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代女性的百科全書?我們當不起” 《歡樂頌》里講的那些不歡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888

《小時代》《歡樂頌》這兩個故事有幾分相似:同樣在上海,同樣是關於幾個女孩的友誼,她們同樣要不斷撕逼又不斷和好。但後者更“現實主義”。(劇組供圖/圖)

《歡樂頌》導演簡川訸和女白領們聊完人生後才知道,“女生的友誼是十分敏感的”。

女編劇袁子彈對此有更精準的描述:“女孩子之間,總是帶著些試探、比較,甚至是一種看不慣的欣賞。”

“《小時代》出了電視劇版。”有人這樣調侃2016年4月18日開始在東方衛視播出的電視劇《歡樂頌》。

這一回,被拿來和青春而浮誇的郭敬明團隊做對比的,是向來板著面孔做劇,並因為《北平無戰事》《瑯琊榜》等劇而被無上推崇的東陽正午陽光團隊——主創人員清一色“大叔”。

然而,《小時代》《歡樂頌》這兩個故事的確有幾分眼熟:同樣在上海,同樣是關於幾個女孩的友誼,她們同樣要不斷撕逼又不斷和好。

“《小時代》拍得那麽美,大家羨慕那種生活,但其實很少能碰到那些事。”演員楊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曾經是《家有兒女》里可愛的小雪,現在,她是《歡樂頌》里最讓人討厭的角色之一——一個嘰嘰喳喳、無腦,還篤信成功學的小鎮女青年邱瑩瑩。

“但是《歡樂頌》里講的事,都是身邊能碰到的,你能產生同感。”楊紫說。

除了邱瑩瑩這樣的人物形象,劇中的其他幾個人物也有強烈的現實對應:總是利用資源和金錢擺平一切的富二代、愛慕虛榮的漂亮姑娘、有心理問題的企業高管、沒有背景和高學歷就連實習生也沒得做的小年輕……制片人侯洪亮因此為這部劇冠上了“現實主義”這個詞。

盡管只有“現實”沒有批判,《歡樂頌》也足以挑起人們的談興了。

女性之間“別扭的友愛”

相較《小時代》,編劇袁子彈更願意拿《老友記》《欲望都市》,乃至《粉紅女郎》與《歡樂頌》對比。

袁子彈和導演團隊的謀劃是:“帶給大家一組有意思的人物,讓她們陪伴大家成長。”因此,一開始,這部電視劇就被設定為季播——季播劇也有更多實際性的好處:話題熱度可以更持久,商業表現可以更穩定,就連劇情設計,也可以及時調整。

財經女作家阿耐在《歡樂頌》原著小說中設計了這樣一組“有意思的角色”:為所欲為的富二代曲筱綃;孤兒、患有親密關系障礙的高智商女高管安迪;虛榮、洞察人情世故,卻飽受家庭經濟折磨的樊勝美;單純、愛咋呼,智商和情商都讓人著急的邱瑩瑩;小康之家的乖乖女關雎爾。

這是五個女人的戲,但電視劇開拍前,導演孔笙請來十幾位女白領,讓她們和制片人侯洪亮、導演簡川訸等一幫“大叔”主創聊人生。

“聊這一次非常管用,你看書、看婦女雜誌,都不如聊這一次。”導演簡川訸後來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歡樂頌》第一主題是友誼,簡川訸從那次懇談中知道“女生的友誼是十分敏感的”。

“女生的友誼不像男生,哥們就是哥們。女孩子之間,總是帶著些試探、比較,甚至是一種看不慣的欣賞。”女編劇袁子彈對此有更精準的描述。

曲筱綃和安迪從一開始就不對付,卻因為曲筱綃需要安迪的才華,形成了最穩固的關系。安迪起初十分欣賞樊勝美,但因為樊勝美過分虛榮而起嫌隙,在得知樊勝美性格缺陷的家庭成因後,又很快釋然。安迪不理解邱瑩瑩為什麽要相信不靠譜的成功學,邱瑩瑩不明白安迪為什麽瞧不起父親給自己買的書,盡管二人在劇中的和解有些莫名其妙,但終究,安迪意識到邱瑩瑩的簡單和快樂,邱瑩瑩也知錯就改,實現了自我成長。至於曲筱綃和樊勝美,很多時候互相較勁,卻在許多事情上意見一致,比如跳肚皮舞,以及應對男人的技巧。

“女生的關系就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關系。”袁子彈總結,“女性友誼的轉變,往往不是因為驚濤駭浪,而是一些小事。”

袁子彈因此在劇本中對原著的友情線進行了微調:讓高情商的樊勝美,和高智商低情商的安迪,關系建立得更緊密,她們的優缺點對比也就更為明顯,誤會也會更波瀾起伏;曲筱綃和樊勝美之間則特別強調“別扭的友愛”,讓曲筱綃一面嘲笑樊勝美的“地攤貨”,一面在樊勝美入獄時,第一時間把她撈出來,在樊勝美家里遇難時,也毫不猶豫施以援手。

“當然,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得更多的,可能是女性友誼螺旋式的下降。”袁子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們除了要展現現實,當然也要給現實一些期待和美好。”

嵌在這些女孩子友誼之中的,是她們的事業、愛情和親情。一些女性話題在這樣的構架中漸次展開:曲筱綃痛恨小三,卻在得知趙醫生有一位相處七年的女友後,仍要“競爭上崗”;邱瑩瑩因為不是處女而被第二任男友拋棄,曲筱綃卻能和趙醫生日夜貪歡(這一在原著中重要的情節組成,搬上熒屏只能成了“花式吻戲”);邱瑩瑩和每天加班的關雎爾反複討論,到底工作重要還是婚姻重要;樊勝美的問題則是:是不是必須嫁一個金龜婿?

從這部戲殺青開始,導演簡川訸就總是被問:“許多情節涉及女權主義的討論,你作為男性怎麽處理?”

“我們只是把問題充分呈現了,如何理解,主要看你站在哪個角度來考慮這些問題。”簡川訸回答。

看上去有些回避問題,然而這也是編劇袁子彈的本意。“女權並不是說,所有的女人都要追求同樣的生活。女權應該是,讓不同的女性滿足不同的需求,追求她們想追求的權利。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我既不排斥那些畢了業就結婚的人,也不排斥那些努力的工作狂。”袁子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放回到劇里,“婚姻、小三、處女,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邱瑩瑩有邱瑩瑩的想法,曲筱綃有曲筱綃的想法,”袁子彈說,“五個女孩就是在許多問題上各持態度,才能引發討論。”

主創團隊曾經討論過一個話題:關雎爾是不是就是人生最好的狀態——沒那麽愚蠢,也沒那麽聰明,有個幸福的家庭和平穩的人生。

事實上,正是因為這種“一切都還好”,袁子彈一度覺得,關雎爾也許是五個人物里最單薄、最容易失去存在感的一個。她後來給關雎爾找到了一個把手。“面對立場鮮明的姐姐們,她一直在找自己的路。事實上她一直在劇中發問,發現問題,然後討論問題。”袁子彈解釋。

有人評價《歡樂頌》是“當代女性的百科全書”。“這我們肯定當不起。”袁子彈說,“但的確是這個方向,我們希望引起女性們的探討。”

有錢人終得善果,“政治不正確” 還是“赤裸裸現實”

