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中国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5-04/110159423.html
【《财经网》/北京】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在现有目标基础上,到2011年,中国将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发改委网站5月3日刊文称,中国将于2010年年底前如期完成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工作: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万吨,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万吨。 发改委指出,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后,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产业振兴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今年1月通过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在 2011年底前进一步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和电炉。 发改委表示,将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建立产能退出机制、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等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除上述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外,发改委还分别制定了石化、有色金属、纺织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 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到2011年,将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吨-200万吨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 有色金属行业今年将淘汰落后铜冶炼产能30万吨、铅冶炼产能60万吨、锌冶炼产能40万吨;到2010年底,淘汰落后小预焙槽电解铝产能80万吨。 到2011年,纺织行业重点淘汰75亿米高耗能、高耗水、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万吨化纤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棉纺、毛纺落后生产能力。■
绿城中国今日或宣布解除“票据危机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5/20090505024135215.html
今天凌晨5点,因为回购高息票据而经历 “生死一周”(详见本报4月28日A3版)的绿城中国终于能歇口气。昨日,绿城集团投资者关系 部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截至昨日,绿城中国回收高息票据的情况相当好,有信心在纽约时间5月4日下午5时完成4亿美元的高息票据回购计划。
虽然绿城中国的高息票据被完全赎回的可能很大,但标准普尔依然不看好它,一季度以来的不佳销售表现是根本原因。
标准普尔大中华区企业评级董事李宜国表示,目前并没有上调绿城中国企业评级的压力,原因在于成功回购高息票据会使它的现金流进一步收紧。只有快速卖房,才能根本解决绿城中国目前的现金流危机。
特别是绿城今年还有6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需要支付。此前,地方政府曾一再延缓绿城交纳土地出让金的最后时限,但政策依然有变动的可能性。特别是依靠借债解决财务危机,不能根本解决绿城的财务危机。
赵丹阳看好中国概念投资机会 欲杀回江湖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090505/11556183350.shtml
本报讯 “我们相信,中国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更有理由保持相对乐观。”近期一直隐匿于公众视野之外的赵丹阳,在“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 ”中发出了一个令广大迷惘的投资者欢欣的声音。这是他发给赤子之心投资者的一封内部信件,记者辗转从一个朋友那里才看到报告全文。 “我们深信中国在这轮危机后的“复苏”过程中将最终获益,中国最有竞争力最富创造力的企业会在这场残酷竞争里胜出,而我们所做的是用最挑剔和苛刻的眼光比市场早一步挑出这些企业。” 赵丹阳认为,中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一个前景广阔且可持续的方向。去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减税、降息的调控措施,不断完善社保、医保体系,同时在危机中政府将更有动力和压力去放松管制、打破垄断,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则是政府采取这一系列举措的坚实保障。 相比之下,次贷危机后美国伤痕累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尚未看到重大突破的曙光,而作为经济主要推动力量的消费则受制于极高的负债率的影响,因此美国很大可能将经历比以往几次更长的衰退期。 