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歡迎所有讀者,相信你們能夠從這個專欄中獲益。 三星期前即12月17日,我曾經警告「安全」的債券,其實某程度上並非萬無一失,原因是這些債券由內房及為數眾多的的中國企業發行,而這些公司以外匯借錢(美元及港元為主)「只為了好玩」,它們不受控地押注在地產及貨幣之上,肯定會受到大教訓。更準確地講,當買下這些公司股票和債券的貪婪投資者,淪為最終受害者之時,這些企業的管理層正抽着Havana雪茄,品嘗着水晶香檳杯中的Don Perignon,躺在水清沙幼的沙灘上,離冷風凜凜的北京、上海遠遠的。 佳兆業違約 小股東損失大 剛過去的新年,令人回憶起可憐的藍籌股佳寧集團,這間公司在1983年1月2日倒閉。而較少為人知的佳兆業集團(1638)正停牌至今,原因是公司主席辭職,觸發滙豐銀行追數──就一項2014年12月31日到期,涉資4億元的定期貸款,按貸款的協議規定提出強制性提前還款要求,而集團沒有能力償還有關貸款。股價下滑前,這個深圳地產發展商市值160億港元。投資者至目前為止已損失80億元,但其實我懷疑這間公司不值一文。未經過大量文件申請工作,和仔細冗長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之前,數以百萬正當而合法的借款人包括我,都不會從銀行手上借到一毫子,但滙豐銀行居然「英明」到向這種企業輕易借出4億元?事情還遠不至此!佳兆業仍欠下投資者130億美金,集團發行了2018年及2020年到期的無擔保債券,兩樣加起來涉及金額佔發行價三分一。該兩批「安全的」固定利率債券,由比較外行的小額投資者持有,賬面已損失達7.5億美金,所以閣下投資前,請記住「買者自負」這句古老的格言。 中國債台高築可觸發更深危機 中國市場這個有如火車事故殘骸的狀態,現在才是開始,「傳染效應」(由債務和貪婪兩種致命病毒散播)將緊接而來,影響數以千計大中小企業,尤其是押錯注又疏忽職守,用別人的錢作賭注,而永遠不用為他們不道德行為負上刑責的企業。我覺得俄羅斯最近的煩惱包括貨幣、油價等等危機,與中國24萬億美元、佔GDP 265%的債項相比,可謂是滴水與大海的分別。如果中國現在還不作出相應措施,這所指的,並不包括去年容許更多低息借貸,以及拉高上海A股股價五成的兩項動作,情況將會失控,中國的經濟及金融的負面狀況,將會比俄羅斯差上十倍。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
本周一個標誌性的法律意見將會提醒歐洲央行其在印錢道路上面臨的限制。
一名對歐洲最高法院極具影響力的顧問將會在1月14日對從未使用過的OMT購債項目發表意見。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去年2月,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曾表達過對OMT的擔憂,稱如果歐洲央行按最初的規劃實施OMT可能會違反歐盟法律。因此,德國憲法法院請求歐洲最高法院對OMT進行裁定。
如果歐洲最高法院同意德國憲法法院的擔憂,這將對QE產生巨大的影響。歐洲央行1月22日的決策需要把歐洲最高法院的意見考慮在內。對於歐洲央行來說,推出違背歐洲最高法院對OMT的看法的QE是不明智的。
高盛經濟學家Alain Durre表示,這可能導致歐洲央行為購債計劃設置固定上限或者要求比其它投資者更優先的償還權。
無論結果任何,德國的抗議者可能都會更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作為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的德國很可能限制QE的規模以及範圍。德國央行已經警告稱,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包括希臘國債)可能讓歐洲央行面臨損失。
原告的律師Dietrich Murswiek表示,歐洲央行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權限範圍,歐洲最高法院應該禁止歐洲央行這樣做。
你可以將OMT與QE劃上等號。在我看來,QE也超出了歐洲央行的權限,這可能會導致法律行動。
隨著歐洲央行和德國之間辯論的持續,歐元區經濟正陷入停滯。德國將於1月15日公布2014年經濟增長數據,市場預計德國經濟僅小幅上漲。
在美國,良好的新增非農就業人口以及零售銷售數據顯示,美國在複蘇之路上遠遠領先於歐元區。美國華盛頓智庫Peterson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Jacob Kirkegaard向路透社表示,全球經濟正處於危險時刻。
下跌的油價是一個巨大的因素。歐洲央行必須做點什麽。歐元區沒有增長,而債務負擔卻過高。在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將只有美國一個引擎。
