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移民禁令受重擊,西雅圖聯邦法官判定全美暫緩執行

美國西雅圖聯邦法官詹姆士·羅巴特周五判決,全美暫緩執行特朗普限制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的行政命令。此後明尼蘇達州也加入訴訟,目前這兩個州已得到臨時解禁令。這是特朗普政府發布該禁令後遇到的最強大的一次阻礙。

4日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明尼蘇達州加入後,華盛頓州提交了對特朗普移民禁令的訴訟。華盛頓州司法部長鮑勃·弗格森(Bob Ferguson)稱該項禁令是非法和違憲的,因其涉及地域歧視。

報道稱,羅巴特公開反對美國政府律師所謂“美國各州無權挑戰特朗普命令”的言論,他認為各州有權起訴。特朗普政府也可以對羅巴特法官的這一臨時限制令進行上訴。

民眾在美國機場抗議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圖:美聯社)

1月27日,特朗普頒布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根據這份行政令,美國將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

為遵從這一禁令,美國國務院3日稱,美國已暫時撤銷近6萬份簽證。

白宮方面則表示,相信特朗普的移民禁令是合法且適宜的。司法部有意出臺一個暫緩聯邦法官就特朗普移民禁令裁決的緊急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37

歐盟28國領導人發表宣言:遏制非法移民湧入歐洲

正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參加非正式峰會的歐盟28國領導人3日發表《馬耳他宣言》。宣言重申歐盟重視保護外部邊界,以阻止非法移民流入;公布與利比亞等北非國家加強合作的十個優先事項,以遏制經地中海中部路線進入歐盟的移民潮。

宣言指出,利比亞已成為非法移民進入歐盟的主要來源國,歐盟將加強與利比亞等北非國家及撒哈拉沙漠以南鄰國的合作。為此,歐盟將向利海岸警衛隊和其他相關機構提供培訓、設備及支持;為利比亞地方、特別是沿海及移民流動沿線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持;與聯合國難民署和國際移民組織合作,確保利比亞擁有足夠的移民接待能力和條件;加強與利所有鄰國的對話與合作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歐盟將提供必要支持。其中,歐盟委員會宣布從非洲信托基金的北非部分撥出2億歐元,專用於與利比亞相關的移民管控項目,以應對2017年的緊急需要。

在歐盟外部采取行動遏制非法移民湧入歐洲,是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去年3月歐盟與土耳其就難民問題達成協議後,通過愛琴海抵達歐洲的中東地區難民數量呈下降趨勢。然而,試圖通過地中海中部進入歐洲的北非難民人數出現上升勢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40

美司法部要求推翻移民禁令限制令 遭上訴法院駁回

2月5日,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法庭否決了立即重啟總統特朗普禁令的請求。

據外媒報道,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4日針對暫停特朗普移民禁令的裁決向聯邦上訴法院提起上訴,要求立即推翻該裁決。5日,上訴法院拒絕了這一上訴請求。

特朗普發出推特說,聯邦法官詹姆斯‧羅巴特(James Robart)做出的裁決“荒唐”,“實質上否定了”美國的執法權力,這一裁決“將被推翻”。

當地時間3日,美國西雅圖的聯邦法官羅巴特下令,全國暫緩執行總統特朗普簽署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的禁令。這是近期多起反對禁令的官司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

羅巴特做出裁決,稱特朗普的禁令不符合憲法,否定特朗普政府的代理律師的辯辭稱美國各州政府無權挑戰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這一說法。

隨後,幾家大航空公司宣布允許早已訂好機票符合規定但在被7個禁止入境美國的國家的公民登機前往美國。

這次裁決被視為是對特朗普政府的一大挑戰,但白宮發布聲明說,美國司法部準備挑戰這一禁令。

上周特朗普的移民禁令觸發大規模示威和在美國多個機場引起混亂,美國國務院稱至今6萬簽證被廢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92

特朗普“新政”100天|移民禁令受重挫,總統說了不算

特朗普上臺兩星期,美國的主流媒體已經把他從頭到尾都批了個遍。就連他服用生發劑的事,紐約時報這麽“莊嚴 ”的報紙也不惜做一回黃色小報來宣揚一番。

而特朗普上任以來第一次受到重大挫折則來自司法部門。

美國國土安全部2月4日發布聲明,根據美國華盛頓州西區聯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羅巴特(James Robart)3日作出的裁決,在全美範圍內暫停實施特朗普頒布的限制難民等群體入境的行政令。