由此,赵丹阳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投资的影响要分别看待。“如果购买的是外币资产(即外币资产、外币收入、外币负债、外币标价),则确实存在较大的汇率损失风险。但是,如果是买入同样属于人民币资产的H股和B股,则不会出现这种损失。” 从去年年初清盘国内所有基金后,赵丹阳就彻底远离公众视线。最近记者得到关于他的消息是在上个月,他在杭州短暂现身一天,来参加一个股东大会。 “来到杭州,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去年没给你赚钱’。”金诚财富管理中心副总裁叶芝芸说。叶与赵相识于2003年,期间代理过 赤子之心在浙江的销售。“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人品很重要,这是吸引长久投资的很关键因素。”叶芝芸说,多年的接触,她觉得赵丹阳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很多投 资者都有同感。 而就在经济前景扑朔迷离的2009年年初,赵丹阳欲“杀回江湖”。自2月28日起,赵丹阳开始为“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新基金募集资金,并于 3月18日结束首次募集正式成立。新基金除了可以投资香港H股之外,还可以动用花旗在内地的QFII额度——即该基金可以同时在香港H股和内地A股建仓, 充满了浓浓的 “抄底”意味。 赵丹阳,被证明是疯狂牛市里的守望者,他总是不断强调“宁可错失,不可冒进”,而且是一个“怀疑论者”。“如果只选择在公认企业成长最快的时候 买入股票,其实就已经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先于市场对企业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估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这些不是靠看看报表、听听点评就可以了解的,我们要坚 持不断地拜访上市公司,就是为了最近距离的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了解企业面对经济的‘不好’有什么准备,客观的评价企业未来的发展,给企业合理的定价。” “以前我想做大,现在我想做好,做长久。”眼下,回归平静的赵丹阳的心声,正是很多人梦想但很难做到的方向。 本报记者 罗凰凤
# # 赵丹阳看好中国概念投资机会 欲杀回江湖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090505/11556183350.shtml
本报讯 “我们相信,中国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更有理由保持相对乐观。”近期一直隐匿于公众视野之外的赵丹阳,在“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 ”中发出了一个令广大迷惘的投资者欢欣的声音。这是他发给赤子之心投资者的一封内部信件,记者辗转从一个朋友那里才看到报告全文。 “我们深信中国在这轮危机后的“复苏”过程中将最终获益,中国最有竞争力最富创造力的企业会在这场残酷竞争里胜出,而我们所做的是用最挑剔和苛刻的眼光比市场早一步挑出这些企业。” 赵丹阳认为,中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一个前景广阔且可持续的方向。去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减税、降息的调控措施,不断完善社保、医保体系,同时在危机中政府将更有动力和压力去放松管制、打破垄断,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则是政府采取这一系列举措的坚实保障。 相比之下,次贷危机后美国伤痕累累,替代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尚未看到重大突破的曙光,而作为经济主要推动力量的消费则受制于极高的负债率的影响,因此美国很大可能将经历比以往几次更长的衰退期。 由此,赵丹阳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投资的影响要分别看待。“如果购买的是外币资产(即外币资产、外币收入、外币负债、外币标价),则确实存在较大的汇率损失风险。但是,如果是买入同样属于人民币资产的H股和B股,则不会出现这种损失。” 从去年年初清盘国内所有基金后,赵丹阳就彻底远离公众视线。最近记者得到关于他的消息是在上个月,他在杭州短暂现身一天,来参加一个股东大会。 “来到杭州,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去年没给你赚钱’。”金诚财富管理中心副总裁叶芝芸说。叶与赵相识于2003年,期间代理过 赤子之心在浙江的销售。“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的人品很重要,这是吸引长久投资的很关键因素。”叶芝芸说,多年的接触,她觉得赵丹阳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很多投 资者都有同感。 而就在经济前景扑朔迷离的2009年年初,赵丹阳欲“杀回江湖”。自2月28日起,赵丹阳开始为“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新基金募集资金,并于 3月18日结束首次募集正式成立。新基金除了可以投资香港H股之外,还可以动用花旗在内地的QFII额度——即该基金可以同时在香港H股和内地A股建仓, 充满了浓浓的 “抄底”意味。 赵丹阳,被证明是疯狂牛市里的守望者,他总是不断强调“宁可错失,不可冒进”,而且是一个“怀疑论者”。“如果只选择在公认企业成长最快的时候 买入股票,其实就已经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先于市场对企业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估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这些不是靠看看报表、听听点评就可以了解的,我们要坚 持不断地拜访上市公司,就是为了最近距离的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了解企业面对经济的‘不好’有什么准备,客观的评价企业未来的发展,给企业合理的定价。” “以前我想做大,现在我想做好,做长久。”眼下,回归平静的赵丹阳的心声,正是很多人梦想但很难做到的方向。 本报记者 罗凰凤
