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老蕭六月開新台孤立黃毓民

2013-04-04  NM  
 

 

蕭若元創辦嘅「香港人網」上星期六做埋最後一晚節目之後結束,導火線係人民力量嘅教主黃毓民聲言「搞禍佔領中環」、「必要時使用暴力」,同老蕭撐佔中嘅立場相左。老蕭決定釜底抽薪,借結束人網呢個人力主要動員平台,完全剷走毓民嘅影響力。

老蕭同教主割席,亦代表人民力量正式分裂,「慢必」陳志全同人力主席劉嘉鴻上星期都有出席人網告別派對,明顯企喺老蕭嗰邊;「大舊」陳偉業上星期外遊前喺Facebook留言,決定退出毓民搞嘅普羅政治學苑,又話「堅持理想,遠離朋黨」,暗示要離開人力,如果此事屬實,人力將剩低黃毓民一個立法會議員。蕭若元已經講明六月一日成立新網台,每日有十到十五個鐘節目,佢自己都會參與部分節目。雖然新平台都會有論政節目,但係佢希望劉嘉鴻同陳志全唔好主持呢類節目,費事有太強政黨聯繫。

黃容根主場何俊賢坐埋一邊

新界漁民聯誼會上星期搞就職晚宴,食衞局局長高永文同唔少建制派議員都俾面出席。記者撞到盛傳被勸退嘅前立法會漁農界議員黃容根,以前不時被人話立會同區議會出席率欠佳嘅佢,原來做番新界漁民聯誼會嘅理事長,仲話依家仲忙過以前做議員,皆因上任後先發現個會財政困難,仲有成七年無做過財政報告俾稅務局,結果要交超過十萬蚊罰款,依家仲籌措緊啲資金咁話喎。現任漁農界議員民建聯何俊賢都有出席,但典禮期間就無份坐中間,中間位留俾邊個?梗係根叔、高永文、行政會議成員張學明、林健鋒,仲有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光明、劉恩等人啦。

林健鋒硬食喬老爺死貓

上星期,多個京官南下嚟見香港班建制派議員,原本旨意佢哋幫手放風,點知鬧出傳錯話事件。話說當日林健鋒(Jeffrey)搶先向在場記者引述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嘅講話,無幾耐喬老爺睇完即時新聞,急急出嚟澄清,話自己無講過「不能選對國家不利,對香港不利的人」做特首,又強調只係話「不能接受與中央對抗的人當這個行政長官」。唔少傳媒事後話Jeffrey傳錯話、引述錯誤,甚至話佢假傳聖旨。本刊聽番當日錄音,Jeffrey嘅原話係「佢(喬老爺)認為特首係應該愛國愛港,如果一個對中央政府對抗嘅人呢,係對香港不利,亦都不能接受嘅。」但有傳媒就報導喬老爺所講嘅特首條件之一係「不能對香港不利」。今鋪喬老爺罕有大動作澄清,間接質咗隻死貓俾Jeffrey食。記者問番Jeffrey,佢只係話「呢啲嘢,笑吓咪算囉。」

誰是真正環境局長?

政府上個星期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聲稱將改善空氣質素的任務提升至跨部門層次,多個政策局都有人喺度撐場,但傳媒焦點仍然喺環境局身上。記者會開場白由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負責,到咗答問環節,副局長陸恭蕙即刻變成主角,除咗用中、英文雙語答問題,政策目標、污染數據瑯瑯上口,反觀黃錦星經常坐咗喺度,發言時間少陸恭蕙一半。有鳳凰衞視記者用國語發問,黃錦星竟然直接以廣東話答問題,讀番書嘅陸恭蕙反而用國語回應。唔知黃錦星係咪唔想電視台播佢條soundbite?唔少人覺得做副局長真係屈就咗陸恭蕙,以佢quali做得局長有餘,黃錦星做副局長就差唔多。政圈曾經盛傳前特首曾蔭權推薦過陸恭蕙做環境局局長,但被中央否決。由於副局長唔使中央任命,梁振英識得將陸恭蕙「回收再用」,但係工作崗位錯配,一定搞到黃錦星好頭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46

小公司蠶食iTunes?六月見真章

2013-05-06  NCW
 
 

 

當大家都在猜測蘋果的下一步是什麼?何時能再祭出像iPhone、iPad等跨世紀科技產品,引領全球風騷,而曾為音樂、數位內容產業帶來變革的iTunes,卻悄悄度過十歲生日。

不管是以每首○.九九美元價格販售單曲,成立線上音樂商店,至今共賣出二百五十億首歌外,之後的廣播、電視劇、電影、電子書,連二○○八年推出App Store,到現在下載量都已突破四百億次,讓iTunes朝全方位多媒體平台邁進。

攤開蘋果剛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光iTunes(含App Store)就賺進四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兩百三十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三○%。此外,據外國媒體報導,二○一二年iTunes收入約達一百二十億美元,其中,又以App Store表現最為亮眼,為蘋果貢獻四十億美元,年成長率達五○%,遠超過音樂、電影的二八%。

這原本是蘋果在智慧型手機市占率遭三星(Samsung)侵蝕,目前唯一不敗的護城河,如今卻被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等急起直追,蘋果花十年功夫打下的江山,很有可能不保。

其中,最大的對手就是谷歌。二○一二年,谷歌將原本只販賣Apps的Android Market改版,變成音樂、書籍、電影無所不包的大市集──Google play,無論上架規範、付費方式都不如App Store嚴格;在美國,更與電信商合作,開啟購買商品、隨手機帳單付費功能,不須綁定信用卡也能消費,搶下蘋果吃不到的市場。

Android系統攻城略地搶下全球逾七成市占率

當以三星為首的非蘋果陣營快速崛起,今年二月,北美Android系統市占率正式達到五一‧二%,超過iOS的四三‧五%,若以全球來看,前者早已囊括逾七成市場,Google play下載量也逼近App Store的九成,並且以更快的速度繼續攀升。

因此,隨著蘋果與谷歌兩大巨頭情勢消長,開發商可能「西瓜偎大邊」,「以前都選擇先開發iOS版的Apps,現在會兩個一起做,但到了今年底或明年,如果Android再起來,狀況就可能改變。」MoaiCity執行長江誌峰說,當緊跟蘋果不保證獲利,業者反而會針對產品、消費者特性,選擇合適的平台開發,不像以往奉iOS為尊。

