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驚現負利率定價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295

(視覺中國/圖)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3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隔夜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CNH Hibor)大跌477個基點至-3.725%,為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負值。
在現實場景中,隔夜拆借利率出現負值,意味著貸款銀行不但不能收取借貸利息,還要向借款方付息,違反了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律。
對於這一難以解釋的負利率現象,有分析認為可能跟近期國信證券香港子公司點心債技術性違約有關,但這一債券違約的個案現象如何傳導至金融市場,並形成隔夜拆借負利率,並未得到有效解釋。
“香港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並非實際交易利率,而是綜合計算出來的,”招銀國際投資管理董事鄭磊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在綜合各種風險定價因素基礎上,可能形成隔夜拆借利率的定價為負值,但不太可能是銀行常規借貸的真實利率。
南方周末記者為此查詢了香港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的定價基準: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2013年6月20日發布的新聞稿顯示,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系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所選擇的16家銀行所提交的利率報價所形成。
作為金管局指定的第三方計算機構,湯森路透在16家銀行報價中剔除最高及最低3個報價,並取其平均值,形成從隔夜到12個月期限的8個拆息定價,並以此作為貸款產品的“參考基準”。
按照這一定價模式,參與形成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的16家銀行中,應有相當部份銀行給出了負利率報價,但最終形成的隔夜拆借利率定價並非真實市場交易價,而僅僅是銀行間借貸的“參考基準”。
作為衡量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重要指標,這一“負利率”定價從某種意義上顯示出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突然“過剩”,亦是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的征兆。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今年年初離岸人民幣市場因央行“激戰人民幣空頭”出現流動性告急,隔夜市場拆借利率曾一度飆升到67%,為2013年有報價以來歷史最高。
近期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不斷變換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調,短期匯率套利交易所形成的“流動性沖擊”,加上點心債技術性違約所帶來的市場情緒變化,可能是造成此次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負利率”現象的重要影響因素。
但據中國證券網3月31日報道稱,隔夜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出現負利率,與近日香港公司財務年結有關,由於當前處於“財報季”,很多公司要調回人民幣進行資金回籠,導致香港銀行系統內出現短期人民幣資金過度充裕,因此產生了負利率。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前期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帶來人民幣匯率上漲的背景下,美元加息預期的逆轉,以及對中國金融機構“債務違約”的擔憂,都可能造成貨幣套利投機者加速拋售人民幣,並造成短期內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過剩”。
這一因流動性過剩而引發的“負利率”現象,也對傳統金融理論帶來了新的挑戰。就在3月31日舉行的“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深圳春季峰會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表示,全球五大央行目前實行的負利率政策,就是傳統金融理論所不能解釋的現象,並將此形容為“千年大變局的第一大變局”。
國內冰淇淋市場增速放緩 雀巢新品定價卻提高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505.html
“與十幾年前相比,現在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快。”雀巢大中華區食品及飲料部冰淇淋業務單元副總裁李漢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表示,“如果說,以前的消費者註重功能化,那麽現在中國80後、90後消費者就更註重情感消費。”
