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賠很大 半數TDR把投資人套牢

2011-3-7  TCW




二月二十五日第一家來自日本的TDR(台灣存託憑證),爾必達(Elpida)董事長坂本幸雄親自出席法說會,炒熱爾必達的TDR掛牌行情。同一天,櫃買中心第一檔TDR特藝石油也掛牌,吸引十六萬張漲停買單追價。

TDR熱潮從上市延燒到上櫃,但是,相對於巨騰掛牌創下TDR史上最低中籤率二‧三八%,爾必達中籤率已高達一八%,首日掛牌最高漲幅也只有三‧九九%。不只是爾必達,去年中開始,TDR中籤率平均都在七%到八%之間;投資人對於TDR抽籤似乎沒那麼熱絡。

即便如此,今年TDR掛牌家數仍會持續成長。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預估,二○一一年,會有一百家企業選擇台灣掛牌,其中,TDR和IPO(首次公開發行)各占二十家,已經和本土企業上市數量相當。凱基證券資本市場部協理游景貿指出,這是一個趨勢,「今年只會更多、不會少。」

定價過高:連續漲停,接著陷入盤整

旺旺掛牌創造TDR熱潮後,兩年來有二十四檔TDR掛牌,在台股共籌資約五百六十七億元,但以掛牌價計算報酬率,投資人在TDR的斬獲勝賠率各約一半,有十二檔TDR已經跌破承銷價,投資人慘遭套牢。

「定價過高」是主因之一。政大會計系副教授康榮寶觀察,很多TDR股價線型都是一飛沖天後逐漸下滑,來台灣發行TDR掛牌前,「恰巧」原掛牌地股價會持續高,定價就提高,一掛上後,連漲三根停板,三個月後陷入盤整。

雖然證交所已經規定如果掛牌溢價超過一○%必須說明,但是仍允許承銷前九十天交易日,掛牌地股價漲跌幅超過一六○%才須列為警示。康榮寶直言,規定過鬆,等於允許炒作一‧六倍。

對於投資者來說,TDR越多,資本市場裡上架的舶來品增加,選擇更多,台灣資本市場更國際化,這也是證交所推動TDR主因。寶來證券資本市場處副總經理王永順指出,有些來台掛TDR企業的本益比,還比台灣同業低。

以香港交易所為例,以規模大、獲利健全紅籌股為號召,二○一○年十二月,世界最大鐵礦砂公司巴西淡水河谷也到香港掛HDR(香港預託證券),回頭看台灣,多數來台掛TDR公司規模和知名度都不高。

知名度不高:多屬星港規模中型企業

現 在的TDR掛滿了在新加坡、香港「不受注意」的股票,偏向利基型中型企業。 康榮寶憂心指出,有些規模相對小的公司,到處去集資,是否以台灣為優先投資研發根據地,值得觀察。這些來台掛TDR的公司,也出現了許多的怪現象。 例如,證期局年初退件要來台灣掛牌的天工國際,原因竟是在送件審查之時,香港股價上漲,原本要拿出老股承銷的大股東,馬上賣掉股票,承辦券商卻不知情,成 為被退件的首例。

TDR公司的透明度較低,也是投資人的風險。

財務不透明:只有半年報且難以追蹤

比起台灣上市櫃公司,每個月揭露營收,每季揭露財報,但TDR公司遵守原掛牌地法令,以香港為例,掛牌公司僅公布半年報和年報,透明度不如台灣上市櫃公司高。

甚至,有些公司的會計透明度不高,難以追蹤。以最近掛牌,獲得連勝文站台而轟動一時的金衛醫療為例,公布二○一○年半年報顯示,稅前淨利港幣一億九千萬元,竟大於營收的港幣一億六千億元,顯示有部分獲利認列自業外。

康榮寶指出,認列業外轉投資,從會計角度來說,透明度不好,他看待TDR熱潮的感覺是:「台灣投資人應該冷靜一點。」

今年除了新加坡外,券商開始把TDR的目標轉往吸引中國中小企業來台掛牌。 去年美國證交所才調查三百四十多家美國掛牌的中國公司,發現其在美國揭露的營收和獲利,大於在中國稅務機關登記數字。

最知名醜聞的就是在那斯達克掛牌的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公司,二○一○年耶誕節後,被美國證交所查到在中國登記的營收比在美國少了九四%,勒令下市。康榮寶舉例,還有在美國掛牌的藥商,存貨週轉天數效率超高,只有七天,令人質疑其財務數字的真實性。

康榮寶提醒,很多中國企業一開始都被美國人視為高新企業,現在他們都轉趨保守,他觀察到原本到新加坡掛牌的公司都轉到吉隆坡掛牌,原因不是新加坡交易所拒絕,而是投資人不埋單,「連兩倍本益比都賣不出去。」

投資人保護中心副處長趙順生提醒,TDR公司司法管轄權屬於原掛牌地,一旦發生違法損害股東權利,投資者就得面對跨海訴訟,相當費時且討回全部資產的機會不高。

TDR就像是兩面刃,如果掛牌都是知名、成長性高的企業,能吸引外資,對投資人來說,不用大老遠到國外開戶就買遍全球。

只是單單「衝量」,如果掛牌企業知名度不高,財務透明度低,一掛牌股價飆高後都往下掉。康榮寶認為,最怕散戶受傷後,也不想玩了,TDR就變成死水一攤,這是所有人都不想見到的最壞劇本。

【延伸閱讀】康師傅TDR股價爬不起來 ——TDR績效前5名及倒數5名公司

前5大賠錢TDR

公司:僑威控股報酬率:-46%

公司:明輝環球報酬率:-34%

公司:大成糖報酬率:-27%

公司:康師傅報酬率:-27%

公司:中國泰山報酬率:-21%

前5大賺錢TDR

公司:友佳國際報酬率:75%

公司:陽光能源報酬率:59%

公司:美德醫報酬率:53%

公司:新焦點報酬率:51%

公司:中國旺旺報酬率:47%

註:以掛牌價到2011/2/22收盤價計算除權息後報酬率,本表比較母體為'09/4/28中國旺旺掛牌後的各檔TDR 資料來源:Cmon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1

月薪兩萬三 工作六年存八十萬元 無痛省錢 苦勞上班族存下半數薪水


2011-12-05  TWM




今年二十七歲的陳詩瑜(化名), 雖然月薪才二萬三,但是靠著紀律地儲蓄,和有計畫性地消費,工作近六年就已累積了約八十萬元的資產,相當於存下逾半的收入,預計在三十歲前,就能順利達成 第一桶金的夢想。

