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高知老人青睞醫養結合 險資加快布局高端養老社區

等待四個多月之後,黃本新拿到了泰康之家申園的鑰匙。此前,黃本新在一家外資的養老機構生活,今年3月合同到期之後她沒有續約而是選擇申園作為今後養老之處。

2016年7月18日,泰康人壽斥資43億興建的國際標準大型綜合醫養社區——泰康之家·申園在上海松江正式投入運營。黃本新和其他100多位老人們一起,成為申園首月入住的居民。

作為高端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面向的是“三高”老人:高級知識分子、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高幹人群。當機構養老成為這一代中國老人養老的重要選項之時,像黃本新這樣的高凈值人群對養老機構有哪些期待,養老機構又該如何滿足這些需求?

高知人群偏愛醫養社區

相比於傳統觀念依賴的“養兒防老”,選擇高端養老社區的居民,更尊重子女的獨立生活性,偏向自理養老。記者實地調查時發現,這些老人經濟實力比較強,對養老護理、專業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非常看重養老社區醫療服務的水平和便利性。

泰康是保險行業首個投資養老實體的企業,泰康之家•申園是其在長三角區域布局的首家旗艦醫養社區,全部建成後可提供2200戶養老單元,容納約3000位居民入住。

隨著申園開業,泰康養老社區將在運營管理、服務流程、醫療配套、建築規範、人員培訓等方面形成統一標準的服務運營模式,逐步完成在全國八大城市的規模化、連鎖化運營。

85歲的同濟大學教授王素琴和老伴也是申園第一批居民,她選擇申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看重申園配套建設的康複醫院。像其他大齡老人一樣,看病成為他們居家養老所面臨的最大困難。由於醫生不能上門就診,通常老人們小病在社區醫院就近治療,大病則要到三甲醫院排隊等號,耗時較長,拖累、捆綁家人或保姆。

“以前我們生病住院滿兩個星期,醫院就要求必須出院,我們就只好重新找醫院,找醫生看病和換醫院對我們來說非常艱難的事情”,王素琴說,現在申園里就配套一家醫院,將來可以用醫保卡老年卡,還有三甲醫院的綠色通道,這些可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對於高齡老人來說,醫療護理是和吃飯一樣重要的事情,但現實中醫療供給卻是養老產業中的一大痛點。近年來,養老機構總床位缺口逐漸收窄,但結構性短缺沒有緩解。我國各類養老機構達4萬多家,但真正具備醫療服務能力的只有20%左右,可滿足老年人醫療護理及文娛需求的中高端養老機構床位供給嚴重不足。

泰康人壽副總裁兼泰康之家CEO劉挺軍介紹:“養老體系真正的成功是做好醫療服務的定位,改變傳統醫療人才的思維定式,泰康養老社區就是要將傳統的以疾病治療為核心轉變為以預防康複為核心,將醫療和養老有機結合起來。”

像北京的“燕園”一樣,申園將泰康養老社區創新的“醫養融合”、“文化養老”、“一家社區+一家醫院”等特色服務逐一在上海落地,並以美國CCRC持續照護體系為藍本,為入住的老年居民提供安全、健康、尊嚴的退休生活。申園養老社區規劃獨立生活、協助生活、專業護理、記憶障礙四個基本業態,在此基礎上,配建具備二級資質的老年康複醫院,並計劃在2016年底運營。

康複醫院以康複醫學和老年醫學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全科診所24小時響應,方便居民就近看醫。圍繞高齡長者的健康需求,由醫生、護理師、康複師、營養師等人組成“醫養融合工作小組”,提供從“預防—治療—康複—長期護理”閉環整合型醫養服務。

從“燕園”“申園”的客戶群來看,泰康所推出的這種“醫養融合”的養老模式在高知人群接受程度非常高。

在運營一年的泰康燕園養老社區,北大知名學者錢理群教授、中央電視臺前副臺長陳漢元先生等社會知名人士先後入住,引發社會廣泛關註。根據對泰康燕園社區的居民調研,其中院士、高知等人群、企業高管等人群占75%,高知高管人群占到社區居民的七成多。

對泰康申園養老社區簽約客戶的統計顯示,客群依然呈現為高知、高管人群占主流的特征,其中不乏有高級知識分子、外交大使、國家公務員、企業高管等,擁有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的居民比例高達66.2%。

記者在申園開業現場與這些老人交流時發現,當錢不再是規劃養老生活的最大的制約因素時,他們願意在更年輕時進入設施完備的高檔養老社區生活。

還不到七十歲的王阿姨已經決定和老伴7月末就搬到申園來住,雖然申園的費用比其他養老社區要貴,但考察一圈之後,王阿姨還是選擇了申園。她對記者表示最看重兩點,一是有配套的醫院,二是居民的知識層次比較高,大家在一起生活會有共同語言,不會孤獨。

