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概股密集私有化:向著牛市奔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1273.html

中概股密集私有化:向著牛市奔跑

一財網 婁敏 2015-06-11 23:07:00

在眾多投資者看來,私有化絕非資本運作的終點,僅僅是中概股回歸的起點。

記者 婁敏 發自上海
 
繼淘米、易居中國後,人人和世紀互聯同日宣布私有化。“這是要每晚一兩家的節奏麽?”一投行高管感慨道。
 
而在眾多投資者看來,私有化絕非資本運作的終點,僅僅是中概股回歸的起點。暴風科技拆除VIE結構登陸創業板,股價譜寫從個位數一路飆漲至327元的財富神話;分眾傳媒從納斯達克退市兩年後借殼宏達新材,未上市前估值已然翻倍。
 
相比在A股市場受到投資者熱捧,中概股們登陸華爾街與國際資本聯姻的蜜月期後,則是屢有摩擦。分眾傳媒即在2011年11月22日遭遇渾水狙擊,致使股價一日內跌去39.49%,次年新東方遭遇同樣一幕,股價兩日間從21.41墜至9.14。就在近日,美國投資者維權律師事務所Rosen Law Firm向迅雷發起集體訴訟,據以往案例無論勝訴敗訴抑或和解,上市公司均將承受不菲的應訴成本。
 
冰火兩重天的反差下,“回家”的誘惑顯得格外誘惑。瑞士信貸昨日發布《中概股回家?》的長篇報告,表示當前網絡遊戲類中概股的2015年預計市盈率僅為19倍,遠遠低於A股同類個股108倍的平均市盈率。最近在A股上市的兩家互聯網公司暴風科技和昆侖萬維漲幅分別為35倍和6.7倍,而這兩家公司均非各自行業(在線視頻和網絡遊戲)的龍頭公司,作為第二梯隊要想在海外市場受到如此追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除估值優勢外報告認為,中概股回歸將重拾本土優勢,大眾對公司品牌及產品均更為熟悉,且上市後會計、法律以及投資者維護等費用有望得到大幅削減。據某知名律所律師介紹,其手頭負責的企業的確有出於本土優勢等的考慮,但最大的回歸動因仍是高估值的吸引,其表示目前手上有七、八個拆除VIE結構的單子,其中部分已有VIE結構但未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已選擇中途掉頭,反倒省去了私有化的麻煩。
 
有百利而無一害?
當前中概股的密集私有化已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排隊回家,何時才能重新踏入家門口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但對公司、對投資者而言,回歸是否有百利而一害?
 
瑞士信貸指出,資本市場應幫助真正優質的公司成長,如果市場缺乏區分好公司和壞公司的能力,公司管理層僅僅因為講故事就可以帶來股價的大幅上漲,管理層或將失去追求長遠發展的動力。
 
此外相比美國市場可在數日內完成再融資,A股市場增發或發行可轉債等均需通過證監會審核,在註冊制未落地前,上市公司再融資平均需要等待6-9個月之久。而在募集資金用途及公司兼並收購等方面,中概股回歸後均面臨著更為嚴苛的“家規”。
 
 
而對投資者而言,享受高溢價的同時也須面臨眾多不便。當前規則下,A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受限於36個月的禁售期,禁售期解除後的前24個月內賣出價不得低於IPO價格,且每年出讓比例不得高於15%。其他原有股東雖可選擇IPO時選擇老股出讓,但自2014年6月以來再未有此情形出現。
 
站在當前持有中概股的中小投資者視角,則有的喜有的悲。根據美國SEC的要求,要約收購方必須向中小股東提供一定的溢價,此前聞風而動的投資者提前布局正是押註於此。但這種短平快的收購溢價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反倒成了潛在損失,一美股投資者向記者表示“我是做長線投資一直拿著的。現在你說私有化,給個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溢價就拿走。問題是之後A股上市的話我還能以這個溢價買回來麽?運氣好,我去打新中個一簽,運氣不好可能得十幾個漲停板之後我才買得進去。問題又來了,接回來的價格可能都超過我的目標價了,我還要不要買?”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21

中概股系列策略之:有关私有化和回归问题的若干问答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669

作者: Kevin张梦云

自我们在513日和68日分别发表了中概股系列策略(4)和(5):《融合回归下的投资机会》及《三大方式掘金中概股回归》以来,中概股市场出现了一波私有化的小高潮。过去一周中,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家中概股公司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分别为易居、人人、世纪互联、如家和博纳影业。此外,还有兰亭集势、500彩票网和欢聚时代的股权结构出现一定变化,具体请见图表1中的总结。不仅如此,私有化小高潮的出现更是推动了中概股公司股价普遍大幅上涨,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梳理的可能回归的11家中概股公司,仅在过去一周中的平均涨幅就高达17%,远高于中概股指数(HXC2.5%的表现。

近期中概股公司私有化进展的总结



针对此前发表的两篇有关中概股回归的系列报告,我们近期陆续接到很多投资者关于中概股公司私有化和回归过程中一些关键细节的询问。对此,我们将在本篇报告中就一些主要问题做出解答。

问题一:私有化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

具体私有化的过程中,涉及到收购方和普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因此有必要对私有化和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有一定了解。在美股市场上进行私有化的常见方式是通过并购来实现。根据美国和开曼群岛公司法的规定,当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超过90%以上的流通股时,可以直接进行私有化,而不需要得到被收购公司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批准,即所谓的短式并购(short-formmerger。但本身具备这种高度集中股权情况的公司较为少见,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私有化方通常会采用两步并购(two-step merger,即要约收购+短式并购)或一步并购(one-stepmerger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具体来看:

中概股公司私有化的主要流程示意图



两步并购(two-stepmerger)。从近期的中概股公司私有化的实践来看,多数公司采用的均是要约收购+短式收购的两步并购方式,其好处是可以合法规避召开股东大会的程序要求;而且要约收购文件不同于股东投票委托书,发给股东之前不需要证监会审核,因而可能缩短并购时间。两步式收购的主要步骤为:

两步式要约收购的参考时间和流程图


1) 首先,要约方(一般为公司管理层或战略投资者)向目标公司董事会提出私有化要约。一般而言,为了成功收购到足够多的股份,要约价格比市场价格会有明显的溢价,具体溢价水平差异较大;

2) 第二步,目标公司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对要约进行评估。特别委员会一般会聘任法律和财务顾问帮助评估要约价格并履行相关手续、进行尽职调查为其出具专业意见;

3) 第三步,特别委员会及主要股东就并购价格、具体条款等与要约方进行谈判;若双方达成一致,特别委员批准私有化要约方案,同时提交相关材料至交易所和SEC

4) 第四步,若最终成功收购到超过90%以上的股权,则可以进行短式并购完成私有化;但是若实在无法收购到超过90%的股权,则需要进入一步并购程序,即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对私有化方案进行投票。

一步并购(one-stepmerger)。在这种方式下,需要召开股东大会,由被收购股份的股东投票来表决私有化方案。投票通过的标准因目标公司注册地以及公司章程等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中概股公司普遍注册地开曼群岛公司法第86条规定,需要被收购股份的股东人数超过50%、并且持股价值75%以上的股东批准同意,私有化方案才能通过

一步并购的核心和难点是获得目标公司被收购股份股东的批准。此外,为召开股东大会准备的股东投票委托书在寄送给股东之前需要经证监会审核,也可能会影响并购进程。此前盛大网络采用的便是一步并购的方式。

问题二:从私有化到回归A股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中概股公司在私有化回归A股上市的过程中,时间成本是一个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根据我们在此前报告中的分析,中概股回归A股需要经历私有化退市、拆除VIE架构和A股上市这三个主要步骤,因而这三步的时间决定了中概股回归大体需要的时间长度