隨著夏季將至,冰淇淋的旺季也開始到來,2016年國際食品巨頭雀巢也開始加碼冰淇淋市場。記者獲悉,2016年夏季,雀巢將在中國上線4個系列8種口味全新的冰淇淋產品,包括專門針對白領的品牌雀巢呈真,對部分原有品種也進行了同步升級。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雀巢新品種在價格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以雀巢8次方的新產品為例,定價8元,較原有同類產品的6元高出超過30%,雀巢五羊甜筒新品則較原有的傳統產品高出1元,定價在4.5元,價格高出了29%。李漢基介紹,新產品加入了真水果代替一般同類產品使用的果醬,以適應現在消費者的需求,“雖然新品較過往同類產品定價高,但我們也對原有產品進行了升級,而原有產品的價格沒有改變,增加新品是為了適應更多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中國有著非常複雜的市場動態環境,其實不光是冰淇淋行業,中國的環境都在發生很大變化,包括現在也有很多高端化的餐廳,高端化是一個趨勢。”李漢基說,通過我們對消費者的調研,現在的消費者更註重情感、產品營養以及產品的真實簡單,這是消費者消費成熟的一個表現。所以我們在生產冰淇淋的時候,也在密切關註消費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發展趨勢。以雀巢本次上市的呈真水果棒為例,采用了真水果代替一般產品使用的水果醬。
不過對於價格提高,李漢基認為:“對於雀巢來說,價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產品的價值。其實現在人工成本一直在漲,但對於舊產品,我們並沒有調價,而是通過增強內部效率消化成本的提高。”
雀巢在一份通報中指出,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冰淇淋消費市場。盡管目前中國人均冰淇淋產品的消費額少於美國等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但伴隨家庭收入的增加及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冰淇淋消費市場將在不久的將來有大幅增長。
正如李漢基所說,目前國內冰淇淋行業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根據歐睿咨詢提供的數據,2015年,中國冰淇淋市場約423.56億元,同比增幅約8.5%;但在2011年,整個市場的同比增長可達12%。目前,行業前四大公司分別是伊利、蒙牛、聯合利華以及雀巢,但從近六年的市場份額變化可以看到,伊利、蒙牛的市場份額分別從18.2%和16%下滑至15.6%和9.4%,而後兩者則從4.9%和3.7%上升到7.3%及4.9%,差距已經在漸漸縮小。
其實,雀巢在冰淇淋業務上的轉變並不是光在中國,在2016年年初,雀巢披露2015財年成績單的時候,雀巢CEO薄凱也提及,在美國的冷凍食品業務上,雀巢重新推出了多個產品,按照市場的情況調整了組合,以符合消費者追求有機、自然、低脂、低糖、美味、高蛋白等的消費潮流。他形容策略奏效,重新為有關品牌贏得了可觀的消費者。他認為,消費者的期望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是非常迅猛的變化。在中國,雀巢需要把品牌和這些期望值對接。

【調查】上海迪士尼定價真的貴到哭暈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577.html
備受中外矚目的上海迪士尼內部測試啟動一周多來收獲大量網友好評,不過最近也有一些帖子在微博微信上熱轉,一是吐槽上海迪士尼小籠包“天價”,還因此上了“熱搜榜”;二是“各地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都已哭暈回不來了。”
小籠包究竟有多貴?“哭暈”是真的嗎?迪士尼究竟是貴到“天價”,還是合理定價?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實地探訪內測現場,采訪權威人士,了解定價機制。
20多個省市遊客“哭暈在迪士尼” 記者追問三大“槽點”
全國人民集體“哭暈”了嗎?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號稱來自武漢、南京、信陽、重慶、昆明、成都等全國近20個省市的“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竟然不約而同“紛紛哭暈”。
【記者調查】記者梳理對比發現,網傳“各地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哭暈",盡管號稱來自近20個省市,卻使用了同一組的照片、類似甚至同樣的文字,僅僅改了個客源地。迪士尼方面回應稱,從未組織過此類全國性活動。
小籠包、漢堡包貴出新高度?
被稱為“天價”的上海迪士尼小籠包,單價人民幣6元一只,有網友吐槽“太貴”。同樣被吐槽的還有“80元一只的天價牛肉漢堡包”等。
【記者調查】記者探訪迪士尼園度假區發現,牛肉漢堡包並非“形單影只”,價格為80元的“芝士牛肉漢堡套餐”中,除了漢堡還包括了可樂與薯條。當然,比起一些連鎖快餐店30-40元左右的牛肉漢堡套餐,迪士尼套餐的確稍貴了一些。
另外,據一些“吃貨”介紹,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飲食在上海地區屬於“中高端價位”。例如,在位於上海徐家匯港匯恒隆廣場的鼎泰豐,特色豬肉小籠包10只60元,單價也是6元一只,與迪士尼“打了平手”;根據“大眾點評”網站統計,鼎泰豐的人均消費為139元。在西點方面,近年來在上海流行的西餐廳及高星級酒店中,芝士蛋糕、水果派、曲奇等價位多在每個20-30元左右;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供應的“酸梅米奇”“爆米花曲奇”等每個20元左右。
上海白領鄭冰認為,每餐人均100多元的消費對於中高收入群體和白領來說比較尋常。“不過對於過日子相對節省的爸媽、爺爺奶奶一輩,以及中低收入人群來說,還是有點貴。”

上海迪士尼樂園星露臺餐廳菜單
圖片來源:新華網
“米老鼠”開啟“強制消費”模式?
