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700
老
虎财经讯
中国现如今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境地,一方面巨额债务迫使其努力降低杠杆,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又使其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来增加市场流动资金,以此刺激经济。很
明显,中国在增加现金流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低杠杆。这也说明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两项无奈的选择:如果通过人民币贬值来稳定经济增长,就会加剧资本外流的风险;
但是如果想阻止资金进一步外流,就应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并防止经济继续恶化。
当然,中国政府目前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无非就是为了暂缓当前债台高筑的问题。这项债务置换计划不仅仅是为了救助中国地方政府,而且也是对银行业的解救。鉴于目前地方政府的高债务负担,有相关分析师认为目前还无法预计会有多少地方政府能够最终成功偿还其债务。
宽松政策难逃老路子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来缓解地方政府的高偿债压力,尽管政府一方面主张市场力量发挥主要作用,但是实际上依然偏向于依赖那些老方法来保持其金融体系的稳定。
很多观察者就认为此前央行1%的降准措施就代表了一个信号——政府的优先考虑就是支撑GDP的增长。而且当地政府获得债券再融资,代表了政府的隐性支持。
为
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2015年,中国允许各省发行的债务规模至少达到了2.6万亿人民币(4190亿美元),这是20多年来地方政府首次发行债券。为
给高风险的土地和房地产交易提供资金,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18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和债务——这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房地产经济的低迷,放贷资
金最多的国有银行承担着最大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旨在允许地方政府对短期银行贷款进行再融资,这些银行贷款的利息高达7%。作为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方式,这项措施在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当中倍受到追捧。
然而,这又与九十年代政府对国有银行实施救助十分类似。回到当时,政府向银行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新鲜资金,同时将坏账从银行系统剥离。而最终只有五分之一左右被成功追回。
今年五月份,中国政府要求国有银行购买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债券,实际上是将之前利息较高的贷款置换成债券。并有效转换成高利率贷款。有分析师表示,如往常一样,该措施更像是国家资源的转移。
评级公司惠誉(Fitch Ratings)的资深分析师Terry Gao认为;“银行仍将是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买家,这意味着风险仍然保留在金融体系之内。这跟中国九十年代末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大同小异。”
地方政府可直接与银行协商将到期贷款置换成债券。由于债券收益率要低于贷款利息,银行的利润将面临挤压。为了提高银行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允许银行业利用地方债务作为抵押向央行申请低利率贷款。
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债务置换对银行业来说是一项很有效的债务重组。”
以下图表是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各地区的收入增长情况,以及该债务置换项目对加权平均期限(Weighted Average Maturity)以及融资成本的影响。
债
务置换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救助项目,这有助于银行业减少信用风险,改善资本状况,但另一方面,一旦当2万亿的债务成功置换,这也意味着银行将失
去一部分利息收入,这相当于其产业收入的2%。此外,银行业向央行贷款再向个人及企业放贷的操作是否会增加整体的信贷风险还不得而知。同时,新增的债务置
换额度将服务于保持利率的低水平。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各种纷繁复杂的宽松政策有时却互相抵触。
五花八门的宽松政策时而互相抵消影响
最近,路透社认为中国市政债券发行的激增实际上推高了利率,从而消弱了降低偿债成本的效果。据悉,地方政府在寻求途径对那些高成本负债进行再融资的过程中,单单上个月的负债总额就超过了6000亿美元。
有很多交易者认为当更多债务发行之后,政府债券收益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有所上涨,因此央行在提振乏力的经济增长同时,又面临着巨量的地方债券发行。
根
据最近债券市场的走势来看,今年债市从5月中旬开始下跌,尤其在5月25日,5年期国债利率的交易创造了历史最差纪录。而且这次下跌的背景特别诡异,因为
从5月初到现在的1年期国债利率下降了接近1%,用债券的术语叫做收益率曲线变陡。根据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姜超的说法,这表示市场预期未来的利率会更高,也
就是目前的低利率不可持续。债券市场已经用实际行动为宽松货币投了不信任票。
一家大型银行的资深交易人士也表示“政府债券期货的突然下跌实际上与整体的货币政策趋势相违背。”
这
也印证了Zerohedge一个月前所作出的一个分析:中国央行最终将为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承担责任,由于地方债的利率接近国债利率,对国债几乎是完全替
代,这意味着,实质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供应量将在下个月增加2万亿元。如果所有地方债务最终得到再融资,其结果将相当于额外供给20万亿人民币的财政
预算。
除此之外,中国当局目前所实行的宽松政策看似五花八门,但是还是无法走出那些老路。比如,今年接连实施的降准降息却消弱了资产证券