國土安全部代理新聞發言人吉利恩·克里斯滕森在聲明中說,根據聯邦法官裁決,立即暫停“任何及所有”執行這一總統行政令的行動。國土安全部將恢複此前對待入境旅客的檢查方式。

特朗普1月27日簽署行政令,暫禁全球難民和西亞北非7國公民入境:在120天內暫停所有難民入境;在90天內暫停伊朗、蘇丹、敘利亞、利比亞、索馬里、也門和伊拉克7國公民入境;無限期禁止敘利亞難民進入美國。此外,美國國務院3日稱,美國已經因為入境限制令暫時撤銷近6萬份之前簽發的合法簽證。

在禁令頒布之後的一周內,美國各地抗議不斷。華盛頓州監察長弗格森(Bob Ferguson)就入境限制令起訴特朗普政府。羅巴特3日作出裁決,在全美範圍內暫停實施特朗普頒布的限制難民等群體入境的行政令。

羅巴特作出裁決後,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3日晚即通過電話會議通知美國主要航空公司“恢複正常運作”。4日,飛往美國的國際航班紛紛允許受特朗普行政令所限制的旅客登機。

到底誰說了算

特朗普簽署的入境限制令不僅引起軒然大波,而且讓人發出疑問,到底特朗普的總統令有多大的效力?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總統作為行政機關的首腦,讓誰入境似乎是他的權利範圍。特朗普就在4日早晨推文感嘆:“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決定誰能誰不能進出,這將是一個大災難,特別是牽涉到國家安全原因的時候。”

但是總統以及其領導的行政部門雖然管理包括簽證簽發、海關邊防在內的日常事物,卻只能在國會通過的法律框架下操作。例如,是否頒發簽證是國務院下屬簽證官的判斷,是否能入境是國土安全部下屬官員的判斷。但是這些操作必須符合現行法律。比如移民法明確規定H1每年名額只有8.5萬個,即使是總統下令也不能多發一張。總統令只能要求改變一些法律沒有框死的部分,例如增加收費、增加提供資料的難度等。

法院主管司法審判權,只能對總統以及行政部門違反法律的部分加以幹涉。

弗格森曾是16名反對特朗普入境限制令的州監察長之一,他們稱這個行政命令非法且違反美國精神。他在正式起訴特朗普政府的入境限制令後聲明稱:“沒有人能夠淩駕法律之上,總統也不例外。這個起訴是反對違反憲法的行政命令。這個禁令違反了法理。”

按照弗格森的訴狀,“移民禁令明確地指出這種歧視是基於國家的起源或信仰,但是卻違背了州的保護公民人權和宗教自由的歷史”。 弗格森認為,特朗普的入境限制令違背了憲法保障的平等人權,是徹頭徹尾的基於宗教和出生國進行的歧視,不僅違反了美國精神而且也違反憲法,所以法院有權否決總統令。

羅巴特在判決時質疑特朗普行政命令的依據,他認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應基於事實,而非虛構情節”。他認為,政府拿“9·11”恐怖襲擊作為禁令的理據,但事實卻是並沒有來自該七國的公民曾在美國本土做出襲擊。

特朗普的反擊

白宮新聞秘書斯派斯對法院的判決表示,入境限制令是“合法和適當的”,“總統的命令是為了保護祖國,他被憲法賦予權威和責任以保護美國人民”。

不過,美國總統的聲音在主流媒體的一律聲討中顯得有點單薄。面對美國媒體的轟炸,特朗普只是用自己的老辦法,頻繁發布推特來指責反對禁令的人。

“因為入境限制令被解除,許多很壞且危險的人可能大量湧入。”特朗普在最近發的一次推特中這樣說。

4日晚上,美國司法部正式向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要求推翻羅巴特法官的裁決。而弗格森州監察長則表示他準備在必要時用一切手段把他手中的案件訴至最高法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98

美97家科技公司“聯名上書”,支持起訴特朗普移民禁令

矽谷和特朗普政府之間的對峙似有“升級”跡象。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包括蘋果、Facebook、谷歌、微軟、Netflix、推特和Uber等科技巨頭企業在內的97家公司已經向法院遞交了專家意見,支持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移民行政令提起訴訟。

