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14日)在轉台時無意看到CCTV天氣報道的畫面(如下)。
根據中國天氣網消息,在台風“蘇力” 的侵襲下
1. “廈門昨天(13日)24小時降雨量達197毫米,遠遠超過當地7月平均降雨總量(138.4毫米),歷史罕見,是近55年以來7月單日最強降雨!除了廈門以外,福建的上杭221毫米、九仙山178毫米也均為當地史上7月單日最強降雨。”
2. “監測顯示,13日8時至14日8時,福建永定、武平、廈門、三明等45個縣市的408個鄉鎮出現降雨量超過100毫米,其中三個縣市的三個鄉鎮達特大暴雨量級,分別為永定上坪269.4毫米,武平城廂252.4毫米,同安汪前251.5毫米。”
降雨量與發電量
福建六月份的降雨偏少,但7月份台風帶來的大量降雨補充「存貨」(水源),短期利好福建的水電企業。筆者想從會計角度看,水庫裏的水應該可以視為存貨/資產吧!
這裏想討論一下,降雨量與水電發電量不一定成正比。例如福建六月份的降雨偏少,但同月水電發電量57.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筆者估計由於水庫水位較高和預計台風季節來臨,有關方面預先增發水電以騰空水庫迎接降雨。換句話說,有時水電發電量與降雨預期多寡有關聯。
華電福新(816)預計今年水電發電量將達80億千瓦時(2012年降雨量超好,全年水電發電量有90.38億千瓦時),筆者估計今年達標的機會頗大。
粗略的業績推測
華電福新首季度由於(a)水電發電量較去年差 (b)管理及財務費用增加 和(c)營業外收入減少,業績倒退46.6%(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17,236,996下降到$224,261,086)。
華電福新第二季的水電發電量較第一季增長不少,筆者推測上半年水電發電量有43億千瓦時左右(去年同期為51.39億千瓦時),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有望可達550百萬元(去年同期為786百萬元)。而受惠可門二期的收購,全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利潤有望可達1,100 百萬元(去年同期為1,040.4百萬元,若扣除出售福建可門港物流28%股權的131.8百萬元一次性收入,實質為908百萬元)。
最近有讀者作出較筆者樂觀的中期業績預測(見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3/06/13/816_hdyro/ 中 coolstock 的comment),讀者可以參考一下。同時,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註:筆者現時沒有持有華電福新。上星期到了重慶走了一圈,在街上拍了幾家在香港上市公司的相。
在重慶隨處逛,見得最多的是重慶農村銀行(3618),筆者沒到過重慶農村地區,但在市區經常看到重農行,感覺上重農行分行數量比現在招股的重慶銀行(1963)多一點,而且重農行白底紅字的招牌比重慶銀行的搶眼。
瑞安房地產(272)上海新天地搞得好好,但重慶天地就一般般了,由於地點偏僻,商場很冷清,不過重慶天地的 重頭戲 應是還在建的商品房和附近的重慶國際商務區的商廈(http://www.shuionland.com/sol/tabid/217/Default.aspx)
(Map: http://goo.gl/maps/vRs5a )。
此外,在龍湖(960)的西城天街見到沒有顧客的 Esprit。入去走了一圈,看看衣服的款色與價錢後,覺得思捷環球(330)時日無多了。不過股價近半年有回升趨勢,醜股也會翻身呢!
