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蘇寧宣布收購國際米蘭約70%股份,斥資2.7億歐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6/156335.shtml

蘇寧宣布收購國際米蘭約70%股份,斥資2.7億歐元
張曉軍 張曉軍

蘇寧宣布收購國際米蘭約70%股份,斥資2.7億歐元

此次蘇寧入主國際米蘭,預示著蘇寧將成為第一個掌控意甲豪門的中國企業。

i黑馬訊6月6日消息,蘇寧今天在南京召開“蘇寧並購國際米蘭新聞通報會”,宣布旗下蘇寧體育產業集團以約2.7億歐元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國際米蘭俱樂部約70%的股份。交易完成後,ISC仍持有約30%的股份。

在通報會的現場,張近東透露了雙方牽手的幕後:2016年春節前,他和國際米蘭俱樂部主席托希爾第一次見面,並對國際米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個月前,張近東專程前往意大利,拜訪了國際米蘭的傳奇——前任主席馬西莫·莫拉蒂(Massimo Moratti)。“莫拉蒂先生對足球的熱情和專註深深的打動了我,”張近東說,“他對國際米蘭全身心的投入,成就了世紀足球發展史上最偉大的故事和最動人的佳話”。

此前,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5日就曾對外透露,蘇寧與意大利國際米蘭俱樂部將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蘇寧收購國際米蘭的事宜。

此次蘇寧入主國際米蘭,讓被傳數月的收購案終於塵埃落定,也預示著蘇寧將成為第一個掌控意甲豪門的中國企業,同時也會成為國際米蘭的最大控股股東。據悉,此次收購僅僅只用了4個月。

國際米蘭是一支成立於1908年,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牌歐洲豪門。經過100多年歲月長河的洗禮,3座象征歐洲之巔的歐冠冠軍和18座意甲冠軍,以及其他無數榮耀,毫無疑問都在證明國際米蘭在現代足球傳承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蘇寧 米蘭 2.7億歐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01

蘇寧入股國米成定局 明天將公布收購細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490.html

記者 關健 發自上海

兩個月的傳聞之後,1908年創辦的國際米蘭足球隊即將迎來其俱樂部歷史上首個中國大股東。

5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蘇寧方面核實此事,但對方並未透露具體消息。目前能確定的是,明天下午蘇寧將在南京就此事召開發布會,“連發布會議程我們現在都不掌握,”對方說,雙方保密工作按要求做的很好,不方便對外透露具體入股比例等細節。

這個傳聞至少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在網上出現,當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一位蘇寧內部高層人士求證,對方模糊地表示,類似的網上消息一般都不會是空穴來風。可以肯定的是,張近東是一位球迷,他不久前買了江蘇舜天。

至於入股比例,目前傳聞最多的是68.5%,將近七成。羅馬體育報、天空體育等意大利體育媒體6月1日也對此進行了報道。但國米前主席、現任榮譽主席的莫拉蒂本周在接受意大利當地媒體采訪時還說,托希爾(國米現任主席)和蘇寧在談的是30%股權。

如果蘇寧的確收購國米的70%左右股權,將成為第一家掌控歐洲豪門話語權的中國企業。去年萬達掌門人王健林入股歐洲新貴馬德里競技,也只占股20%左右。

正在意大利備戰今夏歐洲杯的訓練基地科維爾恰諾考察的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稱,“在我看來,蘇寧和國米這次合作非常重要,它可以連接到中國和意大利足球最重要的俱樂部之一。”

從2005-2006賽季開始獲得意甲五連冠、並在2010年成功登頂歐冠之巔,開創第二段“大國際”時代後,國際米蘭開始出現低迷的蟄伏期。受困於財務壓力,此前近20年不斷為球隊輸血的主席莫拉蒂忍痛將大部分股權賣給印尼人托希爾,顯然,後者目前也面臨同樣壓力。

蘇寧方面相對則顯得順風順水。自上周剛剛把體育業務從文創板塊拆分出來,成立獨立的體育集團後,蘇寧目前已經形成了電商、置業、投資、金控、文創、體育六大集團。拆分體育獨立運營的目的再明顯不過,這是一個被蘇寧看好的潛力業務。

對於急需利用歐洲杯時機補充新援、調整財務結構的國米而言,此前舍得花5000萬歐元買入球員特謝拉的蘇寧,對其9月份新賽季到來前的轉會市場將是一個重大利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18

借電商加速渠道下沈 菲仕蘭結盟蘇寧拓農村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255.html

奶粉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洋奶粉品牌開始加速布局原來不擅長的低線市場,電商是洋奶粉品牌的的利器。

