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哪些小夥伴抱了BAT的大腿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54

“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哪些小夥伴抱了BAT的大腿
作者: 格隆匯 天成


導讀:最近BAT又把戰火燒到了汽車領域,“互聯網+汽車”風已吹來 ,本期港股那點事跟隨會員天成,來看看港股中都有哪些性感的概念股吧。

這兩天看了格隆匯大俠TUNG的深度思考文章《港股2015年最大的機會,談談深港通邏輯》,在反觀各地市場表現,感覺深受啟發,其邏輯思路非常有道理:港股在A股化,按A股邏輯來看,那麽深港通開通以後大量的港股會被重新定價,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找小市值,夠性感,非老千的深港通標的(有業績更好),將會是今年最大的機會!其中,文章里面推薦的股票都不一例外都duang的漲起來了,市場正在慢慢驗證這種思路(強烈推薦沒看的朋友再次閱讀)。

作為研究股票市場的小散一枚,我也想順著這個思路找找股票,搞不好就能發家致富、財務自由,嘿嘿。恰巧今天看到:BAT在互聯網汽車領域上演“三國殺”,三家巨頭相繼入場,謀劃布局智能汽車,為的就是在市場格局未穩之際,憑借技術優勢搶占市場,而最近“互聯網+”吹得火熱,莫非投資“互聯網+汽車”的風已經吹來?

為何投資港股“BAT概念”和“互聯網+汽車”:

2015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里,李總理為了鼓勵萬眾創新、經濟轉型升級,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並正式確立其為國家戰略。風口確立,A股那些個“互聯網+”概念已經漲飛(本人愚鈍沒敢提前布局啊,雖說“人有多大產,地有多大膽”,但我膽子小就不考慮了);反觀港股和中概股,很多優質的中小票比A股便宜很多,而且股價最近都有所啟動,看看那些有故事、夠性感的小票吧,漲勢都異常兇猛。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BAT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他們投資或者合夥的公司也大多數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因此,跟著BAT做投資不失為一條投資的“捷徑”,瞧瞧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最近這漲勢如虹讓人嫉妒啊!

所以,我的思路是:可以買入“BAT”概念的港股,隨著深港通一來,它們勢必成為大陸資本挖掘的概念股。目前,BAT在各個領域都進行了大量布局(如下圖所示:電商、傳媒、遊戲、互聯網金融、O2O等),相關概念、公司都獲得了資本市場極大的追捧,這樣的股票有不少,比如:阿里影業、阿里健康、擎天軟件、中軟國際、華彩控股等等。但在互聯網汽車這個前沿、時髦、高大上的藍海領域,雖然大家討論的比較多,但要說真正去做,其實剛剛開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現在,在巨頭們的集中入場這樣的風口, “互聯網汽車”將越來越熱,相信BAT後面的動作也會更多,畢竟撕逼大戰才剛剛開始。

BAT已布局領域


“互聯+汽車”撕逼大戰開始:


目前參與撕逼大戰的互聯網大佬除了BAT之外,樂視也參加進來了,來看一看他們的豪華陣容吧:

1、北汽與樂視造智能汽車生態系統

2015年3月23日,北京汽車(1958.HK)與樂視控股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樂視將為北汽提供互聯網智能汽車智能系統、EUI操作系統、車聯網系統,北汽貢獻乘用車的整車、研發能力,兩者共同打造智能汽車生態系統。目前,樂視已在全世界最前沿的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的誕生地——美國矽谷組建了260多人的頂級研發團隊,其成員很多都是來自特斯拉、奔馳、寶馬、大眾、福特等的頂級專家。

2、富士康、騰訊、和諧汽車聯合造車

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科技與騰訊及和諧汽車(3836.HK)共同簽訂了一項“關於‘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河南省鄭州市積極展開“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創新合作。此前,騰訊已經在智能汽車領域有所布局,例如,通過入股四維圖新、推出騰訊路寶盒子、戰略投資易車網等方式,儲備了進入互聯網汽車市場的戰略資源。

3、阿里巴巴牽手上汽

3月12日,阿里巴巴與上汽子公司宣布各出資5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研發公司,首款互聯網汽車有望2016年上市。阿里此前收購了高德地圖,還積極開發Yun OS操作系統,根據國外經驗,這很有可能成為阿里切入智能汽車制造核心領域的殺手鐧。

4、百度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李彥宏在年初則透露百度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年底推出,並願與汽車廠商開放合作。目前,百度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已經達成合作,在智能駕駛、交通安全、車路協同、政策法規研究、技術標準化等方面共同開展工作,推進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在中國的發展。

至此,BAT的汽車撕逼大戰已經開始,加上樂視攪局,這場好戲你期待嗎?

