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樂視成立合資公司的廣汽 緣何放棄絕對控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383.html

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誰顛覆誰?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下稱“廣汽集團”)與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樂視控股”)一起交出答案: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

6月8日,廣汽集團、樂視控股和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誠保險”)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這三家企業按照45%、40%和15%的股比共同投資的大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聖科技”)在廣州正式成立。大聖科技項目首期投資14億元,首次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

早在2015年7月31日,廣汽集團就發布公告,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廣汽集團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的議案》,同意廣汽集團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實施,建設包括整車電商平臺、車生活平臺、車聯網平臺和創業投融資平臺等四大平臺。現在,此項目發生的變化是,廣汽集團對投資方進行調整,項目資金來源由廣汽集團及投資企業出資調整為由廣汽集團、樂視控股及眾誠保險三方共同出資。

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今天在發布會上表示,合資三方將充分利用廣汽的線下汽車全產業鏈,樂視的線上內容、渠道、流量,以及眾誠在專業汽車保險服務及風險管理上的優勢,打造最值得信賴的修車、用車、買車、租車換車一站式平臺,構建開放共享的汽車互聯網生態圈。

廣汽集團方面指出,在大聖科技項目的股比上,廣汽集團主動放棄絕對控股地位,這一舉動體現出廣汽開放的姿態和與互聯網深化合作的決心。在未來的股權結構中,大聖科技將繼續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根據廣汽發展規劃,未來將逐步把部分業務運營職能註入以車生活、整車、車聯網和互聯網創投為核心的下屬子公司中,形成大聖科技與各業務板塊子公司聯動的架構,並根據業務的特性尋找能形成協同效應的外部合資方,不斷吸收外部的資本和資源,激活企業活力。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廣汽集團雖然在大聖科技直接控股45%,但另一股東眾誠保險也屬於廣汽集團旗下的企業,加上間接控股,廣汽集團依然是大聖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在眾誠保險股權結構中,廣汽集團、廣州零部件以及廣汽商貿分別持有20%的股份。而廣汽集團在廣州零部件以及廣汽商貿兩家企業中又各持股51%和100%。

有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廣汽集團表面上主動放棄大聖科技的絕對控股地位,存在幾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大聖科技很快進行新一輪融資,不排除樂視增資或其他企業註資,未來股比存在較大變數。還有,打造汽車+互聯網生態圈尚處於摸索階段,投資有風險,廣汽集團公開是以參股而並非絕對控股的身份,這樣可攻可守可退,大聖科技首次註冊資本金僅為2億元,由此可見無論是廣汽集團還是樂視,對本次聯手打造汽車生態圈還是比較謹慎,還處於試探階段。

目前,這個廣汽集團牽頭打造的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只有廣汽一家車企,樂視尚未有汽車產品投產,加上大聖科技的股權結構暗藏玄機,其生態圈的開放性遭到質疑。

廣汽集團執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今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未來不斷通過融資等方式,將以最開放的心態鏈接資源,大聖科技將不會局限於廣汽旗下品牌,而是會向所有汽車主機廠、零部件企業以及經銷商開放,不會局限於特定資本方,而是向全社會投資人開放,實現共贏。而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丁磊認為,汽車產品只是這一平臺上的要素之一,打造未來交通生態圈才是重點。

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72

中遠海運能源運輸公司成立 中海發展變身油氣運輸平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064.html

6月6日,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標誌著中遠海運的業務重組整合工作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今年2月18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意味著醞釀大半年的兩大航運巨頭的重組合並落幕,不過整合工作才剛剛開始。

中海和中遠的一系列重組方案共涉及資產交易74項,交易金額600億元人民幣,堪稱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交易。如果重組完成,中國遠洋將成為包括集裝箱航運和碼頭業務的集裝箱運輸服務供應鏈平臺,中海發展將成為油氣運輸平臺,中海集運將成為綜合性航運金融服務平臺。

