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20中國年】瑞士央行行長答一財記者問:對人民幣匯率有信心 中瑞貿易關系將更加牢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831.html

【G20中國年】瑞士央行行長答一財記者問:對人民幣匯率有信心 中瑞貿易關系將更加牢固

一財網 薛皎 2016-02-27 20:53:00

在被問及是否擔心近期人民幣波動增加將引發一系列風險時,喬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人民幣匯率非常有信心,因為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強大的經濟為匯率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G20瑞士財政部長新聞發布會,從左至右為:瑞士代表團新聞發言人Mr.Peter Minder、瑞士財政部長Ueli Maurer、瑞士央行行長Thomas Jordan)

2月27日,瑞士財政部長於利•毛雷爾(Ueli Maurer)及瑞士央行行長托馬斯•喬丹(Thomas Jordan)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分享了此次來中國上海參加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收獲與體會。

2015年11月9日,人民幣對瑞士法郎已正式展開直接交易。在被問及是否擔心近期人民幣波動增加將引發一系列風險時,喬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對人民幣匯率非常有信心,因為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強大的經濟為匯率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對於此次參加在上海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毛雷爾則透露,早在2015年12月1日,瑞士已收到中國作為擔任20國集團輪值主席國的邀請,參與到此次在上海舉行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這不僅是對瑞士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的認可,也是中瑞兩國近年來不斷深化的緊密關系,特別是金融領域合作關系的體現。” 毛雷爾說道。

談及參加此次G20會議的感受,毛雷爾強調,眾多重要的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監管的發展都是G20的產物。因此,瑞士直接了解並積極參與20國集團的工作十分重要。而作為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士願意發揮其作為主要金融中心的專長,為幫助建設一個穩定、開放的國際金融體系這一共同目標,建設性地參與G20接下來的一系列舉措當中,而打造這樣的金融體系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人民幣已經成為連接中瑞兩國的重要橋梁。

“人民幣對瑞郎的直接交易是進一步加強中瑞兩國雙邊金融與貿易關系發展的重要一步。”喬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中國央行已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展人民幣對瑞士法郎直接交易,交易於2015年11月9日起開始生效。交易的實施也標誌著瑞士法郎成為第七個無需兌換為美元便可直接與人民幣交易的主要貨幣。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規定,銀行間人民幣對瑞士法郎交易價每天在5%的幅度內浮動。人民幣兌瑞郎直接交易的開通將有助於降低市場主體匯兌成本,也將促進和加強人民幣在公司企業和金融機構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

喬丹介紹稱,瑞士法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貨幣之一,雖然瑞郎不是中國第一個批準進行直接交易的貨幣,但很高興交易在瑞士努力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時候得以實施。這對所有涉及中瑞貿易關系中的經濟體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消息。

近年來,隨著中瑞兩國金融領域商業界不斷增長的需求,瑞士和中國自2013年起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為建立人民幣清算中心提供支持。瑞士國家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於2015年1月份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瑞士也隨之成為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2015年10月,中國建設銀行獲得在蘇黎世開設分行的營業執照,開設了其在瑞士的第一家分行。除了在蘇黎世為中國和瑞士的客戶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務之外,中國建設銀行也將作為人民幣清算銀行在瑞士運營。瑞士作為金融中心將實現其在歐洲作為具有競爭力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

在提及中瑞簽署自貿協定時,毛雷爾認為,這一協定的簽署不僅可以促進雙方經濟增長,也可以為雙方消費者帶來更便宜的產品。中國當下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通過跟瑞士高新技術、高端產業的合作,有助於中國的產業轉型。而對於瑞士這樣的小型經濟體來說,中國龐大的市場將提升其產品的競爭力。

“在中國深化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瑞士將為探索中的中國金融改革帶來借鑒。”毛雷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道。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13

2016年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共識與成果發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803.html

2016年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共識與成果發布

一財網 王琳 2016-02-27 17:57:00

2016年2月26至27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舉行。這是中國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後主辦的首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會議發表視頻講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和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共同主持了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國際金融架構、金融部門改革、國際稅收合作、反恐融資、綠色金融及氣候資金等議題,並發表了聯合公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國財政部獲得的材料顯示,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下稱為“會議”)認為,全球經濟形勢繼續複蘇但並不均衡,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加大。在認識到這些挑戰的同時,會議認為近期市場的過度波動與全球經濟基本面溫和複蘇的狀況並不相符。

