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只盯美聯儲你就out了 未來全球印鈔要看歐洲央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570

今年全球央行大寬松的“印鈔”主戰場已經由美國轉移到歐洲。美聯儲在逐步縮減QE,撤下火力,歐洲央行則是在上個月祭出“火藥桶”:推出負利率、暫停SMP購債沖銷、準備引進4000億歐元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還不排除今後升級為QE。 渣打銀行宏觀研究負責人Marios Maratheftis預計,即使美聯儲開始醞釀加息,歐洲央行的寬松措施也會帶來大量流動性,足以支持今年風險資產走高。 Maratheftis和同事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寫道: “從對全球流動性影響的角度看,如果說有哪家央行可以接替美聯儲的角色,那就是歐洲央行。” “側重點應該從美聯儲的行動轉移到歐洲央行未來的行動。歐洲央行QE決策的動力可能來自歐洲當地,但它的影響會是全球性的。” 美聯儲去年12月宣布,從今年1月開始減少每月購買資產規模。但渣打的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從去年4月起,美聯儲推動全球流動性的重要地位已經下降。由於美國監管機構最近還要求銀行增加資本金,這也可能使美國增加貨幣供應對流動性的影響減小。 渣打數據顯示,一年前,美聯儲對全球流動性的影響比歐洲央行高35%,如今這一差距縮小到5%。 同樣是按美國貨幣供應增加100億美元計算,現在全球流動性同時增加205億美元,而一年前全球會增加244億美元。如果是歐元區每增加供應貨幣100億美元,全球新增貨幣達到197億美元,一年前全球增加180億美元。 渣打預計,歐洲央行會在今年底以前啟動QE。假如要維持當前全球貨幣供應水平,美聯儲每減少供應95億美元,歐洲央行就要提供100億美元。 而即便如渣打所料,歐洲央行今年就按下QE的印鈔開關,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也面臨一大嚴峻挑戰。 如彭博下圖所示,截至今年4月的12個月內,歐元區國家的實際利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如何讓實體經濟、歐洲企業感受到歐洲央行超低利率、負利率的“實惠”,這是德拉吉棘手的問題。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旗下東方匯理投行的經濟學家Frederik Ducrozet認為: 需要進一步壓低利率,或者歐洲央行可能被迫采取更多行動。短期的低通脹可能支持家庭購買力,但利率長期上升將傷害經濟複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874

本月起 中國遊客歐洲購物可用支付寶退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08

新華網報道,支付寶公司證實,已於近日與海外購物退稅機構global blue達成合作,7月中旬起,中國遊客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旅遊購物,將可以通過支付寶退稅。 據透露,此次開通支付寶退稅的包括法國、德國等地的5000多個商家,未來將進一步鋪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境外旅遊購物。但排隊時間長、到賬時間久、還要扣除一定手續費等問題,也令中國遊客在退稅一事上望而卻步。2013年,中國人在歐洲有10億退稅金無人領。 至於通過支付寶退稅的具體操作流程,支付寶方面稱,將稍後公布。 不過,在去年國慶節期間,支付寶已經開通中國遊客在韓國旅遊購物的退稅服務。具體的操作流程是: 消費者在退稅單上填好綁定支付寶的手機號,以及護照號和英文名。隨後在離境前把退稅單交給海關檢查蓋章,並投遞到機場指定的信箱。最快7個工作日,退稅金額會兌成人民幣到賬消費者的支付寶賬戶,短信通知消費者確認。退稅應收款的2%將被支付給商誠(上海)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目前,全球共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實行了購物退稅政策,傳統的退稅方式有現金和信用卡退稅等,現金方式可將應退稅款當面兌現帶走,但準備單據、排隊需要花費時間,並通常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信用卡退稅到賬時間較長,一般要1到3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59