美國總統特朗普

據悉,該意見稱特朗普的移民行政令是“歧視性”的: “該行政令在民族和宗教原則上存在歧視,是對美國50多年來移民體系公平原則的嚴重背離……這項行政令使得美國企業在招聘、雇傭、留住全球頂尖人才方面更加困難、成本也更高。它擾亂了商業運作,也威脅到企業吸引人才、業務和投資的能力。”

該意見還強調,移民和經濟增長“聯系緊密”,並指出,《財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200家公司是由移民或移民子女所創辦的,包括蘋果、卡夫、福特、通用電氣、AT&T、谷歌、麥當勞、波音和迪斯尼等。

據統計,矽谷就業者中,約有37%的人出生於國外。

支持該意見的企業還包括:Lyft、Pinterest、Yelp、Square、Reddit、Kickstarter、Mozilla、Dropbox、Pinterest和Salesforce等。但亞馬遜並未出現在支持該意見的企業名單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27

超150名生物科技公司高管和投資人譴責特朗普移民禁令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已有超過150名生物科技公司高管和風投資本家發聲反對總統特朗普的移民禁令,他們稱該禁令威脅美國蓬勃發展的醫療研究行業。

上述高管在寫給科學刊物Nature Biotechnology編輯的一封信函中稱,這項錯誤的政策若不被收回,美國將面臨在這個世界最重要領域之一生技行業的失去領導地位的風險。他們稱該領域將在21世紀塑造全球格局。Nature Biotechnology周二在網站上刊登了這封信函。

生技和制藥界高管部分已分別批評這項行政命令。這封信函署名者包括生技業貿易組織董事長,是制藥業迄今對該行政令發出的最強烈集體譴責。

該信函指出,生技行業尤其仰賴移民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並援引統計數據稱,52%的美國生物醫療研究人員出生於海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45

移民禁令最早8日作出裁決 特朗普:不良高中生都會站在我這邊

當地時間8日上午,特朗普強烈批評了有關其臨時移民禁令的法庭辯論,並表示法庭禁止移民令的做法“太政治化了。”他同時敦促上訴法庭法官和政府站在一邊。

美國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移民禁令聽證會在舊金山上訴法院舉行。據路透社最新消息,法院將最早於8日作出裁決。

特朗普表示說,甚至是“不良高中生”都會站在他這一邊。

“昨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了辯論,真是太恥辱了,”特朗普說,“雙方都在說一些根本無關的事情。”

特朗普還說,自己的行政令“寫得非常優美”。

1月27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限制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這7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要求來自該多個國家的難民在12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該多個國家的普通公民在9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

2月3日,華盛頓州西區聯邦法院法官詹姆斯·羅巴特作出裁決,在全美範圍內暫停實施特朗普頒布的限制難民等群體入境的行政令。

隨後美國司法部向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要求立即恢複禁令。

控辯雙方在聽證會上各自用30分鐘陳述主張。據媒體報道,在辯論過程中,三位法官對雙方均進行了長時間的拷問和答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810

庫克公開表態:我們不支持移民禁令 沒有移民不會有蘋果

2月9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在格拉斯哥大學參加畢業典禮,領取榮譽學位時,依然向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最近簽署的移民禁令表達了明確的反對和譴責態度。

他說:“我們不支持移民禁令,我們公開反對這條行政令。我們的觀點很鮮明:如果沒有移民,就不會有現在的蘋果。我們要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沈默地坐著無動於衷。”

在問答會上,庫克還稱,他認為蘋果並非激進公司。他說:“我不認為蘋果是激進公司,我自己也不是激進分子。原因是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詞,他們認為有專業的活動家,而我們顯然不屬於那個行列。”

庫克表示,在特朗普簽署移民禁令24小時內,他就曾向所有蘋果員工發出電子郵件,闡述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此後,蘋果還在谷歌發起的法庭之友行動中簽名,反對移民禁令。

庫克在備忘錄中寫道:“我已經聽說許多人對特朗普總統簽署的行政令感到擔憂,這條禁令限制7個穆斯林國家的民眾進入美國。我也有同樣的擔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02

