得聯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25

當豪宅退燒、投資客開始抽手? 四大跡象 房市觀望氣氛正在蔓延


2013-07-22 TCW
 
 

 

房市「多頭總司令」顏炳立公開看衰房價後市,走了十年多頭的台灣房地產市場,是否就此進入轉折點;一般認為,與房市榮枯高度相關的利率環境短期之內不致出現劇烈變化,但不可否認的,買方追價的風險意識,已經明顯升高……。

撰文‧楊卓翰、梁任瑋

如果你最近要買房子,可能要先「停看聽」。六月房市買氣直直落,過去堅若磐石的房價,是否開始出現鬆動訊號?「今年下半年,實在是沒有樂觀的理由。」過去被稱為「多頭總司令」的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竟也帶頭喊跌,指出豪宅市場下半年將沒有好日子過,而中古屋市場也會受到影響。

跡象一:買氣衰退

利空訊號多 下半年不樂觀其實,不只顏炳立看壞,從氣氛面到基本面,房價已經出現四個鬆動跡象,值得購屋人及投資人留意。

邱小姐近日出售一戶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公寓,卻遇到賣不出去的情況。先前有一位買家一看就很喜歡,第一天訂金就付了九十萬元;但是之後卻因為沒有銀行貸款,無法交屋。

「事後了解,原來買家是有三、四戶房產的投資客。前後找了五家銀行來估價,卻都因為貸款成數太少而沒談成。」邱小姐說。眼見交屋日逼近,這位買家甚至寧可讓邱小姐沒收九十萬元訂金也不交屋。

邱小姐遇到的並不是個案,隨著貸款利率緩步調高,加上房貸緊縮,投資客已經開始悄悄從市場上抽手。雖然五月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寫下奢侈稅後新高,不過六月的移轉棟數僅剩下三三六八棟,比起上個月減少了一五%。

房地產市況不佳,身為台灣最大的外商估價機構總經理,顏炳立感受最深。「去年第一季我們成交量做到爆,現在我們做那麼少,我就感受不到這個市場還有什麼買家。」他甚至指出,今年第一件成交的商辦大樓標案,僅有一家投標。「整個標案的情況,進來詢問的,比去年掉了一半,真正投標的又掉一半。」他說。

不但如此,顏炳立也針對房市買氣下滑提出警訊,指出未來蛋黃區(市中心)房價將會下跌五%。他指出,過去多頭市場是靠「驚嘆號」堆砌出來;但當愈來愈多空頭訊息出現,會變成負面的驚嘆號,「下半年沒有那麼樂觀」。

近期利空消息包括全球景氣渾沌不明、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能退場,過去兩年預售的豪宅開始實價登錄,大幅干擾市場交易,甚至造成買方觀望,交易量萎縮的態勢。

跡象二:豪宅退燒

壓縮一般住宅向上空間

「實價登錄效應已經發揮了,就是老百姓有所本,買東西前知道價格。」而近日勤美璞真「膨風」事件,也讓市場討論熱烈。位於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指標豪宅勤美璞真,原本喊價每坪二三○萬元,但實際登錄價格卻僅有一七八萬元,相差超過兩成。

不過,台北市房價在第二季再創新高又是為什麼?房價是否真的「下不來」?顏炳立直指,現在的房價其實「都不合理」。「現在賣家開的價錢都不合理,我們建議的合理價,他們都不願意賣。」顏炳立說。

不只如此,實價登錄也讓消費者處在觀望姿態,讓大家認為兩百萬元的房子,一百多萬元就能買到,因此不肯進場,有房仲業者就表示,最近雖然房價創下歷史新高,但是六月實際看屋人則少了一至兩成。

豪宅市場價格鬆動,顏炳立認為勢必影響到次級產品(中古屋)市場。「假設好的東西都不被追逐,那現在次級產品的熱度,會是短暫性的。」再加上QE退場,造成市場信心問題,顏炳立直說,下半年並不那麼樂觀。

信義房屋研究員曾敬德則指出,市中心區的買方對於景氣變動較為敏感,尤其是六月下旬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鬆口,表示經濟好轉後,考慮縮減量化寬鬆政策規模,更讓市場信心蒙上陰影。