中国高速传动终止与大摩的6875万股掉期合约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06/2009050603132659.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中信泰富(00267,HK)外汇掉期巨亏、碧桂园(02700,HK)股份掉期巨亏、国泰航空(00293,HK)燃油掉期巨亏……
去年下半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被曝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发生巨亏。在此情形下,也有上市公司开始想办法“自救”,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就开始不断通过回购可换股债券以及提前终止掉期合约等方式以期减少亏损。
终止部分掉期合约
昨 天中国高速传动发布公告称,截至5月4日,公司与股份掉期对手摩根士丹利已经终止了6875万股股份的部分掉期,扣除提早终止费用及其他费用和开支后的每 股股份平均最终价格为12.8495港元,股份掉期对手应付总净额约为8.84亿元。目前,公司尚有未终止的股份掉期数目约为1261万股。
值 得注意的是,中国高速传动在昨天的公告中,并没有指出在此次终止的掉期协议中,公司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只是表示“对手方应付总净额为8.84亿元”。而 在其不久前公布2008年年报中显示,截至2008年底,公司的股份掉期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3.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天联系中国高速传动在香港的公关人士,该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还没有到年底结算的时间,且此次公司终止的掉期协议只是一部分,所以并不可知悉目前的具体亏盈情况。
据了解,此次终止掉期协议,是中国高速传动自去年不断购回可换股债券后,采取的“自救措施”的一部分。
去年10月份,因中信泰富炒外汇巨亏引发的市场对于涉及金融衍生品上市公司的一轮沽售,这令中国高速传动的股价一度连续多日大跌。紧随其后,中国高速传动便开始了不断的回购债券,并称公司已经于与摩根士丹利就掉期协议下剩余股份的提早终止权进行初步磋商。
回购收益可抵消掉期亏损
去 年10月31日,中国高速传动回购金额为2.55亿元的可转债;11月10日,该公司再回购面值为3180万元的可转债,而10月底回购的2.55亿元债 券已经正式注销;11月18日,中国高速传动以两个价格共回购了1.27亿元的可转债。而在其后的12月份,中国高速传动又进行了多次的债权回购操作。
据悉,去年中国高速传动回购的债权面值总额超过8亿港元,而截至目前其在市场上仍有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超过11亿元。公司曾表示,将在董事会认为债券市价估值有吸引力时在公开市场进一步购回债券。
在 2008年5月14日,中国高速传动发行了以人民币计值,以美元偿付的可转债,总金额为19.963亿元。而一般而言,如果一家公司在发行可转债之后,希 望对冲股价风险,那么就可以通过股价对赌协议来完成,中国高速传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宣布发行可转债的同时,公司还与摩根士丹利签订了价值11.13亿 港元的公司股份进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掉期交易,这就是上述公司提前终止的那批股份掉期协议。
上述中国高速传动的公关人士指出,去年中国高速传动虽然股份掉期存在亏损,但公司在债券回购方面是有收益的,所以综合起来公司应该是没有亏损,但具体情况要到年底业绩结算时才可知道。
柴大官人、夏草-中國包裝集團(572)
前幾天,大廢柴兄對中國包裝發出的公告,作出他的詮釋: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5/572-update.html
3月13日的中國包裝(572)研究 - 會是另一間第一天然嗎?為應本廢柴忠實讀者要求而出。事隔月餘,中國包裝終於兄弟同心,一齊停牌。下一步應該是Deloitte跳車?
第一天然爆破後發生的事件 (進行中)
2009年5月7日- 星展銀行告上高等法院,追討HKD29.5M的款項。
2009年4月30日- 詳細解釋有關問題,以下經過中文解毒系統翻譯而成。
1. “銀行確認信函及銀行貸款卡程序”核數師(今年才)認為銀行結餘可疑。手法為買通中國銀行福清支行的一個客戶服務經理,出假的銀行確認信函。之後公司叫核數師唔好攪事。公司回應:我己再打通關節,請再查。
2. “銀行傳訊令狀”核數師認為有大量現金,但欠銀行小量金錢被銀行告上法庭有可疑。公司回應:2009年3月31日,假設就算即時歸還銀行貸款及解毒之後,還有RMB100M左右現金。但是我還是寧願被人告上法庭,都要維持足夠現金支付兩年內要付的RMB150M資本開支,所以不還印尼銀行HKD13.1M的債。吹咩?