上個月在重慶旅遊時見到有不少人在楊家坪乘搭233巴士來往恒大城,前兩天有空係google map找恒大城位置( http://goo.gl/maps/waEtv )。恒大城的規模不少,總建築面積有118萬㎡ (http://cq.evergrande.com/sales/info.aspx?ID=12)。在看地圖時,無意中發現重慶機電(2722)全資子公司重慶水輪機廠就在恒大城附近。
由於環保關系,重慶機電旗下有5間工廠需要進行搬遷,分別為:水輪機廠、神箭汽車傳動件廠、機床鑄造廠、機床工具廠和江北機械廠。據管理層說,這5間工廠所在地涉及的土地面積合共超過1,000畝(即大約666,000平方米),其搬遷後騰出的土地將以市場公允價出售。
騰出廠房的估值
在5間工廠房中,水輪機廠及機床工具廠的位置較好,兩者位於近年發展較快的巴南地區。筆者不熟地產,更可況國內地產,不過近月巴南地區有幾個公開拍賣個案可供參考。
水輪機廠佔地20萬平方米,而機床工具廠的面積不詳,不過從地圖上看,面積估計也有10萬平方米吧。水輪機廠及機床工具廠的位置雖然不鄰近地鐵站,不過2個地塊皆在長江傍,估值跟參考地塊的地價不會相差太遠。筆者估計水輪機廠及機床工具廠地塊分別不少於16億元(人民幣•下同)及8億元,即2塊合共24億元。
重慶機電子公司的2地塊應屬工業用途,如果轉為商務用途、居住用地應要補回地價才可以在市場上出售,至於補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就算假如補地價為估值的5成,重慶機電也可以套現12億元。如果計及其餘的三個廠房,土地收益更為可觀。
總結
重慶機電內資股+H股現時股值約為26億元,但單是水輪機廠及機床工具廠2個地塊估計也可能有12億元,所以重慶機電的股值嚴重被低估。不過,根據重慶機電通告,以上2個新廠房要到2014年內才竣工投產,所以可能要等一段時間重慶機電的股價才被市場重估。
另外,重慶機電母公司重慶機電集團今年1-4月累計虧損達4900餘萬元及屬下企業50%以上出現虧損,但到9月底轉虧為盈,盈利共11.4億元。不知重慶機電會否如母公司一樣業績突飛猛進??
筆者有時都會睇一睇嘉利國際(1050)的股價,但總是沒有買入的沖動。幾個月前公司的Fullhouse餐飲品牌在香港開業,都想搵日試一試,看看它的經營狀況(國內的東莞店去年10月已經開業)。
近日有報紙推介話嘉利國際工業轉型消費股,弄到昨天股價飆升一倍。其實這一年炒家一值推介工業轉型消費股, 首先有CEC,最近目標就有中慧國際。炒家在CEC獲豐厚利潤,所以食過番尋味,所以昨天就輪到嘉利國際了。
其實筆者認識嘉利國際的員工,在兩三年前已經知道該公司轉型 旅遊公司+wedding planner。筆者和朋友都很專業不會問對方公司的經營情況 (避嫌嗎!),但俾筆者的印象是該新業務是“得個做字”。這一個判斷跟昨天的業績報告完全一致。
截至二零一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消費者及服務業務好像好好賺,HK$12,051,000 收入毛利有 HK$7,292,000 (毛利率60.5%),但計埋銷售費和行政費,其實勁蝕HK$26,479,000。其實公司也很坦白在業績中寫明 “有關期間,服務及消費業務之表現,未能轉虧為盈,成績未能讓人滿意” 。但炒家炒得興喜,不管三七二十一,最緊要有散戶跟風便可以賺大錢。
講開就講,其實嘉利國際老細的私人業務好像有網購,炒家隨時炒下炒下炒注入網購業務,到時又可以炒轉型科網股呢,哈哈!!
個人認為嘉利國際最大的賣點是鳳崗的地皮,如果轉型成功當然會帶來新增長點,但轉型之路仍然崎嶇啊!
總之一句,散戶要獨立分析。
————–[轉載開始]—————-
陽光紙業2億元引進德國預印生產線
http://www.clcmw.com/clcmw/changle/2013/11/27/082403.shtml
來源:昌樂傳媒網 時間:2013-11-27 8:24:03 作者:王一然 通訊員 田金鵬
昌樂傳媒網訊(記者 王一然 通訊員 田金鵬 ) 近日,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為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投資2億元從德國引進兩條預印生產線,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計劃於明年初投入生產。據了解,該生產線設備投入使用後,可使該公司實現由目前的為用戶提供原材料向提供印刷品、半成品的轉變,產品附加值大為提高。
————–[轉載完結]—————-
近日搜尋陽光紙業(2002)資料發現以下舊聞:
————–[轉載開始]—————-
再生資源回收項目全市尚屬首例
http://clb.clcmw.com/Html/2013-9-2/1074.Html
發布時間:2013-09-02