前方有谷歌大軍攻城略地,覬覦蘋果在行動裝置服務上的領先地位,靠販售音樂起家的iTunes,後方更有一堆小老弟,等著蠶食這塊市場。

每個月付一定金額的「吃到飽」音樂串流服務,正挑戰iTunes「以量計價」的遊戲規則。

過去,一手打造iTunes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認為,消費者以「擁有一首歌、一張專輯」的享受為樂,但對現在人來說,如何以更低廉價格獲得更多滿足,才是重點。於是,像Pandora、Spotify等軟體崛起,營收從二○一一年僅占美國音樂市場九%,成長到去年的一五%,各界謠傳谷歌、亞馬遜,甚至蘋果都要推出類似服務,彌補成長趨緩的音樂下載市場。

連Spotify這間成立七年的小公司,創辦人埃克(Daniel Ek)都直接放話,要讓iTunes走入歷史,蘋果遭遇的問題,恐怕不只有獲利下滑那麼簡單。

除了閱聽影音還能購物掌握金流,讓使用者掏錢

「重點是開拓新戰場,」癮科技站長吳顯二表示,「不管推電視、手表,甚至冰箱也好,我們期待看到蘋果玩出新把戲,不是還陷在和谷歌的泥巴戰中。」對全世界的「果粉」(蘋果粉絲)而言,蘋果能做的,絕不只靠低價iPhone搶市占率,創新,才是它的責任。

對此,知名科技網站CNET也報導,蘋果如果推出iTV、iWatch,十歲的iTunes將扮演背後的關鍵角色。

「它像蘋果的『神經中樞』,把所有硬體裝置串在一起,」APP01網站總監鄭緯筌說。未來,當你戴上iWatch,結合App Store、下載軟體,它就能記錄體溫、心跳、脈搏,計算消耗的卡路里,讓運動更有效率;打開iTV時,不管原本影集看到哪,都能繼續播放,而iTunes數千萬筆的影音內容,更是蘋果跨足電視產業的一大利器。

不只如此,iTunes還綁住全球五億用戶的信用卡帳號,「以後看iTV,可能只要按遙控器上的一個鍵,就能直接購物,從信用卡扣款,比任何匯款方式都方便。」吳顯二說。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也預測,蘋果很有可能在iOS7系統增加一款電子錢包App,不像現有的Passbook,只能儲存電子票券、點數,而是真的透過信用卡,讓行動支付成為可能。據傳,蘋果也將在新一代的iPhone搭載指紋辨識功能,強化隱私保護,加上與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百思買(Best Buy)的合作關係,更有助蘋果推廣此產品,直接讓用戶掏出錢來。

未來,剛滿十歲的iTunes,還能領先業界多久?再創數位生活的新模式?就看今年六月的「開發者大會」(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這位巨人將如何滿足市場期待。

【延伸閱讀】

iTunes走過10年 將串聯蘋果硬體裝置100萬首:2003年推出,一開始上線只有20萬首歌,但不到一週就賣出100萬首250億首:至今已賣出250億首歌,每分鐘下載量超過1萬5,000首10億次:iTunes U線上課程下載次數達10億次1億本:iBookstore上有超過1億本書45%:占全美電視、電影等隨選視頻(Video on Demand, VOD)市場的45%400億次:App Store下載量超過400億次,程式數量約77萬個115個:iTunes已在全球超過115個國家提供服務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66

Pimco旗艦基金六月淨流出99億美元 創成立以來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8771

Pimco 旗下Total Return Fund基金的投資者在6月份淨撤離了99億美元資金,創下這只由債券之王格羅斯(Bill Gross)擔任經理的基金26年歷史上新高。

投資者撤回資金表現出其對於債券市場的擔憂。

近來債券市場錄得了金融危機之後的最差表現。

美國週五即將公佈的就業數據將成為經濟復甦的重要指標,投資者的撤出標誌著對於債券持有人來說,可能將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格羅斯今年大手筆投資政府債券,讓旗下基金成為了債券市場中受到最大衝擊的基金。伯南克5月22日美聯儲可能「縮減」量化寬鬆的言論使債券市場陷入大跌。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今天報2.48%,高於5月31日的1.93%。

今年截至昨天,Pimco Total  Return Fund基金下跌2.9%,表現遜於87%的同業基金。過去一個月時間裡,這只基金下跌了2.5%,表現遜於92%的同業基金。

金融危機後,格羅斯因投資者們對債券安全性的需求而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Total  Return Fund的管理的資產2008年底為1320億美元,而至今已經增加了多過一倍。

但近期的損失及資金流出使管理的資產從五月底的2850億美元下降至2680億美元。

研究集團Lipper上週曾表示,投資者們在四周內共從美國債券基金中共撤資237億美元,是2008年10月以來該領域最多的資本撤出記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126

「六月錢荒」——央行之「操縱」與反操縱 (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9095

本文作者為岷江金融研究機構江勳。文章內容主要基於目前已公開的信息,僅作參考。

2013年6月,將成為中國的重要分水嶺。

從諸多方面講,比如經濟結構、社會結構、金融結構、貨幣體系等,近十年來形成的頑固歷史慣性,正被強制性的改寫。當然,這並不輕鬆,不是一朝一夕迷人眼。不過所謂中國事,要麼是一萬年,要麼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事實上,中國正在進行的,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

這場流動性危機是如何蔓延的?我們想我們不打算再來重複。我們關心的是,這場危機是否有一種本質,以及是什麼?

另一個央行

央行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央行。

就從這一個月開始,央行的地位、聲譽、信用、效率,都將獲得重估。對圈子裡很多人來說,這個月,中國央行的言行舉止,變得陌生。

我們先來看看央行怎麼做和怎麼說。

5月底到6月初,貨幣市場的緊張氣氛開始顯露——一般來說,6月也常常是中國金融市場最緊張的月份。因為,在5月底——7月初的區間,大量的基礎貨幣面臨著回收。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企業所得稅的集中繳存(基礎貨幣通過財政存款的形式,回歸央行系統)、存補交款準備金、銀行分紅等。2010年來,攬存沖時點成為一個日愈激烈的變量,並隨之衍生出巨量的理財產品到期兌付問題。理財產品假定8萬億,超短期2-3萬億,集中在年中到期,  該項資金缺口將達一萬億。

今年,另一個正變量成為負變量,即外匯佔款(央行用來購買外匯的人民幣金額)的急劇下降。在4月份,央行、商務部和海關,集中解決熱錢的跨境套利,並且出台了異常嚴厲的外管局20號文。5 月份的外匯佔款從4 月份的人民幣2940 億元和一季度的每月4050 億元大降至670 億元。

熱錢的迅速萎縮,實際上讓2013年5月的資金面變得前所未有的嚴峻。在情理上,央行應心知肚明。

但是巨量到期央票的加入,讓央行的對沖變得左右為難。5月最後一週,淨回籠170億。6月第一週,端午節前幾天,銀行間資金市場持續飆升,市場資金面空前緊張,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一路狂飆,隔夜Shibor從6月5日的4.62%漲到6月8日9.58%的罕見歷史高位,漲幅超過了100%,在公開市場,央行淨投放超千億。

看起來,經過試探,央行對吃緊的資金面開始響應。但是,是什麼事情導致央行在接下來一週內表現得如何「冷漠」?

