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周三將簽行政命令限制移民 “美墨邊境墻”也將啟動

據路透社25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將在美國國土安全部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對移民進行限制。

數名國會助手和移民問題專家透露,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包括限制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索馬里、敘利亞和也門的難民和部分簽證持有者入境美國

特朗普“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言論曾引發美國民眾的抗議(圖:視覺中國)

報道稱,對難民的限制可能包括持續幾個月的禁止上述所有國家的入境許可,直到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能夠制定出更嚴格的審查程序。

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曾表示會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但後來對這項提議做了修改,稱將暫停為無法充分進行背景調查的地方的人辦理簽證。

此外,為了限制非法移民,特朗普還承諾要在美國墨西哥邊境上修建隔離墻,並驅逐居住在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

《紐約時報》24日晚援引白宮官員消息報道,特朗普將在25日簽署有關建設美墨邊境墻的命令

特朗普也於當地時間1月24日發布推文稱:“明天是國家安全計劃的大日子!...我們將建墻!”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3日,墨西哥薩薩比 ,美墨邊境的圍欄。(圖:視覺中國)

修建美墨邊境墻是特朗普競選期間最核心和具有爭議的承諾之一。特朗普稱,修建邊境墻對於控制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至關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61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建墻”,驅逐非法移民只是時間問題

周三,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新一輪的行政命令來重制美國移民執行政策,實現他在競選期間許下的諾言: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建立高墻限制非法移民入境。

新增的2項行政命令包括在美墨邊境建立高墻並增派警員巡邏,另外還增加了移民執法人員,加速驅趕非法移民出境。

在對國土安全局的員工的發言中,特朗普強調:“從今天開始,美國將奪回對邊境的控制權”,雖然這位新總統下定決心建立邊境高墻,但他並沒有在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提及建墻所需費用的細節,只是大致說了墨西哥將會出資建造高墻。

特朗普還暗示了並不需要國會通過法案 來加強對邊境的控制力度,移民政策的改革計劃將會在他任內清晰地呈現。建墻計劃將會在數月內開始,初期的費用支出將需要美國政府出資,然後再找墨西哥政府索要,但隨即墨西哥政府便拒絕了這一要求。

特朗普則補充道:建墻不僅僅有利於美國控制非法移民,還能為墨西哥阻擋從別國來的非法移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43

特朗普移民新禁令引起軒然大波

特朗普在周五發布的關於限制穆斯林移民進入美國掀起軒然大波,這項移民禁令遭到了大量的批評,指責特朗普的新政是對穆斯林的歧視。肯尼迪機場周六出現大量抗議者反對這項禁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簽署了行政命令,禁止包括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這七個國家的移民進入美國,禁期將持續90天。同時該項命令也禁止難民逃往美國。

而特朗普政府則解釋,這是為了給改革爭取緩沖時間,仔細地審查移民政策的每一個細節有利於將來新政的發布。盡管目前對移民禁令不滿的人有很多,特朗普認為移民禁令的實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並計劃在未來簽署更多的行政命令針對穆斯林。

周六在肯尼迪機場,大量穆斯林遊客因為新政被禁止進入美國,滯留在機場,其中2名持有美國簽證的伊拉克人因被拘留在機場而向美國政府發起了法律訴訟,要求美國政府承認他們簽證的合法性並給予入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97

蘋果CEO庫克:將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采取法律行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正考慮針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采取法律行動。

庫克

庫克在接受采訪時拒絕詳述相關法律行動細節,但他表示數以百計的蘋果員工受到移民禁令的影響,蘋果公司正考慮采取法律行動,敦促特朗普政府扭轉移民禁令。

庫克稱,他已經聯系了“非常高級別的白宮人員”,正說服他們撤銷移民禁令。這不僅是對於蘋果,對美國也同樣重要。

“美國的強大正是因為我們的移民背景,因為我們歡迎並接納來自各種背景人民的意願和能力,正是這一點使我們如此特別。我們應該暫停(禁令),並且深深思考這一點。”庫克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39

特朗普移民新政“沒有美國範兒”?矽谷大佬紛紛叫停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剛進白宮就積極兌現競選口號,出招移民新政。然而,招招都戳中了美國大公司尤其是矽谷的痛點。

