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何濼生﹕比特幣可延續升勢

1 : GS(14)@2017-11-26 14:26:16

【明報專訊】今天比特幣又破了頂,逼近8000美元大關,剛上網見到最後成交價為7916美元,筆者寫本文時是香港時間2017年11月17日晚上11時。筆者認為比特幣前景看俏,只要有合法交易和有信譽的交易平台能公開地運作,比特幣雖然已升了這麼多,仍可以繼續上升。

比特幣面對的風險有二:一是其他代幣特別是加密貨幣的挑戰;二是各地政府對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取態。

比特幣供應有限,但其需求可以無止境地上升,這就注定它的價格會持續上升。

有人說各國發行的官方貨幣都是靠信用發行的貨幣(fiduciary issue),可以無限地濫發,這些論者認為要有實物支撐,貨幣才能保值,當中不乏大力推崇黃金本位貨幣之士。但比特幣也是沒有實物支撐,為何大家仍趨之若鶩呢?

供應設限 需求無限

經濟學都是以供求互動來解釋價格變化,貨幣有無實物支撐其實無關宏旨。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若非靠信用發行的貨幣,可任由中央銀行收放,當全球經濟不斷增長,交易媒介的需求也必然增加。若貨幣供應追不上,流動性不足將窒礙經濟增長,並造成通縮,主流經濟學者都不會贊成貨幣回歸金本位。

筆者認為比特幣前景看俏,主要是因為它的供應早已設限,但需求卻無限。需求之一是來自不法活動或地下經濟。最近就有旅行社電腦系統被侵入,資料被鎖,旅行社被勒索並被要求以比特幣繳付贖金。筆者有朋友有同樣遭遇。可見比特幣是不法分子的恩物。需求之一是來自投資者。隨着比特幣市價不斷飈升,原來觀望的人士會相繼入市,這些投資者的數量不可估量。

比特幣當然也有風險。最大的風險是各國聯手打擊比特幣交易平台。但是,只要有國家仍容許比特幣交易平台,問題仍不大。另一風險是跟風的新晉加密貨幣會不斷出現。筆者認為比特幣作為第一種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在市場上佔盡優勢。其他新興的加密貨幣,不可能取代其地位。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59&issue=20171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41

陳德豪﹕美12月加息 遏抑港股升勢

1 : GS(14)@2017-12-03 18:12:02

【明報專訊】上星期恒生指數升至30200點 ,雖然指數上升到這個水平,估值仍然不算貴,市盈率13至14倍,距離資產泡沫仍然很遠 ,但始終年初至今上升不少, 獲利盤也開始湧現,市况難免變得風高浪急。 幾天時間,昨天恒指低見29300多點,從高位回調差不多1000點,如果從高位追入,即時感覺到市場的殺傷力。

騰訊平貴 不能只看市盈率

股王騰訊(0700)的市值接近4萬億港元,是天文數字,但其盈利能力也是十分驚人。今年前9個月的累計利潤 507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半年及第三季的增長率估算,全年利潤應該在650億元或以上,如此的巨無霸而言,利潤增長率可以說是驚人。以市盈率作估值計算,2017年市盈率超過53倍,絕不便宜。 假設2018年的利潤可以增長30%,淨利潤可能會上升到 850億元的水平,2018年預測市盈率40倍,如果2018年仍然可以有50%的盈利增長,淨利潤就接近1000億元,現在的價格,也就是2018年預測市盈率35倍左右。讓讀者參考,股王在2014年至2016年市盈率在25至40倍之間。

如果單純用市盈率作參考,現時53倍,上升的空間好像不多,但如果市場考慮到其強勁的增長,願意給予它50、6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的時候,就另作別論。 所以一件資產平貴與否,對不同的投資者,以及不同的時間空間,差別也可以很大。

年底水緊 12月市况料偏弱

近日不同市場的息口上升,聯儲局在12月加息基本上沒有懸念。如果12月加息,2017年合共加息三次,從2015年開始的加息周期,三年加息合共五次,進度十分溫和。

回顧2004年的加息周期,三四年間加息17次,這次的加息周期溫和得多,所以美元上升的幅度不算大。在美國加息後,相信美元Libor會進一步上升,這也導致港幣Hibor(同業拆息)上升,加上年底水緊,相信在12月的市况會較為偏弱,上升的空間應該比較有限。

太平基業證券投資總監 facebook.com/ethanchanth

[陳德豪 對冲博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66&issue=20171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31