高盛悄然順應新趨勢 擴張歐洲私人銀行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121

高盛悄然進軍歐洲私人銀行領域,將向富有的歐洲客戶提供貸款。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這家美國老牌投行本月悄然啟動一支歐洲貸款部門,計劃為歐洲客戶提供私人財富管理服務。這意味著,高盛將與其他歐洲私人銀行展開直接且激烈的競爭。 實際上,並非高盛一家垂涎歐洲私人銀行領域。瞄準超級富豪貸款市場已經成為當前不斷增長的新趨勢,瑞銀和瑞士信貸都在探索該領域。私人銀行業務被視為低風險領域,並提供了穩定的收益流,還能幫助留住客戶。 受制於愈加嚴格的監管規則和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包括摩根士丹利之類的部分國際大型投行都在限制交易業務,而擴張財富管理、零售和貸款業務。 高盛目前已經在為美國富有的客戶提供私人財富管理服務。不過,該行在歐洲對客戶僅提供有限的證券類保證金貸款,目標客戶主要為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富豪級客戶,總人數約為1700名。 未來三年,高盛將啟動總額為50億美元的歐洲貸款業務,包括用於各種目的的大部分抵押貸款,比如流動性工具、多元化投資組合、稅款或遊艇等奢侈品。 高盛歐洲區私人財富管理部門負責人Christopher French表示: 富有的客戶希望獲得資金杠桿。他們是高質量貸款人,貸款價值比(loan-to-value ratios)非常低。 貸款價值比是指抵押貸款與資產估值比例。與其他貸款風險評估比率類似,貸款價值比並不能成為銀行在評估抵押貸款時的唯一全面的標準。 但Christopher French補充道,當前的歐洲私人銀行業務僅限於存量客戶,並非針對新客戶。過去一年,高盛為歐洲富豪客戶管理的資產總額已經上漲15%,截止今年3月底,該領域資產規模已高達30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199

暗渡陳倉:歐洲央行投票制度變更架空德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15

明年1月,立陶宛將加入歐元區,成為其第19個成員國。屆時,歐洲央行新的表決程序將啟動,投票權將在理事會各國行長中開始“輪換制”。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將每五個月將被輪空一次。 歐洲央行理事會明年擴張後,歐元區最大五個經濟體的央行行長將分享四票投票權。按照當前排名,這五個國家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剩下的14個國家將共有11票投票權。以後新成員加入,五大經濟體分享四票投票權也不會改變。 輪流投票會影響所有歐元區成員國,但德國的感受將最為切身。德國央行曾是歐洲央行前身。但自從歐元區債務危機以來,因其嚴厲的貨幣政策立場,其影響也有所縮水。近年,德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分歧愈發明顯。現任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甚至不吝用外交辭令隱藏其觀點之間的差異。 德拉吉已多次暗示,如果未來幾年的通脹預期下調,委員會可能會發起量化寬松(QE)計劃。但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德國央行副行長Sabine Lautenschlaeger卻唱起了反調,認為歐洲央行不會在可預見時間內實施大範圍資產購買。 歐洲央行是否實施QE尚沒有結論。不過,明年歐洲央行新投票程序啟動後,每五個月歐洲央行行長魏德曼就將被輪空一次。 歐洲央行會不會趁機實施QE?誰知道呢,反正屆時唯一的“鷹派”已經沒有投票權了。 德國央行的影響力或潛在受損。以德國保守派政客為主的批評者稱,德國提供了超過四分之一的歐洲央行資本,應保持永久的投票權。 不過,這一提議並未得到柏林方面的支持。德國財政部發言人Marianne Kothe稱,“我們認為沒有理由在此刻做出任何改變。”“投票機制的原則仍是有效的。”Kothe在接受采訪時稱,沒有投票權的央行行長仍可以參加會議並有發言權。“歐洲央行是歐洲的機構,應該代表歐洲的利益,而不是單個國家的利益。” 目前歐洲央行投票機制實施機制是歐洲央行和歐盟2003年制定的。如要改變規則,將要求歐盟條約做出改變,這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投票通過。在缺乏德國政府支持的情況下,這顯然是不可行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05

葡最大上市銀行爆財務危機 引發歐洲市場恐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752

周四,出於對葡萄牙最大銀行之一Banco Espírito Santo財務狀況的擔憂,歐洲股市驚現拋售潮,歐元區外圍國家市場波動。受避險需求影響,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17%,創歷史新低。(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葡萄牙PSI 20指數下跌4.9%,至9個月新低。20個成分股中,有19個下跌。 Espírito Santo Financial Group(ESFG)持有葡萄牙第一大上市銀行Banco Espírito Santo 25%的股份。ESFG表示,將暫停本公司股票交易,稱因其母公司Espirito Santo International存在“持續的實質性困難”。ESFG還表示暫停其債券交易,其中包括其全資子公司Espírito Santo Financière所發行的債券。 盡管股票暫停了交易,但在暫停之前,ESFG的股價今天依然下跌16.15%,至1.09歐元。而Banco Espirito Santo股價則下跌14.6%,創下今年新低。 葡萄牙債券市場今天也損失慘重,國債價格持續下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20個基點,至3.98%,創下5月中旬以來新高。本周,收益率已經上漲41個基點。 有分析師表示,ESFG的問題最終將會被控制,而目前市場的拋售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除了葡萄牙,歐洲外圍國家市場今天也受到影響。歐元區外圍國家股市也全線下跌。意大利FTSE MIB指數下跌2.5%,西班牙Ibex 35指數下跌2.6%。 西班牙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 Espanol)原本計劃於今日出售債券。但市場波動使得其不得不放棄今日的出售計劃。 幾家意大利銀行的股票也被暫停交易。同時,意大利醫藥公司Rottapharm因沒能達到預期發行價,放棄了上市。 銀行股更是下跌的重災區。Banco Comercial Portuguese的股價下跌了6%,而西班牙、意大利的一些銀行股價下跌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92

