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功之道: 遇非常機會 行非常手段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14

人生在世,黃金機遇難得。唯非常人,遇非常機會,行非常手段,方立非常功業。

 

現時市況,悶中忽帶亂,靜極暴跌至。殺聲震天,兵慌馬亂 之際,是戰是逃,一念之間,組合回報天淵之別。如四月見頂、五月見底,六至八月回升大半,中途能否減低損失、及時轉身造好?又如每季最強板塊:首季的家 電、汽車股、次季的藥業股、今季的零售股,有無買?高位走唔走得切?市無常態,能否臨機應變,「因敵變化而取勝者」,區別雲龍井蛙。

神級操盤人,在特殊關頭,既要看見別人看不到外,仲要一身是膽,該出手時大注出手。據索羅斯前主將Stanley Druckenmiller憶述,成世人只係俾老細鬧過幾次,多數因為「莫薑」:一次揸德國馬克沽美金,段段領放,沾沾自喜。索羅斯問:「買咗幾大?」「十億美金」不問則已,一問火起:「個盤咁奀?(You call that a position?)」即令買大一倍,大勝而回。

另一次是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後,索羅斯麾下眾炒手,揸日圓怒賺800點子。正預備開香檳慶祝,大佬突破門而入,大喝:「要沽就沽俾我!」對於眾炒手,800點子已是大勝。炒神眼中,是大勢初轉,人生那得幾回捉正?寧殺頭不抽身,反要賭大幾倍。

此乃非常境界,能至者稀。交易營商非關生死,值搏唔搏唔駛死、搏錯影都無,避險持盈,人性使然。欲成大業,需在關鍵一刻,自處死地,而後求生。小說《商道》(作者:崔仁浩)一節,可堪細味:主角林尚沃是韓國商人,壟斷了人蔘出口權。由於中國要貨,只能向自己買,異常值搏,便押注全副家當,購入五千斤上等人蔘,運往北京。以往賣開廿五兩銀一斤,現時mark-up到四十兩。

華商也非善男信女。以往人蔘價賤,是本地薑睇死韓商本少,出國日費千金,相持日久,只能屈服,草草歸本,打道回府。這次華商舊調重彈:聯手抵制,一斤不買。人蔘一屋都係,搬返朝鮮?沒資金回籠,早晚要命;賤價求售?從此難以抬頭。

林尚沃的對策:談判都慳番,命人點火,將人蔘逐扎燒燬。華商先怒後怕:貨得一批,煙滅無蔘可賣。燒剩一半,屈人者反被屈,雙倍找數了事。先死而後生,化危機為商機,遂成巨賈。

自己營商多年,感悟成敗之際,不時只是大機遇前,有幸做對決定。之前推介的星島(1105),亦為一例。當年免費報紙興起,英雄地,或是英雄塚,鬼知咩? 星島當時決定,應非易事:最怕進攻不成,反自毀大營《星島日報》。管理層份屬打工,走去燒股東嘅人蔘,無壓力?呃人!

現時搏到,每日挾近百七萬讀者人次,與TVB(511)黃金時段匹敵,固然暢快。《頭條》模式已初証明,執筆時股價$1.91,估值、息率仍吸引。除非本地經濟急轉直下,當續持有,搏市場規模、公司市佔率再進一步。

(本人客戶持有星島(1105)、電視廣播(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96

六釐派息打底 陽光頗算穩健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45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14/9)

 

近日研究重心,轉移至有實物資產支撐的股份,REITs自然也要研究。領匯(823)優秀,路人皆知,然而連番破頂急升後,息率與值搏率,雙雙下降。退而求其次,開始鑽研板塊之中,是否另藏商機?