3. “現金提取及現金存款程序”核數師(今年才)認為公司的兩個銀行無端戶口頻繁一提一存,時間有差,金額不符有可疑。公司回應:我喜歡得閒無事就提取現金出佣金予銷售人員 (都話楊生是好老闆,做sales日日出糧)。我喜歡由一個戶口再轉去第二個戶口才匯給供應商找數,供應商佢仲無statement 俾我添,下下我要都收一張單找一張單。我更喜歡將出糧的錢跟找數的錢一齊提現金支付。吹咩?
4. “關聯方交易”核數師(今年才)發現公司支付現金RMB28M給一家製罐公司,但發現該公司為老闆老婆擁有。公司回應:本來想做假AR,但被你踢爆了。唯有話之前老闆借款給公司,而家還俾老闆。但係我寧願還錢比老闆都係死都唔還印尼仔的13.1M港幣架啦。吹咩?
5. “應收帳撥備金額”核數師想做多一點provision公司回應:我唔想。
核數師唔知點解唔resign,要找一個獨立第三方調查以上1-4個問題。難道deloitte 萬九幾人都攪佢唔掂?2009年4月28日 - 停牌及延期舉行董事會會議。原因為”需要更多時間處理有關銀行確認信函及銀行貸款卡程序、銀行發出之傳令狀、現金提存稅序、關連方交易及將就應收帳款作出的撥備等若干問題”。前兩日,我買了一本中國會計造假研究專家夏草寫的網上文章結集,文中有稱為何在此現象。
全文倒就不引錄,有興趣都可以看看的。
http://news.hexun.com/2008-06-24/106930556.html
证监会最近查处的两家违规占资公司发现手法其实很简单,中捷股份隐瞒占资表现为明显的“高现金高负债”特征,而九发股份是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瞒占资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隐瞒占资都这么好发现,发现隐瞒占资难度因财务舞弊手法高低不同而异。之前笔者曾撰文指出,目前隐瞒占资主要有两种手法,一种是走账,但变相反映;另外一种是不走账:
1、不走账: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但根本没有在上市公司账面体现,这里主要有几种手法:一是以上市公司名义债权融资,但实际使用人是关联方,上市公司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债务的增加,导致上市公司低报债务;二是截留上市公司资金,包括货款、劳务款等,上市公司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导致上市公司债权空挂;二是私下处置上市公司资产,将所得资金截留,包括出售存货、处置股权、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等,上市公司账面上没有反映被处置资产减加,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账实不符。
2、走账:亦即资金转移在上市公司账面得到体现,但已经过粉饰,这里主要手法有几种:一是隐匿关
联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非关联方占用资金不是清欠范围,所以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要想方设法将关联方占款非关联化,将债权挂在非关联方头上或潜在的关联方上;二是通过购买资产方式转移资金给关联方,包括购买原材料、购买厂房设备、对外投资等,这样导致账面上资产虚增以掩盖关联方占款;三是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方式为关联方融资,这些银票或者直接开给关联方或者间接开给关联方,关联方通过票据贴现之后取得资金,由于开具银票往往需要上市公司以现金作质押或以上市公司名义作担保,导致关联方间接或变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在文章中,夏草先生亦對這些漏洞作出幾點建議。
....
事实上,笔者研究的多起案例显示,隐瞒银行借款、票据债务是上市公司隐瞒占资主要手法之一,.....尽管笔者多年前就呼吁将贷 款卡查询列为审计必需程序,但实务界抱怨贷款卡查询存在很大缺陷,如不完整、不及时及不准确等弊端,可笔者认为目前查找潜在的银行债务及担保,该程序仍是 最有效的审计程序,但是外部分析师无法查询贷款卡,这给外部信息使用者要发现负债型的地下占资几乎变得不太可能。....