撰文‧何珮郁

走進正值周年慶期間的百貨公司裡,斗大醒目的海報上寫著滿千送百、各家信用卡的 優惠資訊,每家專櫃的櫃姐無不卯足全力,說服消費者掏出口袋中的信用卡,無怨無悔地刷下去。然而,正當大家被櫃姐洗腦時,精打細算的陳詩瑜(化名),卻有 一股與眾不同的冷靜。

平常的她,是不追趕周年慶熱潮的,今天皮夾裡也只準備了二千元,目標就只鎖定一件保暖的外套,「既然消費目的是為了 『保暖』,就不去看那些『不夠保暖』的衣服。」而即使看上了一件相當滿意的款式,只要超出預算一百元,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放回去。

其實,理性 消費並沒有想像中困難,陳詩瑜說,每次去逛街前,一定會先設定好「消費目的」,例如,平常騎車上下班的她,買外套一定是以保暖、防風為優先考量,然後就根 據這些條件專心地找,再加上嚴格制定預算,如此一來,就可以盡量避免東看西看,最後又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降低痛感

抓 緊每日預算 分期攤提消費今年二十七歲的陳詩瑜,出社會工作近六年,從事幼教工作的她,月薪始終停留在二萬三千元,正因為薪水不多,每一分錢都更顯重要。不過,靠著堅 定的意志力強迫儲蓄,她目前已累積了約八十萬元的資產,希望在三十歲前存到第一桶金的計畫,眼看著即將達陣。

「其實,我只是徹底落實『收入 減儲蓄等於支出』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原則而已。」陳詩瑜表示,每個月只要薪水一發下來,她就會先撥一萬元到另一個儲蓄帳戶,剩下的一萬三千元中,三千元定期 定額投資基金、三千元上繳父母作為家用,剩下的七千元,才是每個月的生活費。

「一個月用七千元,這樣還不夠,你要更精準地告訴自己,每天的 預算是二三○元。」陳詩瑜將七千元除以一個月的天數,估計每天可消費金額約在二三○元。「清清楚楚,是有效存錢的前提。」她強調,把預算額度精算到「每一 天」,才能知道今天多花了多少錢,明天要立刻省回多少錢。

陳詩瑜表示,「清清楚楚」不但是有效存錢的前提,也是「無痛省錢」的前提。她有點 不好意思地舉例,雖然很省,但假日偶爾還是會和朋友聚餐,犒賞自己一番,「如果知道六天後的聚餐可能會多花三百元,自己就會很清楚,現在開始每天要多省五 十元,每天的預算剩下一八○元。」她強調,因為清楚每天的預算,才能精確為未來的消費「分期攤提」,降低「一次省足」的痛苦。

精 明消費

刷卡搶優惠 不忘留等額現金另一方面,她雖有信用卡,但「信用卡是我的省錢工具之一。」只有使用信用卡能夠得到優惠的必要消費,陳詩瑜才會掏出信用卡,「重點是,今天 刷了多少錢,回家一定會立刻把等額的錢放在一個信封袋裡,等著繳款日到來,如此才能確保這個月的消費,不會變成下個月的負擔。﹂陳詩瑜認為,省錢非但不是 虐待自己,更能降低﹁不時之需﹂的痛苦。「隨著年齡增加,常會收到紅色炸彈,如果平常沒有儲蓄,根本沒有預算可以包紅包!」她表示,如果有這種意外支出, 就會動用儲蓄帳戶的錢,才不會造成日常生活的負擔。

而年關將近,對於即將到來的年終獎金,會如何分配?陳詩瑜說,每年年終大約發一個半月, 除了提撥一部分用來包紅包給家人之外,其他部分,則當作是給自己一年一度的「周年慶」,趁機會在過年假期中,吃平常捨不得吃的大餐,去比較遠的地方遊玩 等,在辛苦儲蓄了一年之後,額外給自己一點心理上的報酬。

至於每個月定期定額扣三千元的基金投資,陳詩瑜也已累積了約十八萬元。她回憶道, 自己剛投資不久,就遇到二○○八年的金融海嘯,眼看著跌跌不休的報酬率,讓她每天都過得很焦慮,決定暫時停扣,後來市場止跌回升時,讓她扼腕不已。但也因 這次經驗,讓她體會到,在市場低點時繼續扣款的重要性。

仔細觀察陳詩瑜的理財行為,不難發現,正因為她的收入不多,每一分錢使用起來就更謹 慎、更有計畫,再加上有紀律地儲蓄,資產累積速度更勝同儕。她說,看著自己逐漸成長的存款數字,真的很有成就感;短期內最大的夢想,就是存到一百萬元時, 要犒賞自己去歐洲旅行。

陳詩瑜(化名)

出生:1984年

現職:幼 稚園教師

學歷:育達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

年收入:31萬元

無痛省錢4心法

心 法1

精算出「每一天的預算額度」將每月預算進一步計算出「每天的消費額度」,才能精確為未來的消費「分期攤提」,降低「一次省足」的痛苦。

心 法2

設定好「每一次的消費目的」省錢不代表不能消費,但消費的目的要十分清楚,想買保暖外套,就不去看不能保暖的衣服。

心 法3

刷卡後「立刻封鎖等額現金」每次刷卡後,要立即把等額現金封鎖到信封袋,等待付款,以免喪失消費戒心。

心 法4

給自己「每年一次浪費的機會」利用年終獎金的多餘收入,讓自己的消費情緒找到一個小小的出口,否則意志力終將被欲望打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6

獨家調查:過半數民眾贊成電費漲價部分用以發展綠能彌補台電虧損外 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

2012-4-2  TWM




 

選後各項物資齊飛漲,民眾痛苦指數持續飆高,根據︽今周刊︾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民眾認為電價不該漲,若將漲價部分轉為發展綠能,則有超過五成民眾贊同,顯然民眾希望政府調漲電價後有更積極的作為,而不僅是彌補台電虧損而已。

撰文‧鄭淳予、林筱庭

國內的油、水、電價格長期以來不只隨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也隨著政治、選舉等因素,擺盪在漲凍之間。

時間回溯到二○○八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即宣布油、電、天然氣價格解凍調漲,而今馬總統連任成功,新任閣揆陳冲上任後,國內油、水、電價調漲價格的聲音再度四起!