因為邱瑩瑩,演員楊紫自《歡樂頌》開播以來背了不少罵名。

劇情鋪展階段,邱瑩瑩的確是那個最容易招罵的角色:電梯出故障,五個女孩子被困,她哪壺不開提哪壺,嚼著零食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聽說過的電梯失事事件;對人沒有辨識能力,把渣男誤當真愛,沒完沒了地秀恩愛,朋友們好意提醒,她反倒毫不領情。

“邱瑩瑩太傻太蠢了,對我來說,演她可能真的不是件好事。”楊紫說。剛開始看到劇本,她更想演曲筱綃。“雖然曲筱綃跟我也沒那麽像,但我喜歡她身上那種北京女孩常有的很‘颯’的感覺,幹什麽事都很爽快。”

楊紫還是硬著頭皮接下了邱瑩瑩的角色,為的是能和侯洪亮的團隊再合作一次。兩年前,東陽正午陽光出品的《戰長沙》在湖南衛視播出,口碑不錯戲卻沒紅,楊紫是女一號。那是楊紫在漫長的青春轉型期中,因為發胖、起痘而無戲可接之時,極少數的作品之一。

她說服自己來演邱瑩瑩的理由是:“邱瑩瑩的存在可以襯托其他姐妹。生活中,我們都會有邱瑩瑩身上的某種缺點,如果你不演,這個故事也就沒了立體性。”

邱瑩瑩究竟有多討厭?原著作者阿耐提到這部小說人物的創作時曾說:“我唯有寫邱瑩瑩時,總會滿心抓狂,恨不得撞墻。我也想制造事件刺激她腦袋靈光終於拎得清,可人物自有性格,我沒法強拗,只好在每次寫到她時自虐。”

也有人抗議:“我身邊從未見過邱瑩瑩這麽討厭的人。”“那是因為我們只能寫五個女孩,不能寫五萬個女孩。”編劇袁子彈回應。

為了讓邱瑩瑩不那麽討厭,主創團隊想了不少辦法:給楊紫加些“吃戲”,讓她體現出這個人物可愛的一面;讓邱瑩瑩和父親有更多溫情的互動,也給一心想讓女兒留在大城市的父親更多著墨,讓人物更能得到理解。

楊紫自己也為邱瑩瑩設計了不少討喜的小動作:著急時有點兒說不清話,眼睛就滋溜溜亂轉,小手和小腳動來動去。這些設計,在15集過後起到了一些效果,那時候邱瑩瑩已經“找回了智商”。

15集過後,觀眾們越來越多地發現,最招人討厭的也許並不是邱瑩瑩。演員蔣欣因為飾演樊勝美,一度被認為是整部戲的顏值與演技擔當。但當樊勝美令人討厭的一面開始顯現,就連在社交網絡上對蔣欣的贊美也跟著少了。

樊勝美虛榮,向追求自己的老同學謊稱自己一人租住了一套公寓,後來發現老同學開的寶馬3系是租來的,於是先刻意保持距離,再幹脆變成冷嘲熱諷。在小說的最後,樊勝美依然孑然一身。

富二代曲筱綃的結局要好得多。曲筱綃驕縱任性、拜高踩低,處處體現有錢人的優越感。

小說中,曲筱綃與關雎爾都喜歡上了趙醫生,趙醫生長得帥三觀又正,深知“筱綃做人有兩套標準”“千方百計對人”,卻還是願意與曲筱綃廝守。

有錢人終得善果,這被許多網友認為是小說《歡樂頌》最大的“政治不正確”,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最赤裸裸的現實”。而原作中冷不丁透露的精英階層冷眼旁觀式腔調,也讓許多讀者感到不適。作家阿耐本身也是一家民企的高管。許多人認為,安迪就是阿耐本人的影子。

“小說可能確實更接近精英視角。”編劇袁子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因此在劇本中一再加強邱瑩瑩和關雎爾的想法。至於原作中冷峻的人性分析,在劇中則變成了不溫不火的旁白。電視劇因此比小說溫婉得多,也弱化了現實的殘酷。

如今被讀者和觀眾大肆討伐的“階級性”,其實早在2013年小說剛剛完成時,阿耐就闡釋過自己的想法:“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硬件,比如父母遺傳的智商、體質、長相等;另一方面是軟件,成長就像海綿吸水,父母的見識、家庭所處的階層、家庭所處的地域、家庭的經濟狀況等,直接影響一個人所受的初期教育。而成熟,是對成長過程所受教育有意無意的反芻與揚棄。”

電視劇會如何處理結局,現在還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16

女性領導企業緣何“害怕失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340.html

女性企業家在經濟領域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事實表明,亞太地區的女性企業規模往往小於男性企業,其收入在100多萬美元以上的僅占極小部分。

在很多人看來,女性領導者往往在溝通、細節、平衡個方面都更有優勢,那為何企業的發展卻反而容易受限呢?

“害怕失控”可能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安永一項針對亞太區女性企業家的最新調研顯示,該地區女性企業家普遍有信心且制定了大膽的企業擴張計劃,但在成功實現業務擴張的道路上仍面臨著一些關鍵的 執行障礙。143位受訪者中的絕大多數(90%)表示她們正計劃擴張公司規模,其中60%計劃發展全球性業務,16%正在向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市場邁進。這其中,近三分之二(58%)的受訪者已經開始探索外部融資選擇,而73%則承認外部融資的過程“道阻且長”。

安永亞太區成功女性企業家項目主管、安永全球中型企業市場拓展主管合夥人金美安表示:“女性企業家已經為亞太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僅今年的15位EWW參與者便在2015年創造了合計55億美元的收入。然而,我們的突破性調研顯示,女性企業家團體仍面臨一些關鍵的執行障礙,而這些障礙可能會阻礙她們充分發揮潛力。”

“包括在全球運營女性企業家項目的時候,我們都發現這一點,只有有了資金的支持,企業才能夠做大。但是我們發現,女性企業家往往在這方面有些顧慮或者是猶豫,她們不願意通過外部資金的引入來擴展自己的業務,其中一個擔心是,害怕這樣做會使業務的發展失控。”安永全球市場拓展委員會副主席Uschi Schreib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份調查顯示,女性企業家在很大程度上比男性企業家較少程度接觸股權投資、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網絡。因此女性持有的企業獲得的資本不足10%,在這其中,有42%的女性企業家甚至在亞太區沒有獲得過外部的融資和資金的支持。

“任何一個有企業家精神的人都想把自己的業務做大,我們發現在亞洲,特別是女性的企業家往往滿足於現狀,滿足於我這個企業能夠正常的經營下去就可以了,她們是這樣一種心態。但是在今天充滿競爭的環境下,如果你不增長就沒有希望,如果在激烈的競爭當中不把企業做大很有可能最後的結局是企業被淘汰、被並購。”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總裁兼副董事長張曉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她看來,除了容易滿足於現狀,還有另一個更深次的原因在影響著女性對於融資的接受程度,進而影響企業規模的發展。

“她們害怕失控,女性創業的初心往往是想能夠使她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權,如果追求外部的投資,她認為放棄了對企業的控制,把控制權放給了私募或是銀行,這對她來說是失控的表現。”張曉蕾說:“但是事實上,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融資或者是銀行的合作夥伴,其能夠給到你一個全新的視角,能夠幫你從更好的企業治理的角度去看問題,使得你的企業能夠更可持續、更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93