會議強調將各自和共同采取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來應對風險、增強市場信心和促進經濟增長。

會議提出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並確保債務率保持在可持續的水平。貨幣政策將繼續致力於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價格穩定。

會議重申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並同意就外匯市場進行密切討論溝通。

會議同意將繼續研究G20在必要時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增長和穩定。

會議同意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改革議程,包括制定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以及建立一套指標體系以更好地評估和監測各成員結構性改革進展。

會議同意研究應對全球貿易和投資疲軟的政策措施。

會議重申繼續推進基礎設施投資,鼓勵多邊開發銀行制定支持高質量項目的量化目標,加強新老多邊開發銀行合作,並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

會議歡迎201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改革生效,支持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IMF第15次份額總檢查,並支持世界銀行按照達成一致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實施股份審議,逐步實現平等投票權。

會議承諾將更好地監測資本流動,及時識別風險,應對大規模資本流動波動挑戰,並強調充足和有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的重要性。

會議支持就研究可能擴大特別提款權(SDR)的使用開展進一步工作。

會議重申將繼續及時、全面和一致地落實已有共識的各項金融改革,按計劃推進其余標準制定工作,繼續密切監測並應對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脆弱性,總結宏觀審慎框架和工具的經驗教訓,繼續加強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監管,並繼續加強普惠金融議程。

會議核準了關於全球落實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項目的包容性框架。中國將建立一個國際稅收政策研究中心,目的是進行國際稅收政策研究和設計,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

會議承諾堅決打擊恐怖融資,加強合作和信息交流。

會議同意研究識別綠色金融面臨的機制和市場障礙,並根據國別經驗就如何增強金融體系動員私人資本開展綠色投資的能力提出方案建議,呼籲及時實施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並重申致力於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本次會議圍繞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在財金領域為G20杭州峰會進行必要的準備。中方願與G20各方一起,攜手同行推進G20財金渠道盡早鎖定各項成果,為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基礎,為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做出貢獻。

樓繼偉表示,深化結構性改革是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中長期挑戰的根本手段,核心是矯正各種扭曲,改善資源配置。

樓繼偉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一是簡政放權、放松管制。目前中央政府已精簡幾百項行政審批事項,所有城市都設有行政服務大廳,加快了相關審批事項的辦理,極大地鼓勵了創業和創新。

二是價格改革,如對工商業十分複雜的天然氣多軌價格實施並軌。

三是鼓勵創新,包括通過稅收政策或設立社會資金參與的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創新。

四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削減低效支出,包括減少不利於環保的相關支出、解決支出的碎片化問題等。同時加大對“去產能、去庫存”的支持力度。

五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包括推進義務教育資源的可攜帶、統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支持農民工進城就業和定居等。

樓繼偉表示,這些政策在短期內已取得較好成效,並對經濟增長具有促進作用。當然,中國也在積極推動更為困難的改革任務。目前看,改革總的效果是好的,經濟結構不斷得到優化。2015年,中國經濟中消費占GDP比重達到66%,服務業超過55%,投資占比大幅減少,但社會投資特別是技術設備投資增長較快。這些改革措施使資源配置得到改善,就業比較充分,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支撐了全年6.9%的增長。今年,中國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這也需要通過適宜的總需求管理和推進改革來實現。

樓繼偉指出,基礎設施投資是推動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並可提升潛在增長率,促進中長期經濟增長, G20各國應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樓繼偉強調應對BEPS的重要性,呼籲G20盡快建立公平和高效的包容性框架,有效落實BEPS相關成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介紹,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健,增長的結構和質量不斷改善,新的增長動力不斷湧現,未來增長空間仍然可觀,並將繼續為全球增長做出突出貢獻。在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風險上升的背景下,G20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強政策協調,包括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穩步複蘇,在必要時就相關經濟金融事務進行討論溝通,並運用各自政策工具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G20應繼續強化結構改革議程,保持改革動力,為全球經濟中長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周小川表示,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不可或缺。中國作為G20主席推動重啟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G20可通過重點討論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國際主權債務重組體系和債務可持續性、跨境資本流動、全球金融安全網、提高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用等議題,共同塑造更加平穩有序的國際貨幣金融環境。

