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處終末期 毋忘為愛妻爭取自由劉曉波盼出國治療 中共拒絕 稱「轉運過程不安全」
1 :
GS(14)@2017-07-09 12:10:45■病情嚴峻的劉曉波昨躺在病床,接受中、美、德三方專家會診。互聯網
【本報訊】癌病纏身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目前仍在瀋陽醫院救治,命懸一線。美國、德國兩名專家昨獲准赴瀋陽為劉會診。院方昨午連發4份通報,繼續「包辦」披露診治結果,代專家稱劉的肝癌已處終末期。劉曉波當場用英文向外國專家提出出國治病意願,但當局借專家之名否定。劉的友人直指,劉曉波是希望愛妻劉霞免再受苦,利用最後的機會為愛妻爭取自由。記者:曾昭坪
■劉曉波堅持出國治療,欲助妻子劉霞脫離中共軟禁。
昨午1時多,數名外國專家及駐華外交官等,抵達收治劉曉波的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逗留近3小時後,拿着數袋醫院資料離開。隨後院方在6小時內在官網連發4份通報,稱應劉曉波家屬要求,當日下午2時全國專家組邀請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外科系主任Markus W. Büchler,和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療系教授Joseph M. Herman,到該院為劉曉波病情會診。通報稱,會診由北京協和醫院毛一雷教授主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曄雄教授等參加;又稱美、德專家「充份肯定全國專家組治療方案與措施」,「病人迄今為止接受了高水平治療」。但劉的癌細胞已全身多處轉移且有大量腹水,病情嚴重,肝癌已處終末期,並指可對劉再做磁力共振評估肝臟狀況後,再決定是否可用門脈癌栓介入和放射治療等緩解病情,再試用免疫治療法。
意識清醒 稱首選赴德
通報指,專家認為目前劉曉波應「繼續營養支持、止痛和一般支持治療等,盡可能提高病人生存質量」。資料顯示,Joseph M. Herman為放射腫瘤學專家,20多年來發表論文數量逾250篇;Markus W. Büchler則是外科手術權威,擅長器官移植手術,曾獲多個外國研究獎項。內地著名記者高瑜昨晚在社交網站透露,劉曉波在會診期間意識清醒,可作順暢交流,不時以英語與外國專家溝通,並稱他當時向專家強烈要求希望出國治療,首選是德國,美國亦願意前往,在旁的妻子劉霞和她的弟弟劉暉都表示同意,並懇切希望當局能批准劉出國。不過院方一則題為「美德專家稱劉曉波到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通報卻稱,在昨會診過程中「美國和德國專家提出患者希望出國治療,中國專家提出:『患者轉運過程不安全,你們還有甚麼治療辦法可以做得更好?』美國和德國專家回答:『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你們已經做得非常好。』」。通報又稱「劉曉波目前進食困難」。
家屬抵院 禁聯絡外界
國際特赦組織研究員潘嘉偉昨向法新社表示,當局決定讓外國專家協助治療劉曉波,意味當局決心不讓其出國。而劉曉波夫婦好友、作家野渡昨向《蘋果》稱,劉曉波如此堅持出國,「最主要是讓劉霞自由,這沒有甚麼難猜的」。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教授艾曉明昨也在社交網站留言:「儘管他正徘徊在通向死亡的不歸路,但今天他的心還在跳動,他的靈魂嚮往着自由!」此外,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昨稱,劉曉波兄長劉曉光夫婦及弟弟劉曉暄夫婦昨日已見到劉曉波;不過當局警告他們不能跟外界聯絡,不能與記者會面,全程更遭監視。至今劉曉波及其家人均未能直接對外發聲,只有當局「包辦代言」。潘嘉偉昨指,當局至今仍不允劉曉波的友人探望,說明當局對其本人及家屬的限制是何其嚴緊;他又指外國專家應已被封口,不准對外透露劉曉波病情,「他們可能會以涉病人私隱等理由迴避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9/20083702
憂回國無法再爭取民主六四流亡民運人士返家路艱難
1 :
GS(14)@2017-08-02 05:59:36為爭取民主,許多中國民運人士流亡海外數十載,至今有家歸不得!由佔中發起人之一朱耀明牧師創辦的「我要回家運動」到訪美國及加拿大,探望中國八九民運流亡海外的人士,其中一站來到三藩市。有民運人士透露,曾獲准許回國,怎料當局派人「游說留下共享經濟成果」,憂慮變相被禁聲無法繼續爭取民主,決定拒絕並繼續流亡美國。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朱耀明在「中國民主前路研討會」任嘉賓主持,與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封從德、方政、周鋒鎖及剛離開台灣返美居住的王丹等人會面。朱耀明對本報表示:「『回家』運動是自八九六四20周年時開展的,當時有見民運人士遭遇回國困難。好像王丹,他當時是拿合法護照出來『保外就醫』,到5年期屆滿要續期時,卻被中國大使館拒絕,即變相將護照吊銷,令我們不禁問,究竟一個國家是根據甚麼法例去(越洋)褫奪公民資格?」他希望運動可借助這些個案去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讓世人知道經過20多年後,這些民運人士仍然連回國去看望年邁父母也不能。