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你跟別人說你見過那一家公司的管理層後,才決定投資的,別人會覺得你一定有甚麼特別渠道,連公司管理層都可以約見。其實大家不要把管理層看得那麼遙遠,他們都是打工仔,只不過他們的身份是代表一家上市公司而已。 當 然,如一家上市公司要接見每個個別投資者,這個是不可能的。因此,對於一些較大型的上市公司來說,如投資者真的想接觸管理層,他們只可以趁公司公布業績或 開AGM(股東周年大會)時才可接觸到。相反,市值較小的上市公司,因分析員對它們的關注度很低,只要你要求多了解公司他們很少拒絕。 會見管理層夠實際 雖 然經濟復甦,但是不一定每家公司的盈利都有機會反彈。有些公司強如ASM太平洋(00522),便可以趁經濟低迷時,搶走別人的定單,增大自己的市場佔有 率。要分清楚哪一家公司的餅大了,哪一家的餅細了,單看年報去猜是有點困難的。這個時候,見管理層是相當有幫助的。雖然他們不會直接告訴你,他們今年營業 額多少,盈利多少,但是他們卻可以告訴你今年的定單已經回復了多少,毛利率升回多少。這樣已經可以防止買入一家經濟復甦卻沒有生意做的公司。 上 星期五,筆者便託證券行的朋友打電話給一間台資專生產矽膠按鈕的上市公司,要求約見。此公司在市場上有一定的佔有率,業務有機會反彈,所以我們都有興趣知 道多一點公司未來的發展。同行的有不少是分析員及基金經理,他們一向都習慣要求收市後會面,一般五點半左右比較理想。見過那麼多間上市公司,這個時間對公 司管理層來說都不是問題。 拒見因由難以想像 但這次卻有意想不到的答案,因為這家公司是五點半收工的,會面由五點開始,六點結 束,他們還可以接受。如果是五點半開始,那麼那位接見我們的企業關係經理就要遲一個鐘頭才可以收工。當我的朋友聽到她用這個理由去拒絕接見時,已經頓時對 這家公司失去了興趣。筆者覺得,既然做得上市公司,便應該有面對投資者的責任。這樣差的投資者關係,即使它的盈利真的可以回復,市場都不會給它高的市盈 率。 王雅媛(Victoria)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曾勝出大學模擬投資比賽冠軍,現任職證券行。 |
2009-08-04 HKHeadline
| ||||||
近期股市暢旺,除了很多公司趁此出來配股集資外,還有一些公司蠢蠢欲動要分拆旗下的公司上市。有些公司的分拆業務消息,從○七年已經傳出,但遇到金融海嘯後,只能暫擱計劃。投資被分拆業務的公司,要看清楚究竟分拆出來的是雞肋或是雞髀。 近日有分拆概念而又升得最厲害的,莫過於持有華南城股權約百分之十五的達成集團(126),一個星期前股價還是徘徊於一元一角左右,華南城一出要上市的新 聞,其股價便於一個星期內升了整整一倍。「華南城,世界工業原料交易之都」,我相信對於每天要以東鐵為公共交通工具的人來說,一點都不會陌生。 半年前,Victoria去過華南城一次,可能當時正值金融海嘯,人流並不多,但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舖都已經租了出去。那裏地方真的很大,好像放大了 幾十倍的深水埗,不過店舖卻沒有深水埗那麼亂。不同的產品被分於不同的分區,例如有皮革區、電子區、紡織業區及印刷區等。據當時的銷售人員說,華南城約有 百分之十的舖是有拿到房產證,可供出售的,而其他則是租給商戶做生意。 華南城裏有酒店,亦有住宅,但是那些住宅亦只是供租借給在那裏做生意的人,不可出售。Victoria猜想不可出售的原因,是因為當初這塊那麼大的地,是 以很便宜的價錢批給華南城發展的。而條件便是,這是一個投資項目,而不是房地產項目。因此,華南城上市究竟值多少錢,我認為應該以它每年可收回租金多少, 再以合理回報率去計它的市值。 市場上另一隻帶有相同概念,而估值更吸引的便是蜆壳電器工業(081),不知道近日它停牌是否跟分拆有關? |
| ||||||