「QE退場」宣示與房地產之間的直接關聯,其一是推升房價的資金行情可能退燒;其二,是營造房價上漲的低利率環境可能轉變。雖然柏南克在七月九日又對外強調「就算就業情況改善也不急著升息」,但無論如何,房市買方的風險意識必然已較柏南克發言之前有所提升,也將影響買方向上追價的手筆與意願。

房價遲遲不跌,但另一個房市指標──租金報酬率卻跌得很慘。

跡象三:租金報酬低

豪宅租金直落 無法抵房貸台北市專營高價豪宅租賃市場的松信住宅經理吳懿倫就說,豪宅租賃客群主要來自外商公司主管或駐台外交官,但這幾年來台設立的外商公司急劇減少,豪宅租金行情不漲反降;但房價不斷飆升,導致租金報酬率直直落,目前「坪數愈大,租金報酬率愈低」。

據了解,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位於大安森林公園對面的豪宅「頂高麗景」,交屋已一年多,原本每月對外招租三十五萬元,但現在已降價至二十五萬元還是乏人問津,換算租金報酬率也只有二%。

而目前豪宅租金開價最高的,是北市中正區的「元大一品苑」,與富邦金控蔡萬才家族在帝寶對面蓋的自用豪宅「仁愛大樓」,一戶每月租金都要五十萬元以上,雖然租金高得驚人,但租金報酬率卻低得可憐。

用知名豪宅房價換算租金報酬率,指名度(註:租屋者最多人指名想租)最高的「帝寶」,若以房價每坪兩百萬元計算,儘管以每月五十萬元的天價出租,租金報酬率也只有一.一%;信義計畫區的「寶徠花園廣場」,每月租金行情約二十萬元,租金報酬率也低於一%,租金完全無法抵房貸。

不過,吳懿倫說,這些富豪對名下豪宅的處理態度,類似保險公司買商用不動產,皆抱持只租不售、長期持有的模式;甚至有些客戶當初購買不是為了出租,而是為賺三至五年後翻一倍的價差,只要將來房子可用好價錢賣掉,租金低落對這些買家一點影響都沒有。

雖然富豪出手買房時不在乎租金報酬率,但是對口袋不深的投資客,這樣低的報酬率,已經是叫苦連天。瑞普國際董事長曾東茂就指出,台灣過低的租金報酬率,已經埋下房市鬆動的隱憂。「現在不論商辦或住宅,租金報酬率實在太低。」他拿出台北市的租金報酬率,從二○○一年開始,租金報酬率就從五%一路衰退到目前一.五七%的水準。

現在,「租金」和「貸款利率」這個恐怖平衡,即將被打破!為了進一步抑制房價,公股銀行從第二季開始實施限貸,拉動新承作房屋貸款利率來到一.九八六%,創下四年四個月來的新高。

當房貸利率超過租金報酬率,正是地產業者所謂的「死亡交叉」,因為這代表投資客已經無法單靠房租負擔房貸,而必須掏錢養房。

事實上,在二○○八年間,國內房市也曾一度出現房貸利率超過租金報酬率的狀況,不過在利率隨金融海嘯爆發而快速壓低後,租金報酬率又再度超越房貸利率;這一回,「死亡交叉」仍是曇花一現?或者會「愈演愈烈」呢?

跡象四:利率反轉

與租金報酬率呈現死亡交叉由於美國QE退場預期,不少人擔心市場利率將自此一路上漲,不過,在柏南克七月九日高調向市場「消毒」、強調利率將長時間維持低檔之後,或許利率向上的時間表還可再往後延。此外,觀察國內央行長期作風,調升利率往往又會比美國來得速度更慢、幅度更緩、動作更謹慎,因此,現階段應還不必對「升息重創房市」過度擔憂。

然而,即使不必過度擔憂,但小小的隱憂還是會對房市造成一定的壓力,原因在於,台灣房地產市場對於升息的抗壓性相對較低;或者說,一旦升息,國內房價反應會更敏感,「因為台灣房地產市場基本面並不算好。」投資名家劉俊杰說。