“我們遲早都是要進養老院的,早來還可以趁著身體好的時候多享受這里的生活,否則等生活不能自理了,再好的設施對我們也沒什麽用了”,王阿姨說。

王阿姨夫婦選的是申園社區一間60平米左右的房間,兩個人每個月的花費1.3萬左右,王阿姨的老伴說,“這就等於把我們兩個的退休金交給泰康來做養老費,還是可以承受的”。

機構養老提供的養老服務也獲得入住居民的認可。入住泰康燕園養老社區的居民、北大知名學者錢理群教授曾公開表示:“我將書房搬到養老社區,要在這里安心寫作。”錢教授入住燕園不到一年時間便又出版了新書《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談心》。

險資布局高端養老社區

截至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22億,預計到2020年,該數字將達到2.48億,占總人口17.2%。同時,失能老人數量持續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總數已達4023萬。

龐大的老年群體一方面對中國社會提出了嚴峻挑戰,另一方面也孕育了新的商機。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在7月18日的申園開園儀式上表示,養老產業是今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醫療、養老、健康、文化已經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25服務業發展規劃的重點行業。

保險資金與養老產業具有天然的相關性,最近幾年隨著保險行業的飛速發展,保險資金也加快了布局養老產業的步伐。泰康人壽董事長兼CEO陳東升認為,險企投資醫養產業具有三大優勢:一是擁有長期的資金優勢;二是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三是業務模式能夠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醫療與養老的融合是資源整合的過程,重資產投入會帶來規模影響力。目前,泰康在全國醫養實體總投資已達203億元、占保險業總投資1/3,歷時9年,先後完成了北京、上海、廣州、三亞、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八城養老社區布局,地上總建築面積逾128萬平米,全部建成後可提供1.3萬個養老單元。

養老產業與醫療健康行業密不可分,在全國布局養老產業的同時,泰康近年來著力投資醫療產業,形成了“保險+醫養”新型醫療養老服務體系。

除了北京燕園、上海申園配套的康複醫院之外,泰康還控股南京市仙林鼓樓醫院,攜手南京大學、鼓樓醫院建設醫、教、研一體化醫學中心;聯手同濟醫院,建設泰康同濟武漢國際醫院;在北京小湯山打造集“創新研發、臨床應用、高端診療”為一體的生命健康城。

陳東升說,泰康的戰略是以大健康為核心,圍繞保險、資管和醫養三大核心業務推進,其中戰略協同的核心是醫養。在醫養領域,泰康做的是商業不動產的投資,不再僅僅是提供虛擬的與生老病死相關的金融方案,而是提供可以落地的一流醫養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51

就業才是正經事!高知新世代爭著給“papi醬”打工

農歷雞年春節剛過,葉子(化名)便結束了她在新浪的實習,與今年畢業的795萬大學生一起踏上了找工作之路。

在中國內地一所重點大學傳播學院本科畢業之後,葉子去香港中文大學讀了一年碩士研究生。如今,她的目標是找一家偏重影視和娛樂產業的新媒體。

近日在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舉辦的一場新媒體專場招聘會上,葉子親手把簡歷交給了她一直心儀的“關愛八卦成長協會”、“papi醬”等火熱名詞背後的自媒體公司。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31次提及“就業”,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從去年的1000萬提高到1100萬人以上,突出了更加重視就業的導向。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經濟新業態所呈現出的大量容納就業的態勢,也是政府敢於提高就業目標的原因之一。在新技術、新業態、新動能拉動之下,就業形態也呈現出多元化,政府對新業態就業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已經在路上。

經濟新業態吸引年輕人

葉子告訴第一財經,雖然網絡招聘已經成為大學生找工作的主要渠道,但如果有現場見面的機會,她覺得還是應該過來試試,也許能給招聘人員留個比較深的印象。

這場新媒體招聘會共來了40多家新媒體,既包括從網易、鳳凰等傳統互聯網站分立出來的公眾號,也包括十點讀書、papi醬、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震驚文化等擁有大量粉絲的自媒體。

新媒體在年輕人中的號召力顯然超過主辦方的預期。招聘會定於下午3點半開始,早在中午就陸續有求職者來排隊,到招聘會開場時,隊伍已經從清華大學就業中心門口排到了籃球場的路口。

由於主辦方借用的場地偏小,出於安全考慮,招聘會采取分批入場的措施,每批求職者只有10分鐘的時間毛遂自薦。

智聯招聘集團市場公關部總監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了到場的這至少上千人之外,招聘會的消息在智聯網站掛出來之後僅僅3天,求職系統已經收到了3萬份簡歷。