之前曾于自己博客中提及一隻在香港上市的台資股票,峻凌國際(01997.HK)。它的主要業務是向內地的TFT-LCD面板製造商提供表面貼裝服務。 它特別之處便是會每個月公佈營業額,而自金融海嘯後,它的營業額強勁反彈,但是估值仍是十分低。剛好昨天收市後,它公佈了七月的營業額,營業額繼續創新 高。這幾天,我減持了一些股票,增加多一點現金,可幸的是完全沒有減持這一隻。 這一星期,港股變得很難炒,因為資金集中于某些板塊。繼 早前紡織股大升後,這個星期便輪到玻璃及紙業股。剛巧停牌了兩年九個月的洛陽玻璃(01108.HK)恢複買賣,令到玻璃股炒得特別厲害。香港的玻璃股不 多,我認識的只有四只,洛陽玻璃、中國玻璃(03300.HK)、浙江玻璃(00739.HK)及信義玻璃(00868.HK)。相信洛陽玻璃應該是內地 投資者最熟悉的,因為它同時也在A股上市。基本上,除了信義玻璃之外,其他三家在經營上都有些問題。洛陽玻璃及中國玻璃經營得比較吃力,現在都是虧錢的, 而浙江玻璃業績則遭審計師不發表意見。不過往往當整個板塊被炒起時,那些比較垃圾的股票更有投機價值。 兩年前,我曾經跟朋友到過信義玻 璃的廠房參觀,親自到一趟比看年報去瞭解公司的經營印象深刻很多。信義玻璃,國內第二大玻璃製造商,僅次于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但營運效率比福耀玻璃強。 信義玻璃和福耀玻璃主要都是生產汽車玻璃,建築玻璃和浮法玻璃,不過細分市場有點分別。對於玻璃生產來說,暫停後再重開一條日產能六百噸生產線的平均成本 達到三千萬人民幣,停產成本相當高。所以一般玻璃廠商都不願意停產。當下游市場,如房地產或汽車出現不景氣時,玻璃行業便容易出現供過於求。供過於求的後 果便是產品價格大跌,影響盈利。但要留意的是,當市場對玻璃的需求上升時,由於很少有剩餘的生產,產能亦很難在短時間內增加。這便使玻璃價格急升,玻璃生 產商的盈利亦隨之爆升。因此,玻璃公司跟航運公司是非常相似的,行業由壞轉好時,盈利會成倍地增長。行業由好轉壞時,公司便輕易虧大錢。因此,每逢有人問 我哪一隻航運股或玻璃股是值得長線投資時,我都覺得非常尷尬,因為長線投資這一詞根本是不適宜用于這種周期性股票的。 |
| ||||||
之 前Victoria曾經寫過買了一家專製造風筒的公司,當時原本打算博公司公佈的業績不錯,可令股價上升,誰知公司下半年業績大倒退。雖然從全年業績去看 是不錯,但是畢竟騙不了精明的投資者。那篇文章出街之後,我有機會見了見公司的管理層,公司的管理層給我的印象是非常專注於他們的產品,他們每個星期都會 brainstorming,去想一些關於新產品的點子。 公司的強項便是主力生產中高檔次產品,但是這個亦成為了集團現在的困擾。 大家想一想,家裏的風筒用了多久?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在香港人心目中,風筒並不是一個潮流物品,只是生活必需品,只要能用就可以了。相反,外國人 喜歡自己弄頭髮,因此他們比較注意風筒的功能及外形,這便形成了中高檔次風筒的需求。國內市場是集團未來一定要發展的地方,可是內地人跟香港人一樣,對中 高檔次的風筒的需求仍不強。因此,集團於內地市場也發揮不了它的強項。 Victoria認為有心的投資者,應該把這項投資想為投資人,而不是投資這個行業。因為畢竟行業確實是沒有多大的想像空間。但是每個行業總有出色的經營者,只要時間足夠長,出色的經營者最終一定會跑出。 內地A股已經連跌了幾天,恒生指數之所以能夠站於此水平,全靠美國那邊好消息不絕,但是我卻對現在的市況相當有戒心。上證指數跟恒生指數一樣是去年十月見底的,之後便開始反彈。 到了今年三月,上證指數跟恒指再回落尋底,當時恒指再次跌近去年十月的低位,一萬一千點左右。但是當時的上證指數已經跌不回十月的低位了,之後上證指數便一直升,升幅一直領先恒生指數。美國更是大落後,今年三月才正式見底,開始反彈。 今年來,上證指數一直領先其他指數上漲。上漲如是,會否下跌亦如是?雖然內地經濟增長沒有明顯再掉頭向下的趨勢,但是畢竟升幅過急是事實。恒指如真的跌個一兩千點後,市場自然又會找到合適的解釋理由,「升得這麼多,當然要回調了。」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 ||||||