有網友吐槽,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禁止攜帶食品飲料入園”,“也就是說,進入度假區必須要被強制消費,只能選擇較貴的餐飲”。
【記者調查】連日來,記者采訪多位體驗內測的遊客,他們證實“強制消費”為“誤傳”,樂園對飲料和“有原始包裝、密封的和未開封的食品”允許入園。據了解,這一相對靈活的規定主要也是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旨在防止包裝不完備的自制食品因天氣等因素變質。
度假區:定價基於市場調研 將聽取遊客建議
針對網友熱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第一時間回應了新華社記者,迪士尼度假區的定價機制既借鑒了全球行業經驗,同時也考慮到了中國市場需求。迪士尼將始終認真收集和聽取遊客意見和建議。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度假區內設施和服務的定價基於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分析,調研對象包括廣大中國消費者、諸多業內專家以及本地監管單位等。
記者了解到,面積超過46000平方米的迪士尼小鎮上已有部分商戶率先向公眾開放,這一多樣且國際化的社區近期吸引了眾多人士到訪。管理公司表示,保持主題樂園和小鎮一貫的高品質服務十分重要,同時,樂園內尚有近半數餐飲服務設施未開放,待開園時全部開放,將帶給遊客更多樣化的體驗。
針對目前遊客的各種反響,度假區還強調,目前是一個進行各項設施和各類服務測試和調整的階段,將持續聽取遊客建議。

5月16日,遊客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內用午餐。當天迪士尼度假區正在進行內部測試。
圖片來源:新華網
專家:定價是市場行為同時要遵循法律
“企業定價是市場行為,首先要遵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合同法的精神,核心是公平、自願、誠信。”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說。“企業做到明碼標價、不強制消費,這是守法誠信的表現,至於其定價高低,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企業也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適當調整。”
何建民介紹,相對來講,全球迪士尼度假區的消費屬於中高端水平的消費,度假型消費有別於日常型消費,不同收入水平、消費觀念的民眾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大眾點評網上,多位網友直接給迪士尼餐飲和紀念品打了五星。亦有網友評論認為,“拿迪士尼跟麥當勞比價格,同時又跟米其林三星比品味,顯然不現實。”
何建民分析稱,上海迪士尼是中國現代服務業提升能級的一個試驗區,有先行先試的價值。一方面旅遊業者若都能提供高品質服務,則消費者自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當消費者日漸習慣“為體驗埋單”“為文化埋單”,低價競爭、粗制濫造現象也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品質服務,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迪士尼被引進內地的意義所在。
據來自中國合作方上海申迪集團的消息稱,整個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公共設施尚未完全開放,今後與地鐵站、生態園等相關聯的輔助餐飲和休閑設施等也將陸續迎客。到6月16日正式開園時,將在整個區域形成多元化服務系統,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調查】上海迪士尼定價真的貴到哭暈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577.html
備受中外矚目的上海迪士尼內部測試啟動一周多來收獲大量網友好評,不過最近也有一些帖子在微博微信上熱轉,一是吐槽上海迪士尼小籠包“天價”,還因此上了“熱搜榜”;二是“各地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都已哭暈回不來了。”
小籠包究竟有多貴?“哭暈”是真的嗎?迪士尼究竟是貴到“天價”,還是合理定價?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實地探訪內測現場,采訪權威人士,了解定價機制。
20多個省市遊客“哭暈在迪士尼” 記者追問三大“槽點”
全國人民集體“哭暈”了嗎?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號稱來自武漢、南京、信陽、重慶、昆明、成都等全國近20個省市的“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竟然不約而同“紛紛哭暈”。
【記者調查】記者梳理對比發現,網傳“各地第一批體驗上海迪士尼的人‘哭暈",盡管號稱來自近20個省市,卻使用了同一組的照片、類似甚至同樣的文字,僅僅改了個客源地。迪士尼方面回應稱,從未組織過此類全國性活動。
小籠包、漢堡包貴出新高度?
被稱為“天價”的上海迪士尼小籠包,單價人民幣6元一只,有網友吐槽“太貴”。同樣被吐槽的還有“80元一只的天價牛肉漢堡包”等。
【記者調查】記者探訪迪士尼園度假區發現,牛肉漢堡包並非“形單影只”,價格為80元的“芝士牛肉漢堡套餐”中,除了漢堡還包括了可樂與薯條。當然,比起一些連鎖快餐店30-40元左右的牛肉漢堡套餐,迪士尼套餐的確稍貴了一些。
另外,據一些“吃貨”介紹,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飲食在上海地區屬於“中高端價位”。例如,在位於上海徐家匯港匯恒隆廣場的鼎泰豐,特色豬肉小籠包10只60元,單價也是6元一只,與迪士尼“打了平手”;根據“大眾點評”網站統計,鼎泰豐的人均消費為139元。在西點方面,近年來在上海流行的西餐廳及高星級酒店中,芝士蛋糕、水果派、曲奇等價位多在每個20-30元左右;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供應的“酸梅米奇”“爆米花曲奇”等每個20元左右。
上海白領鄭冰認為,每餐人均100多元的消費對於中高收入群體和白領來說比較尋常。“不過對於過日子相對節省的爸媽、爺爺奶奶一輩,以及中低收入人群來說,還是有點貴。”

上海迪士尼樂園星露臺餐廳菜單
圖片來源:新華網
“米老鼠”開啟“強制消費”模式?