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從去年的每桶115美元下跌至50美元附近。油價的下跌將歐元區拉入通縮,加重了各個高負債國家的負擔。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希臘新政府和歐洲債權人的首次面對面對話將於今日上演。歐元集團主席Jeroen Dijsselbloem將與希臘新總理齊普拉斯及新財長Yanis Varoufakis就希臘債務問題進行磋商。
在齊普拉斯領導的極左翼政黨Syriza獲得大選之後,希臘新領導人和歐洲各國領導人之間的“嘴仗”就一直未停止過。多位希臘高層已經明確表示在債務問題上不會做出任何讓步。
齊普拉斯周三在內閣會議上發言稱,
希臘政府將進行重大的改革。在債務問題上,希臘不會做出讓步,但是希臘政府願意與任何人進行討論。
該國副總理Giannis Dragasakis同日表示,
援助協議(備忘錄)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結束了。我們會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
Varoufakis周五更是表示,
我們對說服債權人給予我們最後一筆70億歐元的援助資金並不感興趣。我們需要坐下來重新談談整個債務問題。
由於希臘現有債務即將在2月末到期,如果不進行債務延期的話,希臘將面臨違約風險,其歐元區地位也有可能受到影響(即所謂的退歐風險)。
一名希臘財政官員表示,Varoufakis將向Dijsselbloem簡單介紹希臘巨大債務的重組計劃。齊普拉斯已經要求至少減記三分之一的債務。
一位負責介紹Dijsselbloem行程的歐洲官員則表示,Dijsselbloem並無和希臘新政府達成共識的任務,他的首要目的是了解齊普拉斯的確切態度。
本周一“三駕馬車”的代表和德國及法國的財長討論了一些有關希臘債務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大致原則。在希臘堅持執行改革承諾的情況下,債權人或考慮適當降低希臘債務的利息並延長償還時間。
法國財長Michel Sapin周三表示,
希臘債務是希臘對於歐洲央行的負債。換句話說就是對歐盟的負債,所有成員國都是債權人。毫無疑問,我們不可能允許希臘債務轉嫁到法國、德國、斯洛文尼亞或者西班牙等其他國家的納稅人身上。
當然,我們也在和希臘新政府溝通,以幫助他們可以更容易的償還債務。包括適當降低債務利息,延長債務償還時間等都在討論範圍之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作者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凱瑞商學院副教授Alessandro Rebucci,華爾街見聞翻譯)
最近幾年,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房價的增長大大超過了收入的增長。美國即將升息,國際資本將回流美國,尋求更高和更安全的收益率。這將引發全球金融系統外圍國家一場樓市的大地震。
自2008-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範圍內的樓市表現各異。許多發達國家的樓市或衰退或停滯,而新興市場的樓市則迅速回暖並上漲。
據IMF,巴西、中國和土耳其的房價增速仍然大幅高於其通脹率,而這些國家的收入增長卻一直緩慢。巴西和土耳其尤其令人擔憂,通脹高企,經常帳赤字也很大;它們的經濟仍然過熱,同時又依賴國際資本彌補經常帳赤字。相比之下,因為國內問題已經戳破樓市泡沫,印度和俄羅斯的房價在下跌。
(實際房價與信貸增速)
中國的基本面似乎更加穩固。但是其國內金融系統間歇性爆發的問題和央行以不穩定的貨幣政策予以回應都在提醒我們,中國的轉型正遭遇著挑戰,也遠未完成。在房地產估值過高且負債累累的同時,既要實現經濟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轉變,又要實現金融系統市場化。如果寬松政策無法提振經濟實現再平衡,它們會威脅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為了應對危機,美聯儲在2008年12月將利率降至零,現在它即將開始加息。盡管通脹仍然溫和,但美國經濟可能正在接近產能上限,部分工資增長壓力已開始顯現。有許多健康的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可以重新站穩腳跟。美聯儲現在擔心的是行動落後於經濟表現,重蹈2002-04年間加息太晚太慢的複轍。
歷史上來說,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資本將回流美國,引發外圍國家大地震。“龍舌蘭酒危機”(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就是在美國連續加息後爆發的,其中最大和第二大幅度的加息均在1994年11月。墨西哥毫無抵禦之力:盡管早些時候也進行了一些並不周密的反抗,但在大規模的投機性進攻之下,墨西哥政府於1994年12月20日“投降”,在1982年債務危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讓墨西哥比索大幅貶值。利率和失業率在短時間內大幅飆升,墨西哥銀行業迎來了一波不良貸款潮。其信貸市場再也沒有徹底恢複過來。