周小川建議,G20應繼續推動全球金融部門改革。G20可重點討論如何全面、一致和及時地落實危機以來的改革措施,包括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歷次向G20報告並經批準的各項改革,並按計劃推進新監管框架的其余標準制定工作。G20還可探討宏觀審慎框架和工具在執行中的經驗教訓,關註市場化融資領域的潛在風險和防控手段,並推動加強對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監管。為使金融發展惠及所有人群,G20還可加強普惠金融議題討論,重點關註數字普惠金融和指標與數據。

周小川指出,為促進更加可持續和環境友好型的增長,中方任主席國後推動建立了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以鼓勵各方根據各國國情特點,深入研究如何通過綠色金融調動更多資源用於綠色投資。

按照2016年G20財金渠道工作計劃,今年第二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將於4月14日至15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14

央行副行長:我國暫未打算發行大額人民幣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1/990462.html

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央行尚沒有發行大面額人民幣的打算。

Pbu405234_10.thumb_head

去年網上熱傳的“第六套人民幣”中赫然出現500、1000的大額鈔票。針對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發行大額人民幣的聲音,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央行尚沒有發行大面額人民幣的打算。

法晚記者了解到,此前,央行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央行註意到,在從事大額交易、特別是買大件商品的時候,現在鈔票的面額比較小攜帶不便。但是,大額現鈔用於小額交易時又不方便找零。與此同時,大額鈔票在面對造假時,會給持有者帶來更大的損失。且發行大額現鈔還有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且隨著電子支付制度已在很大程度上可解決現鈔的攜帶和大額交易的便利性問題。

  • 法制晚報
  • 趙慶
  • 李潔 陳斯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06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 但實施非常困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3894.html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 但實施非常困難

一財網 張菲菲 2016-03-19 09:48:00

全球需要結構性的改革,現在貨幣政策的效用已經越來越低,所以世界必須要依靠結構性的改革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但實施非常困難。

他表示,全球需要結構性的改革,現在貨幣政策的效用已經越來越低,所以世界必須要依靠結構性的改革。證據顯示,結構改革可以使得經濟增長重新回到高速增長的軌道,金融系統的改革、法治建設,尤其是對產權的保護,這樣可以增加對經濟增長的支持,而且市場改革可以使得生產率提高,促進競爭。還有其他最重要的改革領域就是要開放市場。所以,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但是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原因在於,首先,無論是在市場和政策制定的過程當中,政策制定者往往希望依賴過去的一些辦法來指導經濟。第二,通常改革會造成短期內的一些損失,但是在中長期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需要非常強的政治核社會的改革,因為那些在改革當中被影響到的人群是會感到痛苦的。最後,改革是需要領導人來承擔責任的。

編輯:蘇蔓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681

建行行長王祖繼:2016年“爭取正增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4/4769625.html

建行行長王祖繼:2016年“爭取正增長”

一財網 張菲菲 2016-04-01 13:34:00

“本著既要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的宏觀政策要求,又要保證建行作為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要求,建行今年爭取正增長。”對於2016年度的盈利狀況,王祖繼表示。

3月31日,去年剛剛接任中國建設銀行(下稱“建行”)行長的王祖繼,迎來他在建行第一個財年業績發布會的公開亮相。王祖繼接棒國內第二大行行長的不足一年時間,銀行業正在忍受著利潤增幅放緩和資產質量惡化的雙重考驗,建行也不例外。過去的2015年,建行凈利潤增速減至0.28%,不良貸款率繼續上升至1.58%,不良貸款額1659.80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

今年爭取正增長

“本著既要提高實體經濟的效率的宏觀政策要求,又要保證建行作為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要求,建行今年爭取正增長。”對於2016年度的盈利狀況,王祖繼表示,2016年金融形勢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銀行秉持穩健經營和可持續增長,凈利潤增長要保持合理的範圍,凈利潤增長取決於很多因素,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加之供給側改革和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的改革,必然反映到銀行業的負債端,關系到資產質量的惡化,進而影響到資產減值損失,今年建行爭取正增長。

2015年,建行利潤增幅減至1%以下,資產減值損失支出同比增加51.3%,達到936億元,不良貸款率繼續上升至1.58%,不良貸款額度1659.80億元,較上年增加528.09億元。