歐洲品牌教父:CEO未來應該叫CBO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6/144177.html

當82歲高齡的多米尼克·夏代爾博士(Dr. Dominique Xardel)出現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的時候,儘管瘦削,但依然精神矍鑠,尤其是對著台下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家授課時,更是神采奕奕。

 夏代爾好像天生就是屬於講台的,他被業界譽為「歐洲品牌教父」,是管理、品牌及市場營銷的權威專家,許多來自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總裁都向他請教過品牌經營的方法,愛馬仕大中華區總裁曹偉明便曾受到其點撥、影響,至今兩人保持著深厚的感情。

這是國際人ViP品牌領袖學院(Very Inspiring Professionals)在華舉辦的第三次夏代爾峰會,一如既往吸引了數十位華人企業家到現場學習,包括星創視界、達芙妮、旺旺集團、榮泰健康科技、多樣屋等知名企業的掌舵人。夏代爾博士的合夥人、國際人ViP領袖學院院長白婷表示:「如何打破中國人富不過三代的迷思,以中華文化創新為主題,打造出富六代的國際華人品牌——是當下最熱的課題。」峰會當天,夏代爾接受了福布斯中文網的專訪,他從自己多年的經驗出發,講述了成功品牌必須具備的要素,談論了當代奢侈品牌發展的趨勢,分析了中國企業家的現狀,同時,也展示了一個成功企業家的要義。

  
成功品牌必須具備三大要素

  
Q:您認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奢侈品牌,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A:第一,不僅僅是奢侈品牌,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講,想要獲得成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真正瞭解你的客戶,一定要去傾聽他們。一旦你對潛在客戶群有了充分的瞭解,再對你的客戶進行深入的挖掘、掌握所有相關的信息,你就有機會能夠獲得成功。所以說,市場的調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你去撥開雲霧、看到你的潛在的客戶、潛在的對象他們的行為模式,他們的期望和期待。

  
第二點、在奢侈品領域,一個品牌的立足點就是你的可靠性。做品牌是需要時間去做耕耘的,才能建立一個強大的、並且可靠的品牌。在奢侈品行業,許多品牌都有百年或者上百年歷史,不可能是一夜之間、一蹴而就的,必須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慢慢耕耘。所以真的要立足於長遠,立足於優秀,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當然,你要尋求利潤,這是生意之本,但是一定要確保有一個長遠的目標,花20年、2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讓你的品牌為眾人所皆知,而且得到眾人的信任。

  
第三,始終保持長效的溝通。一定要定期的、重複的、持之以恆地去做。一旦停止溝通,那麼你的品牌就可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所以你必須是日復一日,周復一週,年復一年地去做這種溝通,永遠都不能停止向你的客戶、對你的市場去做溝通的工作。

  
我講的這三個必須具備的要素在歐美市場是廣為人知的。20年,我被邀請到北京,當時中歐剛創辦時在那,就跟中國的企業家提到這一概念。

  
Q:那如今20年過去了,您覺得當時的企業家們在他們之後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是否實踐了這三個法則?

  
A:是的,像聯想、海爾、還有一些大的中國傳統品牌,他們都做的不錯,也慢慢有了自己的一套傳統體系。但這個頭20年其實還是遠遠不夠的,僅僅是足夠邁出第一步而已。之後,還有50年、100年,還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做更深入的耕耘,才可以確保在消費者、潛在客戶心中能夠樹立值得信賴的百年品牌形象。

  
以海爾為例。張瑞敏先生敢於是向自己的低質家電宣戰,他天天說我們的產品質量不好,需要改進,而且他也這麼做了。但是,就是靠他這種重複的宣傳,海爾已經變成世界上人盡皆知的品牌。對張瑞敏而言,他不怕大聲說出自己的問題,其實這也是我強調的良好溝通,反反覆覆地說,讓消費者、潛在消費者知道你正在做什麼事情。

  
奢侈品牌從不說自己是奢侈品

  
Q:過去很多成功的奢侈品牌誕生在歐洲,而您在此次的峰會中又強調未來中國將出現百年奢

A:機會是隨時存在的。那些如雷貫耳的奢侈品牌,從創立之初至今,完全你不會看到它自我主張是以奢侈品去定位品牌,但只要質量足夠好,市場宣傳溝通足夠好,自然而然就晉陞到侈品牌,您的判斷依據是什麼,中國品牌的機會在哪裡?