當資本外流時,房價會下跌,經常賬戶瞬間轉為盈余,而國內消費不得不迅速進行大幅調整。放松國內銀根,貶值本幣可幫助緩沖資本外流帶來的沖擊。然而,若債務以外幣計價,除了承受痛苦的調整,政府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就像1994年的墨西哥。
經濟崩潰之後的挽救措施十分有限,最好的做法是趁著還不算太晚之前,試著引導樓市有序地降溫。謹慎地關緊金融系統閥門,也即所謂的“宏觀審慎政策”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它不僅可為樓市和信貸市場降溫,還可讓一國經濟以更加穩固的步伐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過去的24小時里,希臘政府為逃離歐盟緊縮政策並推遲還債,拋出了A、B兩個計劃,但歐盟和德國對此十分憤怒且不屑一顧,同時希臘總理在議會內爭取到了更多支持。對於今天即將舉行的援助計劃談判,歐盟和希臘能否達成協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當地時間周二早間,希臘財長Varoufakis表示他將尋求“友好解決方案”,如果歐盟繼續拒絕就希臘的要求進行談判的話,大家就要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
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周二首先拋出了“A計劃”,他表示,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能轉向美國、俄羅斯或中國尋求幫助。
而據希臘媒體透露出的最新“B計劃”,希臘方面已經不再直接尋求債務減記,似乎做出了一些妥協。希臘的新計劃由四個條件構成,希望在這些條件下,贏得6個月時間來促使債權人們放寬某些緊縮政策要求。因為到本月底希臘不接受歐盟救助條件的話就將立刻面臨近100億歐元的資金償付缺口。
英國每日電訊報對希臘這四個條件進行了報道及評論:
1.取消與三駕馬車簽署的援助備忘錄中30%“不好”的條款,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贊同的10條新的改革措施;
這點歐盟可能可以接受。
2.希臘(2015年)財政盈余占當年GDP比重3%的目標下調至1.49%,這可以讓希臘政府有更多資源用來複蘇經濟;
歐盟難以接受這點,因為這將導致歐元區邊緣國家爭先放棄財政目標。
3.通過1950億歐元的債務置換計劃來削減希臘債務。其中包括將現有債券換成與GDP增長相關聯的債券,即沒增長就不付利息。而希臘欠歐洲央行的270億歐元將轉換成“無限期債券”,這些債券可能永遠趴在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不會兌現;
這一點至少在名義上可以避免債務減記,但事實上與債務減記區別不大。德國議會和納稅人已經質疑為何平白無故他們要損失這麽大一筆錢。歐盟也很難同意這樣的要求,因為希臘要將協議延遲到9月份,歐盟中間還得給希臘提供新的融資,希臘到8月底前還需融資170億歐元。此外,西班牙和意大利對這樣的例子成為現實也在“虎視眈眈”,因為他們也欠了很多外債。
4.通過18.6億歐元的計劃緩解希臘的“人道主義危機”。包括向30萬戶貧困家庭提供免費的食物和電、對窮人提供免費醫療和交通、向低收入的領取養老金的人群發放津貼等等。
歐盟可以接受這一點。因為原來要求提高最低工資的計劃似乎已經取消。
隨後就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歐盟委員會可能同意向希臘提供為期6個月的救助延長計劃。若協議達成,歐洲央行也將恢複接受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市場似乎也覺得最後協議達成的可能性較大,以致希臘股市和債市都出現了相當程度的漲幅。
不過聽到希臘的小算盤和上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後,德國和歐盟的官員們怒了。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表示,“關於歐盟委員會同意給希臘6個月時間的報道是錯誤的”。“歐元區各國財長明天不會同意新的希臘援助計劃。”他還稱,“希臘的問題不該責怪希臘外的任何其他人。”
朔伊布勒表示,如果希臘不想要當前救助計劃的最後一筆貸款,希臘的債權人也“不可能再談新的計劃”。
兩位要求匿名的歐盟高級官員形容現在的情形為“暴怒的”,並表示“根本就沒有計劃”。“希臘是在自掘墳墓”,MNI援引的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警告道,而另一位官員則形容希臘的新融資計劃是異想天開,“一個秋季之前沒有償付義務而秋季之後又很可能不想償付的計劃,你們是怎麽想出來的?”