除了對移民入境進行限制,據特朗普政府起草的一份新的行政命令,下一步可能對科技公司賴以雇用上萬名外國員工的工作簽證進行大審查。

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教授維韋克•瓦德華(Vivek Wadhwa)說:“上個周末,我已經接到二三十個矽谷科技公司職員的電話,來咨詢他們是否應該離開美國。一些人表示,雖然沒有受到目前政策的波及,但是他們擔心下一步可能‘在劫難逃’。”

印度全球人力資源咨詢獵頭公司的管理合夥人納克維(Syed J Naqvi)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根據這份新的行政命令,美國公民的利益應當得到優先保護。也就是說,同樣是雇人,如果選擇外國公民,公司需要支付的平均薪水將會翻倍,由6萬~7萬美元增加到12萬~13萬美元;而美國員工的薪水一般在10萬美元上下——這會讓很多科技公司慎重雇用外籍員工。”

如果新政施行,將影響到包括微軟、亞馬遜、蘋果的雇員,並對印孚瑟斯(Infosys)、威普羅(Wipro)等印度科技企業的業務造成致命打擊。

禁令風波

當地時間1月27日,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的公民在90天內進入美國。當天晚些時候,已有一些美國綠卡和簽證持有者被阻止登上飛往美國的飛機。

“移民禁令”已經受到美國公司和西方領導人的尖銳批判,被指責與傳統的美國價值觀產生了激烈沖突。

包括谷歌、微軟及蘋果等在內的跨國企業,特別是矽谷的科技公司都對此政策不買賬,紛紛提出反對聲音。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生父就是敘利亞難民,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本身也是印度移民。

同樣出生於印度的谷歌CEO桑德爾•皮查伊在上周五致員工的郵件中批評了特朗普的舉措。他表示:“我們對這一行政令對我們的同事和家庭造成的限制及其影響深表擔憂。我們對移民問題的看法將保持開放。”

“占領”谷歌

隨後的當地時間1月30日,至少2000人聚集在谷歌總部舉行大規模遊行,抗議特朗普的移民禁令。

蘋果CEO庫克當地時間2月1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表示,正在考慮采取法律手段抵制特朗普可能采取的行政命令,不過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庫克說他已經接觸了白宮高層的負責人,試圖說服他們廢除總統關於移民的行政命令。

庫克表示:“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它擁有深厚的移民背景,以及我們對各種背景的人都采取接納的態度。我們需要停下來深思反省一下。”庫克也是特朗普政府策略與政策論壇的一員。

當地時間1月30日,谷歌總部舉行大規模遊行,抗議特朗普的移民禁令

目前美國發給外國人的工作簽證主要為H1B簽證,是基於美國本土擁有一定技能的勞動力短缺情況而發放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精尖人才,可以概括為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

但有觀點認為,為了降低勞動成本,很多公司過度使用了這一簽證便利,以廉價的薪水從國外雇用並非含有特定技術的勞動力,搶走了原本應該屬於美國人的工作。

美國每年發放的H1B簽證數量高達8.5萬張,其中大部分都給了勞務外包公司。事實上,勞務外包的合同工資會比一般員工低30%。比如拿H1B簽證的外包員工的平均年收入約為7萬美元,而蘋果、谷歌、微軟等公司正常員工平均年收入為10萬美元。

納克維表示,隨著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激增,也催生了勞務外包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印度的勞務外包公司為美國大公司輸送了大批“進口”人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這些“輸入型人才”造就了美國科技公司的蓬勃發展。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蓋瑞•波特里斯(Gary Burtless)表示:“STEM的移民人才為美國初創公司做出很大貢獻,並為美國獲得大量專利,現在如果要阻止他們獲得美國簽證,我絲毫看不出這個決定符合美國的利益。”

白宮未對此做出回應,不過強調,這個提議符合為美國本土制造業和科技行業創造就業崗位的政策立場。

盡管目前並不確定有多少人會因為這一行政命令而受影響,不過根據桑德爾•皮查伊所透露的信息,谷歌有近200名員工將受到特朗普行政命令的影響。

集體“控訴”