「房地產要上漲,首先人口要不斷增加,第二所得要不斷提高。」但是,劉俊杰指出,台灣人口老化、實質薪資負成長,「年輕人若無一點老本,不可能在新北市、台北市買房子。」劉俊杰更認為,台灣房地產比中國還脆弱,因為中國所得還在增加,但台灣所得原地踏步,而且台灣老年化嚴重,這兩個基本面,將會讓台灣的房地產,「成為高價泡沫最後的那隻老鼠。」因此,在他眼裡,台北市過高的房價崩盤,利率將是關鍵。「如果利率真的往上升,這件事絕對會發生。」劉俊杰最後提醒,股票漲到一個階段,績優股都不會動,「剩下阿貓、阿狗股在漲。」「所以你看最近台北市以外、桃園以南都在漲。這與股市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我認為房市進入盤整下修,不會太遠。」從多頭總司令顏炳立,到投資名家劉俊杰,從不同角度,他們眼中看到同一件事:房市可能下修。從氣氛面來看,市場買氣衰退、基本面租金與利率出現死亡交叉,外加國際局勢的干擾,投資人須特別小心;台灣房市從金融海嘯後再起,到現在已第三年,拉長時間來看,房地產已漲了十年;反轉的時間點雖然難測,但在準備購屋之前,對於報酬空間的預期,已不宜過度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83

一張圖預測美聯儲何時開始放緩QE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24

近些日子關於美聯儲何時開始放緩QE的推測層出不窮,據PaddyPower統計,從各家投行、機構的預測來看,預測美聯儲至少要等到2014年之後開始放緩QE的機構最多,也有許多機構預計這個時間點會在今年12月到來。

據彭博調查,PaddyPawer統計得出下圖,清楚地顯示了預計美聯儲何時放緩QE的華爾街投行意見:

一些華爾街投行的對於今年9月美聯儲是否會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的推測:

巴克萊銀行:「美聯儲的鴿派聲明並不能妨礙美聯儲在9月開始縮減QE規模。」

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美聯儲的聲明不能改變在9月開始放緩QE(的預期)。」

CRT資本:「就業數據不會妨礙美聯儲放緩QE的計劃。」

GMP:「非農就業報告不會改變美聯儲於9月開始縮減QE的計劃。」

MFR:「8月就業數據即使沒有反彈,美聯儲也有可能推遲縮減QE規模。」

Miller Tabak:「美國就業數據處於支持縮減QE規模的『範圍』內。」

Newedge:「7月的就業數據對於美聯儲來講具有『迷惑性』。」

PIMCO:「美聯儲依然有可能在9月放緩QE。」

RBS:「美聯儲依然處於9月放緩QE的軌道上。」

法興銀行:「非農就業報告不太可能改變美聯儲放緩QE的時間表。」

道明證券:「就業數據並不意味著美聯儲9月放緩QE的步伐會推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69

中金或在香港IPO 已開始前期準備工作-FT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559

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中國國際金融金融公司正在為IPO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FT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已經佈置進行一次內部調研,以衡量上市的可能性。

出於對信息披露的疑慮,朱云來之前一直都拒絕上市。但是,在過去幾年中,中金受到眾多對手的挑戰,一些中金公司的人現在認為,中金需要上市籌集資金以保持中國頂級投行的地位。

中金公司新任董事長金立群在最近對紐約中金員工的講話中也提到了IPO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董事會一直在研究上市的利弊,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擴大資產負債表。

「長遠來看,更大的資產負債表將給中金公司更多的成長機會。」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中金公司的競爭對手中信證券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並建立了強大的零售分銷業務。

中金公司可能會選擇在香港IPO,時間最早也將在數月之後,需要等待目前中國股市的悲觀情緒消散。

上述知情人士補充道,中金公司的優勢是它的證券資本市場業務,但是隨著大型國有企業上市熱潮的結束,以及中國股市低迷,中金公司需要轉向新的更加資本密集的業務,比如銷售和交易。

中金公司的銀行家表示,在過去的數年中,中金在把業務轉向中國市場主流的小型上市交易承銷上動作緩慢,並且中金在發展零售經紀業務上也落後於對手。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私募公司KKR和TPG,他們在2010年底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根士丹利持有的34%的中金公司股份。KKR的Henry Kravis和TPG的David Bonderman都是中金公司董事會成員。

由於中金公司和投行行業都受到股市狀況不佳的衝擊,KKR和TPG都將他們對中金投資的價值下調了約50%。

在2009年,中金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承銷商,但自此之後市場地位逐漸萎縮。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去年中金公司在國內的排名14,運營收入為24億人民幣。這遠遠落後於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該公司的運營收入為79億人民幣。