上周四,陽光房地產基金(435)公布業績。翌日,報章題為:「陽光房產息7.51仙減51%」沒研究該基金的投資者,單看標題,第一印象會是營運大幅轉差。「又話REITs賺幾多派幾多,派息減半,咪即係賺少一半?」財息兼收夢碎,速速沽貨逃生,自是必然。當天基金價格,自高位跌逾9%

但細看營運數據,並不如派發預示般嚇人。衡量REITs的指標,以出租率(occupancy)及現成租金(passing rent)為先。陽光的零售物業,過去兩季的出租率,分別是99%98.8%,是基金上市以來最高;寫字樓方面,最新公布的出租率達95.9%,已重返海嘯前的水平。近兩年寫字樓供應上升,劇烈競爭下,有這樣的成績,殊非易事。

租金方面,零售物業平均每呎$43.4,按年升5%,亦為上市新高。主要物業是上水中心購物商場,和將軍澳新都城一期。兩者共佔基金收入的43.5%。前者受惠於內地居民跨境購物,如奶粉等;後者則因區內人口增加,都有不俗表現。

寫字樓平均租金每呎為$20.4,大致持平。隱憂存在,因為佔基金收入25.1%的重心物業「皇后大道東248」,雖然出租率回升,但新造租約租金下跌,趨勢仍然持續。幸好基金組合中,持有不少次一級的寫字樓,吸納了很多追求平租的企業,抵銷部份不利因素。

返回投資者最關心的派發問題。要了解營運改善,派發卻下 降的因由,要自公司派發政策中尋。自基金上市以來,每單位的分派中,很大程度來自初期的財務安排:利率掉期、分派保証、管理人費用以基金單位支付、主要股 東放棄分派等。基金並沒隱藏這些「財技」,在招股書第二頁起已詳盡說明。據同事與基金管理人面談,管理人坦言額外派發有助穩定民心,可以放手做些改善工 程,而不用擔心短期收入下降,影響投資者的現金流。

數年下來,累計派發達$0.76,以招股價$2.6、現價$2.13計,經歷了海嘯,仍錄得逾兩成回報。現時這類項目逐漸縮減,下一財政年度只會餘下40%放棄分派及100%管理費以基金單位支付。

在收入溫和增長、分派率90%的前提下,預期每股分派會與今年相若,或輕微下降。以預期派發每單位$0.143計,現價息率6.7釐。不會預期有很高增長,但如目標是現金收入,也算是乾手淨腳的選擇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1

財上平如水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40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商道之要,交易之道,亦當如是。

之前提過小說《商道》,主角林尚沃富甲朝鮮八道,晚年以 上述十字「悟道頌」,總結營商之道。短短十言,意義深邃。本文先分享首五字之奧義。「財上平如水」,意指可平生積財,但不應拘囿於財,當視之平淡如水, 「利萬物而不爭」。不重藏富,而在利人,「非逐利而求義」,方能心無罣礙,如水如鏡,不因財牽動己心平和。

一心求富,卻應視財如水,唔好太志在?好矛盾啫!借《學習的王道》作者Josh Waitzkin細個學捉西洋棋的經歷為例:要成高手,得學會全心注重過程,而非最終結果。當年Josh學捉棋,經歷殊異:人哋先學開局,一嚟就互片,開心又有型。熟讀棋譜,重重設伏,極易取勝,細路自豪,家長、教練有face,何樂而不為?Josh的教練,則捨易取難,由殘局教起。棋盤乜都無,得兩隻公(King),一隻兵(Pawn),點做瓜人哋?熟完卒,就到馬、車、相、后。悶到暈,見功慢,一對戰,開局勢脫腳挨打。苦練經年,每子特性了然於胸,功夫紥實。相反對家齋練出閘,頭段可力壓,但轉彎前KO唔到Josh,一到直路短兵相接,就土崩瓦解。

世事循環,實是等價交易。只求快贏,不求堅勁,相對容 易,但練習動力,純為勝利快感,一輸,九成頹到不堪。不問過程,但求取勝,無捱棍苦練決心,不求深根,自無法更上層樓。根底淺薄,極易露底,反覆樣衰,轉 而逃避,自絕於大場,專揀魚毛落手,或劏或呃。勝負平如水,才有足夠空間,培養決策能力、思考深度。