歐股明年升勢料溫和 三大風險阻礙復蘇

1 : GS(14)@2017-12-18 03:36:23

【明報專訊】上周五英國與歐盟就脫歐談判達成初步協議,估計分手費最高達450億歐元(4133億港元),為擾攘逾一年的脫歐風波帶來一線曙光,當日亦帶動歐洲主要股市上升。有專家指歐洲政治不明朗因素已減退,如經濟持續好轉,則反映歐洲具獲利空間,但料明年升勢會較今年溫和;並指歐洲仍有三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再度衰退、政治動盪和政策錯誤等。

歐洲今年的經濟增長為過去5年來最好,安本投資歐洲股票部主管Stan Pearson對明年歐洲市場仍感樂觀,指歐洲央行即使開始退市但仍維持買債,預料明年債息不會上升;而且區內經濟改由本地消費主導,資本開支亦大幅改善。他續稱歐股估值仍相對吸引,普遍低於2007年水平,並認為歐股較其他資產類別吸引。至於資金會否回流歐洲,他指要視乎併購和海外直接投資等因素,而前者受到低息環境支持;並稱有部分外資回到歐洲,但政治環境是重大考慮,稱明年或有眾多政治風險難以預測,但英國脫歐為當中較大風險。

看好冰島丹麥 中型股尋寶

直至11月底,MSCI歐洲指數上升了24.34%,升幅雖不及新興市場地區,但幅度仍然可觀,市盈率也高達19.75倍。Pearson指今年歐股平穩向上,預料明年走勢亦會較今年溫和 ,故不認為有大量估值重估(Re-rating)的空間;並指過去歐股走勢與債息密切,於2007年後債息下跌同時歐股向上。

板塊方面,他稱着重個別公司多於板塊,例如只看好部分銀行和科技股,而非整個板塊,並稱金融股為來年大市動力之一。惟他指目前無人車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概念,尚未成為新投資主題,因仍在非常初步發展階段,形容無人車仍屬一個願景。他又稱明年會較集中於市值50億至200億歐元的中型股上,指能尋找到大量機會,但亦會在重磅股中尋找,強調按個別情况而定。地區上,他較偏好冰島和丹麥等地,較為看淡英國,因同一類型股票於當地吸引力較低,而整體經濟挑戰較大。

工資物價仍弱 料來年利率不變

歐洲經濟學家林德 (Robert Lind)表示,歐元區政治不明朗因素正在消退,經濟情况好轉,若周期復蘇持續,歐洲市場具獲利空間。他又指政治風險減退,因民眾多數支持親歐黨派,德國今年後期的選舉不可能引發很大擔憂。歐盟五個主要經濟體的整體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均遠高於50,主要受惠於全球經濟活動改善,特別是美國和中國經濟活動、歐洲央行維持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利率處於低位。惟林德稱即使經濟活動回升,但工資和物價仍然疲弱,反映歐央行在是否取消刺激政策上可能持謹慎態度;並預計直至2019年利率或保持現有水平。

除了貨幣政策支持,財政政策亦不再拖累經濟增長,林德認為各國或要承受危機發生後,實施緊縮政策的錯誤,如在德法意三國,近期均實施輕微刺激經濟措施 。經過長年疲弱後,他認為歐元區股市具增長空間,若經濟基礎保持強勁,預料歐股將繼續追趕美股。目前,歐股表現改善大部分源自金融板塊,但其他板塊周期復蘇卻較緩慢,他稱這反映市場進一步關注政治因素,以及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的持久程度持謹慎態度。

美中經濟倘放緩 歐企盈利減

然而,目前歐洲仍有三種明顯風險,林德指全球經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反映在美國或中國增長放緩,這兩國容易受到財政狀况緊縮的影響;而一旦增長放緩,將削弱許多歐洲企業的盈利增長。此外,他稱歐元區可能制定錯誤政策,隨近期經濟活動改善,可能令政策制定者太早推出財政緊縮或貨幣緊縮政策。其三,歐元區或出現政治震盪,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的改革建議可能被強烈反對;而且意大利的政治局勢可能惡化,該國不穩的政治和經濟局勢,仍為歐元區最薄弱一環。

王俊騏 明報記者

[王俊騏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89&issue=20171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62

2018升勢未斷 港股連漲9日 地產石油股接力 部分「股王」跌出十大升幅

1 : GS(14)@2018-01-07 12:30:12

【明報專訊】2018年已有4個交易日,全數報捷,並締造「9連升」,平了去年7月份的紀錄,累升5.4%,較去年7月份的5.5%略低。港元拆息持續下跌,1個月跌至1.01厘,本地地產股發圍,信和(0083)及新世界(0017)分別升5%及3.5%,碧桂園(2007)、華潤置地(1109)等亦分別錄得4.5%及4.2%的升幅。有分析員認為,國企股及油股去年估值落後,將於今年承接升勢。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恒指昨日升78點,全日成交1250億元,收報30,814.64點,恒指夜期續升,至晚上10時高水15點。信和為表現最佳藍籌,內房股包括萬科(2202)、碧桂園(2007)股價創新高,收報36.7元及16.22元。