| ||||||
海 爾電器集團(01169)剛宣布中期業績,○九年(12月年結)的上半年,營業額53.09億元,微升0.04%,股東應佔溢利1.63億元,升 27.1%,每股盈利8.19仙,升23.7%。集團以生產洗衣機和熱水器為主,在中國洗衣機市場的佔有率約為29.6%,於熱水器的市場佔有率為 19.9%,兩者都是市場之冠。以現價計,集團○九年市盈率大概為11倍。雖然從上半年業績中,可以看出兩個家電市場競爭激烈,但是作為受到中央扶持的內 需股,再加上是兩大電器的市場龍頭,11倍市盈率其實是一點都不貴。不過,當看到原來公司上半年曾配股,及它的配股條款時,卻令我對它有所保留。 受惠家電下鄉 今 年二月時,公司以0.65港元配售最多七千五百萬股,集資四千七百多萬港元。除此之外,公司還以每發行一股配售股份獲發四份認股權,行使價為0.66港 元。公司財務一直健康,處於淨現金情況,根本沒有需要配股集資。即使集資是為了公司未來的投資支出,以公司的名氣,我認為集資額可以更大。集資四千多萬這 數目又不是為了應付燃眉之急,又不是為了應付未來計劃支出,似乎另有目的。 其實中央○八年已經公布了家電下鄉的計劃,海爾電器作為兩大白色 家電市場的龍頭,它是沒有可能不受惠的。因此,我認為公司在那個時候根本毋須以那麼低的價錢去配股。除了配股價太過低賤之外,還要每一股配售股份獲發四份 行使價為0.66港元的認股權,這樣的條款簡直是送錢給接貨者。以上星期五海爾的收市價1.62港元計,當時獲配售的投資者,每一股海爾再加四股認股權帳 面上便賺了4.81港元。單是這項配售,就令到那班接貨者賺了3.6億港元,比海爾電器一年賺的錢還要多。 王雅媛(Victoria)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
2009-08-18 HKHL
| ||||||
市 況不好,投資者變得謹慎,資金都不敢太亂來。這一期,如果投資者真的選擇要繼續炒,最好便是選擇有主題的。近一星期的主題,便是國際糖價大升。糖價大升主 要原因是巴西及印度兩國甘蔗大國失收,令蔗糖供應急降。糖價較去年年底漲百分之七十五,創下了二十年來最高水平。七十年代,一九七二至一九七四年糖價漲幅 達十七點二倍,此後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年糖價漲幅也達到七點三二倍。兩次牛市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庫存比低於百分二十。根據現在國際市場供需狀況,今年糖 的庫存比亦是低於百分之二十,因此,形成超級牛市的基礎因素是存在的。 即使糖價未必能如之前的大牛市般狂升,但是Victoria相信糖價是有能力站於高位一段時間的,因為要其他國家增產,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如全球第三大糖 出口國澳洲已經宣佈了,要到明年才會增產二十五萬公噸糖。不過大家要留意,於港股上市的都是生產甜味劑產品,即是代糖。它們是有機會間接受惠,但不是直接 受惠於國際糖價大升。 港股中相關的股票有三隻,分別是大成糖業(3889)、西王糖業(2088)及中國澱粉(3838)。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的業務是比較相似的,都是以玉米 為原料,提煉出最下游產品甜味劑。首先,玉米會被提煉成玉米澱粉,然後公司再在玉米澱粉身上調漿配料,經過了不同的處理,最後便成為一系列的產品甜味劑, 如葡萄糖漿、結晶葡萄糖或高果糖漿等等。 