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校園BBS已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325.html

作者:小謙

論壇是互聯網上一種能夠發佈信息、討論信息、進行信息聊天交流的電子信息服務系統,校園 BBS 就是一種更加集中於校園的信息論壇。隨著門戶、新媒體、微博、微信等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包括校園 BBS 的國內論壇在近年的發展當中,都面臨著用戶數量急速下滑,用戶黏度降低之後難以提升的發展問題。小謙近日與已經成立了 8 年之餘的湖南大學愛晚紅楓某管理員對校園 BBS 的發展問題進行了探討,下面就來總結我們對於校園 BBS 的一些看法。

根據愛晚紅楓管理員的回憶,2008 年到 2010 年的時候,愛晚紅楓同時在線人數還是以萬作為單位,信息更新的頻率至少還能夠保持每天各大主要熱門板塊的帖子能夠沉沒下去。而如今,在線人數不到 1000 的情景已經非常常見。哪怕是幾個主要的板塊,要令自然的帖子被新帖壓下的話,沒有十幾天是難以完成這樣的任務的。

2011 年的時候,復旦大學 BBS「日月光華」宣佈將把 66 個人氣低迷的板塊列入關閉考察名單,而在此之前,將 BBS 當中冷門的板塊關閉已成常態。根據愛晚紅楓管理員的介紹,在幾年前,愛晚紅楓熱門板塊很多,其中湖大校園各大興趣活動社團的板塊熱門板塊也是相當之多的。

如今,愛晚紅楓的社團板塊已經關閉不少,既有的也難以保持高人氣的活躍狀態。2012年,CNNIC 發佈的《第 2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社區/論壇用戶為 1.4469 億人,增長率為負 2.3%,這是這款互聯網產品誕生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如今的論壇領域,天涯、貓撲等老牌廣而全的論壇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校園 BBS 的境遇更是慘淡,難道校園 BBS 已經死亡?

但我們談及到這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沉默了一定的時間之後也都相信校園 BBS 不會就此消亡。於是下面我們就結合當年校園 BBS 火熱起來的一些原因和當前的一些成功論壇轉型案例討論了一下校園 BBS 的發展。

校園 bbs 火熱的原因有哪些?

歷史是一個推動前進的重要因素,雖然過往的舉措也許無法複製過去的成功,但也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根據愛晚紅楓管理員的介紹,愛晚紅楓成立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在整個湖南省的校園 BBS 還沒有幾個的時候,湖大愛晚紅楓就開始在校園內流行起來。

在當時,國內的互聯網還處於起步的階段。論壇作為一種新潮的信息獲取和交流的渠道,是深受年輕一眾用戶的歡迎的。當同學們深受論壇交友交流大趨勢和諸如《第一次親密接觸》一樣引導人們使用信息交流新方式的書籍的影響之後,論壇成為了同學們休閒、交流、交換信息的重要平台。

雖然像天涯、貓撲一樣廣而全的早期論壇都能夠提供體驗較好的論壇服務,但論壇這種產品終歸只是把人與人直接聯繫的距離消除到幾近為零,要令信息產生相應的價值,發佈信息的人與接收信息人之間的距離已經還是沒能解決。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校園為基準的校園 BBS 建立之後,是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就將本校的同學們都吸引過來,進行更加現實一點的信息交流交互的。如果以當前業界比較流行的市場分析模式來進行描述的話,依託於數以千萬計的中國校園大學生所產生的論壇服務需求,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可謂是藍海一片!於是用愛晚紅楓管理員所說的「勢必火爆」來形容當時的校園 BBS 發展情景的話,也是非常有力的。

對此,小謙以為校園 BBS 火熱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抓好的需求,抓住了一個細分卻又容易操作的市場。在需求這方面,校園 BBS 所滿足的需求不盡然都是傳統大而全的論壇用戶需求,校園 BBS 定位在校園之後,早就已經走上了比較超前的專注化的道路,需求已然被他們改造起來。這樣的模式,和那些專注地方性的論壇也是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而對於市場,當你改造好了需求之後,市場自然就變藍了。如此一來,校園 BBS 就彷彿一款早在多年前就已然成為了一款超前互聯網產品,由於不斷發展的這些年裡未能更好的進行創新改進,沒有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所以漸漸被趨勢所推向後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改造需求,為校園 BBS 創造新的市場,就成為了我認為可行的一條校園 BBS 發展之路。

