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皇家檢察署發布的關於對婦女及女孩施暴案件的最新年度報告,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對女性施暴案件的起訴數量創下了歷史紀錄:在2015~2016年間,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強奸以及性侵害的案件數量增加了10%,達到約11.76萬起。
檢察總長艾莉森·桑德斯(Alison Saunders)表示,是網絡犯罪導致了起訴案件的激增。她也由此發出提醒稱,人們應警惕利用社交網絡威脅和侵害個人的現象。
用網絡“色情報複”
桑德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和其他形式的科技手段來侮辱、威脅和控制個人的案件數正在增加,並且在未來,這一數字很可能會繼續上升。毫無疑問,網絡能快速傳遞信息,網絡犯罪的難度也非常低,人們容易對自己的行為不多加考慮。”
這些犯罪中包括了“色情報複”,即未經本人同意就擅自披露私人性影像的案件。自2015年4月通過了“反色情報複案法案”後,檢察院共接到了206起訴訟,多名涉案人被判有罪。
其中一名被告就是通過臉書(Facebook)將自己與一名女性的親密照片發給該女性的家人,並威脅她說將在網上發布更多的照片。最終他被判入獄12個月,緩刑18個月。
另一名被告則是在女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了親密照片,並通過社交網絡發布。他被判處12個月社區服務、110英鎊罰款和無限期禁制令。
然而這206起訴訟只是“色情報複”犯罪的冰山一角。為此類案件開設的救助專線在第一年就接到了3700通電話求助。
網絡騷擾和性侵信息傳播
另一些犯罪行為比如利用網絡進行騷擾和恐嚇被歸入了跟蹤案件的範疇。2015~2016年間,皇家檢察院起訴了約1.3萬起跟蹤案件,為歷史新高紀錄。其中70%涉及家庭暴力,並且多數罪犯都利用了網絡及其他科技手段進行犯罪。
對於此類“網絡跟蹤”以及網絡私人信息被濫用案件,檢察院都會得到“特殊指導”,以提高破案效率。同時,桑德斯承認,這些被公開的案件只是現實案件中的一小部分。
其他網絡暴力的高發案件,比如發送具有人身攻擊或不雅信息的案件數量增長了32%,達到2094起。其他違反通訊法的不良案件也增長了20%,達到2026起。據桑德斯稱,絕大部分的此類案件都與濫用網絡及其他科技手段有關。
同時,桑德斯還提到了一個新的擔憂:極端暴力色情信息傳播。這些信息主要指女性遭受性侵害或嚴重暴力的影像。她特別指出,這類案件在去年也上升到了1737起。她認為,像推特、臉書這樣的科技公司以及警方、皇家檢察院和社會大眾都應該更多地關註這類網絡暴力問題。
網絡犯罪由誰來負責
根據官方數據,網絡犯罪占到了檢察院工作量的19%,高於其他任何犯罪行為,包括恐怖主義和欺詐。
下議院平等和婦女委員會主席瑪利亞·米勒(Maria Miller)呼籲稱,科技公司應為發布在其網站上的內容負責,並支付追蹤這類案件的費用。
“在網絡犯罪中,我們能夠獲得確鑿的證據。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與推特和臉書合作,從而提高檢察院對於證據的敏感性並一起幫助受害者。”桑德斯也表示:“但遏制這些犯罪,科技公司還有很多可以做。而我們社會大眾也應該努力使這類案件不再發生。檢察方和警方則應該密切註意社交網絡的使用情況,搜集各類有助於案件的證據。”她提出,這些公司應該采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清理非法的信息和賬戶。
終結婦女暴力聯盟董事瑞秋·克里斯(Rachel Krys)認為此類案件訴訟量的增加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一份全面的、透明的報告和檢察院對此的關註。案件量的增加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婦女開始尋求司法的幫助。”
“但我們知道大部分被害者仍舊選擇沈默,而那些希望幫助她們的組織依然生存艱難。”她這樣說。
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安理會正就下一屆秘書長候選人進行充分協商,中方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同其他成員國一道,努力選出一位合格勝任的秘書長。
有記者提問,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可能很快就呼之欲出了。我們也看到,保加利亞的媒體報道稱可能會更換該國的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博科娃。我們也看到6月份中國外長王毅曾經會見過博科娃。請問中方對博科娃競選持何態度?另外,中方是不是會堅持地區輪換制度?是否會出現一位女性聯合國秘書長?