對於不良風險的防範和處置,建行副行長楊文生表示,存量不良資產要想辦法化解,處置不良資產的主要思路是:第一努力催收,第二核銷,第三批量轉讓。

對於增量的不良資產,楊文生表示,要對增量不良資產嚴格把關。對商業銀行兩方面能力最本質、最重要,一個是對客戶的服務能力,一個風險的管理能力。對於信用風險的防範,第一是對客戶進行細分,因為每個細分行業和趨勢不同,在細分基礎上專業化,判斷行業趨勢,第二是針對企業的特點和行業內客戶的商業模式,制定選好客戶的標準;第三是在客戶細分和行業專業化方面,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優化貸款流程,在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環境下,銀行不良不上升很難,希望通過增強建行的盈利能力,通過改革轉型轉型發展形成更多盈利,有效管控資產質量。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的轉型之痛,作為順周期的銀行業難以獨善其身。對此,王祖繼表示,今年去產能、去杠桿的政策正在研究和推出過程中,今年“兩會”國家提出中國未來5年鋼鐵行業去產能1億~1.5億噸,未來5年煤炭行業減少5億噸,目前國家對企業的兼並重組還沒有詳細的安排,所以對銀行資產端的影響還沒有詳細的對號入座顯現,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要看政策落地的幅度,處理好在資產減值的支出,今年爭取利潤正增長,從而實現可持續的增長。

年報顯示,建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余額逐年下降,從2014年的1338億元降至2015年的1303億元,通過嚴控信貸總量,嚴格執行名單制管理要求,對客戶分類施策,主動實施信貸推出,加強貸後管理,有效管控重點領域風險。

正在研究債轉股

“債轉股政策正在研究過程中,目前還沒有對銀行經營層面的細化。”王祖繼表示,這要看國家通過何種形式去杠桿,建行正在落實去產能,在去產能領域從煤炭、鋼鐵信貸情況看,貸款量上逐年減少,客戶保持在很好的水平。當前杠桿率在非金融企業偏高,信貸政策和客戶選擇是非常註重的方面,通過轉型發展多功能服務來維護優質客戶。

當前在國家去庫存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通過執行房地產信貸新政,成為鼓勵居民購房的主要載體,除了降低首付比例,市場上還出現了類似於零首付的住房按揭貸款,目前關於銀行住房按揭貸款的風險也備受關註。

作為國內住房按揭貸款最大的商業銀行,王祖繼表示,建行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按照銀監會對銀行的房貸政策執行,將房地產風險作為控制信貸風險的重要方面,已經成為風控的重要領域。房地產領域需要很好的信貸政策支持,一方面對於開發貸款要嚴格控制,一方面在住房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王祖繼進一步表示,今年房地產出現更複雜的情況,結合供給側改革宏觀環境考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大幅波動,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沒有很好的成效,這對銀行提出了更嚴格的挑戰,需要加強在房地產客戶名單和區域化的管理,將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到實處,在支持住房在供給側創造各方面條件,支持城鎮化和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革,在個人住房領域持積極的態度,盡可能滿足客戶自主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覆蓋率超過100%是非常好的水平

當前,銀行業不良資產的激增,多家銀行撥備覆蓋率已經逼近監管紅線150%的水平。年報顯示,2015年建行撥備覆蓋率150.9%,僅滿足監管當局的要求。

從銀行業數據看,2015年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1.2%,較2014年末下降50.9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71.7%,較2014年下降61.0%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81.0%,較2014年末下降37.0個百分點。

對於目前市場上熱議的實施動態調整的撥備覆蓋率指標呼聲,王祖繼表示,撥備覆蓋率指標是從國際通行管理,監管當局沒有標準一致的水準,從宏觀審慎監管到微觀審慎監管,中國監管當局設置了150%的監管紅線,對市場主體特別是銀行在當前發展階段是必要的。

“覆蓋率超過100%是非常好的水平。”在王祖繼看來,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加大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的各項政策的實施,對銀行業的資產質量變化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銀行對於調整撥備覆蓋率指標有客觀的需求,據了解,銀監會正在研究調整撥備覆蓋率,更有利於銀行業的發展,更有利於加強風險的管控,正在研究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具體調整到水平要看監管當局的態度。

王祖繼表示,建行始終將控制信貸風險作為最主要的任務,所以還是按照更高的覆蓋率標準在經營管理中進行要求,將抵禦風險和化解風險作為重要指標,為了實現抵禦風險和化解風險能力的保證,加強前端控制風險和信貸政策,在前端做分風險控制,後端做好化解風險,在資產減值做好平衡,使得不良損失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