學習成功的互聯網產品 校園 BBS 發展之路漸漸成型

愛晚紅楓管理員和我說過,有些校園 BBS 提供了資源下載服務,深受同學們的歡迎。這樣一句普通的境遇描述,令我一下子就對校園 BBS 的需求改造方法有了一個思路。當年校園 BBS 火熱起來,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論壇當時本身就是一種在大學生生活當中流行的產物,基於他們對於論壇服務的需求,校園 BBS 才有機會迅速的迎來發展的巔峰期。需求大的需求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大的需求挖掘和改造空間。

幾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學生都會上網,當你把他們都拋去那個大學生的標籤,僅以一個普通用戶看待的話,你會發現他們是一群和大多數用戶一樣對電影、小說、音樂、信息等資源需求非常廣泛的一群人。這些資源是一個巨大的需求,我們能夠從這個巨大的需求當中挖掘到以校園為基準的細分需求。

就拿資源下載來說,不同的大學專業如果用得上計算機的話,可能會有不同的軟件使用要求。將相應的軟件分門別類的為同學們提供軟件下載服務就是將有資源下載需求的用戶需求更細分化到校園當中來。文學類同學可能會遇上教授安排閱讀書籍的任務,統一提供相應的資源服務,也是一種滿足需求的方式。至於社團類的資源,就拿吉他舉例,吉他記譜軟件、吉他譜子、吉他書籍、吉他鏡像資源都是能夠由論壇提供的。

將既有的一些廣泛性用戶需求挖掘到之後,進行以校園為基準的改造,更快更好的抓住校園內同學作為一個廣性互聯網用戶基於學校學習方面的一些需求,然後滿足,就能夠更好的體現論壇的價值。一個有價值的事物,無論他是論壇還是門戶,他都會如同愛你的親人眼中的你一般完美無缺。改造需求、開拓新市場,這是我總結的一條校園 BBS 發展主要路線。

要令校園 BBS 發展之路逐漸成型的話,我們必然還是需要付諸於行動,對校園 BBS 進行轉型的。對此,我結合了當前互聯網中一些具備參考性的互聯網產品,和愛晚紅楓管理員又進行了校園 BBS 具體轉型的進一步探討。

相比起科技界自媒體成風的趨勢,校園自媒體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後。我建議愛晚紅楓緊跟時事腳步,在當前用戶自發生產話題不夠積極的情況下,通過實踐的方式由論壇服務方自主的生產話題,漸漸掌握用戶的信息需求方向。由於科技博客和幾大門戶的特色欄目更多的只是信息的展示,愛晚紅楓管理員認為如果僵硬的照搬過來的話,會令愛晚紅楓的論壇本質逐漸缺失,論壇的主元素更多的應該集中在信息話題的交流討論上,但他卻也還是認同高質量內容的。

關於高質量問題的產生,我首先和他談到了問答,但他自己本人卻對百度知道、問問有著一定的瞭解,知道那些問答平台已經深受水軍的毒害了。於是我向他推薦了知乎,粗略的對知乎高質量問答內容把控介紹知乎,愛晚紅楓管理員深感這類產品不錯。但我一句「這產品是由團隊打造的產品,沒有源代碼,更難以以個人的力量仿造出來」或許已經把他對這類產品的期待激情打壓了不少吧。

我認為高質量的內容重在內容,而並不在於內容的展示方式上。使用論壇的發帖功能,通過帖子發佈討論話題,然後再回覆高質量的內容,照樣能夠體現出高質量內容的價值出來。

因此,最終要將校園 BBS 的轉型落實到實際的話,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走:

1、加強線下的論壇推廣和異化功能的使用 (根據愛晚紅楓管理員的介紹,以前的論壇版主招新更多的是集中在了線上) 走入校園班級和社團。活用論壇的群組功能,為社團、學生組織和班級搭建內部溝通的小圈子,許多社團其實都需要這麼一個除Q群之外的相對靜態的溝通場所(進行事物的討論、分配、投票、公告等,相當於一個獨立的貼吧),Discuz 的群組功能實現這個功能也不複雜,這一步的目的是將用戶固定住。