特朗普的做法將讓科技公司從全球雇傭技術人才的努力變得困難,而且這意味著公司如果要在全球建立業務,必須慎重考慮運營地點,以避免與特朗普的“禁令黑名單”沖突。即使對於已經取得美國國籍的外國員工而言也並不是件好事。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如從前那樣受美國歡迎了。

Uber(優步)CEO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卡蘭尼克說,2月3日他會與特朗普企業顧問團隊會談,到時會將自己的擔憂告知顧問團。卡蘭尼克在郵件中說,公司有幾十名員工受到影響,還有許多司機也被波及。“新政策造成了廣泛的影響,它還影響了幾千名司機,這些Uber的司機來自新政提及的國家,當中的許多人正在休長假,他們回家探親去了。這些司機目前還在美國之外,90天內無法回到美國。”卡蘭尼克在郵件寫道。他還表示,對於困在海外的司機,Uber將會給予補貼。

微軟CEO納德拉早在上周四提交的公告文件中就表達了對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擔憂。微軟對投資者表示,對移民的限制“可能會阻礙我們向研發工作補充人員的能力”。

Airbnb CEO 布萊恩•切斯科(Brian Chesky)上周通過推特表達了自己的抗議。他說:“這樣的關閉大門的政策只會讓美國走向分裂,讓我們一起尋找連接人們的辦法,而不是將他們分開。”

奈飛(Netflix) CEO 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Facebook上寫道:“特朗普的行動傷害了Netflix全球的員工,這種做法非常‘不美國’(un-American),我們都為此痛心。而且仇恨和失去盟友將會讓美國變得更加不安全。”

矽谷鋼鐵俠、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加入到反對特朗普“禁令”的隊伍中。在推特上,他表示,這項禁令並非美國面對安全挑戰的最好方式,同時,會有很多無辜的人受到牽連而被拒簽。

有意思的是,馬斯克已經同意服務於特朗普政府的“制造業就業計劃”(Manufacturing Jobs Initiative),同時他還是特朗普政府的經濟顧問。馬斯克也有其苦衷,因為其電動汽車以及新能源計劃都要依賴於政府的產業政策。正因為此,很多推特網友對馬斯克的表態不夠強硬提出了批評。

印度IT業“危機”

印度IT公司有超過60%的收入來自美國。“移民禁令”對印度公司影響巨大。當地時間1月31日,印度前五大科技公司的市值一日縮水330億印度盧比(約合5億美元)。

以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下稱“塔塔咨詢”)、印孚瑟斯和威普羅為代表的印度科技服務公司對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表示了反對。

塔塔咨詢一名位於華盛頓的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外國勞務輸入讓美國大公司保持競爭力,也正是受益於外國人工作簽證,才能保證美國充足的勞動力。”他還認為存在規避新政的可能,“如果未來雇用外國人要支付更多費用,那麽很可能導致公司在勞動力低廉的國家招聘,並遠程管理這些員工,比如印度”。

塔塔咨詢和威普羅股價本周都出現了明顯下跌,威普羅股價更是在1月30日創下了9個月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另一家勞務外包公司馬恒達信息技術(Tech Mahindra)也創下兩年最大單日跌幅。

H1B簽證項目的最大使用者、美國新澤西州的高知特科技(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的股價在當地時間1月30日大跌4.4%,創下4個月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納克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H1B和L1簽證(跨國公司內部調動簽證)新政一定會影響到雇傭市場。公司對此表示擔心,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雇用的是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因此新政對於這部分市場並沒有影響。”他還表示,雇傭主要是根據人的能力而不是國籍來判斷的,因此即使是來自移民禁止國的人員,也總有回旋的余地。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印度合夥人拉希莉(Raja Lahiri)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簽證的挑戰短時間不會消失,將會繼續成為科技公司的一大困擾。這將加速未來人才外包服務向雲計算和人工智能轉型。”

與科技公司的尖銳批評態度不同,大多數美國大公司選擇沈默。達美航空、美國航空、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卡特彼勒、花旗集團、美國銀行、輝瑞制藥等都拒絕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置評。

但是西方領導人已經表示不滿。這些首腦包括美國的盟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和法國總統奧朗德等。奧朗德表示,要警惕保護主義導致的經濟和政治後果,面對一個不穩定的世界,閉關自守是一條“死胡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77