化产品发行的市场效果。尽管央行自今年11月份已经三次降低了基准贷款利率,其地方债务利率实质上还是上涨。看来也只有等待时间来证明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能否让经济逐渐企稳回升。(老虎财经)
7月22日晚間,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公告稱,下屬子公司荷斯坦將采用股權收購和資產購買的方式,取得上海牛奶集團和上海泰傑實業奶牛養殖業務相關的股權和資產。
公告顯示,荷斯坦此次收購的股權項目包括牛奶集團下屬的上海鼎健飼料100%股權,天津今日健康乳業30%股權以及上海泰傑實業持有的上海冠牛經貿100%股權,三項股權的合計預評估價值約為5497萬元。購買的資產項目包含上海牛奶集團下屬的濟南申發牧業等13家公司資產,合計預評估價值約為1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牛奶集團隸屬於光明食品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56年的上海市牛奶公司,主要經營奶牛飼養、乳制品加工及乳品行業相關業務,同時擁有房地產業、生物制藥業、食品糕點業、乳品機械制造業及乳品新品研發中心等。外界之前也曾分析,光明乳業如將上海牛奶集團的相關資產直接註入,不啻於一個發展捷徑。現在看來,這一猜測已經變成現實。
近年來,乳品行業的高速成長與產品升級,讓國內高品質奶源的稀缺問題暴露無遺。高品質奶源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及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2014年初,光明乳業已經公告宣布,將以控股子公司荷斯坦牧業為平臺,全面整合現有的全部奶牛場及其他牧場相關業務,並引入戰略投資者RRJ。據悉,荷斯坦牧業計劃在未來3~5年內大幅度擴大牧場數量、單個牧場規模,並向質量型發展模式提升,成為公司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
對於此次收購,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牛奶集團關於乳業的重要資產註入上市公司,可以強化光明乳業上遊資源支撐,為接下來的市場拓展提供奶源保障,同時,有利於降低公司的乳制品生產成本,確保食品安全,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員蘇鋮表示,上遊奶源建設屬於重資產運作,借助外力是最佳選擇,此次光明乳業將牛奶集團相關奶牛養殖資產註入旗下荷斯坦牧業公司,明晰了以荷斯坦牧業為主體的上遊建設和管控平臺。未來不排除該平臺的進一步資產證券化,帶來巨大的資產增值,對上市公司市值貢獻非常可觀。
在油氣改革方案發布前,天然氣管網改革已經開始逐漸實施。
中國石油25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準子公司中油勘探對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進行內部重組,並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完成內部重組後中亞管道公司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這是傳出油氣改革天然氣管網獨立以來,石油公司首單對管道資產的交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郭焦鋒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中亞管道出售股權和管網公司獨立的方向不沖突,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過渡。
中亞管道資產重組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網超過8萬公里。基本覆蓋除西藏外的行政區域,形成全國“一張網”的大格局。
中石油在國內天然氣供應、管道運營中占據優勢。天然氣主幹管網中的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四線,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都是由中石油運營管理,只有川氣東送由中石化建設管理。
按照一般的統計,天然氣管網里程的80%左右都歸中石油運營,可以說管網改革落實主要看中石油怎麽操作。中國石油公告稱,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內部重組後,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國新國際是國新控股的子公司,國新控股2010年底成立,承載著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的責任。
國新控股介紹說,公司職責之一是持有國資委劃入國新公司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中央企業提高主業競爭力。
這意味著中亞管道公司股份出讓涉及到國資委推動的資產重組,後續可能成為上市的平臺。此前,中石油對管道資產也曾有引進民資和社會資本的操作。
2014年在混合所有制火熱時,中石油曾提出成立東部管道公司,公然後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更早之前,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曾引入社保基金、寶鋼和國聯產業投資基金,並出現在基礎設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名單中。
與管網獨立沒沖突
針對管網改革,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曾提出,改革會結合中國的油氣管網當前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目標是完全實現管道的獨立和市場化。
郭焦鋒分析稱,國新公司本來是國資委的一個操作平臺,中亞管道公司重組後50%股份劃入國新公司,對管網獨立沒有影響,可以過渡到獨立和市場化。
對於組建國家管網公司,此前的消息都顯示,成立天然氣管網獨立公司較為容易操作,主要是將主幹管網獨立運營,國家核定輸送費用。同時,繼續執行能源局推動的加強儲氣設施、接收站的公平準入。
一位參與油氣改革前期課題的研究人員對本報記者稱,國家管網公司即便成立,LNG接收站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公平準入也會強化,相應的管網輸送能力、接收站容量、液化能力、儲氣庫的庫容等都將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易市場。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重組後的管道資產,存在重新上市的可能。在目前背景下,上遊受到低油價影響利潤減少,管道業務反而顯得穩健,單獨上市將會籌集更多資金。