中國澱粉則主力生產玉米澱粉,是甜味劑的原材料,因此,如果甜味劑產品的價格真的因國際糖價大升而受惠,投資者最應該選擇的是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 如果投資者只有一注本錢,只可以於兩者之中選一個,Victoria則認為大成糖業比西王糖業更好。因為前者超過九成的盈利都是來自生產及銷售甜味劑的,相反西王糖業一半盈利是來自玉米副產品及其他產品,另一半才是來自甜味劑的。 那甚麼時候才應該買中國澱粉?便是當那些甜味劑價格已經於高位保持了好一段時間,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的盈利都確實是可以受惠之時。因為自自然然那個時候,那些玉米澱粉的價格便會跟着大升。 |
2009-08-21 上海證券報
| ||||||
近期恒指回落的幅度不大,但受投資者歡迎的國企股都起碼從高位回落10%以上。另有一現象,這兩個星期恒指的波幅也很大。一天升400點,一天跌400 點。升的時候,投資者追入的意願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強。因此我認為還是要等一等,如果滿倉的可以趁反彈減持到較為舒服的水平。香港投資者目前的看法,基本上 可以歸納為短期調整,中線看好。但看好歸看好,見過自己的股票創新高,再從高位回落,心裡肯定不是滋味。現在應該用怎樣的策略去應對呢? 大家知道我一向對二三線股票比較有興趣。之前內地A股剛開始下跌時,我的看法是A股有機會是領先指數,因此我對大市的警覺性開始提高,慢慢減持手上的二 三線股。不過畢竟克服不了貪心,時常抱有一絲大市還有可能升上去的希望,因此減持速度一直不夠快。直到股價明顯要下跌時,才狠心地狂沽。俗語有話,“不見 棺材不掉淚”,希望下一次我能做到遠遠看見棺材時,已經開始流眼淚。有這樣的一個防備心態,跌市時便不用顯得那麼狼狽了。 雖然昨天港股 反彈,不過有一些二三線股票的價錢,仍然比我沽出時低了15%至20%。有朋友問我會不會趁機買回那些二三線股,我的答案是儘量不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 一,近這兩個月它們股價已經升了不少,短時間再上升的空間不大。第二,似乎港股已經見了三月至今這一浪的頂部,港股投資者的買貨意欲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強 了。要他們像之前般積極地去把資金投入二三線股似乎有點難度,因此二三線股的流動性下降了,自然它們的估值也應該下調。 所以這個時候, 我會趁港股每次下跌時,換入一些流動性較高的大盤股。因為當大市重新開始又一輪升浪的時候,資金首先會追入那些業績好,或者有代表性的大盤股。如果你不知 道哪一些是屬於好業績的大盤股,不要緊,你可以取而代之買入恒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每當它一天內跌超過3至4%,便買入一點點。雖然這個方法不可能讓你賺 大錢,不過我認為這一個是最簡單而又最安全幫你度過這一次調整市的方法。 |
|
| ||||||
一個朋友搬了新家,昨天邀請了一班朋友去了他家參觀。房子是租的,在九龍站的上蓋,是香港樓齡比較短的豪宅區。他租的屋苑叫凱旋門,發展商是新鴻基地產(00016.HK)。在香港,聽到新鴻基的名字,就會聯想到品質的保證。 一進入凱旋門的大廳,就看到幾個操著普通話的人在地產經紀的陪同下看房子。而那幾個人,還是拖著行李箱來的。報紙新聞常常說,九龍站上蓋的房子有非常多 的買家是來自內地的,其中包括很多投資移民。而且有一些人,從看房子到拍板只用一天時間,看來這是一點也不誇張呀。我們先去了設在60幾層的會所,果然是 超級華麗。維多利亞港、中環的寫字樓、美麗的城市夜景,一一盡收眼底,簡直就是五星級賓館。