而此次成立的中遠海運能源運輸公司,前身正是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026)。在一系列重組整合交易中,中海發展要置出中海散運資產給中遠集團,並收購中遠集團所屬大連遠洋100%股權,著力打造專業油氣運輸物流企業。

據記者了解,新成立的中遠海運能源與國內外200多家石化企業和油品貿易公司有合作關系,具有內外貿、原油與成品油、大船與小船、油品與天然氣多個市場聯動的優勢,也是中國LNG運輸業巨頭。

“中遠海運能源成立後,油輪船隊規模位居全球第一,擁有和控制油輪運力105艘、1704萬載重噸;LNG運輸共投入運營9艘、參與投資LNG船舶25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孫家康告訴記者,“能源運輸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航運產業集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當前國際航運市場形勢嚴峻情況下,能源板塊經營更成為突出亮點;目前能源板塊總資產占集團總資產的比重達到11%,油輪船隊占集團綜合運力比重達到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57

華人文化與 IMAX 中國共同成立首期 5000 萬美元電影基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6/156623.shtml

華人文化與 IMAX 中國共同成立首期 5000 萬美元電影基金
石慧 石慧

華人文化與 IMAX 中國共同成立首期 5000 萬美元電影基金

中國電影基金將在未來三年時間里投資近 15 部華語大片。

i黑馬訊(石慧)6月16日消息,今日,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和IMAX公司以及IMAX中國共同宣布設立中國電影基金。新成立的中國電影基金首期總額5000萬美元,雙方各占50%,將在未來三年時間里投資近 15 部華語大片,為每部影片提供300至700萬美元不等的資金支持。

華人文化由黎瑞剛創立並擔任董事長。2009年4月,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審批,基金規模50億元人民幣,成為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

IMAX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十多年。IMAX中國是IMAX公司於開曼群島法律註冊成立的子公司,主要管理IMAX在大中華區的業務。

中國電影基金的成立目的主要為投資將於中國及其他國家上映的IMAX及非IMAX格式華語電影。預期基金將會成為電影的非主動投資者,不會積極參與電影制作。

投資決策將由華人文化與 IMAX 共同組成的綠燈委員會來實施,並在未來引入包括國內著名傳媒娛樂機構在內的新的投資者,進一步擴大基金的規模。

電影基金 華人文化 IMAX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42

英雄互娛原CIO轉任總裁 宣布成立體育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6/156594.shtml

英雄互娛原CIO轉任總裁 宣布成立體育公司
麻策 麻策

英雄互娛原CIO轉任總裁 宣布成立體育公司

此次人事調整使吳旦“這位遊戲圈的知名投資人,已然成了中國上市公司最年輕的總裁”。

i黑馬 6月16日消息,英雄互娛發布重大人事任命,聯合創始人兼CIO吳旦,轉任英雄互娛總裁,向CEO應書嶺匯報,全面負責公司內部管理、產品投資及引入的工作。同時,宣布成立英雄體育。

據英雄互娛官方公告顯示,此次人事調整使吳旦“這位遊戲圈的知名投資人(28歲),已然成了中國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最年輕的總裁”。

據悉,吳旦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曾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真格基金最年輕的副總裁,同時他也是過去兩年最成功的遊戲投資人,曾代表真格基金成功投資過《影之刃》系列、《超級英雄》、《全民槍戰》、《MT外傳》、《虛榮》等遊戲”。

公告稱,英雄互娛自2015年6月16日成立並掛牌新三板一年以來,一直秉承做行業開拓者的堅定態度,從確定“移動電競“為公司戰略,到成立中國移動電競聯盟,自持大東亞地區最大的移動電競賽事HPL,堅持走互聯網體育道路,推出全球第一個開打的移動電競職業聯賽,再到堅持研運一體化道路,旗下擁有多款明星移動電競產品《全民槍戰》《天天炫舞》《巔峰戰艦》《影之刃2》《搶灘登陸3D》等。