《福布斯》發布權勢女性榜 中國權勢女性人數世界第二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442.html

《福布斯》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權勢女性榜》。今年獲得“全球最具權勢女性”頭銜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這是她連續第六年獲此殊榮,也是她第10次上榜。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和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分別排在第二、三位。

2016福布斯全球十大權勢女性為:

  1. 安吉拉·默克爾,德國總理
  2. 希拉里·克林頓,美國總統候選人
  3. 珍妮特·耶倫,美聯儲主席
  4. 梅琳達·蓋茨,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
  5. 瑪麗·巴拉,通用汽車CEO
  6.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7. 謝麗爾·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運營官
  8. 蘇珊·沃西基,YouTube首席執行官
  9. 梅格·惠特曼,惠普首席執行官
  10. 安娜·帕奇卡·博丁,西班牙桑坦德銀行主席

今年美國共有51人上榜,占據絕對優勢。中國有8人上榜,成為上榜人數第二多的國家。

阿里巴巴高級副總裁彭蕾(排名第35)、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排名第38)、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排名第58)皆榜上有名。藍思科技的周群飛排在第61位。2015年3月,藍思科技IPO時,周群飛身家達到了83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最富有的科技界女性創始人。來自香港的朱李月華(排名第42)和周凱旋(排名第81)、長城汽車CEO王鳳英(排名第69)也躋身今年的全球權勢女性行列。

41歲的雅虎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是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

這份榜單對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權勢女性進行了排名,這些女性分別是政界、商界、科技界和慈善界的代表人物。福布斯稱,這100名上榜女性總共控制著1萬億美元的收入,影響著全球36億人。

榜單上共有32名公司高管、12名國家領導人、11名富豪(其中有9人從無到有創造了數十億美元財富)。上榜女性的平均年齡是57歲,41歲的雅虎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是榜單上最年輕的一位,90歲高齡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則是最年長的而一位。

今年落榜的女性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芙。她在5月因涉嫌違反財政法規而被彈劾。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基什納也是落榜者之一。另一位落榜者是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首席執行官伊麗莎白·霍爾姆斯。因曝出數據造假,這家估值一度高達90億美元的獨角獸初創公司瞬間崩潰,霍爾姆斯個人凈資產也一夜歸零。

今年福布斯在評選最具權勢女性時,不再將名人納入考察範圍,為的是騰出更多空間給那些進入政界打拼、在本國和國際舞臺上施加自己影響力的女性。因而,像安吉麗娜·朱莉、泰勒·斯威夫特等名人不再出現在這份榜單上。

今年政界12大權勢女性為:

安吉拉·默克爾,德國總理,排名第1

希拉里·克林頓,美國總統候選人,排名第2

珍妮特·耶倫,美聯儲主席,排名第3

樸槿惠,韓國總統,排名第12

米歇爾·奧巴馬,美國第一夫人,排名第13

蔡英文,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排名第17

米歇爾·巴切萊特,智利總統,排名第18

費代麗卡·莫蓋里尼,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排名第19

魯思·拜德·金斯伯格,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排名第23(並列)

艾琳娜·卡根,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排名第23(並列)

索尼婭·索托馬約爾,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排名第23(並列)

昂山素季,緬甸國家顧問,排名第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31

把試衣間搬進家里,看Stitch Fix如何顛覆女性購物方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3/156472.shtml

把試衣間搬進家里,看Stitch Fix如何顛覆女性購物方式
朱若愚 朱若愚

把試衣間搬進家里,看Stitch Fix如何顛覆女性購物方式

傳統零售商設法改善購物體驗的同時,線上個性化推薦機制也應運而生,Stitch Fix 就是其中之一。

“買衣難”是所有女性的共同煩惱。去實體店買衣服,挑選、試穿、買單,結果回家後又覺得不滿意,還得折返退貨,著實折騰!傳統零售商設法改善購物體驗的同時,線上個性化推薦機制也應運而生,Stitch Fix 就是其中之一。

Stitch Fix 剔除了購物最難的環節“選擇”,顧客再也不需要去實體店選衣服或者在網上搜衣服。支付 20美元的造型費,Stitch Fix 將根據你的個人偏好和需求為你推薦五件時尚單品,以定制盒子(Fix)的形式發給你,如果你願意,也可以選擇按月定時發貨。你在家試穿後,把喜歡的留下,不要的退回。如果購買其中任意一件,20元造型服務費可以抵扣。

filehelper_1465791443509_33

33歲的創始人 Katrina Lake 說道:“我們的世界從不缺少衣服、包包和鞋子,但要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大的挑戰。”Stitch Fix 所在的行業誕生了許多“獨角獸”,也見證了多個“獨角獸”的隕落。在她看來,“立足根本”才是關鍵,“有人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技術公司,有人則是一家區別於傳統零售的電商。”

那麽 Stitch Fix 呢?

“在 Stitch Fix,我們的許多員工都是零售業出身,我們清楚地知道什麽才是零售發展的動力。”

“數據科學+造型師”,提高單品推薦的精準度

《福布斯》預計 Stitch Fix 2015年的銷售額有 2.5億美元,而這個數字今年還將增長 50%。成立六年至今,該公司員工人數增加近兩倍,現在,Stitch Fix 擁有 2800位造型師,大多數為兼職,一般在家遠程辦公。公司有 1000多名倉管人員,分布在五大倉庫。

同樣是針對客戶的個人需求推薦商品,不同的是 Stitch Fix 采用“數據科學+造型師”的模式,推薦成功率非常高。這也是 Stitch Fix 脫穎而出的主要原因。

Stitch Fix 的總部位於舊金山金融區,距離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僅 5分鐘路程。在那里,傳統時尚零售商 Banana Republic 和梅西百貨每天有數百人進進出出,而真正買單的卻很少。傳統實體店與消費者互動有限,它們不知道消費者的穿衣尺碼、購買偏好和需求。

Gap 北美區前總裁 Marka Hansen 現為 Stitch Fix 的董事會成員,她打了個比方,“每進來的 100位顧客中,最後只有 25人買了東西,其余 75人抱著買東西的目的而來,卻空手而歸,而我們作為零售商卻不知道原因。”

相比之下,Stitch Fix 很好地把握住了消費者的心態。支付 20美元造型費的消費者,一定是希望最後能買到合適的單品,因此也十分願意填寫個人數據。

Stitch Fix 的數據庫十分詳盡,用戶的個人信息達 50余類(體重、內衣尺碼等),而網站所覆蓋的 200多個品牌,則包括 100~150個信息點(細分到顏色、袖長等)。

Lake 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Amazon(亞馬遜)35%的購買來自推薦,LinkedIn(領英) 50%的關聯是通過推薦匹配,而“Stitch Fix 100%的購買都是由推薦產生”,Lake 如是說。即使是“退貨”也被 Stitch Fix 當做是寶貴的數據,造型師們吸納負面反饋,以更好地校準顧客造型或單品描述。

Stitch Fix 相信,數據科學與造型師建議相結合,能更精確地幫助顧客挑選單品。計算機算法根據多源信息(顧客調查、天氣、Pinterest 討論板等)作出推算,接著造型師利用自己的豐富經驗再次審核,最後挑選出五件單品。當推薦機制越來越精準,回頭客也會越來越多。