那一週,一些國有大行的高管跑出來呼籲降准,央行沒理睬,並且連公開市場操作也乾脆停掉了。6月8日成為一個轉折點。我們從一些渠道獲得的消息指,當日,央行通知一些一級交易商就一些央票和回購業務詢量,但是當日其中有大行即將部分資金拆借給一家中小銀行,其方式正是央行近來非常忌諱的票據買入返售。這激怒了央行,因為這不過是在最恰當的時候以最恰當的方式證明,增量寬鬆的貨幣,會旋即被商業銀行用於表外加槓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時間央行一反常態只做不說。而6月8日最重要的信號是,李克強總理發表講話,「盤活貨幣信貸存量,控制增量」。應該理解為,央行的行為獲得了中央支持。——有些人認為央行這麼幹導致銀行實際利率飆升,反而導致錢進不了實體經濟,因此是跟中央對著干,所以後面會妥協,這不免迂腐。

後面一週的事情我們都已經熟知。

我們從2010年以來長期戰略性看空中國股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流動性結構太過於畸形,資本市場沒有絲毫的競爭力。本輪暴跌,機構蜂擁贖回權益資產,足可見之。關於該問題,我們後面再細說。

從瞭解的情況看,銀行系統的抵抗是顯然存在的。這表現在一些國有大行在之後削減了在拆借市場的頭寸。兩相僵持,加劇了銀行間拆借利率和拆放利率飆升到離譜的地步。事後,我們還看見了姜建清通過路透表態,並且他委婉的批評央行沒溝通好。

央行在17日下發了《關於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事宜的函》,強調「流動性總體處於合理水平」,並「激活存量」,仍然不說話。拆借利率飆升到那麼嚇人的地步,央行也不說話。但是股市崩盤的時候,央行才勉強站出來。

央行為什麼不願意公開來說呢?為什麼又要通過中央來隔空喊話?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正,故而有名無實。在一行三會的制度框架中,央行的角色這幾年越來越尷尬,雖然排在最前面,但恐怕名過其實。民間經常會質疑中國央行的流動性管理能力,而較少會質疑銀監會和證監會的作為。人們總是以結果論,這很正常,不過貨幣的問題必須動態的和歷史的來看。

2010年之後,央行的數量化貨幣監控系統的壓力陡增。2011年,央行被迫做出調整,拋棄新增信貸規模指標,提出籠子更大的「社會融資總量」的新概念。但是2011年、2012年這兩年,幾乎就成為央行調控失效的兩年,2011年央行厲行緊縮,其結果是加劇了金融脫媒,貨幣市場開始崛起,信託風光無兩。2012年,邊緣化的證券系統捉急的信託化,導致M2百萬億。流動性增速和經濟增速之間缺口不斷擴大。2013年上半年趨勢加速直至呈背離之勢。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問題,收效無幾,矛盾叢生。

如果中央要問責,央行肯定先檢討。但實際上,這兩年是銀行系統和證券系統創新性抵抗央行的結果,同時央行可能也尚未做好應對新的金融革命的準備。結果是,一行兩會之間,從2012年的一些表徵看,恐怕誰都沒法說服誰。也就是在此之間,一度醞釀一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現似已破產。

但是從實際操作看,銀行系統和證券系統這兩年的創新,又很大程度上變成對既得利益板塊的利益輸送。這是問題的關鍵,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高層下決心,授權央行採取特別行動。這個特別行動應該是一個戰略系統的構成部分,這個戰略的啟動應該在幾個月前,包括,為什麼要從司法系統入手查處債市黑幕,倒逼銀行和證券系統收手。

所以此次,央行不能說,亦不想說,亦不好說。為什麼不好說呢?後面我們會講到。直到央行擔心過殺股市,才發聲明,但市場竟又馬上解讀為妥協。這種解讀才這真是不妥協。

總之,彼時市場相信了央行不願意「救市」。那麼,央行到底做沒做呢?

實際上,6月20日尾盤迴購利率突然回落,一些銀行間交易員普遍猜測,央行進行了一定的干預,以穩定市場情緒。6月21日,週五早盤,他們又發現有一批低價批發資金入場,規模100億,拆借利率僅有5-6個點,這顯然超乎尋常。次周,它們又發現了這一批資金以同樣形式出現。

這到底是央行繞道機構拋出,還是讓某些大行擔任「穩定器」,尚未可知。隨後又傳出央行定向工行注入500億。此事央行予以否認。不過我們也從業內獲悉,該次投放不僅存在的幾率很大,且涉及到兩家銀行。

央行始終沒有或不願意以公開工具干預市場,比如調存准、公開市場操作等,表明,央行要打破既有並重構一套新的話語體系。

25日早盤,銀行間、股市、債券市場連坐。下午,央行發聲,「合理調節流動性 維護貨幣市場穩定」,這被廣泛解讀為央行軟手。市場驚天逆轉。7天回購利率回到了10%以下。

央行表示要用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一系列工具調節流動性,但是,這一備受期待的干預在隨後三日都沒有出現。現狀是,資金融出方仍然較少,跨月融資仍然很困難。28日下午,出現在陸家嘴論壇上的周小川仍然語焉不詳。

是什麼讓央行如此變化:從之前「光做不說」,到現在「光說不做」呢?我們認為有三個解釋,其一,階段性的語言維穩已經湊效,逆回購可能要視更嚴峻而情況才重啟,也就是7月。考慮到外匯佔款的繼續萎縮和補交存准,7月份第一週的資金缺口,根據測算可能高達5000億。另一方面,即便7月份上中旬非常嚴峻,市場的強烈願望也可能落空。因為,唯此方能對影子銀行系統有效整理。第三,目前實體經濟已明顯進入緊縮通道,但企業資金面依然是很緊張,因此,央行有理由認為,銀行間基準利率的相對低位就不是真實的。關於此,後面還會講到。

流動性黑洞

央行到底是怎麼認識目前的金融系統和貨幣市場的?我們只能根據6月25日,央行的「安撫」公告來解讀。

央行首先告訴市場,流動性是充足的。央行公告稱,5月末,金融機構備付率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為1.5萬億元。通常情況下,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左右即可滿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則比較充足。

那麼,這就留下一個問題,大量的流動性囤在誰的手裡?如果真如姜建清所言,連工行都覺得緊張,我們問了一些銀行,緊張的確是非常真實的,甚至到地下錢莊高息借錢。那麼流動性就一定出現了某種黑洞。