管道涉及的股東錯綜複雜,包含了中石油內部上下遊的企業。同日,中石油公告還提到,昆侖能源可通過收購中石油昆侖燃氣股權、資產或其他方式實現整合。
中石油公司的地方公司還與對應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涉及的天然氣儲量價值合計35.09億元,將受到油價影響較小的天然氣資產置換進入上市公司。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1月24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上海市市長楊雄作關於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的報告。
楊雄說,上海今年將推動一批國有企業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推進一批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條件的國企集團公司制改革,探索建立市場化選聘和管理經理人的制度,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集中。
據記者了解,在1月18日舉行的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也明確,今年上海將基本完成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符合整體上市標準的企業集團將加快調整管理體制;競爭類混合所有制企業將試點員工持股,實現國家利益、企業效益和個人收益相結合。另外,今年上海還將推動燃氣行業企業改革,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行業將探索特許經營。
自2013年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推出以來,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2015年上海實質性啟動國有資本流動平臺運作,完成一批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國企集團法定代表人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基本實現全覆蓋。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國資系統集團層面整體上市公司是7家,占到上海國資競爭力產業集團的1/3。其中“十二五”之前完成整體上市的1家,“十二五”期間完成6家。尤其是2015年,包括綠地集團、城建集團、現代集團在內的3家企業已經實現整體上市。
此外,華誼集團、臨港集團等實現競爭類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使得核心業務資產集中在上市公司的企業,也超過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另外,去年上海上市金融國有企業由4家增至6家,市屬金融國資證券化率提升至71%。
在2015年12月22日舉辦的“2015上海國資高峰論壇”上,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林益彬說,上海將實現推動企業集團改革上有新的突破,一方面是全面完成市管國企公司制改革,一方面是基本實現競爭力產業集團和具備條件的科研院所整體上市。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此輪國資國企改革的亮點。對於上海而言,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強調的一個導向,就是堅持推進企業集團的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上市為主要路徑。
而從混合所有制的發展來看,截至去年底,上海國資委系統混合所有制企業已占系統企業總戶數的65%、資產總額的58%、主營業務收入的84.5%、凈利潤的93.4%。混合所有制企業已成為上海國企規模、效益、競爭力的主要貢獻者。
作為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亮點之一,上海國資流動平臺已經進入有序運作。2015年先後劃轉7個項目,資產總額約500億元。上海國資流動平臺通過公開透明操作,成為部分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國資運營的執行主體、部分一般性競爭領域國資退出的主要通道,初步實現了在更大範圍、更高層面統籌資源和盤活存量的目標。
基於一系列改革的推進,盡管面對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和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2015年上海地方國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5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累計資產總額同比分別增長7.1%、18.8%和21.9%。從上海市層面來看,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創造的生產總值、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繳納稅金占比,均超過全市的20%。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3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的提問時,徐紹史表示,現在“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在國內構建機制,逐步落地,在國際上也受到了熱烈廣泛的響應,它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和互利共贏。
一財記者提問畫面
以下是問答實錄:
第一財經記者:我們註意到,去年“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包括“走出去”戰略也取得了明顯進展,請您具體介紹一下這些方面的情況。另外,針對這些方面,政府今年將會出臺哪些新的措施呢?謝謝。
徐紹史:
謝謝這位記者女士,你關註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不僅是一個中國國內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到雙邊、多邊關系的重大戰略。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註和熱烈響應。回顧一下去年,應該說“一帶一路”的建設有這麽幾個方面的進展,一是我們完成了“一帶一路”的規劃設計。可能記者朋友們也都知道,去年3月份博鰲論壇的時候,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這個願景與行動發布之後,涉及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地方也都做了相應的規劃,在國內也成立了“一帶一路”的工作機制,編制了一批專項規劃,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國際上合作的共識在不斷深化,我剛才說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熱烈響應,因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初步匡算一下大概有65個,相當一部分國家都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當中,也都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一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正好跟這些國家的願望契合,所以共識的程度在不斷提高。
去年我們跟30多個國家簽訂了“一帶一路”共建諒解備忘錄,而且一些主要的“一帶一路”骨架已經開始搭建,比如說中蒙俄的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都在商議推進,有的已經進入到建設階段。投資貿易也在蓬勃發展,中國跟哈薩克斯坦的產能合作協議總投資已經超過230億美元,中巴經濟走廊簽訂的協議項目金額也有300多億美元,國內各方面也在積極行動。所以現在“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在國內構建機制,逐步落地,在國際上也受到了熱烈廣泛的響應,它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和互利共贏。
產能合作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它實際就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抓手。去年一年,首先是優勢裝備和產能加快出海,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鐵路和核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鐵路至少已經啟動建設的有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鐵路已經開始勘測,巴西到秘魯的兩洋鐵路也開始勘測,還有中美合建的美國西部快線等等。核電我們跟法國電力公司合作,進入了英國市場,同時巴基斯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也已經開始建設,和阿根廷也簽署了重水堆和壓水堆(協議)。鋼鐵、有色、建材優質產能也開始規模化地向外轉移。
境外投資工程承包帶動裝備出口快速增長,去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增長幅度是14.7%,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有2100億美元,增長了9.5%,而且國際產能合作雙邊的、多邊的、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快。
今年我們打算在“一帶一路”進一步跟已經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國家做出具體落實的安排,同時推進一些重要的走廊建設,再來部署一些重要的支點國家,國際產能合作將會采取更多的措施來予以推進,鐵路建設,優勢產能轉移等爭取有更多實質性的進展,同時非常重要的就是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相信“一帶一路”的建設會有更快的發展,國際產能合作也會有更好的發展。謝謝。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針對貧困人口法律援助問題,司法部部長吳愛英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法律援助工作高度重視,司法部將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範圍,使法律援助的覆蓋人群逐步擴展至低收入群體,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吳愛英介紹,去年中辦、國辦全面下發了完善意見,對進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近年來,我國法律援助事業發展很快,2015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132萬件,提供法律資訊704萬余次。
在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方面,吳愛英表示,為了更好地做好困難群眾法律援助工作,司法部將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司法部將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範圍,放寬經濟困難標準,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使法律援助的覆蓋人群逐步擴展至低收入群體,惠及更多困難群眾,逐步把有關勞動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藥品、教育醫療等與民生相關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範圍,切實做好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人、殘疾人和軍人軍屬群體的法律援助工作。
此外,她強調進一步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切實履行好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階段的法律援助工作制度,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最後,司法部還會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質量,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質量監管,完善便民服務措施。