私有化退市。根据已有经验,私有化退市进程可快可慢。在董事会配合、证监会审查迅速、小股东对私有化价格满意等理想情况下,私有化进程往往会比较顺利的推进。我们在图表4中整理了一个详细的两步式并购流程示意图,正常情况下这一流程需要36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实际操作中仍有可能会遇到如董事会不配合、小股东诉讼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体进程。从此前已完成私有化中概股公司的历史经验来看,最快的环球天下耗时仅为30天,而泰富电气过程较为曲折,历时长达388天。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时间周期和平均溢价水平


拆除VIE架构。拆除VIE结构主要是解除境内运营实体(即拟在A股上市主体)的协议控制框架、并将股东结构全部落回到境内的过程。其中需要涉及商务、工商、外汇、税收等多个监管程序。根据暴风科技拆除VIE的经验,走完这些流程需要约47个月不等。

A股上市。根据中金公司投行部的估计,目前在A发行上市审批加速的情况下,上市时间大概为60周左右。但是具体到公司层面,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以及选择上市路径的不同(如直接IPO、新三板、或者借壳),所需时间也会相差很大。而且未来随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推进、如注册制,以及上海战略新兴板的推出,上市时间有可能进一步缩短。

问题三:回归A股的方式、以及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可能有哪些利于回归的进展?

目前,限制海外公司回归的主要因素为国内上市冗长而繁杂的审批程序和排队等待时间。

从可能的回归方式选择上来看,直接IPO上市所需要的时间最长、要求最高,但优点是最为直截了当、股权结构清晰(如暴风科技)。这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未来可能成立的战略新兴板的对于拟申请上市公司的条件要求各有不同。具体关于目前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挂牌要求请见图表6中的整理。

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挂牌要求、监管方式、以及交易规则对比


此外还可以选择借壳上市(如分众传媒)。借壳上市的优点是审批时间周期相对较短,但缺点是股权结构可能较为复杂,而且合适的壳资源相对稀缺。

从未来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来看,上交所申请设立的战略新兴板有望突破目前发行审核的多重限制(如在成立年限、收入和利润率增长等方面的要求);再加上未来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新三板都有可能为承接中概股回归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6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我们认为从国务院层面对此的推动,有助于促进各职能部委协同,进而突破目前约束普遍采用VIE结构的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在制度和政策上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问题四:目前可能回归的中概股公司私有化成本有多高?

对于整体中概股私有化回归所需要的成本、或者说这一市场的潜在容量而言,其实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估算,因为具体到每一家公司私有化要约的溢价水平、以及私有化过程中所需收购股权的比例都有很大差异。

基于在此前报告中的分析,我们认为潜在更有可能成功回归A股市场的公司需要满足一下一些条件:如1)公司市值较小(便于私有化退市)、2)股权相对集中(便于私有化退市、以及高效的执行公司战略)、3)外资股东支持(在私有化退市以及清理海外持股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外资股东的支持)、4)公司稀缺性和行业成长性(保证回归A股能够收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追捧)、5A股所属行业和对应公司有充分的估值溢价(中概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初衷和动力所在)。

基于上述条件,我们做了一个粗略匡算。我们筛选出符合市值小于30亿美元、所处行业具有稀缺和成长性、以及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44%这三个条件的中概股公司共有36家,总流通市值约为213亿美元。而根据近期最新收到私有化要约的几家中概股公司基本为零的私有化溢价的经验,假设以最新收盘价收购前三大股东以外的股权所需要的资金大约为90亿美元。当然,如果溢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话,所需成本也会更高(图表7)。

市值小于30亿美元、所处行业具有稀缺和成长性、以及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44%的中概股公司


问题五:大市值公司是否会选择私有化回归?

根据此前的分析,我们认为,至少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市值较小、股权结构集中的中概股公司率先回归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一些大市值公司,典型的如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在短期内选择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1首先,相比小公司而言,大市值明星股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追捧,交易往往非常活跃,因而其回归的愿望和动力并不强。2其次,由于体量庞大、投资者众多、且股权结构复杂,在私有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包括收购股份以及支付给律师和投行的费用)、以及操作难度(如拆除VIE结构)也远远高于小市值公司。

因此对于大市值公司而言,更有可能的方式是未来随着国际板的推出,选择通过在国际板两地上市的方式回归国内资本市场。除此之外,分拆部分业务上市也是另一种可能的选择。

问题六:对A股市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往前看,我们认为中概股回归将是大势所趋。初期来看,中概股回归对于A股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相对有限;相反,中概股的回归进程有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具体而言,

从市场供给的角度来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市场供给,但考虑到目前大公司回归动力不足且难度较高,小公司回归的可能性更大;再加上A股已经超过60万亿人民币的市值规模以及充裕的流动性,因此短期内,中概股公司回归不会对整体市场造成明显冲击;

从市场结构上来看,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以主要以互联网服务、电商、游戏、视频、教育等A股市场相对稀缺的公司为主、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公司。因此,这些中概股公司的回归有助于补充和完善A股市场在这些行业中上市公司的缺失;

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中概股回归可能将会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中概股在回归A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如外资产业政策、上市制度等诸多问题。推动和解决中概股回归的进程实际上等于推动现有制度和监管框架的革新。例如近期提出的电商国八条、国务院层面推动特殊股权公司境内上市、上交所的战略新兴板等都将为中概股回归创造便利,客观上也将推动监管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来源:Kevin策略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379

一周美股——希腊局势拖累市场,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加速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670


作者:Kevin张梦云



尽管周三有报道称希腊问题可能出现转机一度推动市场大涨,但随后IMF暂停与希腊谈判的消息使得投资者担忧情绪再度升温,并拖累市场下跌。此外本周美国经济数据多数向好,如5PPI、零售销售及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但临近FOMC议息会议,投资者情绪相对谨慎。具体来看,上周标普500基本持平,仅微涨0.1%,纳斯达克则下跌0.3%,罗素2000上涨0.3%,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3%。板块方面,储蓄和抵押贷款板块表现最好,上涨2.1%,汽车和保险板块分别以1.9%1.7%的涨幅紧随其后。与此相反,航空公司以3.6%的跌幅领跌,海洋服务板块下跌2.9%



上周中概股市场逆势大涨2.5%,表现显著好于中国创业板以及美股市场主要指数。中概股出现一波私有化的小高潮,相关公司成为焦点,并占据个股涨幅榜前列。行业层面,保险板块(泛华保险)以18.5%的涨幅领涨;房地产管理和汽车(康迪车业)板块分别上涨17.9%13.0%。与此相反,金属及矿业(金业)大幅下跌8.1%;生物技术和技术硬件(永新视博)板块分别下跌7.1%6.5%,也位于跌幅榜前列。



过去一周涨幅最高的个股总结


Alliance One IntAOI,市值2.1亿美元,上涨51.9%)。联一国际公司是一家独立的烟叶商,服务于大型跨国卷烟制造商。主要上涨原因:68日,公司发布第四季度财报,收入为7.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7.1%增长至10.7%,表明公司经营效率有所改善;


Hcc InsuranceHCC,市值73.8亿美元,上涨34.7%)。HCC保险控股公司在美国提供财产险,并在全球提供海事险、航空险、海上能源开发险、事故险以及健康险。主要上涨原因:610日,Tokio Marine宣布同意以75亿美元收购HCC保险控股公司,这将是今年日本公司最大的并购交易。Tokio Marine将为每股支付现金78美元,相比于上一收盘价溢价37.6%