陸慷表示,聯合國秘書長是作為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的聯合國秘書處的最高行政長官,其所肩負的責任、承擔各國的期待很重要。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一向認為,應當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選出一位能夠忠實履行《憲章》規定的職責、有能力的候選人。
他說,現在在聯合國範圍內,特別是在安理會,正就下一屆秘書長候選人進行充分協商。中方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同其他成員國一道,努力選出一位合格勝任的秘書長。
聯合國秘書長女性候選人之一博科娃
據悉,聯合國安理會7月21日開始進行第9任秘書長的選舉進程。聯合國安理會已經舉行了4輪投票,前聯合國難民事務署高級專員、聯合秘書長候選人安東 尼奧·古特雷斯始終處於優勢。第五輪投票將於9月26日舉行。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應在10月前確定唯一的候選人,但是並沒有固定的程序期限。
此次聯合國秘書長的候選人中,幾位女性候選人引人關註,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聯合國曾稱或將選出一名女秘書長,英美兩國也首次發出類似呼籲,很多人期待保加利亞外交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加入競選。
目前的女性候 選人分別是63歲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61歲的阿根廷外長蘇珊娜·馬爾科拉、66歲的新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和47歲的摩爾多瓦前 外長納塔利婭·蓋爾曼。
在擁擠的地鐵,繁華的商場,高檔的寫字樓……高跟鞋都是女性出行中必不可少的搭配,然而它卻隱藏著諸多健康危害。很多人都知道,高跟鞋穿太久會對下身各部位帶來損傷,但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穿高跟鞋會觸發輕度炎癥,引發一系列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風險。
跟兒越來越高、細
自15世紀以來,高跟鞋鞋跟的高度與日俱增。它最初面世於法國,男性最早穿用,因為鞋跟稍高,騎馬十分方便。到16世紀末,高跟鞋成為貴族時尚品,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想要讓自己看來更自信、權威,因此要求鞋匠為他的鞋裝上4寸(約13厘米)高的鞋跟,並把跟部漆成紅色以示其尊貴身份。這一時期,高跟鞋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征。17世紀,女性也開始穿高跟鞋,為了顯示優雅,她們的鞋跟更纖細,鞋身更修長。當時,法國皇宮中的女人腳下的鞋跟皆高於3寸(10厘米)。隨後,受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影響,此後100多年,男人和女人基本上都不穿高跟鞋。直到19世紀中葉,人們開始把高跟鞋跟“性感”聯系起來,它又在女性穿戴文化中迅速流行。
如今,現代高跟鞋的設計越發大膽前衛,款式各異,尖頭鞋、魚嘴厚底鞋、坡跟鞋、馬蹄鞋等層出不窮,鞋跟的角度也越來越大,腳踩20厘米的“恨天高”也十分常見。但不變的是,仍以“高”、“細”為美,且越來越受歡迎。調查表明,英國女性所穿的高跟鞋高度為全球之最,平均高度為3.3英寸(約8.38厘米)。其中,10%的英國女性一周中至少三天穿高跟鞋。美國足外科協會的數據顯示,73%的女性已經患有與高跟鞋有關的疾病;但42%的女性表示,她們不會因為穿高跟鞋不舒適,而放棄高跟鞋。
違反人體構造 老穿傷全身
高跟鞋為女性的美麗加分,但背後卻有損害健康的代價。北卡羅萊納大學生理學專家們研究表示,穿高跟鞋時間久了,會減損肌肉力量,造成損傷。此前也有研究表明,穿高跟鞋會導致錘狀趾(腳趾會永久彎曲),肌肉疲勞,骨關節炎等。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科主任林劍浩和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康複醫學科主任王建華都表示,高跟鞋的設計並不符合人的身體構造,長時間穿著它,是對腳、腿、膝、腰的一種“酷刑”。
林劍浩稱,鞋跟越高,前腳掌承受的壓力越大,重心不平衡,會造成腳踝扭傷變形;腳拇指受到鞋口的擠壓,易出現甲溝炎、拇指外翻、腳底雞眼等。此外,足跟部與地面的接觸增加,小腿肌肉和跟腱處於短縮狀態,久而久之,會出現跟腱攣縮等。這意味著,有一天當我們穿平底鞋或光腳在平地走路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疼痛,甚至會站不起來。英國的研究發現,每周穿五次高跟鞋的女性,在兩年時間內小腿肌肉縮減了13%。
王建華也提到,穿高跟鞋,會因為重心前移,膝蓋受壓過度伸直,隨之受到損傷。研究顯示,穿高跟鞋行走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平均增加23%。這會加速關節磨損和退化,引發膝關節炎。同樣,重心前移使得椎間盤組織、腰椎周圍的肌肉受力增加,使其處於緊張狀態。時間一長,會導致腰骨痛及腰肌勞損、甚至腰椎間盤實出等。髖關節、脊柱等也會有損害,嚴重者還會出現脊柱側彎,甚至坐骨神經痛等。