吳愛英同時表示,進一步加強刑事法律援助,切實履行好偵察、審查、起訴、審判階段的法律援助,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進一步提高援助質量,推進標準化,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海關總署8日對外公布的數據表明,以人民幣計,中國進口自2014年11月開始長達18個月的負增長狀態結束,在5月首次錄得5.1%的月同比正增速。與此同時,出口也延續前兩個趨勢,增速稍有提升。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進口的回暖,表明國內經濟在好轉,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我認為,今年年中外貿會逐步回暖,到今年秋季,年初開始的累計進出口額將會由負轉正”,周世儉說。
一般來說,中國出口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經濟增長狀況;而進口的表現,則表現出內需和國內經濟發展情況。
目前,影響外貿的核心政策在於匯率和出口退稅兩個重要因素,直接影響外貿企業的核心利潤率和現金流。隨著擴大出口退稅清單的落地,下半年的出口企業經營和對外貿易積極性有望進一步改善。
但多位接近決策人士對本報記者強調,由於政策涉及多部門的政策協調,還得看未來細則的進一步落實情況才能評估實際效果。如果順利,出口退稅目錄近期能夠公布,但由於外貿訂單的提前特點,一般要3個月左右,才能在出口數據上初步顯出效果。
出口形勢依然喜憂參半
海關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2萬億元,增長2.8%。其中,出口1.17萬億元,增長1.2%;進口8471億元,增長5.1%;貿易順差3248億元,收窄7.7%。
雖然5月當月的數據,顯示出進口和出口雙雙正增長的趨勢,但1-5月進口和出口的累計數據,卻依然在負增長區間。
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16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2%,較前4個月收窄1.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28萬億元,下降1.8%,收窄0.9個百分點;進口3.88萬億元,下降5%。
從整個中國出口的圖景,可以看出全球複蘇的狀況。從這個角度觀察,中國的外部環境依然是喜憂參半。
海關總署的分析顯示,中國對歐盟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東盟和日本等貿易夥伴進出口下降。前5個月,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總值1.39萬億元,增長2%,占我外貿總值的15.2%。其中,我對歐盟出口8581.5億元,增長1.6%;自歐盟進口5359.1億元,增長2.7%。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美貿易總值為1.27萬億元,下降5.2%,占我外貿總值的13.8%。其中,我對美國出口9247億元,下降4.3%;自美國進口3433億元,下降7.5%;對美貿易順差5814億元,收窄2.3%。
前5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13萬億元,下降1.6%,占我外貿總值的12.3%。其中,我對東盟出口6687.2億元,下降2.1%;自東盟進口4588.9億元,下降1%;對東盟貿易順差2098.3億元,收窄4.4%。日本為我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總值為6859.7億元,下降0.3%,占我外貿總值的7.5%。其中,對日本出口3329.5億元,下降1.1%;自日本進口3530.2億元,增長0.5%。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也印證了這一點。世界銀行將2016年全球增長預測從今年1月份預測的2.9%下調至2.4%,下調的理由是發達經濟體增長滯緩、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全球貿易疲軟和資本流動日減。
根據世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出口大宗商品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努力適應原油及其他主要大宗商品跌價,這是導致下調預測的一半原因。對這些經濟體今年的增長預測僅為0.4%,比1月份的預測下調了1.2個百分點。
細化促進政策有待落實
政策面上,除了匯率的平穩這個最大利好,金融與稅務的支持,也在最近的政策組合中有所體現。
國務院於5月8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從金融、貿易、財稅、新業態、轉型升級等多方面下手,促進外貿持續回暖。
在《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眾多專家看來,剛剛經歷一季度外貿的低潮,這個文件來得非常及時,政策既精準又著眼於長遠。
具體來說,金融支持被列入首要位置,包括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和大力支持外貿企業融資,解決企業的資金流問題。
比如,進一步降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費率。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抓緊評估和支持一批中長期險項目。其次,通過差別準備金、利率、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若幹意見》中顯示,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對照相機、攝影機、內燃發動機等部分機電產品按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則退稅,確保及時足額退稅,嚴厲打擊騙取退稅。完善出口退稅分類管理辦法,逐步提高出口退稅一類企業比例,發揮好一類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
此外,《若幹意見》還表示,將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和《港口收費計費辦法》,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著重打破壟斷,加強和創新收費監管,建立打擊違規收費機制。
“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退稅傾斜,表明國家在有意引導產業的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提升了。” 周世儉說。
6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預計在“天涼之前”順利完成私有化進程,緊繃了半年的他輕松地笑了。
相比上一次(去年12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上海見到龔宇時其臉上的嚴肅與焦慮感,他現在的表情明顯更為輕松愉悅。站在龔宇身邊的得力副手——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顯然也放松了許多:手捧著2000萬付費會員的成績,拼了大半年的他總算松了口氣。