從總統、閣揆、經濟部長、台電一連串的言論當中,已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一波「油電漲價」勢在必行,目前行政院、經濟部與台電已在密集研議電價調整案,據聞最慢五二○總統就職前電價就會調漲,初步計算這波電價調整,漲價幅度可能多達兩位數。

民調結果

不應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由於二月以來油價、瓦斯漲個不停,甚至學費也醞釀調漲,現在又多一個電價要調漲,在萬物齊漲、薪水卻遲遲不漲的同時,各界對於電價調漲反彈聲浪四起。《今周刊》也特別委請波仕特線上市調公司,針對台灣民眾對於電價調漲及了解程度進行問卷調查。

根據《今周刊》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一般民眾不僅對目前國際電價行情一無所知,對於當前台灣的低廉電價也毫無概念,但卻是聞漲色變。

根據國際能源署二○一○年調查,台灣每度住宅用電為二.七元,在鄰近國家當中,除了南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三.九元、日本一度電為七.五元。台灣電價偏低,電價應該調漲嗎?︽今周刊︾問卷結果顯示,有一八.四%的受訪者認為「應該」,但是有高達八一.六%的人認為「不應該」。

會有這樣的結果,波仕特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香港以及日本的用電度數高,但相對來說,這兩地的人民所得也高,因此可以負擔較高的電費。

若以去年台灣家戶每月平均用電為三二三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八八二元,若電費調漲,大家可以接受的漲幅區間為何?結果發現,有八七%的受訪者表示「每度電漲一元以內」比率最高,其次是「每度電漲一至二元」有一○.二%,其餘比率都在個位數以下,由此可知,電費若真的必須調漲,若調幅在二成以內,將是一般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們進一步問到,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於公平正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則有過半數的民眾表示贊同,真正持反對或非常反對意見者,只有不到二成,這足以顯示一般民眾其實願意接受有積極作為當作前提的電價調漲條件,而不僅是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價。

問題癥結

過低電價造成企業投資誤判國際能源署資料指出,二○一○年在世界三十四個主要國家中,台灣的住宅用電價格倒數第二名,工業用電價格則是倒數第四名,到了一一年價差更形拉大。「能源價格低於國際水準,只會讓台灣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不利於長期產業競爭力。」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說。

「台電價格訂定本身就是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亞洲鄰國最低價,起初是為了競爭優勢,但卻造成整體產業結構偏向石化、鋼鐵等重工業。」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指出,電價偏低等於變相鼓勵高耗能產業,使得台灣的「能源密集度」(編按:即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消耗的能源數量,高密集度代表能源轉換國民生產毛額的成本偏高)長期居高不下。

以用電量來說,根據二○一一年的統計,台灣一年工業用電量占總用電量的七成,住商用電僅占三成,不過在電價的分擔上,工業用電電價占總電費的六成五,住商卻占三成五。

綠色行動聯盟董事趙家緯就說,台灣工業用電量是住商用電的三倍,不過政府過去五年,每年平均卻要花掉約五百億元補貼價格偏低的工業用電,用電愈多者受惠越大,顯然不合理。

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統計二○一○年,同樣為創造一美元的國民生產毛額,台灣比日本多消耗近一.八倍能源,同時每人每年消費一單位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比日本高出四○%。

「一切都是因為油、電價格太便宜,尤其工業用電需求高,價格卻偏低,完全不合理。」林祖嘉說,這次電價調漲,台電應拉開電價級距,讓用電大戶負擔高電價,調整電價結構才能使能源更有效利用。

補救方法

根據電力結構分級調漲費率「尤其電價只占重工業成本不到二%,政府根本不用擔心調高電價會使工業出走,反過來更應該調漲促成產業轉型,才能符合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林祖嘉認為,往「無煙囪工業」發展,例如觀光、服務業等,才是未來發展趨勢。

不僅是石化、鋼鐵等產業,台灣經濟研究院五所副所長陳詩豪表示,台灣高科技產業有一部分的競爭力就是靠低廉的水電價所培植。

「高科技產業擁有密集的全自動化廠房,這些都需要靠大量電力維持運轉,但最後大家都在賺二%至四%的毛利。」陳詩豪強調,不符合成本的電價已長期誤導企業界對資源成本的估算。「就因為台灣的能源價格完全被低估,讓大家誤判台灣能提供投資高科技產業的條件,最後可能也造成產業升級的阻力。」「電價每度不到三元的時候,造成了大量的投資,但是當電價恢復到正常合理的水準,可能是四元或五元的時候,就會造成原先產業結構的崩潰。」依此看來,唯有立即導正各界對於能源價格的錯誤觀念,才有可能遏止惡性循環的發生。

國內工業用戶一直是致使高耗電成本機組必須發動的高用電戶,但政府過去卻站在產業補助的思惟,形同「買越多,算得越便宜」的計價方式,陳詩豪認為,分級電價的出發點就在於回歸成本使用的重分配,用電量最高者,就必須分攤費率較高的電費,這已是必然的趨勢。

長久之計

調整台灣產業與能源政策

從︽今周刊︾這次所做的問卷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在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下,可以接受電價調漲,且漲價部分能撥入專款,協助發展綠能產業,顯然民眾並非毫無理性地抗漲,而是希望主管機關在漲價的前提下,可以提出更具體、更具有建設性的計畫。

這部分則需要主管能源及台電的經濟部能夠具體提出一套完善的漲價計畫及配套措施,而不要讓民眾認為電價調漲只是為了彌補台電的虧損。

以目前台灣經濟部旗下能源局在綠色能源的開發來看,主要還是以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電為重點,之後能源局也將陸續提出「千架海陸風力機」以及「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

但根據台電高層主管指出,現行太陽能電力每度成本高達十二至十五元,民眾能否接受反映成本後相對昂貴的綠色電力,後續還有待觀察。

林祖嘉認為,能源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民眾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電價即使現階段不調,未來幾年內也一定會大幅調漲,「尤其台電是國營事業,虧損也是全體納稅人在負擔,不如早日調整價格,讓使用者付費,而非由政府一味補貼電價。﹂其實在這波電價調漲聲浪之下,政府與台電要思考的,不應該只是彌補虧損、減少虧損的問題,而應該更積極地全面規畫台灣產業及能源政策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讓台電繼續躲在「因為不能轉嫁所以虧損」的羽翼下不求進步。

綠色電力

指來自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如風能、太陽能、水力等。一般電力使用因無法區別電力來源,故不會以電力來源的不同徵收不同電價,但綠色電力具有較傳統電力低碳與低汙染排放的特性,在先進國家被區別於一般電力,而收取綠色電價。

逾七成民眾不清楚台灣電價很低你知道除了產油國之外,台灣電價幾乎是世界最低的嗎?

知道

27.9%

不知道

72.1%

註:有效問卷1980份

逾八成民眾不贊成調漲電價目前台灣每度電2.7元,鄰近亞洲國家除了南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3.9元、日本一度電為7.5元,你認為台灣電價應該調漲嗎?

應該

18.4%

不應該

81.6%

註:有效問卷1986份

大部分民眾只願意微幅調漲去年台灣家戶每月平均用電為323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882元,若電費調漲,你可以接受的漲幅區間為?

每度電漲1元以內

86.9%

每度電漲1至2元

10.3%

每度電漲2至3元

1.9%

每度電漲3至5元

0.9%

註:有效問卷1986份

過半民眾同意漲價費用轉成發展綠能產業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乎公平正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你贊成嗎?

