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之下,即使身處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第一梯隊,國銀租賃亦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絲絲寒意。
7月8日,國開行旗下的國銀租賃公布了其IPO招股結果。國銀租賃發布的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認購不足額,共計0.71億股,只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0.6%,而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6月24日,國銀租賃在港交所披露全球發售計劃每股定價區間為1.9港元至2.45港元。若以每股定價2.45港元計算,則可以募集資金75.95億港元。然而由於市場低迷,國銀租賃最終把發售價定為每股2港元,處於1.9港元至2.45港元招股區間的下限。
香港公開招股遇冷
國銀租賃在招股說明書中計劃全球發售下的發售股份數目為31億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數目為2.33億股,國際發售股份數目為28.67億股。
招股結果公告顯示,香港公開發售部分未獲足額認購,合共7117.8萬股股份約占香港公開發售股票的31%,公開發售下未獲認購的發售股票被重新分配至國際發售,國際發售獲小幅超額認購。
在此次國銀租全球發售中,六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24.36億股,其中,三峽資本認購13.07億股、中再集團認購3.71億股,恒健國際認購2.52億股,Fortune Eris認購1.94億股,中銀投認購1.59億股,中交國際認購1.54億股。
基石投資約占此次IPO比重78.59%,上市後占比19.34%。與基石投資者踴躍認購不同,香港公開發售遇冷。據媒體報道,在香港公開發售兩日來,四家券商首日只借出10萬港元的孖展額(孖展賬戶有時也叫“按金賬戶”,香港股市上一種與現金賬戶相對應的可為投資者融資進行證券買賣的賬戶),到第二日也只累計借出145萬元孖展額,與公開發售集資5.71億港元相比,杯水車薪。
近期香港市場低迷,在不良率逐漸擡升,以及增長動能耗盡的預期之下,資本市場對金融機構普遍缺乏熱情。
今年6月1日,中國銀行旗下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發行價為每股42港元,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1.26億美元(綠鞋前),但其上市三天就跌破發行價。
11日起掛牌交易
根據日程安排,股票代碼為1606.HK的國銀租賃,將於7月11日起掛牌交易。國銀租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來補充公司資本金。
國銀租賃相關人士曾表示,選擇香港上市符合公司以中國為主,面向國際化發展的未來定位,並且該決定是去年年初所做,當時的市場環境與目前較為不同。
國銀租賃是國開行控股經營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地深圳,註冊資本人民幣95億元。國銀租賃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深圳租賃有限公司。2008年初,國開行增資控股後將公司更名為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
就賬面凈值而言,國銀租賃是擁有最大經營租賃飛機機隊的中國租賃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全球性飛機租賃商之一。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飛機組合共有415架飛機,由180架自有飛機、11架托管飛機和224架已訂購飛機組成。
截至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國銀租賃的融資租賃業務不良資產率分別為0.65%、1.67%以及2.21%,國銀租賃的減值損失分別為人民幣439.8百萬元、人民幣798.4百萬 元以及人民幣2,008.2百萬元。
2007年《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開始實施,隨著辦法的實施,為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打開了閘門。工銀租賃、建銀租賃、交銀租賃、招銀租賃、民生租賃成為第一批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在隨後的兩三年間,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商業銀行都相繼成立了自身的金融租賃公司。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各項業務平穩增長,40家已開業公司實收資本達到1289.55億元,總資產達到16314.25億元。
目前,金融租賃公司開閘已近十個年頭。隨著中銀航空租賃、國銀租賃的成功上市,預計未來將有一大批金融租賃公司登陸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