據最新財務數據顯示,英雄互娛2016 Q1季凈利潤為1.3億元人民幣。

英雄互娛 應書嶺 吳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52

阿里成立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 俞永福掌舵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890.html

隨著逍遙子(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今天群發的一封公司內部信,一個名叫“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的內部架構在公司內部搭建起來,背後是這個起家於電商的互聯網平臺從過去單打獨鬥布局文娛產業升級到集團軍作戰階段。

據該內部通知顯示,任命古永鏘為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產業發展委員會主席,協助逍遙子制定大文娛產業長期發展及投資布局戰略;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的領導和管理工作。

這個小組的成員包括,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相應的領導小組成員為,阿里影業CEO張強、合一集團總裁楊偉東;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CEO宋柯;阿里體育CEO張大鐘;UC總裁何小鵬。以上成員均向俞永福匯報。阿里巴巴集團企業發展部副總裁張宇(語嫣)擔任領導小組秘書長。

在談及該架構成立初衷時,俞永福回複第一財經記者稱,過去幾年,集團在大文娛核心業務點進行了非常好的布局,各“隊員”都練就了一身本事,但從國際經驗和市場變化來看,最終將是一場“十一人制”的團體賽事。

在內部定位上,文娛已經是阿里集團核心板塊之一。逍遙子稱,“阿里集團將逐漸實現版塊化發展,最終聚成一個拳頭,形成一張大圖。”在這個圖中,以文化娛樂為代表的“快樂版塊”是阿里巴巴集團未來重要的戰略方向,是馬雲Double H(健康和快樂)戰略的一級。過去在音樂、影業、視頻等領域分散的競爭有望在集團資源下形成一股合力。

此前成功整合阿里移動版圖以及高德業務的俞永福被視為這個位置上的首選。他在隨後跟員工的交流中,對這場大兵團作戰的路徑進行了更為清晰的表述:“我們第一階段的重點就是先完成‘三通’,即信息通、人情通,最終實現戰略通,形成共同的‘一張圖’;推進集團整體戰略和資源與大文娛版塊的銜接,幫助版塊各業務線,減少刷臉,減少重複建設,增加資源分享,支持各品牌在專業領域取得成功。”

架構與崗位調整後,俞永福不再擔任阿里媽媽總裁,由朱順炎接任,其他工作不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91

發力華語大片 華人文化聯手IMAX成立5000萬美元電影基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651.html

6月16日,華人文化控股集團(下稱“華人文化”)和IMAX公司(IMAX.NYSE)以及IMAX中國(01970.HK)共同宣布設立中國電影基金。新成立的中國電影基金首期總額為5000萬美元,將在未來三年時間里投資近15部華語大片,為每部影片提供300萬~700萬美元不等的資金支持。投資決策將由華人文化與IMAX共同組成的綠燈委員會來實施,並在未來引入包括國內傳媒娛樂機構在內的新的投資者,進一步擴大基金的規模。

中國電影基金將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行情,將華人文化在中國文化產業的經驗與優勢與IMAX品牌進一步結合。同時,新成立的中國電影基金也將繼續強化IMAX的品牌,幫助IMAX與中國的電影工作室、電影放映商、中國本土發行夥伴以及內容創作者等建立更深入的聯系,並將繼續幫助IMAX增加其在中國DMR電影市場的份額。

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表示:“中國電影觀眾對於優質華語大片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長。新成立的中國電影基金是華人文化在中國電影產業擁有的較強能力和豐富資源以及IMAX品牌和獨特觀影體驗相結合的自然結果。這只基金將催生更多賣座的華語大片。”

IMAX公司CEO Richard L. Gelfond表示:“我們在好萊塢取得了較好成績。在中國,我們也已經與一系列電影工作室和制作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此次新成立的中國電影基金將進一步深化我們與中國電影產業之間的聯系,使我們有機會為中國以及全球觀眾帶來更多高品質的華語大片。我們將繼續堅定地在中國開展電影產業的相關業務。”