乐逗游戏(DSKY,市值3.2亿美元,上涨33.7%)。乐逗游戏是中国一个独立的移动游戏发行平台。主要上涨原因:611日,由乐逗游戏独家代理发行的小说PK手游《苍穹变》正式开启不限号删档测试。此前首测,该款产品凭借绝佳的数据登顶2015Q2季度最强手游梯队。另外私有化预期也推动股价上涨;


Keyw Holding CorKEYW,市值4.2亿美元,上涨30.3%)。 KEYW控股公司为国防、情报和国家安全机构提供关键任务网络安全和网络优先解决方案。主要上涨原因:6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德国出席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表示,美国将大力增强网络防御,并且在讲话中敦促美国国会推进网络安全相关立法;


空中网(KZ,市值3.8亿美元,上涨28.1%)。空中网集团致力于开发和销售无线增值电信服务。主要上涨原因:610日,空中网旗下手游旗舰《超神战队》开启全平台公测。此外,瑞信发布报告,列举可能会被私有化的中概股名单,空中网位列其中;


环球资源(GSOL,市值2.0亿美元,上涨27.6%)。环球资源致力于达成并协助买家与供应商之间的全球交易。主要上涨原因:611日,环球资源宣布计划于20156月底前开始,并预计在20157月底前完成一项发行人要约收购,以每股7.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最多6,666,666股,相当于截至2015430日环球资源已发行普通股股份的22.05%


Isle Of CapriISLE,市值7.9亿美元,上涨27.3%)。Isle of Capri Casinos公司在全美和国际市场开发、拥有并经营品牌博彩设施及相关的住宿和娱乐设施。主要上涨原因:69日,Isle Of Capri Casinos公布第四季度财报,净营收2.746亿美元,每股盈余0.08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0.58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


当当网(DANG,市值6.0亿美元,上涨26.5%)。当当网是一家B2C网上零售商城。主要上涨原因:69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下放教材和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此前,当当网CEO俞渝曾呼吁,希望能够在网上书店销售教材。当当网公关总监表示,发改委此次文件虽然没有涉及教材流通,但意味着教材经营会更灵活;


Sigma DesignsSIGM,市值3.9亿美元,上涨25.1%)。Sigma Designs公司设计、生产和销售高性能系统级芯片(SoC)半导体。主要上涨原因:69日,公司发布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净营收5,591万美元,调整后每股盈余0.09美元,好于分析师预期;


乐居(LEJU,市值13.5亿美元,上涨23.8%)。乐居通过旗下子公司主要在中国提供在线至离线房地产服务。主要上涨原因:610日,瑞信发布报告,列举可能会被私有化的中概股名单,乐居位列其中。此前易居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对公司股价也有明显推动。



图表1: 过去一周美股市场主要股指表现,以及涨跌幅突出的板块和个股





美股热门板块与A股市场对应标的

上周美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在我们梳理的主要热门板块公司中,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特斯拉上涨0.6%3D打印板块跌幅明显,其中3D Systems下跌3.0%Stratasys下跌7.0%;大数据板块中,Splunk上涨0.4%,而Teradata下跌1.5%;云计算板块的Akamai下跌2.4%VMware下跌0.6%;移动互联网板块中,Facebook下跌0.7%,而Google下跌0.2%

上周中国创业板指数上涨0.4%,表现略好于美股主要指数。受此影响,A股对应概念板块以小幅上涨为主。具体来看,锂电池板块涨幅最高,达3.6%,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涨3.1%3D打印板块微涨0.03%,云计算板块上涨2.4%,大数据板块上涨0.4%,移动互联网板块上涨0.8%(图表2)。

图表2: 美股热门板块代表公司、以及A股市场对应标的中表现居前的个股


中国概念股——私有化和回归预期推动市场大涨,互联网和电商领先

中概股指数上周上涨2.5%,表现好于中国创业板指数以及美股市场主要指数。中概股出现一波私有化的小高潮,相关公司成为焦点,并占据个股涨幅榜前列。行业层面,保险板块(泛华保险)以18.5%的涨幅领涨;房地产管理与开发板块上涨17.9%;汽车(康迪车业)板块上涨13.0%;另外,零售食品及商品板块(海王星辰)和专业服务板块(前程无忧)也分别上涨11.1%10.1%。上涨的个股方面,软件板块的乐逗游戏涨幅高达33.7%,位居涨幅榜首位。

与此相反,金属及矿业(金业)板块跌幅最大,达8.1%;生物技术板块下跌7.1%,也位于跌幅榜前列。此外,技术硬件(永新视博)板块下跌6.5%;医疗设备及用品板块(迈瑞)和互联网服务板块分别下跌5.1%2.2%。下跌的个股方面,互联网服务板块的陌陌下跌8.6%,为个股跌幅最大。

此外,上周中概股的主要大事件有:

五家中国概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上周中概股私有化浪潮加速,易居、世纪互联、人人网、如家酒店博纳影业5家中概股公司陆续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500彩票网兰亭集势虽然没有收到私有化要约,但股权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收到奥康国际战略投资占股25.66%,而500彩票网被清华紫光购入15.2%股份。另外,世纪佳缘68日将要约价格由之前的5.37美元提升至7.20美元,中国手游也小幅提高了要约价格。

图表3: 过去一周中国概念股涨跌幅突出的个股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数据截至2015612日。

来源:Kevin策略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380

周鸿祎策划奇虎360新棋局:私有化、国内上市、业务分拆、周齐分工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969


$奇虎360(usQIHU)$


摘要:对于美国资本市场,周鸿祎一向颇不耐烦:在美国奇虎360曾经频繁遭遇浑水、香橼等美国做空机构做空,同时还有分析师在奇虎360的财报会上质疑公司业务模式不清晰。对于上述质疑,周鸿祎曾怒斥其“不懂中国互联网”。

随着奇虎360发出私有化要约,今年4月以来,已有16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了私有化要约,谋求回归国内A股上市,其中6月份达到10家。

此前,中概股因为政策原因谋求海外上市,并在2011年至2013年达到高潮。但中概股也遭遇市值低估,做空机制和再融资困难等困扰。而今,A股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企业受到追捧,市盈率动辄百倍,暴风科技回归A股后更是有43倍的涨幅。

资本已闻风而动,谋求在中概股回归中分一杯羹。不过,中概股回归并非一帆风顺。中间需经过私有化、拆解VIE结构、A股排队上市等过程。“钱景”虽好,风险亦多。分众传媒借壳宏达新材已受阻,中概股“归国”道路曲折。

核心摘要

奇虎宣布退市不止与估值有关,更与另外一件事有关:周鸿祎做智能手机。私有化、国内上市、业务分拆、周齐分工,这是奇虎360的新棋局,目的是保住旧有业务,开拓新兴业务。

奇虎360私有化是一件策划已久的事情,现在宣布这个消息,是因为周鸿祎觉得现在时机很合适。

6月17日,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宣布联合中信证券、金砖资本、华兴资本和红杉基金,向360公司股东发出不具有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拟以每ADS 77.00美元(对应每股A类或B类普通股51.33美元)的价格收购其他股东持有股份。

目前,奇虎360私有化还是一种“可能”,奇虎董事会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也不承诺未来任何交易会被达成。

关于360为什么私有化?周鸿祎在当天的一封内部邮件中这样解释: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就在这一消息公布后,奇虎盘前大涨,报74.06 美元,涨幅达 12.13%,360公司市值一度超过90亿美元。

周鸿祎称:私有化是自己跟老齐(齐向东)在反复考虑当前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后的审慎决定。