我們認為,可能央行和市場所理解的流動性是兩碼事。所謂備付率,也就是保證存款支付和資金清算的貨幣資金(按規定存放於央行)佔存款總額的比率。理論上,備付金率可以約束銀行的信用擴張。所以,央行認為1.5萬億的備付金完全足以對付市場的資金缺口(初步計算,6月份大概缺口3000-4000億左右。)

但是,備付金只是一個資金結果,而並不能反映其來源。比如,一家銀行的高備付金率完全可能是依賴再貸款或者同業拆借,其支付能力就弱很多,因為它必須承擔更複雜的流動性成本。

另外,備付金是以超額準備金體現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是基礎貨幣的基礎構成。而目前金融市場基礎貨幣(比如說出現大規模擠兌,儲戶提取的現金是基礎貨幣)本質上並不稀缺,而是流動性需求,即基礎貨幣衍生出來的「准貨幣」,或者說「影子貨幣」的流動。

所以,央行所說的流動性,其實是最狹義的流動性,跟市場所理解的廣義流動性——金融市場水位——是兩回事,我想局中人應該是一眼能看明白央行這個有點故意「掩耳盜鈴」的動作。我們之所以說央行不好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也正是這個動作告訴我們,央行心裡,很明白。

基礎貨幣和准貨幣的關係,可以形象的理解為米和粥的關係。熱錢套現流出,掏了一把米,鍋裡還有一大把。如果銀行的客戶現金支付結算,存在央行的備付米也是夠的。現在的問題是,要短時間內,按照米和粥的比例上繳兩把米(20%存款準備金和財政存款),卻有些掏不出來。

掏不出來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水摻的太多,粥太稀,按比例掏的米過量導致粥不成粥;其二,粥冷凍,流體化,攪不動,導致沉澱在各處的米摳不回來。這分別對應金融市場的是,槓桿太大、貨幣周轉速度大幅降低。

那麼,本輪央行緊縮風暴,其目標是哪一個問題呢?

市場普遍認為,央行有意逼銀行去槓桿,既然表內的槓桿完全問題,有的銀行貸存比遠遠低於監管要求,那麼就是要逼迫銀行去影子銀行槓桿,主要就是同業資產的槓桿。對此我們並不認同。

2012年,五大行中的4家銀行首次披露槓桿率,平均水平為5.11%,高於銀監會規定的4%的最低監管要求,顯然還處在合理水平。雖然我們認同影子銀行有問題,但是不是整體槓桿問題,而是資產問題。去同業業務的槓桿可能只是表象。

同業業務市場,激進的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可能已經帶動整體槓桿率突破了監管,這可能是監管層所知的個別超出能力的銀行,對它們的整頓是必須的,即便如此,我們認為這可能也是表象,我們在下文將細說。

人們談論中國的高槓桿率,通常的角度是從宏觀金融入手,幾乎很少從金融機構推論。人們認為,2012 年底M2 為GDP 的1.78 倍,社會融資規模達到GDP 的1.88 倍,中國槓桿比率已升至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我們認為其實問題的核心,而在於資產周轉速度。

從簡單的費雪公式GDP=MV=PQ(M:貨幣流量,V:貨幣流速,P:商品價格,Q:商品數量)即可推導。V不變,則注入M,刺激P上漲或數量增加。

對中國存量貨幣M2的爭議相當大。其原因就是,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形成了本質上以基建和地產為通道的貨幣供給機制。基建和地產的貨幣需求量大,但是周轉非常慢。很簡單,機場和樓房是的交易頻率是不可能像吃喝拉撒那樣的。

中國目下有相當多的貨幣被凍結,有包括反貪腐、約束公有和公共部門支出等原因,但核心原因在於地產。2013年社會融資總量飆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投機需求退出房地產市場,從而導致樓市交易趨冷,大量的貨幣被剛需凍結在儲蓄中。

現在,中國的貨幣流通速度,大概只有0.4—0.5左右,美國大概在1.2左右。現在全社會的M2官方統計是100萬億,但真實M2應超過130萬億,因為影子銀行系統創造的很多流動性不計入M2,廣泛意義上的影子銀行系統(包括同業、委貸、票據、民間借貸)規模多大不好說。

本次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本質上,也是地產金融周轉鏈條被切斷所致,下面詳說。

shibor操縱

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一樣,是一種信用中介(credit intermediation),其在經濟體系中提供三種轉化:信用轉換、期限轉換和流動性轉換,從而將全社會的借款人和融資人聯繫起來。因此,本質上是一種融資安排。因此,指責影子銀行系統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大規模期限錯配,本身是苛責。

中國影子銀行系統的風險,在於其根基與美國影子銀行完全不同。影子銀行的興起,在美國主要是基於商業銀行負債端的變化,中國當然也在2010年後感受到攬存的壓力。但我們認為最主要的,仍然是在政策約束下的主動性資產端安排,即將地方平台和地產類資產,裝入表外。或者說,3年以來,影子銀行逐漸從理財產品畸變為另一種地產融資鏈條。

影子銀行系統的模式,和監管層的資產約束,不斷的進行貓捉老鼠的遊戲,並進而加速演化出過於早熟的金融工具系統。比如2009年為了信貸資產或票據資產支持的銀信合作崛起,信託通道被封死後,2012年銀行又找到了券商。像興業銀行2010年後較大規模將信貸業務藏在同業代付中,同業代付進表之後,又創新了同業償付。至於票據業務,從轉貼現,到2009年的「雙買斷」,再到2011年的「賣斷+回購」。至於資金池業務,它本來應該是影子銀行的核心模式之一,但在中國它迅速的「龐氏騙局」化。

中國式影子銀行的過於早熟,也催生了它的脆弱性。在短短5年中,它帶來了兩個全局性影響。

由於它沒有西方式的獨立法人地位,而是依附於銀行,而同時又具備理論上不受槓桿約束的存款創造能力,它刺激著銀行大量的創造票據業務輸送到影子銀行系統;並且,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將同業業務、債券市場、票據市場等串通一體,打通了基礎貨幣(同業拆借)和准貨幣通道,也構成了一個多層級資產組合,放大槓桿,比如以票據同業拆借養債券,以債券養信託。

但是,它的先天缺陷是,由於沒有多層次資本市場和資產證券化,該結構的久期組合綁定在地方平台和地產的信貸資產之上,這些資產的周轉率非常之低,最重要的是,資產質量風險巨大。因此,它要麼拉長拉高票據資產的槓桿,要麼需要一個體系外的流動性補給系統,那就是將銀行自營資金對接於理財賬戶(即丙類戶)。