曾幾度秘密隻身「闖關」回北京的周鋒鎖,在會上分享「回家」經歷。他透露首次回去是於2007年,他本以為在美國申請簽證會被拒,「奇怪!我就拿到簽證了,我當時想這是上帝的天意。」入境後,他亦不避嫌與同屬敏感人物的維權律師滕彪見面,至他返美前,當局亦沒派人騷擾。2010年,周決定再試探中共對民運人士的政策是否軟化,決定再回去。結果,他回去後被當局發現,派了個「表面從商」的人,游說他回國做生意,表示他可與其他「回家」人士分享國家經濟繁榮。「但我覺得這不是我的方向,我是因八九六四出國,若回去,我必須得以繼續公開談論這件事,繼續我(爭取民主)的活動。」最近一次,他在六四25周年前夕再度回京重返天安門廣場,一小時後即被拘留,遣返回美。「對我來說,最重要是我回家的責任,是作為一個天安門屠殺的倖存者,要為死難的人發出聲音。」朱耀明表示,此行不會與美國的官員會面,也明白未必所有海外民運人士都想回家,「很多人認為,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家;有些人則想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再聲援中國的民主,我希望了解他們離家後的狀況,對中國現時的看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2/20109416
劉怡翔:爭取與一帶一路國簽全面協定
1 :
GS(14)@2017-09-10 14:52:05【明報專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劉怡翔發表網誌表示,港府已與38位貿易伙伴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下稱全面協定),未來會尋求與更多國家或地區簽訂相關協定,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希望刺激跨境投資活動。
劉怡翔透過網誌表示,雙重課稅對貨品和服務交流,以及資金、科技和人才流動造成障礙,而全面協定可減低雙重徵稅,及協助投資者更準確地評估稅務負擔,吸引兩地投資者到跨境投資的興趣。
劉怡翔表示,「一帶一路」涉及60多個國家,當中不乏新興經濟體,蘊藏商機及發展潛力,故港府希望爭取與它們簽訂全面協定,促進經貿聯繫。他補充,截至上月底,港府已與「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簽訂全面協定。
「不能純以簽訂數評論成效」
對於市場有意見指,香港全面協定進度不及周邊地區,他則認為不能單純以簽訂數目來評論成效。劉怡翔解釋,香港已與38位貿易伙伴簽訂全面全面協定,當中12個為香港主要貿易伙伴,去年貿易總值高達53,340億元,佔香港與全球的貿易總額約70%,故認為進度符合本港的需要。現時港府正與13個稅務管轄區商議簽訂全面協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86&issue=20170904
張華峰成功爭取9號牌免試
1 :
GS(14)@2017-10-01 20:12:44【明報專訊】立法會議員張華峰搞咗份一年一度工作報告,講吓今年為財金界有無成功爭取啲咩咁,打頭陣嘅,係成功爭取係考9號牌免試,等班有5年經驗管理帳戶嘅老手,或者喺外國管私人基金滿8年,可以讀個course就攞到9號牌,唔使考試,佢就話方便咗好多想管理內地財富嘅從業員。
要回顧上年工作,張議員當然要提到上市架構諮詢啦!份報告就提到佢上年10月搞咗場研討會,之後就喺立法會度動議辯論,然後不斷跟進,話港交所同證監之間嘅矛盾搞到業界對立,非常不負責任。兩個禮拜前諮詢就喺爭議聲一片中落幕,一如佢所料,最後個結果就取消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只係成立咗上市政策小組,咁唔知道有份投佢票嘅金融服務界選民,又滿唔滿意呢個結果呢?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7&issue=20170930
李達志﹕爭取港電子錢包可內地用
1 :
GS(14)@2017-11-19 15:31:51【明報專訊】敝報兩星期前有篇講香港人喺內地難用電子支付嘅文章得到坊間熱議,估唔到連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圖)都有留意,仲喺網誌寫咗篇文回應。李達志話,唔同地區發展電子支付都各有唔同背景,例如內地最大額鈔票只有100蚊,大額消費自然會傾向電子支付,而香港人就好精明,例如已經習慣大額消費就用信用卡儲積分、搭車或者便利店買嘢就嘟八達通,加上香港現金提存方便同現金安全性高,所以手機支付要喺香港搶客,發展歷程就唔會同內地一樣。
為港電子支付落後呼冤
不過,李達志都話,唔會因為咁而唔發展多元化支付,除咗發牌,金管局亦籌備一個快速支付系統,可以開放畀所有銀行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提供跨界即時轉帳服務。佢仲提到,局方亦正同營運商商討,爭取香港電子錢包可以喺內地使用,換句話講以後我哋返內地可以同樣「掃手機」買單。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96&issue=20171114
傳已邀投行遞交意見書小米研港上市 爭取估值7,800億
1 :
GS(14)@2017-12-10 23:51:28【本報訊】本港明年或迎來全球最大宗科技新股。消息指,內地智能電話生產商小米已正式邀請投行,就其明年上市大計遞交意見書,上市地點將於香港與美國二擇其一。有投行人士表示,小米估值達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不是夢。另外,市傳軟銀旗下基金,有意入股平保(2318)旗下的健康及金融業務。記者:陳雪蕾 彭崇強