周三早些時候,路透報道稱,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剛剛贏得國會的信任投票。國會300個議會席位中,齊普拉斯贏得162位議員的支持,原先只有149位議員支持。他在投票前再次重申不會接受歐盟的救助計劃。顯示希臘國內對抗歐盟的情緒也在升溫。
隨著今天晚些時候歐元集團財長會議討論希臘救助協議,周四又將召開歐盟首腦峰會,希臘與歐盟之間的大戲將達到高潮,全球投資者屏息凝神觀察事情的進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2-17 09:03 編輯 “十三五”環保投資周期即將開啟 首選土壤治理 作者:徐遠航/邱正 建議和結論目前位置,建議全面做多環保板塊,環保將成為2015年十三五規劃大主題下面最確定、範圍和資金容納程度最大的主題。
做多環保主題的首要核心原因是2015年對十三五環保規劃的討論,將掀開環保產業新一輪投資周期(實業投資和股票投資,詳細分析請見下文)。
做多環保主題的次要原因是從實戰投資角度考慮,泡沫化牛市氛圍下,大的收益將來自市場對產業發展預期基礎上的主題演繹,而春節兩會後,政策面將正式拉開十三五為期五年的新一輪環保投資大幕,刺激不斷。
做多環保,首選土壤治理方向,這是我們預判最有可能列入十三五期間新增重點治理的方向,首選高能環境、目標價80元,次選永清環保。
其次建議在十三五環保規劃明細尚未出臺的現在,買入大氣、水和固廢三條線的龍頭企業:雪迪龍、碧水源、國電清新、龍凈環保等。 研究邏輯 1、環保行業投資框架:典型的政治周期性行業+主題大於成長
1)環保的政治周期性 說到政治周期性行業,大多數投資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軍工,但其實環保和軍工一樣,也是典型的政治周期性行業。 環保的政治周期性源於我們發現:政策和訂單是驅動A股環保股價波動的核心因素。
2)環保個股的主題性大於成長屬性 環保股的第二個投資特性是個股的主題性大於其成長性。回顧歷史,除了碧水源等寥寥數個外,環保板塊主要是貢獻了很大的β。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環保在產業層面呈現出區域市場分散+技術壁壘低的特點,這兩個特點,決定了在目前階段,尚不能用持續成長股的觀點看待環保,因為大部分環保公司沒辦法突破環保的區域壁壘。
所以我們看到,大部分環保股的業績更多是呈現脈沖式的變化(有少數會大浪淘沙最終走出持續成長的軌跡),因此,落實到具體的環保股投資操作,環保股投資需要把握估值波動上下限,賺取階段性的利潤。表現為環保股的投資屬性,就是主題性遠大於成長性。 圖表1:環保投資分析框架
![]() 2、環保股投資的政治周期性 基於上述分析,環保股投資也呈現出典型的跟隨“五年規劃”的政治周期性,在環保股大擴容的“十二五”期間尤其明顯。
圖表2:環保股投資的政治周期性
![]() 3、“十三五”環保投資周期即將開啟,總量只會高不會低 2015年是環保“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中央政府和環保部開始討論、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年份。 經過對近九年環保產業規劃編制與實施過程的研究,我們認為“十三五”規劃中主要目標、部分考核指標與投資總量很大可能將於年底敲定。
從投資總量來看,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環境現實,我們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資總量不會低於“十二五”規劃。
圖表3:歷年規劃對環保產業投資和占GDP比重
![]() 4、目前選股,首選土壤治理,次選白馬 雖然我們能確定新一輪環保投資的啟動時點和總量,但是在目前這個時點確實缺乏更進一步的信息來明確“十三五”環保投資重點方向是什麽。而不能確定方向,就不能確定新增市場需求,也無法判斷哪些公司會直接受益。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規劃的編制原則入手,做出預判。 1)分析編制環保規劃的原則和步驟 五年規劃是一個周而複始的過程。通過我們對環保產業近8年的跟蹤,環保規劃的出臺通常包含三個階段,需要關註三個重要時點:
圖表4:“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過程
