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赴任央行副行長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地。
10月30日,國務院網站公布陳雨露赴任央行副行長的消息。陳雨露這位金融界低調的專家,已快速走上公眾前臺。
目前,央行共有4位副行長:易綱、潘功勝、範一飛和郭慶平,其中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易綱分管外匯政策,潘功勝則分管征信。
陳雨露
專註人民幣國際化的陳雨露履新正值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時刻。11月,IMF執行董事會按計劃將正式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行至最後的沖刺階段,央行在其中肩擔重任。
對此,市場認為,陳雨露此時赴任央行副行長與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加入SDR密切相關。不僅如此,陳雨露與央行早有淵源,曾於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間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還是頗有影響力的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之一。作為金融領域專家,陳雨露近年研究主要聚焦於人民幣國際化,與當前中國金融改革的目標一致。
7月18日,陳雨露代表課題組提出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陳雨露表示,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的金融交易計價和外匯儲備功能已經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如果今年下半年人民幣能夠通過SDR例行審查,跨入國際貨幣儲備行列,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穩步上升奠定階段性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陳雨露赴任後,將成為5位副行長中最年輕的一位。陳雨露學術興趣涉獵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國際金融等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開放經濟下的金融理論與政策、國際資本市場。近幾年來,他對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有更多更深的研究,例如在其主導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每年都會定期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陳雨露於2011年11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時年45歲的他在當時是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大學校長,位列副部級。
陳雨露在其他金融領域也頗為出色。此前,他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綠色金融改革與促進綠色轉型項目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綠色融資需求巨大。據課題組核算,2015至2020年期間,中國低方案綠色金融資金需求為14.6萬億元,高方案資金需求為30萬億元;2015至2030年,中方案需求為70.1萬億元,總需求共計123.4萬億元。
陳雨露解釋道,“低方案”是指落實目前已經制定的環境規劃、計劃和標準所需要的資金,“中方案”是基於當前規劃以達到環境標準所需要的資金,“高方案”則是基於環境無退化原則、提高環境標準、實現更高水平環保目標所產生的資金需求。
資料圖:陳雨露 (新華社/圖)
中國政府網10月30日消息,國務院任命陳雨露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免去陳雨露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職務。
數天前,早有媒體通過多方信源確認該消息,30日系國務院正式通報。
此前,央行共有4位副行長:易綱、潘功勝、範一飛和郭慶平,其中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易綱分管外匯政策,潘功勝則分管征信。
新浪財經消息稱其在央行任職僅為過渡,並無具體分管業務,此後陳雨露或將接替朱民進入IMF任職。目前朱民任IMF副總裁,任期至明年七月結束。
IMF尚未就此作出評價。
據一財網報道,49歲的陳雨露赴任後,將成為5位副行長中最年輕的一位。
陳雨露於2011年11月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時年45歲的他在當時是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大學校長,位列副部級。
陳雨露學術興趣涉獵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國際金融等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為開放經濟下的金融理論與政策、國際資本市場。近幾年來,他對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有更多更深的研究,例如在其主導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每年都會定期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