6月17日,全球五大乳企之一荷蘭皇家菲仕蘭宣布與蘇寧合作,雙方在未來一年內將在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兩方面展開合作。菲仕蘭首席執行官魯樂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菲仕蘭是荷蘭奶農共同控股的企業,主要發力從田間道餐桌的全產業鏈模式,目前,菲仕蘭在中國的品牌美素佳兒已經是銷售量排名第五的奶粉企業。”不過,對於菲仕蘭等洋奶粉企業來說,其長期紮根中國一二線城市,特別在東部沿海城市市場占有率超過80%。無奈由於中國市場太大,渠道一直難以下沈到更低線的城市,如今隨著電商發展,洋奶粉已經開始大舉進入國產品牌大本營。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發展,嬰幼兒奶粉品牌在電商渠道的銷售也快速增長。以菲仕蘭旗下奶粉品牌美素佳兒為例,目前是中國銷量第五的奶粉品牌,其在電商渠道的銷售量占到40%,足見電商渠道的威力。隨著電商渠道深入三到六線包括農村市場,物流配送等已經能夠觸達這些區域,也讓洋奶粉有了可以觸達低線城市的可能。

乳業專家王丁棉向記者表示,目前,洋奶粉品牌在中國消費者中有很高的信任度,這也讓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一直維持在高位,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城市,洋奶粉幾乎占據了八成以上的市場。根據AC尼爾森統計的數據,2015年,嬰幼兒奶粉前十大品牌中,惠氏、達能紐迪希亞、美贊臣、美素佳兒、雅培和雀巢等六家外資品牌的份額占比約為53%。在中國市場上,前十個品牌中,國產品牌被擠壓到僅剩下四個品牌。

事實上,不僅在一些相對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甚至農村市場,外資品牌的滲透力也正在一步步加強。母嬰電商平臺紅孩子總經理潘敏向記者表示:“本來我們以為低線城市或者農村消費者會更偏重本土的品牌,經過我們調研以及實際銷售情況發現,我們的奶粉品牌銷售結構中,一二線城市與三到六線城市差別沒有太大差異,事實上,一些縣城及農村市場對國際奶粉品牌的需求也非常高。”

隨著一二線城市趨向飽和,廣大的三到六線城市具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不斷增長的消費能力,加上“二孩”放開後,三到六線城市在嬰童市場增長上將更明顯,三到六線城市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儼然成為一塊誘人的蛋糕,外資奶粉企業絕不會放棄這塊市場。但在這些低線城市,外資奶粉在線下渠道的布局不及本土品牌,然而,借助電商合作夥伴,外資奶粉將很快完成對低線城市的布局。

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向記者表示,蘇寧不僅在線上渠道有較強布局,在線下渠道也有布局。借助蘇寧的全渠道O2O模式,能夠更好地深入農村消費市場。目前,對於農村消費者而言,單純的電商渠道並不一定符合他們的消費習慣,他們即便在線上下單,更希望有個線下實體店可以做售後服務,因此蘇寧結合線上線下渠道的O2O模式能夠更好地深入農村市場。

當然,除了借助電商渠道,洋奶粉品牌也會在品牌策略上做一些挑戰。魯樂夫表示,目前菲仕蘭已經與中國輝山乳業合作生產新的面向中國三四線城市的奶粉品牌,借助輝山的奶源與菲仕蘭對奶粉的技術管控,雙方將合力開拓中國廣大的三到六線城市市場。

隨著外資奶粉品牌從沿海城市進一步深入中國廣大的腹地,給本土品牌帶來的壓力將逐步加大,留給本土品牌的時間恐怕不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35

競技體育+全民運動 蘇寧體育布局進入大數據階段

歐洲杯以新科冠軍葡萄牙隊的問鼎落幕。這個夏天,國際大賽將本就火熱的民間運動健身的熱度再次推高。競技體育中,每一場比賽和訓練背後都是龐大的監測數據提供支撐,如今大數據正隨著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加速進入全民運動,互聯網嗅到了這個商機。

繼收購國際米蘭後,在體育產業布局已深的蘇寧在7月11日在南京成立智能運動聯盟,意圖是通過產業鏈能力和渠道優勢服務平臺上的智能運動品牌商,再通過他們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產品或定制服務。用蘇寧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的話說,是給有錢有閑一族更科學的健身與生活方式。

眼下,競技體育已成為一個大數據支撐的產業。僅以訓練為例,職業球員身穿的背心內置了GPS芯片、陀螺儀、心率帶、多軸加速儀等多項智能裝置,監測球員訓練時的身體體征和動作細節。像阿迪達斯專為梅西量身打造的一款裝有miCoach速度傳感器的足球鞋,起到的也是類似的作用。

蘇寧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鄭明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現在蘇寧隊每場比賽都有4、5家智能產品服務商提供比賽支持。從賽前準備、對手分析,到中場調整、賽後複盤,一場比賽下來會產生龐大的數據量。像觀眾在歐洲杯賽後分析的動態圖中看到的跑動與傳球路線,就是賽場上的傳感器實時捕捉到的數據。

事實上,在職業足球更發達的歐洲,大數據早已成為俱樂部的標配,廣泛應用於比賽和康複訓練中,並催生出一批專業從事運動數據收集與分析的公司。蘇寧方面在不久前收購國米時曾表示,會學習對方的科學訓練方式。這其中就有大數據對訓練與球隊醫療的支撐。另一邊,北美職業棒球大聯盟不久前批準了兩款智能可穿戴設備在職業比賽中的使用。