太重結果,另一問題,是怕輸、怕痛、怕瘀,而不敢行險,乃提升表現大忌。《我比別人更認真》有云:提升表現的前提之一,是逼自己埋牆角。犯錯代價高昂,但怕錯無從「升呢」。當年索羅斯跟羅傑斯(Jim Rogers) 雙劍合壁,傲勝股海。1980年二人鬧翻,索羅斯折一臂,基金龐大,為長遠計,被逼轉戰外匯,邊打邊學。頭五年狂交學費,股贏匯輸。五年磨劍,到85年廣場協議,驚天一式震山河。方覺悟道。

投資心理學大師Dr. Van Tharp指,交易高手,多相信Money is NOT important- Suckers太重勝負,輸少少就周身唔聚財,呻吟尖叫,左騰右騰,坐立不安,仿如蟻咬。心理如此,瓜多過菜:止蝕?No way!「有賭未為輸,止蝕即刻輸,無病呀?投降找數,太痛苦了!耶,唔制!」Let the profit run?吼中時夾叠加注?「有食唔食,罪大惡極!唔食輸番,肉赤到雪雪聲!」止賺不止蝕,食三番、輸十番,死得。《商道》林尚沃謂:「為錢而拼命掙錢,根本掙不到大錢…順其自然而行,方為最高境界。」郭台銘接受彭博訪問,被問是否有59億美金身家,答曰: Im not interested in knowing how much I have. I dont care.”是為「財上平如水」的當代注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61

再談值博率(一)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52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自己寫作,喜用「值搏」二字,拙作亦以《值搏率煉金術》為題。部份朋友的回應,是有餘未盡,所以在未來數周,希望借本欄稍加解釋。

 

計算一項投資「值搏」與否,有四項原則可作參考:

 

1.          估計最壞情況(worst-case scenario)一旦發生時,最大的損失如何?

 

2.          最好情況(blue sky scenario) 一旦發生時,最大的回報如何?

 

3.          能買多大?

 

4.          估計發生的機會率?

本星期先說點一。用值搏率思考,首要任務,是想像出最壞的情況(worst-case scenario)。一項投資,如果全無吸引之處,根本不會有人入場。但只看好的一面,一旦形勢逆轉,不贏反輸,財務上、心理上的損傷,個人是否能夠承受?

 

貪勝不知輸,是散戶最共有的通病。每次看財經phone-in節目,觀眾必定劈頭問主持人,「請問這隻股票上望幾多」? 其實,善於衡量值博率的投機者,應該先想想「下望幾多」?

這是一般人最易忽略的重點。就像有人引你玩俄羅斯輪盤,一顆子彈,5/6機會無事,死不了就獎一千萬。有83%機會贏,回報極豐厚,但你是否能承受最壞情況:一槍了斷?如果不行,這場博奕,就不值搏。

索羅斯以炒聞名天下,多數人的印象中,他的操作手法風險極高。這絕對是誤會,索羅斯的風格,是敢於冒險,但永遠知所進退。任何一個交易,就算虧損,都不會一鋪清袋。只要資本主力突圍,後續的操作,就不受影響;只要存活下來,自有機會東山再起。當年87股 災,索羅斯沽日本,長歐美股市,理由是日本股市的估值不合理高。誰知歐美崩提,日本反而絲毫無損,索羅斯在黑色星期一前,毅然在場外將歐美倉位,壯士斷 臂。輸失慘重,但索羅斯無怨無悔,原因是他承受不到當時假如金融體系崩潰一旦出現時,自己的基金或會破產,寧願斬倉保命求「必生」。

