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陽﹕生科消費股 明年有望跑贏科網
1 :
GS(14)@2017-12-18 03:34:56【明報專訊】早前騰訊(0700)創出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越全球社交平台龍頭facebook,筆者曾指出,要小心港股出現一記「回馬槍」。說時遲那時快,11月底至上周低位,港股調整了2000點。若相信中國今次經濟將成功轉型的話,今次港股的調整,很可能是投資者趁調整增持增長型股份的機會。
指數的短線升跌,當然很難作得準,港股當然可以在現水平的基礎之下,再跌多1000、2000點。目前港股的價位,亦可說是高不成低不就。投資者永遠都可以有藉口,升市時怕接火棒,跌市時更怕股市跌完再跌,不想蝕本的最穩陣方法,就是永不入場。然而,堅持永不投資一樣有風險,因為資金的購買力,會隨着通脹(尤其是像住屋成本之類的資產價格通脹)而受到侵蝕。應對上述的困局,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採取分段入市的方式。
不投資要面對通脹風險
現時港股由高位跌2000點,可以將打算入市的資金,先入第一注。這一注的入市位,結果通常只有兩個:不是一買即升,就是一買即跌。市價永遠浮動,很少會買入之後資產價格紋風不動。第一注本錢的輸贏,其實不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足夠的心力,花時間在個人理財事務上。
投資最忌是盲目與衝動。如果買入第一注本錢後,發現事先對中國經濟成功轉型的信念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則可能要在稍後時間,修改原先的看法。否則的話,若對港股後市的看法不變的話,則應該按原來既定的計劃,每逢跌市時入市。
投資無信念 難有成就
投資必須有信念,不能升市看升,跌市看跌,永遠不可能在投資路上有所成就。本欄也明白,由年初至今一直相信今個升市是長升長有的格局可能最終會出錯。因此,每次投資只能摸着石頭過河,讓市場告訴自己,究竟自己原先的看法是否正確。
如果原來的看法沒錯的話,則上周的低位,很可能是今次調整的低位所在,即使稍後跌穿上周四的低位,亦應該不會偏離該位太遠(個人不太科學的預算,大約在500點至600點之間,即27,500點至27,600點),假如連該位都跌穿,則本欄過去一年半以來的看法,或有修正的必要。
今年買指數權重股 已可跑贏大市
由於今次調整的深度高於今年之前任何一次調整,而且在跌市之前,亦出現了極多騰訊的盲目擁護者,恐怕今次調整所經歷的時間,或會較過去一年任何一段時間為長。投資者如果錯過上周四的低位,或有機會在稍後時間,可在市場出現二次探底的時候入市。
至於入市的對象,由於港股仍然維持目前強者恒強的趨勢,投資者或只須買入盈富(2800),或以騰訊為首的指數權重最高的三數隻大藍籌,便可能已經跑贏大部分投資者了。
展望明年,如果市場真的出現風格轉換的話,本欄傾向相信,醫護(尤其是生化科技)及國民消費升級,將獲得比今年更多的市場關注,亦可能是稍有點機會,在明年跑贏今年已大幅領先的資訊科技類股份。
(作者客戶持有騰訊及facebook股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82&issue=20171211
三大科網新股 成最熱門財經搜尋
1 :
GS(14)@2017-12-18 03:40:50【明報專訊】Google香港2017年度搜尋排行榜新鮮出爐,新股熱潮下,「易鑫」(2858)、「雷蛇」(1337)、「閱文」(0772)依序成為最熱爆財經話題,緊隨其後係近期熱炒嘅加密貨幣「Bitcoin」、同埋「財政預算案2017」。近年香港力推金融科技,「恒生網上理財」、匯豐旗下電子錢包App「PayMe」、螞蟻金服旗下電子錢包「支付寶」亦打入熱爆財經話題首十位。
值得留意嘅係,今年港股做好,新一代股王「騰訊」(0700)股價年初至今升近1.1倍,成為熱爆上市公司搜尋No.1,另一內地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就只係排行第7,意味雙馬激鬥下,馬化騰喺香港先贏一仗;港交所(0388)、同埋上一代股王匯控(0005)就排行第二同第三。