有網友吐槽,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禁止攜帶食品飲料入園”,“也就是說,進入度假區必須要被強制消費,只能選擇較貴的餐飲”。
【記者調查】連日來,記者采訪多位體驗內測的遊客,他們證實“強制消費”為“誤傳”,樂園對飲料和“有原始包裝、密封的和未開封的食品”允許入園。據了解,這一相對靈活的規定主要也是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旨在防止包裝不完備的自制食品因天氣等因素變質。
度假區:定價基於市場調研 將聽取遊客建議
針對網友熱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第一時間回應了新華社記者,迪士尼度假區的定價機制既借鑒了全球行業經驗,同時也考慮到了中國市場需求。迪士尼將始終認真收集和聽取遊客意見和建議。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度假區內設施和服務的定價基於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分析,調研對象包括廣大中國消費者、諸多業內專家以及本地監管單位等。
記者了解到,面積超過46000平方米的迪士尼小鎮上已有部分商戶率先向公眾開放,這一多樣且國際化的社區近期吸引了眾多人士到訪。管理公司表示,保持主題樂園和小鎮一貫的高品質服務十分重要,同時,樂園內尚有近半數餐飲服務設施未開放,待開園時全部開放,將帶給遊客更多樣化的體驗。
針對目前遊客的各種反響,度假區還強調,目前是一個進行各項設施和各類服務測試和調整的階段,將持續聽取遊客建議。

5月16日,遊客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內用午餐。當天迪士尼度假區正在進行內部測試。
圖片來源:新華網
專家:定價是市場行為同時要遵循法律
“企業定價是市場行為,首先要遵循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合同法的精神,核心是公平、自願、誠信。”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說。“企業做到明碼標價、不強制消費,這是守法誠信的表現,至於其定價高低,消費者可以‘用腳投票’,企業也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適當調整。”
何建民介紹,相對來講,全球迪士尼度假區的消費屬於中高端水平的消費,度假型消費有別於日常型消費,不同收入水平、消費觀念的民眾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大眾點評網上,多位網友直接給迪士尼餐飲和紀念品打了五星。亦有網友評論認為,“拿迪士尼跟麥當勞比價格,同時又跟米其林三星比品味,顯然不現實。”
何建民分析稱,上海迪士尼是中國現代服務業提升能級的一個試驗區,有先行先試的價值。一方面旅遊業者若都能提供高品質服務,則消費者自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另一方面,當消費者日漸習慣“為體驗埋單”“為文化埋單”,低價競爭、粗制濫造現象也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品質服務,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迪士尼被引進內地的意義所在。
據來自中國合作方上海申迪集團的消息稱,整個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公共設施尚未完全開放,今後與地鐵站、生態園等相關聯的輔助餐飲和休閑設施等也將陸續迎客。到6月16日正式開園時,將在整個區域形成多元化服務系統,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資金端管制導致互聯網銀行難以風險定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39.html
互聯網銀行現在最大的難點,或者政策上需要突破的,就是負債資金端問題,或者是客戶開戶端問題。所以呼籲監管者對互聯網銀行的資金端要相對放松管制。有以下幾個依據:
第一,從金融科技或者衡量一個互聯網銀行能不能真正對社會有用的角度講,應該看互聯網銀行能不能促進資本的自由配置、風險定價,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傳統銀行相比較,可以看出,互聯網銀行的優勢在於效率,比如網商銀行,3分鐘就能判斷這個人可不可以放款。
第二,目前來看,很多互聯網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風控模型比傳統金融機構要好,而且利用不同來源的數據來做風險控制,有銀行征信系統數據,有行為數據,也有交易數據,尤其阿里、京東等,有網上的交易數據。
第三,股東、激勵機制和傳統銀行不太一樣。
不利的地方是,開戶困難,資金成本較高,還有線下交易能不能滲透的問題。為什麽我呼籲監管者要把資金成本和開戶給互聯網銀行放開?因為如果資金成本下不來,互聯網銀行是很難做風險定價的。
舉個例子,我們投各種各樣的消費金融公司,包括線下的、線上的,線下的有做二手車的,它從銀行拿到的資金成本是10%~12%,加上運營成本,放給客戶的年化利率該是20%左右。如果資金成本是10%,意味著肯定沒法服務,只能接受10%以下利率的客戶。
互聯網銀行現在資金成本較高,服務客戶較難。傳統銀行存款只有1%左右的成本、給客戶貸款5%的利率,還有4個點的息差,放到全世界看這個息差都很好。
因此,從金融理論和目前實踐看,要促進互聯網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充分發揮它們支持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作用,解決負債端資金成本問題比較關鍵。
(作者系領沨資本創始合夥人、英凡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雲南白藥等涉郭劍英案 藥品定價灰幕曝光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25/1016174.html
曹、劉、郭三人東窗事發後,包括雲南白藥、千金藥業、浙江正大青春寶、雅安三九藥業等在內的58家藥企涉案,這些企業曾先後向本次被提起公訴的郭劍英行賄,郭劍英累計受賄1064萬元。