Lake 聘請 Eric Colson 擔任公司首席算法官,後者是 Netflix 數據科學部門前副總裁。“我們的衣服不是獨家發售,價格不是最好的,物流不是最快的,但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的關聯性更強。”Colson 說道。

數據科學也讓公司在庫存管理方面占盡優勢。傳統零售商在季初都需要費盡心思地預估進貨量,然後再下單,而得益於計算機算法, Stitch Fix 能更靈活地管理庫存,降低庫存積壓風險。

從叛逆少女到身家近億,Katrina Lake 的創業之路

Lake 出生於舊金山,父親是公立大學醫生,母親是日語老師,小時候 Lake 從未想過以後會做起生意。

90年代末,剛剛進入青春期的  Lake 還叛逆了一陣子,成績也開始下降。父母為了讓她的生活回到正軌,把家搬去了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個小鎮,15歲的 Lake 與這里格格不入,也交不到朋友。她發現只有考上大學才能回到西海岸,於是開始發奮讀書。

2001年,Lake 考入斯坦福大學,畢業後進入咨詢公司 Parthenon Group 擔任顧問,為 IHOP,Kohl’s 等餐廳和零售商提供咨詢。期間,她見證了實體零售的興衰,也正因為如此,她決心改變零售業現狀,於是她重新回到學校,攻讀商學。

在提交給哈佛商學院的申請論文中,Lake 寫道:“男性程序員用科技改變了撲克牌、棒球運動,發明了電子產品的比價購物引擎,但是由於歷來很少有女性創業者具備技術背景,因此針對女性的服務從科技中受益較少。”

“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零售公司的 CEO,同時以技術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Lake 的這句話也回答了文章開頭的問題:Stitch Fix 是一家零售公司,也是技術公司。

filehelper_1465791470915_80

(上圖:Stitch Fix 創始人 Katrina Lake)

進入哈佛,Lake 提出了一些創業方案,而關於 Stitch Fix 的想法是她在遭遇一次次糟糕的購物體驗後產生的。當時,芝加哥的 Trunk Club 已經在做類似的事 – 為講究著裝但討厭逛街的男性提供私人造型師服務。Trunk Club 為男性客戶寄出挑選好的單品,客戶收到試穿後,如果不合適可以退回。但 Trunk Club 針對的是男性,在女性市場,這種模式還是空白。

還在哈佛讀書的 Lake 聯手 Erin Morrison Flynn 開始了創業,後者是她斯坦福校友的妻子。 她們創辦了 Rack Habit(就是 Stitch Fix 的前身),邀請波士頓的朋友在線填寫表格,註冊個人信息(包括風格偏好等)。她們去精品店進貨,刷光了 6000美元額度的信用卡,以打包的形式為顧客寄出裙子、襯衫等單品。由於是全價進貨,Rack Habit 沒有賺到一分錢,但是它的“牽引力”卻得到了驗證。

2011年,Rack Habit 種子輪融資 75萬美元,來自 Baseline Venture 的 Steve Anderson 提供了這筆資金,他稱 Rack Habit 是“女性專屬的 Trunk Club”。同年 Rack Habit 遷往舊金山,並更名為 Stitch Fix。

2012年,Stitch Fix 發展迅猛,在獲得 A輪投資後,Lake 先後挖來沃爾瑪前 COO Mike Smith和 Netflix 的 Eric Colson 加入公司。

但在尋求下一輪融資時,Lake 遭到 Sequoia Capital、Accel Partners 在內 20多家風投公司的拒絕。“94%的風投家為男性,在男性占主導地位的風投世界,針對女性需求的服務往往處於不利地位。” Lake 無奈地表示。就在 Stitch Fix 已經兩個月發不出工資時,Anderson 再次提供了 200萬美元的過橋融資,Stitch Fix 得以維持經營。

外部融資難,Stitch Fix 的內部也不平靜。2012年末,Lake 和 Morrison,這兩位曾經的合夥人分道揚鑣。Morrison 起訴 Lake 搶走了她的股份並把她從公司攆走,但 Lake 否認。這場官司在 2014年 2月秘密解決,雙方都對此事不予置評。

截至 2013年初,Stitch Fix 發出 10萬份 Fix。這也引起了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機構 Benchmark Capital 風投家 Bill Gurley 的註意,並很快做出對 Stitch Fix 的投資決定。2013年 10月,Stitch Fix 獲得 B輪 1200萬美元投資,Benchmark 領投。(詳見《華麗誌》此前報道:“Stitch Fix 融資1200萬美元,又一個時尚創業的哈佛女MBA”)

filehelper_1465791485561_37

作為一家私人企業,Stitch Fix 沒有公開財務情況,據內部消息透露,該公司盈利可觀。內部人士指出,Stitch Fix 迄今累計融資不到 5000萬美元,而許多同行由於糟糕的庫存決策和難以為繼的促銷策略,付出了上億美元的代價。

Stitch Fix 上一輪融資是在 2014年中期,從 Benchmark、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Baseline Venture 手中獲得了 2500萬美元投資,融資對 Stitch Fix 估值約 3億美元,現在另外一種說法是該公司估值已經達到 7.3億美元。根據這兩種說法,Lake 本人的身家應該在 5000萬美元~1.2億美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 70%的員工為女性,而管理層大部分也是女性。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Julie Bornstein  是 Sephora(絲芙蘭)前首席營銷官。

個性化難以量產?Stitch Fix 在質疑聲中成長

34歲的公關主管 Pamela Radgowski 過去一年半內在 Stitch Fix 消費了 5萬多美元。她說:“我不喜歡逛街,不喜歡還價,看到喜歡的就買。和你在店里購物不同,Stitch Fix 能給我收到未知禮物的驚喜感。”這大概是許多女性選擇 Stitch Fix 的原因,它的核心客戶群是 25~45周歲的女性。據 Kantar Retail 的數據,美國服裝和鞋履市場年銷售額達 3710億美元,而 Lake 預測,Stitch Fix 的潛在市場達到 400億美元。

據 Lake 透露,39%的顧客在 Stitch Fix 的消費,占到了她們全年服裝消費的一半;80%的顧客在下單後 90天內會再下第二單。

Stitch Fix 必須確保每一個盒子中的五件單品,至少有兩件被顧客留下,這樣才能實現盈利。鑒於此,Stitch Fix 十分看重留住老顧客。在 Stitch Fix 強大的數據庫中,顧客的手機號碼、住址等私密信息一概保密,這也讓 Stitch Fix 與顧客之間建立了信任。

當然,Stitch Fix 風生水起的同時,也不乏質疑聲。Forrester 的分析師 Sucharita Mulpuru 將 Stitch Fix 歸為訂購服務領域(類似的還有 Birchbox)。2015年,Forrester 針對美國 4667名購物者的調查顯示,僅 3%註冊使用定制禮盒服務,59%的人表示對這種模式毫無興趣。

Mulpuru 說道,訂購服務通常靠折扣或促銷活動吸引新顧客,人們願意嘗新,但試過後會發現這不是他們的常規需求。Kantar Retail 的分析師 Tiffany Hogan 則指出,個性化的理念很難實現量產。

filehelper_1465791499054_1

目前 Stitch Fix 正在打造自己的自有品牌。公司的科學算法幫助他們篩選出最受歡迎的單品,根據這些單品,公司計劃推出六條產品線,包括鉛筆裙、開衫等。去年下半年開始,Stitch Fix 已經開始推出孕婦裝和童裝。