美國投資移民2017年第一欺詐案溯源

美國元臣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國際合夥人歐建剛這兩天經常接到中國國內打來的求助電話,每次打電話來的人都是“十萬火急”。這些人為了獲得綠卡,投資了舊金山區域中心(SFRC)的項目。而現在該中心卻涉嫌投資欺詐。

“每個打電話給我的人都很著急,恨不得立刻飛到美國。我首先勸他們的是,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先建立自己的維權組織。”歐建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在國內可算是聞名遐邇。這個項目曾在中國開設多家富麗堂皇的門店,甚至組織投資者到美國考察兼遊玩。至今,記者仍能搜到不少投資者的“遊記”。

“我們順利出關,舊金山區域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在機場大廳等候,直接去吃了一頓龍蝦大餐,入住賓館休息。” 一位投資者曾經興奮地寫道。

然而,該中心今年一月中旬遭到美國證監會(SEC)起訴,這也是美國投資移民界的新年第一炮。根據起訴書,舊金山區域中心及其老板托馬斯·亨德森(Thomas M. Henderson)缺乏對證券法規的基本尊重,資金挪用嚴重。該起欺詐案可能讓200多名投資人的綠卡成泡影,並血本無歸。

托馬斯·亨德森

Thomas M. Henderson被證監會起訴,源自於幾年前與其前合夥人Allan Young非和平分手。2015年7月起,Allan開始起訴Thomas挪用資金,侵害自身利益。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法院已經指定了接管人,接管相關企業的權益,並且認定Thomas挪用了資金,並同時發函給移民局和SEC,披露了法庭的調查結果以及挪用資金的情況。

隨著Allan 起訴Thomas案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更多的信息逐步被披露出來。從 2010起,Thomas通過舊金山區域中心,從大約215個EB-5投資者處,募集了大約1.15億美元,其中包括大約1.07億美元投資款和890萬美元發行費。

1.07億美元投資款中,Thomas將至少960萬美元本該投入EB-5項目中的資金轉入自己腰包。其中34.6萬美元用作個人房產,380萬美元開了兩家餐館,510萬美元用作其他業務,39.4萬美元支付個人開支。

此外,為了拉到足夠的EB-5投資人,舊金山區域中心開設直屬機構面對投資者直接銷售。為此,Thomas共支付了1660萬美元給海外營銷機構,遠超過其收到的890萬美元發行費。也就是說,多達750萬美元的投資款被挪做營銷費用。

大量的投資款被個人揮霍和花在營銷上,原本應該投資的項目就缺少足夠的資金繼續運作。為此,Thomas只得拆東墻補西墻,將投資款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的7個EB-5項目之間調動,以保持各個項目看上去運作正常。但是這樣做影響了EB-5投資者滿足綠卡的條件。

消費者維權困境

由於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7個項目,每個項目中投資者的移民申請狀態不一,維權訴訟複雜。其中開始最早的一期和二期,EB-5投資者已經獲得為期2年的臨時綠卡,三期有部分投資者也已登陸,而其他項目投資者才剛剛開始。最早的一期的投資人已經拿到臨時綠卡滿2年,遞交了I-829申請永久綠卡。

歐建剛說:“在不同移民階段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就本人過去半年多了解而言,Allan和Thomas之間的訴訟,很多投資者早已知曉,並且已經通過法庭文件了解到Thomas挪用項目款,但是一直未采取自救的維權行動,就在於為了維護自己的綠卡申請狀態。畢竟捂著蓋子不招來SEC事情不鬧大,還有可能保住綠卡。這也是EB-5案件相比普通投資欺詐案件的複雜之處。”

EB-5投資移民兼具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在美國有移民局和證監會同時監管。移民局負責監管移民法相關的項目,例如投資資金的來源、投資人的背景,以及所投資的項目是否產生足夠的工作崗位。而證監會則負責監管區域中心是否在金融上符合法規,保障了投資人的資產。

可是,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利益之間往往有沖突。EB-5投資移民維權的一大困難就是維護了投資人的權益,就不能滿足移民法的要求。在項目完成前,投資移民遞交的I-829申請永久綠卡都不會被處理,處於擱置狀態。這種情況下,雖然臨時綠卡繼續有效,但是一旦維護投資人的權益,很有可能移民局就會發現區域中心不符合條件,投資移民的綠卡很有可能就會被收回。投資移民往往需要在資金和綠卡之間兩選一。