但是,這個信用鏈條被拉得過長,且交易成本過高,最終將導致貨幣周轉速度的大幅度降低。因此,一旦監管層斬斷債券灰手,並堵死了丙類戶和自營資金的交易通道(5月份由中債登口頭通知,),上百個六月中到期的理財產品的兌付出現困難,它們得不到自營流動性的支持,因此湧入貨幣市場。但是丙類戶通過紙質、傳真、電話等方式交易,周轉非常之慢,資金在途非常嚴重。而以票據為基礎的影子銀行鏈條,在第一環,即出票貼現環節就要大費周章。

這即是上述,本次流動性危機,實質上是地產金融周轉鏈條被鑿開所致。

它最重要的影響是,影子銀行的崛起對貨幣數量論及其貨幣管理體系形成顛覆性的挑戰。M2、貸存比、貨幣乘數悉數面臨失效。這正是目前中國在貨幣管理上的一個困難,尤其是在經濟的緊縮轉型通道之中。

因此,當我們需要重新構建一個金融體系和監管系統,比如說,多層次資本市場、資產證券化、利率市場化等,央行就需要像掌握存准和存貸款利率那樣,掌握新貨幣體系的定價權,那就是銀行間市場的基準利率——shibor。

然而,當央行轉身,發現SHIBOR已經被同業間的大行或者偽大行所操控,以朝著有利於它們的負債端,或者組合槓桿的方向。本次銀行間利率的超級瞬時扭曲,不就是明證嗎?

當隔夜拆借飆到13%時,有人憤怒的指責央行,應該懂得維護shibor的意義。我們的理解相反,這正是因為央行太懂了。

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2013年6月。

讓我們明確下,我們認為本輪央行肅清風暴的本質目標,是一件更大的事情,即重構一個貨幣運轉體系,壓槓桿只是短期表象,實際能做的可能只是控制槓桿,在槓桿控制前提下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中期事情,那就是資產切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38

熱鬧六月會有驚喜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g2ck.html

過節免不了有飯局,在飯局上聽到這樣的故事:深圳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好不容易熬成科長,搬進夢寐以求的單獨辦公室,第二天單位收到上級文件,科級幹部不得用單獨辦公室,這位科長只好又搬回大廳辦公。

飯局上都議論,現在到政府部門辦事,工作人員的態度明顯好多了。看來,反腐還是很有成效。

至於經濟,也有從谷底向上爬升跡象,官方公佈的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升三個月,由4月50.4升至50.8。5月初我曾用「詭異」一詞來說5月份,6月份是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如果要用一個詞來說的話,我倒覺得會有「驚喜」。

6月份很熱鬧:高考、世界盃……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走向的大致脈絡可能會顯現出來,主要看點有:

1、政府將有經濟刺激政策出台,力度有多大?如何把利率降下來?會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2、房地產調整將會有多深、持續多久?政府將在什麼時候、投入多大力氣救市?

3、新股發行和退市制度將做何實質性調整?對股票市場走勢有多大影響?

4、反腐會不會有新動作?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第九條:「各部設部長一人,副部長二至四人。各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委員五至十人。」我看了看「國務院部委人物庫」(詳見:http://www.ce.cn/ztpd/xwzt/2013bw/gjfzhggwyh/index.shtml),有些部委的職位設置跟這一條相悖,不知是不是我看錯了或者理解錯了(當然,我知道,某些黨組成員比如紀委書記和助理職務不應算是副部長或副主任,但有些單位的副職還是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數額,比如發改委和外交部)。嗯,政府給自己動手術,要動的地方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505

澳門博彩收入連續六月下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053

近日,澳門政府公布最新數據,11月份博彩收入為242.7億澳門幣(約合184.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19.6%,這也是今年持續第六個月澳門博彩收入同比出現下滑。 (東方ic/圖)

近日,澳門特區博彩監察協調局公布最新數據,11月份博彩收入為242.7億澳門幣(約合184.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19.6%,這也是今年持續第六個月澳門博彩收入同比出現下滑。累計今年11個月,博彩毛收入微增0.3%至3,282.36億澳門幣。

《華爾街日報》早前報道,業內管理人員和分析師們將澳門博彩業近期低迷的表現歸咎於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北京方面的反腐運動,這導致豪賭客紛紛離開百家樂賭桌。此外,澳門簽註政策收緊以及近期新開業的賭場度假村較少也是其中的原因。

賭場管理人員稱,他們有信心澳門博彩業務將在某個時刻回升,但是他們不清楚究竟何時會複蘇。澳門某博彩公司的一位高管向投資者表示,大家都在詢問有關未來前景的問題。

短期內,這樣的狀況恐難改善。據參考消息介紹,富國銀行報告預估,澳門12月博彩收入可能下跌25%。此外,澳門政府日前預計,明年博彩稅收將出現零增長,意味整體博彩收入難向好。高盛認為,澳門賭業明年複蘇進度仍緩慢,預測賭收增長僅3%。

《新京報》消息,亞洲責任博彩聯盟主席蘇國京預測,澳門博彩業在明年3月份之前還會繼續跌下去,經歷九連跌、十連跌才能慢慢緩住。最近政策在收緊,護照、簽證形式限制澳門過境遊客,所以形勢不會有太多好轉。

12月1日,珠海邊檢總站拱北邊檢站發布官方微信,中國內地居民因私出境前往澳門,應憑有效的往來港澳通行證及赴澳簽註辦理出境手續;如需經澳門過境前往其他國家(地區),須憑有效的中國護照、前往國(地區)簽證或其他入境許可證明、目的地與簽證國相符且在澳門允許過境停留期限內訂妥座位的機票(持有香港簽發的各類入境許可或前往國長期居留許可證件除外)辦理出境手續。

澳門博彩中介前景堪憂

路透社介紹,博彩中介與中國內地富豪賭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是澳門博彩業的輔助行業之一。

澳門博彩中介行業咨詢師Tony Tong稱,博彩中介回收貸款通常需要30天,貸款逾期後每月收取高達3%的利息。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加上反腐浪潮讓一些重量級賭客望而卻步,澳門博彩中介公司如今陷入壞賬激增的困境。由於無法獲得信貸,加上還款速度緩慢,資金流動陷入停滯。

此外,據騰訊財經介紹,業界認為今年4月份澳門一名中介運營商卷款100億港幣(約合13億美元)失蹤的案件令投資者在對澳門中介運營商進行投資的問題上持謹慎態度,而這些運營商的富有客戶在去年澳門450億美元的賭博業總收入中所占比例達到了近三分之二。

“(博彩中介)的業務模式看似近乎崩潰,”渣打駐香港分析師Philip Tulk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99