提到視頻網站的風雲人物,龔宇可以算是個中翹楚。
對於有著十年以上發展歷程的視頻網站行業,愛奇藝的起步比古永鏘創辦的優酷晚了四年,只能算是個新手。但龔宇讓愛奇藝後來居上,才花了四年時間就一躍成為國內三大視頻網站之一,以及國內付費用戶數量最大的視頻網站。從讀書、就業、創業一路似乎都順風順水的清華工科男龔宇,除了具備“清華系”創業幫的嚴謹務實、目標明確, 還來到上了中國視頻付費的風口。
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
三大焦慮
2015年12月,愛奇藝付費會員數剛從當年6月的500萬增長到1000萬,彼時參加發布會的龔宇表情有些嚴肅,雖然穩重嚴謹一直是他的特色,但幾無笑容、面露疲憊,甚至還有些焦躁的狀態,不難看出其心中積壓著不少心事。
半年後回想龔宇當時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他的這些狀態了。去年年底,至少有三件事令龔宇煩心。
首先,在百度披露的2015年財報中顯示,愛奇藝2015年虧損高達23.8億元,同比上升114.4%。隨著內容版權競爭愈演愈烈,各大視頻網站的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在去年12月時心中已經基本得知年度業績的龔宇,其壓力可想而知。
事實上,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愛奇藝已經連續虧損三年, 2015年、2014年、2013年分別虧損為23.8億元、11.1億元、7.43億元。
其次,愛奇藝雖然在去年年底的付費會員數從年中的500萬增長到了1000萬,但是這剛獲得的1000萬付費會員能給公司帶來多少營收還存在很大變數:新會員帶來的營收尚不能立即體現在財務報表中;其中很多都是月付費等短期會員,這部分會員所帶來的營收才剛開始體現,並且可持續性還沒有經過檢驗;這1000萬會員持續付費的比例有多少……
最後,私有化困擾或許是積壓在龔宇心中最大的焦慮了。愛奇藝在今年2月宣布收到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和愛奇藝CEO龔宇的私有化要約,並希望進一步實現國內上市。可見在過去的這半年里,龔宇正忙於私有化,其中複雜的流程以及各方的質疑,私有化後下一步怎麽辦,前景如何,私有化需要的大筆資金(28億美元)從何而來……
受到信息披露規定等原因,這一切龔宇均未向媒體透露,但其複雜的面部表情耐人尋味。
劇情反轉
近期再見到的龔宇,心情舒暢、面帶微笑,似乎半年前的諸多困擾已經煙消雲散,一個屬於他和愛奇藝的新時代即將開啟。
經過這半年,愛奇藝有效付費會員(正在付費中的會員)數不但沒有減少,還翻了一倍,穩穩站上2000萬。即使一年內有效付費會員不再增加,按照愛奇藝會員年費180元/人計算,僅付費收入就可以給愛奇藝一年帶來36億元的收入,完全可以填補愛奇藝去年23.8億元的虧損。
不僅如此,愛奇藝正在不斷發力內容自制以及加速與內容制作公司采取合作分成模式,這一系列動作都將降低一些內容成本,提高實現盈利的可能。愛奇藝還在發力電商模式,今年熱播的《太陽的後裔》等影視劇,不僅給愛奇藝賺來大量粉絲與廣告收入,還讓愛奇藝電商板塊收入大增。《太陽的後裔》一劇的火爆快速拉動了周邊商品銷售,憑借明星效應和高性價比的正品價格,愛奇藝商城中明星同款商品日訂單量迅速破千,整體銷量實現了翻番。
諸如《太陽的後裔》這樣的“頭部”內容對於視頻網站提升用戶規模的作用不容小覷,是除了愛奇藝外,其他視頻網站都心知肚明的事。樂視網2015年的一部網絡劇為其新增會員220萬人,帶來了4100萬收入,而這部劇本身的投入只有2000萬元。樂視網的另一部熱門劇《羋月傳》全網播放量更突破了200億,為樂視網帶來了超過30億的收入。
一方面營收增加,一方面成本在逐步得到控制,盈利似乎很快就能預見到了。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就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視頻網站只要有好內容並且不要做門戶網站(門戶視頻網站),很快就會盈利。”陳少峰還特別提到,付費模式的發展空間很大,甚至會占到一半以上收入。“付費用戶的空間肯定比較大,關鍵看內容。付費估計也是將來主要的盈利點(占一半左右收入)之一,包括會員制付費和單項付費。”
那麽,一旦愛奇藝率先扭虧為盈,有望打破中國視頻網站行業出現以來連續12年虧損的魔咒。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CNSA)發布的《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愛奇藝在整體市場份額、移動端市場份額和付費用戶比例上均超越合一集團,其中愛奇藝的付費用戶比例超過合一集團及騰訊視頻的總和。
那些曾經不支持愛奇藝在美國獨立上市,在百度剝離愛奇藝後還推動百度股價大漲的美國投資者們,估計此刻要“哭暈在廁所了”。
上市陰影
長期以來,屢屢被提及而未果的上市,一直是愛奇藝的一個囚籠之痛。如今的龔宇應該更有信心,曾經籠罩在他和愛奇藝頭上的上市遇挫陰影,也將煙消雲散。
早在2014年的一次討論中,就有業內人士透露,龔宇赴美沖擊上市失敗。因為其完全未獲得美國投資人的認可,龔宇的一份內部郵件講述了被美國投資人“瞧不起”極其沮喪的心路歷程。盡管愛奇藝講出了無數個與優酷土豆的不同,美國投資人仍然無法理解。連首家上市的視頻網站優酷土豆都一直被低估,何況愛奇藝。
雖然赴美獨立上市受挫,倔強不服輸的龔宇推動愛奇藝上市的決心卻一直沒變。“愛奇藝自建立時的目標就是要做獨立IPO,為股東獲取更大的回報。”龔宇表示。
今年2月,李彥宏和龔宇聯手向百度董事會發出私有化收購要約,計劃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股份,愛奇藝估值約28億美元。愛奇藝也開啟了私有化後國內上市的道路。
對此,龔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私有化進展順利,預計“天涼之前”可以完成。但他同時強調,在哪里上市,以何種方式上市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內部業務經營。“你沒發現現在視頻行業的雜音少了很多嗎?大家都意識到了光靠說是沒用的,必須回歸到業務的本質上來。”
龔宇仍不忘再次提及上市:“愛奇藝看好國內資本市場,但不會以上市作為自己發展的最終目標,愛奇藝會根據業務發展,選擇在恰當的時間點啟動上市。”
雖然目前國內上市政策並不明朗,並且也存在一定困難,但即將完成私有化、財務數據向好,龔宇可以說是獲得了階段性勝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也就可以理解了。
愛奇藝的會員付費劇《太陽的後裔》
付費風口
一家公司好壞最主要還得拿業績說話。龔宇的底氣十足,很大程度來自愛奇藝付費模式的突破進展。但戲劇性的是,在四年前,龔宇還是一名內容付費模式的否定者。
