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減煤增氣待價改

2013-10-21  NCW
 
 

 

陳衛東 文

chenweidong.blog.caixin.com 在美國,氣電對煤電大規模的替代,表現出天然氣產量、價格競爭力和消費增量等多重因素的自然配合,實現了自然的過渡。半個世紀前歐洲的減煤增氣過程也有相似的特徵,甚至幾乎全部能源都需要進口的日本、韓國,近年來其天然氣使用的增加也產生了對其他能源的自然替代。

所謂自然替代,是指在經濟規律的推動下,減煤增氣並不給社會增加額外的成本,是能源行業與消費者在沒有政府強力干預下的自覺自願互動的結果,是社會整體受益與進步的結果。而中國減煤增氣的能源結構調整則是被動的,是在華北大面積PM2.5嚴重超標的強大壓力下,被迫加速的操作。

中國的能源工業改革落後

于其他大多數行業,尤其天然氣價格體系的市場化改革才剛剛啓動。嚴重背離市場的天然氣價格,不僅不能體現“優質優價”的價值規律,同時也使生產商、進口商面臨供應越多虧損越多的尷尬狀態,使得供給不可持續。

煤炭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非完全成本的煤電價格是一個標杆,而可替代能源產品之間巨大的價格差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能源結構調整的巨大障礙。天然氣價格不調升,供應不可持續;調升幅度太大太猛,消費又不可持續。甚至可能導致在價格導向驅動下,出現“減氣增煤”的反效果。由於天然氣價格增長快,減排溫室氣體最堅決的歐洲,去年也出現了減氣增煤的反向動作,盡管增加煤炭的絕對量不太大,只增加排放了2100萬噸二氧化碳,但這是多年堅定減煤後的首次反彈,顯示了價格規律導向動力的強大。

中國的天然氣在一次能源

中的占比低至5%,幾乎全球墊底。這不僅有中國資源稟賦和發展相對滯後的問題,更有替代能源價格關係不合理的問題。與美國比較,中國汽柴油價格比美國略貴,電價大概是美國的一半,而天然氣價格卻是美國的3倍左右。美國的低氣價為天然氣替代煤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從而使氣電煤電一升一降,替代效果極為明顯,而且沒有造成社會的經濟壓力。假設美國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的比例是一比一的話,中國的這一比例則是六比一。中國天然氣價格與電力價格的巨大反差嚴重阻礙了氣煤的替代進程,但問題不在天然氣價格太高,而在於電力價格太低。可是,電力是中國工業和社會民生的基礎,調整電價對社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兩難悖論。

所以,天然氣價格調整不僅涉及天然氣價格本身和管輸費用等,還涉及煤炭和電力等一系列能源價格的配套改革問題,牽涉社會各方,影響極深遠。

歐洲、美國減煤增氣的關

鍵舉措是增加氣電減少煤電,中國能找到新的替代方案嗎?

增加天然氣在交通運輸領域的使用是一個增加天然氣消費的方向。但是,這個應用天然氣替代的是石油而非煤炭,可謂減油增氣。減油增氣也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價格上LNG 對柴油的替代有優勢。但大規模實現減油增氣,有專用發動機開發的技術問題,也有加氣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大規模的投資。

這個方向仍不足以快速、顯著地緩解空氣汙染問題。

節能減排最不能放棄的還

是減煤增氣,應積極探索能源價格體系改革,探索更多的妥善方案。比如,可以嘗試煤炭的潔淨利用,如果把溫室氣體排放納入能源成本考量,煤炭、煤電的外部成本很高,考慮合理的碳價,煤電和氣電的價格差就不會那麼大。人們對 環境的要求越高,燃燒煤炭的外部成本就越高,天然氣對煤炭替代的價格障礙就越低。

中國政府最近提出的減煤

增氣能源調整並非 “順其自然”的經濟過程,但在目前的體制下,減煤增氣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發生。而要打破扭曲的能源價格體系,政治家的決心和擔當是第一位的,同時要配以進取的、有鮮明市場導向的政策措施給以引導和保障。