“美聯儲通訊社”:非農報告強勁 美聯儲仍可能六月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89

45-14010F95100A2

被稱為“美聯儲通訊社”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表示,昨日發布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增長強勁,美聯儲3月聲明中取消“保持耐心”說法的概率增加,美聯儲仍可能六月開始加息。

昨晚的非農報告顯示,近幾個月美國勞動力市場欣欣向榮,新增就業大幅增加。11月非農上修至42.3萬人,私營領域新增就業創下1997年9月來最大增幅;12月非農就業達32.9萬人;1月為25.7萬人。

重要的是,報告還顯示,私營部門工人平均時薪同比上漲2.2%,雖然與20世紀末和21世紀最初十年中期相比增幅仍屬溫和,但比十二月的增加1.7%有所上升。 Hilsenrath認為,這支持的一個論點是,就業市場改善有利於鞏固工資,雖然尚沒有使之擡升。

美聯儲現在面臨兩個重要的節點。首先,美聯儲主席耶倫本月24日-25日將發表國會證詞。她將借此向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描述最新的經濟展望。

其次,在決定何時脫離零利率時,美聯儲官員們將在三月會議上決定是否改變或放棄聲明中“保持耐心”的說法。

3月會議後,美聯儲4月和6月仍有會議議程。如果其在聲明中保留“耐心”的說法,這將暗示他們並不認為會在這兩次會議上決定加息。如果取消了“保持耐心”的說法,在經濟數據持續向好的情況下,他們將有最早在6月加息的選擇權。

美聯儲是否會在3月聲明中放棄“保持耐心”? Hilsenrath認為,1月的強勁非農報告增加了取消“保持耐心”的可能性,但不能保證其行動。

多數美聯儲官員已暗示他們希望今年開始加息,同時幾位關鍵的政策制定者指出開始加息的可能時間是年中。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Lockhart周五稱,

我認為,六月以後,開始加息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在當下我並沒有預測或偏好。

美聯儲面臨的核心挑戰是經濟學中的一個觀念: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短期權衡取舍。在失業率低到一定位置時,就業市場的閑置會消失;如果失業率再低一點,那麽隨著企業爭奪日益減少的勞動力供應,工資與通貨膨脹壓力就會上升。

問題是,沒人知道恰到好處的失業率是多少。去年12月會議上,美聯儲官員預測其位於5.2%至5.5%之間。1月份的失業率5.7%,接近於這一區間的上限。

美聯儲官員正在辯論自然失業率是否比此前預計的要低。芝加哥聯儲的經濟學家研究稱,勞動力市場老齡化可能會讓經濟在不引起通脹的情況下承受更低的失業率。因為年長者傾向於比年輕人就業率更低。

影響美聯儲判斷的另一個因素是,常規的失業率測量可能忽略了就業市場的一些重要進展。Lockhart周五稱,“就業增長可能並沒有我們看到的這麽強勁,仍有700萬雇工身不由地地被當做是兼職人員”。

如果他們得出結論,美國經濟可能承受更低的失業率,那麽美聯儲官員也可能將認為在加息前應該等待更長時間。

美聯儲官員將在三月會議上發布最新的對自然失業率的預測。

上個月,波士頓聯儲主席Rosengren稱,考慮下修他的預測值,且認為他的同僚們“也有類似的想法”。

曾任美聯儲研 究與統計主管的David Stockton表示,

工資增長是我們看到經濟預期前景的第一個跡象。

美聯儲可以讓失業率繼續下降,因為其他因素包括油價下挫和美元走強都會抑制通脹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73

美聯儲驚訝了:華爾街已做好六月加息準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61

zervos-janet-yellen-just-gave-one-of-the-most-dovish-speeches-ever-given-by-a-fed-official

盡管加息時點並未確定,但美聯儲會驚訝地發現:華爾街的債券交易商們似乎已經做好了6月加息的準備。

在每一次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決議之前,紐約聯儲都會對債市交易員展開預期調查。對一級債券交易商(Dealer)的最新的預期調查結果顯示,今年6月,美聯儲可能實行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這對金融市場可是一件大事。畢竟,從2008年12月開始,美聯儲就將聯邦基準利率壓制在零了。

彭博新聞社文章稱,考慮到多數美國經濟指標相對強勁,6月加息的預期還是比較安全的。華爾街見聞網站所收集的官方數據顯示,美國去年第四季度實際GDP修正值年化環比增長2.2%,好於預期;美國第四季度消費增長創2006年一季度以來最快增速;美國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大增2.8%,明顯高於預期的1.6%……

美聯儲關註的就業市場表現出很旺盛的活力,三項主要指標都表現不錯。美國1月失業率為5.7%,比交易商預期的差了0.4%。

(註:以下四幅圖中,紅色表示實際數據,藍色表示交易商的預期)

2

美國1月勞動力參與率62.9%,幾乎為十年最低。交易商們預計,該數據可能在加息前進一步下跌0.1%。

3

而表現最亮眼的當屬非農就業數據。美國1月就業總人數為1.408億人,距離交易商認為的滿足加息的目標數據僅僅差了100萬人。如果考慮到三個月平均就業人數在336,330,那麽這個差距就不算大了。

4

此外,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1月非農就業新增人口為25.7萬人,超過預期的22.8萬人。非農就業人口連續12個月增幅在20萬人以上,為1994-1995年以來最好成績。

少數幾個令人擔憂的地方在於:美聯儲最愛的的通脹指標。受能源價格走低影響,美國1月PCE物價指數1月環比下降0.5%。

1

不過,對美聯儲來說,在就業市場表現優異的背景下,上述PCE數據“接近滿足(加息)條件了”,摩根大通美國區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在數據公布後如此評論道。

另外一個拖後腿的經濟指標是工資增速。就連耶倫都在近期表示,並未看到工資增長明顯增強。美國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僅增長了2.2%。

然而,認為可能在6月加息的不僅僅是交易員,華爾街見聞曾提及,就連美聯儲二號人物、副主席Stanley Fischer也在上周五表示,美聯儲最有可能在今年6月或9月加息,具體時點或因美國經濟表現而生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56

六月行情:市場在擔憂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13

六月行情:市場在擔憂什麽
作者:winner

昨天看到格隆匯里有香港的會員發表文章討論政改,《不僅僅只是一個政治事件:一個香港股民對政改的期待》。其實在這個6月,影響A股和港股市場的事件,不僅僅只有政改一方面,如果從市場情緒方面來看這個月的一些特殊事件,多少都會讓人心里有些隱患,猶豫,覺得看不清。

港股現在是很多資金瞄準的目標,就等一個催化劑,但是在這個催化劑出現之前,也許還要經受一些考驗,不過我們相信,考驗過後出真金,你能經受的住多大的折磨,之後才能飛的多遠多高。

下面我們一起來羅列一下會影響6月行情的因素:

1、招商證券又要開策略會了。而時間,正是6月16日-17日。正巧和昨天提交政改方案的時間重合。雖說這應該絕對是巧合,但是這樣的巧合卻總會讓市場心理不那麽自在,有那麽些顧慮。


有人統計過近四年的招商政策年度策略會及近三年的年中策略會,發現每逢招商證券開會,大盤必跌,這已經毫無爭議成為A股做空的“殺器”,跟香港的“丁蟹效應”有的一拼,且基本屢試不爽。

首先是招商證券近四年度策略會:


再看看招商證券近三年中期策略會:



對於現在A股處在的位置,看起來仍然是震蕩向上的走勢,不過今年6月份的行情,A股在沖擊5000點心理關口之後,沖擊6000點並沒有那麽容易,到了這個位置,於情於理,很可能需要有一波比較長時間的震蕩過程,穩固住5000點這個位置之後,才能再向之前的高點甚至是更高的位置進軍。在A股震蕩的這個月,尤其是到了招商開策略會的那幾天,也真是挺敏感的。(以上只是調侃,請勿打臉。)

2、明天是一個敏感的日子。這個事件是歷史的問題了,在香港,每年都會有這樣的集會、遊行,每年這一天,都是香港媒體籌備很久,聚焦報道,香港各方勢力都想在這一天表達些什麽東西的日子,過去這幾年都是這樣,整體會給人一種“亂亂”的感覺。在這里不好展開太多,總之,香港的現狀就是,會有那麽些人,總是喜歡拿些過去的東西,翻來覆去的說要怎麽怎麽的,可是現實中也起不了什麽作用,純粹是形式主義上的炒作,顯得或多或少有些無聊。

因為去年10月1日開始的占中運動,導致香港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經濟下滑,旅遊業大幅受挫,股市大跌,萎靡不振,搞得整個香港亂糟糟的,外媒就趁機大幅報道,搞得生活在香港的人,很郁悶,被壓抑。到了最後,不了了之,誰都沒有好處。倒是那幾個發起占中並且做空股市的人,最後賺的盆滿缽盈。

總之,從去年占中,到了前段時間,香港人和媒體的“反水客”事件,故意擠兌大陸遊客,加上敏感日子的遊行,總是讓香港這個著名的金融中心,多多少少出現了些瑕疵,這真的是平等自由的結果嗎?是香港人想得到的結果嗎?

3、撲朔迷離的希臘態勢。希臘的債務危機問題,一直是歐洲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揪心的焦點,就像是在打通關遊戲一樣,可能在過程中,有很多地方要摸索,要突破,但是遊戲玩的時間長了,慢慢熟悉了,到最後必須會通關,不然這遊戲沒法玩啊。


希臘的遊戲還要玩多久,這我們很難分析,但是整個6月,港股也許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不過我覺得希臘的問題最終還是會解決的,也算是一個遲早的事,只不過在當下這個時點,老是讓人揪著心,我們只能期待歐盟那邊那一攤子事能盡快理順理清。

4、6月17日的政改,仍不明朗。雖然我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是非常希望香港這一攬子事情可以盡快達成一致,讓香港的運營情況得到統一健康的發展,得到切切實實的改善,而且相信將來也一定會好。但就針對6月17日的這次投票,目前香港社會輿論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看了上面這些影響市場情緒的因素,是不是覺得心里有點壓抑,但其實對於A股和港股,在六月還是有很多不少可以想象的利好因素的。比如:

中國中車複牌。下周一(6月8日)複牌的中國中車,可是之前A股上漲的主心骨,龍頭標桿,這次完成合並之後,能否繼續充當火車頭,帶領A股繼續奔跑,我們還是應該積極正面的去期待一下的。


中國核電上市。募資規模達到129.9億元,成為2010年8月光大銀行首發以來,5年來A股規模最大的IPO。將會刺激並帶動A股相關產業出現不錯的行情。並且和中國中車一起,也許帶領相關“一帶一路”概念的股票,繼續行情。

A股納入MSCI指數。5月26日英國富時集團(FTSE)宣布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性股票基準指數的過渡計劃,讓中國投資者對下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將宣布的對A股的審核結果充滿期待。A股納入MSCI指數,只是時間問題,從A股納入MSCI指數等國際指數的影響來看,中國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均寄予厚望。5月29日中國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與包括富時在內的國際知名指數公司保持密切溝通,不斷提高國際投資界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和認可程度,便利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

全球94%的機構投資者都是MSCI的客戶,A股被納入MSCI指數表明其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是可投資的。不過,由於預期初期A股納入MSCI指數的部分很可能只占A股市值的5%,即便此次宣布納入也不會對A股產生很大的影響。

聯想控股IPO。今年港股最大的IPO,很有可能在這個月底完成,聯想控股的上市,也許會帶領港股市場走出陰霾。


總之,6月的港股,並不是那麽太平,各種事件匯集,全球的金融體系博弈,政策導向不明,種種因素讓這個月的形勢變得複雜多變。雖然如此,既然我們選擇了投資港股這條路,現在絕對不是離場的時間,我們應該堅定信念,讓信仰支撐自己,港股這塊價值窪地,機會太大了,你若錯過,會後悔終身。

冷靜的判斷和思考市場信息,複雜多變的6月行情,繁亂中我們必須堅持。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56

波動加大是六月常態 牛市不輕言下車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02

波動加大是六月常態  牛市不輕言下車
作者:朱茵


波動加大或是六月常態

能不能從政策的角度去理解,比如 5.28 暴跌與匯金減持央行正回購等負面新聞直接相關,那麽今日大漲有什麽政策可以解釋?相比過往周末這個周末特別風平浪靜,除了匯金公司某領導的人事變動以及伴隨它的段子。一個散戶化的市場,前兩天又暴跌過,利好多少有些反應,包括新華社兩度發聲,而今天又傳 PSL 利率定向調降這種穩增長信號。

我們認為可以從政策角度去理解,但最終反映的是牛市信心,才能解釋今天如此大幅度的上漲,開盤之際上證僅高開 21 個點,漲幅僅 0.46%,最終收報達 4.71%,大漲 217 個點。周一上漲已經成了牛市的一個特征。牛市的信心體現在,暴跌之後市場可控,上周五走勢中已經印證,只是大家做多意願集中在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和一大批補漲品種。另一個體現是大金融等低估值藍籌出現技術支撐,在近期連續調整後,並且最終體現在今日走勢中。從資金進出的角度看,五月新募集基金規模再度大漲,存量資金已不願意繼續做空,增量資金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與 5.28 大跌類似,6.1 大漲基本反映股指在關鍵位置附近的超短期變化。一方面我們要做好 6月份市場大幅波動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不因為大跌就悲觀、大漲就樂觀。