除了以上因穿高跟鞋帶來的常見損傷,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教授戴維·阿古斯在撰寫的健康著作《長壽指南》中指出,長期穿高跟鞋會觸發輕度炎癥,某些炎癥與心臟疾病、阿爾茨海默氏癥、糖尿病有關系,從而增加患癌風險。癌癥可以通過DNA中編碼損壞基因,但炎癥會損害DNA或阻礙其自然修複過程,增加患癌風險。所以,盡管高跟鞋實際可能不致癌,但無意中阻礙了自己的天然抗癌能力。
林劍浩表示,由於長期的摩擦,穿高跟鞋的確會造成局部的炎癥反應。但他認為,這些炎癥和癌癥等疾病的關聯還需要進一步證實。王建華則表示,高跟鞋可能會對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等產生影響,但對運動系統的危害最為嚴重。
穿高跟鞋要限時限高
女人是高跟鞋的忠實擁戴者,蘇州榮格心理咨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坦言,高跟鞋是美的一種象征,在重要場合,需要它來點綴。但能讓她們不顧風險地穿高跟鞋,一是源於她們追求時尚美麗的強烈動機;二是社會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格缺乏包容。過分追求統一,導致嬌小的人會在乎自己的身材;三是個人缺乏自信。個性成熟的人,不會盲從他人。他強調,我們更應該註重內在美,唯有健康與活力才是真正的美。
為了減少高跟鞋給身體帶來的損傷,專家們給出以下建議:
首先,選購合適的高跟鞋。鞋跟高度最好在3厘米到5厘米之間;選購鞋頭較寬松和鞋跟較粗的高跟鞋,使壓力盡量平均分布;前腳掌的位置最好有用來緩沖的軟墊,如果沒有,可在腳前掌或腳跟處放置軟鞋墊,減少腳底受壓。
其次,合理控制穿鞋時間。盡量少穿高跟鞋,每天穿高跟鞋的時間控制在3個小時以內。正在發育中的女孩,或者有腰部基礎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最好不穿。對需要在工作場合常穿高跟鞋的人來說,可在辦公室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與高跟鞋交替穿著,讓腳部偶爾放松。
最後,適當按摩。一天下來,可以給足部做一些按摩。比如,用手搓按腳部的疼痛部位,或者使勁勾腳背,膝關節盡量伸直繃緊,感覺到跟腱循序漸進地被拉伸,建議持續5分鐘左右。
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有更多問題也可以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一項有關中國城市女性消費狀況的最新調查顯示,85.4%的被調查女性家庭進行過投資理財。30.4%的被調查女性炒股,但在炒股女性中,“賠了”的占49.0%,“沒賺,本金保住了”的占28.5%,“賺了”的僅有22.5%。
9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女性消費高層論壇暨2016《女性生活藍皮書》在京發布。華坤女性消費指導中心理事長尚紹華發布了《2015年中國城市女性消費狀況及2016年消費預期》調查成果。
調查顯示,2015年,被調查女性家庭收入用於消費、儲蓄、投資的比例是57:25:18,與2014年相比,消費下降4個百分點,儲蓄和投資均上升2個百分點。上海、北京和廣州被調查家庭將收入用於消費的比例最低,用於儲蓄的比例位居前三位,用於投資理財的比例相對較高。85.4%的被調查女性家庭進行過投資理財。
在各類理財產品中,選擇“定期存款”的比例最高,為49.0%。30.4%的被調查女性炒股了。在炒股的被調查女性中,“賠了”的占49.0%,“沒賺,本金保住了”的占28.5%,“賺了”的占22.5%。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被調查女性最大一筆開支用於購買服裝服飾的人數最多。家庭最大一筆開支,孩子教育首次位居第一位。旅遊持續升溫,有77.8%的女性外出旅,比上年高出10.1個百分點,旅遊支出平均為1.36萬元。82.2%的女性網購過,網購消費占家庭支出近三分之一,大型電商平臺是女性網購的首選。54.3%的被調查者參加了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穩居首位,平均支出為6001元。
尚紹華介紹,綠色環保、節儉消費、理性消費等生活消費理念已深入人心,被調查女性最認同的五種消費理念依次為:“生活富裕了也要提倡勤儉節約”“量入為出理性消費”“同等價格質量的前提下優先購買綠色環保產品”“有錢也不能任性節儉資源是責任也是風尚”“在家庭支出中應該適當增加文化方面的消費”。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被調查女性對消費安全的總體放心度為52.4分。89.2%的被調查女性表示個人信息被泄露過。36.5%的被調查女性在網絡購物中“無條件退過貨”,32.5%“退過貨但是有條件退貨”,退貨的首要原因是“收到貨後發現有質量問題”。38.8%的被調查女性及家庭在“十一黃金周”外出旅遊了,為促進旅遊消費提出五條建議,呼籲恢複“五一”黃金周。
2016年被調查女性消費預期的五大熱點依次是:“孩子教育”“旅遊”“買房/租房/裝修”“人情往來”“贍養老人”。2016年,84.5%的被調查女性及家庭有投資理財計劃,投資理財五大熱點依次為:“定期存款”“銀行理財產品”“股票”“基金”“商業保險”。
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理事長韓湘景發布了“第11次中國城市女性生活質量調查(2015年度)”主要數據。數據顯示,2015年,被調查女性對生活質量總體評價指數上升,總體評價指數為65.9分,比2014年高出2.7分,廣州被調查女性對生活質量評價指數最高,為70.0分。60.3%的被調查女性感到幸福,幸福感分值為72.4分。
在幸福來源排序中,“家庭和睦,家人健康、平安”比例最高,為79.9%;其他依次為:“夫妻恩愛,婚姻和諧”“孩子健康成長,學業有成”“自己身心健康”“工作順利,事業有成,同事相處愉快”。四成被調查女性收入增加,收入滿意度提升,25.7%的女性對個人收入表示滿意,26.3%%的女性對家庭收入表示滿意。