此外,Stitch Fix 還在籌備發布男性時尚單品。當初啟發 Lake 創業靈感的 Trunk Club 如今已經被 Nordstrom 收購,並已涉足女裝領域。

filehelper_1465790782091_67

 

個性化 傳統 線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36

CBNData大數據告訴你:泛90後女性是“零食殺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442.html

“無論是大白兔奶糖、薯片、辣條等這些‘國民零食’,還是來自韓國的Gilim蜂蜜黃油杏仁、日本的白色戀人巧克力、菲律賓的7D芒果幹等進口熱門爆款零食,都是人們嘴巴寂寞時的伴侶,占據著零食口碑及銷量榜的前列。”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首席分析師楊欽在6月23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旗下活動品牌「有數」第005期——“零食有事”沙龍活動現場說道。

當天,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發布了《中國線上零食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基於阿里巴巴大數據,顯示休閑零食占據線上食品銷售首位。其中,95後和泛90後女性逐漸成為消費主流。

零食成為線上食品大贏家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龐大的吃貨隊伍也正在改變著商業世界。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吃貨們選擇從網上購買食品。CBNData報告顯示,線上食品成交人數遠高於食品行業整體平均水平,並且還在持續高速增長。其中,休閑零食的銷售額連年占據整個食品行業超過30%的比重。

隨著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者越來越壕,吃得也越來越講究,線上進口食品的消費熱情不斷被挖掘。近年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線上進口食品的市場不僅成交量直線上升,市場滲透率也不斷擴大。

CBNData報告顯示,按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吃掉4800億元的進口食品,位居全球第一。線上進口食品銷售一片暢旺,零食更是其中的“大功臣”。報告指出,休閑零食占到了線上進口食品的40%,遠高於其它品類。

泛90後女性是零食殺手

CBNData報告顯示,女性以近65%的比例撐起食品網購的大半邊天,占據絕對主力,尤以休閑零食占比最大,這也妥妥地證明了女性對於零食難以割舍的迷戀。而其中,95後和泛90後女性逐漸成為消費主流,且在餅幹糕點、蜜餞果幹和堅果炒貨的比重尤其高。糖果巧克力最受23~28歲年輕人喜愛,占比相對最高。

地域分布上,CBNData報告顯示,二線城市以接近50%的分布占據了休閑零食消費的主力地位。從目前休閑零食的消費格局來看,三四線城市的增長空間很大。

CBNData《報告》顯示,沿海一線城市成為消費最多的區域,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分別排在零食消費前三,浙江的妹子們順利成為零食敗家最多的群體。同時,CBNData報告顯示,西藏、甘肅、青海等中西部省份的增速相對更高,市場潛力巨大。

購買進口零食方面,泛90後女性的表現同樣出彩。據CBNData報告,購買進口休閑零食的女性超過2/3,並逐年上升。其中,泛90後女性是近年亮點,將有望成為進口休閑零食第一大客群。雖然泛90後女性單筆購買金額並沒有大幅增長,購買次數卻迅速增加,這可能與泛90後女性更習慣於網購及善於分享購物經驗有關。

爆款零食養成記

正因為吃貨們喜新厭舊、能吃會挑的本質,零食才最容易頻頻出現新奇爆款。CBNData報告將零食爆款的養成分成了四階段:先是產品未被市場充分發覺的初期;其次是早期,部分敏感客戶開始推薦;後迅速轉入爆發期,銷售呈指數增長;最後是成熟期,因產品品質好和網購規模擴大依然保持著銷量增長,但增速放緩。

至於爆款零食消費主力軍,那當然還是女性了,購買人數超過男性的2.5倍。而且她們對於新鮮零食產品的探索欲望極強,這從爆款零食初、早期的人數比例中可以見得,初期都是女性瘋狂殺入,引領風潮。

29~50歲女性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會吃達人,她們擁有豐富的對外資源,接觸海外商品機會更多,在發掘初期爆款過程中功不可沒;其後泛90後和泛95後的妹紙們嗅覺敏銳聞風買入,將產品推波助瀾引入爆發期;待爆款進入成熟期後,顧客開始依據自身喜好購買,年齡段差異縮小。

CBNData報告顯示,一二級城市是購買爆款零食的絕對主力,尤其在產品初期和爆發期,購買人數比例達到三四線城市的4到5倍,其中,浙江、江蘇、山東、福建以及北上廣的人數最多。而在爆款不同的周期階段,占據主導的仍是一線城市。

吃貨們利用碎片化時間,使用移動端購物的行為越來越普遍,CBNData報告顯示,通過移動端瀏覽零食的人數於2014年4月首次超過了PC端,截至2015年9月,移動端滲透率已接近70%,其中,休閑零食的移動滲透率最高,其中中西部地區的移動端銷售額占比普遍較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85

民間調研:藍領比白領就業滿意度高 女性認為更易找到工作

民間機構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2012年~2015年全國城鎮中產人群對就業狀況評價下降,認為找工作難的人有所增多,尤以低學歷、男性中產者持此看法的更多,相比之下,藍領人群的滿意度則持續上升。

該中心研究總監梁幸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反映出中產人群對就業形勢判斷正趨於謹慎。

此次調查報告中的中產人群是指在收入上自我評價處於中等、中高水平,同時職業上以單位和企業雇用的人群為主,並包括自由職業和專業人士等,但不包括職工和工人,也就是社會俗稱的“白領”。

同時,報告把收入自我評價處於中等及以下的工人和職工,稱為藍領人群。

報告顯示,對2015年的就業狀況,中產人群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合計為38%。從動態變化來看,2012年~2014年中產人群評價持續上升,滿意度升至46%,同時不滿意度明顯下降至10%的近年最低位。但2015年不滿意度比2014年大幅上升了10個百分點,滿意度下降了8個百分點,評價回落至2011年水平。

調查還發現,中產人群認為找工作“容易”和“比較容易”的人雖然較多,2015年為54%,但認為找工作“比較難”和“難”的較2014年大增13個百點,至37%,是近年來最高的水平。

其中,大專及以上高學歷者感受明顯好於高中及以下的低學歷者,尤其是對“個人工作”和“個人發展機會”,高學歷中產者滿意度比低學歷中產者高出16和9個百分點,分別為67%和46%。對找工作的難易判斷,高學歷中產者維持好評,認為容易的人三年來保持在55%以上,而低學歷中產者認為容易的從56%減少至51%,認為難的則從31%增至38%。

與此相對的是,藍領人群的工作感受改善較為明顯,滿意度持續上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46%,且他們對“個人發展機會”的評價也在持續好轉。

此外,2015年,對就業狀況、個人工作和個人發展機會,男性中產者與女性中產者的滿意度基本相近,而2012年男性中產者滿意度曾普遍高於女性中產者。這一變化在找工作的難易判斷上更為突出,男性中產者認為容易的人減少至52%,認為難的人增多,接近40%;而女性中產者認為容易的人則增至59%,超過了男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79