![]() 2)“十三五環保規劃”可能新增重點的預判 根據“十二五”規劃的編制經驗,環保部會在規劃前期向社會就重大環境課題進行兩輪公開選聘,課題內容與環保規劃的整體編制、細節重點大多具有印證關系。目前“十三五”規劃的兩輪研究課題均已公布,我們依據以往經驗判斷:這當中提出的重點環境問題,可能是“十三五”規劃要予以重點解決的問題。
圖表 5:“十二五”規劃前期大氣與水汙染防治課題一覽
![]()
“十三五”規劃編制已於2013年下旬正式啟動,在向社會公布的兩輪共39項課題中,環保部目前重點調研領域集中在PM2.5的控制、土壤汙染治理、資源與城鎮化發展關系以及生態環境質量的保護,其中PM2.5的控制指標、土壤環境保護的課題屬於可操作性課題,很有可能在新一輪規劃中作出極為具體的規劃。 沿著國家對重大汙染物進行先總量控制後提升質量的思路來看,大氣質量綜合控制、土壤汙染治理,加上水環境治理,是新一輪規劃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圖表6:“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總量控制與汙染防治類課題一覽
![]() 因此,我們將土壤治理作為首選,同時雖然尚不能明確“十三五”環保規劃的具體監管和投資方向,但是在PM2.5、水治理等領域,毫無疑問目前龍頭環保上市公司在資金、人才和技術上都是具有較大優勢的,主題起來,同樣建議買入!
附:高能環境概述 高能環境是環境修複與生態屏障行業龍頭,在手訂單充足,承接訂單能力強,成長性好。預測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0.8、1.21、1.47;參照2010年上半年對萬邦達和碧水源的估值,高能環境在今年年內目標價80-100元。 1、環境修複、生態屏障市場處於發展初期且成長性好 目前環境修複工程集中於重點流域與各省份重汙染修複試點項目,投資規模大,實施周期長,將為市場帶來長期穩定的訂單。生態屏障市場主要針對汙水與固廢處理,在我國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的環境下,防滲提升需求與大規模處理設施新建的需求符合市場現狀,市場龍頭的高能環境將更加受益於行業的增長。 2、高能環境具有領先的技術、資質齊全與工程經驗充足,圈地模式與充足資本決定公司取得快與行業增速成長的可能性大。 公司在市政環境、工業環境、環境修複領域均有成熟經驗,資質齊全且具備升級的空間。結合公司強大的股東資源與客戶資源,招投標時擁有雙保險,獲取大量訂單的可能性極大。公司未來兩年營運現金儲備超過14億元,承接訂單的實力有保障。 3、“十三五”規劃利好環境修複、利好高能環境 環保“十三五”規劃很可能制定土壤汙染與環境質量考核的約束指標,防滲技術可以極好的阻隔汙染物的持續影響,環境修複技術可以複原生態環境,是提升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高能環境有望在“十三五”規劃期獲得超常規發展。 4、細分產業的龍頭應該享受估值溢價:高能環境在生態屏障與環境修複領域都是龍頭企業,其工程經驗與技術在業內無出其右,目前正處於跨地域擴張與產業鏈延伸的階段。工程公司的命門是資金,而公司率先上市增加了公司的資金優勢,取得快於行業增速的成長可能性高,理應獲得高估值。 (來源:AlphaMasters 華創證券中小盤) |
耶倫周二給出了關於美聯儲加息時點的部分線索。法興銀行認為,耶倫昨日在國會的演講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十分接近於將“耐心”這一措詞從貨幣政策聲明中移除。
法興表示,從1月FOMC會議紀要上可知,委員會討論了在移除“耐心”後,如何向公眾強調(加息)將轉向“數據導向型”。二耶倫周二的演講顯然是該策略的一部分。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耶倫周二在美國國會參議院作證詞時表示,修改前瞻指引意味在任何會議上都可能加息,但未來去掉“耐心”措辭也並不代表會馬上加息。
法興認為,這是美聯儲的一個觀點而非承諾,繼續認為該央行將在3月FOMC會議上刪除“耐心”措詞,轉向“數據導向型”。然後,勞動力市場繼續複蘇和工資趨勢改善將促使美聯儲在今年6月開始加息。
以下來是法興銀行對耶倫昨日演講要求的分析和匯總:
就前瞻指引:
耶倫重申了此前的表態,稱“耐心”意味著“委員會考慮到經濟狀況不太可能讓美聯儲在未來幾次FOMC會議上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這是否意味著美聯儲在移除“耐心”措辭後,仍需等待兩次FOMC會議過後方可加息?嚴格意義上講,不是的。耶倫只是在說,類似這樣的情形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有需要的話,這將讓美聯儲靈活地去采取行動。但在我們看來,這麽做要克服的障礙也很大。美聯儲並不想出乎市場意料從而造成金融市場環境驟然收緊。幾乎可以確定,剛移除“耐心”措辭就立刻加息對市場將是“擾亂性的”。