韓湘景介紹,被調查女性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為47.8%,這個數據每年都在上升;上海被調查女性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最高,為52.4%;學歷越高,女性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越高,碩士及以上女性為51.2%。女性名下有房產的比例上升,63.2%的被調查女性名下有房,獨自署名的占25.7%,與他人共有住房的占37.4%;公務員名下有房產的比例最高,為90.5%。
被調查女性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為1.2小時;一線城市的通勤時間最長,其中北京為1.8小時,廣州為1.6小時,上海為1.4小時。工作滿意度為67.3分。
調查顯示,七成女性感到工作壓力大,壓力的三大來源依次是“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家庭難兼顧”和“職場競爭激烈”;對於工作壓力,71.9%的被調查女性表示“勉強能承受”,26.6%表示“完全能承受”。被調查女性最認同的工作意義依次是:“工作對女性來說意味著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工作讓女性的生活更充實更精彩”“工作讓女性的精神面貌更好,交際圈擴大,人脈更廣”“工作讓女性不與社會脫節,有機會發揮潛力實現人生價值”“工作讓女性更自信更受尊重,在家庭中的地位提升”。
被調查女性最理想的工作,前五位依次是:“工作環境和氛圍良好”“能兼顧工作和家庭”“工作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有較多的個人發展機會”“雖然壓力大、辛苦,但薪酬高”。
韓湘景介紹,59.4%的被調查女性享有“五險一金”,25.4%享有部分社會保險;北京被調查女性享有社會保險的比例最高為97.9%;公務員享有社會保險的比例最高,為98%;事業單位人員居第二,為92.5%。有56.8%的被調查女性休了帶薪年假,平均休假8天,上海被調查女性休了帶薪年假的比例最高,為68.1%;截止到2015年10月,43.2%的被調查女性還沒有休帶薪年假;沒有休假的三大原因依次是:“單位沒有帶薪年假”“有帶薪年假還沒來得及休”“有帶薪年假,工作太忙,沒時間休假”。
調查顯示,2015年,60.3%的被調查女性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被調查女性對自己精神狀態的評價,前三位依次是“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心胸豁達善良包容”“平和淡泊知足常樂”。被調查女性對居住環境的總體感知評價分值為63.3分,比上一年高出2.9分;廣州被調查女性對居住環境的感知評價分值最高,為75.6分。
被調查女性的閑暇活動,“上網/玩遊戲/看微信”首次取代“看電視”位居第一位;其他依次為:“陪伴孩子”“做家務”“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看畫展等”。94.3%的被調查女性有微信群,平均每人擁有7個微信群;在各種微信群中,被調查女性最重視的是“家人親屬群”;被調查女性認為微信給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依次為:“可以進行多人互動,擴大了交際圈,交流更通暢”“費用便宜,大大減少了通訊費用支出”“可以訂閱自己感興趣的公共微刊,隨時獲得各種資訊”。
女性最焦慮的事排名前三位是:“物價上漲生活成本高”、“缺乏閑暇時間”、“空氣和環境汙染嚴重”。
印度一名男子近日因妻子拒絕與他家人合住而向最高法院起訴離婚,法院竟然以妻子“殘忍”為由批準了離婚。這實際上規定了印度已婚女子必須與男方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此案的判決結果也被眾人視為法律的倒退。
印度最高法院大法官戴夫(Anil R Dave)認為,妻子拒絕合住的想法是受西方思想的“侵蝕”,違反了印度的傳統價值觀。法院的判決書寫道:“一般情況下,妻子都應該與男方的親屬共同生活在一起。”
此前該妻子指責丈夫有外遇的說法也被法官駁回。由於對現狀不滿,妻子曾試圖自殺,這一行為被印度法官定義為企圖惡意操縱丈夫及其家人,並強調如果女方自殺成功,男方將面臨巨大壓力。“倘若妻子自殺成功,丈夫的心智、職業生涯甚至他的一生都將受到影響。僅僅這一行為就足夠使我們做出支持其離婚的裁決。”判決書強調。
該男子來自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早在20年前他就以此原因起訴離婚,但訴訟一直停滯不前,直至近日才有了最終結果。
女性離婚後無保障
印度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男性必須與其父母同住,所以若婚後男方選擇在外居住,夫妻仍可以獨立生活。但上述的案例讓人們看到了印度法律的倒退,也被視為婦女權利與印度傳統價值觀之間的較量。
呼籲保障印度女性權利的相關人士表示,此案的裁決將使得在婚姻中不幸福或遭受家暴的女性陷入更為艱難的境地。“法庭上所傳遞出的信息是非常倒退的。”來自婦女基本權利組織(Women’s Rights Initiative)的Tenzing Chusang表示,“如果男人能夠輕易離婚,對女性是非常不利的。”
在印度,離婚對於女性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恥辱,目前也沒有用於保障離婚後女性經濟和生活來源的明確法律。“在印度沒有什麽夫妻共同財產的概念,女性一旦離婚,需要經過多年訴訟才能拿到極少數的補償費,所以女性只能在婚姻中忍氣吞聲。”Chusang說。