去年,中金公司的淨利潤為2.796億元,在中國的投行中排名29,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淨利潤達31億元。

朱云來此前一直反對上市,為了穩住員工,中金公司給員工發放了「影子股權」,並在摩根士丹利出售其股份時,允許一些員工現金兌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05

中金所:週一開始對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採取限制開倉措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394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週日晚發佈公告稱,鑑於中國證監會已對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證券)採取立案調查措施,本所根據《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和本所業務規則,決定自2013年8月19日起,對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採取限制開倉措施。同時,本所將本著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穩定的原則,督促光大證券妥善處理現有持倉。

日內稍早,上海證監局稱,光大證券自營的策略交易系統存在程序調用錯誤、額度控制失效等設計缺陷,已決定先行暫停相關業務,責成公司整改,進行內部責任追究。同時,決定對光大證券正式立案調查,並將事件定性為一起「極端個別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52

移動互聯網入口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950.html

【導讀】進入8月,當一些北方城市已經張開雙臂準備迎接秋日的涼爽空氣之時,互聯網的世界卻依然硝煙瀰漫,他們製造的戰火,為「秋老虎」平添了幾番熱度。

8月5日,微信5.0正式發佈,「全民打飛機」成了微信火熱的一個註腳;8月22日,北京大飯店人山人海,「高富帥」李明遠在百度大會上宣佈推出百度輕應用;同一天,UC董事長俞永福給公司員工發了一封郵件,郵件宣佈了兩個重大信息,一是阿里增持UC,馬云加入UC董事會,二是UC佔領印度市場第一位置,成為首個拿下海外頭名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三家公司同時在8月作出重要舉措,顯示了他們相似的嗅覺——加快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步伐。雖然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這一概念已叫嚷了多年,但從目前的格局來看,這場「必有一戰」的戰役已然爆發了。

應用市場,大局已定

當蘋果帶著iOS+App Store衝入移動互聯網世界的時候,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習慣被重新改變,本地App優質的體驗讓用戶很快忘記了瀏覽器——PC時代的互聯網第一入口。隨著Android+Google Play的快速跟進,世界範圍內應用入口基本上形成了App Store+Google Play兩分天下格局(WP應用市場至今沒有顯示出與前兩者三分天下的氣質)。

當然在中國,由於國情的複雜化(iPhone的越獄用戶,Google Play不能在一些手機上使用等),使得一些第三方應用市場有了不小的發展空間。

夏秋之交,另一件大事是發生在上月的百度19億美元重金收購91事件。而隨著百度的這一次收購,在國內的應用市場格局中基本形成了App Store+騰訊系(應用寶、手機管家)+360系(360手機助手)+百度系(百度手機助手+安卓市場+91手機助手)+創新工廠系(豌豆莢)的格局。

在移動應用方面,市場本就有限,其它還未「嫁出」的第三方應用市場雖並非完全沒有機會,但在營銷、渠道等各方面都更佔優勢的巨頭們面前,它們的機會已然越來越小了。

超級App,勢頭猛烈

在PC時代,許多用戶打開電腦後,首先運行的是360安全衛士(通常會提示開機時間),然後是登陸QQ,再後面是瀏覽器等。此時,360和QQ便成了PC互聯網最早的入口,但是這三者的使用頻次卻是正好相反,360一般在它顯示開機時間後,用戶便會忘了它的存在,而QQ因為好友關係的紐帶聯繫,因而使用頻次會高一些,而瀏覽器作為通向任何地方的工具,它的使用頻次則是最高的。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少用戶並非通過瀏覽器而是通過應用市場來到達自己想到的地方。但應用市場尷尬的地方是,一旦用戶從市場中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應用,比方說微信,那麼他就不會再回到應用市場了,直到他希望獲得下一個自己想獲得的應用。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將高頻次使用的App稱為超級App,如果一兩年前你問我中國最大的超級App是什麼的時候,我可能會回答是短信和手Q,而現在你再問我同樣問題時,我的回答則是微信和手Q。