中國人赴美生子數量激增 非法移民整頓、購匯受限成隱憂

“爆炸式的增長。”美國星貝月子中心負責人Phil向第一財經記者如此形容赴美生子產業的狀況,從兩三個到十幾個、幾十個再到最後超出自己團隊的運營負荷不得不挑選客人以控制人數。

年僅30歲的Phil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他的公開昵稱是“洛杉磯小奶爸”。事實上,維護好微博和微信的運營就是他們團隊平時最為重要的市場宣傳活動之一,通過高頻率的案例、圖片來吸引潛在客戶。百度廣告是另一種市場推廣方式,但每單次點擊30元的提成收費讓多數月子中心難以承受。

這是一條由數百家零散的月子中心撐起的產業。全美母嬰協會2013年的一項調查統計,2013年美國月子中心的經營模式大致有七種,價格低廉的民宿經營模式,占比為13.8%、公寓式月子中心為20.5%、合住HOUSE月子中心為19.8%、酒店經營模式為14.6%、高端獨棟別墅包棟模式為16.4%、高端會所經營模式為10.7%。這些月子會所每次服務的價格大多在2萬到4萬美元,上不封頂。

“最早的時候來回美國的航班最多兩三個孕婦,但現在動輒就是十幾、二十個;因為業務的擴增,這里的醫生很多都會把隔壁房間買下來打通用來做辦公室,候診的時間也比以前大大增加。” Phil稱,兩三年前他的客人多數來自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但如今包括新疆、甘肅、寧夏等城市也加入其中。

洛杉磯更是由此隱藏了一條每年高達幾十億美元的 “赴美生子產業鏈”,月子中心、華人醫院、華人超市、購物中心、旅行社、移民公司、海外房產公司都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有媒體曾經做出不完全統計,十年之間赴美生子的人數翻了百倍有余:2007年,中國內地每年赴美生子的人數僅為幾百人,但到了2010年,這個數字躥升至5000人,2014年達到了5萬,而剛剛過去的2016年更是將這一統計數據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月子會所的吃住加上醫院、機票的開銷,30萬~40萬元人民幣的總開銷對於國內的中產階層家庭來說並非不可承受,而這,也幾乎成為了移民美國最廉價和方便的途徑。

美國憲法規定,“凡在美國出生或歸化美國的人,均為合眾國和他們所居住州的公民。” 這意味著,任何在美國出生的兒童生來就是美國公民,不需考慮其父母的國籍,從他們來到世間那一刻起,便有機會享有美國的教育、福利與居住環境。

“絕大多數人不是被迫選擇來這里生孩子,很多是從教育等方面考慮,想給自己的孩子多一個選擇。”Phil說。

“我覺得美國現在仍然擁有全球頂尖的教育,而美國的大學在錄取時美國公民和外籍學生的錄取比例是大不相同的,他們給予美國公民更多的名額,學費也相差好幾倍,所以我選擇了去美國生小孩,哪怕最後他不去美國讀書,國際生的身份去讀取國內的大學也比高考擠破頭要容易得多。”一名已完成赴美生子的女士對記者表示,已經在上海給孩子落了中國戶口,在她的規劃中,等到孩子讀完高中再將其送出國門。

不過,第45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將下重力氣對非法移民進行整頓,而在這其中就包括“將廢除外國人在美國出生即自動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律,以及對合法移民進行更嚴格的限制”。

“美國的落地生政策是寫在憲法之上的,作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大法,特朗普想要修改幾乎不可能。即便政策在將來的某天有改動,這一天也相當遙遠,在美國修改憲法是相當慎重、耗時漫長的。”Phil透露,“不過他可以通過命令海外領事館不予簽發、撤回註銷簽證以及邊境不予放行等形式來變相實施。”

令Phil更擔心的是數月之前中國政府的購匯新政,用他的話說:“錢管住了,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對於這些大大小小的月子中心而言,協助赴美生子往往只是產業鏈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美國買房、移民、購物等,各個環節都將這一產業鏈的價值推得更高。