同意

38.1%

沒意見29.0%

非常同意

15.2%

反對9.2%

非常反對8.5%

註:有效問卷1834份

不合理!

工業電價比發電成本便宜!

政府每年平均花500億元補助過低的工業電價!若能開徵能源稅、降所得稅,並取消不公義的工業電價補貼,則可大大提升用電效率,讓數百億元稅金回歸民生福利中。

工業用電

每度2.45元<發電成本每度2.82元<你家電費每度2.94元註:台電2012年1月資料工業用電補助多!

過去五年共獲得超過2600億元的補貼

年度工業用電價格

(元/度)發電成本

(元/度)工業用電補貼

(億元)

20071.932.37527.56 20082.122.90913.36 20092.462.68238.58 20102.462.82449.07 20112.452.82472.82 資料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1

全台半數早餐店咖啡 靠他供應!

2013-01-21 TCW
 
 

 

生活在台灣的你,一定聽過星巴克(Starbuck)、丹堤、怡客咖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最大宗的咖啡進口商,是一位出身小學畢業的水果盤商,而且,你也一定喝過他賣的咖啡。

他,是品皇咖啡創辦人洪明寶,國內一年進口近兩萬噸咖啡生豆,三分之一由他進口;全台半數街邊早餐店的咖啡,都出自他設在嘉義縣太保市的工廠。

他用最「台」的方式,賣「蓋高尚」的咖啡,如今還賣到全台第一。

一月五日傍晚,嘉義朴子通往太保的縣道一六七,沿電線杆上黃底紅字「品皇咖啡」插旗,路邊兩旁停滿綿延逾一公里的車龍,人流則聚往品皇咖啡(簡稱品皇)總部三廠內的尾牙晚宴會場。餐前時刻,會場後方兩頭身長逾米的大鮪魚,現切生魚片供饕客品嘗;晚宴主秀,霓虹舞台上的主角,是老牌台語歌手黃西田。

包含中午宴請從花東等地遠道前來加盟主的桌數,今年品皇尾牙規模突破三百桌。「太保(市)這邊沒見過尾牙場面辦這麼大的,」主桌上賓太保市市長董國誠說。

敢另類!不怕被人嫌台公司品牌命名竟找乩童挑

洪明寶賣咖啡,如同他辦尾牙,生猛有力、台味十足!

走近台中公益路品皇門市總店,擺在結帳櫃檯前的,是一整摞「台中高糧」高粱酒,「那是替朋友幫忙賣的啦!」洪明寶熟練的煮著虹吸式咖啡,一面解釋道。

不只混搭兼賣白酒,連講解如何煮出好咖啡,也是十足台味,「高海拔咖啡豆,像是黃金曼特寧、印尼蘇門答臘的藍寶石咖啡,煮的時間長,道理就和高山茶要泡比較久,才會出味一樣,我都這樣推廣給客戶的。」他用鄉土味十足的流利台語說。

更台的還有,以「品皇」、「后政」分別做為品牌和公司名的緣由。問洪明寶,星巴克咖啡命名是取自《白鯨記》小說中,那位愛喝咖啡的輪船大副史塔巴克,那麼「品皇」、「后政」意涵為何?「哪有什麼意涵,就神明選的呀,朋友帶我去嘉義水上一間廟,我拿了十幾個名字(指品牌名)去,乩童起乩挑的。」他直白回答。

雖說,濃濃的庶民性格,讓人很難與品牌、咖啡、品味等關鍵字聯想在一起,但這並不影響洪明寶在國內咖啡業界的實力。

「說起來,全台咖啡原料批發業界,就屬品皇市占率最大,」同行的廣吉食品總經理賴勇誠說,品皇全台有一百二十家加盟門市遍布各鄉鎮,是洪明寶的業務據點,觸角伸得早也最廣,從早餐店到代工三合一隨身包飯店備品等,都屬於其業務的範圍,「他跳脫做生意的常規。」

替品皇規畫觀光工廠的肯默整合設計總監黃信彰也說,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品牌,就是在中部的選舉場子,贊助者送來印有「品皇咖啡」字樣紙杯的三合一咖啡。

敢豪賭!被看衰照改行烘焙、行銷全靠土法煉鋼

剛過花甲之年的洪明寶,一九八九年創立品皇咖啡。早年,他是水果盤商,掌握嘉義地區九成飯店、日本料理店的水果生意,送水果到餐廳和吧台師傅聊天時,發現當時一杯售價六十元的咖啡,利潤竟高達四十元,比賣水果好賺,但當時咖啡原料供應商少,評估認為切入這塊市場應有機會,但當時喝咖啡的人極少,「一百個朋友,九十九個反對我改行,」他說。

但曾在十四歲時向親戚借錢,做起棉花、瓜子等契作生意,不到二十歲就賺過千萬元大錢的洪明寶,一向有自己的定見,「他說,他喜歡做最困難的工作。」洪明寶妻子洪徐月祝說。

「完全是土法煉鋼來的,」洪明寶回憶,當年設工廠烘焙生豆,雖有資金但沒技術,也找不到人教,怎樣的豆子烘焙火候該如何拿捏,都是靠摸索出來的,「從工廠三個人、最小容量的十公斤炒豆機開始,一鍋一鍋試。」

炒豆技術或許能操之在己,但要把咖啡賣出去,則得要買方點頭。

一開始,洪明寶鎖定超市通路,自己帶著業務全台跑,奧迪車十年開了六十萬公里才報廢,在一同前往的業務貨車上,都會擺瓦斯爐和茶壺,備水現煮,不然就是咖啡先煮好放在保溫壺裡給對方試飲,「那時喝咖啡的人少,常遇到不敢喝的,還要先喝給對方看。」最高紀錄,同一個賣場,他前前後後拜訪了六十趟,對方才簽下訂單。

洪徐月祝回憶,有一回洪明寶過午進門,她問老公中午吃飯了沒?他答沒有,問他為什麼不吃?「他說,喝咖啡已經喝飽了!」

敢變通!零售通路碰壁改自建門市轉攻封閉市場

搭罐裝的伯朗咖啡便車,品皇也曾經推出易開罐咖啡。不過,由於欠缺行銷資源、品牌知名度低,雖然擠進通路,也走低價路線,售價只有其他品牌六、七成,卻不敵同貨架上的品牌UCC、麥斯威爾,「過完中秋節,一車又一車的咖啡禮盒被退貨,不是盤子破,就是盒子被壓扁,堆得像山一樣高。」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退貨危機讓洪明寶想起,早年賣水果給飯店的特定通路模式。於是,他拉親戚自建門市,成立業務團隊,開發封閉市場的商機。例如,賣以公斤計的量販包三合一咖啡,供貨給國內上萬家早餐店裡一早要忙著煎蛋、烤吐司的老闆。