隨著這波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普及熱潮,競技體育對大數據的依賴特性正在民間複制。IDG對智能可穿戴設備2016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Fitbit、小米、蘋果三家在總體市場份額中的占比超過一半,其中Fitbit該季度出貨量為480萬臺,同比增長25.4%。國內的小米更是獲得了41.8%的同比增速。

經過這兩年發展,智能運動已告別單純的智能手環階段。安踏在其一款跑鞋中安置芯片,監控運動者前腳掌、後腳掌和腳跟的著地頻率與幅度,並實時通過手機APP對運動者發出跑姿矯正信息;一款由佳釣尼出品的智能釣魚漂其反應時間比人體反應時間快32倍,魚一旦上鉤,就可以通過手機震動或者鈴聲反饋給垂釣者。

“其實跑前怎麽拉伸,跑中要怎麽做,跑後怎麽做,這里面的學問還是很大。”已經完成8個全程馬拉松的特步集團副總裁電商總經理肖利華對記者說,馬拉松不能跟風,要根據自己身體特征科學進行鍛煉,跑鞋、背心等智能穿戴設備記錄的大數據將做出科學指導。足球等賽事數據分析公司上海創冰CEO劉震稱,智能硬件告訴人們如何更科學地去運動,納米技術未來將讓智能芯片更小,能耗更低。

在競技體育之外看到了全民運動的產業價值,互聯網公司在搶占風口,其中不乏蘇寧、阿里、京東、小米的身影。據第一財經記者從蘇寧內部了解,今年6月蘇寧體育從集團中拆分出來,獨立組建體育集團,和電商、文創、金融等構成並列板塊。意在打造以足球為核心,涵蓋競技賽事、傳媒推廣、粉絲文化、電商平臺為一體的互聯網體育生態圈。

蘇寧易購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經過3年運營,蘇寧運動戶外頻道目前已入駐商戶數突破1500家,在售SKU數突破270萬。新成立的中國智能運動聯盟將整合上下遊供應鏈,服務於智能運動商家和消費者。依托蘇寧線下門店和戶外運動活動,創造智能運動大眾體驗場景,普及智能運動產品知識,並利用蘇寧眾籌、蘇寧新品首發、蘇寧大單包銷等營銷產品和手段,進行全渠道營銷推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18

【周一複牌】韓國資本助推 蘇寧環球布局文化、健康

7月15日晚間,停牌逾半年之久的蘇寧環球(000718.SZ)發出複牌公告,公司將於下周一起複牌。與此同時,當天下午蘇寧環球集團、蘇寧環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桂平率領其眾多中韓高管出席發布會,宣布轉型計劃。至此,這家曾經的地產明星公司在“去地產化”的道路上再進一程,張桂平透露,未來蘇寧環球將圍繞大文體、大健康、大金融展開全面布局。

決定這場轉型之路對64歲的張桂平來說實屬不易,而韓國資本似乎成為了蘇寧環球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去年11月25日,蘇寧環球旗下子公司蘇寧環球傳媒有限公司與韓國FNC Entertainment(韓國著名娛樂公司)正式簽署股份認購協議,雙方展開娛樂文化戰略合作,正式宣告開啟“韓流”娛樂布局。而此次,蘇寧環球再次宣布斥資2.9億人民幣認購韓國ID健康集團發行的普通股87879股。並在上述認購新股的前提下,與ID健康集團雙方共同投資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註冊資本金6億元人民幣,其中蘇寧環球健康出資3.6億元人民幣,占註冊資本60%,ID健康集團出資2.4億元人民幣,占註冊資本40%。

根據張桂平在發布會現場透露的信息,今年蘇寧環球的轉型布局將主要圍繞大健康進行,醫療美容成為其重點布局的健康子行業,為此特別成立50億元的醫美產業並購基金,開展圍繞“她經濟”進行醫療整體服務,後續的布局方向還將包括輔助生殖、婦兒服務等核心板塊。

消費類醫療技術在近幾年備受資本歡迎,除了盈利空間相比其他“剛需類”醫療項目更大以外,在市場份額的打開上也依舊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

根據此前華泰證券的行研報告,以韓國為例,目前韓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是我國人均收入的3.66倍,但醫美的市場滲透率卻高達我國市場12倍,追趕空間仍然很大。而在美國市場,80%的市場體量來自於35歲到65的年齡區間,但中國市場由於剛剛起步,現階段主要的年齡群體還在20到35歲之間。隨著時間的遷移,這一批消費群體也有望成長為主力消費人群。

事實上,在近幾年轉戰布局醫療的地產企業並不在少數。包括萬達集團、宜華地產、恒大地產、榮盛發展、綠城集團、證大集團在內的地產企業都已紛紛布局,有的將健康產業作為“地產+”戰略的補充規劃,也有的徹底轉型。

根據申銀萬國證券在去年6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截至去年142家房企中有41家房企已經或正在轉型,其中涉及醫療(含養老)方面的企業數目最多,達到13家,在今年,這個數字仍在上升。