建行與安邦正在談判中

3月14日,喜達屋發表聲明,收到中國安邦集團等三家機構組成的投資體發來的收購要約,安邦收購喜達屋一事浮出水面。

面對建行是否為安邦提供貸款的提問,王祖繼回應稱,在建行轉型發展戰略下,加大海外業務發展是轉型的重要方面,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和企業“走出去”戰略是發展海外業務的重要方面。“對於國內企業在國外並購,建行會按照商業準則積極參與企業海外並購,安邦收購在商業談判的過程中,屬於不便公開的階段,等有了結果我們會正面回應。”

對於5月1日正式啟動的營改增對於銀行產生的影響,王祖繼回應稱,營改增是國家重要財稅改革,金融業營改增內容正在制定過程中,有關部門營改增整體在各行業的稅收持平或者減少,至於銀行業稅基調整的幅度,還在測算過程,將對銀行產生一定影響,具體影響還要看具體的調整幅度。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85

最佳行長

被芷筠封為偶象,澳洲儲備銀行行長史蒂文斯結果九月榮休了,由副行長洛克接替。

史蒂十年任期飲譽全球,除一度令袋鼠國創下史上經濟逢渤期最長,被經濟學人評為明日之星大國外,更重要是史蒂黃金十年,成功建立現代中央銀行應有典範----獨立性。

話說,老史制定政策完全按本子辦事,通脹目標二至三及就業市場以外,一切不予以理會,基於如此,坊間盛傳「中文好」及「茱利亞」在任總理期間,有過相當微言。

期時強澳元、息偏高,但老史偏偏不予配合,懶理當年財長老闆多次促請減息訴求。

史蒂行長見證經濟繁榮、澳元創過歷史新高的一頁,更具記錄意義在於,上任時澳洲利率為七厘二五,離任在即,十年間經他手,一劈劈足五厘半。

換言之,假設袋鼠息維持不變的話,洛克九月上任,僅得一厘七五利率空間可作調整,以每次四分一厘利率下調幅度的話,洛克只得七次,相比史行長二十二次太有先天不足之感。

輩份及聲譽極高的前前副行長麥法蘭對洛克推許有嘉,認為屬於絕佳人選,就算委任前未被諮詢的在野影子財長,亦形容洛克是不二之選。

但小洛比老史更艱巨,通縮形勢下不旦證明弱貨幣,高樓價難以刺激經濟及物價,更甚是大靠山中國似晴實暗,成熟國央行更各懷鬼胎。

講洛克,不得不提原來亦屬於麻省理工作品。麻省理工先有伯南克,繼有德拉吉,加入洛克之後,幾乎肯定成為全球生產最多央行行長的學府。

屬於麻省陣營,還包括現任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及前英倫銀行行長默文金。

於是,有人擔心洛克亦鷹亦鴿立場,最終要亦被歸化為寬鬆大聯盟成員,據記錄,洛克提澳元價格脫離基本面次數,多於通脹及資產市場壓力

當今之世,全球貧富不均,左右勢力各自抬頭,兼以政策混亂,有人歸咎正正是伯老及吉叔組成的荼毒二人邦遺害人間,惠譽一個簡單統計,原來截至昨日為止的的全球利率水平計算,因為負利率令投資界承受的虧損,每年最少有240億美元,花旗更話肯定每年大幅遞升。

荼毒二人邦中門大開,任由市場步步逼宮,繼對沖Ray之後,債王Bill亦揚言,既然再鬆一鬆,何不直昇機派一派。

袋鼠國通縮令羅尚沛耿耿於懷至今,但願洛克既為澳洲保得著貞節,亦為荼毒二人邦解脫。

按薪酬,史行長任內最高見過一百萬澳元年薪,有仔女的話,懇請鼓勵他們要努力向上做陳德霖,未致於不勞而獲,但比耶、德、史、黑、周等各重量級央行把手,他的工作實在太太太太容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735

歐洲投資銀行行長霍耶爾:不排除與亞投行聯合提供融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134.html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歐洲投資銀行行長(EIB)霍耶爾(Werner Hoyer)在5月26-31日率領高級代表團正式訪問中國。

據悉,在此次為期五日的訪問中,霍耶爾的訪問核心主題為加強EIB與中國合作、推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為此,霍耶爾將在北京與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外交部部長王毅、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胡懷邦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行長金立群會面。此次EIB預期將與AIIB達成進一步深入合作的新框架,簡化聯合資助項目的流程,並確保雙方定期舉行戰略對話。