龔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如今,內容付費模式是完全可行的商業模式,我也是付費模式的推動者,但就在四年前,我還是付費模式的否定者。當時我和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爭論,他說電視劇要收費,我說電視劇天生在電視臺就免費,結果後來我改變了主意。”龔宇說,自己發現隨著時間推進,有價值的東西,用戶漸漸願意付費了。“我們把高成本的網劇做收費,再把中等成本的內容開始做收費,你會發現大投入、中等投入會有相應的市場,生態系統也隨之越來越健康。一個正確、成熟、系統的策略讓我們的會員人數增長得非常快。”
雖然國內的付費模式走得並不順暢,但如今的龔宇已經對付費模式信心十足。
他坦言,為了推進付費模式遇到了太多困難。“大家抱怨盜版、抱怨用戶不認可收費、抱怨支付不方便。我們一點點改進,這中間遇到的困難太多了。”
去年7月3日,愛奇藝付費內容《盜墓筆記》VIP全集上線,5分鐘瞬間請求達到1.6億次,開通VIP會員的訂單請求超過260萬次,訪問和支付均出現大面積請求失敗,雖然愛奇藝事先增加了3倍服務器資源,但依舊沒有頂住大流量的沖擊。對此龔宇在微博上表示:“愛奇藝團隊無比懊悔和內疚,系統沒能頂住大流量沖擊,對不住大家了。”並提出了用戶賠償方案。
此外,盜版也是付費視頻網站的大煩惱,在打擊盜版上,龔宇表示:“現在每一次新片上線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律師有十幾個,還有外聘的律師加起來,高峰時期幾十個律師24小時值班,去打盜版視頻、盜版賬號。現在雖然還有盜版,但是比我們不做努力已經進步太多了。”
“雖然還有很多困難,但是我相信好的內容一定會有回報。相應地,平臺收入結構也會發生變化。”龔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視頻網站的收入一般分為前向收入和後向收入,前向收入是指向用戶收費,後向收入是指廣告。2015年,愛奇藝廣告收入占比達到四分之三。龔宇預計,今年前向收入會快速上升,廣告收入未來將會調整為三分之一,付費會員收入占到三分之二。
優酷官方數據也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優酷與支付寶聯合發起的“搶紅包”活動,為優酷獲得了700萬的新增付費用戶。騰訊公司副總裁孫懷忠對此也頗為樂觀,他公開表示,互聯網視頻行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付費業務將會迎來爆發的拐點。他預計,2016年全行業付費收入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億元量級。
這一切都預示著,中國視頻付費的風口已經到來。
愛奇藝的會員付費劇《盜墓筆記》
要做“老大”
從發力高清視頻切入視頻網站行業後,愛奇藝從一個後輩到獲得大量用戶,躍居三大視頻網站之一,並且在戰略上屢出奇招,包括在行業內先後推出自制內容、付費模式、電商模式、面向兒童專屬視頻內容APP……龔宇認為這一切都得益於愛奇藝不斷創新。
龔宇表示,大家老說創新,但是怎麽才能更好地創新?其實有一個精神,就是你是不是願意當這個行業的領導者。這種精神在支撐著你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其實你盤點最近幾年,網絡視頻行業產品、技術等方面特別是和商業模式相關的創新,愛奇藝做了很多努力,雖然也有很多創新最後無聲無息,大家現在也想不起來了,但我這個人是樂觀主義者,失敗對我們也是有幫助、有支撐的,所以這種要‘當老大’的精神是我們創新的支撐。”
為了鼓勵內部創新,龔宇在公司內部成立了專家組、郵件組等小組,任何員工可以往郵件組投自己的想法,由專家組進行評估,評比出了結果,就會給相關人員獎勵。“目前,愛奇藝的申請專利數和獲得專利數在中國互聯網行業里面排前幾位,在視頻網站行業內我們肯定排第一位。雖然我們的歷史在中國互聯網里面只是別人的一個零頭,但我們就是願意朝這個方向努力,給有創新的人獎勵。” 龔宇表示,只要專利受理了就可獲得數千元獎勵,發下專利證書的還有上萬元獎勵。“事實上,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我需要的是給大家一個熱衷創新的氛圍。”
兩年前,龔宇曾表示:“視頻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未來兩三年內依然難以盈利,愛奇藝需要盡可能在確定的財務模型下去做IPO,更重要的是,視頻行業發展空間大,處在投入期而遠未到相對穩定期,移動、自制、電視終端等市場領域的格局還看不清。”龔宇彼時坦言,由於這些不確定性,讓愛奇藝還無法在短時間內制定上市計劃。
如今,雖然隨著愛奇藝盈利前景越來越明朗,收入結構、市場格局也逐漸清晰,但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對於要求越來越高的用戶來說,想讓他們甘心掏錢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兩年前的諸多問題現在依舊存在,愛奇藝IPO的道路依舊還有很多關要闖。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迅速占領高地,擊中用戶痛點,依然考驗著龔宇和他的團隊。
據電競圈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王思聰有意再次出手投資繼續延伸他那日益龐大的電競王國。而新的投資目標,則是在高校電競市場和海外電競市場已做出名堂的上海藍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遊文化)。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當事雙方的確認,但藍遊文化策略總監馬旋偉向記者承認,公司確曾有過和王思聰投資平臺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的接觸,但以未得公司許可為由,拒絕與記者交談與投資相關的話題。
據藍遊文化官網公開資料顯示,藍遊文化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10月的電競企業。旗下擁有《創聯賽-全球電競嘉年華》和《BlueTV》兩大品牌。行業人士稱,王思聰對藍遊文化可能的投資,主要是對全球化戰略及電競嘉年華形式感興趣。
創聯賽是主要投資標的
過往媒體報道信息還顯示,藍遊文化曾在2015年10月的A輪融資中獲得了盤古創富領投的1100萬美金的投資。但相關報道並未給出藍遊文化的估值數據以及盤古投資的具體占比。馬旋偉也拒絕回答記者有關公司估值的問題。
打造全球首個高校泛娛樂文化交流平臺或許是創聯賽的一大賣點。目前在電競市場,廣為人知的職業賽事包括《英雄聯盟》全球冠軍賽、DOTA2國際邀請賽等,賽事主辦權都被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牢牢把控。創聯賽與這些賽事不同,主辦方藍遊文化並不從事任何一款電競遊戲的研發及發行,其賽事內容也不僅僅只圍繞一個項目。
事實上,在目前正在進行的創聯賽第三賽季的比賽中,參與者被分為英雄聯盟、DOTA2、FIFA online3、爐石傳說四個項目,均為當前最火熱的電競賽事。尤其在不同的賽季里,創聯賽完全可以根據電競遊戲的流行程度,自行調整參賽項目設置。有消息稱,當前火爆的守望先鋒遊戲,就很有可能被納入到下一季創聯賽的競技內容中來。
這一做法也使得賽事品牌可以擺脫受單一遊戲流行度的影響,獲得更長的生命周期。類似的教訓並不鮮見,曾經一度非常火爆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CS當前便已幾乎消失,那些圍繞其開展的一系列賽事也全都宣告終結。