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审计要取得大股东及关联方的财务报表,包括以前年度已审的财务报表及报告年度未审计财务报表,如果大股东及关联方拒绝提供,可以 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取得,监管部门也可以强制性要求大股东及关联方配合上市公司审计,这也体现了上市公司五独立的内在要求。
实际上,如果发现大股东穷得要 死,上市公司富的发油,这样的上市公司大都有问题。所以,投资者炒股往往要看大股东的实力,道理也在这里,因为中国目前公司治理不完善,上市公司与大股东 之间仍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一股独大的现象仍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全局观点审计上市公司,那是审计策略上就犯了错误,后面的工作可能都是形而上, 没有实际意义。
新审计准则确认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要求审计师了解客户及所处环境以识别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大股东及关联方正是上市公司审计最需要了解的“ 外部环境”,因为这是上市公司生存的土壤,如果不了解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的品性,就很可能对上市公司基本面作出错误的判断,古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观其 父了子行,所以上市公司审计要密切关注大股东(最终控制人)的基本情况,如股权结构、高管、业务模式等等,这不是延伸审计,是上市公司审计中“了解客户” 重要的一环。總而言之,如果覺得大股東來路不正、有大量新投資業務,但上市公司現金極多,且非常穩定,但負債少的話,就必需要留意公司的現金是否真實。
不過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大致來說,都是正常的,例如剛賣殼的香港飲食、自動系統,都是賣殼的對象,所以都可以留意這些以香港為基地的同類股。
金利豐之配售能力- 宏安(1222)、位元堂(897)、康健國際(3886)、香港體檢(397)、華藝礦業(559)、中國農產品(149)
昨天,位元堂(897)、康健國際(3886)、華藝礦業(559)分別配售新股,包銷商均為金利豐。
首先,我們說說宏安(1222)一系。以下是他們系的描述。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009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5807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85
4月20日,宏安向俊和(711)購入俊宏軒商場,作價3.03億,之前向子公司拿的2億元,仍需要1億多元,如何辦?當然就是要找御用包銷商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3/LTN20090423746_C.pdf
首先,最底的公司中國農產品被母公司拿走1.12億後,沒有錢再給母公司榨壓,所以最多配售20億新股,每股8仙,集資1.6億,但是大股東應會為維持股權,增持至約20%,所以最後應會拿約3,000萬去增持股票,扣除增持後,淨集資約1.3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07/LTN200905071175_C.pdf
之後,位完堂(897)又發行新股,分以先舊後新及發行新股方式,配售1.65億股及2.37億股,每股8仙8,淨集資3,34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1/LTN20090511735_C.pdf
兩項集資後,又可集資1.634億元,扣除約1億元資金需求,淨集資6,000萬以維持經營需求。之後講講和其關係非常緊密的體檢系。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511
之前都說和燉濁水系無異,果然一語成讖。昨日,康健(3886)和體檢(397)各公佈一項收購協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1/LTN20090511661_C.pdf康健宣佈購入沙田資訊工業中心其餘51%股權,斥資6,723.84萬元。其中體檢持有20%,何政慧持有31%,兩者分別套現2,636,8萬元及4,087.04萬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010_C.pdf其後,香港體檢以29,424,928元購入醫學檢查公司,其中有盈利、資產、現金及負債的規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012_C.pdf看來體檢一出一入只是花了約300萬,沒有資金需求。但是同一日,又公佈以合股後15仙價格(即未合股前0.3仙),配售12億股,集資1.8億元,上次榮盛(1166)及華藝(559)都是出這一招,看來目的在分離體檢及康健的關係,同時加強某人在公司股價上的控制力。最後,當然就是說華藝(559)啦。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7632這次配售正如宏安購入中國農產品的配售一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017_C.pdf