“房企大多擁有大量的低價土地資源,工程建設時建安成本也更低,在先期基礎準備時的支出成本優於普通企業。並且房地產企業有著強大的資金後盾。由於公立醫院具有絕對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民營醫院想要博得一席之地必須投入大量的財力引進醫療器材、設備、招募優秀人才等,而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擁有堅實的資金基礎,有助於民營醫院在市場上的存活。”克而瑞分析師傅一辰告訴記者。

他的這一觀點在發布會現場得到了印證:“未來五年蘇寧環球的地產業務可以提供數百億的現金流,為發展文化健康騰挪空空和資金支持。”張桂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52

蘇寧孫為民:O2O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充其量只是嵌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5/157449.shtml

蘇寧孫為民:O2O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充其量只是嵌入
孫為民 孫為民

蘇寧孫為民:O2O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充其量只是嵌入

小數據解決的是個人的問題、解決因果問題,而零售恰恰就是解決個人問題,所以需要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小數據。

口述 | 孫為民

轉自善緣街0號(微信ID:zhumengtrip)

過去是“互聯網+”,現在是“+互聯網”。

蘇寧雲商是一家從線下向線上轉型較為典型的零售企業。從其最初off line to on line的顛覆式變革,到去年接受阿里巴巴巨資入股,孫為民對互聯網的擁抱可謂徹底。

今天,孫為民認為,移動互聯網把所有的空間都變成了互聯網的渠道,大家需要思考的是,各個消費場景如何適應消費需求並作出相應的改變,傳統零售企業如何利用數據和精準化營銷積極轉化。且看一個老江湖的自我革命思路。

7月15日,在2016MIIC移動互聯網創新大會上,蘇寧雲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就零售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變化,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刪節。

新的零售規則

按照會議的要求,談一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渠道的新規則。會議的主題叫“移動互聯網的這個時代”,如果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零售的規則到底是什麽?可以從這樣三個方面來看我們新的零售規則:

第一個就是個人化的小數據時代,或者是我們說零售一個新的規則就是小數據驅動運營。大家都講大數據,這里講一個小數據,是不是為了刻意的去造一個概念?不是的。什麽叫大數據?什麽是效益數據?大數據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小數據是以個人為研究對象。如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說大數據更適合於B2B的業務,小數據是適合於B2C的這種零售的業務,解決的是因果的問題,而不是相關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零售就是針對個人的,所以說誰能夠把握小數據時代的零售?誰就是在掌握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新的零售的切入點,就是我想跟大家講的第一個行業變化的規則問題。

第二個就是O2O,在2010年MIIC的會議剛剛創辦的一年,在行業里頭叫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年。2012年的時候還有人在這樣的預測,實際上那時候預測已經是有點不符合趨勢的了,就認為隨著互聯網零售,互聯網銷售的快速普及,要極可能的替代實體的零售。2013年到2014年整個行業的方向已經開始變了,O2O,線下線上融合,但在現實空間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O2O。

真正的東西應該全渠道、全場景的驅動互聯,是互聯網對實體場景的進駐,是對實體場景的格式化。線上線下的融合,充其量一個嵌入。在零售未來發展中間,需要場景互聯網。這個場景互聯網可以說孕育著幾十萬億的市場,我認為零售業、服務業,各種業態都會有這樣一個巨大的機會。

第三,業態變革和創新。隨著商品日趨的豐富,在商品經營過程中間,逐漸按照商品的類目進行發言。服務歸為百貨,吃的放到超市,這是我們按照商品內幕的專業性兩去進行談;過去在實體中間做這些零售業態的時候,基本上是兩個維度的區分,第一個是專業性,第二個是地區的市場。我在哪個地區的市場,地區市場一般會按照城市的級別這樣的概念進行區分,這就是過去在實體零售中間講業態,業態渠道的劃分。

今天現在面臨著一個問題,互聯網的渠道開始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渠道把消費者,把所有的空間變成了一個互聯網的渠道,我們所有的這種渠道的劃分必須按照互聯網時代進行一個新的業態的創新。

零售業未來的業態變化

這個新的業態創新將會在未來得幾年里頭,對所有的實體的零售產生一個顛覆性的、革命性的變化。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幾個方面的參數,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去看,未來的業態變化會朝什麽方向去進行。

大概四個維度:

1.今後渠道的互聯網化,一定考慮體驗的維度,體驗的維度一方面是需要虛擬現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現實場景中間用虛擬的場景增加虛實。就像大家講的媒體一樣,一講媒體就是互聯網媒體,紙媒體,或者是其他的媒體,都會對傳統媒體。我相信在未來不久的時間里頭,當虛擬現實的技術越來越普及的時候,報紙又會重生的。

2.渠道是的流通,零售的發展需要渠道規模化。在發展過程當中增加環節,對商品的品質,新鮮度、質量都產生影響,所以渠道一定會根據商品的性質來進行重新的業態劃分。我認為在中國的這些個互聯網的創業中間,一號店做的很不錯,甚至是非常好的一個業態。為什麽一號店做不下去了。因為產品出了問題,如果放在一個更大的平臺中間作為一個引流,作為一個輔助的價值,它是可以生存的。核心來講,就是這種業態解決不了商品的保鮮度的問題。