整體嚟講,香港人都係鍾意煲劇同新iPhone,今年最熱爆香港關鍵字都係TVB劇集 「降魔的」、其次是蘋果新電話「iPhone 8」、TVB劇集「不懂撒嬌的女人」、「iPhone X」及網劇「反黑」。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727&issue=20171214
稅改效應 美科網料3萬億調回國 美股12年最佳開局 道指上周五漲220點
1 :
GS(14)@2018-01-07 12:24:56【明報專訊】美國稅改方案落實,市場研究公司GBH Insights估計,「匯回稅」(Repatriation Tax)優惠實施後,年內將會有4000億美元(約31200億港元)海外資金回流美國本土,其中蘋果佔一半,分析預期公司資金或用於回購股份及派息,美股上周五再破頂,道指大升220點,收報25,295點,首周表現為美股12年來最佳的開局,其中科技股升勢強勁,facebook、亞馬遜、Netflix、Google等收市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及納指雙雙創出12年來最佳開局表現。
明報記者 余慕恩
今年起,美國政府向企業在海外賺取的盈利,徵收一次過15.5%稅項,較以往規定徵收的35%稅率大幅減少,以吸引企業將長期放置海外的資金回流本土。GBH估計龍頭科技企將會是第一批將資金匯回的企業,該行估計龍頭科企停泊海外的資金達5500至6000億美元,預料其中3000至4000億美元將於今年回流,單計蘋果已佔2000億美元。麥格理早前亦預計美國就匯回稅可於今年錄得一共8600億美元資金回流。
憧憬回購派息 美科網創新高
事實上,美國曾經於2004年實施過一次大幅削減匯回稅,減至5.25%,當時有近3000億美元海外盈利匯返美國,其中90%資金用於進行股份回購及派息。GBH預計今次的比例將降至70%,餘下三成資金用於併購、研究發展及投資。
王良享﹕市場已將好消息折現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今次的匯回稅優惠有別於2004年, 當時措施有一年的年期限制,故企業短時間內將海外資金匯回,而當時的稅率低至5.25%,較現時更吸引。不過他指雖然總統特朗普原意是企業以資金加大本土投資,但企業最終或用作回購股份及派息,市場亦已經有此預期,並將此計算於估值內。
溫灼培﹕沒期限 何時調回資金難料
恒生銀行高級投資市場經理溫灼培表示,部分企業在海外賺取的盈利已經是美元,而這次稅改的匯回稅並沒有期限,無法預測科企將會在何時調回資金,但預料短期內的美元需求不會一下子大增。
科技股在今年首周錄得可觀升幅,其中Netflix上周累計升幅達9.4%,連同其餘數隻美國龍頭科技股於上周五破頂,Google母公司Alphabet升1.33%,收報1110美元、亞馬遜升1.62%,收報1229美元、facebook升1.33%,報186.85元。道指、標普、納指分別在首周升2.33%、2.6%及3.4%,其中反映科技行業表現的納指僅次於日經,為環球市場首周第二最佳表現指數,連同標普齊創出自2006年以來最佳的新一年首4日開局表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07&issue=20180107
國宏料更多科網股港上市
1 :
GS(14)@2018-01-07 15:13:07【本報訊】閱文(772)、雷蛇(1337)及易鑫(2858)在今年尾陸續上市,市場普遍相信將有更多科網股來港上市。中手遊聯合創始人及副董事長、國宏嘉信資本創始合夥人冼漢迪表示,國宏嘉信主要是投資泛娛樂領域的科網公司,其中包括閱文主要競爭對手縱橫文學。他又指,旗下所投的公司有7間計劃明年進行上市。在看好本港資本市場的發展下,更說服了其中3間來港上市。
支持同股不同權改革
他預期,未來會有更多科網公司在港上市,因為在深港通、滬港通開通後,大量內地資金可以湧入香港;加上本港越來越多科網股,「大家開始會有新的角度評估呢啲公司」,令在港上市的科網股流動性及估值得而提高。港交所(388)剛向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開綠燈」,冼漢迪亦支持有關改革,指互聯網公司需經過多輪融資才能急速成長,容許A、B股以防管理層失去控制權,這套方法在矽谷科網公司中行之有效。「唔係所有公司都畀,但科技公司係可以考慮,當然都要係市值夠大嘅公司」,容許同股不同權可在未來避免失去像阿里、螞蟻金服等巨型市值公司。另外,對於中手遊明年計劃聯同OMAS環球在內地、香港及澳門開設逾300間「VR+互娛地帶」,冼漢迪表示,有關的店舖平均面積為2,000至3,000呎,設有5、6個VR遊戲。其中在香港計劃開3間,並設於人流多的商場。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8/20248301