奇虎宣布退市不止与估值有关,更与另外一件事有关:周鸿祎做智能手机。早从去年开始,周鸿祎已经不太负责360传统的安全业务,而将精力放在智能手机上面,传统安全业务由奇虎360总裁齐向东负责。

宣布退市背后有一句潜台词:360业务将分拆,传统安全业务分拆国内上市,智能手机、智能硬件等新兴业务将剥离出来。业务分拆会带来一个结果:周鸿祎与齐向东的分工,周鸿祎负责新兴业务,而齐向东负责传统业务。

私有化、国内上市、业务分拆、周齐分工,这是奇虎360的新棋局,目的是保住旧有业务,开拓新兴业务。

此前,智能手机是奇虎360新兴业务的重头戏。5月6日,奇虎360与宇龙酷派合作推出手机品牌“奇酷”;5月27日,宣布启动“基础应用众筹计划”。消息人士透露,奇酷手机会在8月份推出,恰好赶上暑促与新学期开学。

此时宣布私有化,周鸿祎将把奇虎360面向未来的棋局合盘呈现给世界:两条战线推动变革,一条战线是私有化,国内上市,另一条是业务分拆,管理层分工调整。

360分拆传统业务回国内上市,早已经不是秘密。360内部人士透露,周鸿祎与齐向东二人在去年底就已经对这件事形成了共识,公司内部从去年已经开始进行退市、私有化等相关事宜的操作,其中包括与中信、华信、红杉等机构的合作。

市值之痛

对于美国资本市场,周鸿祎一向颇不耐烦:在美国奇虎360曾经频繁遭遇浑水、香橼等美国做空机构做空,同时还有分析师在奇虎360的财报会上质疑公司业务模式不清晰。对于上述质疑,周鸿祎曾怒斥其“不懂中国互联网”。

周鸿祎在内部邮件中说:我们(公司员工)当中很多人认为,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公司价值。

根据周鸿祎的私有化要约,每ADS 77.00美元相对于6月16日360的收盘价有16.6%的溢价,相对于过去3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有32.7%的溢价。对于红杉基金、中信证券、华兴资本等机构愿意溢价接盘,也显示了对奇虎360未来业务的信心。

奇虎360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360旗下PC和手机产品的月活跃用户总计超过12亿;2014年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超过86亿元,净利润超过21亿元。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206亿元,现金超过100亿元。

奇虎360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凭借免费这一策略,PC安全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进军搜索和移动应用分发领域,占据了一定的领先地位,自去年开始,并将业务拓展至游戏、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对 上述机构来说,更大的诱惑是360回到A股上市的“钱景”:与暴风影音、乐视相比,奇虎360业务营收、利润规模都远远领先,但市值却只比暴风影音略高, 低于乐视。截至6月18日,360市值约为87亿美元,约540亿元,暴风影音约为370亿元,乐视约为1132亿元。一位投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 者分析认为,360回归A股上市,2000亿元保底,有望冲击3000亿元。

周鸿祎觉得,与A股的暴风影音、乐视相比,奇虎360的股价被打了双重折扣:第一重折扣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的不了解,特别是对奇虎360这种“入口”生意的不了解;第二重折扣是中国资本市场与美国资本市场的估值差异。

估值3000亿元的意义是什么?3000亿元约合500亿美元,市值仅排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之后,从估值上而言,略高于小米上一轮融资的估值(小米上一轮融资估值为450亿美元),至少在市值上再次形成TABLE格局。

TABLE指腾讯、阿里巴巴、百度、雷军系、周鸿祎系五家公司(或围绕个人形成多家企业),一度(2012年)这五家公司(个人)是中国市值(估值)最大的公司,也是影力最大的公司,他们站在中国互联网的巅峰,供同行仰视。

进入2013年,360估值开始下滑,周鸿祎跻身TABLE已经有名实不符之感。进入2014年,业界提得最多的是TABL,很少提TABLE。很多人评价,五个人争一张桌子的四边,有一个人注定出局,现在争夺已经结束,出局的是周鸿祎。

手机造梦


接 盘360的机构,红杉基金是360的早期投资者,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周鸿祎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周鸿祎与沈南鹏其实都明白,360私有化回归 国内资本市场,即使市场值重回巅峰也无法持久,360要重回巅峰,得看奇虎360在新兴业务领域的成败: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王者登上中国互联网巅峰,寇 则为一家二流互联网公司。

私有化后拆分上市,一个重要结果是会融资。周鸿在邮件中透露,以IPO市值1000亿计,融资规模可达200亿元。目前360资产超过200亿元,现金超过100亿元。分拆上市后,公司现金储备可达300亿元,可以为手机等新兴业务输血。

对于新业务布局,周鸿祎在邮件中表示:360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智能硬件领域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周鸿祎说,360公司不仅宣布与酷派成立战略联盟,成立奇酷科技进军手机业,向市场推出奇酷和大神两个手机品牌,还推出了儿童智能手表、路由器、智能摄像机、行车记录仪等一系列创新智能硬件产品,成为相关市场的领军者。

周鸿祎说,“凭借360现有的出色表现和能力,我们有充分的自主权做出选择。”

周鸿祎认为,360的私有化不仅是资本操作,更是360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助力,对于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战略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为充满激情的360员工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舞台。

事实却是,360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挑大梁的智能手机领域:在中国公司中,目前领先的小米与华为,在中国市场,排在360前面的还有联想、步步高、魅族以及国外的三星等公司,奇虎360需要资本市场输血。

周齐分工

与私有化、国内上市同步进行的是业务分拆,管理层架构调整。业务分拆之后,周鸿祎负责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齐向东负责安全、360手机助手、360搜索等业务,周鸿祎负责的是烧钱的新业务,齐向东负责的是赚钱的旧业务。

去年开始,业内就有周鸿祎与齐向东“闹翻了,要分家”的说法。360内部人士说:分家是对外界两人将明确分工的恶意演绎,两人仍将紧密合作,挣钱的齐向东需要周鸿鸿烧钱买未来;烧钱的周鸿祎需要挣钱的齐向东提供弹药。

从业务分工来说,这将形成两个拳头的布局:周鸿祎是打出去的拳头,负责进攻;齐向东是缩回来的拳头,负责防守。

上 述内部人士表示:这也符合两个人性格:周鸿祎不安现状,好勇斗狠,喜欢进攻;齐向东则思维缜密,不打无把握之仗。两个人的这种性格在创业期是很好的互补, 周鸿祎主外,齐向东主内,但如果两个人都负责成熟业务,都开始面向内部管理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这也是内部会议上两人时有分歧的原因,尽管分歧终能化 解。

周鸿祎需要一片草原,像狼一样四处猎食;齐向东需要一个花园,做一个辛勤的园丁,让园里的花儿开得更好。在360内部人士看来:通过分拆实现两人的分工,既能实现新的业务布局,又可化解分歧,也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传统业务也并不只需要“守成”就可以,也面临很大的拓展空间:去年开始,360开始进军企业级安全业务。企业级安全业务意味着奇虎360安全业务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变化:以前只是个人消费者,现在则包括政府机构、企业。

这 对于360来说也是一块新市场,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需要新玩法:在个人消费市场,360是个迟到者,其颠覆瑞星、金山、赛门铁克等竞争对手的做法是免费, 这一策略获得了追求性价比的个人消费的拥护,360一战而成;而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免费就意味着免责,安全出问题,赔偿金额与采购金额相关,他们没有信心 将自己的安全交给一家免费公司。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根本上说,个人消费市场是交易型业务,而企业业务,政府业务是关系型业务,关系型业务的核心不在性价比,而在信任,对产品安全性、稳定性的信任。