3.渠道響應度。消費者接受一種商品和服務,多長時間能讓他響應到產品的服務?這種響應度,實際上也決定了渠道業態變化的方向問題。商品化越強,對響應度要求越弱。業態決定了響應度需要很長。

4.渠道的成本維度。在這幾年的轉型過程中,蘇寧遇到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更主要的問題來自於外部的競爭。市場規則持續相對無序,導致競爭轉型的難度;互聯網轉型競爭遇到絕大多數互聯網新的創業者,都采取投資補貼消費,很大程度上會掩蓋了一個商業模式本身自身的生存的軌跡。

為什麽到今天很多獨角獸的公司開始出問題了,出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資本的接續力量夠,或者是接續者玩的遊戲規則發生變化了,開始考慮盈利來估值了,這時候很多公司逐漸變化了。

零售業為什麽在資本市場上是沒有這個能力全面跟進的?因為零售業種量、數量太多了,上規模的有四五百萬家,投資者是沒辦法去跟的,所以說零售業態這種創新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是要考慮自身的盈利能力。

這就決定了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新的業態到底會是什麽樣的一個東西。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零售企業不管做不做全渠道、做不做全品類,一定和這個全渠道進行融合,要把自己當做是全部渠道一個組成部分。  

蘇寧 O2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15

客廳電視奔“6” 廣州蘇寧42英寸以下彩電今後不出樣

如果你家客廳的彩電還是“4”字頭,可以考慮在這個夏天換臺更大屏幕的。全國連鎖巨頭蘇寧、國美都認為,未來客廳電視將奔“6”,即60!65英寸將成為下一個主流尺寸。廣州蘇寧更宣布,7月開始42英寸以下的彩電今後在門店不出樣,國慶前調整完畢。

第一財經記者從廣州蘇寧獲悉,2016年上半年蘇寧渠道60英寸及以上的電視銷售額占比達23%,對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6個百分點,65英寸這個尺寸段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的端倪,客廳選購標準進入“6”時代。

蘇寧廣州大區副總經理孔祥建表示,2016年彩電的發展,除了大屏化,還有就是4K普及。從廣州蘇寧的統計數據來看,4K電視的銷售占比高達近80%,銷量遠超2K電視。4K電視和2K電視的市場份額差距在第三季度將進一步拉大,預測2K電視將逐步退出市場。

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已達到79%。為了讓消費者有更好的智能電視體驗,蘇寧線下在全國的1600家門店和1500家鄉鎮易購直營店,以及線上的蘇寧易購和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將一起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服務。

近年,互聯網品牌發展迅速,蘇寧幫它們實現“落地”。7月30日升級為“雲店”的廣州蘇寧易購達鏢國際店,將開設互聯網電視專區,屆時PPTV、樂視、小米、酷開、微鯨和CANTV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將入駐。

對傳統彩電品牌,蘇寧也會增強它們產品的體驗功能,將開設激光影院、Sony Mega Shop等體驗區。今年下半年,廣州蘇寧還將在雲店內建設VR體驗館,提供“虛擬現實”的體驗。

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相對低迷,競爭加劇。為提升市場信心,推動彩電結構升級,7月27日~7月31日,蘇寧將在蘇寧易購、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和全國門店同步推出的“萬人空巷搶彩電”活動,重點發力60英寸及以上大屏產品,其中65英寸4K智能電視將跌破4000元。

無獨有偶。7月22日至8月7日,國美電器將在全國1700多家線下門店舉行“劇迷狂歡節”大型營銷活動,屆時有買電視送內容、滿千減百“4K普及風暴”等優惠。

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郭軍也認為,未來65英寸彩電將是發展重點。國美的銷售數據顯示,55英寸電視銷售占比超過28.1%,55英寸以上彩電銷售占比為10.8%,其中65英寸彩電擁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與此同時,2016年智能互聯網電視將基本普及,而4K、OLED電視將在今年呈倍數增長態勢,曲面、超薄、HDR等技術會成為彩電市場的熱點。

伴隨家電產品的高端化,國美正在打造場景型體驗門店。今年上半年國美已經完成了80家體驗店的改造。郭軍相信,線下體驗消費興起,國美今年彩電銷量將突破750萬臺。

彩電廠也歡迎全國連鎖推動產品升級。長虹廣州分公司的總經理胥永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長虹2K、43英寸以下的彩電將全面從廣州蘇寧的門店撤出。三星電子廣州辦事處處長袁勇也表示,8月不再銷售去年型號,全面銷售2016年的彩電新品,亮度達1000尼特。

創維和LG、海信等則借機推廣OLED電視、激光電視等新品。創維廣東分公司總經理肖詠力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創維43英寸以下彩電在廣州蘇寧門店不出樣,但仍會在網上銷售,目的是增加60英寸以上彩電的出樣。因為彩電的均價在下降,推廣超大屏幕電視,有利於提升均價,在保持銷量的同時使銷售額不下滑。而且,4K的普及,清晰度增加,也使大屏的價值得到體現。“目前,55英寸以上產品在創維電視國內銷售收入中已占60%以上,當然43英寸以下產品還有20%的份額。”