接著去朋友的家,在50幾層,5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 23000元港幣,市價買的話,是800多萬元。他告訴我們,原來23000元的租金在這裡算是便宜的,因為這個單位是看不到海景的,因此才如此“便宜 ”。 我覺得如果有800萬,應該是可以改善生活水平的。但是原來在這個豪宅區,800萬只能買到個50平方的小窩,值不值得真是仁者見 仁,智者見智了。我覺得,買來自住,真不算太實惠。那這房子如果是買來放租又如何?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香港這個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是極低的。調查發現,在 112座城市中,只有6座城市的整體租金回報率超過10%。這包括摩爾多瓦的首都基希訥烏(14.17%)、開羅(12.00%)、雅加達 (11.27%)、菲律賓首都馬尼拉(10.99%)、馬其頓斯科普里(10.11%)、秘魯首都利馬(10.09%)。而香港的排名是倒數的,回報只有 3%左右,所以“以租養房”在這裡行不通。買來為了收租,倒不如買點香港本地地產股來得方便。 收租回報不夠理想,那就只有一條路,等升 值。香港樓價的升值空間能有多少,我有點懷疑,至少我覺得長遠空間一定不比上海北京來得大。其實這在股票市場上也可見一斑。只做香港本地地產的公司,一般 股價相對資產淨值是有不同程度折讓的。而幾乎所有的內房股,及主要投資在內地的香港地產公司,股價相對資產淨值一般呈現一個溢價。 |
| ||||||
被 稱為「上海和黃」的復星(656)即使分拆國藥上市,有朋友問港股一眾醫藥股有沒有機會被炒上。我認為機會不大,在A股市場醫藥板塊是一個大板塊,在港股 市場就不是那麼受到重視,投資者最熟悉的不過三檔,中國製藥(1093)、聯邦製藥(3933)和廣州藥業(874),且這三檔股票的市盈率都普遍不高。 曾 聽過一個似是而非的解釋,因為分析醫藥股是需要有專業的知識,一般香港讀醫藥出來後的收入都不差,不會冒險轉去做分析員。相反,國內讀醫藥出來的收入不是 特別高,使多一些人願意投身金融分析員這一行。不論你相不相信,Victoria真的遇過一個國內醫藥分析員,她告訴我她在大學時是讀醫藥的。 不 論港股還是A股,前兩個月股市上升得轟轟烈烈,最近似乎一買入就套牢。這種情況下,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也是財務行為學裡面說過的現象,投資者往往過於 自信。市場好,投資者贏錢的時候,往往會誇大自己的能力,認為是自己的判斷力準,而從不會歸功於市況好。市場不好的時候,投資者反而突然會變得客觀,認為 是市況不好。 如果大家已經炒了股票一段時間,都應該經歷了幾次的大型彈。應該不難發現現市好時,沒有基本因素的垃圾股隨時升得比有基本因素的股票更厲害。 比方說,幾個月前港股在炒能源,那個時候,有朋友問我應該選哪一檔,我當然是推薦了基本因素較好的中國(香港)石油(135)。結果他買入了炒味很濃,不過很多散戶喜歡的中亞能源(850)。 當 時中國(香港)石油由4元起步,最厲害時都只是升了一倍多。相反,朋友選的中亞能源於同時期由2毛多升到最高6毛多,升了超過三倍。朋友還笑我炒股票哪用 看基本因素。對於這句話,我是一半同意,一半反對的。沒有錯,好市時,根本是雞犬皆升,只要你買的夠狠,便可以賺大錢。 在升市的那一段,投資者表現的根本不是選擇股票的能力,而是夠不夠狠。不過跌市或者像現在大市浮浮沈沈的時候,股票的選擇能力高低就發揮了作用。 再看回中國(香港)石油及中亞能源的例子,前者現價只是比起最高位時回了14%左右。 相反,中亞能源現價比起最高位時已經回了超過35%,足足比中國(香港)石油跌多了20%多。如果大市繼續不太樂觀,我認為這個差別只會愈來愈大。因此,基本因素在跌市的時候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