通常,印度女性婚後都會搬入男方家,按照男方家的習慣和風俗生活。理想情況下,女方會成為男方家的“新女兒”。而在現實中,不少女性扮演的是類似於“奴隸”的角色。她們無法外出工作,對於家庭的財務沒有任何發言權。在鄉村地區,女性被禁止穿西式服裝,更不用說天黑後外出與朋友見面。
照顧父母優先
印度女性對於上述種種限制紛紛表達反抗,但印度的法官認為,對於男性來說,照顧父母優先於照顧妻子。判決中寫道:“在印度的傳統文化里,兒子不應該因為妻子的原因與父母分開,特別在他是家族中唯一勞動力的情況下。”
在女性歧視、性暴力以及販賣女性泛濫的印度,此案的結局對於印度女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2012年全球性別專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印度是G20國家中女性生存情況最差的國家,比沙特阿拉伯的情況還要惡劣。而在沙特阿拉伯,女性沒有合法駕駛的權利,直到2015年才被允許參與投票。
聯合國印度人權工作組發布的《2012年狀況報告》指出,印度每小時有2名婦女被強奸,每6個小時就有一名已婚婦女被毆打致死,或被焚燒或被迫自殺。根據印度政府2016年的更新統計,在印度每22分鐘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每天都有將近100起強奸案發生。
由於印度社會鼓吹男性更有能力在晚年贍養父母,此案的判決結果也將加重印度已經失衡的男女比例問題。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每1000名男孩僅對應918名女孩,選擇性墮胎被認為是罪魁禍首。Chusang表示:“法庭強調贍養父母是兒子的義務,這也暗示了女兒並不是家庭的一份子。”
種姓制度下的印度,女性的地位與賤民相當。印地語詩人杜勒西達斯所作的《羅摩功行錄》對印度女性的地位曾經做出了這樣地描述:丈夫是妻子的天神,服侍丈夫是婦女最崇高的天職,沒有丈夫的婦女等於沒有生命的軀殼和無水的江湖。
印度並非不努力
在法律和法治方面,印度並非沒有做出努力來讓整個社會更加公平地對待女性。1955年,印度政府先後通過了《印度共和國特別婚姻法》和《印度教教徒結婚與離婚法》。1956年通過了《印度教婚姻法》,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準許離婚,婦女享有繼承財產權。在後來的憲法第42條修正案增加了公民基本義務的相關內容,比如摒棄有損婦女尊嚴的習慣等。
1978年,印度議會再次修改《薩爾德法》(禁止童婚法),制定了《禁止童婚補充條例》,規定不論宗教信仰如何,一律將男女婚齡分別提高到21歲和18歲。針對印度女性出嫁時面臨極重的嫁妝壓力,1961年印度還制定了《全印度禁止嫁妝法》,規定給予、接受、索取甚至約定給予或借用嫁妝的行為都構成犯罪。1984年印度議會再次通過新的《禁止嫁妝法》,對索取嫁妝者處以6個月至2年監禁並處以1萬盧比的罰款。
然而,由於執法不嚴和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現實中歧視女性的行為依然存在。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一段多年前有關女性的猥瑣言論曝光後,激起了澳大利亞政壇的一片譴責聲。
7日,一段11年前視頻顯示,特朗普使用粗話吹噓自己可以猥褻女性,他還表示,她們會允許他這樣做,因為他是個“名人”。
對此,據中新網10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外交部長畢曉普表示,特朗普的言論是十分令人討厭憎惡的,他的行為絕對是千夫所指的。
反對黨工黨領袖肖頓的批評就更加犀利:“這些言論是不能被原諒,是如此卑鄙的,令人生厭的,是應當受到譴責的。”
副總理巴納比·喬伊斯也加入了對特朗普的譴責:“我覺得在美國,整個辯論正在變成真正骯臟汙穢的藥汁,掩蓋了美國人民應得的尊重,兩黨之間都在挖彼此過去的垃圾,整個事情是很令人作嘔的。”
據悉,視頻曝光後,一系列美國共和黨知名人士呼籲特朗普退出總統競選,這是美國現代政治史上從未有過的情況。
對此,特朗普在10日舉行的第二場電視辯論中說:“我沒有對此感到驕傲,我為此向自己的妻子、向美國人民道歉。” 並在主持人問道“是否與女性做過那些自己談過的事情”時表示:“沒有,我沒做過。”
“你怎知道此刻閉上眼睛,不是在另一個世界睜開眼睛?”10月12日,一篇10萬+的文章傳遍微信朋友圈。
故事中男女主角的遭遇並非個案,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招商信諾”)近日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理賠統計分析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男性客戶的身故風險比女性客戶高將近4倍,30-40歲成為客戶身故和重大疾病最高發年齡段。值得註意的是,“猝死或死因不明”位列身故原因首位,高於“交通事故”和“惡性腫瘤”。
《報告》顯示,招商信諾上半年的身故給付金額合計約2109萬,較去年同期增長32.75%。
從性別上看,2016年上半年,男性客戶的身故風險比女性客戶高將近4倍。在2016年上半年身故賠案中,男性客戶占比高達79.67%,女性客戶占比為20.33%。
從年齡上看,19-50歲是身故高發的年齡段,占比高達78.07%。其中,30-40歲成為客戶身故最高發年齡段,賠案總占比高達37.40%,遠高於排名第二的40-50歲年齡段的22.76%。
在身故原因方面,“猝死”超過“交通事故”和“惡性腫瘤”,位列身故原因首位。《報告》數據顯示,“猝死或死因不明”的客戶占比16.26%;“交通事故”列居第二位,占比15.45%; “惡性腫瘤”列居第三位,占比10.57%.
