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紀末人口或回10億 中國經濟動能何在

曾幾何時,“人太多”是中國人最常見的抱怨,但現如今,中國正面臨著老齡化、勞動人口減少等人口結構帶來的諸多經濟與社會問題。

那麽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到本世紀末,還有多少人口?基於對生育率(一對夫妻生育子女數量)判斷的不同,中性觀點認為還有10億,悲觀者甚至認為只有6億人。不管6億還是10億,此前在高速增長之際曾給中國發展帶來巨大紅利的中國人口,下降造成的人口危機已不遠。

人口問題作為一個典型的慢性問題,如果我們不想看到最困難、最悲觀的結局,現在開始補救,或許還來得及。

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危機

中國人口危機快到來了嗎?在近日召開的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社科院人口學者鄭真真的發言引發了這場討論。她稱,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減少到1980年的水平,也就是10億人。

然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人口和統計學者黃文政稱,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很難維持到10億水平,即使立即大力鼓勵生育,中國人口到2100年也難以超過8億,更大可能是低至6億。而且,人口萎縮不會到2100年就停止,在此之後將進一步快速萎縮,除非生育率恢複到更替水平(即2.2的生育率,統計顯示2015年生育率為1.25)。

北京大學人口學者李建新早在1997年就做過不同政策選擇下中國人口數量的預測。據他當年預測,如果實行生育政策晚調方案,中國人口在2100年的總量為9.52億人,中國在2016年初放開全面兩孩,接近李建新設定的晚調方案。

李建新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當時假定的是,生育政策調整之後,總和生育率將回升到2,但從世界各國尤其是東亞的經驗來看,回升到這個水平幾乎不可能。因此,最終實際的人口數量將大大低於他當年的預測結果。

黃文政假設全面放開後的自然生育率比2010~2015年的實際生育率高出20%,然後再假設中國未來生育率以及人均預期壽命隨社會發展水平上升的變化,沿襲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路徑。在考慮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及更進一步放開生育之後的堆積反彈,在不鼓勵生育的前提下,他預測中國到2100年的總人口為5.8億。

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統計學者王廣州認為,對人口數量做30年以上的中長期預測,更重要的是預警意義。這樣的預測應該註意兩點,首先最好是給出一個區間的概念,而不是高、中、低的概念。其次,這樣的預測只是一個趨勢判斷,而且是目前認識條件下的趨勢判斷,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資料顯示,鄭真真的預測與聯合國人口署的中方案一致,而中國人口減少到6億的預測則與聯合國人口署的低方案比較接近。2015年7月底,聯合國人口署發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中國人口到本世紀末將回落到10.04億。這是聯合國的中預測值,其低預測值是6.13億,高預測值則為15.55億。

人口預測的關鍵假設是對未來的總和生育率的設定。根據聯合國中預測方案,中國2010~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被假設為1.55,2015~2020年為1.59,2020~2030年為1.66,2045~2050年為1.74,2095~2100年為1.81。

李建新、王廣州認為,這組數據明顯高於中國的實際生育率水平。易富賢、黃文政則認為即使強力鼓勵生育也不可能將生育率提升到如此之高。

那麽中國現在的生育水平到底是多少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在2010、2011、2012、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18、1.04、1.26、1.24。2015年,中國1%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25。

黃文政分析,聯合國在2010年報告中對2010~2015年中國生育率的低、中、高預測值分別為1.31、1.56、1.81,即使是其低預測值1.31,也比國家統計局2010~2013年數據最高值的1.26還要高。

人口學者何亞福認為,高估中國生育水平的不光是聯合國,中國相關管理部門和人口學界對人口形勢的估算和預測也一直傾向於保守。他分析,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基本國策下,保守體現為寧願高估而不是低估生育水平。

經濟社會影響幾何

如果中國人口在2100年降至10億,這意味著不到百年時間內,中國人口將減少近三分之一。且人口變化是一個典型的慢性問題,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段,幾乎看不到變化,但放在幾十年乃至百年區間來看則變化巨大。因此,人口政策最忌只看眼前,而是要從長計議,至少要前後各看百年以上。

黃文政提醒,中國人口正在接近峰值,而在峰值附近的一二十年,人口的上升和下降都會非常緩慢,這個特性更讓人們難以認識到之後是雪崩式的衰減。

如何才能撥開人口總量的迷霧,看到人口未來變化的洶湧暗濤?多名人口學者建議要聚焦於每年出生人口的變化。中國目前每年出生人口不到1700萬,在未來10年,中國處於生育旺盛期23~30歲的女性數量將萎縮40%以上,而中國生育率即便按1.5計算也只有更替水平2.2的68%。