齐向东恰有做关系业务的优势,除了思维缜密,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性格之外,更有政府机构工作多年的经历。事实上,齐向东加盟360时,身份已经是“局级干部”,从3721到雅虎中国、最后到奇虎,他也一直分管奇虎360的政府关系。

事实上,因为斯诺登事件,政府对于国外的安全产品缺乏信任。无论政府机关、还是大型国有企业,都强制要求使用国产安全软件、服务器,国产安全软件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 业务布局中,周鸿祎负责的业务更为重要,因为其代表未来。奇虎360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周鸿祎持有约3131万股,持股比例为16.2%,齐向东持 有1501万股,持股比例为7.8%,与2013年年报数据相比,无论是周鸿祎还是齐向东均对360股票有所减持。上述投行人士说:减持或者说明了一个事 实,奇虎360会将注意力更多聚焦在新兴业务。 (来源:投资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66

如何利用中概私有化预期 赚钱? TigerinMotion: 如何利用中概

http://xueqiu.com/6357371531/48725956

都知道今年神创嗨翻天,美股中概掀起海龟潮。大家发现一个现象,从谈论私有化到最终私有化要约送达 速度非常快。

大股东和背后推手的PE 显然如意算盘是 低价回收美股流通ADR 然后解构 VIE +再包装 准备 高价A股上市兑现。 明眼人都看出来 这是一门翻数倍的生意,所以虽然手续繁琐,可能耗时不低,但是巨大利诱当前 必然不遗余力。

既 然是生意,低买高卖自然是逻辑,所以真有意向私有化的公司管理层是不会坐等股价在私有化预期发酵大涨后再进场私有化,同时有些公司所给的溢价非常吝啬。这 已经在DSKY , VNET , HMIN  MR 有所体现,相对比较慷慨的管理层 如 QIHU ,PWRD 和WX 也在公开市场 存在和 私有化价格10%-5%的溢价。

 从回报和风险角度,现在再进场玩 寻宝游戏已经晚了。躺在底部的股票如果目前还没有动作的 要么是题材不够吸引,要么公司基本面存在一些隐患,所以如果要BOTTOM FISH 不如玩百家乐。

 但如果能够利用SHORT CALENDAR 的期权策略来选定一些 较强 私有化预期的股票,(同时股价也已经从底部大幅上涨) 来做,背后的原理是私有化消息公布后 期权市场 IV 下跌 时间溢价大幅贬值来做。

 以 QIHU 昨天股价为例,在前天消息出来前 7月中旬75 CALL 的价格是每份合约100刀, 同时明年1月75的CALL 的价格是550 刀, 如果你能够卖出1份1月75的CALL ,同时买入1份 7月的75的CALL ,那你每份合约可以收到450刀的PREMIUM

在昨天消息公布后 7月和1月的75 CALL的价格 分别下跌了0.5 和3, 换句话说,你持有这样一个套利的期权SPREAD组合 你只需要用200刀 就可以平仓,那盈利立即变现为250刀.

以 YY 为例,个人认为YY 极有可能被私有化,复星最近的加仓更是让人展开联想。从YY 以往的估值看90上方将是估值上限,无论是从私有化成本还是估值上限的抛售压力来看,都将可能遇到不少挑战。
考 虑到私有化要约可能的时间和 期权市场的价格,我会考虑 做一个 8月95/  11月95的 SHORT CALENDAR SPREAD.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 每个SPREAD 会收到 110刀的PREMIUM, 如果你做100个合约 这将是11000刀。 那如果YY 在11月到期前被95之下私有化 或者股价无法再11月到达95,或者在 11月之后 才启动私有化,这个策略的最大收获将会是11000刀。 

这个策略的潜在风险是 收购要约要高于100,同时收购要约会在8月期权到期后送达。但是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较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73

中概私有化种种$奇虎360(QIHU) 乔纳森牛

http://xueqiu.com/5399629759/48593723

$奇虎360(QIHU)$          
什么是私有化:私有化指的是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股东及其关联人,通过向目标公司的公众股东进行要约收购或者与目标公司进行合并等手段,以排挤小股东、实现对目标公司100%控制为目的,进行的一个或一系列交易活动。
美国SEC对于私有化退市的规定简单,参考Rule 13e-3 来说,
两个条件为主:一是发起人必须是发行人或其关联人发出的收购要约。二是收购流通股需全部以现金进行。由于从二级市场购入,比照市场价需有一定的溢价(高过市场价格即可)。
中概股私有化流程大致如下:
收购方委任财务顾问、法律顾问
目标公司宣布收到或接受收购要约
目标公司成立特别委员会
特别委员会委任财务顾问、法律顾问
收购方设立并购母公司与并购子公司
目标公司与收购方的并购子公司签订并购协议
向SEC提交表格rule 13e-3
召开临时股东大会(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股东大会投票大比率通过并购
私有化完成,ADS股票停止交易,退市结束。

一般比较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大比率通过私有化。散户的力量太渺小了。所以,通过股东投票反对的机会很低。除非你提起诉讼。如果一旦涉及诉讼,进程就可能搁置至少大为延长。
补充回答大家的问题
为什么中概股最近大力私有化?我认为2个原因:
       1,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在境内上市。深交所正在努力提高创业板的包 容性,抓紧推进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制。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出要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VIE结构、互联网 企业境内上市也将迎来新的转机。
     2,历史大牛股暴风科技,VIE架构拆除工作约1年半,没有留下任何债权、债务后患,也成为了VIE架构成功拆除的标杆。这个神一般的股票自今年3月24 日以7.14元登陆创业板以来,不足三个月收获39个涨停,股价飙升到307.56元,市值369亿元。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刺激到股民,而是已经刺激到所有 的中概股的后面大佬们。

回去的公司去哪里?很显然,新三板。
最后:遥想那年,驸马爷还在新浪的时候,用一种特别的模式打通的关节 海外上市形态,大家叫新浪模式,也叫VIE模式。VIE的结构分拆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起码需要1~2年,VIE模式的企业拆除架构的核心在于解除实际控制 人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内公司签署的一系列旨在转移利润的协议,需要将外商独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需要将VIE架构下的相关公司进行 注销,还涉及从境外资本机构回购股份的问题。现在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资金,时间与收获对比,不足为虑。

   这场中概股私有化的盛宴,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得到内幕的赚到了。承销商赚到了,交易所赚到了,类似的中概公司大佬们赚到了,举例某中概公司IPO后你从 市场以10美元买进,那个中概公司圈到的资金去炒股票、搞投资赚了几十个亿。许多年过去没有分红,现在再用4块钱从你手中买回去。所以,散户投资者是最大 的输家,假定你这几年一直持有的话,花费的几年时间亏损50%、没有股息、现在只可以拿回一半的价钱。而且因为私有化后代码的消失你永远失去机会

@IvyTigerCapital 审计师R.T是前上市公司CFO曾经负责审计过10余家中概公司的财务报表。他表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US GAAP非常完善。
中 概股公司每年在美开支费用在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对于奇虎这种公司当然不是问题,可是对很多交易量稀少半死不活只是勉强维持面子的中概股公司就非常 吃力尴尬。何况,中概公司经常面临美国的起诉,美国法律制度允许集体诉讼按照索赔金额一定比例收取律师费,该比例可以接近50%,这就是美国律师事务所主 动经常性对中概股公司发起集体诉讼的原因。中概股公司经常犯的问题有:
一,未披露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财务数据或存在风险的相关信息;
二,财报计算方法有问题,财务数据涉嫌造假;
三,涉及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
四,内部管理控制存在漏洞。
为了维持每年近百万美元的费用,还要应付经常性的起诉大额律师开支。也是很多小中概公司考虑离开美国的原因之一。整个私有化收购的花费约为200万美元。

不卖的话情况:中概股是美国存托股票,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你持有的是ADS,一般情况到时候你不卖账户显示为0

如 果你不同意的话怎么办:根据SEC关于rule 13e-3里面8(e)项的规定,必须声明该私有化交易是否经过了非经营层董事的多数表决通过。向小股东提供的对价是否为公平价值,与当前市场价格、历史 价格、净账面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以往购买价格、第9项中描述的报告、意见、评价等因素相关。你可以等待这个私有化公司提交的这个表格的内容来 发起诉讼。如果你有这个兴趣的话。

资本市场是机会,也是残酷的。A股美股都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76

360啟動私有化:中國互聯網第一陣營將重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4182.html

360啟動私有化:中國互聯網第一陣營將重構?