據悉,IMAX正在加速開拓中國市場。就在本周,IMAX及IMAX中國與中國電影院線運營企業四川盧米埃影業有限公司宣布簽訂10家新IMAX影院的全分帳協議。

據悉,華人文化與IMAX早就有合作。2014年4月,華人文化出資4000萬美元,獲得IMAX中國10%的股權。IMAX中國於去年10月8日上市,今年3月,華人文化等售出IMAX中國的部分股權,套現近10億元。目前,華人文化仍持有IMAX中國的部分股權。

在中國影視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影視基金也層出不窮。僅在上海電影節期間就已經有多只基金成立,同樣在今天,百度糯米影業設20億元人民幣基金,計劃未來兩年投資至少30部電影。6月13日,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天籟影視、星光傳媒、騰飛影業、雨璇文化等多家影視公司發起“J計劃”,成立了10億元的基金用於扶持影視項目;同日,一響天開文化有限公司聯合中藝博悅、卡氏中國基金共同發起一只30億元人民幣的影視專項基金。

眼下的國內市場,股市低迷、資本寒冬,唯有電影票房不斷井噴,而電影行業正在迎來更熱的一波投資浪潮。不過,電影屬於高風險投資。因為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新生品牌,有一個嚴格的參照體系和質量標準,制作或生產階段的不確定性更強。影響電影收益的環境因素非常多,並且因為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很難提前預判。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在同一時期碰上另一部卓越的電影,那就只能自認倒黴。

一家影視產業的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在中國,未來十年依然是內容領域投資的黃金期。因此,電影基金和電影公司的合作模式和方法依然值得深入探索。如何通過量化分析,形成一個相對理性的投資邏輯以降低風險,可能是所有基金管理人的終極課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30

漢高上海首個粘合劑技術創新中心成立 配備NVH實驗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317.html

全球領先的粘合劑、密封劑和功能性塗層解決方案供應商漢高位於上海的首個粘合劑技術創新中心(HAIC)昨日揭幕。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這所全新打造的創新中心配備了世界一流的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檢測實驗室,這標誌著企業跨界跨行業整合成為一種趨勢。

漢高粘合劑技術創新中心占地6730平方米,共設有171個研發及產品開發工作站,能有效促進項目團隊間的緊密協作。標誌性的實驗室NVH檢測實驗室配備有最先進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可通過對產品設計參數的優化為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區的客戶提供更為出色的降震減噪及性能優化解決方案。

漢高全球汽車和金屬工業市場高級副總裁、漢高粘合劑技術亞太區負責人柯思騰先生(Christian Kirsten)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創新中心將整合我們的優勢資源和研發能力,關註亞太地區最為迫切的市場發展需求,更快速、有效地為本土客戶提供定制化創新解決方案。”

亞太市場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同時也是漢高粘合劑技術在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然而,區域和地理上的限制長期以來是影響研發成果效用最大化的主要阻礙之一。柯思騰認為,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區域市場聯動性的加強,企業創新也需要實現實時對接。創新中心能夠在連接亞太區本土創新和全球研發中發揮關鍵的樞紐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電子技術在汽車制造等行業比重不斷上升,消費電子等的表面處理也開始借鑒傳統工業技術。先進粘合劑技術解決方案將更大程度地以跨行業、多領域的應用方式呈現。以NVH降震減噪優化解決方案為例,該技術旨在降低汽車等交通工具運行中零部件之間的摩擦以及傳動所產生的噪音、震動,從而滿足本土日漸崛起的中產階級對於汽車舒適駕乘的需求。在日益廣泛地被運用於汽車制造的同時,該技術也在高鐵和家電行業有多種應用。借助漢高粘合劑技術橫跨多行業的傳統優勢,創新中心也將在打破行業壁壘方面發揮重要優勢。