此外,植根於高校人群,定位於草根賽事的做法也讓創聯賽不同於那些職業高手之間PK的單一品牌賽事。盡管在短期關註度上無法與這些明星賽事項目,但其參與度更高,延續性更強的特點也開始為人所關註。
馬旋偉表示,創聯賽目前已經舉辦到了第三賽季,今年第三賽季新增了韓國、北美、澳洲、東歐四個海外賽區,升級為“全球電競嘉年華”,初步統計的參賽人數就已經達到5萬多人次。外加全球每站嘉年華的參與人數,這樣一個參賽規模,也註定是職業比賽無法企及的。
“電子競技發展非常快,無論從廠商支持力度或市場需求而言,在細分市場,大學生群體是關註電競市場最活躍的人群。”在馬旋偉看來,相較於社會人士,大學生群體擁有更為充裕的時間進行電競娛樂,用戶粘度和活躍度都更高,與此同時很多快消品公司也瞄準了高校學生群體的消費潛力,成為高校電競比賽的贊助商。
王思聰的電競缺環是什麽
自2011年,王思聰發微博表示,要“強勢進入,整合電商”之後,一系列的投資消息不斷爆出,整個電競圈上下遊產業鏈王思聰基本都有涉及。但高校電競賽事卻是例外。
回顧王思聰的電競投資版圖,從收購快要解散的CCM戰隊,更名組建IG電競俱樂部,到後續啟動熊貓TV電競直播平臺,創辦香蕉計劃承辦2016年LPL 比賽,再到前不久其牽線與SMG旗下的紀錄片制作公司雲集將來創辦香蕉雲集新媒體有限公司,並親任董事長,打造電競視頻內容,打通電競產業鏈是必然趨勢。
但不難看出其所投資的公司大多聚焦於職業賽事,利用這些賽事資源進行向下的輻射。職業賽事所衍生出的俱樂部、直播平臺、社區運營等產業鏈已趨於完善,盈利模式也相對明晰。
在今年的LPL春季賽事中,雪碧斥資近1500萬成為比賽贊助商,並投入市場10億瓶帶有英雄聯盟主體包裝的雪碧飲料。在賽前發布會上可口可樂公司大中華區整合營銷市場總監匡非表示,和《英雄聯盟》合作目的在於提升年輕人對雪碧的品牌好感度。“雖然你可能不玩《英雄聯盟》,但是你周圍的朋友在玩。”
但同時,職業賽事卻也成為諸多參與者激烈競爭的紅海。即便是王思聰,也得為投入所能得到的回報再三思量。 而高校獨立品牌電競賽事,卻是才剛剛開始。
“以前電競是個非常小眾的領域。現在整個電競圈紅的不行,已經有公司開始在走細分領域。目前我們和藍遊文化新啟動的遊戲大篷車全國巡遊項目,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點。”另一家電競原創內容供應平臺IMBA TV的聯合創始人海濤對記者表示。
據電競圈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王思聰有意再次出手投資繼續延伸他那日益龐大的電競王國。而新的投資目標,則是在高校電競市場和海外電競市場已做出名堂的上海藍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遊文化)。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當事雙方的確認,但藍遊文化策略總監馬旋偉向記者承認,公司確曾有過和王思聰投資平臺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的接觸,但以未得公司許可為由,拒絕與記者交談與投資相關的話題。
據藍遊文化官網公開資料顯示,藍遊文化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10月的電競企業。旗下擁有《創聯賽-全球電競嘉年華》和《BlueTV》兩大品牌。行業人士稱,王思聰對藍遊文化可能的投資,主要是對全球化戰略及電競嘉年華形式感興趣。
創聯賽是主要投資標的
過往媒體報道信息還顯示,藍遊文化曾在2015年10月的A輪融資中獲得了盤古創富領投的1100萬美金的投資。但相關報道並未給出藍遊文化的估值數據以及盤古投資的具體占比。馬旋偉也拒絕回答記者有關公司估值的問題。
打造全球首個高校泛娛樂文化交流平臺或許是創聯賽的一大賣點。目前在電競市場,廣為人知的職業賽事包括《英雄聯盟》全球冠軍賽、DOTA2國際邀請賽等,賽事主辦權都被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牢牢把控。創聯賽與這些賽事不同,主辦方藍遊文化並不從事任何一款電競遊戲的研發及發行,其賽事內容也不僅僅只圍繞一個項目。
事實上,在目前正在進行的創聯賽第三賽季的比賽中,參與者被分為英雄聯盟、DOTA2、FIFA online3、爐石傳說四個項目,均為當前最火熱的電競賽事。尤其在不同的賽季里,創聯賽完全可以根據電競遊戲的流行程度,自行調整參賽項目設置。有消息稱,當前火爆的守望先鋒遊戲,就很有可能被納入到下一季創聯賽的競技內容中來。
這一做法也使得賽事品牌可以擺脫受單一遊戲流行度的影響,獲得更長的生命周期。類似的教訓並不鮮見,曾經一度非常火爆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CS當前便已幾乎消失,那些圍繞其開展的一系列賽事也全都宣告終結。
此外,植根於高校人群,定位於草根賽事的做法也讓創聯賽不同於那些職業高手之間PK的單一品牌賽事。盡管在短期關註度上無法與這些明星賽事項目,但其參與度更高,延續性更強的特點也開始為人所關註。
馬旋偉表示,創聯賽目前已經舉辦到了第三賽季,今年第三賽季新增了韓國、北美、澳洲、東歐四個海外賽區,升級為“全球電競嘉年華”,初步統計的參賽人數就已經達到5萬多人次。外加全球每站嘉年華的參與人數,這樣一個參賽規模,也註定是職業比賽無法企及的。
“電子競技發展非常快,無論從廠商支持力度或市場需求而言,在細分市場,大學生群體是關註電競市場最活躍的人群。”在馬旋偉看來,相較於社會人士,大學生群體擁有更為充裕的時間進行電競娛樂,用戶粘度和活躍度都更高,與此同時很多快消品公司也瞄準了高校學生群體的消費潛力,成為高校電競比賽的贊助商。
王思聰的電競缺環是什麽
自2011年,王思聰發微博表示,要“強勢進入,整合電商”之後,一系列的投資消息不斷爆出,整個電競圈上下遊產業鏈王思聰基本都有涉及。但高校電競賽事卻是例外。
回顧王思聰的電競投資版圖,從收購快要解散的CCM戰隊,更名組建IG電競俱樂部,到後續啟動熊貓TV電競直播平臺,創辦香蕉計劃承辦2016年LPL 比賽,再到前不久其牽線與SMG旗下的紀錄片制作公司雲集將來創辦香蕉雲集新媒體有限公司,並親任董事長,打造電競視頻內容,打通電競產業鏈是必然趨勢。
但不難看出其所投資的公司大多聚焦於職業賽事,利用這些賽事資源進行向下的輻射。職業賽事所衍生出的俱樂部、直播平臺、社區運營等產業鏈已趨於完善,盈利模式也相對明晰。
在今年的LPL春季賽事中,雪碧斥資近1500萬成為比賽贊助商,並投入市場10億瓶帶有英雄聯盟主體包裝的雪碧飲料。在賽前發布會上可口可樂公司大中華區整合營銷市場總監匡非表示,和《英雄聯盟》合作目的在於提升年輕人對雪碧的品牌好感度。“雖然你可能不玩《英雄聯盟》,但是你周圍的朋友在玩。”
但同時,職業賽事卻也成為諸多參與者激烈競爭的紅海。即便是王思聰,也得為投入所能得到的回報再三思量。 而高校獨立品牌電競賽事,卻是才剛剛開始。
“以前電競是個非常小眾的領域。現在整個電競圈紅的不行,已經有公司開始在走細分領域。目前我們和藍遊文化新啟動的遊戲大篷車全國巡遊項目,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點。”另一家電競原創內容供應平臺IMBA TV的聯合創始人海濤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