一財網 劉佳 2015-06-18 19:53:00

中金分析認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人民幣(613億美元),相當於市值擴大近七倍。目前,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市值分別約為700億美金、2100億美金和2000億美金,小米估值450億美元。

美股是座圍城。有中國互聯網公司擠破頭也要沖進美股市場,也有在美國證券市場搏殺短短幾年之後私有化退市者。

不同於此前市值約在幾億美金到十幾億美金的私有化中概股,這一次私有化的主角是中概股市場的“重磅股”——市值近百億的奇虎360。

中金分析認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人民幣(613億美元),相當於市值擴大近七倍。目前,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市值分別約為700億美金、2100億美金和2000億美金,小米估值450億美元。

在互聯網分析人士葛甲看來,這份私有化要約,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有可能是歷史上用意最為複雜的一份要約,因為這不只是360一家公司的事情,幾乎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節奏都會受其影響,一些不想與之發生任何關系的公司如百度、騰訊等,此時也被迫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應對舉措來制衡。

“360只是中概股退市浪潮中的一份子,既不是開頭,也不是結尾。”易觀智庫分析師朱大林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互聯網的A股盛宴

“99%去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的公司都虧了,我給它們的建議是打死都要回來。”在經歷了36個漲停後,暴風科技CEO馮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這樣說。

眼下,創業板的暴風科技仍在享受A股盛宴,300多億人民幣的市值接近優酷土豆,相當於7個美國上市的迅雷。分眾傳媒三年前165億人民幣私有化,現在借殼A股沖刺千億市值。

可以看到的是,在國內上市不少互聯網公司的市值都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6億美元),而樂視網和互聯網財經門戶網站東方財富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市值則超過了1000億人民幣。

“真是赤裸裸地拉仇恨。”一位分析師這樣感慨。

如果奇虎360成功躋身A股,中金預計,其市值將高達3800億人民幣(613億美元),相當於目前市值擴大近七倍。

中金的計算方法是將奇虎360各項業務按照A股類似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進行估值,然後進行加總。其中包括360 PSP業務估值1400億人民幣、搜索業務1100億人民幣、遊戲業務740億人民幣、企業安全業務420億人民幣、智能手機業務140億人民幣、凈現金10億人民幣,加起來就是3800億人民幣。其中,360 PSP業務2015年營收預計大約為A股上市公司海隆軟件的3倍,而後者目前市值為480億人民幣。

中金分析師陳昊飛和吳越指出,這還只是“保守估計”,既沒有對奇虎360的領導力給出溢價,也沒有計入奇虎360與國藥控股合作成立醫藥電商的進展。

“以暴風科技為牽頭,中概股回歸是市場大趨勢。”安永華中區主管合夥人、安永企業家獎2015中國項目聯合主席畢舜傑表示。

畢舜傑表示,最近一段時間,PE機構紛紛設立針對海外VIE拆分的基金,幾大投行也都聯合PE推進VIE回歸。隨著國內資本市場改進的更加完善,在中國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健全,那些原本業務在國內,當年因為“不合規”而走出的企業到了回家的時候了。

安永華北區主管合夥人曾鵬森表示:“現在回歸其實要比以前出去容易的多。因為畢竟在中國市場,企業會更了解規則,預計會有一批企業通過並購或重組回歸A股。但是,中概股也要理順回歸流程,並對海外股東負責。”

重構TABLE的節奏?

中國互聯網界流傳一個說法:第一陣營是一張桌子TABLE——騰訊、阿里、百度、雷軍系和周鴻祎。

如果回到兩年前,可以看到的是,市值百億的360和估值百億的小米還在爭奪BAT之外的第四大互聯網巨頭,但現在,360的競爭對手小米的估值已經達到450億美元,京東市值也已超過400億美元,而360則還在80多億美元徘徊。借助私有化退市,360或將重新在TABLE占據重要一席。

從奇虎360的現狀來看,盡管它仍在PC安全產品占據重要的一席,但財報顯示,基於PC的產品和服務的月度活躍用戶總人數增長趨緩,在移動安全和搜索領域,獵豹、百度、騰訊、搜狗等競爭對手紛紛發力。

但隨著中國信息化的加速發展,以及斯諾登事件暴露出的安全隱患,毫無疑問中國的企業安全市場將迎來巨大機遇。

360公司總裁、360企業安全集團CEO齊向東預計,中國企業安全市場最遲明年將進入高增長期,每年增速達50%,並將保持5~10年。同時這一市場的國產化需求將更為強烈,是中國企業的機會。

在IOT (Internet Of Things萬物互聯)領域,將2015年視作自己智能硬件元年的360已經開始在手機、智能路由器、兒童手環等多個硬件領域布局尋找“新入口”。

可以看到的是,這些硬件業務特別是手機業務仍然處於巨大投入期而非回報期,如果私有化退市,奇虎360或可擺脫股價腰斬、短期業績等資本方面的壓力,也不必花費精力對付做空機構可能跳出來的搗亂,而去專註、大膽放手去做智能硬件與傳統安全業務。

此外,私有化將同時為奇虎360旗下公司資本操作騰出更大空間。畢竟,是否私有化取決於公司戰略、私有化的成本與市場估值,重要的是借私有化實現公司價值和戰略空間最大化。

今年1月的年會上,周鴻祎曾表示,未來360的非核心安全業務將產生更多的獨立品牌,通過外部投資、內部孵化兩種方式,講團隊拆分成一個個獨立垂直公司,並支持它們獨立上市。

而周鴻祎也稱,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如果奇虎360未來成功回歸國內上市,擁有更大的體量,也將為其與BAT和小米的競爭打下更雄厚的資本基礎。因此有觀點認為,進行私有化的360把皮球踢給了百度和騰訊。

“至於百度和騰訊會不會快速跟進360的步伐,就需要這兩家公司拿出大智慧了,反正360的決定已經作出,動作也不會太慢,應對者此時的抉擇往往是更難做出的。”葛甲分析。

事實上,此前百度曾多次表達了回歸A股的意願。今年兩會期間,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曾表示非常希望能在A股上市,希望國內投資者享受回報,因為百度的主要市場在中國,客戶和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中國。但因為VIE結構,在政策上有障礙。

騰訊董事長馬化騰不久前在證監會演講中稱,全球市值最大十家純互聯網公司中國占五席,能力突出,且發展空間依然巨大;但A股市場中,很多在行業中排不上號的互聯網公司連續飆升,完全看不懂。

回歸仍存變數

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自4月初以來,已經有超過14家在美上市中概股企業收到了私有化報價,是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個季度。A股市場表現加上監管層承諾為高科技企業上市融資提供便利,讓海外上市的吸引力下降。此外,註冊制的腳步日益臨近,也成為中概股企業回歸A股市場的助推器。

回歸A股並不意味著不存在變數。

i美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梁劍近日撰文指出,境外私有化,回歸國內,看上去很美,但也存在幾個悖論。