奢侈品牌的行列,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我人生最後一局,和我合夥人白婷院長,要把教授世界五百強老總的關鍵秘密傳授給華人,旨在培育出華人百強品牌長。另外,現在我們講到奢侈品,其實概念是有變化的,比如說你跟愛馬仕的人交流,他們不會說自己是奢侈品,奢侈這個詞都不會出現在他們的話語當中。那他們談的是什麼呢?他們會談精良、嫻熟手工藝,會談自然的山林湖泊、森林,會談到最佳的品質等等。其他很多公司都是如出一轍。現在越來越多消費者有一種概念的變化,不會再僅僅去追求擁有一個名包或者一枚名表,而是追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體驗,希望會有機會去做更多的探索,比如說去比較冷門的城市,碰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際遇,這是他們很追求的。他們會花上千歐元去參加某一個show,或者跟某一個藝術家見面、交流,這種奢侈的體驗現在已經飛速發展。再者,對於人來講,50多歲和20多歲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邏輯上也慢慢的有一種變化。

中國許多品牌高層的困境:國際人

Q:在您教授的品牌高層中,有國外的,也有中國的,您覺得他們有什麼不同?

A:其實我們看到很多中國的高管,他們也在歐洲和美國接受過教育。比如說像愛馬仕新任的大中華區總裁曹偉明,他是我在法國商學院的學生,他的法語非常流利,隨後他也積累了各國經營的歷練,我的合夥人白婷也是多國遊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學院的中文叫「國際人」,期許更多華人朝「國際人」發展。很多的中國高管他們在中國、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各個國家,有雙重的,甚至是多重的教育背景,這個是大有幫助的,因為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去嫁接中國的消費者與整個世界化、全球化的商業環境,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對於未來在中國會有更多偉大品牌的誕生充滿信心和樂觀。

  
Q:您剛剛講的是一些有國外學習背景的企業家,那些從來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中國本土企業家呢?

  
A:據我的觀察,首先,英語是他們的一個大問題。經常有高管去北大、清華、復旦這些名校去上一個禮拜的高管MBA課程,他讓我們給介紹路易威登、香奈兒等這些大品牌經營的故事,我們可以講,但是他們不會說英語,所以還得有譯員在旁邊翻譯。我想即便他們已經四五十歲了,也應該去把英語學起來。這就和計算機一樣,是一個工具,必須要把英語學好,你才能確保溝通的無障礙。就好像互聯網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給你舉個例子,之前河南有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校長邀請我去給學生講課,600多個人在一間教室,2個小時課程,但這些人不會說英文,所以要講得慢一點,而且還要有人翻譯。演講之前,校長跟我說,如果你能說服這600個人去把英語學好的話,我就要謝天謝地謝謝你了。

  
做一隻天上飛的老鷹還是地上的鴨子

  
Q:在您這麼多年的授課之中,是否有什麼故事可以分享給我們?

  
A:還是說到溝通,因為非常的重要,成功的企業家應該是最佳的溝通者。這些CEO,以後可能會被稱呼為CBO,就是首席品牌官。喬布斯、張瑞敏、Christian Dior、Coco Chanel等等,他們都有非常強勢的性格,他們的公司已經深深打上了他們個人的烙印。