微信,作為一個擁有超過4億用戶(雖官方未正式公佈,但這一數字已經眾所周知)的應用,其本身便有成為一個平台的潛質。微信5.0在本月發佈後,引起了極大關注,其中掃一掃和遊戲中心便像是一個小型的應用市場。掃一掃中的二維碼、條碼等功能使「我查查」類應用備受威脅,翻譯功能讓一些翻譯類應用惶恐不安,街景功能會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讓地圖類應用處境尷尬,而遊戲中心更是可能成為一個遊戲應用市場,複製騰訊遊戲的成功之路。試想一下,如果微信內置一個精選的應用市場,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

像微信、手Q這樣的App,其最大的優勢便是用戶眾多,且被用戶高頻次使用,其提供的多樣化服務,很可能會在應用內形成一個生態閉環。這樣的應用,無疑具有無窮的潛力。

瀏覽器,未來之星

本月22日,百度在世界大會上推出輕應用,輕應用主打低頻應用和長尾應用。在輕應用之前,百度移動搜索App就是個瀏覽器,而在輕應用之後,它有了更多的可能。輕應用的概念其實並不新鮮,UC瀏覽器早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了。

同樣在8月22日這一天,UC瀏覽器宣佈印度的市場份額已突破30%,成為印度市場最大的手機瀏覽器,至此,UC瀏覽器在世界兩個人口大國都取得了市場第一的成績。

瀏覽器作為PC時代最大的互聯網入口,在進入移動互聯網之後,因App Store的出現處境尷尬,但這並不代表瀏覽器便失去了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相反在未來瀏覽器依然擁有逆襲的機會。

首先,上文說,應用市場尷尬的地方是,一旦用戶從市場中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應用,便不會返回了。而與應用市場相比,瀏覽器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一些用戶不習慣用微博客戶端,便可以在瀏覽器內直接進入微博,而當他再次使用時依然會打開瀏覽器進入微博。因而瀏覽器便有了像PC時代的瀏覽器一樣的作用。

其次,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不喜歡手機桌面上亂七八糟的各種應用,同樣不希望一個應用下載到桌面上,個把月才用一次,這時瀏覽器內應用對我來說便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再次,瀏覽器作為一個相對高頻次使用的App,本身便是一款超級App。據艾瑞諮詢的監測數據顯示,手機UC瀏覽器在iOS和Android這兩大智能平台的用戶滲透率已經超過了70%,同時在活躍用戶量和日均有效使用時間統計中,也一直是中國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App之一,僅次於手機QQ和微信,作為一款超級App,瀏覽器當然擁有超級App所有的一切特質。

最後,隨著HTML5技術的完善,瀏覽器的未來依舊可期。據統計2013年全球將有10億手機瀏覽器支持HTML5,同時Web開發者數量將達到200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完善,HTML5很有可能在未來上演逆襲的好戲。

2012年,W3C組織官方公佈了HTML5標準的最新路線圖,表示會在2014年第四季度將其推進到官方候選推薦階段(Candidate Recommendation),等同於完成最終正式版,然後再過兩年升級為5.1。

HTML5技術的完善必然會使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局勢大不一樣,因此未來的5-10年,將會是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之戰的重要年景。目前,從各大互聯網巨頭的佈局來看,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這場戰鬥,才剛剛開始。

作者為【微板報】成員尋空,微信公眾賬號:微板報(weibanba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21

企業社會化網絡實踐:春秋航空如何從零開始打造內部社交引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012.html

春秋航空的特別之處在於,公司把社會化媒體部門從市場部獨立出來,部門的負責人直接報告給總裁,部門行政地位平行甚至略高於市場部,從戰略上,已經棋高一著。

在訪談中,張潔說,春秋的總裁是一個走在行業前沿的人,比如他很早開始就堅持做網絡訂票,也非常重視員工的海外學習和交流。 然而,令老闆真正意識到社會化媒體的影響力與重要程度卻不是一躍而就的事。張潔在公司內部一直很重視社交文化的推廣,小到公司年會引入微博大屏幕,大到公關危機用微訪談的形式取代媒體通稿。正是這些細節的一步步推進,這個相對傳統的公司在各個層級才逐漸瞭解和接受了社會化。使得總裁決定單獨成立社會化媒體部門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012年的一次小小的」公關危機」。(圖1.社交媒體團隊里程碑)