近日投資普羅大眾的問題,多圍繞於買不買樓? 房地產的值搏率,因人而異。同一單位,承擔能力不同,值搏率也不相同。買樓之前,先問問自己,如果連環加息十數回合,是否抵受得了?原本打算以租養價,如意算盤打不響,要貼錢供樓,能否承擔?如加兩釐息就有問題,對於閣下,就很不值博了。

股票亦然。未慮勝,先慮敗,入市前,先想想,如果每季一回的「絕世天劫」重臨,手中長線持股,大瀉幾成,能承受嗎? 正如地產梟雄Donald Trump的名言:  Protect the downside,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甚麼一注獨贏買XX,其實9成9是廢話。如一敗永無翻身,不是值博,而是賭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63

人中直似衡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46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財上平如水」奧義,上期已述。「人中直似衡」,奧義何在?此句意指要如秤般,不偏不倚地衡量人的價值。《商道》林尚沃謂:「商道即人道」,經商、買賣,實是投資於「人」。

朋友曾營商失敗,公司結業前,遣散員工後,獨坐於空無一 人的辦公室,回首過去幾年的努力:打那山,攻那山,一事無成,可憐白髮幽生。須臾,收買佬到埗,兩折帳面值,收買滿室傢俬、電腦。朋友頓悟:第一,帳面值 多是虛幻;第二,沒有人的智慧和努力,電腦機器,廢鐵一堆矣。從此,營商、投資思維,更重公司的無形資產。

《商道》中一段,注釋了「商道即人道」之要:話說巨賈林尚沃出任郭山郡守,被居民當成private equity圍聚借錢做生意甲乙丙三人,同時現身,難辨高下。林每人借予一兩銀,五日決勝負,以生意回報,決定再借多少。

甲買草繩造草鞋,一日賣一對,五日賺半兩。乙乘春節之便,買竹買紙造風箏。一日搞掂,一兩變二兩,更佳。問到丙,對曰:「一兩咁少,無咩好做。」「唔好咁多藉口,有無數先?」丙的回報是十兩。原來丙買張白紙,扮讀書人,去信州政府申請「書簿津貼」,餘款則飲酒作樂。

林尚沃遂借一百兩給甲、二百兩給乙、一千兩給丙,一年為 限。一年下來,甲本利歸還,他開鋪打鐵,但實是自僱。乙成了交易商,賣海鹽、水產往內陸,再向沿岸販運深山藥材、農產品。丙能否一如上回,十倍奉還?今次 影都無,他為情所困,一千兩分毫不剩。但林非但沒懲罰,還多借他二千兩,再闖一番。剛剛「財上凍過水」,仲夾叠下注?林笑謂:「燕雀安知鴻鵠志!」

又一年,人影都無。八年過後,方才現身。「又借幾多?」「非也,求借車隊一用。」眾人估再中一棍,豈料丙運回十車人參,價值十萬兩。原來丙洗剩一百兩,終洗心革面,買人參種子在深山下種。數年後終收成,二人大賺一筆。

眾問:「何故願借丙最多錢?」林解釋:「商道即人道」,營商即投資於人。丙志向遠大。最多輸三千兩,但潛在回報,一定勁過十個甲加乙。甲做生意,硬掘揼石仔,發極有限;乙有小聰明,識market-timing,稍好,但胸襟有限,而非風雲九州的名器。

求富,未練成富豪之魂,唯一辦法,是投資於阿丙般的強人:目光遠大,無寶不落,敢作敢為。但這類股票,卻多非分析員杯茶,原因是行事出奇不意,神龍見首…近例:建滔化工(148)周年晚宴,分析員又問:「做開工業股,點解搞地產?」建滔93年上市以來,連股息回報34倍。分析員困坐國金,指點天下,是否「燕雀安知鴻鵠志」?

商道即人道。長揸建滔,不外「張國榮」三字。

(個人及客戶持有建滔化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90

再談值搏率(II)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82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再談值搏率(II)

續談值搏率。上期講過,計算一項投資「值搏」與否,有四項原則可作參考:

1.     估計最壞情況(worst-case scenario)一旦發生時,最大損失為何?