小米上市傳聞越傳越熱,路透引述最新消息指,小米已邀請投行下周五就其上市計劃遞交意見書。有別於過往每次例牌否認,小米今次僅拒絕回應,沒有否認上市傳聞,令市場對其上市更有憧憬。此前有報道指,香港為小米首選的上市地點,美國仍在考慮之列。小米共同創辦人雷軍上月底曾表示,小米已於10月提前完成全年1,000億元人民幣(約1,182億港元)銷售目標。
願景基金擬入股平保業務
小米已進行多輪融資,2014年底融資後估值為460億美元,市場相信,公司估值受惠於今年銷售額增加,將進一步提高。早前有報道指小米高層爭取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路透引述一人士形容,該天價估值並非天馬行空,更有可能成真,惟市場普遍預期小米估值約500億美元。此外,據彭博報道,軟銀旗下規模達97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有意入股平保旗下的健康及金融業務,當中包括早前有傳上市的陸金所、平安好醫生,以及AI服務公司壹帳通等,持股介乎5%至10%。平保旗下另一間健康護理公司亦在願景基金的考慮當中,不過,願景基金最終未必會投資上述所有公司,現時仍在作盡職審查,考慮適當投資時間和投資規模,雙方均拒絕評論。
愛康醫療招股$4,040入場
另外,3D打印概念股愛康醫療(1789)今日起公開招股,上半年該公司收入1.63億元,其中3D打印部份收入只佔約6%。愛康主席李志疆認為,未來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市場將日益龐大,該部份收入增長可期,部份集得資金將用於在明年底前增加3D打印的產能。他又指,愛康為內地唯一一間將3D打印技術商用於骨科植入物的公司,在行業有定價權,因此相關產品的毛利率亦較高。該公司招股價介乎1.66至2元,每手2,000股,入場費4,040.31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7/20237298
母企分拆同股不同權傳抽起 免招爭議 爭取盡快落實推行
1 :
GS(14)@2018-02-17 15:30:27【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將於農曆新年後就同股不同權提細則諮詢,上周有本地傳媒報道指文件可能加入建議,容許已上市的公司分拆新經濟子公司上市,並由企業持有特權股份。但有消息表示,有關建議引起激烈討論,考慮到容許分拆或引起市場爭議,為免在短短6至8星期諮詢期間再旁生枝節,估計最終不會將建議加入最終版本的諮詢文件,以如期於6月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權公司申請上市。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港交所在去年第一輪諮詢的總結文件當中,有提到在為分拆出來的申請人作獨立評估,決定是否適合採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另外亦有提到只有新申請人方可採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交易所將制定反規避規則限制。據上周《信報》報道表示,文件可能加入建議上市公司分拆新經濟業務,可由母企以公司名義持特權股,並非如當初所建議的、必須由創辦人持股。
據了解,這項建議曝光後惹來激烈討論,港交所傾向將相關條文抽起,故在農曆新年後的細則諮詢中,將不會建議放寬容許上市公司分拆作同股不同權,或由母企直接持特權股。港交所、證監會發言人分別對此表示不作評論。農曆新年後的細則諮詢為期最長8星期,意味港交所於4月底完成收集意見後兩個月內需做總結,時間上非常緊逼。
證監主席曾指要防已上市公司走後門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去年6月接受本報訪問時曾強調,港容許新經濟公司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首先要解決如何避免已經上市的公司「走後門」,更舉例指出「恒地(0012)、長和(0001)」以同股不同權方式分拆業務上市,並非市場所樂見。」
市場對於是否應該容許分拆反應各異,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將分拆條文放進諮詢文件,讓市場發表意見較合適。他表示,公司本身屬法人(legal person),可擁投票權,只開放個人而不讓企業持股說不過去,建議由公司持股可有附加監管規則,而非一面倒禁止,客觀而言以公司持股有實際需要,特別是稅務安排上將造成不便,他指「快而做得不好」、最終效果是「綁手綁腳」,並非最理想的做法。
安永蔡偉榮:公司持股可附加規則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表示,同股不同權的原意是讓新經濟公司的創辦人在自己的生意有一定控制權,同時上市集資。已經上市的公司業務相對穩定,再以同股不同權方式分拆業務,有取巧之嫌,但「已上市公司或會覺得唔公平」,因業務屬新經濟卻不在考慮之列。他指能夠理解港交所不想於諮詢程序上拖延,期望各方以「大局為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38&issue=201802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