在新的購匯政策下,除了購匯的用途、額度、攜帶現金金額變得更嚴格之外,在海外投資購房也被明令禁止於購匯用途之中。

星貝月子中心大約有5%的客人最終會選擇在美國購買房產以及移民,這兩者比單純的月子中心利潤更高,而現在這些客人因為購匯新政不少產生了動搖。

“單純在月子中心的開銷也就三四萬美元,但是在美國購物就是豐儉由人的事情。以前很多客人可以隨身攜帶幾萬美元過來,但現在不行了,需要你不停地去還信用卡,有一些大額的購物也會因此受到限制。”Phil說,對於有意於未來移民美國,為了更好的教育、空氣、環境而選擇赴美移民的中國夫婦而言,一旦購匯受限,便意味著這樣一種新的移民方式於他們而言,又多了一道隱形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83

抗議特朗普移民新政 加州伯克利學生暴亂持續

加州反特朗普移民行政令的示威運動已經從機場蔓延到象牙塔,並在當地時間2月1日釀成暴亂。

當天傍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近千名學生聚集在該校一棟建築樓前激烈抗議,並於晚上6點左右演變成暴力沖突。據伯克利警方通報,示威者砸碎大樓玻璃、推倒警用防護欄,並向現場警察扔石頭和燃燒物,為此警方動用了煙霧彈和橡皮彈以維持秩序。截至記者發稿時,示威學生仍未離開現場

一名目擊現場的華裔學生向第一財經記者描述,現場到處彌漫著燒焦的硫磺味。

騷亂中,易燃物引發的火堆在人群中燃起

這起暴亂的起因源於該校原定於當晚7點開始的一場演講,主講人為英國籍記者米洛·揚諾普洛斯(Milo Yiannopoulos),這位公開的男同性戀者目前為美國保守派網站Breitbart News的新聞編輯,也是當前美國另類右派(alt-right或alternative right,又譯作另類右翼、非主流右派)的代言人。

雖然是一名少數性取向者,但揚諾普洛斯是著名的保守派,並以支持特朗普和在各高校演講、推動青年人保守運動而聞名。揚諾普洛斯曾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表具有爭議性的觀點,公開指責伊斯蘭教和女權主義,並在大選前呼籲大學生支持特朗普。2016年6月,揚諾普洛斯因煽動近40萬粉絲用侮辱性語言攻擊對手而被推特永久性禁言。

學校設施窗戶被激動的示威者砸碎

揚諾普洛斯本人的爭議性或許還不足以引起伯克利學生如此大規模的激烈抗議,在此之前不到24小時內,特朗普宣布提名保守派的科羅拉多州聯邦法官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這也是最終促成伯克利學生在2月1日晚間激憤發泄的一大原因。

據悉,揚諾普洛斯當晚是應該校共和黨學生俱樂部之邀,試圖為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辯護,並發起所謂的反移民學校運動。

當天早些時間,加州大學伯克利校方曾發布通知,在提醒安全隱患的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抗議。因為示威學生情緒過於激烈,揚諾普洛斯雖然提前抵達會場,但仍在演講開始前便被警方護送離開。就在上個月,揚諾普洛斯試圖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行演講,但因為安全因素的考慮,這一計劃在最後關頭被取消。

示威人群聚集在拒馬之外

加州是美國最具多元性的地區之一,該州拉丁裔群體在總人口中占比為38.8%,超過白人的38%,高居各大族裔榜首。另外,加州還有14.7%的人口為亞裔,6.5%的人口為非裔。正因為加州人口構成的天然多元性,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在這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抗。

在1月27日特朗普簽署通過移民總統行政令後,舊金山和洛杉磯機場連日爆發大規模抗議。不僅如此,川普移民政策也遭到了當地民選官員的反對。1月31日,舊金山市華裔市長李孟賢聯合該市警局局長William Scott以及當地警長致信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約翰·凱利(John Kelly),要求拒絕執行這一行政令。隨後,該市進一步起訴訟總統特朗普,指控削減聯邦經費的法令違反憲法,嚴重侵犯了舊金山的主權。

現場抗議遊行的學生

自去年11月8日的大選結果揭曉後,加州已然成了希拉里口中“割裂”的美國中裂痕最為清晰的存在。在此之後,加州多地爆發動亂,尋求脫離聯邦獨立的行動不斷推進。1月27日,要求加州獨立的書面提議獲得了該州州務卿的批準,即日起,“支持加利福尼亞獨立運動”(The Yes California Independence Campaign)可以開始收集簽名,一旦簽名達到一定數量,加州則可能就獨立舉行公投。