或獲會德豐私有化 九倉累升14%

今年首4個交易日的升幅分佈較廣,有別於去年集中在一小撮板塊,恒指成分股當中,以九倉(0004)升幅最大,升14%,早前花旗發報告認為會德豐(0020)將私有化九倉,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李聲揚認同,指九倉在分拆旗下商場上市後,本身剩餘的業務不多,亦符合近年本地華資財團的發展趨勢,如長和系、新世界等,傾向精簡股權架構。

周雯玲﹕內房銷售數字亮麗 升幅合理

恒指本年至今升約3%,累計升幅較強的亦包括去年落後的油股,「三桶油」為頭10隻表現最佳藍籌股之一,中石油(0857)昨日升0.4%、中石化(0386)升1.5%、中海油(0883)升1%,4日以來升幅則分別達6.42%、8.73%及8.38%。「三桶油」加上內銀表現好,令國指今年首4日升逾4%,跑贏恒指。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表示,伊朗大規模示威的地緣政治風險推高油價,油股見升幅合理,內房股11月銷售數字亮麗,故亦見升幅。

內銀三桶油貢獻取代吉利平保

李聲揚表示,油價現升勢已經一段時間,油股去年為恒指中表現包尾的板塊,估值低於其他成分股,今年較看好中石化及中海油,以及同樣於去年落後的國企股。他指值得留意的是,過去4周分析師提高對恒指成分股每股盈利的升幅預測,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提高6.22%,或有助於恒指表現進一步向好。

至於去年升幅強勁的汽車股,以吉利汽車(0175)為首,吉利今年首4個交易日僅升1.66%,跑輸大市,昨日收報27.55元。「股王」騰訊(0700)今年對恒指升幅的貢獻同樣是成分股中最大,但比例由去年全年的27%降至21.5%(見表),內銀及「三桶油」為目前貢獻佔比次於騰訊的成分股,取代去年名列前茅的吉利及平保(231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85&issue=2018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5

張兆聰:大市升勢全面 似步入大牛市

1 : GS(14)@2018-01-07 12:35:01

【明報專訊】恒指8連升,新一年已連續3日創10年新高,但同時亦已頗為超買,9天RSI達到82。去年曾經4次突破80,上下半年各兩次,上半年都是以橫行來消化超買,下半年則有調整,1次是8月份騰訊(0700)旗下手遊《王者榮耀》遭官媒狠批而急挫,恒指回調約3%,另一次是騰訊直闖440元水平後急挫,結果恒指在突破30,000點後,一下子回調接近2000點,9天RSI跌25%才告止跌。

恒指或創新高後才大調整

要注意的是,下半年的兩次超買回調,均是發生在突破前高位、並且再錄得一輪升浪後才出現。《王者榮耀》一役,恒指前高位約26,000點,到超買回調時已迫近28,000點。11月下旬開展的調整,更是10年來首次再破30,000點關口,前高位則是28,000點。現在市况強勁,惟恒指相距前高位也只有500點、600點左右,若節奏仍相似,可能要升破31,000點,甚或創出歷史新高後才有像樣調整。

雖然今年升市是延續去年強勢,但筆者覺得市况其實更強勁,更加像大牛市、牛三初期格局。2017年很主要是重磅股、板塊龍頭拉動,中小型股普遍乏人問津,全市炒來炒去也是同一批股份。但年初至今上升的股份佔比高達75%,升勢頗全面,跑贏恒指升逾3%的比例,高達30%以上,升逾5%的比例也有20%。如果說去年只炒優質股,今年是龍頭繼續強勢,落後股發力,殘股、小型股、主題概念更是大爆發。騰訊繼續發力衝頂,落後內銀股今年跑出,昨日十大升幅獲升交配合股份,如博耳電力(1685)、品質國際(0243)等都是很久無人談論的殘股,油服股如海隆(1623)、華油(1251)等也可說近兩三年都未曾發市。