第一位登上美鈔的女性

2016-07-04  TWM

一八四九年十二月六日,海麗特逃離奴隸生活,成功吸到人生中第一口自由的空氣。 之後,她像一顆正義的北極星,幫助數以百計的奴隸奔向自由,被後人譽為「黑色摩西」。

渴望自由的力量有多大?恐懼奴役的痛苦有多深?它可以使生於籠子的鳥掙脫牢籠,展翅飛越高山。

亞拉敏塔.蘿絲(Araminta Ross)的父母是美國馬里蘭州的黑奴,蘿絲的十一個兄弟姊妹也從小就是黑奴。蘿絲從七歲起就做大人幹的粗活,雖然辛苦,但真正令她痛苦的是,親眼看著主人毒打她的父母。

她從小聽的故事,不是《三隻小豬》、《白雪公主》,而是一個叫艾肯遜的黑奴向北方逃跑,結果被主人放狼狗追捕,抓回來後,主人親手挖掉他的眼睛,要讓他永遠看不見「北極星」,然後把他關在磨坊,和驢子一起推磨。

一八三五年黑奴逃亡真實在蘿絲眼前上演,有一個黑奴想逃跑被工頭發現,工頭帶著槍把黑奴逼進穀倉。黑奴手上有刀,雙方在對峙時,工頭一再叫蘿絲去抱住黑奴,蘿絲都沒有動,黑奴趁機以蘿絲的身體作為掩護,閃身跳出穀倉。

踏上逃亡之路 奔向自由

工頭跟著追上去,被蘿絲擋在門口,工頭隨手抓起一個鐵製的大砝碼,朝她掄過去,正好砸中她的額頭,蘿絲連慘叫都來不及,已經仰面倒在地上,昏死過去。這時黑奴已經逃走,工頭也不管蘿絲的死活,上馬就走。蘿絲被其他黑奴抬回去,沒有人醫治,也沒有藥吃,本來是等死,沒想到她躺了三個月竟然好了,只是臉部留下比碗口還大的傷疤,還造成她終身不時癲癇發作。

一八四四年,蘿絲嫁給一個有自由身分的黑人約翰.塔布曼(John Tubman),她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海麗特(Harriet), 這是她母親的名字。

一八四九年,海麗特的主人死了,主人的太太打算賣掉她來還債。

海麗特決定逃亡,但她的老公覺得白人主子並沒有不好,海麗特不該抱怨,應該認命。海麗特雖然不識字、沒讀書,但她有自由的心靈,她會思考,認為沒有人天生應該被奴役,沒有人應該忍受不公平的虐待。

海麗特拋下老公,在一八四九年九月十七日,同兩個兄弟踏上逃亡之路。他們靠北極星指引,一路奔向北方。沒想到她的兄弟毅力不夠,越逃越害怕,決定折回。海麗特孤身一人繼續向北,從馬里蘭州越過德拉維爾州,十二月六日來到自由的賓夕法尼亞州,吸到第一口自由的空氣。

自由後的海麗特,為人做飯、洗衣、打理屋子,雖然賺錢辛苦,但付出的勞力都能得到報酬。她省吃儉用把錢存下來,捐給「地下鐵道」,幫助其他黑奴奔向自由。

「地下鐵道」是南北戰爭前,最重要的廢奴運動和救援活動,是由基督教貴格會主導,有一三五○個組織參加,志工人數達二十五萬。他們幫助南方各州的黑奴,祕密逃到北方加拿大,獲得自由身分。

因為是祕密的地下運送活動,所以稱為「地下鐵道」。帶領黑奴逃亡的人叫「列車長」,隱藏黑奴的中繼庇護家庭叫「站」,「站」的志工叫「站長」,黑奴叫「乘客」,有時叫「貨物」,管錢的人叫「股東」。如同一個鐵道網,至少有十萬黑奴透過「地下鐵道」得到自由。

加入地下鐵道 救出黑奴

海麗特加入「地下鐵道」成為「列車長」,她安排逃亡路線和時刻表,應變計畫都十分周密,而且她帶出來的黑奴,不是只有壯丁,連老人和小孩她都有辦法。她帶出三百多名黑奴,一次也沒有失敗。南方的奴隸主對她恨之入骨,聯合起來通緝她,抓到她不論死法,懸賞四萬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不得了的錢。

為了深入險境救人,她練就兩項本事:一項是易容偽裝,她有時扮老婆婆,有時扮男人,神出鬼沒;另一項是槍法,她射擊又快又準,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但她最大的武器,是正義感和機智。

南北戰爭期間,她招募一群以前的黑奴,組成偵探搜索軍,為北軍立下許多戰功。戰爭結束後,黑奴得到解放,海麗特搬到紐約靠賣菜為生。她還開了一所收容所,幫助剛得到自由卻十分窮困的黑奴,不只收容、照顧衣食,還為孩子出錢,讓他們受教育。美國婦女爭取投票權的運動,她也是重要的成員。

海麗特的一生,都在為自由而戰。她生於牢籠,連羽毛是什麼都不知道,但她掙脫牢籠,飛越高山險谷,帶領無數人得到自由。一九一三年三月十日,海麗特離開人世,她是黑暗時代的北極星,真正的國民英雄。

二○一六年四月二十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把海麗特的肖像,放上二十美元鈔票,以紀念她為自由奮戰的人生。她是第一位登上美元鈔票的女性。巧合的是,她當年加入北軍時,每月領的錢就是二十美元,那時最低階的士兵還能領到二十五美元呢!

撰文 / 郝廣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84

特朗普遭百名女性裸體抗議,但男性支持者卻愛他的直言不諱

喝下咖啡,曬完日光浴,邁克爾·沃瑞(MichaelVorel)和往常一樣,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嘀咕兩句“人心不古”。

和許多美國年長白人男性一樣,沃瑞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出身於得克薩斯州農場家庭的他,有著50年的共和黨註冊黨齡,重視傳統觀念,反對政府管制,希望削減稅負。

上述這幾條原因,是共和黨傳統的意識形態,並非特朗普的特質。沃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具體到支持特朗普的理由是,他能夠減少政府對那些“吃福利的人”的施舍,而且“直言不諱”,“從不隱藏觀點,也不會為了‘政治正確’緩和措辭”。

沃瑞對特朗普的看法,代表了不少美國年長白人男性的觀點。根據多家民調機構的數據,特朗普的支持者以年長白人男性居多,其中尤以性別特征最為明顯:男性支持者比女性支持者的比例平均高出20個百分點。

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的里維斯(DwainReeve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支持者的普遍特征是“白人、男性、工人階層、低學歷、討厭民主黨或希拉里”。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7月18日~21日在克利夫蘭召開,特朗普有望“加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人們感興趣的是,這位經常發表對女性和少數族裔“不當”言論的紐約億萬富豪,為何仍能維持較高的支持率,得以對白宮發起最後的沖刺?