從已有的用戶中吸納有興趣也有一定能力的同學進入論壇版主團隊,負責團隊話題的引爆和2、高質量內容的引導。這方面,如果在一些班級和組織已經開始使用群組功能之後,深入從群組這一「小圈」向整個論壇的「大圈」中進行引導。

3、構建高質量內容提供團隊。我在與愛晚紅楓管理員討論的時候,有給他介紹過一個 PC 端的自媒體平台。根據他的介紹,愛晚紅楓存在著一定數量的湖大學術帝,他們對於深度高質量內容的生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我認為,如果能夠以互聯網媒體拉專欄作家,開自媒體賬號的形式,吸引湖大附近整個長沙河西大學城學術帝入駐愛晚紅楓高質量內容提供團隊的話,形成愛晚紅楓既有的內容價值優勢。

4、開設資源版塊,軟件、遊戲、影視劇和學習資料等永遠是大學生(尤其是外網流量或帶寬受限的大學)上網的第一需求。上傳畢業論文、實習範文、常用專業軟件等資源,將根據廣性互聯網用戶需求而改造的基於校園的用戶需求滿足,維護並開拓好又新改造需求而打造的市場。

上述就是我和愛晚紅楓管理員對於校園 BBS 發展的一些看法,對此,您有何指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88

【敗局】西祠胡同再遭出售,誰來拯救BBS?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28/149435.html

黑馬說:近期,西祠胡同遭藝龍轉手出售,BBS社區也在日益衰落,事到如今,我們很難忘記與中國互聯網整個青春歲月相輔相成共同走過的BBS社區,及其鳴放的那些舊事與文化。

 

它之於商業叢林的退讓,不是失敗,事實上,在這段歷史里,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言及失敗。

文 | 闌夕

 

西祠胡同終於遭到藝龍轉手出售,這個故事的結局因為交易價格而顯得不那麽憂傷,畢竟,對於這樣一個老邁的BBS社區仍然能夠值上8500萬人民幣,姑且還稱得上有著正能量。

 

天涯、貓撲、凱迪、西陸……更多昔日風靡一時的老牌BBS社區,如今無不茍延殘喘,連在資本市場上作價賤賣的語權都已喪失,似如百足之蟲。

 

BBS社區的興衰
 

 

根據CNNIC的數據顯示,2009年是BBS社區由盛轉衰的節點,其使用率首次出現下降(2008年為30.7%,2009年為30.5%),那些拍磚論道的江湖高手相繼離開,再無回首。

 

2010年,騰訊收購康盛創想,全國最大的BBS社區建站系統成為巨頭的戰略玩具;

 

2011年,天涯社區的創始人邢明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表態不放棄上市,稱已“掃清一切障礙”;

 

2012年,貓撲網將公司撤離北京,在一片惋惜聲中遠赴廣西南寧,同時啟動了裁員計劃;

 

2013年,工信部開始嘗試取消個人備案,監管力度的升級讓大量中小BBS社區名存實亡;

 

2014年,發跡於BBS社區的秦火火和立二拆四等網絡推手被公開宣判並入獄服刑。

 

我們似乎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條中國互聯網歷史獨有的曲線,誰也未曾料到它會揚到如此高的水位,早在“微博改變中國”的論調出現之前,BBS社區承擔了幾乎所有的象征Web 2.0的使命,僅僅是發貼和回貼兩個動作,就構成了人人皆可參與的美妙模型,它既可被視作雅典的市區廣場,又有先秦稷下學宮的影子。

 

然而,雲煙易逝,作為達爾文主義的原教旨信徒,互聯網從不憐憫那些背離市場的守舊產品,隨著網民規模的遞增和網絡邊界的擴大,BBS社區的吸引力逐漸喪失,人們一邊銘記它的功績,一邊遺忘它的存在。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我們還是先來聊聊作為主角之一的西祠胡同的故事。

 

一只穿雲箭,馬賊來相見
 

 

BBS社區是站長時代的標配,與今天“千軍萬馬聚首北京”的互聯網創業不同,彼時資源尚未集中,許多日後聲名遠揚的BBS社區就這樣從全國各個城市拔地而起,天涯源於海南,貓撲產自湖南,19樓安居浙江,而西祠胡同,則生在南京。