另外,《報告》顯示,招商信諾上半年的重大疾病給付金額合計約5684萬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36.32%。
在重大疾病理賠原因中,“惡性腫瘤”位列首位,占比高達73.61%。其中甲狀腺癌、乳癌、肺癌、肝癌、結直腸癌理賠案占六成。從性別上看,除去甲狀腺癌最高發外,男性更容易得肝癌和白血病,而女性更容易罹患乳癌、宮頸癌等生殖系統疾病。
值得註意的是,與身故情況類似,19-50歲是重大疾病較集中賠付的年齡階段,占比高達87.98%。其中,30-40歲是客戶患重大疾病的最高發年齡段,占比達41.42%。另外《報告》指出,需關註19-30歲客戶群的重大疾病賠案,占比為18.66%,重大疾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總體來看,招商信諾在2016上半年給付金額共計1.05億元,較2015上半年同期增長38.74%。各類型賠案的給付金額仍以重大疾病最高,計5684萬元余,占比高達54.36%,較2015年同比增長36.32%。
其中,招商信諾上半年給付金額大於50萬元的重大疾病賠案占比不足3%,而給付金額小於或等於6萬元的重大疾病賠案占比高達48.09%,說明僅有極少數出險客戶能在短期內較好地維持生活品質。
給付金額在6至20萬元的重大疾病賠案占比28.51%,這部分出險客戶的重疾保障僅能解決基本治療費用,仍需承受較大的醫療支出負擔。
給付金額在20至50萬元的重大疾病賠案占比20.43%,表明近年隨著保險意識和醫療消費水平的提高,部分客戶正逐漸加強自身的重疾保障,但相較於沈重的家庭經濟負擔仍顯不足。
身故賠案的情況也類似,給付金額小於或等於6萬元的身故賠案占比高達49.24%,給付金額大於50萬元的身故賠案占比僅7.58%。
在“雙創”成為中國大地最強音的當下,加入創業大軍中的女性創業者境況如何?
20日發布的2016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顯示,盡管中國大陸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且主流金融服務的滲透率較低,但其整體創業指數與以往相比仍然有很大的進步。
報告稱, 中國大陸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僅32.1%,遠低於澳大利亞的103.4%,中國大陸女性借記卡持有率僅為50.2%,而新西蘭為94.4%,這意味著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女性所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務是非常有限的。
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主要考察女性創業者在本土創業環境中利用各種輔助條件和機遇為創業項目積累資本的綜合能力,以兩個部分的加權總和計算出得分,分別是“女性進步水平和創業因素”(衡量對於女性作為勞動者、領導者的偏見程度以及女性的財政實力和創業意向)和“配套條件”(衡量女性獲得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權益、獲得基礎金融服務的權益、女性安全感指數和社會對女性家庭財務影響力的觀點)。以上兩個部分來源於10個指標,分別實行百分制評分,以0為最差,100為最好。
即使存在一些短板,但由於中國大陸女性有高達66.4%的勞動參與率以及對於用儲蓄或借款進行創業融資的較高經濟承受力,中國大陸女性的創業指數排在受調查的16個亞太國家中的第7位(47.7分),新西蘭位列指數第1名,分值為53.9。
報告稱,在未來五年,中國大陸有高達60.7%的女性有較高的創業熱情。而且與本地區其它國家相比,中國大陸女性更善於利用其他資源,如尋求更好的商業網絡、社會扶持或融資渠道,來克服創業環境本身帶來的困難和挑戰。
比如,中國大陸女性會意識到公共與私營領域合作搭建電子技術平臺的趨勢,並順勢活用電子商務平臺來尋找和開展業務。因此中國大陸新增女性創業者數量遠高於預計的29.0%。
萬事達卡國際市場總裁安康蒔(Ann Cairns)認為,金融服務的不平等也是性別不平等的表現,女性應該是發展普惠金融的重點人群,金融機構應該為她們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技術來充分挖掘自身潛能。
萬事達卡已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婦基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雙方開展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並設立萬事達卡“她夢想”公益基金,共同推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該公益基金將關註女性主導創業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為中國的創業女性提供商業技能培訓與普惠金融支持。