專註人民幣國際化的陳雨露履新正值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時刻。11月,IMF執行董事會按計劃將正式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行至最後的沖刺階段,央行在其中肩擔重任。
對此,市場認為,陳雨露此時赴任央行副行長與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加入SDR密切相關。不僅如此,陳雨露與央行早有淵源,曾於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間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還是頗有影響力的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之一。
據《法制晚報》消息,陳雨露對貨幣政策有深入研究,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達過觀點:他說人民幣將在兩年內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
2015年7月,在由中國人民大學與交通銀行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承辦的“2015國際貨幣論壇暨《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上,陳雨露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快速加快,只要沒有重大不利事件發生,人民幣或許在兩年內就將趕超日元,成為第四大國際貨幣,而且人民幣很可能成為新的特別提款權的籃子貨幣。他同時建議,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今年5月,他指出,現在的問題是;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光明前景,市場是認同的;對於吸納人民幣提高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大家也是公認的;那麽,攔在SDR與人民幣之間的障礙究竟是什麽呢?這也是金融界各派觀點爭來爭去的焦點,即貨幣籃子的篩選標準,是執行標準的程序,這樣一些技術層面的細節問題,並不是原則問題。就像拉加德總裁所說的,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兩會上,陳雨露表示,中國貨幣政策還將維持中性,穩健貨幣政策的整體基調沒有變,以防止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他稱中國經濟應保持6-7%的平穩增長速度。但他同時指出2015年可能有些特殊。
陳雨露簡歷
男,1966年11月生於河北省,漢族,中共黨員。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財政金融學院二級教授,美國艾森豪威爾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兼任全國青聯副主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榮獲首屆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教師;1992年7月至1993年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系主任助理、講師;1993年2月至1997年4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副系主任、副教授;1997年5月至2002年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教授;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2010年3月,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2011年1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下的宏觀金融理論與政策,代表著作包括:《世界是部金融史》、《金錢統治》、《人民幣時代》、《中國金融大趨勢》等。學術成果曾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合作)和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安子介國際貿易優秀著作獎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項。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官網
資料圖:鄭萬春 (CFP/圖)
2015年11月19日上午9時,中國民生銀行(600016.SH/01988.HK)召開會議。中國銀監會副主席郭利根在會上宣布,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H/01398.HK)原副行長鄭萬春出任民生銀行行長。
按照民生銀行《公司章程》規定,這一任命,還需要通過民生銀行董事會的選舉確認。
民生銀行原行長、黨委書記毛曉峰,在2015年1月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後,於1月31日辭去行長之職;隨後,銀監會也免去了他的黨委書記職務。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代理了行長一職務;但黨委書記一直空缺。
現年51歲的鄭萬春,為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人。1991年,加入工商銀行,曾任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助理、營業部總經理,工商銀行總行工商信貸部副總經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等職。2013年10月,成為工商銀行總行副行長。