市場的運行邏輯並沒有變化,認清中短期矛盾比理解長期邏輯更重要。長期邏輯基本忽略——轉型牛市寄托中國夢,改革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向股權轉移等等。中短期矛盾在於,管理層希望中國股市由快牛轉為慢牛進而不斷哺乳實體經濟以支撐完成調結構保增長的頭等要務,而資本市場逐利的特性使得場外資金始終處於一種虎視眈眈的狀態,市場稍一調整增量資金便找到了更有利的建倉位置從而使得慢牛的理想更像是管理層的一廂情願。兩個地方,沒把握和相對有把握,投資要註重風險收益比。我們也認可這種股指主要由流動性推升的風險,但是政策外力能否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地勒住股市這匹業已脫韁的野馬?沒有把握,相對有把握的是當股市陷入恐慌性下跌時反而是安全系數比較高的時候,而當股指再度逼近管理層紅線的時候,安全系數已經大幅下降。

政策外力、積極因素,先熱後冷的關系。所謂的紅線用上證綜指來描述似乎已是共識,我們不妨借用,只是今日大漲也無必要多少樂觀。我們在周報中剛剛談到,政策外力看起來更像是階段性過熱後的降溫劑,也就是先熱後冷的一個關系;在一個比較冷的位置,我們又看到太多積極主動的因素,包括,海外資金承接的可能性、國內新增資金的承接、深港通落地的可能、市場期盼已久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市場尚未有心理準備的十三五規劃,以及兩周前出爐的《中國制造 2025》還有趁熱打鐵的余地等等。只是這里額外提醒下,A 股納入 MSCI 本是好事,只是萬一落空反而造成短期殺傷。

波動加大或是 6 月常態,除此判斷,我們在方向上仍然是樂觀,因為無論慢牛還是快牛,它畢竟都是牛。更為務實的,身在牛途,如何把握重點配置方向,兼顧長期和短期、戰略性和戰術性。

重複強調我們當下的配置觀點:

1)兩大火力鋒芒畢露後仍然是重點推薦——機器人 3D 打印和軍工北鬥,戰略性配臵,外延至中國制造大主題,不僅是設備,還有工業軟件、物物互聯、人機交互等;

2)補漲主題繼續重點挖掘,戰術性配置,前期的影視、制藥、景區、蘋果概念、人臉識別等,包括白馬個股,新增集成電路封裝龍頭;

3)傳媒主線被市場遺忘,忘了習大大去年說的話了嗎?只是近期不斷有公司停牌,要挖掘傳統媒體板塊中剩余的金礦;

4)新增推薦生豬養殖小板塊,生豬價格連漲兩月有余,母豬存欄量跌破 4000 萬,玉米豆粕價格低迷,二季度養殖業績反轉可期;

5)其他重點推薦,應是周期看基建、基建看 PPP。至於今日煤炭大漲,包括電力、港口、公路、機場,也是靚麗風景;只是以前談到 4 月下半月的中字頭行情時說過的,追風少年真不好當。(朱俊春、酈彬、孔令超/國信證券)

六月波動料加大 牛市不可輕言下車

波動加大料成六月股市的常態,但市場投資者普遍並不擔心市場大幅向下調整,分析師認為,可預期的政策外力更像是股市階段性過熱的降溫劑,市場擔心的大調整或並不在計劃當中。海通證券更明確表示,股市將繼續走自己的“牛路”,不去管那些“熊說”。

大調整並不在計劃之內

牛市上漲過程中的沖高回落與市場趨勢是否結束並無直接關系,分析師認為市場並未到戰略撤退時,接下來的賺錢效應並不會消失,但是6月市場波動加大會是常態。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大牛市未完基本是目前市場的一致預期。當前“點剎車”無法改變資金入市大潮,“急剎車”才可能引發階段性風險。今年以來,分別代表散戶、機構、杠桿資金、外資的銀證轉賬增長28388億元;偏股型基金份額、融資余額、滬股通凈流入也分別增長了6684億元、10503億元、739億元,合計4.6萬億元。3月市場第二次加速上漲以來,融資交易占比從25.4%降至16.6%,說明1月的降杠桿措施已經奏效,但並不能阻擋市場上漲大潮和速率。市場的中期調整,除非通過“急剎車”的強手段來改變投資者預期。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指出,短期而言,市場在火熱追逐大盤藍籌股之後,“5·28”會使得投資者重新考慮大盤藍籌股上漲的節奏問題,當市場意識到藍籌股獨行沖高對於A股走勢來講並不是“可持續”時,大概率將會發生充裕資金會流向其他成長性板塊。市場接下來賺錢效應或有所減小,但並不會消失。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孔令輝表示,在考慮到海外資金承接的可能性、國內新增資金的承接、深港通落地的可能、市場期盼已久的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市場尚未有心理準備的十三五規劃,以及兩周前出爐的《中國制造2025》還有趁熱打鐵的余地等積極因素下,市場擔心的大調整並不在計劃中,除非有不可控外力對行情的判斷進行修正。但“5·28”暴跌也表明經歷連續幾個月的大幅上漲後,波動加大或是6月份的市場常態。

主題成長不落幕

在對未來的投資布局上,分析師並沒有對風格轉換冀望太多,最為看好的仍舊集中在轉型新興行業。

海通證券荀玉根表示,牛市中大牛股均來自當時的主導產業。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集中在創業板。市場震蕩中創業板指走勢更強已經驗證了其長牛主角的特征,但成長股內部也出現一些分化,如樂視網、東方財富、同花順等市值已經超過500億甚至千億的龍頭公司近期出現明顯的滯漲或回調,而市值在500億以下,尤其是200億以內的成長股在短暫波折後表現更優。說明成長性行業個股正發生階段性微妙變化,當前階段是市值略小的更優。

國金證券李立峰建議投資者在配置上更多關註與經濟結構轉型相關,與改革相關的板塊與主題上,如軍工(衛星導航、航母等)、計算機(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傳媒、電氣設備(包括核電)、醫藥等板塊;接下來事件驅動的主題,如受“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1+N"出臺在即、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並成立的新公司或正式掛牌”等帶動的主題投資機會。

國信證券則提出了幾大布局方向,首先,五月的兩大火力為機器人3D打印和軍工北鬥,獲此支撐並外延至整個中國制造大主題是一個不錯的思路。其次,補漲主題近期愈發明顯,建議尋找大成長行業中的“滯脹”品種。再次,傳統媒體集團的做強做大的主線,除了智能化外,安全和文娛都是年度性的機會。最後是周期小主題,如生豬養殖,以及周期行業中基建下的PPP主題。(來自中國證券報)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