在招聘會現場,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不乏為了這場招聘會專程來一趟北京的大學生。東北一家藝術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張冰(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她來得最早,排在隊伍的最前面,想找一份與微信公號運營相關的工作。

葉子對第一財經表示,在新媒體里可以看到更多的前景和希望,自己作為互聯網的深度用戶,她特別想參與到這一輪浪潮中。

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的2016年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顯示,2016年IT互聯網行業繼續吸引著大量人才的湧入。在傳統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走向“高精尖”之時,新崛起的互聯網創業團隊正努力尋找著新的創意和人才。

智聯招聘的平臺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在線職位招聘需求同比增加48%;在繽紛繁雜的電商促銷活動的巨大影響下,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加大,招聘需求同比增加47%。

內地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的活力,也吸引了香港的年輕人。

第一財經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遇到了來自香港的求職者小軒。他現在香港的一家4A廣告公司任職,但他覺得香港公司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上落後於內地。

“比如短視頻,在內地的廣告業已經非常流行了,但香港還用得很少。”小軒說,內地的新媒體市場更加有活力,適合年輕人。他把簡歷投給了“papi醬”所在的北京春雨聽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春雨聽雷公司”),希望未來可以從事短視頻相關的工作。

當被問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是否更加具有挑戰性時,葉子認為,傳統媒體其實更具有挑戰性。

“如果我選擇傳統媒體,肯定要想做一些事情讓它能好一點,但這個複興的任務對我來說太難了。”葉子表示。

不唯學歷看重能力

令人意外的是,新媒體領域的求職者表示,更看重自身興趣愛好與工作的契合度。

當被問及國內新媒體行業的薪酬是否與香港有比較大的差異時,小軒表示這個情況他已經有所了解。他認為,愛好是他做出這種選擇的首要因素。與興趣相比,經濟方面的考慮並不太重要。

葉子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她對第一財經表示,根據之前的了解,她所應聘的“創意文案”這個崗位,平均薪酬也就每月6000元左右,並不算高,但她認為這是一份有趣的工作。

“雖然新媒體的工作看起來不像傳統媒體那樣時間線比較明確,但如果有熱點可跟進的話,它並不是乏味的工作,工作的趣味性比較強。”葉子說。

不過,求職者很可能看中了新媒體一旦爆發之後的巨大潛力。李強告訴第一財經,根據智聯招聘線上的數據,新媒體行業開出的平均薪酬也就是6000~7000元的水平,但個體的差異會非常大。它們的薪酬體系和傳統企業有非常大的不同,靈活性很強。在這個行業中,如果一個人的影響力可能為這個企業帶來極大的收益,那麽這個人的報酬就會非常高。

毫無疑問,個人能力在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新業態經濟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春雨聽雷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李馥瑤對第一財經表示,新媒體行業不像傳統行業對於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但對個人的能力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有好的作品、好的想法,而且還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和高的情商。

“因為新媒體行業薪酬並不太高,工作強度和壓力都比較大,我們在選人的時候,會特別看重求職者能否有應對這些負面情緒的能力。”李馥瑤說,只有在兩個求職者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進行學歷比較——畢竟學歷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這對於他們未來的職場發展也會有幫助。

就業靈活性需要政策支持

以互聯網和“分享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所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傳統企業崗位最大的不同,在於就業靈活性提高了。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很多新媒體不僅提供全職崗位,而且也歡迎兼職。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新業態創造了很多靈活就業的機會,傳統職場的規則以及潛規則,對於這些崗位的約束正在減弱。比如職場的性別歧視在新業態中大幅減少,女性創業者在這其中獲得的機會也非常多。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最近表示,當前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也不斷顯現。去年日均新增企業戶數1.5萬戶,同比多增了3000戶。就這一點,對於城鎮新增就業的貢獻率就達到了40%。

尹蔚民還說,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新技術、新業態正在產生,新的動能也在產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基於互聯網平臺所產生的一些新業態,對這些吸納就業能力比較強的新業態,人社部今年將出臺政策來促進它們更好更多地吸納就業。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曾表示,“互聯網+”時代非標準就業大量增加,在新的工作業態下,如何繼續優化調整勞動力市場制度,以有效保護勞動者的整體利益,是政府部門當下應著重研究並積極應對的重要議題。

“靈活就業一定不是靠企業去承擔主要責任,”郭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把社保體系進一步完善,社保對於靈活就業的人群特別重要。”他還認為,靈活就業確實面臨勞動者技能水平無法提高的問題,沒有企業願意花錢去培訓這些“後備部隊”,政府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培訓體系,讓大家在靈活就業的同時,又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