需要這類便宜同時又方便的調味咖啡,不只早餐店。一九九○年前後,台股指數首次站上萬點,八大行業興盛,洪明寶把業務對象鎖定在理容院,「我告訴理容院老闆,請客人喝咖啡比奉烏龍茶,class較高(高級感之意)。」

除此之外,由民間休息站供應給全台遊覽車上的熱咖啡,包括阿羅哈等長途客運業者的旅客休息室,這塊星巴克、7-Eleven吃不到的咖啡市場,所使用的咖啡原料,八成以上也都由洪明寶包辦。

賣咖啡給這些特定通路,對通路盤商而言,除了要價格便宜,最重要是對味。

因此,品皇早年提供咖啡給盤商或大客戶,新品一律先免費試用,訂一千磅咖啡豆,更直接按比率免費贈送一百公斤做推廣。

「人們喝咖啡,先入為主的習慣最重要,」洪明寶自豪的說,別人當然會用更低價,搶走像是早餐店或休息站的品皇客戶,但往往因不合消費者口味,沒多久商家就又回頭叫貨。

他甚至為選舉場合特別開發,像泡麵碗麵組一樣以體積取勝的三合一咖啡紙杯組,「支持者送這個,便宜,又比贊助茶葉和現金有面子。」洪明寶驕傲的說:「我做的生意,別人都看不懂,要是別人看懂,我早就被淘汰了!」

敢獨創!砸三億蓋工廠賺觀光財兼炒高品牌名氣

品皇最新落成兼做觀光工廠,也是今年尾牙場地的三廠,斥資三億元採無樑柱設計,占地面積達三千坪,比一個足球場還大!

儘管已經是台灣咖啡市場的一方霸主,更早在十四年前,就到印尼契作,但是由於經營並非走坊間連鎖店模式,品牌知名度低,卻讓洪明寶上不了檯面,這讓他動了念頭想做觀光工廠,讓大家認識這台灣老牌子咖啡。

兩年前,洪明寶打算成立全台第一個以咖啡為主題的博物館與觀光工廠,向生產力中心申請商業服務輔導計畫,卻兩度被駁回,有評審委員表明完全沒聽過這品牌,也不認為沒有咖啡文化的嘉義鄉下適合設觀光工廠;向外貿協會提出申請,連進入審查都沒有份,在書面的階段就被退件,理由也是知名度不足。

對此,洪明寶長子,去年通過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認證,國內目前只有七十人取得這個咖啡品質鑑定師資格的洪仁政,則舉義大利知名品牌老咖啡Lavazza為標竿,「Lavazza也是從一家小雜貨店買生豆、做烘焙起家的。」他說,看到Lavazza的成功模式,品皇才決定建立博物館和觀光工廠。

不只台灣市場,品皇十多年前也登陸上海,正進入開花結果階段。洪明寶的台式咖啡鄉野傳奇,好戲才正要上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47

港樓市辣招 半數地產代理面臨失業

http://thehousenews.com/finance/%E6%B8%AF%E6%A8%93%E5%B8%82%E8%BE%A3%E6%8B%9B-%E5%8D%8A%E6%95%B8%E5%9C%B0%E7%94%A2%E4%BB%A3%E7%90%86%E9%9D%A2%E8%87%A8%E5%A4%B1%E6%A5%AD/

就算飛到悠閒的印尼峇里島參加APEC會議,香港特首梁振英對樓市調控還是一派緊張,特別在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這天下午,他對習近平強調說,為了改善香港市民的住屋問題,必須「平穩」發展香港樓市!梁振英說這些話是胸有成竹的,因為香港中文大學在10月初發佈的民調指出,針對三輪樓市辣招,62%受訪者希望「維持不變」,14%受訪者更支持「進一步收緊」,這結果肯定讓特區政府下一輪的樓市管控措施更「積極以對」。

沉寂了大半年,香港整體樓市在幾輪辣招之下,如今出現一手樓與二手樓同場競逐的場面。聰明的發展商們,將一手樓盤的發售價,壓低至比同區二手樓更便宜的地步,只求盡快回款及完成全年銷售目標。10月上旬,新鴻基地產在九龍站推出的超級豪宅「天璽」大砍四成樓價,甚至比當地二手房還要便宜一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發展商打出新招,在他們身後,地產中介也唏噓不已。明輝地產負責人溫明輝是地產代理商總會紅磡分會前主席,他大嘆市道艱難:「辣招推出前,行業裡平均每個月三個經紀有一單成交,現在萎縮到十個人才開一張單。」現階段,辣招令樓市成交急劇萎縮,靠成交佣金生存的中介行業首當其衝受到打擊。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也說:「到全行全業經濟出現問題時,政府一定要收手。」

樓市的低谷,就是地產代理業的低谷。住宅成交曲線,就像經紀行業的心電圖,從2009至2010年的亢奮期,經過幾輪政策重錘壓制,自2012年下半年起只能在低位徘徊,不過目前在民心支持下,看來特區政府不會如施永青所言輕易收手。

根據土地註冊處數據,自從香港政府在2010年11月首次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後三個月,平均樓市成交總數比辣招前,大幅下滑16%。到今年2月,第三輪辣招推出,徵稅對象延伸至屬於非住宅的商舖、工廈和車位,而且印花稅率翻倍,導致今年第三季成交總量約僅15800宗、成交額預估僅840億港元,創金融海嘯後新低。

成交大幅萎縮,代理從業員自然如坐針氈,但地產和金融是香港主流的支柱行業,地產代理人數更從2009年底的2萬5810人,上升至2013年4月底創歷史新高的3萬7173人,已經形成了龐大與地產市道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溫明輝說出心裡話:「我做了二十多年經紀人,如果轉行都不知道做什麼好。」從目前看,尚未見市場上或政府有協助這些經紀轉型的措施。

經紀無法「開單」,卻又要支付他們底薪,地產代理公司老闆心裡自然著急。「行業裡面,每個月起碼要發5000至6000港元的底薪給每個經紀,」溫明輝笑稱,「公司要發鼓勵信給員工,叫他們加把勁! 」上市地產代理企業美聯物業截至6月底的半年業績轉盈為虧,半年蝕9518萬港元。每次有新辣招公佈,無疑都會成為其股價的毒藥。

中介自然抓住每一個機會表達對辣招的反對。與美聯物業份屬同系公司的美聯移民行政總裁吉安,在一個投資移民發佈會完結後,都會拿起紙牌呼籲港府為內地投資移民客戶設立退款機制,即若日後辣招撤銷,印花稅可退回。

「政府不應該干預自由市場,從銀行按揭入手控制樓市就行了,資金不足的人就借少點,例如三成至五成,」溫明輝說出了他作為從業者的看法和期望,「所有辣招都應該撤銷,政府多建公屋和居屋就行了。」