“把錢投給女性,回報是相當豐厚的”,在10日舉行的雙方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婦基會副理事長秦國英表示,中國婦基會的小額貸款項目“母親循環創業金”在過去20年間已經為婦女創業者提供了3億元人民幣的服務,幫助30余萬名貧困女性實現了創業就業,項目的還款率高達98%。
秦國英也表示,與男性相比,中國女性創業者能夠獲得的資源和機會仍然是比較少的,創業的成功率也比較低,最近的好消息是,政府大力推進“雙創”和互聯網等新職業的出現,為女性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她夢想”公益基金加入到婦基會之後,將用於為更多中國女性提供專業培訓,提升商業技能與金融素養,並為由女性經營的創業項目提供資助。
印度工商聯合會(ASSOCHAM)近日進行的調查顯示,2016年印度奢侈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而走在時尚前沿、購買力較強的超級富裕職業女性正在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購買生力軍。
富裕職業女性成購買生力軍
根據印度工商聯合會剛剛完成的一項調查分析,印度走在時尚前沿又愛美的富裕職業女性成為印度奢侈品市場上的一支生力軍,這一人群在整體市場上占到了約15%的份額。
據該調查估算,躋身富裕行列的印度女性超過了1200位,凈資產合計約1000億美元,她們中的大多數來自艾哈邁達巴德、班加羅爾、欽奈、德里國家首都轄區、海德拉巴、齋普爾、加爾各答、孟買和普納。
ASSOCHAM還調查了約500位年薪在50~100萬盧比(約合5~10萬人民幣)的職業女性,了解她們今年8-9月的消費習慣。
約20%的受訪者表示,她們只買奢侈品,原因是其品控嚴格,且在線上線下都容易買到。她們中的很多人表示奢侈品擁有一流的品質,這是她們寧願買奢侈品的唯一原因。由於她們的收入足夠她們揮霍,價格不是一個問題。
其余80%的受訪女性中,大多數人表示每次購物都會至少買一件奢侈品,而她們列在願望清單上的奢侈品數量每天都在增長。這部分受訪者認為奢侈品定價虛高,而且奢侈品的質量與普通商品相比實際上沒有太大差別。
一位分析師指出:“越來越多的高薪年輕職業女性在全球時尚和美容趨勢方面的意識在提高,這推動了對高端奢侈品和配飾的需求,包括珠寶、手表、服飾、鞋類、化妝品等。”
ASSOCHAM秘書長拉瓦特(D S Rawat)也表示:“職業女性或生活中比較活躍的女性更喜歡消費,她們重視外貌,因此願意購買奢侈品。職業女性正開始成為決策者,家里的東西也大部分由她們購買,因此奢侈品牌開設專門面向女性的精品店並擴大產品範圍,與這些新生代的奢侈品消費者建立長期關系,實屬勢在必行。”他還補充說:“隨著女性品牌快速崛起,奢侈品行業正日益由女性主宰。”
珠寶、手表、服飾和配飾、個人護理用品及電子產品是上述女性奢侈品消費者購買最多的五大類產品。購買力上升加上越來越註重全球品牌,以及奢侈品銷售渠道從大都市向其它較小型城市滲透,這些因素都推動了印度奢侈品行業的發展。
2016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3億美元
拉瓦特表示,年輕女性日益增強的品牌意識,外加大城市以外地區購買力的上升將可能推動印度奢侈品市場今年增長約20%,至183億美元。
ASSOCHAM的調查顯示,目前該國奢侈品市場的規模為147億美元。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電子設備、奢侈個人護理產品以及珠寶行業在2015年取得不俗表現,未來三年預計將增長30~35%。在豪車(主要是SUV)等大件商品上的支出很可能會持續,預計未來三年將增長18~20%,主要受較小型城市消費的推動。
調查將奢侈品行業按產品類別進行了細分,例如服飾和配飾、筆、家裝、手表、葡萄酒和烈酒以及珠寶、水療等服務、禮賓服務、旅遊、高檔餐飲及酒店以及遊艇、藝術品和汽車等。
該調查強調,2020年前,印度二三線城市互聯網的高度普及以及可支配收入上升將使通過互聯網進行的交易達到約1000萬筆。因此,奢侈品消費將在多個方面出現增長。
2015年,在奢侈品牌上花費最多的城市是德里,其次是孟買、艾哈邁達巴德、普納和班加羅爾。
約55%的受訪者年齡在20-29歲,30-39歲的受訪者占26%,40-49歲的受訪者占16%,其余受訪者在50歲以上。
超過69%的受訪者表示寧願購買知名奢侈品牌,而6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知名且流行的奢侈品牌支付高價。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此前侮辱女性的言論曝光後,民主黨的乘勢攻擊、女性主義者的口誅筆伐,乃至共和黨內部的爭議將整個10月攪得天翻地覆。而在這場“十月驚奇”的尾聲,共和黨的女性議員也坐不住了。