不過,對大連鎖在線下也引入互聯網品牌,彩電廠則態度不一。TCL多媒體廣州銷售公司總經理彭峰直言,互聯網品牌的傳播聚焦年輕人,硬件打低價,盈利模式靠資本市場支撐,TCL也在思考是否要設立一個網上的高端子品牌。不過,索尼中國彩電業務廣州負責人莊佩蘭則對互聯網品牌“落地”持歡迎態度,認為這可以吸引網上顧客來到門店體驗,增加選擇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42

“蘇寧818”背後傳遞非標品與社區電商信號

一個在26年前以銷售制冷空調機起家的零售企業,在南京這個最炎熱的夏天,以互聯網平臺的身份啟動了一場名叫“發燒”的年度大促,讓時下的炙烤感更加強烈。

818是蘇寧雲商年度大促,與阿里“雙11”不同,818一般會持續一段時間,而非一天。通常,每年7月底8月初,有關818各種眼花繚亂的玩法就開始正式曝光造勢。今年也不列外,蘇寧雲商COO侯恩龍在26日當天揭曉了818謎底,將今年的大促主題定義為“發燒”,並用了一句流行語:燃,就現在。

當天發布會上一個與以往明顯不同的現象是,商戶似乎成了主角,而非蘇寧自身。來自全國市場份額占比70%的蘇州虎丘婚紗,匯聚了日本刀具、陳釀和瓷器的日本匠人館等商戶的負責人首先上臺,他們的店鋪和商品將借助818在蘇寧易購上線。

與這些商品類似的,818期間上線的還有像海爾的迪士尼定制產品、老板品牌聚焦於舌尖品質的廚源新產品、瀘州老窖和五糧液的定制酒、莫斯利安的定制奶等。此外,蘇寧易購打算“一土一洋”,一方面,易購將從200個中華特色館原產地直采百萬鮮貨;另一頭,作為與東盟在跨境進口方面合作的唯一電商平臺,蘇寧在美國、日本、香港等境外貨源地發動海外買手邊直播邊選品推薦。

這其中傳遞的信號再明顯不過,即非標品上位。與傳統3C家電相比,上述這些商品都屬於非標準化商品,更多地凝結著生產者的匠心與原創精神。在眼下這一輪電商升級、90後消費者追求個性化商品和碎片化購買方式的趨勢下,被電商平臺壓抑已久的非標品的崛起,可謂順勢而為。

當然,818期間的銷售主角仍將圍著3C家電、母嬰等標品轉,它們的角色任務是沖擊GMV(總交易額)數字,是為上市公司財報做增量、為投資者積攢底氣用的;非標品的目標不是銷售額,而是扮演一個更為長遠而重要的任務:為平臺重塑品牌形象。

上周末,同樣是頂著烈日,淘寶在上海舉辦了一場為期3天的“造物節”,現場年輕的熱浪在告訴人們,淘寶的角色與正向線下品牌拓展的天貓在加速分化,淘寶要圍繞年輕人形成原創、“造物”、個性化的生態氛圍。本質上看,這與蘇寧的“匠心”提法異曲同工。

眼下,消費的年輕化潮流是無論線上線下都想拼命抓住的,由於互聯網離年輕人生活軌跡更近,線上平臺在爭取年輕人方面更具優勢。“90後買東西並不只關註價格,是誰推薦給他的,這個人是不是他喜歡的,對購買決策有很大影響。”侯恩龍說。這次818,明星、網紅等能釋放眼球效應的角色將集中進入易購App的“青春社區”頻道做直播推薦,社區化粉絲互動的成分更加凸顯。

圍繞這次818年度大促,無論是紅包、競賽活動,還是“掌上搶”、“大聚惠”、“以舊換新”等,都是喧囂熱鬧的營銷手法,消費者的確能從這些活動中享受到價格福利。但隱藏在背後的物流、支付、售後等服務,是更應該讓消費者獲取的無形實惠。

以記者實地走訪的蘇寧南京倉(一期,雨花物流基地)為例,悶熱的天氣給大促前的備戰更增緊張氣氛。據蘇寧南京物流公司倉儲運營部經理薛凡海稱,這個倉主要覆蓋蘇北、安徽等華東一區,並分別向南北輻射南昌和鄭州。平日里的平均發貨量在20萬件,大促期間將達80萬件左右,並持續一周。目前,一期倉庫的自動化率大約在50%,旁邊即將投產的二期將實現80%以上的自動化率。類似同級別的蘇寧倉在全球有4個(北上廣+南京),年底前將在武漢、沈陽、西安、成都再投產4個。

不管818還是雙11,每次電商大促都是消費者檢驗平臺基礎設施承受力的時刻。前端的熱鬧營銷過後,後臺的服務更能體現一家電商平臺對服務傾註的匠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21

蘇寧雲商營業收入同比增9.03% 凈利潤降135.71%

蘇寧雲商發布半年度業績快報,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7.30億元,同比增長9.03%。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利潤總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25億元、-1.24億元,同比下降147.61%、135.71%。 公司總資產、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分別較期初增加42.04%、91.78%、52.06%,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完成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凈額290.85億元。