2015年10月22日,工商銀行發布公告,鄭萬春“因工作變動”,辭去工行副行長職務。工商銀行總行一位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確認,鄭萬春即是在那時正式離開了工行。
民生銀行內部人士亦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民生銀行也在做資產、負債方面的調整準備,以便於鄭萬春正式就任行長之後,“輕裝上陣”。
2015年前三季度,民生銀行營業收入1161.70億元,同比增長16.27%;凈利潤383.77億元,同比增長4.35%。與此同時,其不良貸款總額為287.53億元,比2014年年底時,增加了76.19億元;不良貸款率1.45%,比2014年末上升0.28個百分點。
“利用政策來鼓勵人們多生孩子這種方法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明顯的效果。真正能讓生育率增加的成功案例,往往發生在那些能為女性提供更好的嬰兒照顧服務的地方。”
11月23日,加拿大前央行行長、前財政部副部長大衛·道奇(David Dodge)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中國媒體如此表態。
中國生育率下降嚴重
加拿大統計局今年9月底公布的人口統計顯示,加拿大65歲以上的人數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15歲以下的人數。其中,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16.1%。最新的預測稱,加拿大的老年人口比例還將不斷增長,可能會在2024年達到20%以上。
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中國總人口數量達13.6782億,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到10%以上。
然而,對中國而言,比老齡更緊迫的或許是生育率的下降。
根據預測,2040年,中國0~19歲的人群占總人口的比率將從2010年的25.4%下降到18.2%,是在包含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德國在內的五個國家中降幅最大的,也將低過美國和加拿大。
道奇表示,大部分的發達國家都在面臨生育率下降的挑戰,原因主要是現代女性可以進入更大的勞動力市場,並且城市中養育孩子也越來越貴。而生育率下降這個問題,中國也沒能避開。
根據公開報道,中國的生育率已經位列全球最低水平,僅1.4左右。而加拿大的生育率為1.5~1.6,美國為1.8。
和日本的65歲以上人口比率約26%相比,中國還算不上“老人國”。但如果生育率繼續下降,老齡化的問題必將愈加嚴峻,養老金體系也將面臨更大挑戰。
提高人口健康可緩解老齡化問題
道奇提出,人口老齡化將會在未來三十年增加衛生保健支出和長期的護理成本。
在上述五個國家中,這類成本增幅最大的將會是中國,增幅最小的則是美國。
同時,老齡化也意味著勞動力適齡人口須為老齡化人口提供更長時間的“老齡支持” 。
那麽,如何緩解上述問題?道奇表示,提高人口健康可以緩建老齡化及其群體效應。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意味著老齡喪偶者的人均衛生保健和長期護理成本的增長會減慢,從而減緩老齡化效應。另外,提高人口健康也可以幫助老年人延長作為勞動力的時間,從而減少人口老齡化帶給年輕勞動力的負擔。
對於減緩撫養率上升的趨勢,道奇認為,部分方法可發揮效果。比如,延長退休年齡;提高教育培訓體系的效率,讓經過良好培訓的年輕人更快地加入勞動力,從而延長勞動時間,增加年輕的勞動力。
養老金需要一個混合的方案
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快速增加,養老金體系的風險也會陡升。
在道奇看來,隨著人類壽命的增加,所有計劃的風險都會增加。就基金制計劃而言,它的主要風險就是資產回報率的降低。
道奇在演講中解釋了養老金的宏觀經濟學。他表示,養老金來源於當前勞動力所得的轉移。而緩解養老金部分負擔的方式包括長期資本投資和外國資產投資;影響轉移的兩種方式則是對勞動力征稅,以稅收補充公共養老金(隨收隨付)以及當前勞動力為老年人累計儲蓄的利息和紅利買單(基金制計劃)。
當撫養率比較低時,隨收隨付的公共固定收益體系不會造成財政拖累,但一旦撫養率升高,這一體系就需要征收很高的工資稅,必將引起社會矛盾,阻礙經濟發展,而政府也會面臨嚴峻的財政問題;當撫養率由低升高時,基金制體系也會拖累經濟,因為該體系需要良好的金融市場和高質的金融資產。
為了降低養老金對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道奇認為,需要提供一個能將上述兩種方式混合的方案,這一方案對不同收入的人群也應有所不同。比如,最低收入的人群可以采用隨收隨付的統一並且較低水平的收益計劃;中低等收入的人群可以采用隨收隨付的統一收益或與收入相關的固定收益計劃;中等收入者則可選擇基金制以及與收入相關的固定收益計劃;中高收入人群可以采用基金制固定繳費計劃。
在養老的問題上,道奇給出了加拿大的經驗。除了政府提供基礎的資金保障外,他強調,需要發起更多公開的討論,加強對公眾的教育,從而讓人們了解並理解老齡化的問題以及養老金體系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意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房地產業開始步入‘白銀時代’,後期需應對‘高庫存去化’和‘新動力培育’兩個難關,進入穩中求變的格局。”在12月6日的第三屆平安地產金融創新論壇上,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如此表示。