共和黨本身就由男性占主導地位,而在特朗普的“錄音門”爆發後,黨內雖然也存在爭議,但最終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重量級人物選擇繼續支持特朗普。因此,黨內女性開始擔憂,這對於女性選民每況愈下的當前形勢無異於雪上加霜。
黨內女性議員倒戈
“要贏回新一代職業女性的心,共和黨將需要做一些非常極端的事,從被特朗普拖入的這個泥沼中走出來。我認為我們黨的領袖應該要做好準備,在11月9日之後強烈批判特朗普的言行。”凱蒂·佩克這樣說道。她曾擔任2012年大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的競選副經理。
共和黨內部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民調顯示,美國選民很可能會選出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但把性別問題推到臺前的卻並不是希拉里,而是特朗普。
一直以來,女性選民占了美國選舉的大半江山。自1992年大選以來,歷次選舉中她們都更傾向於民主黨候選人;而共和黨則一直不討她們的歡心。現任總統奧巴馬2012年在女性選民中狂甩對手11個百分點。如今,許多民調顯示,希拉里在女性選民中的優勢甚至更大。
而現在共和黨內部的女性議員也不再支持特朗普了。
據美媒報道,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艾約特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她不能、也不會再支持一個通過貶低、羞辱女性來吹噓自己的總統候選人了。”而共和黨前總統候選人費奧莉娜(Carly Fiorina)則稱,“特朗普不代表我或者我的政黨。”此前特朗普曾嘲笑她的外表。而前國務卿賴斯本月也曾在社交賬號上寫道:“夠了!特朗普不應該成為總統。”
許多有名望的共和黨女性議員表示,現在的政黨已經面目全非。
此前曾經為得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團隊工作過的保守黨評論員卡彭特(Amanda Carpenter)本周也在媒體上發表文章,抨擊共和黨對於特朗普成為候選人之前就被報道的沙文主義言行視而不見。
如果共和黨真的要對性騷擾和侮辱女性的言行敞開懷抱,把這視為尋常,那麽卡彭特給出了一個建議,“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總部設在男性更衣室吧。”
本周早些時候,特朗普的競選經理、同時也是第一位擔任此類職務的女性康威(Kellyanne Conway)被問到是否相信那些指控特朗普性騷擾的女性時,她回應稱,相信特朗普所說的話,即這些指控都是假的,是編造的謊言。
不尊重女性N宗罪
盡管特朗普一直否認曾猥褻女性等控訴,但在最後一次電視辯論中,他聲稱“沒有人比我更尊重女性”的話語依然在拉斯維加斯引起一陣哄笑。
本周,特朗普的大嘴又火上澆油,力挺金里奇(Newt Gingrich)在本周二晚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羞辱女性采訪者的言行。在采訪中,該女性提到了對特朗普的性騷擾指控,而金里奇回擊稱該女性“沈迷欲望”。在采訪之後,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大肆贊揚金里奇。競選團隊媒體主管還發推特稱,該采訪者“不太明智”,並告訴他的粉絲,“等著瞧,大選之後她會怎麽樣吧。”
但對於黨內女性以及黨外的批評者及對手而言,這無疑再次證明了特朗普對女性的不尊重。
當面對批評時,特朗普總是傾向於用更加刻薄且涉及人身攻擊的方式回擊女性批評者。在過去這一年中,特朗普對這些女性的攻擊大多集中在外表、智力和精神狀態上。
在共和黨內部初選的第一次辯論上,面對三個同樣用敏感問題轟炸他的主持人(兩男一女),特朗普的回擊主要集中在女性主持人身上。而在辯論後,特朗普評價道,“她眼睛里的血都要爆出來了。”
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一對在伊拉克戰爭中失去兒子的穆斯林夫婦反對特朗普時,他也把火力集中在那位母親身上,並在美媒采訪中說到:“她什麽都沒說,可能(他們)不準她說。”而後來這位母親表示,談論她兒子的死亡對她來說依然是個挑戰。
9月初,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節目(MSNBC)的一檔節目抨擊特朗普時,他又一次把矛頭對準女性主持人,稱其“瘋狂”、“愚蠢”。而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他時,他要求該女性記者“保持安靜”。此外他還用“肥胖”來攻擊一位前環球小姐,甚至在推特上號召數百萬粉絲搜尋她的“性愛錄像”。
當然,從“沒有總統相”到反對希拉里的T恤,特朗普更沒少攻擊他的民主黨對手希拉里。
有評價稱,特朗普將會輸掉大選,而功臣就是美國女性。
(實習生龐瑞琪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