在提到本世紀末的人口減少時,鄭真真還強調,有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那就是減少的是年輕人、新出生的人。這意味著,未來人口總量減少的同時,結構並沒有優化,老齡化的挑戰更加嚴峻,這一觀點得到受訪人口學者的一致認同。

人口學者姚美雄判斷,中國未來人口將呈現嚴重少子化疊加快速老齡化、適婚人口性別比失衡的結構扭曲狀態,這將導致勞動力供應減少、消費和創新能力減弱、養老壓力加大、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

豐厚的人口紅利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過巨大動力。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的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間,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27%。

但隨著總和生育率的長期低迷和人口結構發生的扭曲,這一景況將不複存在。相反,人口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稱,人口增長率過快下滑及人口結構過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是當前中國經濟下行重要的深層原因之一。

“人口增長率過快下滑,人口結構過快少子化、經濟主力人口規模(22到44歲)萎縮和老年化,這些因素形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並使中國經濟產生排浪式下行波動。人口變化影響到勞動力供應、消費、投資等多方面,再加上人口遷移中的梗阻,共同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行。”周天勇稱。

不過,此前權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稱,我國勞動力總量逐年減少,產業結構在優化調整,即使經濟出現較大幅度下行,社會就業也能保持總體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55

世紀末中國人口降破10億引熱議 "人少"是好是壞?

第一財經網上周刊發的報道《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會比現在少一半?》引發讀者熱議,僅在搜狐首頁就有上萬條評論。中國的人口多,過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如果人口數量真的如個別預測那樣下降那麽多,會給中國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人口枯榮決定國家命運

長期研究宏觀經濟與人口關系、從業於對沖基金行業的學者黃文政發現,人口的規模和結構與創新創業乃至經濟持續發展關系密切。他認為,中國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得益於龐大的人口規模,特別是1960到1990年初出生的大量人口。人口眾多能促成細分、多樣化、競爭激烈的更大市場,也是龐大人才規模的基礎。

“中國高鐵就是憑借著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開發出了頂尖的技術;中國互聯網公司也憑借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長期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快速老化和急劇萎縮將會嚴重削弱中國的優勢。”黃文政說。

人口枯榮往往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命運。有人口學者認為,東北地區目前在長期人口頹勢下出現的經濟停滯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南京大學人口學者陳友華表示,從過去幾十年人口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看,中國人口正在從過去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變成一個重要的抑制因素。未來養老、適婚年齡人口性別比失衡等問題都是中國必須面對的挑戰。

認識人口新常態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人口學者發現,對於中國人口在世紀末將會衰減這樣一個預判,人口學者基本認同,只是說到底衰減到什麽程度,還沒有統一定論。

陳友華認為,人口預測基於對生育率等因素的假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過去沒有一個學者預測準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生育率的變化。人口預測的效應更重要的是警示作用,提醒我們提前應對,如果等到結果發生再去調整對策,那就太晚了。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譚克儉認為,預測人口數量需要註意的是,影響生育的因素很多,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但二胎是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說,生二胎可能有較大比例的人口,但生多胎的即使全面放開也不會很多。

“以這樣的思路,2100年的中國人口不會少到那個程度(註:即6億)。還有就是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作用,如果力度大,對生育二胎也還是有作用的。”譚克儉說。

陳友華則提醒,要註意人口數量與結構之間不是獨立的因素,而是緊密聯系互相影響的。

“如果人口真的衰減到6億或者3億,並不是大家想象得那麽富裕祥和,到時候生育率水平會很低,人口出現嚴重的倒金字塔結構,老人很多,中青年人較少,孩子更少,經濟發展動力不足,養老壓力嚴重。”陳友華說。

人口與統計學者姚美雄也認為,人口數量的衰減不是同比例進行的,減少的更多是青少年人口,人口結構扭曲將更厲害。

就讀者評論中表達的對人口衰減的歡呼,姚美雄認為,這表明社會有一些人群中還存在舊的“人口是包袱,人多消耗資源多”的觀念,對人口結構扭曲及所產生的危害性認識不足。

“未來人類壽命會進一步延長,老年人口比例進一步增加,青壯年養老負擔進一步增加,他們就更不願意多生孩子,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老年人比重會更高,社會將演變成又老又窮。”姚美雄說。

人口越少越好?