樹欲靜而風不止。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貪腐一案持續發酵。近期郭劍英被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提起公訴。2006年,劉振秋、郭劍英以藥品零售限價虛高為由,將原來政府管制藥品最高零售價的政策轉變為15%藥品加價率管制政策,該政策沿用至今。曹、劉、郭三人東窗事發後,包括雲南白藥、千金藥業、浙江正大青春寶、雅安三九藥業等在內的58家藥企涉案,這些企業曾先後向本次被提起公訴的郭劍英行賄,郭劍英累計受賄1064萬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主任蔡江南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醫藥領域頻發的行賄受賄腐敗案件,充分說明我國醫藥改革的滯後,“政府應減少對醫療資源的控制,逐步從各個領域退出,將定價權交還市場”。
灰色利益鏈
近年來,藥品生產企業向政府工作人員、醫療機構管理人員行賄的案件屢見不鮮,不少涉案人員及企業遭到重罰。
早在200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鄭筱萸即因受賄649萬多元,擅自降低審批藥品標準致人死亡等犯罪行為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2013年,英國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的中國公司為開拓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價格,向非國家工作人員提供免費旅遊及有償講座,被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商業賄賂罪處以人民幣30億元的巨額罰款,部分高管被判處2至3年有期徒刑。
上述大案、要案充分暴露出醫藥領域廣泛存在的巨大尋租空間與腐敗土壤。知名經濟學家張曙光在《發改委貪腐案背後的醫藥利益鏈》一文中指出,順價加價率15%和零差率政策會“徹底打亂和破壞了藥品的生產、銷售、處方、使用體系和規範,如果同一種藥品三個廠商進行生產,其價格分別是10元、20元和30元,按加價15%和零差率計算,醫院的銷售價格分別是11.5元、23元和34.5元。在目前的體制下,醫院自然選擇報價30元的廠家進貨,該廠商必然會打敗另外兩個廠商,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這就給生產廠商一個強烈的信號:千方百計提高藥品價格。”
在他看來,這一政策將逼迫藥企在尋租公關與賄賂主管官員上付出比研發新藥,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多的精力與資源,同時醫院為了增加自身收入也樂於銷售價格高昂的藥品並從中獲取提成,三者由此形成“閉環”,組成利益共同體。
定價機制爭議
醫療機構是藥品市場的最大買家,從供求關系上來說,其對藥品定價有著很大影響力。
但藥價高企,絕非醫療機構一人之罪。上海某公立三甲醫院某主任醫師向記者表示,藥品與檢查費用高,也與藥品特殊的流通渠道及“物貴人賤”的傳統觀念有關。由於監管機構對藥品的流通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因此醫院是不能直接從市場拿藥的,只能通過有限的特定渠道獲得藥品。流通的限制在客觀上催生了多級市場和層層中間商,造成了藥品流通成本的上升,從而推高了藥品的整體價格。
此外,在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患者願意為CT這樣價格不菲的設備與檢查埋單,卻不願給予醫生腦力與體力勞動以應得的報酬。“在我讀博士那會兒,江蘇一省的CT設備數量就已經比英國全國還要多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醫院在追求現代化發展的同時,往往會不惜重金購入大量高精尖設備,這些設備的成本回收均要求較高的檢查與服務費用。
同時,缺少政府財政支持的醫院亦不得不鋌而走險,從灰色地帶中填補本來應該從醫療服務或公益性財政補助中取得的收入。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自2017年起,郭劍英等人主導的15%藥品加價率管制政策即將終結。但對於如何彌補藥品價差收入,醫療機構們可能有不同的對策。“已經有部分醫院提高了檢查服務費用,來彌補這塊損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蔡江南向記者指出,近年來,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反映出醫療改革本身的艱難,同時也表明,該領域的改革已經滯後。受制於體制之困,尤其是政府高度的行政壟斷,醫療資源幾乎全部集中於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的價格受到人為抑制,根本不符合市場規律。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企業行賄的違法成本太低,加之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這也是醫藥領域腐敗無法根除的原因之一。對此,本報記者向雲南白藥、浙江正大青春寶等多家涉案企業發去采訪傳真,但到截稿時為止未能收到任何回複,均不約而同地采取了沈默的態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定價2港元每股 國銀租賃IPO募資60億港元
金融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之下,即使身處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第一梯隊,國銀租賃亦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絲絲寒意。
7月8日,國開行旗下的國銀租賃公布了其IPO招股結果。國銀租賃發布的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認購不足額,共計0.71億股,只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0.6%,而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6月24日,國銀租賃在港交所披露全球發售計劃每股定價區間為1.9港元至2.45港元。若以每股定價2.45港元計算,則可以募集資金75.95億港元。然而由於市場低迷,國銀租賃最終把發售價定為每股2港元,處於1.9港元至2.45港元招股區間的下限。
香港公開招股遇冷