從1998到2013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快速“奔跑”了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年均增速達到23.08%,高出GDP平均增速13.5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更達到14.46%。但自2014年以來,房價高企、庫存增高、投資下滑、區域嚴重分化等現象加劇。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即將進入‘穩’發展的新階段,穩中求進、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將是房地產業未來五年的核心任務。”邵平認為,未來五年,中國房地產業將是由“快”向“穩”的轉變。大環境正在賦予房地產行業大格局,新轉變正在為行業註入新動力,新業態正在催生新變革。
平安銀行地產金融事業部認為,過去的一年里,政府對地產行業的調控基調悄然生變,利好地產行業企穩回暖的政策頻出,從取消“限外令”、二套房公積金首付比例下調到首套房商貸首付比例下調,一系列政策紅利終於讓行業整體止住持續下行的趨勢,暫時呈現出了企穩複蘇的態勢。未來市場自發調節仍將以去庫存為主基調,而政策調控的著力點將是多策並舉進一步便利企業投融資,以及通過人口政策開放、戶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帶動房地產消費需求的釋放。
而未來五年,房地產行業仍有望在創新改革中實現穩定發展。一方面,房地產業的創新變革步伐將不斷加快。從產品模式來看,產業地產、消費地產等新興業態層出不窮;從運營模式來看,輕資產和側重對存量資產進行經營服務的模式方興未艾;從管理模式來看,扁平化的管理架構和事業合夥人的利益分享機制或將成為焦點;從融資模式來看,房地產金融已開始全面觸及行業並購整合、產業鏈重構、跨界跨境融合等深層次創新。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仍將是穩住宏觀經濟的重要之錨。
在論壇上,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誌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建業住宅集團(中國)董事長胡葆森,萬科董秘譚華傑等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認為,“十三五”時期,房地產行業在“十三五”期間仍有重大發展機遇,行業整體將在改革創新與穩定發展中實現格局重構。
據邵平介紹,除了傳統的開發貸和結構化融資服務之外,平安銀行還推出了地產基金、並購金融、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資產證券化、債券承銷、定向增發等創新性業務。此外,平安銀行還創新了產業基金模式,目前產業基金簽約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落地規模突破5000億元。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12月4日晚間,農行發布公告稱,農行行長張雲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中國農業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三農”金融發展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戰略規劃委員會委員、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
上月此時,由於農行行長缺席農業銀行中央巡視組動員會議,張雲一度被傳出事。有媒體爆料張雲或被帶走調查,另據《財經》援引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農行方面已經接到國家相關部門向農行下發了關於張雲行政處分的通知,主要內容是撤銷張雲黨內職務,降職為正處級。
此次農行發布公告證實張雲確實辭職,然而具體原因未在公告中做出說明。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四大行高級管理人員被降級曾有先例。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現任樂視高級副總裁的王永利就於去年4月因“工作變動”原因辭職。
後據媒體報道,王永利當時確被中紀委調查,但最終查明並無經濟問題。由於被關系人舉報,涉及個人情事,最終以“違反黨紀”為由,遭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當時媒體援引熟悉體制的知情人士分析,王永利應還留在體制內,可能會轉做一些研究工作。降級之後的級別相當於部門總經理。
張雲是農行高管團隊中比較少見的內部培養起來的幹部。早在1985年便進入農行,至今已經30多年。2001末張雲開始擔任農行副行長,2009年1月起升為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至今掌舵農行已經長達6年。
在他掌舵農行期間,曾經主導了該行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全過程。2010年7月,農行成為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如張雲被降正處級消息屬實,那麽張雲將由國有大行行長、副部級連降3級與1995年自己擔任農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時平級。
記者梳理2014年四大行年報後發現,四大行行長年薪十分相近。張雲以稅前年薪107.15萬元位列最末。建行行長張建國去年稅前酬薪為113.2萬位居第一,二、三名分別為工行行長易會滿108.9萬和中行行長陳四清108.32萬。2014年8月,張雲曾就金融企業央企降薪一事,公開表示堅決擁護、不折不扣執行這個決定。
回顧農行近兩年來發生過的高層腐敗及刑事案件,與張雲共事過的同事:原農行副行長楊琨和農行前任行長秘書牛學輝(張雲秘書)是外界猜測張雲出事的兩大焦點。