與此同時,此次霍耶爾訪華還將加強對中國氣候變化相關投資方案的支持。

將同亞投行達成合作新框架

EIB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公共銀行,也是歐洲的長期借貸機構。此次,霍耶爾訪華,也希望為鞏固EIB與中國同行之間的合作創造良機,並對中國、亞洲和歐洲的投資活動提供支持。

此次,EIB不僅安排了同AIIB負責人的會談,而且還預期同AIIB達成進一步深化合作新框架,並希望可以確保雙方保持定期的戰略對話。

在AIIB創辦階段,EIB曾與AIIB緊密合作,分享技術與財務方面的經驗。此前,霍耶爾在今年4月初表示,將在五月訪華期間尋求同AIIB合作的可能性,並稱EIB內部已經對AIIB有不少討論,兩家投資銀行不排除合作和提供聯合融資的可能性。

此前金立群也表示,將在2016年二季度為首批項目融資。隨後,多家國際機構表現希望同AIIB進行項目對接或合作的意願。

霍耶爾還表示,中方提出要參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提出的投資複蘇計劃,他對此有較高期待。

另一家歐盟層面的銀行機構歐洲複興開發銀行(EBRD)則期待在中亞的項目上與亞投行合作。EBRD之前表示,將在2016年終同AIIB在兩個基礎設施項目上進行合作融資。

加強對華氣候變化投資支持

霍耶爾在行前指出:“本周的訪問將推動EIB與中國夥伴加強合作,對中國及世界各地的關鍵投資活動予以支持,其中就包括共同支持氣候變化相關投資。”

“應對氣候變化是一項全球性挑戰,2010年以來已成為歐洲投資銀行在中國的工作重點。中國是歐盟銀行的關鍵合作夥伴,我們期待早日實現雙方的共同目標。”他表示。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此行霍耶爾將與中國財政部簽署諒解備忘錄,加強對中國氣候變化相關投資方案的聯合支持。

與此同時,霍耶爾還將離開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實地考察,親自走訪內蒙古省會呼和浩特市附近歐洲投資銀行支持的防沙漠化重新造林項目,以及使用天然氣代替煤炭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空氣汙染的采暖項目。

歐洲投資銀行代表團還將與內蒙古省長會面,討論內蒙古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計劃,以及歐洲投資銀行如何對相應行動計劃提供支持。

此外,霍耶爾將出席由國家開發銀行主辦的D20峰會並做主旨發言。D20峰會齊聚G20的國家金融機構和多邊發展銀行,共商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提高生產力大計。

目前,EIB對氣候變化相關投資的借貸規模為世界最大,綠色債券發行量亦領跑全球。在2015年,歐洲投資銀行共計為全球氣候變化相關項目提供206億歐元貸款,創下歷史記錄。

這一數據充分表明歐洲內外能夠降低排放、改造基礎設施以適應氣候變化。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的投資項目得到了歐洲投資銀行的堅定支持。

同年,歐洲投資銀行對歐洲以外氣候變化項目的借貸額占放貸總額的30%。到2020年,歐洲投資銀行計劃將放貸總額的35%用於歐盟以外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87

中行副行長朱鶴新辭職 赴四川任副省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408.html

6月7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朱鶴新的辭呈,因工作調動辭去中國銀行執行董事、董事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及副行長職務。

與此同時,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朱鶴新任副省長工作分工,朱鶴新主要負責金融、商務、投資促進、外事僑臺、工商行政管理、民營經濟、服務業等工作。

朱鶴新1991年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在加入中國銀行之前,朱鶴新在交通銀行工作22年,並擔任多個職務。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先後擔任交通銀行公司業務總監兼北京管理部常務副總裁、總裁,並於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兼任公司業務部總經理,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兼任北京市分行行長,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任交通銀行副行長。2015年,朱鶴新加入中國銀行,2015年6月起任副行長。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朱鶴新離職前是中行排名最靠前的副行長,分管財務、運營、信息科技、支付清算、子公司等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31

民生銀行唯一副行長邢本秀被董事會解聘 或因個人考核“不理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947.html

民生銀行近日發布董事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以14票同意,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董事會解聘副行長邢本秀職務的決議。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公告中,民生銀行副行長是被“解聘”而非“辭職”。