國銀租賃在招股說明書中計劃全球發售下的發售股份數目為31億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數目為2.33億股,國際發售股份數目為28.67億股。
招股結果公告顯示,香港公開發售部分未獲足額認購,合共7117.8萬股股份約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1%,公開發售下未獲認購的發售股票被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在此次國銀租全球發售中,六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24.36億股,其中,三峽資本認購13.07億股、中再集團認購3.71億股,恒健國際認購2.52億股,Fortune Eris認購1.94億股,中銀投認購1.59億股,中交國際認購1.54億股。
基石投資約占此次IPO比重78.59%,上市後占比19.34%。與基石投資者踴躍認購不同,香港公開發售遇冷。據媒體報道,在香港公開發售兩日來,四家券商首日只借出10萬港元的孖展額(孖展賬戶有時也叫“按金賬戶”,香港股市上一種與現金賬戶相對應的可為投資者融資進行證券買賣的賬戶),到第二日也只累計借出145萬元孖展額,與公開發售集資5.71億港元相比,杯水車薪。
近期香港市場低迷,在不良率逐漸擡升,以及增長動能耗盡的預期之下,資本市場對金融機構普遍缺乏熱情。
今年6月1日,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發行價為每股42港元,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1.26億美元(綠鞋前),但其上市三天就跌破發行價。
11日起掛牌交易
根據日程安排,股票代碼為1606.HK的國銀租賃,將於7月11日起掛牌交易。國銀租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來補充公司資本金。
國銀租賃相關人士曾表示,選擇香港上市符合公司以中國為主,面向國際化發展的未來定位,並且該決定是去年年初所做,當時的市場環境與目前較為不同。
國銀租賃是國開行控股經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地深圳,註冊資本人民幣95億元。國銀租賃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深圳租賃有限公司。2008年初,國開行增資控股後將公司更名為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就賬面凈值而言,國銀租賃是擁有最大經營租賃飛機機隊的中國租賃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全球性飛機租賃商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飛機組合共有415架飛機,由180架自有飛機、11架托管飛機和224架已訂購飛機組成。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的融資租賃業務不良資產率分別為0.65%、1.67%以及2.21%,國銀租賃的減值損失分別為人民幣439.8百萬元、人民幣798.4百萬 元以及人民幣2,008.2百萬元。
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隨著辦法的實施,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打開了閘門。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成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隨後的兩三年間,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各項業務平穩增長,40家已開業公司實收資本達到1289.55億元,總資產達到16314.25億元。
目前,金融租賃公司開閘已近十個年頭。隨著中銀航空租賃、國銀租賃的成功上市,預計未來將有一大批金融租賃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債轉股”重來:這次完全市場定價政府決不埋單
7月18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這一重磅文件,在提到創新融資體制時,提出開展金融機構以適當方式依法持有企業股權的試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金融機構以適當方式依法持有企業股權其實就是現在熱議的”債轉股”,《意見》支持金融機構探索以適當方式進行債轉股。
楊誌勇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是間接金融為主,大量的企業債權人是銀行,銀行對債務的處理一種是債務重組,企業與債權人重新就債務清償條件達成協議,或引進其他債權人。另一種是企業短期經營困難,但預計幾年後企業可以擺脫困難,銀行可以進行債轉股,轉為持有企業股份,但這必須是市場行為。
在今年6月底中國債務率分析及對策情況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孫學工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論證債轉股政策,研究重點是在現有法律法規和政策基礎上,是否進一步賦予市場主體更大的自主權,並營造一個更好的政策環境。
孫學工稱,實施債轉股政策有幾個基本點,首先是市場化、法治化的債轉股,是整體降杠桿綜合性的措施之一。
“提到債轉股,大家很容易聯想到1999年那次政策性債轉股,這次如果做的話,跟上一次是有很大不同。這次債轉股最主要的特點是,債轉股的對象企業完全應該由市場主體自己選擇,不像上次是政府指定債轉股企業的範圍。但我們認為,應該對債轉股對象企業設立一些紅線或者說有負面清單,對於僵屍企業、有失信記錄的企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嚴禁列入到債轉股的對象,這是非常明確的。”孫學工稱。
楊誌勇表示,上一輪大規模債轉股是1999年進行的,主要是通過成立四大資產管理企業(AMC),剝離國有商業銀行13939億元的不良資產。債轉股讓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更加健康,促進了後來的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為金融體系的健康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但是,債轉股是有成本的,上一輪債轉股更多利用的是行政力量,新的債轉股自然不同於17年前,畢竟時代背景不同。
