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上海市市長楊雄作關於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的報告。
楊雄說,上海今年將推動一批國有企業開放性、市場化重組,推進一批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基本完成符合條件的國企集團公司制改革,探索建立市場化選聘和管理經理人的制度,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領域集中。
據記者了解,在1月18日舉行的上海國資國企工作會議上也明確,今年上海將基本完成上海市國資委系統企業集團公司制改革,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符合整體上市標準的企業集團將加快調整管理體制;競爭類混合所有制企業將試點員工持股,實現國家利益、企業效益和個人收益相結合。另外,今年上海還將推動燃氣行業企業改革,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行業將探索特許經營。
自2013年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推出以來,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2015年上海實質性啟動國有資本流動平臺運作,完成一批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國企集團法定代表人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基本實現全覆蓋。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國資系統集團層面整體上市公司是7家,占到上海國資競爭力產業集團的1/3。其中“十二五”之前完成整體上市的1家,“十二五”期間完成6家。尤其是2015年,包括綠地集團、城建集團、現代集團在內的3家企業已經實現整體上市。
此外,華誼集團、臨港集團等實現競爭類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使得核心業務資產集中在上市公司的企業,也超過競爭類產業集團總數的1/3。另外,去年上海上市金融國有企業由4家增至6家,市屬金融國資證券化率提升至71%。
在2015年12月22日舉辦的“2015上海國資高峰論壇”上,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林益彬說,上海將實現推動企業集團改革上有新的突破,一方面是全面完成市管國企公司制改革,一方面是基本實現競爭力產業集團和具備條件的科研院所整體上市。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此輪國資國企改革的亮點。對於上海而言,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強調的一個導向,就是堅持推進企業集團的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上市為主要路徑。
而從混合所有制的發展來看,截至去年底,上海國資委系統混合所有制企業已占系統企業總戶數的65%、資產總額的58%、主營業務收入的84.5%、凈利潤的93.4%。混合所有制企業已成為上海國企規模、效益、競爭力的主要貢獻者。
作為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亮點之一,上海國資流動平臺已經進入有序運作。2015年先後劃轉7個項目,資產總額約500億元。上海國資流動平臺通過公開透明操作,成為部分國有股權的持股主體、國資運營的執行主體、部分一般性競爭領域國資退出的主要通道,初步實現了在更大範圍、更高層面統籌資源和盤活存量的目標。
基於一系列改革的推進,盡管面對動力轉換的新常態和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2015年上海地方國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5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累計資產總額同比分別增長7.1%、18.8%和21.9%。從上海市層面來看,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創造的生產總值、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繳納稅金占比,均超過全市的20%。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