始終都係科網好新股阜博升三成
1 :
GS(14)@2018-01-07 15:45:06昨早三隻新股掛牌,其中線上視頻內容保護服務供應商阜博(3738)表現最標青,開報3.48元,較招股價2.58元高出34.9%;買賣單位1000元,未計手續費每手賺900元。至於兩隻創板新股,内地針織圓緯機制造商福紡控股(8506)及室内裝潢解決方案供應商莊皇集團(8501)則一升一跌,莊皇開報1.6元,較招股價1.56元高2.5%,買賣單位2000股,未計手續費每手賺80元。至於福紡則要潛水,開報0.209元,較招股價0.22元跌5%,買賣單位12000股,未計手續費每手要蝕132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5/20265216
陸振球﹕資金難捨科網股
1 :
GS(14)@2018-01-08 09:24:50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888&issue=20180108
【明報專訊】2018年首星期港股表現不俗,開紅盤全周升了895點,升幅接近3%,在上周五晚美股道指再升220點兼創新高,如無意外,今天港股也會高開,令股民信心大振。
港股在去年底12月初急插,主要是之前科網股升得太急,不少基金趁年底先獲利鎖定利潤,導致股王騰訊控股(0700)也一度由高位調整了18%才企穩。若大家查看美股納指除以標普500指數的比例圖走勢,也會看到去年12月一度急插,反映大戶沽出科技股轉投傳統股份板塊也在美國出現,惟之後有關比例兩度觸及200天線沒有跌穿,近日更升穿了阻力線,顯示新一年又見資金回流科技股板塊,如facebook的股價便已率先破頂,相信香港上巿的騰訊很有機會再受資金追捧而創新高。
新的一年,大家也應該有新的投資部署,《明報》將在2月3日(周六)舉辦「2018股樓大作戰」投資講座,請來曾獲彭博評為最強基金經理的中環資產管理行政總裁譚新強、百億物業「軍師」湯文亮博士,以及《明報》投資版首席評論員張兆聰,一起分析經濟、股巿及樓巿最新形勢和探討如何部署,出席人士將可獲贈筆者最新著作《樓巿解碼》乙本,名額有限,不容錯過。報名可到以下網址:link.mingpao.com/52705.htm
A股研以預託證券吸科網企回流 百度李彥宏﹕政策准才做 經濟學家﹕做法實際
1 :
GS(14)@2018-03-06 03:32:43【明報專訊】綜合內地多家傳媒報道,就中國擬召喚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0700)和京東)等科網公司回歸A股,監管機構有意用CDR(中國預託證券)形式拆牆鬆綁,讓有關企業不用拆除VIE結構(可變利益實體)、保持同股不同權等情况下,在A股掛牌。內地傳媒更爆出首批8家入圍CDR名單,除了上述BATJ外,還有攜程、微博、網易及本港上市的舜宇光學(2382),消息爆出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多名身兼政協的網企掌舵人亦即表態有意回A(詳見表)。
明報記者 方楚茵、陳子凌、歐陽偉昉
當中被點名為CDR首批名單的百度創辨人兼董事長李彥宏昨日向傳媒解釋,當年去美國上市是因為政策不允許,百度的VIE結構模式,從中國法律看來是外資公司,目前仍存在回A的政策障礙,只要政策允許,希望能盡早回A,及能夠整體於內地上市。至於京東創辦人劉強東則表示在回A上無特殊待遇;網易創辦人丁磊則表示會考慮回歸A股,但以普通A股或CDR方式回歸則「聽政策安排」。
CDR 15年來一直只聞樓梯響
事實上,CDR消息已傳逾15年,早於2002年已傳出中信証券曾提交過中國版的存託憑證方案至證監會,以圖解決海外上市紅籌企業回歸A股的問題,但方案未被採納;此外每隔數年均有傳聞指中國政府正醞釀推出CDR,但仍一直只聞樓梯響。
VIE結構成中概股回歸主障礙
中概股以往多在美國上市,並採用VIE結構,全因在對外融資的過程中,需規避國內對於某些行業如互聯網、傳媒、教育服務等外資准入方面的限制。但中概股回A路不易,須經歷「在美退市、拆除VIE結構、A股申請上市」三個主要步驟,當中核心在於拆除VIE結構。