整體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商品銷售規模(含稅,區域上涵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日本市場,包括線上線下自營及開放平臺,以及提供的售後服務)同比增長14.10%。公司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327.57 億元(含稅),同比增長80.31%, 其中自營商品銷售收入256.31億元(含稅),開放平臺實現商品交易規模為71.26 億元(含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99

蘇寧金融:零售業巨頭的金融“棋局”

在產融結合、跨界融合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行業巨頭開始把重心延伸到金融板塊。

經過了多年的低調布局,進入2016年以來,蘇寧雲商旗下的蘇寧金融也逐漸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這家脫胎於零售業巨頭的金融集團已經囊括了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在內的11塊行業牌照。

2016年4月24日,蘇寧雲商發布公告對旗下第三方支付、供應鏈金融、理財、保險銷售、基金銷售、眾籌、預付卡等金融業務進行整合,正式搭建蘇寧金融平臺,並引進戰略投資者蘇寧金控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金融)。

借助蘇寧雲商的線上場景,以及線下倉儲、物流、網點等優勢,蘇寧金融從一開始便明確了O2O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即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渠道的融合發展,實現線上線下產品、服務、數據和風控的打通。

盡管通過轉化蘇寧的既有“流量”,蘇寧金融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放量式的增長,但相比已經占據一定市場優勢的BATJP(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平安)旗下的互金板塊,要完成躋身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的目標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了蘇寧金服集團常務副總裁的黃金老,在他看來,O2O、綜合金融、金融科技將是蘇寧金融的三張王牌。早期以轉換蘇寧“流量”、服務蘇寧生態為主的蘇寧金融,如今也做好了成為一個開放平臺的準備。

O2O綜合金融之路

與大多數以線上生態為主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同,蘇寧金融從一開始便明確了要發展線下渠道。

談及原因,黃金老認為,第一,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線下仍有6億多非網民,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第二,線下渠道在貸後管理和客戶服務中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據蘇寧的半年報,截至2016年6月30日,蘇寧合計擁有各類連鎖店面1588家,這些與蘇寧金融在全國37個城市的75家蘇寧財富中心一起構成了龐大的線下網點。

除了在渠道上有別於大多數以線上為主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外,蘇寧金融的布局也類似傳統的金融集團。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蘇寧金融已擁有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小貸公司、商業保理、基金支付、海外支付等11個行業牌照。

對於拿下各類金融牌照的“野心”,蘇寧雲商董事長張近東也並未掩飾。他曾多次談及蘇寧金融的目標,“不斷完善集團在銀行、保險、信托、證券等金融機構上的多牌照布局,為客戶提供多場景、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在黃金老看來,不管是O2O的布局還是綜合金融的定位,它們帶給了蘇寧金融最核心的一個競爭優勢就是獲客的成本、資金的成本、風險的成本低於同業。

獲客成本低並不難理解,畢竟利用蘇寧既有的資源,轉換蘇寧既有的客戶和流量已是一塊很大的增量。在資金成本方面,通過已獲取的牌照,以及其母公司蘇寧集團實體企業的身份都讓蘇寧金融在融資端更具優勢。

黃金老以消費金融業務為例說明到,因為擁有消費金融公司的資質,蘇寧金融可以通過放大杠桿、同業拆借、吸收股東存款(南京銀行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等渠道獲得4%-5%甚至更低成本的資金,但同業可能要到8%甚至更高。

在他看來,資金成本高是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難以盈利的重要原因,而另一原因則是風險成本。相比之下,蘇寧已有25年的數據積累,這樣也讓蘇寧金融在風險管控的成本上比同業更多一些優勢。

不過,不管是“掌舵者”黃金老的個人經歷,還是目前來看蘇寧金融的發展思路都有著很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影子。這也一度讓外界質疑,這家立誌要躋身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的公司並不夠互聯網化。

作為一名銀行業老將,黃金老歷任中國銀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華夏銀行副行長等職。同時,他還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CF40成員。

就外界擔憂蘇寧金融的發展會過於保守和刻板,黃金老認為,互聯網金融是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來做金融業務,傳統的金融機構中也有對數據、技術應用很好的地方。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兩者是相互融合而非顛覆的關系。

他告訴記者,蘇寧金融聯合蘇寧美國矽谷研究院,在金融O2O、生物認證、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方面持續發力,累計獲得7項金融專利,已經相繼應用到渠道管理、風險防控、產品研發等實踐中去,金融科技則是蘇寧下一階段的一張王牌。

轉化七成蘇寧流量

成立25年,蘇寧已有個人客戶2.4億人,公司客戶5萬個,如何轉化蘇寧既有的客戶和流量是蘇寧金融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據黃金老介紹,目前為止,蘇寧金融約有70%的客戶也業務轉化自蘇寧雲商。

相較於其它不少強調獨立發展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黃金老卻表示蘇寧金融並不會“去蘇寧化”,相反蘇寧雲商會一直是蘇寧金融的核心。但同時,蘇寧金融所有產品線對用戶而言都是開放的,也有自己外部拓展和合作的業務。