8月時地產代理抗爭行動逐漸升級,誓要保衛飯碗。先是由地產代理為主成立了「辣招苦主大聯盟」,美聯地產董事總經理黃子華更言道,未來1年可能會有2萬名從業員遭淘汰。辣招苦主大聯盟近期更聲稱,不排除有更激烈的進一步行動。

雖然利益群體發出了強烈的呼聲,但從政府官員的表態看,對貫徹辣招的立場卻非常堅定。在第三輪辣招推出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就發表網誌,稱今年1月住宅樓價上升2%,且在2月份升勢持續,令他「毫不猶豫」地推出了雙倍印花稅。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第三季面對議員質詢時指出,以公司名義置業的人士被認定為主要是希望作資產管理用途,所以這些人可以選擇以個人名義置業,相反,豁免前者的印花稅,會發出政府決心不足的錯誤信號,將再次刮起樓市炒風;其次,相對於成交萎縮對地產中介收入的影響,假如出現樓市和經濟風險,情況會更嚴重。換言之,港府更注重宏觀風險,而非個別行業利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港府認為地產代理從業人數相較其他行業,顯得供過於求。一位接近政府決策人士向本刊表示,根據政府的內部估算和與新加坡、紐約等地的橫向比較,香港的地產經紀人數兩萬人即足夠,而目前卻有接近四萬位從業員。因此,地產代理高層對於從業員流失的警告,自然難以說服政府有所行動。

【總之】 香港政府已表達了堅定執行樓市辣招的決心,這源於對民間呼聲的回應。發展商和地產代理需審時度勢,回應政策帶來的衝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39

中石化集團擬出售加拿大兩最大頁岩氣田半數權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250

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北美董事長馮志強向路透表示,中石化打算出售其在加拿大兩個最大頁岩氣田的半數權益,以分散成本及加快開發。

「我們不只是買家,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來優化資產。沒有哪一家國企的任務是光買資源,規模很重要,而能賺錢的規模更加重要。」

中國石化集團正在為Montney和Duvernay兩頁岩氣田尋找平等股權合夥人。這兩處礦區位於加拿大西部,共計面積約50萬英畝(2,023平方公里),是中國石化在2011年以逾20億美元購入的Daylight Energy資產之一,並隨後進行了擴展。

出售股權可能在加拿大產生正面效應。今年稍早,中國國有企業中海油完成對加拿大油氣公司Nexen的151億美元收購,引發了激烈的政治辯論和政策抵制。

馮志強拒絕為該部分礦區股權標價,但表示總的可採儲量範圍在數十萬億立方英呎左右。

「由於勘探成功和收購價低廉,中國石化已經將Montney的價值『翻了多倍』,但是將這種非傳統資源開採所需的鑽探任務過於繁重,中國石化無力獨自承擔。中國石化希望維持運營者身份。」

中石化迄今已投資約100億美元在加拿大,約佔其整體海外投資的14%。中石化在加國兩大主要併購對象為重質油製造商Syncrude和以頁岩氣為主的Daylight Energy。這兩家企業每日為中石化生產相當於7萬桶。但這和中石化每日從國際市場買進的近500萬桶相比,僅是杯水車薪。

馮志強表示,由於開發成本非常高,且美國頁岩榮景後天然氣價格疲軟,Syncrude迄今所產生的報酬率低於預期,而Daylight的現金流仍然為負。

儘管如此,中石化仍希望未來幾年在加拿大加速拓展。中國在上月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淨進口國。加拿大石油儲量在全球名列第三僅次於沙特和委內瑞拉,而且可能是中國未來穩定且主要的供應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62

美國國會議員半數為百萬富翁,誰為窮人說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700

OpenSecrets blog披露美國國會成員的平均個人資產超過了100萬美元。現任的534位國會成員中,至少有268人2012年的平均個人資產至少達100萬美元。而2011年,只有257位國會成員的個人凈資產中值超過100萬美元。OpenSecrets blog的數據來自於國會成員和國會成員候選人。OpenSecrets 寫道:國會議員一直都比普通美國人要有錢的多。但是當有超過一半的國會議員躋身百萬富翁之列的時候,這一事實便具有了分水嶺意義。因為是這些百萬富翁國會議員在掌控著與普通美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的話語權。比如失業救濟,食品券,最低工資以及稅收制度的改革。民主黨認為一個被貧困問題困擾的國家需要的是了解民生疾苦的政治家。可下面的數據會告訴你民主黨比共和黨有錢。民主黨成員個人財富的中值是110萬美元,比2011年增加了11.6%。OpenScrets援引了來自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兩黨成員財富數據:民主黨國會議員2012年的資產中值為104萬美元,而共和黨國會議員的是接近100萬美元。2011年,這兩項數字分別為99萬美元和90萬美元。再看看兩院中民主黨和共和黨成員的財富對比狀況。眾議院議員的個人資產中值為89萬美元,2011年該數值為85萬美元。在2011年,眾議院民主黨議員的個人財富中值是92萬美元,比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的個人財富中值88萬美元要高的多。眾議院中兩黨成員的財富都比2011年有所增長。參議院議員個人財富中值從250萬美元增加到了270萬美元。不過在參議院,民主黨的風頭被共和黨搶去了。民主黨參議員的個人財富中值為170萬美元,比2011年的240萬有所減少。而共和黨參議員的個人財富中值為290萬美元,比2011年的250萬增加了40萬美元。現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是2011年最富有的參議員,個人資產為2.48億美元。Darell Issa,眾議院監督和政府改革委員會主席,是2012年的最有錢議員。在2012年,Issa的汽車警報生意價值4.64億美元。百萬富翁議員們擁有的資產集中在哪些領域呢?總體來說,房地產是他們最喜歡的投資領域。在2012年,他們對房地產的投資在4.42億美元到14億美元之間。由於百萬富翁議員們的投資也有很大部分集中在金融機構,Zerohedge認為由此可以看出美國金融系統和國會的共生關系。而對於伯南克和國會來說,抑制房市泡沫是首要之急。對於一個被百萬富翁占據半數席位的美國國會, Zerohedge評論道:恭喜這些大款政治家!只要美國經濟還健康,願他們盡興享受。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主席Sheila Krumhoz說雖然民意調查顯示了民眾對國會牢騷不少,但是美國愛選舉有錢政客的癖好卻沒有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72

《調查報告》半數受訪者沒準備退休金 預約晚美人生 六成民眾憂老後沒人照顧

2014-06-30  TWM
 
 

 

時間不停流逝,再四年不到,台灣就要邁入高齡社會,全台灣的人民究竟準備好了嗎?