」 部門成立之前公司經歷過幾次網友和媒體熱議,都是通過網絡爆發的。當時我們就意識到,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已經遠遠高於傳統媒體;在意見傾向上,傳統媒體也是趨向於」討好」大眾輿論導向的。 於是第二次」暫無能力服務的旅客名單」(網上稱」黑名單」)時,我提議讓董事長做微訪談,效果很好,之後董事長就決定要單獨成立社交媒體部門,直接報告給他。」

 

Part II – 從0到40人,社交媒體部的6個月部署

春秋航空直到2010年才有營銷部門,2012底就已經完成獨立社會化媒體部門運營。除了內部12人的運營團隊,張潔在企業的其他相關部門都分別設置了一個專員與她們的團隊對接;在總部之外,還有30個國內的外部營業站以及海外社交媒體(泰國,日本)的運營專員,總計超過40人。(圖2.社交媒體部門結構圖)

」 我們的海外航線同樣需要社交媒體的支持。對我們來說,社交媒體的應用是相對來說低成本的營銷,另外,我們在泰國和日本開行後,也的確會有粉絲提出問題,我們的運營人員會充當客服的前端角色。」

如此數目龐大的一個團隊在半年內成長起來,處理和協調與公司內部部門的關係,公司資源的調配是一個大課題。特別對於社交媒體部在企業中是一個全新的獨立存在的部門而言,新舊交替過程中很多東西上的推進都會難度。

張潔在初期對把社交媒體部門定位於內部服務性部門,而不是凌駕於其它部門之上。

張潔回憶到,在一次內部開會的時候,她們部門通過社交媒體聆聽發現了消費者取票難的問題,其它相關部門要求給出解決方案,這也讓張潔他們團隊很困惑。張潔的處理方式是,我們只提供數據,它是來自於消費者的真實反饋。至於決策,這個是涉及部門自己決定的。

張潔採用」HUB」的模式來運營社交媒體。我們在線下與諸多品牌社交媒體負責人的溝通中發現,」HUB」的」權力」很重要,所謂權力不是凌駕於其他部門之上,而是要有權限在整個組織內涉及到社會化媒體項目上建立新流程,制定政策,調動資源,多方合作,開展項目。而這個HUB也要負責項目高級別的戰略制定,管理,教育培訓,研究,評估,代理商選擇等。若無此權限,HUB將形容虛設。

 

HUB模式有一個特點,他需要不同團隊持續不斷的溝通 (這通常意味著高溝通成本),它要求企業在各個層級對社會化文化的高接受度。正因為如此,HUB模式尤其適合春秋航空的現狀。除了大老闆的支持,張潔本人在不同部的輪崗經驗也使得她具有成為HUB的先天優勢。在成立社交媒體部門後,每一個相關部門都安排一個人跟社交媒體部門對接,這點也大大提升了運作效率。

張潔在社會化媒體部門成立初期,調度企業內部資源方面做了不少努力,首先,她借助旅客的聲音推動公司內部的變革,只要是旅客提出來的問題,公司內部各部門都會願意去改進。其次,作為一個服務部門,張潔很清楚,她的部門必須要幫助其他部門一起成長,否則便會止步不前。

「在部門建立初期,更多的要想我對別的部門有什麼幫助,其他部門的資源,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之中,越來越傾向我們。 從社交媒體部門到處跟其他部門要資源,到其他部門越來越依賴社交媒體部門;客艙部如果碰到有客人過激反應,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預防在社交網絡上的負面信息。技術部網站改版也會想要通過社交媒體部門邀請消費者體驗等等。」

張潔建立的社交媒體部的HUB會在四個方面與公司其他部門合作(圖3.春秋航空社交媒體部門的HUB),首先是客戶服務;社會化媒體部門負責收集消費者訊息,一旦接到投訴,會通過系統反饋給所涉及部門的指定聯絡人,並由相關部門跟進;其次是市場,在初期,部門並不承擔過於細節的內部資源整合,重心放在把音量做大以及引導流量;經過半年多的發展後,張潔也有了自己的策劃人員,在營銷戰役方面與市場部門一起頭腦風暴。

與此同時,張潔會訂一個能在社交媒體傳播的內容標準,比如會有」硬銷售推廣」的每週出現頻率限制等;春秋航空本身不設有市場研究/消費者洞察的部門,而張潔的社會化媒體部門本身就充當起這個角色。這其中包括消費者洞察,消費者畫像,社會化用戶關係管理(SCRM);如今,張潔也承擔越來越多在線營銷的指標,在消費者洞察,輿情監控的基礎上,找到有消費傾向的受眾,主動聯絡,加載代碼鏈接,追蹤效果。整體看來,一年銷售額的有5%轉化自社交媒體,即2億5千萬人民幣。