當然,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案件已經被證監會接手,律師們表明,一般來講,如果投資項目被證明涉嫌欺詐,首先綠卡就沒有任何機會了。下一步要看的是投資款能否拿回。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最佳結果是法院將授予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動議和命令。被告人有責任,共同或個別地,對濫用的投資基金進行歸還,這包括濫用資金帶來的利潤以及預判利息的損失。最終判決後,被告應通過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支付來履行此義務。”張哲瑞律師事務所律師谷歐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歐建剛則說,受到損害的投資者必須馬上聯合起來,建立維權委員會。另外,SEC可要求法官任命一名接管人。委任接管人是追討及保護被告人就欺詐而取得的資金及其他資產,並在判定責任時將這些資產分發予受害的投資者。但要註意的是,接管人的工作是收費的,這個費用要投資人來出。

“所以,投資人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接管人是怎麽花錢的,不要本以為投資款追回了一大筆,但最後拿到手里卻幾乎沒有。有可能會被接管人進行各種調查、分配資產時用掉了。”歐建剛說。

投資移民欺詐層出不窮

美國移民局估計,自2012年以來,投資移民項目至少有87億美元投資在美國經濟,並創造了35150份工作。該計劃每年最多發放10000張綠卡,90%的申請來自中國。

然而,自從推出移民中心項目後,欺詐案不斷。之前轟動一時的“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中,美國商人塞思涉嫌布下投資移民騙局,受害人多達294名,其中有250人來自中國,涉案金額包括1.45億美元的投資費用和1100萬美元管理費用。幸好芝加哥會展中心項目在啟動前就被美國證監會取締,所有本金經過法院凍結保全後都能歸還,申請人只損失律師費和4萬美元的基金發行費,這是比較幸運的結局。

而加利福尼亞州埃爾蒙特市(El Monte,CA)的區域中心因為市府委托的管理人貪汙詐騙被捕,中心資格被取消,已經拿到臨時綠卡的投資人只能打道回府,投資也很難收回。

參與洛杉磯美國生活發展項目(American Life Development)的部分投資人,在申請轉換永久綠卡的申請因為區域中心材料造假沒能通過——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有些之前已經批準拿到永久綠卡的,也要收回被吊銷。美國移民局的通知稱,移民局無法相信申請材料上間接創造就業崗位的數目。

美國證監會執法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該委員會提起19樁涉及EB-5項目的訴訟,其中將近一半涉及欺詐指控。

法律結構缺乏監督

這幾年,投資移民在中國如火如荼。這里有雙方的需求。歐建剛分析稱,如果一個公司希望通過上市集資進行擴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進行財務審核、詳細寫明自己公司的情況,準備路演、招股書等,道道關口都非常嚴格,沒有一年半載幾乎辦不下來。相較而言,投資移民的項目招募資金就太簡單了。

“開設項目後,只要到中國去宣傳,這是投資移民的機會,很多投資人不做任何財務審查或對公司管理人進行背景調查,就付錢了。許多中國投資者還把這當做是一個移民機會,而不是一個投資、參股的機會。”歐建剛說。

一個通過區域中心辦理的EB-5投資移民項目,牽涉到4個不同的主體。以舊金山區域中心為例,其投資的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項目並不是直接從舊金山區域中心拿錢,投資移民也不是直接給舊金山區域中心投資資金。舊金山區域中心設立了一個專門為募集資金成立的有限合夥公司(Limit Partnership), 舊金山區域中心是這個有限合夥公司的普通合夥人(GP),而投資移民則是有限合夥人(LP)。有限合夥公司把普通合夥人(GP)從作為有限合夥人的投資移民手上募來的投資款,投入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這個項目上去運作。區域中心都是這樣的法律結構。

對於美國的項目擁有者來說,這筆錢拿得容易又缺乏監管。按照法律,有限合夥公司是聽普通合夥人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指令。作為有限合夥人的中國投資人對公司經營管理沒有決定權。同時,許多投資人英語不通,本人又遠在中國,想管也鞭長莫及。

“如此絕對的權力,不造成腐敗也難。稍有良心的,把公司里的項目給親戚朋友的公司做;品行惡劣的則公器私用,買遊艇、房產,什麽都有。投資者起碼定期查賬的想法都沒有。”歐建剛說。