根據年初的計劃,蘇寧金融2016年的交易量目標是5000億。而按照黃金老自己的預期,未來僅僅是轉化蘇寧集團既有的業務資源,蘇寧金融就至少可以做到1萬億的規模。

目前來看,圍繞蘇寧生態圈,蘇寧金融在上遊已成立了面向供應商的小額貸款公司和商業保理公司;在中遊,蘇寧上線了為蘇寧售後、物流等服務商提供保險計劃的互聯網保險銷售業務,以及以提升客戶黏性為目的的“零錢寶”等理財業務;在下遊,則有針對個人用戶和海量商品蘇寧消費金融業務。

據了解,基於業務性質,蘇寧金融內部劃分成七大業務線:支付賬戶、投資理財、消費貸款、企業貸款、商業保理、眾籌、儲值卡。其中,支付業務負責基礎賬戶體系的搭建,實現了客戶數據流、信息流內部循環。

七大業務線共用一個賬戶體系,共享客戶資源,通過易付寶APP為入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內部管理上,這幾塊共享用戶風控畫像、興趣畫像等大數據資源,實施“穿透式”信用風險管控機制,本質是什麽業務就按照什麽業務進行風險管理。

通過轉換蘇寧生態圈流量的蘇寧金融同樣肩負著“反哺”雲商的任務。

事實上,從國內外的案例來看,金融板塊對於零售業巨頭的貢獻度都相當大,基本已經成為一種標配。零售業與金融業的客戶多有重合,而後者作為一項重要的增值服務,有助於前者提升用戶粘性和體驗、穩定和優化供應鏈體系等。

張近東曾多次表示,蘇寧的核心就是零售,而零售行業的三大核心因素就是數據、金融、物流。而通過“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以零售、物流、金融、IT為基礎打造的互聯網零售生態圈有望為蘇寧帶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發展思路來看,蘇寧金融能在多大程度上調動蘇寧集團的內部資源變得至關重要。而作為後組建的一個板塊,蘇寧金融能否與其它部門高效聯動、形成合力還尚待觀察。

如何躋身“第一陣營”?

經過了前幾年的發展,BATJP旗下的互金板塊牢牢占據著“第一陣營”的位置。而緊隨其後,一些來自互聯網、地產業、以及一些上市公司下設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勢頭也不容小覷。

盡管相較於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里的公司,蘇寧金融發力的時間並不算早。但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2015年1月的春季部署會上便為其立下目標,“蘇寧金融也將通過2年左右的時間,躋身互聯網金融的‘第一陣營’。”

“後來者”如何居上?對於蘇寧金融而言,這顯然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發展路徑和戰略布局上,蘇寧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中的螞蟻金服、京東金融有諸多相似之處,它們最早都起步於其母公司的交易場景內,後形成各自的業務閉環,接著逐步拓展外部場景、轉為開放平臺。

但目前來看,在估值上,公開信息顯示,螞蟻金服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後估值已達600億美元,京東金融目前的估值為466.5 億元,而根據今年4月蘇寧雲商發布的公告,蘇寧金融投後估值達為166.67億元人民幣。

而在活躍用戶和交易量上,國泰君安在前述研報中對比去年的數據顯示,螞蟻金服分別有4.5億活躍用戶和5.6萬億交易規模、京東金融和蘇寧金融,分別擁有1.5億和5078萬活躍用戶,交易規模約為4000億元和1700億元。

不過,國泰君安也在上述報告中表示,“盡管蘇寧金融目前在支付交易規模上落後於競爭對手,但是公司和螞蟻金服一樣擁有金融服務全牌照,這為公司長期的發展奠定了關鍵的基礎。”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剔除零售業務,蘇寧金融2014年和2015年金融業務營收分別為1.18億元和4.21億元,兩年均實現了盈利。其中,2015年蘇寧金融收入4.21 億元,同比增長254.9%,凈利潤6800萬元,同比增長為435.54%。

與絕大多數仍掙紮於盈虧平衡點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相比,蘇寧金融較好的盈利表現也成為其躋身互聯網金融“第一陣營”的重要籌碼。

談及蘇寧金融下一階段的發展,黃金老表示,除了繼續服務蘇寧生態圈,蘇寧金融今年也陸續和很多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大型企業、地方政府等簽訂合作協議,外部場景的布局已經初現成效。

他表示,存、貸、匯是客戶三大基本金融需求,對應到互聯網金融,分別是理財、融資和支付。蘇寧金融的業務也是圍繞這三大基礎性業務。當然,未來也會布局一些新業務、新產品,但都與三大主業存在協同關系。

“但會更加著重在融資業務上發力。相比支付和理財業務,融資業務的市場滿足率還遠遠不夠,融資難、融資貴普遍存在,下半年,蘇寧金融計劃推出一些創新性的融資類產品。”他說。

此外,黃金老認為,互聯網金融四大業務:供應鏈金融、消費貸款、財富管理、支付賬戶中互聯網化程度最低的是財富管理,目前它對於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還相當初級,更多的是理財產品銷售渠道的互聯網化。

“所以,今年蘇寧金融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智能投顧業務的開發上,希望能推動財富管理的互聯網化。”他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