在張雲掌舵農行的2012年,原張雲秘書牛學輝(案發時任農行大客戶部客戶一處副處長),因殺妻被法院判處死刑,於2015年5月執行;次年五月,原農行副行長楊琨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根據楊琨貪汙案起訴書,楊琨在2005年至2012年利用其農行副行長等職務便利,在貸款、產品銷售等事項上為有關企業和個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折合人民幣3079萬余元。據庭審資料,楊琨曾多次受賄,並為個別房地產開發商提供方便。
這場公開審理,揭開了農行貸款審批問題的冰山一角。另據媒體報道,庭審中楊琨曾當庭舉報了張雲。楊琨被南京中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法院最終認定楊琨受賄3079萬余元。楊琨最後未上訴。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資料圖:趙歡 (CFP/圖)
53歲的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黨委委員、光大銀行(601818.SH/06818.HK)原行長趙歡,已出任中國農業銀行(601288.SH/01288.HK)行長、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
2016年1月14日,知情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證實了上述消息。
這位知情者還介紹說,此前一天,即1月13日下午,中國農業銀行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來自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五局的負責人,向與會者宣布了中央的這一任命。
趙歡的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副董事長職務,將按照農行《公司章程》,還需經過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的選舉程序確定。
趙歡,生於1963年12月,湖北黃岡蘄春人。1986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工程專業。他曾長期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歷任建行總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廈門市分行副行長、建行總行公司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建行上海市分行行長等職。2011 年 3 月,出任建行總行副行長。
2014年1月,調任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黨委委員,隨後兼任光大銀行行長。
2015年11月,時任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副董事長張雲,因涉弊案,被行政降級處分;12月,張雲辭職。
2016年1月14日,光大銀行亦發出公告,趙歡辭去光大銀行執行董事、行長職務;光大銀行董事會聘任,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金良為光大銀行行長,並提名其為執行董事候選人。
1月29日,中紀委官網掛出中央紀委2015年給予10名中管幹部黨紀重處分並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其中中國農業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行長張雲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行政撤職處分,由中國農業銀行按部門副職以下(不含部門副職)安排工作。
12月4日晚間,農行發布公告稱,農行行長張雲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中國農業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董事會“三農”金融發展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戰略規劃委員會委員、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
上月此時,由於農行行長缺席農業銀行中央巡視組動員會議,張雲一度被傳出事。有媒體爆料張雲或被帶走調查,另據《財經》援引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農行方面已經接到國家相關部門向農行下發了關於張雲行政處分的通知,主要內容是撤銷張雲黨內職務,降職為正處級。
此次農行發布公告證實張雲確實辭職,然而具體原因未在公告中做出說明。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四大行高級管理人員被降級曾有先例。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現任樂視高級副總裁的王永利就於去年4月因“工作變動”原因辭職。
後據媒體報道,王永利當時確被中紀委調查,但最終查明並無經濟問題。由於被關系人舉報,涉及個人情事,最終以“違反黨紀”為由,遭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當時媒體援引熟悉體制的知情人士分析,王永利應還留在體制內,可能會轉做一些研究工作。降級之後的級別相當於部門總經理。
張雲是農行高管團隊中比較少見的內部培養起來的幹部。早在1985年便進入農行,至今已經30多年。2001末張雲開始擔任農行副行長,2009年1月起升為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至今掌舵農行已經長達6年。
在他掌舵農行期間,曾經主導了該行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全過程。2010年7月,農行成為最後一家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如張雲被降正處級消息屬實,那麽張雲將由國有大行行長、副部級連降3級與1995年自己擔任農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時平級。