未來如何防範

投資者如何防患於未然?許多移民律師提到,最重要的是在有投資意向之初,就要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對投資項目的財務狀況和項目負責人的背景進行調查。盡職調查的重要性,再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EB-5的成功,100%依賴於項目。EB-5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做些基本工作就有可能避免欺詐。如:2015年7月,Allan起訴Thomas;2015年9月,West Oakland shopping center起訴Thomas,美國當地媒體都做了報道。在Google上也能查到相關記錄。隨著Allan起訴Thomas案件進展,法庭指定接管人查封公司財產等,都在美國媒體有相關披露。

“例如,欺詐者可能表示,他們做的是美國移民局批準的區域中心,但事實上,他們既沒有申請移民局的批準(或批準只是待決)。”谷歐文說,“投資者要分析自己的投資機會,比較美國移民局文件中的信息和發行人或其發起人書面或口頭陳述。任何不一致都應視為‘紅燈’。”

事實上,即使是通過移民局(USCIS)批準的區域中心提供的投資,通常也沒有得到任何聯邦或州管理機構的審查或批準。盡管如此,潛在投資者應向適當的監管機構查詢有關潛在投資或促銷者的任何信息。

另外,投資的發起人應該提供一個業務計劃和提供文件,如私人配售備忘錄,概述投資的擬議條款。投資人可以調查和獨立驗證信息。例如,許多EB-5投資用於房地產開發,那就需要來自分區或規劃部門的許可和批準。投資人可以聯系這些機構,並獲得信息或記錄,以驗證已收到許可或批準的聲明。

投資後,投資人也要在美國有委托人定期進行財務的審核和法律文件的檢查,以確保資金不用於不符合EB-5要求的費用,例如推銷商費等。

“這些都不是很難,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稍微學習一下都能做。關鍵是一定要有人去做。起碼讓項目管理人感覺到,他的行為是受到投資人監督的。”歐建剛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20

特朗普移民禁令吃敗仗:上訴法院批駁總統不能“獨裁”

經過一周的上訴、辯護、聽證和判決,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最終判定維持暫停特朗普簽署的限制移民入境的行政令。

上訴法院稱,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恐怖主義國家來自禁令所涉及的7個國家。

更重要的是,上訴法院駁回了關於總統單獨擁有設立移民政策的自由量裁權(全權處理),這直接批駁了司法部此前提起上訴時的重要主張。

“非但沒有呈上證據解釋行政令的必要性,政府還采取了這樣一種姿態,即我們完全不能檢視它的決定。”裁決書上寫道,“我們反對,解釋如上。”

還要註意的是,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的三名法官意見統一,全部維持了暫停移民禁令的決定。這三名法官分別是由前總統卡特、小布什和奧巴馬任命的小威廉·坎比(William Canby Jr.)、理查德·克里夫頓(Richard Clifton)和邁克爾·弗雷德蘭(Michelle Taryn Friedland)。

接下去,此案可能被訴至最高法院。而最高法院中的第九人——特朗普親自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薩奇(Neil Gorsuch)尚未經過參議院批準確認。

就在一天前,戈薩奇借參議員之口對特朗普表示批評,認為特朗普侮辱司法制度的做法令聯邦法院“泄氣”。但是外界懷疑這是參議院的共和黨人有意套戈薩奇的話來體現大法官和總統“意見不合”。

為此,特朗普在推特上寫“我們在(最高)法院走著瞧,我們國家的安全正處於危險之中。”

但是,根據目前最高法院在意識形態上保持4:4的狀態,在第九人加入之前,自由派和保守派將繼續維持均勢,因此很有可能維持上訴法院的判決。

1月27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限制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索馬里、也門和利比亞這7個主要穆斯林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要求來自該多個國家的難民在12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該多個國家的普通公民在90天內被禁止入境美國。

行政令很快遭到來自法院的挑戰。3日,羅巴特作出裁決,在全美範圍內暫停實施特朗普頒布的限制難民等群體入境的行政令。於是,美國司法部就此向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提出上訴,要求立即恢複禁令。

在向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提交更多法律文件之後,上述法院舉行了聽證會,要求雙方各自通過電話進行半小時的陳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