燃氣股追落後 中燃潤燃企穩回升

今年另一特點是板塊輪動速度極快,能穩步向的板塊相對較少,當中本地地產股和內銀股是較強勢的,昨日表現亦很理想,《明報》數據庫同樣跟蹤15隻股份,當中有12隻上升,全部上升的股份都是高開高走,全日以陽燭收市。若中資金融股指數作為代表,年初至今升幅達3.7%,3個交易日已跑贏恒指逾1個百分點了,年初至今升幅普遍達到4%。

至於落後股,可留意燃氣股。雖然昨日表現是第二差的行業,但實際上也不是如此,主要是行業只追踪5隻股份,中油燃氣(0603)又急挫3.9%所致。當中中國燃氣(0384)及華潤燃氣(1193)均回升,兩者也成功在支持位止跌,中燃更是獲成交增加配合回升,短線可看高一線。事實上,氣荒最壞情况已過,整個天然氣供應鏈再度回復正常,反而對管道燃氣公司有利。

[張兆聰 數據尋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60&issue=2018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02

瑞銀施斌:升勢或難及去年

1 : GS(14)@2018-01-07 15:59:44

【本報訊】歷年來屢次獲獎、由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兼董事總經理施斌管理的兩隻中資股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及瑞銀(盧森堡)大中華股票基金,2017年繼續交出成績,由年初至截至11月底止,兩者全年均錄逾五成回報。展望來年,施斌認為科技及醫藥股最值得關注。截至2017年10月底,施斌兩隻基金有合共超過五成持倉投放在資訊科技股及金融服務股,當中2017年股價翻升約一倍的阿里、平保(2318)及騰訊(700),是兩隻基金的頭三大持股。

聚焦科技及醫藥股

問到對2017年的升市有否感到意外,施斌指市場之前過度擔心中國經濟風險,所以很多股票估值非常低,但投資者態度其後發生變化,使股市獲強勁基本面支撐。他續指,市場現時仍然理性,2017年升勢強勁的股票,業務與盈利增長都非常強勁,「很多人說這個市場漲多了,我覺得實際上他沒有看這些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施斌強調,旗下基金投資策略是尋找長期增長行業,再在行業中尋找最具競爭力公司,所以不會因2017年股價表現而對持股基本面長期看法有變,故2018年在行業配置上亦不會有特別大變化。惟他同意,很多股票估值已由低估回到合理水平,故2018年雖仍看好股市表現,但直言「再指望它們2018年能有像2017年的表現,我覺得這個也不是很現實的。」策略上,施斌指關鍵是手上股票漲跌是否由基本面驅動,倘有些持股基本面不算太強,便會考慮減持。另外他預期內地2018年經濟及盈利增長不如2017年,所以會關注與經濟相關度不高的科技股及醫藥股。事實上,近幾周股價起飛的醫藥股麗珠醫藥(1513)及石藥集團(1093),已在他旗下基金十大持股之列。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2/202623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30

港股本月可望延續升勢

1 : GS(14)@2018-01-07 15:59:45

【本報訊】恒指再度逼近三萬點,基金料本月或再升!港股上周展現升勢,恒指年結前即市曾僅差三點便彈至三萬點水平,新一年股市今日開鑼,有基金相信大市本月上半旬將出現技術性調整,但調整過後全月仍能上揚,建議投資者可待恒指回落至29400點才吸納。恒指去年以29919點收市,全年進賬36%。港股今日迎來2018年首個交易日,在美國掛牌的港股預託證券(ADR)上周五率先走高,匯控(005)升0.9%、中石油(857)上揚0.3%、友邦(1299)場外漲0.4%。綜合主要藍籌場內外表現,相當於恒指今日高開38點,至29957點。

基金:或先跌後升

恒指已連升三周,累計錄1,280點升幅。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港股目前大方向仍然向好,但由於大市上月「升得多咗」,預期恒指本月上半段將出現健康的技術性調整,或下試介乎28800點至29400點,建議投資者可在相關水平進行吸納。他續指,待大市完成調整後,恒指下半月可重拾動力,全月計港股或「升少少」,但將於介乎30500點至30800點見阻力。綜合恒生指數2008年至2017年間的1月份表現,大市過去十年中,有五年的1月份走高,而1月份上漲的年份中,當中有三年全年計錄得升市。就本月投資部署,溫鋼城依舊看好騰訊(700)、金融股,以及醫藥股。另外,雖然澳門上月賭收升幅遜市場預期,但他表示,農曆新年將至,第一季為傳統博彩旺季,對板塊表現不太擔心,更指若龍頭股銀娛(027)回調至58元水平,旗下基金或將追貨。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2/202623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33