黃顯碩先生購殼後,華藝以0.355元,配售3,541萬股份,集資約1,221萬,目的在加強控制力及令王先生套得收購資金。
四次配售的金額共5.8億元,以3%佣金計算,金利豐最多只賺1,740萬,但是加上其他權利,如價差、按股等,賺錢的確不少。
中間人?- 中國科技(985)、智庫能源(1051)(完成@10:03pm)
昨天話有二十個留言會寫,但是一日有幾百人看我的Blog,卻沒有十個巴仙的人去留言,真的令人洩氣。
但是我喜歡寫,所以就寫給大家看吧。
兩個多月前,曾經寫過這一家公司。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080
(1) 大把錢,要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68_C.pdf
公司宣佈25合1,再1供5,每股0.15元,集資3.86億至4.16億,包銷商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利豐。
公告稱:
供 股之總所得款項將不少於39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 並無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任何權利),但不多於約42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已全面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權利)。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將不 少於約386,0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416,000,000港元。
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有關(其中包括)更改第 二組配售事項所 得款項用途之公告,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淨額約915,000,000港元擬用作就日後收購礦物資源業務提供資金。基於建議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 店(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會希望更改上述來自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之用途,將該所得款項之部份連同供股之所得 款項淨額用作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及/或投資於本集團主要業務(即投資金融工具及物業投資)。
但是細看公司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74_C.pdf
公司有14億的現金及5億的股票投資。
又無端端去買樓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1/LTN20090211371_C.pdf
其後又和人簽訂諒解備忘錄購入上海物業,但最後不了了之。
但最後供股仍繼續進行,手上現金及股票投資在供股後估計達22億元。
終於,這筆錢有了著落,不過只是被人用作借款之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522_C.pdf前日,中國科技宣佈向OZ Mineral 購入印尼一礦,作價估計為2.11億美金加上償付金額,付款方法為先付1,000萬美金,完成時付2.01億美金,其後按準則付出調整代價。
另外向智富能源以1元港元購入加上付出價值1,000萬美元的新股,每股價格合股後35仙(合股前3.5仙),發行約221,428,571股股份,加上礦價才購入此礦。
但是看完這份公告仍是一頭霧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011_C.pdf
其後,智富能源在第二天六點幾分出這份公告,講明這件事情條件和以上一樣。
但是為籌集資金,發行130億新股,較公司股本多29倍,每股不少於35仙,集資共45.5億,由大摩出任配售代理。
其中分兩批配售,第一批需集資17.05億元以支付予中國科技作為買礦的費用,而第二批集資28.35億作為開礦的費用。
另外委任兩位專業人員Hegarty先生及Albert先生,授予各人股本1.5%的期權,每股行使價合股後38.5仙(3.85仙),或配股價溢價10%,作為其酬勞。
另外,和中聯石化(346)一樣,「據稱」亦和印尼名門望族的世聯國際合作發展此礦,並聲稱認購當中3,000萬-6,000萬美元的新股,公告的東西很好看,並出現諒解備忘錄這些炒作絕招,在此引述如下。
世 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由印尼名門望族Soeryadjaya家族之成員Judith Soeryadjaya女士控制之公司。Soeryadjaya家族在印尼擁有數之不盡的業務權益,包括天然資源行業。諒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 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
....