中金的報告便指出,據內地現行市場制度,在A 股上市的公司分別必須為中國註冊,且作為實際控制人的境內自然人,不宜透過境外公司,特別是離岸群島註冊的空殼公司間接控股擬上市公司。加上新經濟企業多為同股不同權制,故中概股公司若想在A 股上市,必須拆除VIE 架構等屏障,將控制人持股落回境內,變相令企業改為中外合資或純內資企業。
CDR助繞過法律政策障礙
對比起拆除VIE的複雜程度,由於發行CDR不是直接發行A股,被指可繞過諸多法律和政策障礙,包括公司法對「同股不同權」的限制,證券法對新股的盈利要求等,是一種折衷的安排,亦有利內地資本市場爭取更多獨角獸上市或巨企回歸。若事件屬實,相信包括小米等「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亦有可能A股掛牌。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昨日出席會議期間接受內地傳媒採訪,表示贊同中概股以CDR的方式登陸A股,認為做法更符合實際。
(2018兩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98&issue=20180304
科網巨企入股新超市 傳統賣場經營難
1 :
GS(14)@2018-03-19 05:03:46【明報專訊】騰訊(0700)去年底購入永輝超市股權,向其新式超市增資,1月更入股外商超市家樂福在華業務。多間外商超市近年需找內地網企巨頭為合作伙伴,有分析認為隨着結合信息技術、配送網絡的新型超市堀起,傳統大賣場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窄。騰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不少零售商希望騰訊提供智慧零售方案,而騰訊只會擔當「助力」的工作。
家樂福2月底發表的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包括中國和台灣的亞洲市場經常業務,特別是中國業務受惠於關閉店舖等成本縮減計劃,致盈利升至400萬歐元,去年為虧損5800萬歐元,不過中國淨銷售額比去年跌8.9%。家樂福更預期市場依然高度競爭,特別是中國消費習慣正急促轉變。
券商:門市加民居配送 增成本效率
國都證券報告指出,以門市加上附近民居配送的新型超市,明顯有助提升成本效率。阿里等網商通過大規模併購,直接通過資本克服問題,而且擁有信息技術令供應鏈更成熟。另外,有效率的配送服務幫助客戶節省時間和精力,隨着人口老化和家庭人口減少,亦減低客戶前往超市意欲。新業態更能夠提升成本效益。
據該行調查,上海某家A股龍頭上市公司所屬多家大賣場,生鮮經營差強人意,佔經營面積三分之二的包裝食品、小家電、服裝家紡等門庭冷落,電商配送興起會造成更大衝擊。傳統大賣場在內地一二線城市經營更困難,在今明兩年將受到遠大於去年的衝擊。傳統超市如永輝開始自建物流隊伍,不過規模不及阿里、京東,成本高企。
家樂福在業績報告表示,與騰訊戰略合作,可借助騰訊的數碼化經驗和創新技術發展智慧零售,及增進線上和線下零售活動。馬化騰在本月初記者會談及零售收購時指,現時線上電商和線下零售開始融合,並以科技改變大賣場式的後台貨物供應。他表示,不少企業聯絡騰訊,希望提供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騰訊亦在1個月前成立「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提供數字解決方案。
馬化騰入股家樂福:不做商業 只提供助力
騰訊和阿里兩大互聯網企業近年頻頻出擊染指零售業。馬化騰表示,騰訊的定位是「不做零售,甚至都不做商業」,而是提供「助力、賦能」,幫助零售商解決連接能力、小程序、微信公眾號、雲技術、人工智能,所有數據都由零售商自行擁有,與騰訊沒有利益衝突,「我們只是提供『水電』而已,就是這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06&issue=20180312
2 :
yuengor123(61194)@2018-08-17 11:59:49好快超市都會俾癲覆!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