柯思騰還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工業企業如何適應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首先是汽車的輕量化。如今,粘合劑已被越來越多地用於替代傳統鋼材鋁材的複合材料中。複合材料可以減輕車身重量,從而滿足更嚴格的燃油經濟性標準,同時通過結構性塗層實現比鋼鐵更出色的性能,在不影響車輛結構完整性的同時為創新型汽車粘合劑解決方案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電子行業。先進的粘合劑技術正幫助亞太地區眾多LED和OLED市場的顛覆性創新成為現實。粘合劑在該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論是汽車前燈、廣告燈箱及商用建築、道路、停車場照明,還是計算機屏幕、手持設備和顯示器等。柯思騰舉例稱:“隨著智能手機體積越來越小,越來越薄,芯片功能卻越來越強大,對於散熱的要求很高。通過漢高的粘合技術以及特有的熱管理處理技術,能夠更好地幫助芯片散熱,發揮其功能。”

針對目前蘋果、三星都準備蓄勢待發的OLED顯示器技術,柯思騰稱:“漢高也在密切關註行業動向,以滿足客戶的新需求。” 據媒體已經曝光出來的信息,蘋果明年即將推出鑲嵌在屏幕內的Home按鍵,而目前漢高的指紋傳感器粘合技術是全球頂尖的。

柯思騰還透露,漢高全球每年用於研發的資金是3億歐元,其中30%用於長期的研究項目。他說:“技術在新型的電子設備以及汽車等產品中所占的價值比重越來越高。因此盡管新車制造和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所趨緩,但是對於技術的需求和要求更高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柯思騰表示,漢高並不會因為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而改變其在華戰略,反而加大了投入。盡管他未透露新建的粘合劑創新中心的投資規模,但他表示:“從GDP來看,中國經濟繼續放緩的風險仍然存在,但是中國市場仍然是漢高粘合劑最大的市場,可持續發展、城市化、人們對移動性和通信等新需求的產生都對漢高的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為漢高在中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去年漢高全年營收180億歐元,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實現了3%的增長,其中43%的新增收入來自於新興市場。漢高在全球7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全球擁有130多個制造工廠。漢高粘合劑業務1965進入亞洲市場,在亞太擁有超過23億歐元的營業額。粘合劑業務在漢高整體業務收入中占比超過50%。

註重創新與設計是外企在中國經濟轉型期的普遍戰略。漢高的合作夥伴,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上個月也在上海成立全新的亞太設計平臺,旨在通過這一平臺與亞太地區的設計師增強聯系。作為亞太區設計活動的樞紐,它將為汽車、化妝品、建築和消費品等行業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上海也是巴斯夫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和先進材料及系統研究部門的全球總部所在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51

唐德影視與範冰冰合作變招:改並購為合夥成立影視制作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325.html

因重大資產重組的唐德影視(300426.SZ) 停牌3個月,第一財經記者 6月24日 獲悉,唐德影視將放棄收購範冰冰名下的愛美神公司,唐德影視股票將於下周一複牌。

唐德影視方面稱,因具體方案未達成一致,同時考慮到當前資本市場形勢變化,雙方協商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這並不代表唐德影視與愛美神公司合作終止,唐德影視另一份公告稱,唐德影視將與愛美神共同投資設立子公司,專門從事影視制作服務。據悉,該標的公司註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唐德影視占49%的股權,愛美神占51%的股權。

無錫愛美神由影視明星範冰冰成立,註冊資本300萬元。今年3月,唐德影視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愛美神51%的股權。為此,唐德影視給出了逾7億元的估值。或許在唐德影視看來,其為愛美神給出7億元的估值,是看中了“範冰冰IP稀缺的程度和未來創造的價值”。

然而,此事卻引起廣大投資者質疑,甚至引發深交所的問詢。工商資料顯示,愛美神成立於2015年7月30日,核準成立日期為今年的1月29日,註冊資本300萬元。公司法人代表範冰冰,股東分別為範冰冰、張傳美(範冰冰母親)。正式成立才三個月,幾乎什麽業務還沒正式開展就估值7億元,難免引起市場嘩然。