記者梳理2014年四大行年報後發現,四大行行長年薪十分相近。張雲以稅前年薪107.15萬元位列最末。建行行長張建國去年稅前酬薪為113.2萬位居第一,二、三名分別為工行行長易會滿108.9萬和中行行長陳四清108.32萬。2014年8月,張雲曾就金融企業央企降薪一事,公開表示堅決擁護、不折不扣執行這個決定。
回顧農行近兩年來發生過的高層腐敗及刑事案件,與張雲共事過的同事:原農行副行長楊琨和農行前任行長秘書牛學輝(張雲秘書)是外界猜測張雲出事的兩大焦點。
在張雲掌舵農行的2012年,原張雲秘書牛學輝(案發時任農行大客戶部客戶一處副處長),因殺妻被法院判處死刑,於2015年5月執行;次年五月,原農行副行長楊琨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
根據楊琨貪汙案起訴書,楊琨在2005年至2012年利用其農行副行長等職務便利,在貸款、產品銷售等事項上為有關企業和個人謀取利益,先後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折合人民幣3079萬余元。據庭審資料,楊琨曾多次受賄,並為個別房地產開發商提供方便。
這場公開審理,揭開了農行貸款審批問題的冰山一角。另據媒體報道,庭審中楊琨曾當庭舉報了張雲。楊琨被南京中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法院最終認定楊琨受賄3079萬余元。楊琨最後未上訴。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2016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北京分別會見了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集團主席安德魯·拉什巴斯和黑石集團總裁托尼·詹姆斯。
潘功勝指出,對當前的中國經濟有要有全面客觀的認識。總的看,當前中國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在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2015年中國經濟保持6.9%的中高速增長是非常難得的,而且這一增速是在中國經濟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的基數上實現的,在世界範圍內仍屬於較高水平。
潘功勝強調,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化,有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原因,也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整政策的結果,有利於中國實現更加可持續、更高質量的增長,也有利於全球經濟再平衡。未來中國將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範三者間的關系,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為全球經濟增長和再平衡發揮重要作用。
潘功勝表示,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平穩,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總體可控,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我們統籌考慮便利化和防風險,在繼續大力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強化風險防控,突出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要求,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不會走資本管制的“老路”。
會談中,大家還就當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交換了意見。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里娜(Elvira Nabiullina)
過去兩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波動性不斷擴大,眾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貶值,低油價的不確定性也令各界對複蘇前景更為迷茫,而這一切似乎都集中體現在了俄羅斯身上。
2016年2月27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上海順利閉幕。同日,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里娜(Elvira Nabiullina)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
她指出,為了應對高通脹、資本外逃和盧布暴跌,俄羅斯央行在2014年底便實施了浮動匯率,並通過加息、幫企業為外匯債務再融資來應對困局。此外,“高利率有損經濟複蘇,因此我們在2015年開始逐步降息,但此後油價出現第二輪暴跌,我們停止了降息步伐。”納比烏里娜稱。
“油價可能也不會再回到2014年以前的高水平,更低的油價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納比烏里娜告訴本報記者,如果油價保持在當前水準附近(30~35美元/桶),則俄羅斯央行預計會在2017年底前達成4%的通脹目標。此前她也指出,如果油價跌至25美元/桶,俄羅斯央行將必須考慮再度加息。
加息、浮動匯率應對“新常態”
第一財經日報:俄羅斯經濟在2015年面臨了較大挑戰,油價暴跌、盧布貶值,為了防止資本外逃以及抑制通脹,俄羅斯央行大幅提高利率。然而,當經濟下行之際,高利率可能會損害經濟,你對此將如何進行權衡?