對於自己部門的KPI,張潔並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考核剛開始是粉絲數量,但是我們粉絲漲的太快其實很沒意義了,於是我們把它弱化了。然後是活躍度;給我的營收指標每月2000萬-3000萬人民幣;現在是微信關注和訂閱數。」

 

對張潔來說,更重要的是做有意思的事情,幫助公司各個部門一起成長。對外,張潔很少使用第三方代理機構。比如微博微信運營方面,都是企業內部自己運作。

「這其中主要是出於效率的考量,航空業很多信息的時效性非常強,我們需要與內部其他部門很有效率的溝通。」

儘管如此,有四個環節張潔是必須要用到外部代理的,第一是意見領袖推廣,團隊無法大範圍尋找和管理意見領袖;二是輿情監控;三是社交媒體數據接口,張潔的團隊中有專門從事消費者行為分析的人員配備,因此,在這個環節,她需要的只是一個數據接口提供者;四是 APP以及系統的開發。這與春秋航空海外業務發展密切相關。春秋在海外運營臉書,比微博後台複雜很多,模塊需要企業自主開發,這一部分張潔會選擇外包。

Part III -社會化營銷,從 「真正解決商業問題」 開始

航空公司做社會化營銷已經不是新鮮事,比賽和贈送免費機票在增加用戶與品牌互動上的魔力也在降低。 從微博私信功能綁定,社交航班,到微信值機,微信預約機票一系列案例,每一個背後,春秋航空都有一個明確的商業目標,而非為了社會化而社會化。

在我們看來,一個成功的案例除了賺得影響力外,更重要的是明確的解決一個商業問題。

2012年底,春秋航空推出了」微選座」的服務。」社交航班」的概念並不新奇。早在2011年,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就提出了這個概念,但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如此趣味十足的案例背後,張潔當初接到的其實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張潔說,大部分航空公司選座位是不要錢,而春秋航空作為廉價航空,會有很多小的子產品,賣座位就是其中的一個子產品。當時春秋航空推出了一款商務經濟艙的產品,第一排的位置都被徵用,這導致選座產品銷量大幅下降,增值部門的人就找到張潔,希望能跟社交媒體這一部分做一個合作,對方也願意拿出一些資源。

明確了商業問題,微選座的項目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微博選座每個訂單只有一個人可以免費,第二個人就要付費,這對帶動消費的效果非常明顯。然而,社會化媒體對企業的要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張潔更加主動地領導項目時,如何讓 「身子」 跟著一起動,還不摔跤,這也成了一大考驗。

實際上,微選座對春秋航空其他部門的資源配置要求很高,2013年3月份第二波用戶量迅速提高,一個月內超過一萬人使用此服務,問題就暴露了。由於微博選座是免費的,春秋航空在航班FOC (Flight Operations Control航班運行控制) 裡面是對這類旅客信息並無顯示,選座乘客會被認為佔座未成功,客戶投訴就來了。張潔個人很鄭重的跟各部門道歉溝通,由於之前」服務型部門」定位打下的良好基礎,各部門很快就投入到更加緊密的合作中。

「之後我們就立刻安排了培訓,包括呼叫中心、一線服務部門等,各部門針對這個社交航班的產品出新的服務流程和新的服務規範,系統要改進,地面服務部門,外站都要培訓,牽涉到很多一線部門會碰到而我們不知道的事項。從這裡我們就驗證了,社會化媒體絕對不是一個孤立的環節和產品,他的出現其實是對整個企業鏈條和模式的革新。」

社會化最大的價值在於用戶和行為數據的積累

接下來春秋會在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上花更大的精力。雖然航空和銀行一樣是擁有消費者最完整基礎屬性的行業,但張潔仍然需要更多消費者的社會屬性,從而做出更加立體的消費者畫像,並在此基礎上,對消費者做更精準的銷售推廣,提升轉化率。截止到採訪為止,春秋航空的250萬微博粉絲中和會員打通用戶已經達到50萬,微選座的營銷戰役也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得以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