《今週刊》全台獨家大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普遍低估長壽與失能風險,你會活得比你想得久、失能年限也比預期的長。

撰文‧蔡曜蓮

台灣在一九九三年時,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達七%,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老年人口將在二○一八年突破一四%,正式進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所花時間比日本還少一年,總共二十五年。

距離一八年已經剩不到四年時間,台灣準備好迎接這波銀髮海嘯嗎?為瞭解民眾是否確切知道老後生活危機,《今週刊》進行「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

九成女性 低估自身壽命此項調查鎖定應該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的四十歲以上民眾,呈現他們對老後生活的預期以及照護的需求。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但顯然民眾普遍低估自己壽命。根據內政部資料,一三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七十六.六九歲,女性為八十三.二五歲,現年四十歲民眾的平均餘命是四十一.三六年。根據《今週刊》調查,男性預期自己壽命為七十六.九一歲, 女性預期自己壽命只有七十五.三一歲,四成七男性少估了自己可活壽命,女性則近九成。

很多人說長壽是福,但若退休金準備不夠,長壽就隱藏巨大財務風險。根據這份調查,仍有逾一半左右的人尚未開始準備退休金。「女性嚴重低估壽命,她們連現況需要的退休金都存不夠,遑論未來活更久,金錢花費高過預期。」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退休女性將面臨多重風險。

對於老年生活最擔心的事情,有六成民眾最擔憂需要被人照顧。但問及:「你預期自己老後會有幾年喪失自理能力?」也有高達六成民眾拒絕回答或無法回答;此外,填答者對於失能的年限大多估計在三年左右。

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於一二年所做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失能比率為一七.四%,且年紀越大,失能比率越高;八十五歲以上長者失能比率將近五成。女性失能者平均失能期限長達七年,高出男性平均的五年。由調查數據可知,多數民眾遠遠低估失能的嚴重性,若與性別交叉分析,女性並未意識到自己失能的程度高於男性。

當失能發生時,則各有四成民眾認為會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己家」;有趣的是,若將「喪失自理能力時,認為自己會住在哪裡」與年齡做交叉分析,可以發現越年輕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住在安養機構的比率越高,四十到四十九歲有五三%民眾認為能住在安養機構;反之,年齡越長越傾向住自宅,六十歲以上的受訪者過半數認為即使失能也會住在自宅。郭迺鋒解讀,「這不見得反映未來民眾對於安養機構的需求會增加,而是四十多歲的民眾多數未去過安養機構,不明白安養機構比不上家庭來得溫暖。」需要照護時最擔心的問題,三成民眾擔心「付不起照護費用」,其次依序為「子女無暇照護」與「照護機構不專業」,可見在未考慮失能的情況下,經濟並不是人們退休時最擔憂的問題,但是一旦失能,經濟就成為首要考量。

沒有能力負擔照護費用,是未來最頭痛的問題,因此超過六成的民眾願意支付額外保費,贊成政府推動《長照保險法》。當被問及政府、企業或個人該由何者負擔長照保險的保費,幾乎各半民眾分別支持該由政府與個人負擔,只有三%民眾認為,可由企業支付。此數據與年齡交叉分析得不出顯著差異。

盼多投資源 設置安養機構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過程,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政府在因應人口結構移位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民眾認為政府該做的準備,在限制複選三項的情況下,「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與「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為最多人選擇的項目。

不管民眾未來在安養機構或自宅養老,不可避免的都將面臨「誰來照顧我?」的問題,現在國內的照護者,有二十萬名外勞與二萬名本國勞工,面對兩者的懸殊差距,超過五成民眾認為,應提高國內看護比率。

《今週刊》長期關注高齡化議題,曾於一○年針對五十到六十四歲人士進行「台灣銀髮照護大調查」。對照前後數據,在政府該為高齡社會做哪些準備上,「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與「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呈現明顯消長,雖然民眾認為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普設安養機構,但台灣目前安養機構的入住率只有七成,仍有三成空床,代表台灣其實不缺安養機構;因而,郭迺鋒認為,「民眾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安養機構,而是擁有品質保障的老後照顧。」至於《長照服務法》正在立院協商,而《保險法》草案也正在研擬,尚未送出行政院,預計三年後上路。當過半民意都表示支持《保險法》,究竟政府要如何利用這筆保險基金,讓現實環境不致與人民理想間的老後生活產生懸殊差距,提高老後照護的專業品質,並致力提升國內看護的比率,值得執政者深思長照服務法規。

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

單位:%

認知不足,原來我們活得比自己想得久近9成女性低估自身壽命。

Q1.男女預期自己能活多久?(2013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76.69歲,女性為83.25歲)單位:%

男 女

70歲以下6.46.8 70~74歲11.315.3 75~79歲12.211.6 80~84歲21.915.8 85~89歲6.13.8

90歲以上42.2

不知道╱拒答38.144.5 接續上題,有4成7的男性低估自身餘命,女性則將近9成。(不計拒答╱不知道者)單位:%

男47女88

5成民眾沒有準備退休金。

Q2.目前準備多少比率的退休金?單位:%

1~10%7

11~30%8

31~50%9

51~70%3

71~90%2

90%以上8

不知道╱拒答13

沒有50

民眾最擔心晚年需要被人照顧。

Q3.退休後最擔心的老年生活問題?

需要被人照顧62

錢不夠用20

一個人獨居2

子女無力奉養6

被社會孤立1

入住安養中心3

財產分配問題1

配偶先過世2

其他3

民眾顯然過於低估失能的嚴重性。

Q4.民眾認為自己未來有幾年時間是喪失自理能力?(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女性失能者平均7年、男性5年)單位:年

40~44歲3.98

45~49歲3.73

50~54歲3.74

55~59歲2.28

60~64歲2.85

65~69歲3.74

70歲以上2.5

觀念變了,青壯年族群不排斥將來住進安養機構若失能,多數民眾希望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宅。

Q5.喪失自理能力時,認為自己會住在哪裡?單位:%

安養機構40

住自己家40

與親戚子女同住10

與朋友同住1

老人社區或公寓2

不知道╱拒答7

將上題與受訪者年齡做交叉分析,可看出40~49歲民眾傾向住在安養機構;反之,年齡越高的受訪者越傾向住自宅。

安養機構

40~49歲53

50~59歲43

60歲以上34

住自己家

40~49歲36

50~59歲43

60歲以上50

與親戚子女同住

40~49歲9

50~59歲11

60歲以上12

老人社區或公寓

40~49歲2

50~59歲3

60歲以上4

最怕付不起照護費用。

Q6.最擔心的照護問題?單位:%

付不起照護費用30

子女無暇照護18

找不到適當的看護人選9 必須離開自宅住到照護機構5

照護機構不專業16

不知道╱無意見22

長照保險,已獲民眾支持逾6成民眾支持額外開徵保費。

Q7.政府推動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需要額外開徵保費,請問你支不支持?單位:%

支持64

不支持24

沒意見12

主張政府與個人負擔長照保費,各佔一半。

Q8.政府推動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你希望保費由誰來負擔?單位:%

政府49

個人48

企業3

5成民眾希望提高國內看護的比率。

Q9.目前台灣長照環境中,根據家庭照顧者總會調查,國內僅有2萬名專業照顧者(佔4%),其餘20萬名皆為外籍勞工(佔28%)。你認為這樣的狀況:單位:%不合理,希望提高國內看護的比率54 不合理,希望提高外勞看護的比率3 合理,應維持現況23

不知道╱拒答20

照護機構與長照保險的

需求增加。

Q10.政府最該為迎接高齡化社會做哪些準備?