 

4月11日,創業板上市公司唐德影視接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唐德影視在披露收購範冰冰旗下愛美神影視文化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時,重點對愛美神的估值情況進行分析說明,並進行重大風險提示。尚未披露重組預案便遭交易所問詢,這在資本市場並不多見。

或許是迫於市場壓力,此次披露的消息顯示,唐德影視與範冰冰的合作方式改變了,將並購變為合夥成立影視制作公司。唐德影視則稱,鑒於雙方對重組方案未達成一致,經過雙方協商達成了放棄的共識,但是卻選擇通過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公司的形式來實現雙方的另一種形式的牽手。

為促成合作,在近三個月內,唐德影視做了的調研,調研結果認為若雙方達成合作,唐德影視將快速切入到明星藝人經紀領域,從而獲得影視資源的先發優勢,強化公司對優質IP的挖掘與儲備,完善產業鏈布局的同時並能與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

據悉,唐德影視將與愛美神共同投資設立子公司,繼續與範冰冰及其團隊開展戰略合作。在這一合作中,唐德影視將以自有資金出資1,470萬元,取得標的公司49%的股權。

唐德方面稱,新成立的子公司,將結合唐德影視與愛美神在影視劇產業鏈上積累的優勢資源,專註於影視制作服務業務;憑借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新公司將有望在影視劇投資制作和藝人經紀業務方面,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其實,與明星成立新公司,並非唐德影視首創。此前就有打造了《歡樂頌》、《瑯琊榜》等系列爆款電視劇的出品方正午陽光,與多為明星合夥成立新公司,共同投資影視項目,這讓明星除了收獲片酬外,還能額外享有投資收益。

對於影視公司來說,相對於通過並購深度鎖定明星經紀合約;通過共同設立新公司,可以將雙方相對自由又相對合作地聯系起來,雙方風險利益共擔。

事實上,唐德想要並購愛美神公司也有其一定理由。範冰冰作為一線女星,具有較強的市場號召力和很強的IP屬性,不僅自身廣告和演藝收入頗豐,其近期拍攝的電視劇和電視節目收視率以及電影票房也表現搶眼,其商業化的變現能力較強。而愛美神公司擁有範冰冰為期10年的獨家代理合約,唐德影視希望通過並購深度鎖定範冰冰,發揮協同效應,增強其藝人經紀、影視劇和電視節目制作業務競爭力,拓展明星藝人衍生品業務,深度挖掘明星藝人的商業價值,具有其較為合理的商業邏輯。

業內普遍認為唐德影視本次終止收購估計與近期監管部門收緊對遊戲、影視、VR等行業並購項目的監管存在一定關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70

雙匯成立財務公司 熱心人士建議別做成小銀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197.html

6月22日,河南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開業暨財銀合作簽約儀式在雙匯集團總部舉行。

河南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第六家開業的法人財務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分別由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億元,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億元共同設立。

雙匯萬隆董事長致辭說:雙匯集團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註重資本運作、發揮資本的力量,推動企業做大做強。2013年其利用國際銀團的資本71億美元,並購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改變了世界豬肉行業的格局,成為中國肉類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2014年,整合中美歐100多家所屬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資金23億美元,通過募集資金和自身盈利,償還了債務,降低了並購帶來的高負債風險,公司財務杠桿率由當初的2.5倍,今年降到0.4倍。金融資本在推動雙匯做大做強、走向國際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雙匯此前借巨款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外界曾擔心巨額的還債金額會壓垮雙匯,該公司的現金流會出現枯竭。2013年以來,雙匯集團的資金狀況並未出現外界所擔心的糟糕狀況。熟悉雙匯的一位河南當地人士稱,雙匯集團財報顯示,2014年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達505億元,這個數字超過了《2015年中國金融500強》榜單當中至少300家銀行的總資產規模。以最簡單粗暴的算法:雙匯集團高達50億元的現金流量凈額,年化收益率提高三個點,一年的凈利潤預計增加1.5億元。