講到故事的話,我在很多很多年前,有幸跟歐萊雅的創始人Eugene Schueller先生有過一次溝通。當時我們講到,成功人士與非成功人士之間的不同是什麼。Schueller先生說,生活當中有兩類人,一類人日復一日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也很開心、很心滿意足,一天工作8小時,賺的錢可能只是平平常而已;另一類人,會更加辛苦一點,更加勤勞一點,比如說我們一年平均可能工作時間是2000個小時,他們可能會甘願去工作2005個小時,甚至是3000個小時,如果說你努力的成分越多,你發展的步伐快過別人,你會承擔更大的責任,這些都是理所應當。其實這是你要去做的一個選擇,無論是在奢侈品行業還是在非奢侈品行業都不過是如此。你是不是願意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投入更多的心血,更多的時間,你在生活當中更傾向於成為哪一類人。如果我們到農場裡面,會發現在地上走著的、最多在池塘裡游一遊的鴨子,也會看到有一些會飛上天空的,他們有更長遠的眼光,他們能夠看得更遠,可能前方會有風暴,他們會看到,但是除了風險之外,他們能看得更遠,所以他們也能夠走得更遠,你要選擇做一隻天上飛的老鷹還是地上的鴨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14

一幅圖看清哪些歐洲國家最擔心大力制裁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382

(以上圖片攝於今年6月G7領導人布魯塞爾會議期間。如圖所示,當地遊行者配戴G7領導人的面具,呼籲能源安全。圖片來自美聯社。) 上周馬航MH17客機被導彈擊落,機上298名乘客與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歐盟歸咎於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反政府武裝,最早本周二決定打擊範圍空前的對俄制裁。 當真那樣嚴厲制裁,歐洲國家可就別想那麽痛快地得到俄羅斯出口的天然氣和石油了。 看一看德意誌銀行近來公布的以下圖表可以發現,哪些歐洲國家最依賴俄羅斯產天然氣。而如果是最依賴俄羅斯出口天然氣的國家,當然有理由不希望歐盟的大力制裁招致俄方報複。 如上圖所示,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北歐的丹麥和挪威以及中立國瑞士的依賴度最低。而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和意大利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所占比例都在20-40%,奧地利甚至達到60-80%,遠超24%的歐盟平均水平。 需要註意的是,即使是和俄羅斯貿易關系密切、經貿離不開俄羅斯的歐盟國家,也未必強烈反對加大制裁。 華爾街見聞本月初的文章曾用以下歐洲智庫“開放歐洲”(Openeurope)的圖表說明,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就屬於以上特例,他們與俄羅斯經貿關系密切,卻是推動制裁俄羅斯的力量。 開放歐洲認為,這些國家的強硬態度應該和經濟無關,可能來自歷史原因,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拋開經貿因素不談,其他一些歐盟國家前幾個月就沒那麽強硬,至少從地理角度出發,他們更有可能受到對邊境安全的擔憂影響,認為進一步制裁可能導致全歐洲的政治和金融形勢更不穩定。 華爾街見聞今日文章也援引了《華爾街日報》昨日的報道,稱歐盟越來越傾向於支持更嚴厲的制裁,但歐盟官員警告,法律和官僚制度帶來障礙,因為合作不夠,可能難以在本周二以前采取懲罰俄羅斯的大動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88

俄羅斯憤怒回擊制裁 警告歐洲要小心能源價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164

俄羅斯外交部周三(7月30日)發表聲明稱,抨擊美國及歐盟將為其對俄羅斯實施的“破壞性的、短視的”制裁付出“明顯”代價,警告歐盟將承受更高的能源價格。 一天前,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發起了新一輪更嚴厲的制裁,瞄準了銀行、石油和軍事行業,希望能促使俄羅斯總統普京重新考慮他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除了使俄美關系進一步複雜化,相關制裁不會起到任何作用。該部並指責美國采取“不義的”貿易手段。 俄外交部還表示,烏克蘭政府和西方應該對烏克蘭東部不斷增多的傷亡負責,而不是俄羅斯。 另外,對於歐盟的新一輪制裁,俄羅斯外交部稱,歐盟制裁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歐洲能源市場價格上漲,這是“不負責任舉措”,將妨礙俄羅斯與歐盟的能源合作。 俄羅斯某受制裁的銀行高管表示,他擔心俄羅斯政府可能將歐美資產收歸國有,比如建於庫頁島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上月,由於烏克蘭拒絕支付賬單,俄羅斯停止向烏克蘭國內市場供氣。但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向歐盟供應天然氣保持正常。 2006年和2009年俄烏兩國曾發生兩次天然氣爭端,俄羅斯停止通過烏克蘭向歐盟供應天然氣。歐洲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俄羅斯供氣量占歐盟需求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半通過烏克蘭過境。目前烏克蘭天然氣需求較低,儲氣庫儲量僅為一半。專家表示,擔心歐盟一入冬,天然氣供給將成為問題,天然氣價格可能上漲12%。 去年烏克蘭天然氣需求為450億立方米,嚴重依賴俄羅斯進口,特別是冬季。2009年,歐盟通過烏克蘭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約占自俄進口量的80%。 此後歐盟通過烏克蘭進口天然氣比例降低。得益於自挪威和阿爾及利亞的天然氣進口歐盟能夠保證滿足必要的天然氣需求和較高的天然氣儲備。 俄羅斯近還日宣布,將從8月1日起限制從波蘭進口水果和蔬菜,並稱有可能擴大到整個歐盟。雖然俄方稱這麽做是因為其不符合檢疫標準,但波蘭認為這是俄羅斯對歐盟制裁的一種報複行為。28日起俄羅斯也已經停止從烏克蘭進口乳制品、食物和蔬菜腌制品等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47