BAT汽車大戰背後的算盤:既是市場之爭,更是移動入口之爭:

未來市場之爭:BAT三巨頭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看重的是其巨大的市場前景。據易觀預計,到2015年中國車聯網用戶的滲透率有望突破10%的臨界值,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而目前,智能汽車市場格局未定,在汽車導航、智能操作系統等方面,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均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因此,選擇此時積極進入,是BAT在為未來的智能汽車市場競爭搶占先機。

互聯網公司為什麽想造車?——下一個移動入口之爭: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你買了一輛“阿里汽車”,車載屏上一定是UC瀏覽器、高德地圖,而不會出現百度瀏覽器和百度地圖。而在車載屏上加載的數據,比如收藏的餐廳,通過雲端同步,自然就回到高德地圖上,當用戶離開這輛車的時候,也還得用高德地圖。

這塊汽車中的中控臺屏幕,其實就是互聯網企業希望搶占的最後一塊處女地了。

毋庸置疑,在移動互聯時代,智能手機作為我們生活必備之貼身用品最好的“硬件入口”,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這一關隘已被雷將軍重兵把守,短期內勢不可破。另一重要入口是,智能電視,這一塊也被樂視賈將軍和小米雷將軍各種攻城拔寨,占山為王,一時不好突破。唯有最後一塊處女地——智能汽車還未被人染指,BAT三大魔頭終於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了(與手機等移動終端不同,通過互聯網汽車的屏幕獲取的用戶相對穩定,粘性也強,因為在更換下一輛車之前,他都是穩定的用戶),不約而同豎起旗幟開始新的征程。

從互聯網汽車進化之路來看BAT投資領域:

現在,我們知道BAT要高舉旗幟進軍互聯網汽車了,那麽,他們到底在投資什麽呢?從互聯網汽車進化進程,來看看BAT的投資吧:

汽車的智能化可以分為7個層次,徹底程度從小到大依次是:

1、汽車周邊:圍繞汽車的智能方案,智能停車、智能車庫、智能交通、Uber、P2P租車等都可以算,與車有關的科技應用。

2、汽車應用:以汽車為場景的互聯網應用,如路況應用、導航App、車內娛樂系統、打車App、車螞蟻汽車服務App。

3、汽車系統:汽車的車載系統或者導航儀運行智能操作系統,可安裝和卸載第三方App。CarPlay、Android Auto和CarNet均屬此類。

4、車載智能:可拆卸、可拼裝、可後裝的車載硬件,胎壓檢測器、車鎖、行車記錄儀、導航儀、車載娛樂設備、後視鏡、車載電話、車載空氣凈化器都在智能化。

5、OBD智能:借助OBD接口,打破汽車信息壁壘,將冰冷的汽車指標數據變為可利用的信息,排障、告警、防盜、定位、胎壓、油耗、駕駛技能等,譬如路寶、優駕。

6、整車智能:汽車出廠便融入了互聯網交互界面和服務,不依賴第三方系統,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Tesla。

7、終極智能:無人駕駛,雲端調度——Google無人駕駛汽車。

終極智能遙不可及:全球來看,最徹底的終極智能,並未進入應用階段。Google無人駕駛汽車最早2010年便已上路,幾年下來依然處於原型階段,百度目前也只是搞搞技術範,僅停留在研發階段。而阿里、騰訊、樂視們的汽車計劃,與無人駕駛汽車毫無瓜葛。

整車智能差距太大:BAT做汽車,也未進入第二層的智能,即整車智能,因為沒有一家互聯網巨頭可以像特斯拉這樣去定義一款汽車,從汽車到車內硬件到操作系統。
中國互聯網巨頭進入汽車行業,與Tesla做的事情並不是一回事,並未在一個層面競爭。Tesla有兩大創新,或者說出眾之處:一個是完全基於互聯網的車內交互控制,標誌就是一塊大平板取代大部分車內物理按鈕;一個是電池以及充電技術。中國互聯網公司進軍汽車領域,只有騰訊是明確表示要做智能電動車領域創新,樂視、阿里、百度是否要做電動車尚不可知。

車載智能有所嘗試:OBD、車載智能,互聯網公司已嘗試,騰訊路寶合作,市場反響一般,並沒有像微信等騰訊系App一樣占據市場。

汽車系統、應用和周邊市場有所成就:BAT真正能有所作為的智能化,恐怕還是汽車系統、汽車應用和汽車周邊上。與其說它們要“造車”,不如說它們要進入汽車,讓用戶可以在汽車里面使用其服務,這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景,尤其是在線上與線下融合加速的情況下。

來源:海通證券

最後,想說的是:的確現階段,國內互聯網汽車投資概念居多,產業鏈條並未形成。然而,投資需要我們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既然“互聯網+汽車”之風已經吹來,就讓我們跟著BAT來做投資吧。

互聯網汽車(智能汽車)概念:

1、直接受益互聯網巨頭投資:北京汽車(1958.HK)、和諧汽車(3836.HK)

2、車聯網大佬:元征科技(02488.HK)

3、新能源汽車:目前港股當中的新能源汽車股比亞迪股份(1211.HK)是龍頭,其余都是股本較小、股價偏低的公司,包括五龍電動車(0729.HK)、天能動力(0819.HK)、超威動力(0951.HK)、泰坦能源技術(2188.HK)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