2.     最好情況(blue-sky scenario)一旦發生時,最大的回報為何?

3.     能買多大?

4.     估計發生的機會率。

本周談談第二點。評估最壞情況,可以删除風險過大,一己無法承受的機會。但這只是第一步,作為出擊理由,未夠充份。下一步驟,是了解最好情況下的最大回報,是否吸引? 如果難度高過打劫差館回報卻是丁咁多,那就要三思而後行。

有時候,交易員會高估回報率。有些股份的估值、息率,以至股價表現,都相對穩定。這類股份的最大回報,可以估值上限,或股價區間頂部作指標。除非公司業務上有新突破,如果由現價升至該水平,長線持有的水位有限,不妨袖手旁觀,莫在市旺時,被整體大市的貪婪氣氛所影響。

當然,用往績設定目標價,大前提是基本因素沒大改變。像宏利(0945)般由賺轉蝕,狀況轉差的公司,實屬不宜,寧願等基本因素改變後,才重新考慮。

另一方面,經驗淺的交易員,會忽略出擊工具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一項交易的最大回報。以本年4/7為例,恒指在下破20,000大關後而復得的一役:跌穿20,000點重大支持造淡,下望不可能是19,800,合理目標應為19,000-19,400,回報大約是六百至一千點。以認沽期權出手,潛在的回報應會更高: 怒破大位,市場恐懼應會有增無減,隨時除了中方向外,引伸波幅亦有頗大機會,跟隨大升。此外,破大位追沽,不成功便成仁,市場極端超賣,被反挾的話,輸500-1,000點,也是閒過立秋。同樣用一千點注碼來搏,用期權出擊,可以買到數張期權金兩、三百點、行使價在19000-19400的價外put,如大市一洩如注,回報定必用期指出擊為高。

或問:期權有辣有唔辣,如果曠日持久,不輸方向,都輸時間值,豈不是得不償失,尚言值搏?這是對風險、波動的重大誤解。在穿20,000時造淡,主要原因,是認為該處是重要水平(或稱重大支持、心理關口)。一旦突破,只有兩種下場:一則順勢大瀉;一則急速反彈,反覆牛皮的機會最低。而且,事發時是月頭,即月期權的時間值消耗較慢,就算三日強攻不成,所失時間值,亦是相當有限。

用期權出擊,更妙的是注碼在入市時,已經限定。就算是極無紀律的交易員,死唔認錯,死唔斷氣、苦苦痴纏下去,也不會輸突。不像沽期指而又不守紀律,捱到21,800才投降,要輸足1,800點。

高估最大的回報,便會高估值博率。而高值博率的項目,多是大部份市場參與者,同時地低估回報率。回報尚可,而看錯時的最壞結果,也能夠接受,跟著便是買多少的問題。

(系列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9

業績後才出手 先贏為敬忌留戀過氣股皇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81

(原載於東周刋28/9)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孫子兵法》

同事早前去聽施永青先生的管理講座。施生強調:治理眾人時,如何分配資源、權責、利潤,是公司做大做強的關鍵–一字記之曰「分」: 有利均霑、賞強罰弱,強者才甘心賣命;賞善罰惡,團隊方有紀律;責大利亦大、無不勞而獲,各人自會先公後私,眾志成城。同事嘆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雖極老套,卻是感受至誠。

社會上,打工一族,遠多於老闆,沒機會「治眾」。但孫子 「分數是也」精神,我等常人,偷用於投資,誰曰不宜?旁觀年青散戶,初入社會,人微本少,除非出自小康之家,繼承家人資本,不然單靠儲錢,資本增長受限。 揸住十萬八萬,股票又多如繁星,隻隻似股皇,間間有潛質,未諳股道,難辨真假。或隨波逐流,盲揸過氣股皇,身家點穴;或月供廢基金,天價認購費,回報卻極 曳,勞多而功少。