 

1998年,南京動力交通學校計算機西教師劉琥創辦西祠胡同的動機十分具有超現實色彩,他說,“我想做的網站,就是有很多山頭大家夥兒們一起去搶,搶到者就可以占山為王”,於是劉琥選擇使用“響馬”作為自己的網名,這個詞語出自山東方言,意指攔路搶劫商旅的強盜,他們發現獵物之後,便會放出響箭,隨後駿馬載著氣焰囂張的匪徒殺出,掠奪貨物輜重。

 

西祠胡同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劉琥的原始思路,它比百度貼吧和豆瓣更早的支持用戶自主創建興趣群組,每一名註冊用戶都有權利申請一個由自己管理的版面,並對版面的名稱、配色等屬性進行設置,在西祠胡同的文化里,這叫裝修。

 

裝修完成之後,新上任的版主就可以待客了,比如一個網名為“牛吃草”的西祠胡同用戶,於1999年創建了名為“記者之家”的版面,經過“牛吃草”和其他幾名版主的悉心運作,“記者之家”一度成為中國傳媒行業最為著名的討論版,而這名網友“牛吃草”,則進出於《南京晨報》、《南方周末》等媒體,然後去了梅花網做總裁。

 

為了鼓勵用戶持續運營版面,西祠胡同還為這些版面策劃了一套算法,用於統計排名等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性循環,具有責任心的版主為了沖榜而不斷拉入新用戶,而那些欠缺熱情的版面則自然下沈,遠離用戶的點擊入口。

 

不過,到了西祠胡同人氣漸漲、已經足以超越地域成為中文網絡的一桿旗幟的時候,這種松散化的管理結構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很多水軍機構開始販賣“炒版”業務,即通過技術方式人為提升某些版面的熱度,進而取得更好排名,而這些版面的內容,則或多或少帶有比較赤裸的商業成分。

 

在劉琥的設想中,源自美國證券市場的“看門人理論”是維護BBS社區整體品質的核心,簡而言之,版主是擔保,這個角色需德高望重且愛惜羽毛,有了版主的卡位,劣質的信息就無法侵蝕進來。然而,要使美國用了近百年的社會實驗才最終取得的社會契約精神,在一個中國的在線社區里進行複制和速成,這種期待未免有些過於天馬行空。

 

“上網越久越真實”,這是劉琥在西祠胡同一直使用的簽名檔,也是他多次要求管理團隊推行的一個理念,所以後來西祠胡同開始堅持推廣實名制,並鼓勵用戶之間的社交關系從線上往線下轉移。

 

西祠胡同曾經將“西祠”這個品牌授權給某實業投資公司,在南京南湖區開發了一處商業地產,直接命名為“西祠街區”,並嘗試接入社區里的用戶資源。為此,西祠胡同推行了線上線下通用的積分卡,通過這張積分卡在“西祠街區”的實體店消費後可以兌換“西貝”,而“西貝”則是西祠胡同的虛擬貨幣,可以在BBS社區里使用購買一些增值服務,同時,街區內的商家也可以在西祠胡同創建專版,進行宣傳、招攬顧客。

 

側重於真實關系的社交、將線上流量引至線下商戶(O2O)……無論是出於偶然還是遠望,西祠胡同都踏準了BBS社區轉型的命脈,只是,過於超前的時機,讓西祠胡同面向的用戶和市場都還沒有來得及準備迎接這種轉型。

 

這或許才是西祠胡同最大的悲劇。

 

知魚之樂,焉知魚之痛
 

 

如何在不透支用戶體驗的情形下實現商業變現,這是中國第一代BBS社區都曾面臨過的艱巨考驗。

 

當西祠胡同被藝龍收購之後,劉琥從創始人變成高管,一進兩出,終告無力回天。2011年,劉琥再度從西祠胡同離開前夕,他在知乎上稱西祠胡同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差”,且資源受限,盈利模式極為單一。

 

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西祠胡同為數不多的剩余活躍用戶。一名已在西祠胡同待了超過十年的老用戶說,“藝龍接手之後,網站的訪問速度雖然好了不少,但是運營團隊開始直接售賣版面和帖子,廣告越來越多、越來越擠,最後很多版面留下來的用戶,都是那些來刷廣告的,甚至還有很多自動頂帖的機器人”。