從針對該報道的評論發現,讀者對世紀末人口衰減最主要的態度是歡迎。典型觀點包括:中國人口太多了,人口少點是好事,人口多對地球資源消耗得快。人口降到3億才能發達國家水平。表示擔憂的觀點則認為,到時候中國人口減少,同時老齡化又很嚴重,養老壓力會比較突出。

對本世紀末人口衰減表示歡迎的不光是普通讀者,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報道發出次日致電第一財經,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本世紀中國人口真能減少到6億,那是“國家幸甚,人民幸甚”。

他表示,看人口不要光看數量,也要看質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貢獻絕對高於一個農民工。一個農民工老了就幹不動了,但是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不同。他以自己舉例,目前雖然已經73歲,按年齡標準早就該退休,但是依然應邀到很多地方做演講和講座。

“老齡化確實是個問題,但是並沒有那麽嚴重。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美國只有三億多人。人口不光是勞動力,也是資源消耗者。依我看,中華大地如果能養活6億人是相當理想的了。”周世儉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程恩富是控制人口數量觀點的代表者。他認為,中國應該實行先控後減的新人口策略,將人口逐漸減至適度規模,即5億左右,才能有效緩解我國社會主要經濟矛盾和巨大就業的壓力。

適度人口論1888年由英國經濟學家E.坎南在《初等政治經濟學》中提出。他認為"適度人口"是處於"最大收益點"的人口規模。這一理論得到不少西方人口學者的贊同。中國也有部分人口學者認同此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人提出中國的適度人口在6至7億。社科院學者李小平則提出中國適度人口在3億。

但是該理論的弱點在於適度人口數量難於精確計算,也不可能實現。以美國的里賓斯坦為代表的一些人口學者多次對適度人口的精確計算作了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譚克儉認為,適度人口只是一個概念,宏觀上人口與資源的適度有一個很大的彈性空間和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沒有規劃價值。局部的適度可能比較顯著,但也在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18

專家警告放任暖化 天災影響歐2/3人口世紀末歐洲 熱浪或年殺15萬人

1 : GS(14)@2017-08-06 18:40:25

■法國尼斯多名兒童在街邊的噴水池戲水消暑。路透社



全球暖化的殺傷力不容忽視。歐盟專家前日發表研究報告指,警告國際社會放任氣候轉變不理,本世紀末歐洲每年將有2/3人受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因此死亡的人數亦大增至15.2萬人,其中99%都與熱浪有關,歐洲南部面臨的挑戰尤其嚴重。



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的科學團隊於醫學期刊《刺針行星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刊登研究報告,指氣候轉變為社會帶來的負擔越來越大,到了2071至2100年歐洲每年有逾3.5億人因災害而患病、受傷、流離失所和死亡等,遠高於近年數字2,500萬人。



法國意大利希臘最嚴重

報告續指,歐洲每年死於自然災害的人數將由近年的3,000人,大幅飆升至2071至2100年的每年152,000人,當中因熱浪而死的佔151,500人。而法國、意大利和希臘等國的災情最為嚴重,由目前平均每100萬人有11人死,上升至每100萬人有700人死,北歐情況則相對較好。團隊翻查28個歐盟成員國和瑞士、挪威和冰島於1981至2010年間,合共約2,300份與氣候有關的災情紀錄,將這段時間視為參考年份,推測本世紀末天災、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等情況,並假設2100年的平均氣溫比參考年份提高3℃,最終得出上述結論。報告形容氣候轉變是人類在21世紀的最大挑戰,指上述危機90%是由氣候變化造成,僅10%是與人口增長和城市化等因素有關。研究員亦指出,雖然未有數據證明,但長者和窮困家庭將會更受災害影響,而歐洲目前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將來情況或更加嚴峻。



熱浪致死大增54倍

報告提到的自然災害涵蓋熱浪、寒潮、山火、乾旱、水災和風暴等,而它們因應全球暖化的變化各異,其中熱浪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大增54倍,水災增加37.8倍、山火1.38倍、風暴0.2倍,寒潮死亡的人數則反減至僅餘2%,惟「不足以彌補其他災害的上升趨勢」。今次研究是由歐盟執委會資助,報告總結時表明支持2015年《巴黎協定》中減排等目標,建議以改善土地利用和城市規劃方面着手,以打造出「健康、碳平衡」的社會。未有參與研究的倫敦學者威爾金森表示,今次研究結果令人擔憂,再次提醒人們若放任溫室氣體增長對人類的影響,有望「進一步提高加快減排行動的籌碼」。不過,研究是以國際放任全球暖化持續、2100年氣溫上升3℃作為大前提,而《巴黎協定》正是要壓制氣溫上升幅度低於2℃。有份參與研究的南韓首爾大學學者金浩(音譯)和李在永(音譯)指,報告「可能高估了」數字,因未有兼顧到醫療進步、歐洲冷氣普及化等因素。法新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6/20113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8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