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間人?- 中國科技(985)、智庫能源(1051)(完成@10:03pm)


昨天話有二十個留言會寫,但是一日有幾百人看我的Blog,卻沒有十個巴仙的人去留言,真的令人洩氣。


但是我喜歡寫,所以就寫給大家看吧。


兩個多月前,曾經寫過這一家公司。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080


(1) 大把錢,要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68_C.pdf


公司宣佈25合1,再1供5,每股0.15元,集資3.86億至4.16億,包銷商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利豐。



公告稱:


供 股之總所得款項將不少於39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 並無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任何權利),但不多於約42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已全面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權利)。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將不 少於約386,0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416,000,000港元。



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有關(其中包括)更改第 二組配售事項所 得款項用途之公告,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淨額約915,000,000港元擬用作就日後收購礦物資源業務提供資金。基於建議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 店(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會希望更改上述來自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之用途,將該所得款項之部份連同供股之所得 款項淨額用作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及/或投資於本集團主要業務(即投資金融工具及物業投資)。


但是細看公司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74_C.pdf


公司有14億的現金及5億的股票投資。


又無端端去買樓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1/LTN20090211371_C.pdf


其後又和人簽訂諒解備忘錄購入上海物業,但最後不了了之。


但最後供股仍繼續進行,手上現金及股票投資在供股後估計達22億元。


終於,這筆錢有了著落,不過只是被人用作借款之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522_C.pdf

前日,中國科技宣佈向OZ Mineral 購入印尼一礦,作價估計為2.11億美金加上償付金額,付款方法為先付1,000萬美金,完成時付2.01億美金,其後按準則付出調整代價。


另外向智富能源以1元港元購入加上付出價值1,000萬美元的新股,每股價格合股後35仙(合股前3.5仙),發行約221,428,571股股份,加上礦價才購入此礦。


但是看完這份公告仍是一頭霧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011_C.pdf


其後,智富能源在第二天六點幾分出這份公告,講明這件事情條件和以上一樣。


但是為籌集資金,發行130億新股,較公司股本多29倍,每股不少於35仙,集資共45.5億,由大摩出任配售代理。


其中分兩批配售,第一批需集資17.05億元以支付予中國科技作為買礦的費用,而第二批集資28.35億作為開礦的費用。


另外委任兩位專業人員Hegarty先生及Albert先生,授予各人股本1.5%的期權,每股行使價合股後38.5仙(3.85仙),或配股價溢價10%,作為其酬勞。


另外,和中聯石化(346)一樣,「據稱」亦和印尼名門望族的世聯國際合作發展此礦,並聲稱認購當中3,000萬-6,000萬美元的新股,公告的東西很好看,並出現諒解備忘錄這些炒作絕招,在此引述如下。


世 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由印尼名門望族Soeryadjaya家族之成員Judith Soeryadjaya女士控制之公司。Soeryadjaya家族在印尼擁有數之不盡的業務權益,包括天然資源行業。諒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 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


....


諒 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印尼夥伴負責提供在天然資源行業之豐富知識及在印尼之營商環境。諒解備忘 錄允許印尼夥伴根據配售按配售價認購合共30,000,000美元或本公司與印尼夥伴議定較高金額(但不得超過60,000,000美元)之本公司配售股 份。


由於條件之一為配售代理將在並無配售股份之投資者將持有本公司經擴大股本逾5%之情況下始就配售提供服務,故印尼夥伴(一如配售股份任何其他投資者)不會持有本公司之經擴大股本逾5%。(greatsoup:即是有信心還是炒作?)就董事會所知,印尼夥伴並非批授人之擔保人或OML之股東。


greatsoup:


由OZ Mineral 賣礦,且由大摩配售新股,這礦應該是真的,絕非一些垃圾上市公司所謂礦業可比。

但是,中國科技作為中間人,在此次收購只是協助智庫能源暫時出錢購入這個礦,然後由智庫能源付錢給它,加上約221,428,571股合併股份的回報。


以合併後股價1.28元計算,即約2.8億,以購礦價16.35億元計算,佔礦價約17%,就算加上其他財務費用,亦算偏高,可謂肥到穿不上襪。


 

從之前業績報告看來,其帳上現金足以收購所需,終於明白為何之前不動用資金購入大樓,而需要供股。

智 庫能源方面,集資了45億,扣除配售佣金,大概都有44億多,扣除買礦的16.35億,都仍有27億多。但是購入礦業,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帳面上先虧損 了3億期權費用,雖是非現金虧損,但會計上絕非好看。然後,開一個礦,兩個高管是不足夠的,需要好多人去支援,另外又要花時間,20多億的現金看來燒不了 多久,可謂是炒作概念而已。


但是,我想講的是,中國科技帳上的現金及股票後,經過這次中間人交易後,不但無減,而且有增,之前的新股及供股包銷的股票是金利豐,應該掌握不少貨源,主席等股票持股應不比它多。


若是一個正常香港人,對一項要先花十多億現金,但是那家公司未必會真的即時產生回報,或是無後續資金支持發展的項目,應該不會有興趣,中間取得的報酬,又是公司的公仔紙,不是現金,看來並沒有多大吸引力,所以有合理懷疑這是協助融資用途。
我 相信中國科技的現金是真的,但使用權就屬於第三者。今次第三方為協助智庫能源融資,但手上暫時沒錢,故使用上市公司資金協助礦業收購,而期權股票就是利息 加中間人回報,其後出資方就是用其他方法移出此等獲利,如購入自家包銷股票,以促進該等股票的銷量,令其賺得包銷供金。


其實,除老千一系外,金氏融資產業鏈正逐漸形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