有一近例:同事家人,一年前被銀行力銷「高收益債券基金」,驚濤駭浪,歷遍債務危機,還幸大步檻過,由敗轉勝,扣除5%認購費,實贏3%。銀行職員,竟敢邀功,再遊說轉入另一債劵基金,新基金免認購費,但舊基金要收2%贖回費,等於分咗2/3回報給銀行。苦苦投資一年,只得1%淨回報,跑輸安全到極的領匯(823)廿條街。不少港人,日夜埋怨「地產霸產」加害,永無出頭,卻矇盛盛地將血汗錢,長年累月由「生錢」變「死錢」。財富不得積累壯大,真是命數使然,而非自招?

沿襲《孫子》精神:求勝,指揮能力,遠重於兵力多寡,不 然古今沒有以寡勝眾之例。天縱英材,如巴菲特和索羅斯,莫不肇始於微。得第一桶金,關鍵在「分」:投生不投死,務使每分錢,皆為「生錢」錢搵錢。看通十年 大勢,實強人所難;識股皇於微時,亦誠非易事。最知易行不難之法,是業績公佈後,集中找出股價動力澎湃的股份,稍花時間跟進業績,每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今 年暢勝的理文(746)I.T.(999)和星島(1105),皆是績後才出手。

出業績後,帳目了然,管理層又有指引(guidance),認真研究,又可約見,睇多隻牌,更為安全。股價當然貴咗,但長線如仍有水位,價高值仍低,除笨實有精。安心買入,注碼可更大;股價又有動力,乘風破浪段段有。買入上述三股時,縱已大升幾成,P/E仍為單位數,之後回報五成至一倍,夫復何求?

新手股海求勝,本少,不怕盤大易買難走,應嚴選出手機會,務必市況、業績、走勢三者皆好時才行動。也許匯豐(5)、宏利(945)、中人壽(2628)終能重振雄風,擺脫廢股惡名,大升幾倍。但各過氣股皇基本因素一日不變,走勢仍弱過藥煲,不如遵從上述「三好原則」,集中攻擊,先贏為敬,遠勝不斷夜行吹口哨,自我精神安慰。

 

(本人客戶持有理文(746)I.T.(999)和星島(1105)、匯豐(5)的相關衍生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17

再談值搏率(III)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94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

先重溫一下,計算一項投資「值搏」與否,參考的四項原則:

1.     估計最壞情況(worst-case scenario)一旦發生時,最大損失為何?

2.     最好情況(blue-sky scenario)一旦發生時,最大的回報為何?

3.     能買多大?

4.     估計發生的機會率。

本周談的是第三點。

不少投資、投機機會,都能通過頭兩關:最大風險已悉,並能承受,而最大回報看似吸引。可是,當中大部份,自己都不會出手,問題關鍵,是買得不夠大。

所謂買得不夠大,是指倉位佔組合比例低,回報對整體回報,只是隔靴搔癢,到喉唔到肺。例如早前急挫的銀基(0886)與中國綠色食品(0904),單日急挫最多16%34%,很多讀者可能會跑去撈底、搏反彈。但自己完全不會考慮出手,假設以組合1%落注,沒錯風險相對有限,跌一半都係輸組合0.5%,不致立斃,但搏這種無緣無故暴跌股份,反彈最多三成已「雞咁腳」食糊,即組合增值0.3%,無甚足觀。

買大D,押注組合5%?一旦中伏,組合輸3-5%,不可謂不傷。注碼大,壓力更大,更難坐到升三成,很有可能升一成時,為求減壓,立刻食糊。最慘是坐立不安,不斷金睛火眼望實,外邊有金執,都無暇兼顧,錯失其它商機的機會成本極大,智者不為!