不計代價 德國為歐洲全面制裁俄羅斯造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566

為應對烏克蘭危機,德國領導人正在造勢,對俄羅斯采取更嚴厲的制裁。 上周末,德國政府表示,想要烏克蘭和平,就需要加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即便這將影響德國就業。 財政部長朔伊布勒Schauble稱, 經濟利益不可能是一個國家的首要任務。維護穩定與和平才是首要任務。破壞和平與穩定將對經濟的最大風險。 奧巴馬政府周日發布的照片證據表明,俄羅斯軍隊向烏克蘭東部發射火箭彈。美國方面預計,受到馬航航班在烏克蘭被擊落的部分影響,歐洲領導人將采取對俄更嚴厲的制裁。 對俄羅斯制裁在德國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因為俄羅斯是德國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但馬航MH-17航班的危機似乎加強了德國制裁的決心。一些知名的行業遊說人士近日表示,他們支持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而媒體則批評歐洲領導人在制裁上進展太慢。 德國經濟部長Sigmar Gabriel告訴《明鏡周刊》雜誌說, 德國和歐洲經濟將會受到制裁的影響,但不采取制裁的結果會更糟糕。 在周日晚間的電視采訪中,Gabriel呼籲凍結俄羅斯寡頭在歐盟的銀行賬戶。他說, 我們必須向這些億萬富翁表明,如果他們支持一個允許暴力擊落飛機的政府,那歐洲就不再有他們的容身之所。 據德國商會,去年,俄羅斯和德國之間的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占到德國出口的3.3%。約有30萬的工作崗位直接依賴對俄出口。經濟相互依賴使得德國公眾對於制裁持懷疑態度。但馬航航班被擊落,機上298人全部喪生的悲劇似乎改變了德國人對制裁的看法。 周日明鏡周刊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52%的德國人支持對俄采取更嚴厲的制裁,即便德國會失去“很多工作”。該雜誌沒有描述的方法調查。此前的調查顯示,少數德國人認為經濟制裁可能有助於解決烏克蘭危機。 考慮到美國和歐盟等其他大貿易夥伴,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說,只要莫斯科不切斷德國的天然氣供應,制裁俄羅斯造成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德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 過去幾天,德國企業似乎認為德國政府支持對俄羅斯采取更嚴厲的制裁,但他們也警告說,經濟制裁將是有代價的。 遊說機構Ostauschuss負責人Eckhard Cordes稱, 在所有歐盟國家中,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最大,制裁將對德國產生更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67

大行裁員 四成歐洲股票陷入無人追蹤窘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094

由於投行裁員,近40%的歐洲股票無人追蹤分析,這為企業家創造了機會。當大行退出市場某一分支,小型創業對沖基金就將填補空白。

隨著大銀行削減其高風險的交易業務,其對小盤股的研究也遭到削減。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受裁員影響,在歐股中,每10個股票就有4個股票沒有銀行員工的追蹤分析。歐洲最大的30家銀行僅在2013年就削減了8萬個工作崗位。

大銀行削減研究為創業型對沖基金創造了機會。當市場效率不足時,套利機會出現。缺乏傳統銀行的研究,對沖基金正在獲得機會。大銀行的研究正在被對沖基金所取代。

舉例來說, Gotham City Research通過研究,發現了Quindell PLC的刑事欺詐事件,就此進行了做空大戰。而一般大行的研究並不會如此深入。大行的研究一般集中於更傳統的問題,而欺詐的檢測一般都由激進投資者完成。

激進投資公司Glaucus研究部主管Soren Aandahl表示,

大行的收縮意味著獨立研究公司和對沖基金將進行研究。他們對公司進行深入的研究並公開根據這些理念投資。在這個24小時新聞不間斷的世界里,大行減少研究範圍意味著強勁的投資理念遭到埋沒,而這正是投資機會的靈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