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資金端管制導致互聯網銀行難以風險定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39.html

互聯網銀行現在最大的難點,或者政策上需要突破的,就是負債資金端問題,或者是客戶開戶端問題。所以呼籲監管者對互聯網銀行的資金端要相對放松管制。有以下幾個依據:

第一,從金融科技或者衡量一個互聯網銀行能不能真正對社會有用的角度講,應該看互聯網銀行能不能促進資本的自由配置、風險定價,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傳統銀行相比較,可以看出,互聯網銀行的優勢在於效率,比如網商銀行,3分鐘就能判斷這個人可不可以放款。

第二,目前來看,很多互聯網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風控模型比傳統金融機構要好,而且利用不同來源的數據來做風險控制,有銀行征信系統數據,有行為數據,也有交易數據,尤其阿里、京東等,有網上的交易數據。

第三,股東、激勵機制和傳統銀行不太一樣。

不利的地方是,開戶困難,資金成本較高,還有線下交易能不能滲透的問題。為什麽我呼籲監管者要把資金成本和開戶給互聯網銀行放開?因為如果資金成本下不來,互聯網銀行是很難做風險定價的。

舉個例子,我們投各種各樣的消費金融公司,包括線下的、線上的,線下的有做二手車的,它從銀行拿到的資金成本是10%~12%,加上運營成本,放給客戶的年化利率該是20%左右。如果資金成本是10%,意味著肯定沒法服務,只能接受10%以下利率的客戶。

互聯網銀行現在資金成本較高,服務客戶較難。傳統銀行存款只有1%左右的成本、給客戶貸款5%的利率,還有4個點的息差,放到全世界看這個息差都很好。

因此,從金融理論和目前實踐看,要促進互聯網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充分發揮它們支持消費者和中小企業的作用,解決負債端資金成本問題比較關鍵。

(作者系領沨資本創始合夥人、英凡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