又例如散戶如痴如醉,左度右度抽新股,也有類似問題。市旺,隻隻都有得升,仿如派錢。但隻隻新股都賺錢時,必定超額N倍,例如博士蛙(1698),無錯升五成,但抽十手才穩得一手,如果入細飛,抽得一手,最多才賺得2,700(不計使費)。入大飛,則壓死大量資金,博士蛙20/9截孖展飛,29/9上板,期間不少大股、小股,升幅可觀,那些壓死了的資金,機會成本不可謂不大。

最慘的是,股價抽到爆機,永遠中得好少。華南城(1668)、中冶金(1618)、花樣年(1777)之流,就一定中到一屋都係。贏時,買得不大,對身家裨益不大;輸時,注碼卻會暴增,輸到講粗口。

但多數人的做法,是不加選擇,有得搏就搏。得手時雖興奮,但回報卻極有限,隱藏的機會成本極高;失手則身受重棍,籌碼水瓜打狗,唔見一截。更會隨時火燒連營,一錯再錯,士氣、身家進一步受挫,偷小雞不成,反蝕了幾把米。

買得唔大,小注博小贏,以及利有限(capped upside),險無限(unlimited downside) 的機會,可免則免。應集中精神,尋找大注博大贏的機會。凡計算值博率時,必須詳細考慮機會成本、中棍時的心理打擊、以及火燒連營的可能性。當顧及上述三項因素後,很多投機項目的值博率,其實遠比想像中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86

這是最好賺的一季 這也是刀鋒舔血的一季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89

(原載於東周刋5/10)

這是最好賺的一季,這也是刀鋒舔血的一季。這是財富製造的一季,這也是財富轉移的一季。第四季,宜投機,忌投資。主題:Reflation

第三季開閘,死亡交叉,怒穿熊線,忽悠多少suckers?羊羣盡斬,固執的投資人接管,結局是絕地反擊。季內恒指升逾一成,轉眼又見22400。細股表現,更覺誇張,升三、五成者,多不勝數。喜洋洋之後,又屆苦思新一季策略之時。思前想後,化繁為簡,應市策略不離「順勢投機、戒心宜高」八字。

維持後市有力再上,主要原因,是十一月美國中期大選前,奧巴馬務必出盡法寶,以期刺激經濟,力保江山。日本的量化寬鬆,與美國「同業」相比,力度不遑多讓。況且人同此心,看好中期大選前市況者眾,短線有力自我實現預言,不足為奇。

至於中國內地,十二五規劃的詳情,十月中旬將陸續出台。 政策取向,相信會以縮窄財富差距為本,雨露均霑,和諧為要,以釋怨氣。國內經濟隱患不少,固本培元,手段卻有限:基建規模已大,內銀水源有限,難再萬萬億 地大興土木;歐美復甦,疑幻疑真,出口大增,只能睇天食飯。力谷內需,已成必行殺着。

以此劇本迎戰,基本方針是順勢而行。是否泡沫,事後方 知,但逆市造淡,實在無謂。長線倉底中,續持內需股,尤其是飲食、金飾股份,尚有上望空間。內房股,既是英雄地,亦為萬人塜,時機使然。本季看好內房,全 因上季大大落後,與一眾狂炒股,相去甚遠,故捨熱取冷,限注搏追落後。

急升過後,細價股偏貴,人多擠逼,估值非平,長線投資漸不值博,寧取落後藍籌。本地地產股、收租股,甚至REITs,會是首選。通脹預期升溫,實物資產受捧,手持房產,其理易明。REITsTIPS(通脹掛鉤債劵),人人預期高通脹、高增長,業績無須標青,仍有捧場客。至於兩大廢股匯豐(5)、中移動(941),或終有出頭天。匯豐內亂,更顯帝國斜陽,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開源無力,但撥備減少,瑕中帶瑜。中移動被減持亦完成,壞消息出盡,估值不高,有息打底,雖難言高增長,但難防群眾殺得性起,好壞都殺。