“讓子彈再飛回一會兒吧”——在川普簽署數項備受爭議的移民行政令後,一個堅定支持特朗普的矽谷華裔社團負責人曾這樣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子彈停下來之前,傷害恐怕已然釀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04

馬斯克:將繼續留在特朗普顧問委員會,但是為了反對移民禁令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在受到特斯拉用戶的批評之後,馬斯克(Elon Musk)周四發推文表示將繼續留在特朗普的商業顧問委員會,他表示留在該委員會是為了更好地反對移民禁令。

此前據CNBC報道,一些用戶對馬斯克加入該委員會表示不滿,甚至取消了特斯拉Model 3的訂單。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商業顧問委員會,馬斯克還是特朗普制造業工作倡議計劃的支持者。

當地時間1月27日,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禁止7個伊斯蘭國家的公民在90天內進入美國。此後,馬斯克也受到了輿論的批評。他在回應批評時稱,繼續留在委員會是為了與其他委員會成員共同對目前的這項行政命令提出反對意見,並對相關政策的修改提出建議。

在Uber CEO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宣布退出特朗普的商業顧問委員會數小時後,馬斯克也發表了自己的聲明,內容如下:

今年12月我加入了總統顧問論壇,是為了對一些我認為於國家和世界都很重要的問題提出反饋意見。在明天會上,我會聯合其他成員表達對目前的這項行政命令的反對,並對相關政策的修改提出建議。

顧問委員會只負責提供咨詢,加入該委員會不代表我完全認同政府的行為。我的目標是加速人類社會向可持續能源轉型並發展更高的行星文明。如果能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能創造更多工作崗位並擁抱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理解那些批評者的心情,不過我認為親自參與對一些關鍵問題的討論利大於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19

Uber CEO退出特朗普顧問團隊 美科技公司考慮聯名抗議移民新政

據路透社報道, 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已發內部信宣布將退出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包括某些科技行業巨頭在內的一些公司考慮聯名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抗議他最近的移民禁令,提出與白宮合作制定不同的政策。審閱過聯名信草稿並可能參與的科技公司包括Alphabet、微軟、亞馬遜公司、eBay和優步,多家非科技公司也參與了這一行動。

信件草稿中表達了對特朗普行政令的擔憂,稱其可能會影響到很多在美國努力工作、為美國的成功做出貢獻的簽證持有者。出於對恐怖活動風險的擔憂,總統行政令禁止七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境內。

此前特朗普於1月27日發布“移民行政令”。該行政令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這7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規定即日起120天內所有來自這些地區的難民將被禁止入境美國,90天內來自這7個國家的普通公民將被禁止入境美國,美國國務院還將無限期對敘利亞公民停發簽證並停止處理所有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另外,該政策還延伸到上述國家中持美國綠卡的公民、留學生、尋醫者、遊客和其他人員。

知情人士稱,圍繞信件草稿的討論仍處於初級階段,簽字方、信件確切內容及是否最終發出都尚未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27

因特朗普移民政策,菲總統:我還不想派大使去美國

據《菲律賓商報》3日報道,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問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還不想派大使去美國。杜特爾特昨日在納卯市發表演講時說:“沒有大使去美國。我還不想派大使過去。”

報道稱,菲律賓駐華盛頓大使館目前由代辦帕特里克·蔡蘇道(音)主理,杜特爾特已挑選了首席總統府禮儀官拜諾做下一任美國大使。但拜諾一直要求先留在菲律賓,在東盟籌辦委員會任職。

杜特爾特表示還不想派大使去美國(資料圖)

杜特爾特在較早前表示不會幹預特朗普的具爭議的移民政策之後,宣布暫不派大使去美國。他說,在美國非法居留的菲律賓移民將必須遵守美國的法律。

據海外菲律賓人委員會表示,直至2013年12月,估計大約350萬美國人在美國。至少100萬人是非法居留的。報道稱,美籍菲律賓人是美國第二大亞裔美國人。

此外,杜特爾特昨天在發表演講時再次模仿特朗普,稱特朗普支持他的反毒運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