 

這在業內被描述為一個類似薛定諤式的矛盾,BBS社區的商業價值無論是否得到發現,它都將毀於相應的結果:不被發現,將永久喪失發展機會,而被發現,又無法杜絕濫用行為。

 

天涯社區是另一個相似的樣本,邢明曾在與Google短暫合作的過程中萌生學習Google Adsense的念頭,他讓團隊在天涯各大版面的布局中切出並列區域,放置與內容相關的廣告鏈接。只是,天涯社區能夠獲得的廣告主數量遠不及Google,這種依賴海量廣告主貢獻平均小額營銷支出的規劃,並不適用於天涯,也不符合國情。

 

相對而言,與內容的聯系愈是緊密——甚至以假冒真——才愈是能夠在那個草莽營銷的階段獲得顯著的KPI回報。2008年前後,天涯各大版面的版主有一半以上都被本土的所謂社會化營銷公司滲透,很多普通版主在遭遇工作變動時,往往也會收到營銷公司遞過來的橄欖枝。

 

三天一個網絡紅人的節奏,既為天涯賺足了眼球,也傷害了用戶對於社區的信任,天涯站方也與這些營銷公司產生了微妙的相互依賴的關系,遇上刷點擊刷得過分的,站方還是會做出警告處理,但是對於那些“懂得分寸、聰明圓滑”的個中高手,天涯的態度更多的是縱容,以及享受社區價值獲得認可的愉悅。

 

2009年,我在天涯社區IT視界擔任版主,有次在廣州出差時被當時天涯一名高管約飯,對方出奇的健談,歷數當年有多少營銷行業的金獎案例,都是發酵在天涯社區的領地里。迄今為止,我還記得他借著酒精賦予的豪情,教我認識天涯社區的完美生態,“我們根本就不擔心讓錢都給營銷公司賺走,它們越是賣命,就越是為天涯做廣宣,我們只要把用戶控制好,再過五年,它們都要為我們打工!”

 

可惜,中國互聯網沒有多余的五年時間給予天涯社區實現他的恢宏理想,而且事實也證明,天涯並沒有能力控制用戶,反而是用戶具有用腳投票的權利,在有了新的選項之後,擡腳便走,別無留戀。

 

天涯社區衰敗之後,那些附從於其的營銷公司也都作鳥獸散,有著遊牧基因的它們會自然遷徙到新的營銷陣地,比如在新浪微博上,他們幾乎重演了與天涯社區所發生的愛恨纏綿,不過這與本文的主題無關。

 

還有一個曾折戟於BBS社區的人物,是周鴻祎。2007年的時候,周鴻祎贊譽BBS社區的價值會超過門戶和搜索,他主導奇虎大張旗鼓的做社區內容的聚合,並拿出一套廣告系統,與康盛創想合作,號稱可以覆蓋36萬個中文BBS社區。

 

而今,周鴻祎如此總結他的判斷失誤:“BBS社區的內容不是一個強需求,用戶可能一次瀏覽可以持續三個小時,但是他也可以一連三周都不來看,所以BBS社區這個產品對用戶是不痛不癢的”,後來發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據說,距離感的產生是導致戀人分手的最主要原因,一方變得成熟、富有或是優雅,發現另一方仍然幼稚、平庸以及笨拙,這種錯位帶來的失落,遲早會讓一方開口。而“你很好,但已不適合我”,這句臺詞,也相當適合那些逃離BBS社區進入各種新的互聯網平臺的用戶,畢竟,BBS社區的形態及文化堅如磐石,確實無法在廣泛應用層面滿足現代用戶。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在康盛創想“Discuz!”項目的市場總監張小湖看來,中國大多數BBS社區的創辦者身份都是個人站長,缺乏成熟運營團隊的支持,導致除了少量地方性BBS社區基於紮根本地等原因碩果僅存之外,大部分站長遭到淘汰,加上中國有意提高UGC產品的準入門檻,寒冬悄然而至。

 

“網易科技在2010年中國互聯網站長大會的現場搭了一個入獄系列風格的布景,讓站長手持姓名板拍照,算是用一種詼諧但無聲的抗議,來為站長抗議過於嚴苛的生存環境”,張小湖說,他每年都會到全國各處拜訪那些還在堅持運營BBS社區的站長,只是這份名單,越到後來就越短。