刀鋒舔血,首重知所進退。本季風險指標,以金、銀為先。通脹重臨,貴金屬價格,應一馬當先。若見先鋒倒地不起,組合大軍宜轉攻為守。另一指標:大市藍燈籠,本季當選內銀。如果連呢瓣都升埋,「衰股升最尾」,切勿留戀,縮注旁觀可也。

下述索羅斯語錄,宜置於錦囊,隨身攜帶:「我多順勢而行,但會一直警惕自己是與羊共舞,不停尋找轉角位。要走在曲線之先。我留意趨勢向我暗中報訊,何時力盡轉勢。然後,告別羊群,另覓良機。」

太長? 可改為:亢龍有悔,盈不可久。與羊共舞,期權最好。

 

(本人客戶持有匯豐(5)、中移動(941)相關衍生工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10

投機無速成 進步靠筆記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95

殿堂級交易員Paul Tudor Jones,被問及改進投機的秘訣,答曰:「從錯誤中學習,得着,遠比深究成功為多。」 (One learns that most from mistakes, not successes.)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征戰沙場多年,也如此勉勵後進:「只有仔細分析失敗,才能從中獲利,況且,虧損嚴重的投機活動,要比獲利的投機活動,更值得分析。」

投機,從來不需百戰百勝。失敗犯錯,絕不可恥。正如科老經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所言:「虧損與獲利焦不離孟,孟不離焦,而且終生陪着投機家。成功的投機家,在一百次交易中,獲利五十一次、虧損四十九次,他就是靠這差數為生。」

錯後反思,改之,上上。思而不改,上。錯而不思,「過咗去,咪算囉…」,下。唔認錯,更去改寫歷史、自己呃自己,最等而下之,卻是人之常情。打滾廿年,看見只有5%的投機者,會認真刻意反思,持續糾正。股市贏家極少,輸家極多,其理在此。

 

每次教投資課程,未教招式,必先咿咿哦哦,苦口婆心,勸一眾學生,大勝也好、大敗也好,持之以恆,寫好投資日記。或怨:「妖,睇statement咪得囉,唔駛咁麻煩!」全不明走寶在何處。1985年,索羅斯著手撰寫《金融煉金術》(Alchemy of Finance),將行軍佈陣時的買賣理據,以及長線觀點,詳細筆錄,思想更為清透。十五個月內,大勝115%,「可能是史上,一介作者著書所獲的最大報酬。」(It was probably the highest honorarium ever received by an author for writing a book.)《金融煉金術》,實是炒神的投資筆記。

又例如彼德.林治(Peter Lynch),每當發現一隻好股,必定花上數小時,將公司的賣點、成功關鍵,以及潛在中棍之處,精煉成一個老嫗能解、童稚能懂,而又能夠在兩分鐘內present完的「故仔」。每當兵慌馬亂、熊軍肆虐時,從筆記中翻查,由於生門、罩門,已經刨得滾瓜爛熟,除非基本因素未如預期,步速仍能保持,不會心隨價動,自亂陣腳。

投資日記,三大原素:買賣明細、分析理據和心理狀態。心理狀態,重中之重,留待下回分解,現先解釋其餘兩者。要快速建功,提升戰力,檢查過去戰役,勝敗何因,會是捷徑。例如Stock Market Wizards中的Mark D. Cook1992年預備出征U.S. Trading Championship,翻查自己過去廿年的投資筆記,發現一個定律: 逢周二戰力最強;一到周五,則輸多贏少。何解?命格使然?非也? 周一尚未入局,周二熱身完成,體力充沛,猛虎出押,勢不可擋。有前無後,段段放盡,末段力弱,周五時鬥志下滑,決心不足,回報遂低。看似低能,但如非有筆記可查,一個橫跨廿年的pattern,要發現之,亦不易。Mark Cook嘆曰:「這絕對是我晉身高手的轉捩點。」結果?由平平無奇的trader,變成1992U.S. Trading Champion。當年回報率為563%

記曰:投機無速成,功夫點滴積。進步靠筆記,檢討極得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