孫學工認為,上次債轉股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按照賬面價值接收壞賬,本來已經是壞賬了,但並沒有打折,沒有做損失處理,我們認為這次債權轉讓的價格應該完全由市場主體基於真實價值自己協商處理,對債權和股權進行市場化定價,並且股權市場化推出。
孫學工表示,1999年債轉股有政府損失的兜底責任,不管最後損失多少,由財政部最後來埋單,而這次債轉股在市場化條件下不應該有這樣的兜底存在,完全需要市場主體參與方根據市場經濟的原則來確定轉股的價格。
“雖然此次市場化債轉股的政策還在研究,但基本的原則是沒有異議的,肯定是以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跟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所擔心的問題,特別是道德風險的問題是不存在的。我們也會采取綜合有力措施來進一步防範,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的監管標準我們也會繼續堅持,對其中蘊含的風險我們會有很多防範措施。”孫學工稱。
楊誌勇表示,企業及相關經濟主體在作債轉股決策時必然要進行權衡取舍。只有在債轉股的收益超過破產清算的收益,債權人才會選擇債轉股。債轉股的財政支持更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企業在債轉股之後都會有發展前途。債轉股拯救企業,但如拯救的是沒有前途的企業,那麽財政的支持就應特別謹慎。除非這可能引發大量失業,除非社會上對這樣的企業有經濟之外的其他訴求,否則,這樣的企業就不應該列入支持範圍。
定價3000美元 微軟增強現實頭盔終於向公眾售賣
微軟的增強現實頭盔HoloLens終於向更多用戶開放銷售,價格為3000美元。
微軟在博客中寫道:“所有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開發者和商業客戶即日起可以在微軟網站上預訂不超過5個HoloLens的開發包。也就是說開發者只需要一個微軟帳戶,和3000美元,就能夠預訂這款高端AR頭盔了。
微軟此前一直沒有公開HoloLens的細節,首批購買者在今年3月的時候就能開始訂購,但數量非常有限。HoloLens項目負責人Alex Kipman表示:“早期的訂單都已經交付,但是微軟不清楚現在市面上到底有多少HoloLens頭盔正在使用。”

消費級頭盔或於2018年發布
盡管微軟還是把HoloLens定位成為純開發者所用的硬件,但是事實上銷售是對所有人開放的。與此前的訂購頁面需要邀請函才能購買不同,新的訂購頁面采取了統一的支付系統,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你擁有北美的微軟帳戶,任何人都能購買HoloLens頭盔。
3000美元定價的AR頭盔,對消費者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買得起的,所以目前HoloLens還主要用在學術和開發領域。但是也不排除有“好事者”僅僅是因為新鮮感想體驗一把來購買這個產品。
HoloLens目前尚未推出消費級產品,也沒有發布相關產品推出的日期和價格。但是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消費級的HoloLens或許將在2018年發布。
目前,包括NASA在內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公司已經開始大量研究該設備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微軟同時還發布了HoloLens商用套件,能夠加強安全功能,比如當啟動某種模式的狀態下,一些app就會停止運行。
混合現實的機遇
今年6月微軟曾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宣布開放Windows Holographic平臺,讓包括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在內的各種設備都能適配同樣的內容。
微軟Windows與設備全球執行副總裁Terry Myerson介紹稱:“Windows Holographic將提供360度全景攝影、使用者界面和感知應用程式界面的框架,讓開發者能夠打造各種在Windows裝置上使用的VR App,未來還將提供VR商城。”
不過微軟一直強調它的HoloLens是一款能夠提供“混合現實”(MR)體驗的產品。戴上它,用戶將能夠感知周圍現實世界,並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
混合現實的互動程度比AR更高。比如戴上微軟的頭顯設備HoloLens開啟遊戲,玩家可以看見自己房間的墻壁突然出現一個窟窿,跳出亂吼亂叫的怪物,這時玩家要用手上的槍去射死它們,並跳起來躲避怪物的攻擊。整個過程是在自己的房間里,就好像怪物真的進入了房間,要跟它搏鬥。
IHS遊戲行業分析師Piers Harding Rolls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增強現實的協同效應要比虛擬現實高很多,這與微軟以企業應用為中心的戰略非常相符。而虛擬現實主要是以消費者應用為中心的。因此基於HoloLens技術開發的混合現實解決方案的市場機遇會比虛擬現實大很多。”
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VR相關設備將突破8000萬臺。不過目前市面上各種VR設備的最大問題是過於分散,周邊裝置也無法同步,這令協同變得非常困難。
IPO發行提速 新股定價“分化”
隨著監管層對IPO批文下發節奏的加快,二級市場承壓出現調整,新股發行價格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新股在發行定價過程中出現較大分化,有的低價難售,但也有的“高價待沽”。
8月2日晚間江陰銀行公布IPO招股書,一同公布的還有首次公開發行詢價結果及推遲發行公告。公司詢價後確定的發行市盈率遠高於行業近一個月的平均靜態市盈率,因此要延遲三周發行。此前,江蘇銀行也因為發行價過高、市盈率高於行業水平,而延遲了發行日期。
“A股對新股的市盈率容忍度一向比較高,近期上市的江蘇銀行、江陰銀行規模都比較小,市場對於規模比較小的銀行股,也可能給予較高的市盈率。”中信證券研究部研究員向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IPO提速、銀行股紮堆上市,但是因為總體規模都比較小,預計對二級市場銀行板塊影響有限。