首先,國內股市互聯網公司相對高估,是因為供應有限,供應有限則因為審批制。如果實行註冊制,供應極大地增加,稀缺所造成的價高因素將消失。隨著貨幣流通進一步自由(滬港通、深港通、外匯開放),市場之間的估值差異將會被抹平。

其次,這些公司當初選擇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主要為了避開這不可控的審批過程。現在離開的原因並未消失,貿然回來直接賺取估值差價,過於理想化。

更重要的是,國內股市高漲不是一直如此,更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從籌劃私有化開始,到最後完成退市,通常要近1年,此後再到完成國內掛牌,已不知道今夕何年。”梁劍說。

而正在智能硬件苦戰的奇虎360,如何熬過這段“非常時期”,時間將給出答案。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97

市值僅為高峰時一半 奇虎360不滿被低估啟動私有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655.html

市值僅為高峰時一半 奇虎360不滿被低估啟動私有化

一財網 劉佳 2015-06-17 20:21:00

在移動互聯網上,360已經開始在手機、智能路由器、兒童手環等多個硬件領域布局尋找“新入口”。周鴻祎也稱,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中概股“回歸”名單中再添一員——2011年成功登陸紐交所的奇虎360(NYSE:QIHU)。

6月17日下午18:44分,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一封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中稱,決定啟動360私有化戰略計劃。

“我們剛剛收到私有化郵件,十分突然,目前公司還沒有對員工做進一步說明。”一位奇虎360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周鴻祎在郵件中稱,這是他與齊向東經過審慎思考,特別是反複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主動做出了私有化的戰略選擇。“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周鴻祎在內部郵件中說。

私有化:從不理解到必然選擇

關於私有化,周鴻祎最早曾在2011年時做過表態。當時正值做空機構Citron(香椽)多次發布對360的做空報告。當時的周鴻祎對記者表示,對中概股私有化現象不理解。他認為,上市公司有較大透明度,在 享受國外資本市場和股民巨大回報之外,就應該接受資本市場的考核,也應該承擔市值的上下波動。周鴻祎強調稱,奇虎360將會堅持上市之路。

但如今,奇虎360對於私有化的態度已經發生巨大的轉變。

目前,奇虎360公司董事會已接到簽署日期為2015年6月17日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該要約來自公司董事長周鴻祎、中信證券及其附屬、Golden Brick Capital Private Equity Fund I L.P、華興資本、紅杉資本China I, L.P及其附屬,以每股普通股51.33美元(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77美元)的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奇虎全部已發行普通股。

公司董事會將成立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來評估該要約,而該特別委員會將聘請獨立的財務和法律顧問來幫助評估。

奇虎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和其他考慮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這份非約束性私有化提議,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家會給出最終的正式報價,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周鴻祎說,360在2014年營業收入折合人民幣超過86億元,凈利潤超過21億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06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財務總體非常健康。私有化是實現360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但現在,中概股私有化並非孤例,除了近期在A股受到熱捧的暴風科技之外,在美國上市的邁瑞醫療、世紀佳緣、人人等也相繼選擇私有化。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也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是必然,有四種互聯網公司更適合選擇在國外上市:一是國外有非常牛的對標公司,比如滴滴、快的有對標公司Uber;二是市值足夠大,比如像阿里巴巴這樣千億市值的公司,在今天市場環境下,到了一定體量選擇去美國上市;明確國家產業政策導致不能在中國上市的公司,比如博彩類,雖然到了美國也可能因為國內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而“生不如死”,但起碼在國外有機會上市;第四種是出於個人原因作出的判斷。

“絕大多數回來是必然。”王冉判斷,但他同時表示,大家回來不是奔著創業板上市,而是兩個方向——“新三板和A股並購或借殼。”

而此前暴風科技CEO馮鑫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互聯網公司回A股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我給它們的建議是打死都要回來,99%去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的公司都虧了。”

不滿被低估?

國內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估值的巨大差異,被認為是此輪中概股退市的動力。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中概股估值依舊普遍偏低,但是很多中概股業績卻呈現高速增長,與其股價表現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價值被低估外,公司發展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也是中概股選擇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對比2011年上市當日的奇虎360,曾在上市當天創下27美元的開盤報價,較其發行價14.5美元上漲86.2%;收報34美元,較發行價大漲134.48%,市值達39.6億美元。以當日市值計算,當時的奇虎360一度超過新東方、搜狐、盛大,位列所有中概股第6位。到了2013年,360的股價一路飆升,市值首次超過百億美元;在2014年,它的股價一度突破100美元。

但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360的股價持續走軟,目前已經跌至2014年3月高峰時的一半。過去52周,奇虎最高股價為104.81美元,最低股價為44.56美元。

而這或與其在PC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日益減弱,且在移動領域的“失落”有關。可以看到的是,奇虎360基於PC的產品和服務的月度活躍用戶總人數增長趨緩,而在移動安全和搜索領域,獵豹、百度、騰訊、搜狗等競爭對手紛紛發力。在移動互聯網上,360已經開始在手機、智能路由器、兒童手環等多個硬件領域布局尋找“新入口”。

而周鴻祎也稱,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不過,作為奇虎360的競爭對手,獵豹移動CEO傅盛不久前剛剛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獵豹也曾猶豫是否要上A股、港股。“A股當然很誘人,我看了幾次股市,覺得到處都是不公平,公司收入和股票是不成正比,但是你慢慢的就覺得沒有必要了,擺正心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值得註意的是,此前私有化的中概股市值約在幾億美金-20億美金左右,像奇虎360這樣已經將近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尚屬少數。

而站在美元基金的角度,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管理和創始合夥人龍宇也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對於美元基金來說,拆VIE、向人民幣基金轉換,並不只是“接盤”這麽簡單,美元基金出資人和人民幣基金出資人之間的利益“有著百分之一百二的矛盾”,要想拆掉VIE,大家必須坐下來,進行新的一輪商業談判。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13

中概股退市潮襲來 私有化絕非易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134.html

中概股退市潮襲來 私有化絕非易事

一財網 葛唯爾 2015-06-25 14:46:00

對於上市未滿1年就打算退市的中概股,紐約沃倫資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 LLC)研究主管李君蘅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時候,毫不客氣地稱之“奇葩現象”。李君蘅表示:“一些公司1年之前來上市的,過了1年就想退市。上市的費用和退市的費用,我覺得很浪費。換句話說,這個管理層沒有想清楚。”

“感覺非常好,比夢里想到的1000次還要好。” 2014年12月11日陌陌登陸納斯達克。唐巖風光滿面敲響開市鐘。

也許彼時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還有中國股市會在2014年底拉開波瀾壯闊的上漲狂潮。今年以來,國內創業板飆漲125%;與此同時,陌陌股價卻長時間徘徊在發行價13.5美元下方。

2015年6月23日,上市僅半年的陌陌宣布收到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巖、經緯中國和紅杉資本中國投資管理公司(Sequoia Capital China Investment Management L.P.)和華泰瑞聯基金(Huatai Ruilian Fund Management Co., Ltd)發出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

對於上市未滿1年就打算退市的中概股,紐約沃倫資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 LLC)研究主管李君蘅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時候,毫不客氣地稱之“奇葩現象”。李君蘅表示:“一些公司上市1年就想退市。上市的費用和退市的費用,我覺得很浪費。換句話說,管理層沒有想清楚。”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希望借機從美股市場退市。僅僅在6月,這一數字就達到13家之多。