本土天然氣,包括管道建設,還處在大規模投資和快速增產的階段,為增加本土供給,應保持現有生產主體投資和生產的積極性,鼓勵加大向非常規油氣和管道的投資。政府還應開放進口許可,鼓勵進 口多元競爭,爭取鎖定更多資源和提高運營效率。至少在2020年之前,天然氣進口仍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

中國石油工業體系的市場

化改革是有成效的,但也已落後于經濟發展的要求,應啓動新一輪更深刻的石油工業改革,否則中國將與新一輪油氣革命擦肩而過,錯失新一輪能源轉型的大好機遇。盡管能源體系的改革不會馬上大幅度提高本土天然氣產量,但一定會給中國能源工業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中海油首席能源研

究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88

人工智能進入爆發式增長拐點 新三板企業小i機器人“待價而沽”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63.html

去年底,小i機器人才正式登錄新三板。此前,《證券時報》曾報道,小i機器正計劃IPO,且已經啟動券商輔導

每經記者 王敏傑  

圍棋“人機大戰”引起全球性人工智能熱潮。新三板上市企業小i機器人(834869)董事長兼CEO袁輝昨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更是表示,人工智能行業正在啟動,預計3-5年後將形成成熟的產業格局。

去年底,小i機器人才正式登錄新三板。此前,《證券時報》曾報道,小i機器正計劃IPO,且已經啟動券商輔導,對此,袁輝17日表示,具體登陸哪個版塊尚不確定,會根據實際情況隨行就市,他表示,好的企業一定會進入好的資本市場。

啟動三大戰略

事實上,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在1956年就已經提出。因為產業一度沒有太多落地的東西,在1970年以及2000年,曾兩度進入低潮期,2014年上半年再度進入新的爆發期。“因為前兩次的低潮,所以大家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都很謹慎。”小i機器人總裁兼CTO朱頻頻表示。

朱頻頻指出,人工智能涉及三大領域:計算智能領域,計算機已經超越了人類;感知智能領域,包括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近年來有了長足進展,其中的語音識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目前處於產業末端;認知智能領域,也就是讓機器具有思考能力的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應用得最為廣泛的領域是VCA(面向公司的智能客服)。小i機器人方面表示,公司在國內以及東南亞等地區在VCA領域都擁有的客戶主要集中在銀行、通訊企業、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智能家電和汽車交通這幾大領域。其中,三大電信運營商以及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均為其服務提供對象 

小i機器人正在啟動其三大戰略,其中之一則是國際化走向全球。根據最新消息,其已同圖像和語音識別技術開發公司Nuance在技術、產品、市場、服務上達成合作。機構人士指出,這標誌著代表中國智能機器人應用最高水平的企業,其產品線正在從世界一流的語義智能向語音智能延伸。

市場爆發

華泰證券研究所執行總經理周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去年,因為看到包括Google、Facebook、微軟等在內的全球頂尖的IT和互聯網公司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其就判斷工智能將會引出一個爆發式增長的拐點,但此次“人機大戰”事件後,其不得不承認:盡管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持樂觀的判斷但還是低估了它進步的速度。

而袁輝告訴記者,人工智能實際並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很多分析師和投資人或者媒體會問袁總你評價一下這個行業有多大、未來的產值有多大,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行業是一個無處不在的產業。”

顯然,人工智能已經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門概念,新進入者亦是連續不斷。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這一板塊清晰的商業模式目前仍然處於探索過程中。“我們的商業模式是投資人比較關心的,人工智能這個產業第一很新,第二這個產業因為是無處不在的所以現在人類社會中所有看到的成熟商業模式都是在未來可以得到應用的,甚至還會有一些新的因為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或者這個產業本身的特點會衍生一些新的商業模式。”袁輝指出。

袁輝同時表示,人工智能在現階段還是一片藍海,處於“跑馬圈地”狀態,新進入者跟全球巨頭幾乎都在同一水平線上。而這一產業的市場太大,目前各企業之間還沒有形成競爭關系,但3-5年後,行業格局將逐漸形成。“機會是無處不在的,但你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基礎來,如果你是盲目的跟風到後面一定是會死無葬身之地。”

  • 每日經濟新聞
  • 陳俊傑
  • 王敏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