新股定價分化
證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28日,IPO排隊企業868家,其中已過會113家,未過會755家。與6月末數據相比,無論是發審會審核、還是新股批文下發,都保持了較高的速度。
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2016年證監會共核發11批IPO,總計97家,募資規模超過600億。最近一批IPO有14家企業拿到批文,預計募資120億,規模創下新高。
7月份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27家公司的IPO申請,其中創業板發審委審核10家,主板發審委審核17家,上述企業中僅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家申請被否。
“近期新股發行出現了明顯的發行家數和規模的上升,也打破了年初以來每日只有一家申購的情況。近期出現了單日多只新股發行,有利於緩解目前新股積壓較多的情況。”國泰君安孫金鉅預計,2016年全年發行家數在150~200家,募資規模約900~1200億,扣除無需網下詢價的新股,全年預期網下可申購120家以上。
隨著IPO發行速度的提升,新股定價也出現分化趨勢。近期因定價“過高”而延期發行的不只是銀行股,本周二正平股份(603843.SH)也宣布將延期發行。正平股份發行價格定為5.03元/股,對應市盈率22.97倍,遠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14.15倍。
不過,發行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市盈率的“分化”現象也在市場中存在。另一家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三祥新材(603663.SH),發行價5.28元/股,發行市盈率22.98倍,低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29.62倍。
本周還有兩家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新股定價大大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其中,中潛股份(300526.SZ)發行價格10.50元/股,募集資金2.23億元,發行市盈率22.99倍。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已經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高達76.08倍。
另一家健帆生物(300529.SZ)發行價格10.80元/股,對應市盈率為22.98倍,遠遠低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C35“專用設備制造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76.16倍。
銀行股“高價待沽”
近日,江蘇銀行、江陰銀行相繼因IPO發行定價過高而延遲發行,市場對銀行股似乎青睞有加。
今年6月20日,江蘇銀行發布招股意向書,隨後展開詢價。6月28日,公司發布招股說明書,同時公布發行價格定在6.27元/股,對應市盈率7.64倍,遠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6.10倍。
證監會2014年發布實施的《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證監會公告[2014]4號),要求,如擬定的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上限)對應的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以下簡稱風險公告),每周至少發布一次。
因此,由於賣的“太貴”,江蘇銀行宣布延遲三周發行,並連續三周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報告,以提醒投資者由於市盈率過高,可能“存在未來發行人估值水平向行業平均市盈率回歸,股價下跌給新股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不過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江蘇銀行的追捧熱情沒有受到風險提示的影響。8月2日,江蘇銀行(600919.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發行價6.27元/股,發行市盈率7.64倍。上市前一日,公司公布了2016年半年報。
截至6月末,江蘇銀行總資產1.44萬億,比2015年末增長11.34%;今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161.69億元,利潤總額70.45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6.1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56.34億元,較2015年1-6月分別增長16.70%、10.86%、14.06%和14.52%。
上市首日,公司就因股價異常波動盤中臨停,自9:30暫停,至10:00恢複交易。開盤交易兩日,股價連續漲停,8月3日收於9.93元/股,累計漲幅達58.37%。
與江蘇銀行類似,江陰銀行也受到了資金的大力追捧。8月2日,江陰銀行公布發行定價為4.64元/股,對應市盈率10.17倍,遠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6.11倍。
不過並非所有的銀行股都如此“好賣”。貴陽銀行近日公布了詢價結果,發行價為8.49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6.08倍,低於行業平均靜態市盈率,因此將在8月4日如期發行。
向啟告訴本報,江蘇銀行、江陰銀行估值高於已上市銀行股,這與公司是新股、規模偏小有很大關系。“目前在上市進程中的幾家銀行,加在一起體量也不足以對目前已上市的銀行的造成威脅,”在他看來,這不至於造成上市銀行股資金的流出,也不至於影響銀行板塊的估值。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