當地時間7月17日,藝術家斯賓塞·圖尼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辦場館附近組織了一場裝置藝術活動,100名裸體女性面向體育館高舉鏡子,抗議提名特朗普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當地時間7月17日,57歲的IT工程師Steve Thacker帶著一把步槍和一把手槍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集會,媒體圍觀采訪

特朗普讓人“眼前一亮”

“我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政府管制、降低稅率、減少對那些濫用政府醫療保健服務人群的施舍,讓商界在較少政府幹擾的情況下賺取利潤,他試圖改變美國政府。”沃瑞說。

今年66歲的沃瑞剛剛退休,平時不太主動跟家人和朋友討論政治。但他相信,自己同輩的兄弟姐妹都傾向於支持特朗普,並且對希拉里以及她“把美國人民和美國經濟引向進一步貧困、更多的債務”的政見心有怨言。

希拉里和她所代表的民主黨,被一些美國人揶揄為“發福利政黨”,此舉被攻擊為旨在討好少數族裔和移民階層,同時被貼上“大政府”標簽,被共和黨人指責開支無度,造成如今美國財政債臺高築。

今年50歲出頭的赫弗利(DavidHeverly)也有同樣看法。他自稱是“一個白人男性、小企業主”,非常在乎“自己的生意、兒女和孫輩”,過去8年受夠了可怕的稅收、中東問題引發的恐怖主義,以及貿易赤字。

“我們需要一個具備生意和經濟頭腦的人。”赫弗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希望我的孫輩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不需要把收入的40%或50%用來繳稅。”

赫弗利說,他的圈子里有很多工作努力或是做小生意的人,經歷了持續的稅負增長,收入一直在下降,同時各類收費層出不窮。他們的看法是:“我們正在補貼那些不去工作、整天遊手好閑的人。”

在美國,許多人心中都認為那些“吃福利”的人主要是少數族裔,但沒有人會說出口,因為在這個長期經歷過各種社會運動的國家,探討膚色問題存在諸多禁忌,任何公開場合的措辭都必須修飾得“政治正確”。

但這個潛規則,被這個叫特朗普的人徹底打破了,他揚言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稱墨西哥移民“大多是毒販和強奸犯”,提議驅逐上千萬非法移民……

白宮和民主黨方面曾多次指責特朗普制造種族矛盾,但在最近連續發生的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事件後,奧巴馬自己都承認“美國的種族偏見確實存在,你我心中其實都知道”。

在“政治正確”充斥美國政壇之際,特朗普卻讓人“眼前一亮”。“我已經厭倦了老式政客為了當選的說辭。”退休工人阿特金斯(ThomasAtkin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有一個朋友因為特朗普說了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就不支持他了,我告訴朋友說那是政客才做的,他們為了當選把每句話都說得‘政治正確’。”

“他說了美國白人因為‘政治正確’不能說的話。”里維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依靠人們的憤怒維持自己。”

除了這些憤怒的人群,里維斯分析稱,特朗普的支持者還包括那些共和黨的傳統票倉:傳統保守派、基督教右翼、富裕階層、企業主等。這些人群在黨內初選中未必都支持特朗普,但在兩黨對決階段,必然會倒向特朗普。

特朗普的言論雖然刺耳,但也贏得了部分少數族裔的支持。“一開始覺得特朗普是個鬧劇,對他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好感。”亞裔移民李艾莉(AllyLee)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但後來電視上聽他講多了,覺得他強硬的移民政策,從很大意義上來說保護了合法移民的權益,還有他的難民政策,會對恐怖主義有所遏制……現在不少人都不像以前那樣討厭他了。”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美國紐約,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右)和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出席競選活動

被遺忘的群體

如果排除那些忠於共和黨、投票目的只是為了擊敗民主黨和希拉里的選民,特朗普其他的支持者則擁有白人男性、工人階層、沒上過大學、種族偏見等特征。

首先,白人男性是特朗普最大的支持者群體。根據ABC(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和《華盛頓郵報》今年5月22日發布的民調,特朗普在男性選民中的支持率領先希拉里22個百分點(56%對34%),其中在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白人男性中,特朗普的支持率以59%對33%領先,在大學以下學歷的白人男性中,特朗普則壓倒性地以76%對14%領先。

“過去50年見證了(經濟權利)從白人男性向少數族裔和女性的再分配。”紐約大學政治科學學者羅森塔爾(HowardRosenthal)說,民主黨和希拉里投身“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如性別身份、種族身份、階層身份),出臺各項政策,如奧巴馬醫改、平權法案、加稅、擴大社保系統等,推動經濟權利再分配,“但再分配不是雙贏,‘身份政治’關乎社會正義,但少有針對白人男性的經濟福祉。”

《紐約時報》分析稱,即便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白人男性,相對較低學歷的白人男性經濟上更為成功,仍然擺脫不了“錢包投票”(pocketbookvoting,指現代社會的選民主要根據經濟狀況來投票)的魔咒。如果在一場大選中,一方候選人恰巧又是女性,白人男性尤其是較為保守的年長白人男性,會傾向把選票投給一個看似具備“白人男性優越感”的候選人。

根據聖叠戈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凱尼格(AnneKoenig)的報告,那些經常和男性聯系在一起的職業是商人、政治家、CEO和律師,那些經常和女性聯系在一起的職業則是教師、秘書、護士和主婦。這種刻板印象使選民傾向於不喜歡那些追求男性地位的女性。

其次,在白人男性中,特朗普又在低學歷人群中擁有更高支持率,這一人群構成了美國龐大的工人階層。“很多白人男性屬於工人階層,並未受過良好教育。”里維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群體中的很多人認為,投身‘身份政治’的民主黨過去30年來一直關照黑人、移民、婦女、拉美人、弱勢群體、環保主義者等,當然還有富裕的白人,但卻拋棄了許多普通白人,尤其是男性。”

在某種意義上,美國工人階層白人男性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伴隨著工廠關閉、產業轉移到海外、不斷丟掉工作以及被低收入移民奪走新工作的,是酗酒、肥胖和離婚的晚景。政治學專欄作家埃德塞爾(ThomasEdsall)分析稱,特朗普領銜的反全球化和反多元文化運動,正好迎合了這一群體的心理。

根據ABC電視臺和《華盛頓郵報》5月的民調,53%的受訪者認為“與外國自由貿易”使美國失去的工作崗位超過了它所創造的崗位,而在白人群體中,這一比例高達59%。皮尤研究中心此前的報告則稱,在沒讀過大學的共和黨選民中,62%認為“移民奪走了工作、住房和醫保”。

印第安納東北勞工委員會主席萊萬多夫斯基(TomLewandowski)表示,許多美國工人階層只在全球化中看到了“兩個海岸的繁榮”——以東海岸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大鱷,和以西海岸矽谷為代表的科技新貴。145名矽谷大佬剛剛聯名發出了反對特朗普的公開信。

與此同時,更具爭議性的是,根據《紐約時報》的分析,特朗普的支持者分布地圖,與谷歌搜索上的種族詆毀和笑話熱點圖相似。“這並不能證明特朗普的大部分支持者受種族仇恨驅使。”美國政治分析專家內特·科恩(NateCohn)表示,“但不排除其中一部分是(受種族仇恨驅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77

【要公平還是要效率】宮頸癌疫苗為何讓中國內地女性苦等十年才獲批?