諒 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印尼夥伴負責提供在天然資源行業之豐富知識及在印尼之營商環境。諒解備忘 錄允許印尼夥伴根據配售按配售價認購合共30,000,000美元或本公司與印尼夥伴議定較高金額(但不得超過60,000,000美元)之本公司配售股 份。
由於條件之一為配售代理將在並無配售股份之投資者將持有本公司經擴大股本逾5%之情況下始就配售提供服務,故印尼夥伴(一如配售股份任何其他投資者)不會持有本公司之經擴大股本逾5%。(greatsoup:即是有信心還是炒作?)就董事會所知,印尼夥伴並非批授人之擔保人或OML之股東。
greatsoup:
由OZ Mineral 賣礦,且由大摩配售新股,這礦應該是真的,絕非一些垃圾上市公司所謂礦業可比。但是,中國科技作為中間人,在此次收購只是協助智庫能源暫時出錢購入這個礦,然後由智庫能源付錢給它,加上約221,428,571股合併股份的回報。
以合併後股價1.28元計算,即約2.8億,以購礦價16.35億元計算,佔礦價約17%,就算加上其他財務費用,亦算偏高,可謂肥到穿不上襪。
從之前業績報告看來,其帳上現金足以收購所需,終於明白為何之前不動用資金購入大樓,而需要供股。智 庫能源方面,集資了45億,扣除配售佣金,大概都有44億多,扣除買礦的16.35億,都仍有27億多。但是購入礦業,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帳面上先虧損 了3億期權費用,雖是非現金虧損,但會計上絕非好看。然後,開一個礦,兩個高管是不足夠的,需要好多人去支援,另外又要花時間,20多億的現金看來燒不了 多久,可謂是炒作概念而已。
但是,我想講的是,中國科技帳上的現金及股票後,經過這次中間人交易後,不但無減,而且有增,之前的新股及供股包銷的股票是金利豐,應該掌握不少貨源,主席等股票持股應不比它多。
若是一個正常香港人,對一項要先花十多億現金,但是那家公司未必會真的即時產生回報,或是無後續資金支持發展的項目,應該不會有興趣,中間取得的報酬,又是公司的公仔紙,不是現金,看來並沒有多大吸引力,所以有合理懷疑這是協助融資用途。
我 相信中國科技的現金是真的,但使用權就屬於第三者。今次第三方為協助智庫能源融資,但手上暫時沒錢,故使用上市公司資金協助礦業收購,而期權股票就是利息 加中間人回報,其後出資方就是用其他方法移出此等獲利,如購入自家包銷股票,以促進該等股票的銷量,令其賺得包銷供金。
其實,除老千一系外,金氏融資產業鏈正逐漸形成。
大摩高管贿赂案牵出特殊背景中国企业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514/02236222444.shtml
时代周报记者 毛瀚民 发自上海 5月4日,摩根士丹利前董事总经理杜军涉嫌内幕交易案在香港区域法院开庭审理,杜军在庭上否认十项相关控罪。 而在上海,自3月5日,时代周报报道了大摩中国高管盖斯·彼得森贿赂门事件后,大摩(与JP摩根相对应,大摩是专指摩根士丹利, 是香港人最早对它的称呼,并沿用至今)在中国的亲密合作伙伴—具有特殊背景的上海永业集团也因一封封举报信浮出水面。 举报永业集团 据时代周报获得的举报材料显示,上海永业集团前董事长吴永华在与大摩合作开发的锦麟天地有一套豪宅,在另一楼盘中拥有两套豪宅。而现任永业集团 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钱军在与大摩合作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有一套豪宅;有该集团员工举报吴永华在给永业集团职工购买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单上漏洞百出,一亿多 元保险金去向不明。 5月9日,在一间昏暗的办公室内,永业集团员工尤孔等人向记者递上了厚厚一沓举报信:“我们这个举报信已寄给中央纪委领导,也向上海纪委、卢湾区纪委反映过。”尤孔告诉时代周报。 据尤孔等人向时代周报介绍,永业集团是上海卢湾区政府控股的企业,是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有职工近3000人,已经辞职的该集团前董事长吴永华早年是上海卢湾区房地局修建科的科长,1997年永业集团改制,吴永华挑头组建永业集团,担任法定代表人。 据悉,在2007年原上海新黄浦集团董事长吴明烈被双规后不到两个月,吴永华忽然主动辞职。 “吴永华还有个女儿,早年去美国读书,回国后在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担任重要职务,现在还在负责大摩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项目。永业集团是摩根士 丹利在中国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开发了那么多项目,并且合资注册了上海永威置业公司。”尤孔等向时代周报介绍,“去年8月,我们有14个职工写信给 相关部门反映吴永华的问题,吴永华挪用我们的保险资金,但至今没有明确解释。” 5月11日,时代周报记者前往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欲核实吴永华的女儿是否大摩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一位办公室秘书听明来意后,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在与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同在一栋写字楼的上海永业集团里,永业集团工作人员也拒绝对上述举报材料发表任何意见。 