萬隆說,雙匯集團成立財務公司,是雙匯發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其為國際化後的雙匯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很好的金融資本運作平臺;為進軍金融行業,壯大資本實力,開辟了一個新渠道,在雙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雙匯集團財務公司要立足集團,面向雙匯全產業鏈,實現產融結合,發揮新優勢,創造新格局。要用好雙匯的品牌,發展產業鏈金融,把資本的轉化、分配、增值做好,再造一個新業態。

雙匯在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雙匯現在橫跨中國、美國兩大市場,史密斯菲爾德所在的美國市場,生豬養殖成本大幅低於中國,生豬價格不到中國的一半,讓雙匯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處於有利位置。

雙匯今年以來,在國內大舉推廣美式培根、香腸等新產品,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落地,各地經銷商的支持與參與變得異常重要。雙匯建立財務公司,服務經銷商,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被寄予厚望。

雙匯應該怎麽做財務公司,才能賺大錢?

接近雙匯的一位人士認為,首先,到銀行存款、做理財,這是風險很低的做法,財務公司肯定不能只滿足於這個階段。財務公司要做好,關鍵是放貸。

雙匯與經銷商的結款,基本上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資金壓力全背在經銷商身上。雙匯給經銷商貸款,做供應鏈金融,摸索出成功經驗,對經銷商是極大利好。

怎麽給經銷商貸款?

有傳統的方式,就像銀行那樣,考察經銷商的資產狀況,有幾套房子,有幾輛汽車,有多少存款,根據資產狀況,設定抵押,再批錢出來,這是經典的模式和流程。上述人士稱,雙匯按照這個模式來操作財務公司,恐怕會有不少經銷商被擋在門外;經銷商沒有可以用來抵押的資產並不是少數,雙匯如果按銀行規程,這些經銷商只能幹瞪眼。

上述人士認為,真正做供應鏈金融,即便經銷商沒有資產可以抵押,但是只要評估下來,經銷商的發展前景值得肯定,沒有抵押也可以放款。雙匯財務公司如果這樣操作,市場空間很大,但是對風險控制的能力要求很高。雙匯得廣招全國英才。

雙匯內部有ERP系統,比較了解經銷商的經營狀況,上述人士稱,但是真到了要貸款的層面,要準確掌握經銷商的資信狀況,隨時把控風險,確實還有好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請一批懂金融的人才,是當務之急;改造雙匯內部的業務流程,為供應鏈金融打造足夠的騰挪空間也很有必要,比如說賬期,可能就需要適當延長,供應鏈金融才有存在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7

HTC宣布成立VR風投聯盟 未來將投百億美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30/157075.shtml

HTC宣布成立VR風投聯盟 未來將投百億美金
張一 張一

HTC宣布成立VR風投聯盟 未來將投百億美金

HTC今日宣布,與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28家風險投資公司成立虛擬現實風投聯盟。未來將投入上百億美金,專註投資虛擬現實(VR)行業。

i黑馬訊6月30日消息,HTC在上海世界移動大會(MWC Shanghai)宣布,與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28家風險投資公司成立虛擬現實風投聯盟(Virtual Reality Venture Capital Alliance,簡稱VRVCA)。未來將投入上百億美金,專註投資虛擬現實(VR)行業。

這已經不是HTC這麽高調的進軍VR的消息了,早在今年四月HTC發起成立亞太虛擬現實產業聯盟(Asia Pacific Virtual Reality Alliance,簡稱APVRA)。HTC董事長王雪紅宣布,將推行ViveX加速器計劃,將投入總值超1億美元的基金支持,用以扶持VR內容和技術團隊,打造VR生態圈。

HTC VR中國總經理汪叢青表示:“很榮幸在VRVCA建立之初就得到了眾多重量級投資機構的垂青。這些頂級的投資機構將打破傳統的競爭模式,第一次為一個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共同攜手。”

VR 投資 HTC 聯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