納比烏里娜:2014底到2015年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外部沖擊,尤其是油價暴跌,已經俄羅斯在國際金融市場部分融資受限,因此央行采取了多種措施來保證經濟、金融和國際收支平衡都能夠適應“新常態”。
首先,俄羅斯貨幣盧布自2014年11月中旬起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我們相信這會讓實體經濟部門能夠更好地應對油價的變化。
此外,我們提高了關鍵利率(key rate),以此抑制通脹預期。此後,類似預期也逐步緩解,俄羅斯央行此後逐步降息,因為我們也知道利率對於實體部門影響巨大。
同時,俄羅斯央行也幫企業為外匯債務再融資。
(註:2015年12月,俄羅斯央行表示會向為俄大型出口商提供外匯貸款的銀行出借美元和歐元,作為貸款的抵押。此舉將幫助銀行“管理自身外匯流動性,並幫助俄羅斯出口商在難以從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情況下,就即將到期的外部外匯債務實行再融資。)
的確,高利率會影響實體經濟,因此我們也在不斷在通脹風險和整體經濟風險之間尋求平衡。但是,油價在去年下半年出現了第二波下跌,因此我們為了抑制通脹,放慢了降息的步伐。
(圖為俄羅斯的關鍵利率走勢)
值得註意的是,實體經濟的確需要銀行信貸支持,但是對於企業而言,自有資金才是最主要的。去年,實體部門企業的利潤增加了40%,這是一個好的跡象,也是投資的資金來源。此外,企業更需要看到確定性和發展前景,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作出投資決定。
未來,我們仍然會堅持我們的聲明,並繼續實行浮動匯率制度,而關鍵利率仍會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節。俄羅斯央行的終極目標是抑制通脹,盡早(2017年)實現4%的通脹目標。
日報:本次上海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主要聚焦結構性改革,你從中獲取的主要信息是什麽?如何看待俄羅斯的結構性改革?
納比烏里娜:G20會議主要的討論都聚焦在如何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因為全球經濟增速被不斷下降,增速預期也被不斷下調,貨幣、財政政策力度顯然是不足的,而結構性改革對於各個國家而言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非常贊賞本次由中國擔任主席國的G20會議能夠聚焦結構性改革。
對俄羅斯而言,需要結合多項政策才能促進增長,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後者尤其重要。因為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空間當前在一定程度上受限,這主要由於當前俄羅斯通脹處於高位,我們需要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此外,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也多取決於油價,而在油價暴跌格局下,我們也必須要實行財政整頓(fiscal consolidation)。可見,結構性改革是俄羅斯的第一優先,我們需要進一步增加私營部門的生產率。這也是各個國家G20在此次會議上討論的問題。
人民幣匯率機制應更具可預見性
日報:人民幣匯率當前是各界關註的焦點。為何新興市場部分貨幣貶值高達30%卻波瀾不驚,人民幣去年至今貶值幅度仍是個位數卻引發如此大的波瀾?你對於人民幣匯率有何建議?
納比烏里娜:我認為各界對人民幣的關註可以理解。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其同眾多國家存在緊密的貿易、投資聯系。盡管如此,我們也理解中國增長模式正不斷變化,從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向消費、服務型轉變。對於匯率而言,重要的是,政策要增加可預見性,這有利於降低不確定性。
日報:由於中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此前不乏觀點指責“中國經濟放緩拖累全球”。你認為這一說法是否公正?
納比烏里娜:我們絕不是指責中國,中國正在轉變增長模式,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也可能會持續放緩,我們已將這一情況納入政策考量,且油價可能也不會再回到2014年以前的高水平,更低的油價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
日報:面對當前的全球市場波動,你認為美聯儲是否應該放緩加息進程?
納比烏里娜:我認為,美聯儲應該會采取平衡、漸進、平滑的加息方式。去年12月加息時,他們衡量了勞動力市場、通脹預期等各類數據,俄羅斯本身並未感到任何加息的直接影響。我認為,美聯儲未來政策透明度、可預見性也很重要。
日報:QE在此次G20會議上受到了諸多詬病,因為QE多年來大行其道,但經濟增速似乎並未上來,你對此有何看法?你認為央行在未來應該如何采取行動?
納比烏里娜:QE的效果在危機後的確立竿見影,也使得經濟增長趨於穩定,但不能是唯一的措施。畢竟QE保證的只是短期目標,長期而言,只有結構性改革才能增強經濟基本面。
QE的確會使各國付出一定代價或是產生溢出效應,例如金融泡沫等,且一旦政策收緊,波動性就會加大,匯市波動或加劇,資本流動狀況更趨複雜。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