就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條件:
耶倫並未說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具體條件,但表示勞動力市場必須繼續改善,並且更進一步的改善必須是可以預見的。此外,委員會必須有理由相信,中期能實現2%的通脹目標。
就國際環境發展:
與FOMC會議紀要相呼應,耶倫強調,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具有兩面性,外需疲軟和強勢美元的負面影響可以被外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更低的油價所抵消。聽起來耶倫似乎對更低的能源成本持十分肯定的態度,稱它們很可能會為“我們國家經濟提供大量的整體或凈盈余”
就工資和通脹:
在問答環節,耶倫被問及美聯儲是否應該將註入截尾均值(trimmed-mean)PCE物價指數等其它通脹指標考慮在決策之內。這顯然是對會議紀要中提到的其它通脹衡量指標的進一步追問(截尾均值PCE和以中位數衡量的PCE已顯著地比核心CPI或PCE更加堅實穩定)。耶倫並沒有掉進這個陷阱,她回應稱,美聯儲著眼於“各種各樣的措施”,以便在剔除了波動比較大的數據後,努力評估通脹的潛在變化趨勢。
耶倫也拒絕將貨幣政策決策與工資增長掛鉤,如參議員Schumer暗示的那樣。相反,耶倫重申,美聯儲將觀察更加廣泛的數據,並在委員會認為有理由相信通脹會在中期達到2%的目標時加息。這就是說,她知道工資加速增長的“信號”。
底線:
耶倫周二的證詞提供了有關於加息時點的一些線索。很顯然,美聯儲已接近移除“耐心”措辭,並轉向全面的數據導向型(決策)。我們繼續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18日修改前瞻指引。基於對就業和工資增長的預測,我們預計核心通脹指標在未來數月將保持平穩,我們預計6月將進行首次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報道,投資者做空在美國交易的A股ETF,押註中國內地股市上漲即將終結。
Markit和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追蹤A股的美國最大ETF空頭頭寸占發行在外份額的比例於周一達到6.3%。而在去年年底,該比例僅為0.1%。自2月18日以來,在中國市場春節休市期間,德銀X-trackers嘉實滬深300中國A股ETF上漲了0.6%。
在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A股“牛冠”全球主要市場後,交易員們正在追加該直接投資A股的ETF的空頭頭寸。盡管經濟增速放緩威脅到企業利潤增長,監管機構正在采取措施給股市融資交易降溫,但A股在過去幾個月中的大漲已推動上證綜指估值升至三年高位。
資產規模達2.45萬億美元的嘉信理財國際研究主管Michelle Gibley在電子郵件中告訴彭博:
幾個月來我們一直在說,A股市場的投機行為令人擔心,股市的上漲可能已經過頭。做空A股ETF可能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A股今日開啟羊年首個交易日,但未能實現“開門紅”。兩市高開低走, 上證綜指下跌0.56%,深成指數大跌1.53%。在過去12個月中,上證綜指累計上漲了52%。
新添做空渠道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作為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股票市場的最新舉措,海外投資者3月2日(下周一)起首次可以通過滬港通做空A股個股。
目前有414支上海A股上榜滬港通賣空股票名單,“兩桶油”、“四大行”這樣的權重股自然名列其中。
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學者Fraser Howie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這將是海外投資者首次被允許通過一個明確的機制做空中國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