陳永傑:樓市升勢一致 業主皆大歡喜

1 : GS(14)@2018-01-22 06:15:29

【明報專訊】去年全球股市多數都表現異常出色,升幅有20%以上的比比皆是,有些升得更多。但不代表本港住宅樓市不濟,升幅有14%亦很理想,因為樓市升跌幅度比較劃一,不會像股票出現飛天遁地相差很遠的情况,業主得到實質回報率高於10%不難。

股市表現佳 仍不乏蝕錢股票

去年投資市場以股市表現最好,熱門股市升幅達到20%至30%甚多,美國股市三大指數亦有19%至28%升幅,香港股市更升近36%,成為主要股市中最出色的市場。冷門股市更厲害,越南升幅高達48%。

各地股市儘管有明顯升幅,不等同投資者得到相同的回報率,有時實際收益更存在很大差別,因為股市中每一隻股票的表現都不同,升幅與股市指數有很大出入之外,甚至會有股份錄得下跌亦未可料。

追蹤指數基金會有比較貼近市况的回報,但各種同類指數基金內的成分股比重各有不同,又影響到實質回報率,除非每一隻指數基金都像本港盈富基金(2800)的股票成分一樣,才可跟貼股市,否則回報都有一些分別。但如果各指數基金與盈富基金成分及比重相同,又何必多設同類指數基金,一隻就夠!其他投資產品好像黃金及外匯,只得黃金及歐元分別有13%及14%升,其他多數平平無奇。港樓去年上升14%,樓市的一致性比較強,升幅不會相距太大。樓市上升14%,大多數住宅樓不難有10%以上的實質升幅,或有少許樓盤升得更多,但落後大市甚至倒跌則非常有限,不似得股票同時有飛天遁地的場面。業主持有住宅物業,回報率不會像股票出現那麼大的偏差。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49&issue=20180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240

李小加唱好股市稱今次升勢較穩定

1 : GS(14)@2018-01-28 18:33:36

【本報訊】近期港股屢創新高,日均成交每日逾千億元。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出,有別於2007年及2015年的大升市,現在港股的蓬勃除了受益於外圍市場,亦由自身轉變所帶動,故估計今次升勢會較穩定。他又指,港交所將繼續優化互聯互通計劃,包括納入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產品,研究債券通南向通模式等,但新股通未有納入2018年的工作重點;李小加亦指,新股通是長遠目標,暫時未能透露更多。

料北水不會集體拋售港股

對於千億成交會否成為新常態,李小加未有正面回應,稱預測未來日均成交額是最愚蠢的事,但對目前成交額感高興。對上一次錄千億成交,是2015年港股進入「大時代」,當時李小加曾稱每日千億成交會成為新常態,可惜數月後港股急挫,日均成交跌回數百億元。滬、深港通開通後,北水佔港股成交額的比重日益增加。李小加指,北水主要投資本港藍籌及大價股,絕少參與殼股炒賣,又認為市場絕對不會出現北水集體拋售港股的情況,相信港股只要有好產品,就會吸引資金進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5/202852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83

人幣升勢勁 年底或見79.3

1 : GS(14)@2018-02-04 23:59:30

【本報訊】美元積弱難返,人民幣升幅氣勢如虹,農曆年前走勢繼續看好,年初至今人民幣在岸價已升值超過3%,遠較市場估計為快,各銀行近期亦紛紛上調對今年底人民幣升值預測幅度。參照前日美元兌港元及人民幣匯價計算,按個別報告評估,到今年底時,每百港元只能兌換略多於79元人民幣的水平;去年底每百港元仍兌83.2元人民幣。匯豐本周初便發表更新報告,將今年年底人民幣預測,由原來每美元兌6.6元人民幣,調升6.45%到兌換6.2元人民幣,若按上周五匯率計,即年底時每百港元只能兌換79.3元人民幣。中銀香港前日下午5時,電匯牌價顯示每百港元兌79.96元人民幣。

市場憂美國稅改致財赤


匯豐集團成員行恒生銀行亦正調整對人民幣的預測,該行未調整前估計今年底「人仔」水平介乎每美元兌6.6至6.7元人民幣,換句話說,該行本來預測今年底每百港元仍可兌換84.4至85.7元人民幣,恒生指由於市況逆轉,不排除會掉頭看升人幣。分析指,因市場擔心美國稅改引發財赤嚴峻,加上中美雙邊巨額貿易逆差,美元匯率持續走弱,人民幣則一路強勢上揚。去年度人民幣扭轉自2014年起出現的「三連貶」,全年計人民幣在岸價勁升6.73%,是9年來最大年度升幅。金管局數據顯示,本港人民幣資金池去年全年維持約6,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浮動。■記者劉美儀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204/20294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