7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同時公布,希瑞適(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獲得上市許可,成為國內首個獲批地預防宮頸癌疫苗。實際上這不只是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也是首個癌癥疫苗。

雖然從審批通過到正式上市,還有至少半年的時間,但是這一新聞毫不費力地引爆了朋友圈和新聞圈。當天,葛蘭素史克的官方微信,輕松突破十萬+的點擊量;江蘇、湖南等電視臺也播出了該新聞;宮頸癌疫苗在微博的熱詞搜索排名達到前五;甚至英國駐中國大使館也把這條新聞放在頭條作為政績炫耀。

最開始的新聞爆炸,無疑是因為藥物的稀缺性和受益人群的廣泛。攻克女性癌癥,一夜間從無到有,這引發了無數媽媽群的熱議——多少錢?到哪里打?不僅自己要打,女兒也要打!但接下來幾天,更多的文章出來了,開始引導大家關註疫苗註射人群年輕限制、與未來類似上市產品的比較、疫苗的副作用,並拋出一個所有人義憤填膺的問題——為什麽其它地方上市我們沒有上市,為什麽一款疫苗讓我們等待十年?甚至有篇文章直接質問,明明有更好的產品,中國用十年批準了一個快被世界淘汰的產品意義何在?

關於藥品審批環節這些技術性的問題,已經有太多文章寫了,恕不贅述。我想說的是,從結果說,我們的新藥審批的確是滯後的,但在這個問題上,不應該一味的指責監管效率。因為從審批者,同時又是制度制定者的角度來說,要考慮的不只是效率,還有公平。

什麽是公平?就是有一個規則,大家要遵守同樣的流程。

在醫藥行業,藥品上市臨床方案需通過倫理委員會,一期二期三期臨床實驗本身也長達3~5年甚至更久。這些用來驗證藥物的有效性、毒性、安全性的時間,對任何企業都是公平的,一樣的。

對兩家宮頸癌疫苗的研發公司葛蘭素史克和默沙東也是。

同樣的臨床試驗,葛蘭素史克入組人群為6000人,默沙東為3000人。葛蘭素獲批了,默沙東的產品雖然評價更高,但沒有批。這個結果,就體現了制度的公平性——樣本量少一倍,而且還有數據不完整被要求進一步提交,十年的時間,的確很長,但保證了公平性,默沙東不冤枉。

也許你說我們不要公平,只要效率。

理由是宮頸癌是中國15~44歲女性中的第二大高發癌癥,每年約有13萬新發病例。每年, 中國的宮頸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這是人命,我們等不起!

初聽這個理由很充分,我們應該要效率。

追求效率到了極致,就是香港模式。藥物在香港上市不用審批,只要美國、歐洲等國家批了就可以,所以同樣的疫苗香港上市早。在全世界範圍內,香港衛生署的花費效率可以常年排名第一第二。為什麽效率這麽高?因為香港很多事情都不做,就比如藥物審批。“香港的思考方法是,既然我們覺得沒有必要花這個人力和資源去做臨床藥物審批,我們就不做。美國、日本這些國家花了這麽多資源做了,批準上市,我們也就可以引進。”熟悉香港衛生制度的Lam告訴我。香港的衛生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不高,但是香港居民的衛生服務不僅得到了滿足,而且還有盈余,“我們把省下的錢,用在監管和醫保等其它地方,同時鼓勵私營醫生私營醫院,以便讓不同層次的人獲得不同的需求,所以效率高”。據她說,香港歡迎內地遊客赴香醫療,尤其是高端客戶,因為香港的私營醫院條件好、水平高、還沒吃飽。所以想去香港打疫苗的,去吧,香港歡迎你!

但是中國內地人口這麽多,藥物審批完全看美國、日本、西歐的臉色,這是不切實際的。比如,審批完成後,現在的藥物海關進口檢驗流程,還要6~9個月。可是沒有這個流程,就意味著如果某個藥品出了問題,內地一點數據都沒有。如果沒有臨床試驗,內地一家醫院也沒有過臨床經驗,這對藥品安全,不是更不負責嗎?

所以,像宮頸癌這麽普遍的疾病,為疫苗建立大樣本的臨床數據,也是合理的,這是為了所有的人群負責。

實際上,食藥監局一直在平衡公平和效率。

在去年8•12天津爆炸期間,有一家藥廠在爆炸區內受損。當時問題來了,已經檢驗合格的藥品,還能不能發貨。如果看流程,因為工廠受損,雖然藥品沒有影響,但是出廠環境已經被破壞,不符合常規標準,那麽這個藥物就只能作廢了。但是另一方面,這些藥物對於病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質量也是經過檢驗的,沒有這些藥物,病人就不可以維系正常生活。

於是這個問題,被擺到了藥廠和食藥監局的討論桌上。如果為了流程公平,那麽食藥監局完全不用考慮放行。但是這個情況特殊,最後這批藥品仍然發貨了,就是主管單位以病人為先,考慮到安全情況下的效率,給出的決定。其實食藥監局類似這樣決定的例子不少,很多治療特殊疾病的藥物,也很快得到了審批,但是通常大眾不知道,也不關心。

2015年8月,國家食藥監局已經承諾說在2016年年底消化完成註冊積壓的藥物申請,一共多少呢?21000件。食藥監局的審評人員只有120人,120人要求完成一年快1萬多件的審評量,人員不足和審評任務之間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為此,很多企業和政府部門也在獻計獻策,讓我們拭目以待。

說回疫苗,去年的疫苗事件的發生,就是有企業沒有遵守既有流程,最後導致安全沒有了保障,大眾對國產品不信任。這樣的效率,中國已經太多了,在藥品和食品領域,還是要不得的。

(作者為五百強公司管理人士,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與作者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58

首位女性當選東京都知事 曾任防衛大臣

據日本媒體報道,因舛添要一辭職而舉行的東京都知事選舉31日進行投計票,前防衛相小池百合子(64歲)擊敗了自民黨、公明黨和守護日本之魂黨推薦的前總務相增田寬也(64歲)以及民進黨、共產黨、生活黨和社民黨推薦的媒體人鳥越俊太郎(76歲)等候選人,首次當選東京都知事。小池也是首位女性都知事。自民黨全力支持的增田落敗,對於安倍政府來說可謂受到了重挫。

小池百合子

小池在東京都內的事務所表示“感謝大家的支持”,同時表示決心稱“將推行前所未有、見所未見的都政”。

東京都知事即日本東京行政執行官,主要負責與處理東京都大小事務,如中國北京市市長一職。

小池在未獲得自民黨推薦的情況下宣布參選,自民黨上次因東京都知事選舉而陣營兩分是在1999年。小池在選戰中批評東京都議會最大黨團自民黨及自民黨東京都支部聯合會“僅憑一部分的意見作出決策”等,可以預想其就任知事後與議會之間的對立。

小池提出“東京大改革”的口號,強調徹底的信息公開及削減知事薪酬。她采取了巧用媒體的宣傳戰術獲得了無黨派人群的支持,除自民黨方面外還有來自民進黨、共產黨的支持者,十分廣泛。

曾任首位女性防衛大臣

小池百合子1952年7月15日出生於日本兵庫縣,1977年畢業於埃及開羅大學,大學畢業後做過多年阿拉伯語翻譯,後來改行到日本電視臺和東京電視臺做節目主持人。

20世紀90年代初期,小池百合子初涉政壇。1992年,小池首次當選為參議員。1993年,小池當選為眾議員,之後連任5屆。在加入自民黨之前,小池還先後加入過新陣線黨、自由黨和新保守黨等黨派。

在小泉擔任日本首相期間,小池曾連任兩屆環境大臣,貴為日本內閣在職時間最長的女性閣僚,一度被譽為“小泉內閣一枝花”。

安倍任內,2007年07月04日就任日本防衛大臣,為日本擔任防衛大臣一職的首位女性。

(綜合來源:共同社、中新社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