5月12日,卢湾区委宣传部及纪委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明确该区纪委还在调查核实当中,“所以现在还不方便对外界透露相关信息”。 据上海地产界人士透露,目前大摩贿赂门事件波及面正在扩大,大摩在上海的多个投资项目,已被列入待查名单。 大摩地产路径 摩根士丹利与永业集团的合作渊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永业集团前身为上海卢湾区政府控股的企业,是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具有极深厚的政府资源。 “当初是由吴永华的女儿牵线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2003年7月,摩根士丹利入股10%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开发的住宅项目锦麟天地雅苑,而运作“锦麟天地雅苑”项目的公司是上海华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5月9日,占项目公司30%股权的上海永业集团,将其25%的股权转让给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其转让价为869.5万美元。协议落款中显示,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是Garth Peterson盖斯·彼得森,此人正是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至此,实际上整个项目公司的股权90%已经掌握在摩根士丹利手中,而主持这一系列操作的,正 是时任大摩执行董事的彼得森。 今年2月11日,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公开文件中披露,称公司前中国房地产投资机构董事总经理盖斯·彼得森因涉嫌违反《海外腐败法》于去年12月30日离开大摩,目前他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对象。 2004年,摩根士丹利联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以2亿元人民币再次参股永业公寓二期。各自参股25%,外界估计摩根士丹利投资将高达2亿元人民币。 最新的动态显示,摩根士丹利不仅参股房地产公司,还亲自操刀房地产项目的运作。据相关报道,摩根士丹利与上海永业集团联合成立“上海永威置业有 限公司”,共同投资13亿元获得上海卢湾区核心地区一幅商业用地,且公司的法人代表同样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执行董事盖斯·彼得森。这是摩根士丹利负责人首 次出任类似合作公司法人代表,也表明摩根士丹利将更大程度地承担项目风险,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之中。 至此,大摩首次出任开发公司法人代表,真正开始了中国“开发商”身份。 谁来监管大摩? 在众多外资投行中,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房地产渗透较深,依靠永业集团这样的国企作平台,大摩在中国的角色可能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而且已经成为拥有“融资—开发—招商—运营”完整地产产业链的房地产企业。 从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材料显示,自1991年起,大摩已成立了6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投资国际方面的基金包括 MSREF ⅢInternational和 MSREF Ⅳ International。 两年前在全球募集了42亿美元的MSREF V基金,其55%主要用于亚洲房地产市场。 2007年,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大摩投资咨询团队实现常驻上海。 除地产之外,时代周报统计获悉,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资产王国包括一家投资银行、一家国内银行、两家基金公司以及6个地产投资基金和一些数量不明的私人理财和私募基金。 同时,摩根士丹利还积极参与中国的不良资产收购。2003年7月,摩根士丹利联合德意志银行,拿下了建行账面总值为40亿元的不良资产,其中97%是房地产资产。今年6月,摩根士丹利和金地集团(16.62,0.99,6.33%)、上海盛融设立项目公司,摩根士丹利占股55%,以受让建设银行(4.58,-0.06,-1.29%)账面总值为28.5亿元的不良资产包,也是以房地产业务为主。 近日,摩根士丹利全球房地产业务负责人索尼·卡尔斯(Sony Kalsi)在东京公开表示,摩根士丹利今年将在中国追加30亿美元投资,总投资达45亿美元。 “大摩作为一家国际投行,在中国的各个板块业务越做越大,金融、投资、地产、证券、基金等等都有涉及,问题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谁来监管,如何监管,这是个值得期待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向时代周报表示他的忧虑。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