 

出於響應移動浪潮的初衷,康盛創想也為手機終端開發過數款產品,從“Discuz!”手機版,到掌上論壇(獨立App),再到接入微信的微社區,但是“都不複當年之勇”。

 

“即使做得不錯的地方論壇,可能現金流還可以,但是一個美團的地方站,輕輕松松就做到了十倍的收入”,張小湖發現,解決危機的手段與康盛創想能夠拿出怎樣的產品並無多大關系,而是風向的變化,致使耕作一個BBS社區相較成為一項笨重而性價比偏低的事業。

 

敗退如潮,方識逆鱗
 

 

傳統形態的BBS社區,仍在兩處領域大放異彩,一為聚焦細分市場的垂直論壇,二是充當商業品牌的後花園。前者,以虎撲、汽車之家、鐵血等為代表,由於近乎壟斷性的圍住了需求鮮明的精準用戶,使得它們相對容易獲得收入;後者,則以小米、魅族等新興互聯網企業為旗幟,它們用崇拜行為打破了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不信賴關系,進而讓BBS社區成為重複性利用用戶的重要平臺。

 

虎撲的創始人程杭表示,所謂社區,已經逐漸由Facebook(海外)和新浪微博(境內)接管,除此之外,社區這個定義本身則淪為“企業在還沒有摸清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時拿來和稀泥的名詞”。

 

程杭稱贊微信,認為騰訊是中國互聯網產業的驕傲,但是他也警惕馬太效應,“當前與上一代互聯網最大的區別是各種底層平臺被廣告企業擁有,廣告利潤迅速往蘋果、Google、Facebool和騰訊等企業聚集,不擁有超級平臺的企業,必須正視盈利模式創新的問題”,所以虎撲的轉型極為迅速,以BBS社區為中心,電商導購、線下辦賽、在線視頻等業務方向,都極大的起到了反複提煉用戶價值的效果。

 

汽車之家的創始人李想則稱自己有超過半數的朋友都是通過混跡於各大BBS社區里認識的,就在汽車之家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還每天都會訪問競爭對手愛卡汽車的論壇,並在那邊作為寶馬M系列的車主回答用戶提問。

2012年前後,BBS社區掀起“SNS化”的風潮,李想堅持汽車之家的論壇保持原有的弱關系色彩,他說,“汽車、奢侈品等相關消費用戶樂於分享,卻又同時希望擁有隱私”,所以直到今天,汽車之家的論壇版塊到訪流量比例還是超過55%,黏性很高。

 

換句話說,幾經削弱,BBS社區的殘存價值已然隱約可見:在明確的分類主題下,這種產品仍然是用戶解決某種問題或是需求的最簡易的通路,粗暴而務實。只是,似乎總是給人劫後余生的感受。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有人將BBS社區視為拍磚論道的江湖,既是江湖,便有大俠輩出,中國最早那撥網民,BBS社區就是他們彼此惺惺相惜的社交場所。最早的BBS社區系統,被稱為“惠多”——英文原名為FidoNet,基於撥號上網時期風行的通訊協議——在1993年到1998年之間,中國各地紛紛掛起了上百個BBS社區,馬化騰、求伯君、王峻濤就分別是深圳、珠海和福州等站的站長,雷軍當時將個人休假時間全都投入到了求伯君的論壇里,最多一天之內發過四百多個帖子,而幾乎同一時期,年輕的方舟子——沒錯,就是你所知道的這個方舟子——還在美國一個留學生BBS社區里和人協作寫出了中國第一代MUD網絡遊戲《俠客行》的代碼。

 

事到如今,我們很難忘記與中國互聯網整個青春歲月相輔相成共同走過的BBS社區,及其鳴放的那些舊事與文化。它之於商業叢林的退讓,不是失敗,事實上,在這段歷史里,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言及失敗。

 

我想起那位名叫聖地亞哥的古巴老漁夫拖著魚骨回到港口,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他對著男孩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5000元,你也可以做天使投資人。
歡迎關註社群眾籌平臺:牛投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iniutou)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闌夕,逐鹿網創始人,微信公眾帳號:hizhulu;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