一位民生銀行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民生銀行原副行長邢本秀之前在行內分管信用卡、原機構部,解聘的原因是去年年度個人考核不理想。

6月8日,民生銀行A股臨時公告稱,根據《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盡職考評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獨立董事本著公正、公平、可觀、獨立的原則,同意董事會解聘邢本秀先生副行長職務。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副行長遭董事會解聘在當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中比較少見。國有大行的副行長職位一般都由中組部任免,所以國有大行要想解聘副行長,董事會是不能隨意決定。但是民生銀行等民營股東占多的銀行情況不同,可以通過董事會解聘。

根據民生銀行此前發布的《關於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邢本秀位列第六,是該行目前唯一一名副行長。根據《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管理制度》的規定,高管人員績效薪酬與關鍵績效管理指標的達成情況掛鉤。

報告期內,民生銀行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根據董事會的授權,對董事會聘任的總行9位高級管理人員和47位分行行長和事業部總裁(含主持工作的副行長、副總裁)2014年度履職情況進行了盡職考評。總行高級管理人員的盡職考評包括領導力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

2015年年報顯示,高級管理人員列表中,邢本秀副行長報告期內稅前應付報酬總額為238.52萬元,高於同期民生銀行其他幾位行長助理報告期內薪酬 (三位行長助理報告其內薪酬在230萬元)。

但到了6月4日,在民生銀行發布的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中,邢本秀2015年度稅前薪酬的其余部分顯示他只有91.39萬元,這一數字只略高於2015年底才到任的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76.5萬元),明顯低於民生銀行其他高管,更低於幾位行長助理(均在170萬元以上)。

根據民生銀行《關於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2015年年度報告已披露公司領薪高級管理人員報告期內部分薪酬,經公司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確認,現披露2015年度公司領薪高級管理人員稅前薪酬的其余部分。

據了解,邢本秀早在2010年便被委任為民生銀行副行長。在加入民生銀行前,邢本秀於1988年至1991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綜合計劃司副主任科員; 1991年至1994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利率管理司主任科員、儲蓄處副處長;1994年至1998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銀行業務管理處副處長;1998年至2003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一司中國銀行監管一處副處長,中國銀行監管處處長;2003年4月至7月,任中國銀監會監管一部中國銀行監管處正處級幹部;2003年7月至2006年,擔任中國銀監會廈門監管局籌備組組長,黨委書記、局長;2006年至2008年,擔任中國銀監會遼寧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2008年至2010年6月,擔任中國銀監會人事部部長。邢本秀擁有遼寧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15

常振明辭任中信銀行董事長 李慶萍接任 孫德順任行長

中信銀行迎來了首位女執行董事長。

6月30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全票通過選舉李慶萍女士為該行執行董事長,不再擔任中信銀行行長。同日,孫德順由該行常務副行長職務升至行長。

中信銀行董事長常振明因其工作安排需要,提出辭去該行董事長職務,李慶萍的董事長職務自銀監會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起正式生效。

2014年5月,李慶萍接任中信銀行黨委書記;5月19日,被正式聘任為該行行長。僅兩年後,李慶萍便被提名為董事長人選。

在李慶萍擔任行長的這兩年時間里,中信銀行進行了多項變革,其中包括制定《2015~2017年戰略規劃》、提出零售“二次轉型”、對公業務推出“交易+”品牌、聯合百度設立“百信銀行”、變更行服和logo等多項措施。

中信銀行還加速布局互聯網金融,顛覆傳統銀行形象,嘗試發展互聯網金融和渠道一體化戰略。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傳統商業銀行之一,不久前中信銀行正式推出全新金融門戶,打造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根據中信銀行2015年年報,中信銀行資產規模突破5.12萬億元,在股份制銀行里僅次於招商銀行的5.47萬億和興業銀行的5.3萬億。但由於壞賬核銷力度較大和撥備的影響,該行凈利潤412億元,僅比上年增長1.15%。2014年,該行資產規模4.14萬億元,凈利潤40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李慶萍先後畢業於複旦大學和南開大學,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她是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李慶萍於1984年8月至2007年1月任農業銀行總行國際業務部幹部、副處長、處長、副總經理、總經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任農業銀行廣西分行黨委書記、行長;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任農業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個人業務部、個人信貸業務部總經理;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任農業銀行總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個人金融部總經理;2013年9月,李慶萍離開農業銀行加入中信集團,出任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一職;2014年5月接任中信銀行黨委書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