去年8月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樂逗遊戲母公司創夢天地CEO陳湘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侃侃而談上市理念:“創夢天地的上市過程就是按照這樣一步一步既定的計劃去走。我相信我們做的任何一個計劃也沒有受到外界的幹擾。重要的是看好自有的業務,更重要的還是心態。”2015年6月15日,創夢天地宣布收到陳湘宇的私有化要約。

這段話現在讀來,令人不勝唏噓。

6月19日,工信部發文在全國範圍內放開經營類電商外資股比限制,更為VIE結構中概股電商回歸A股大開便利之門。李君蘅預測,這波退市潮中可能還會有將近10只中概股陸續來報。

雖然,在這波中概股私有化過程中,股價被低估或是尋求更高估值是我們最常聽到的理由。不過與兩、三年前的中概股退市相比,現在所提出的私有化收購溢價(premium)要小得多。所以,一方面“抱怨”在美股價被低估,另一方面創始人或管理層提出的收購溢價卻也不高。這其中的邏輯令人費解。

而除了中國股市的高歌猛進令人垂涎外,企業發展遭遇瓶頸或許是另一個理由。李君蘅解釋說:“一些(想要)退市的股票最豐滿、最快的成長期已經過去。現在要尋找新的成長機會,在這個轉折的過程中,作為上市企業會比較累。任何決策都是在股東審視的眼光下。作為私有公司,操作靈活性就大很多。”

誠然,並不是每一個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都能退市。事實上,中國企業想要在美股市場私有化絕非易事。去年一整年,僅巨人網絡一家中概股完成了私有化退市。分眾傳媒從2012年8月宣布私有化,到2013年5月完成退市,耗費10個月時間。至今為止其借殼宏大新材回歸A股的路途依然荊棘滿布。據悉,不少中概股企業收到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將可能面臨獨立特別委員會的審核,評估管理層的收購是否有損害小股東權益的嫌疑。退市再上市的整個過程可能耗費1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時間無疑是一大風險。J.Streicher董事總經理、紐交所交易員馬克•奧托(Mark Otto)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從美國退市到回中國上市需要多長的時間呢?現在關於A股泡沫化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多,不少分析認為可能在6個月內泡沫破滅。如果從退市到再上市的過程真需要花費1年的時間,那個時候A股能否牛市依舊?”

另一大風險則來自投資者的轉變。

馬克•奧托解釋說:“在美國絕大多數是機構投資者,而中國則以散戶為主。毫無疑問的,在A股上市面臨的股價波動更大。歸根到底,這是企業對長期趨勢的判斷。企業行為應基於長期考量,而非匆忙投入A股謀求股價飆漲。企業(管理層)應從股東和企業本身的長期利益來考慮。”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63

最高76%:中概股私有化套利是“遍地撿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3362.html

最高76%:中概股私有化套利是“遍地撿錢”?

一財網 劉佳 2015-07-09 20:19:00

超過70%的套利空間,令一位美股投資人士在雪球上感慨:這是中概股遍地撿錢的機會。

76%——這是中國信息技術(CNIT.NASDAQ)最新的私有化套利空間。

截止美國時間周三收盤,中國信息技術價格為2.52美元,較此前提出的每股美國存托股(ADS)4.43美元的私有化要約價格低1.91美元 。

超過70%的套利空間,一位美股投資人士在雪球上感慨:這是中概股遍地撿錢的機會。

不只是中國信息技術,中概股密集私有化帶來的,還有高溢價和巨大套利空間。

私有化套利選誰?

由於中概股私有化要約價格相比提出私有化時的股價,均存在一定溢價,這為海外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私有化套利的空間。

從私有化套利角度看,哪些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最有可能賺錢?

海通證券在一份荀玉根和張華恩署名的報告指出,可重點伏擊兩條主線:一是對於已提出私有化方案但尚未完成的公司,如果要約價格相對當前股價仍存較大 溢價,可采取買入持有的策略,分享套利空間。如中國信息技術、中星微電子、陌陌、奇虎360等當前股價相對要約價格仍有較大空間。第二條主線則是通過特定條件篩選出可能私有化的公司,提前埋伏,如果預判成功,套利空間將大幅增加。

海通證券認為,從可能私有化的特征看,小市值、股權集中、對應A股行業具備較高估值溢價的公司更有動力來推行私有化。經過初步篩選,橡果國際、達內科技、藝龍等進一步私有化的可能性較大。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已提出私有化方案的公司中,航美傳媒、中星微電子、創夢天地、世紀互聯、奇虎360、陌陌等當前股價相對要約價格均有較大空間,分別在61%、55%、46%、 40%、39%和38%。

在中概股遊戲公司中,除創夢天地外,淘米、中國手遊、盛大遊戲、完美世界的私有化套利空間則分別在27%、18%、11%、7%。

而世紀佳緣收到的私有化要約,則已經從今年3月每股ADS5.37美元提價至今年6月提價至7.20美元,目前私有化套利空間在24%。

博納影業在6月公告收到來自董事長於冬、紅杉資本及複興國際的私有化要約,報價為13.7美元每股,較前一日收盤價溢價6.5%。但截至美東時間7月8日收盤,博納股價為10.46美元,溢價已經超過30%。

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1月就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完美世界,即將在7月28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對私有化方案進行討論和投票。而從其7%的套利空間不難看出,隨著私有化進程的展開,溢價空間會逐漸變小。

套利與風險並存

私有化是一把雙刃劍,並非每家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公司都有套利機會。

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私有化失敗。假如失敗,投資者則可能損失慘重,此前因私有化而上漲的股價下跌後,很可能比宣布私有化之前的股價還低。

例如,公開資料顯示,泛華保險在2011年9月15日宣布撤回私有化要約,當天收盤價9.03元,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5.37%,比宣布私有化後首個交易日收盤價下跌48%,比私有化前的股價低31%。

此前,曾出現因私有化要約方變動而導致私有化時間拖延甚至流產的情況,例如,盛大遊戲的私有化就耗時高達一年多,泛華保險、西藍天然氣等則終止私有化。

私有化失敗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投票原因,如僑興移動的私有化股東大會因股東數量未達到法定人數要求被永久性延期;有的是私有化資金不足,如西藍天然氣;有的則宣布撤回此前提出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如泛華保險等。
面對可能存在的風險,i美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梁劍曾對私有化套利提出建議:要確信該公司的私有化是能正常進行的,而且就算是私有化失敗以這個價格買進,也可以接受。

此外,有美股投資人士提醒,還要看私有化要約方有沒有足夠強的私有化動力和實力;以及從公開或者其他渠道證實私有化正在推進中,如公司關於成立獨立委員會、董事會接受私有化、找到財務顧問、收購財團新增了資金方等,而在公布私有化以後遲遲沒有任何進展的則需謹慎對待。

一位正在操盤中概股回歸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私有化的要約收購價高於當前股價時,在理論上,境外的股東是有套利空間的,但這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因為對於買方財團來說,如果市場發生變化,他們可以不執行這個要約價,或者是幹脆放棄購買。另外,如果在這期間出現了新的買方,上市公司獨立委員會會對價格和買方進行評估,給投資者一個建議,到底接受哪個報價。

他提醒,中概股回歸時需要特別註意這個問題。

據其統計,中概股回歸的要約價一般會在市價的基礎上溢價20~30%。美國的機構投資者會比較謹慎地看待要約價,因為這個價格是沒有約束性的,如果過分看重套利,一直往上拉要約價,可能會導致自己最後被套牢。

該人士指出,中概股現在的股價波動和國內資本市場有一定關系,因為這些公司的主力業務還是在中國。境外投資者可以在當地市場上做一些空頭,把股價打下來。

“這個套利空間在近期會比較大,但如果A股走穩了,不排除中概股的股價會反彈。”該人士表示。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