2010年50~64歲民眾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29 提高國民年金、勞保等年金發放金額20 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17 制定可以維護老人權益的法規10 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7 以房養老的逆向抵押貸款2

延後退休年齡2

要求無障礙空間設施2

擴大引進外籍看護工1

其他10

2014年50~64歲民眾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17 提高國民年金、勞保等年金發放金額10 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26 制定可以維護老人權益的法規9 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10 以房養老的逆向抵押貸款3

延後退休年齡2

要求無障礙空間設施5

擴大引進外籍看護工3

其他15

調查說明:

《今週刊》委託世新民調中心,於6月3日至6月10日針對40歲以上民眾做「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總計回收977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估計誤差為±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09

全國人大:2017年港首普選產生 候選人需提名委員會過半數通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25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下午表決全票通過備受關註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特首普選方案包括:

 一、從2017年開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時: 

(一)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 

(二)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產生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半數以上的支持。 

(三)香港特別行政區合資格選民均有行政長官選舉權,依法從行政長官候選人中選出一名行政長官人選。 

(四)行政長官人選經普選產生後,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今日通過的決議與此前香港媒體披露的草案基本一致。香港媒體形容草案“連落三閘”,“高門檻”的方案幾乎關上了反對派當選特首的閘門。
 
在全國人大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如何看待香港有一些人用比較激進的言行要求公民提名行政長官的候選人,並且要求特區的普選必須符合國際標準,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要對普選的辦法做出這種“關閘性”的規定”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表示,這是“少數人出於其政治目的,以所謂國際標準來取代基本法,對基本法做出另類的詮釋來混淆視聽,還提出公民提名等明顯違反基本法的主張,企圖誤導社會。”他表示“香港一些人不講按照基本法搞普選,而是反複鼓吹要按照“國際標準”搞普選。實際上,這些人的“國際標準”,完全按照他們自己量身訂做。這哪里是什麽“國際標準”,明顯是“個人標準”嘛!”
 
以下為新華社全文: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014年7月15日提交的《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並在審議中充分考慮了香港社會的有關意見和建議。 

會議指出,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規定,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在行政長官實行普選前的適當時候,行政長官須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關規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就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報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2013年12月4日至2014年5月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公眾咨詢。咨詢過程中,香港社會普遍希望2017年實現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並就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必須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等重要原則形成了廣泛共識。對於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香港社會提出了各種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就2017年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修改問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會議認為,行政長官的報告符合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要求,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公眾咨詢的情況,是一個積極、負責、務實的報告。 

會議認為,實行行政長官普選,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關系到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關系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必須審慎、穩步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源於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即“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制定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必須嚴格遵循香港基本法有關規定,符合“一國兩制”的原則,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體現均衡參與,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循序漸進地發展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鑒於香港社會對如何落實香港基本法有關行政長官普選的規定存在較大爭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正確實施香港基本法和決定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負有憲制責任,有必要就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一些核心問題作出規定,以促進香港社會凝聚共識,依法順利實現行政長官普選。 

會議認為,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既要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也要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必須堅持行政長官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的原則。這是“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基本要求,是行政長官的法律地位和重要職責所決定的,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客觀需要。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必須為此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 

會議認為,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立法會產生辦法經過修改後,已經向擴大民主的方向邁出了重大步伐。香港基本法附件二規定的現行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不作修改,2016年第六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繼續適用現行規定,符合循序漸進地發展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的原則,符合香港社會的多數意見,也有利於香港社會各界集中精力優先處理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從而為行政長官實行普選後實現立法會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創造條件。 

鑒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有關普選問題的決定》的有關規定,決定如下: 

一、從2017年開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時: 

(一)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 

(二)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產生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半數以上的支持。 

(三)香港特別行政區合資格選民均有行政長官選舉權,依法從行政長官候選人中選出一名行政長官人選。 

(四)行政長官人選經普選產生後,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三、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依照法定程序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予以規定。修改法案及其修正案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香港基本法和本決定的規定,向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提出,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四、如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未能經法定程序獲得通過,行政長官的選舉繼續適用上一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 

五、香港基本法附件二關於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的現行規定不作修改,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繼續適用第五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法案、議案表決程序。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選舉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在立法會實行普選前的適當時候,由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關規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就立法會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報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 

會議強調,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政策,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穩步推進2017年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是中央的一貫立場。希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依照香港基本法和本決定的規定,共同努力,達至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482

標普抨擊中國地方債:半數省級政府都是垃圾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6

在地方政府直接發債試點中,試點地區清一色獲得了最高評級,收益率逼近國債,這引發市場熱議。國際評級機構標普認為,中國約半數的地方政府可能都是垃圾級。

今年5月,中國首次允許地方政府自主發行債券。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提到,在土地財政捉襟見肘背景下,啟動市政債將大幅拓寬融資渠道並提高地方財政透明度,減少地方政府對影子銀行的依賴。

當時財政部宣布,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

到目前為止,這10個省市已經全部完成了核定額度內的地方債券發行工作,令人吃驚的是,寧夏、江西這些中西部省份的評級與東部發達地區的評級一樣,均獲得了AAA的最高評級,各地方債券的利率基本上與同期國債利率持平,但也出現有的地方政府債券利率水平比國債還低的情況。

但標普暗指,在其調查的31個地方政府中,15個都應該被評為“垃圾級”。這與此前地方政府自發自還試點給外界的印象相去甚遠。

標普分析稱,中國東北的表現最差,東北三省有兩個出現“投機級特征”,12個中部省份的6個,12個西部省份的5個都顯現出垃圾債券特征。

北京、上海等華東地區則狀況較好,這個地區的10個省市中有8個表現出“投資級特征”。

標普主權評級總裁Zhong Liang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中央政府到目前為止只允許特定的地方政府自主發債,他們也知道不同地方政府的評級會有差異,所以采取漸進的改革節奏。

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迫使財政狀況較差的地方政府繼續依靠融資平臺融資,從而加重高成本的債務負擔。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9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