縣經濟開發區碧水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項目由商務部規劃、山東世紀陽光集團投資興建,在濰坊市尚屬首例。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規劃建設2個大型封閉型廠房。項目建成後,年可回收廢舊物資2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億元,不僅可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增長極,更能極大減輕我縣資源約束和環境汙染壓力。目前廠房正在建設,年底可竣工。
————–[轉載完結]—————-
註:以上報道說“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但筆者見過其它報道稱該項目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所以數字只供參考。
項目的效益
根據濰坊市政府重大項目辦公室資料,該項目“主要建設濰坊市社區回收網絡中心、濰坊市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再生資源集散市場,報廢汽車拆解中心改造升級,再生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和再生資源體系建設培訓中心等 “,預計在2014年完工。
陽光紙業的2012年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也提過以上項目,稱項目計劃總投資 5,000 萬元。另有資料指該回收項目由青島新天地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
若回收項目建成後,陽光紙業應該可加強廢紙利用率和提升毛利,根據2013年4月報道,陽光紙業的廢紙的每噸平均價格大約1,500元左右,而加工後銷售的總體價格在4,300元左右。
提到“報廢汽車拆解中心”,新環保能源(3989)去年9月以1.1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一家江蘇省廢舊汽車家電拆解公司55%的股權。根據淮海晚報,該公司主要回收及拆解廢舊電器及舊汽車,回收處理量達35萬噸以上,拆解廢舊汽車達10萬輛,拆解廢舊電器、電子產品200萬台,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超2億元。
總結
陽光紙業有多個在建項目,再生資源回收項目只是其中一個。陽光紙業的問題是高負債及財務支出。除非新項目進入收成期,不然盈利很難改善。 陽光紙業去年發的一年短債 將於1月11日到期,按推算公司會再發新債,到時融資券募集說明書或許披露多些營運數據。
筆者由華電福新(816)上市時已經跟蹤該股,個人認為公司的基本因素較其它的新能源股公司稍好一些但股價卻偏弱,直到踏入2013年12月(見下圖)。進入2013年12月華電福新的股價開始轉強。雖然暫時不能確定股價的強勢可否持續,特別是過去一年股價已經升了一陪,但趨勢值得關注。
股價強弱固然有其指標作用,但筆者較睇重公司本身的基本因素。以下是簡單的2013年盈利分析。
2013年盈利分析
火電: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可門發電公司累計完成年度發電量142.05億千瓦時。根據華電福新2013年中期報告,可門電廠和可門二期共四台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2,668.0小時,這相當於上半年發電量為64億千瓦時。換句話,可門發電公司下半年發約78億千瓦時,較上半年增長21.8%。由於下半年的煤價較上半年的為低(見下圖),因此,下半年的發電成本肯定較低、盈利更高。
暫時沒有其它電廠的發電量的數據,但如果其它電廠下半年的發電量與上半年相若,那麼全年火電分部利潤粗略大約有1,600,000,000元(人民幣,下同)(2013年上半年為763,278,000元)。
水電:
公司上半年水電發電量為4,503,353.0兆瓦時。關於下半年水電發電量的數據很小,所以只可以大膽推算。
棉花灘水電公司是華電福新以裝機量計算最大的水電公司。根據棉花灘公司的網頁,2013年全年“發電量比多年平均值超發1.9億千瓦時”。棉花灘水電的 “多年平均值”大約是19億千瓦時,所以推算出棉花灘水電2013年全年發電量為20.9億千瓦時,稍為比2012年的21.32億千瓦時發電量低一些。
福建2012年是雨水特豐年,但2013年雨水是偏少的,棉花灘水電公司2013年發電量與2012年相若主要是2013年雨量分佈反常——福建南部的降雨較北部的多(見下圖)。從圖所見,三明市降雨尤為偏低,但有點意外就連位於三明市的安砂水力發電廠指旗下多間電站“有望完成年度發電計劃”。(2014-02-06更新:同樣位於三明市的池潭水電廠大概只完全2013年年度目標的發電量的75%。)
此外,華電福新在2013年下半年裝機容量有所提升,增幅大約11%:2013年9月華安水電站新增80MW裝機容量和在2013年12月收購181.64 兆瓦。
整體來說,華電福新應該完成2013年全年水電發電量80億千瓦時的目標(2012年目標是90億千瓦時),而且有望超標。估計下半年水電的分部利潤跟上半年相若。
風電:
關於風電的資料很少,但基於(a)棄風限電情況有所改善和(b)裝機容量增加的假設(註:公司積極入股中國風電(0182)可能預示風電上網率比預期的好),下半年的風電分部利潤應不少於上半年。不過不知公司會否為CERs作撥備/減值。
其他清潔能源:
其他清潔能源的裝機容量在下半年應有小幅增長,但分部利潤應不會有明顯增減。
分部利潤預測總結
2013年,華電福新火電業務受惠於煤價大幅下跌及落實收購可門二期,利潤大增;而水電業務雖然面對降雨偏低的情況,但憑較好的調度和水能利用與外部收購,利潤雖較2012年低,但整體成績沒有令人失望。關於風電的資訊實在不多所以實際盈利很難預測,但隨著電網的改善和棄風限電的情況好轉,盈利應該較好。此外,隨著國內碳排放交易市場的發展,未來CERs的收入將會增加。華電福新於2013年12月19日在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成了一筆122萬元碳排放的交易(2013年上半年這方面的收入為零, 而2012年全年收入側為111,729,000元)。至於分佈式能源,進度就比預期的慢,希望西氣東輸三線的貫通會帶來轉機。
整體而言,2013年下年年的盈利應與2013年上半年相若。假若財務支出、利稅沒有太大的改變和沒有出現如2012年維修及維護費用的大幅增加,2013年全年每股基本盈利估價為0.22元(人民幣)( 註:2013年上半年為0.1121元; 2013年首9個月為0.165元)。
股價推測
如上文提及2013年11月前華電福新股價偏弱,筆者推測背後最大原因是市場憂慮持有大量股票的基礎投資者隨時減持。在2013年,每逢有基礎投資者減倉,股價都受壓一段時間,但消化後便向上。
華能集團可以說是最後一個持重倉的基礎投資者,隨著它在2013年12月18日悉數沽出所持華電福新的股票,只要社保及南車持有合共大約11.32%。由於現時華電福新股票大部分落在大戶手上,大戶應該樂見社保或南車繼續減持以便進一步吸乾貨源 (最新消息:南車持股量已低於5%的強制披露水準;南車在2013年12月31日的減持而同日匯豐卻增持!)。有一點值得提的是港交所的股權披露顯示China Ming Yang Wind Power Group Limited持有141,062,000股,但以筆者理解明陽風電已於2013年4月15日清倉呢。
筆者以前估計華電福新2013年第四季市場價格介乎HK$2.5~$2.9,但參考以往走勢升完一輪便向下整固,所以在2013年12月初全數減持,希望稍後在大約HK$2.6買回。可惜華能集團批股後華電福新沒有想象跡象,反而企穩幾天後直上HK$3.50,這真有點意外。
現在基於2013年每股基本盈利有大約HK$0.28,筆者估計華電福新2014年全年股價介乎HK$3.2~4.0(相當於2013年歷史市盈率的11~14倍)。啊,雖然好矛盾及肉痛,之前低價沽出今天(7日)卻高價(HK$3.30)買入了4,000股;是貴啊,就當作超長線投資吧。
現時,華電福新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0,000MW大關,筆者估計在不需外部收購或注資(即organic growth)的前提下,2016年年底前裝機容量會增加10,000MW,到2019/20年年底再增加10,000MW(註:裝機容量較容易預測,相關的盈利就很難了),所以現價雖貴但華電福新長遠股價可能會到5~6元。希望沒有預測錯呢,哈哈。…不過,筆者也樂見股價回落到3元以下以便吸納作長線投資!
去年大約這個時間筆者寫過內地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最近華電福新(816)的首個漁光互補項目已在江蘇泰州興化市正式並網發電了。據介紹該項目總規劃為200MW,總投資20億元,今次並網的是10MW首期工程,第二期80MW工程將會在2014年完成,到2015年完成全部投資。收益方面,該項目並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30元,年均收益率為8%,10年左右可收回投資成本。
除了華電福新的項目外,當地政府也引入兩個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分別為100MW及200MW。三個項目皆位於當地李中水上森林公園(風景見文章底部)附近,當地居民除了可以每年從發電企業獲得可觀的魚塘租金和改養殖喜陰怕光、高附加值的魚種(如虎頭鯊與螃蟹、龍蝦、泥鰍、黃蟮等)外,日後更可以發展生態旅遊。所以雖然光伏發電年均收益率為8%,但社會整體收益遠高於此數字。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
除了首個漁光互補項目並網外,華電福新位於蘇州的泰州醫藥城樓宇型天然氣分布式天然氣項目也報捷,在2013年12月28日正式並網。該項目是首批四個國家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範項目其中一個,也是第一個並網發電的示範項目。項目裝機規模為4MW,所發電能全部上網,全年上網電量可達25,000MWh。
華電福新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技術和經驗可以說在同業中較為領先的。公司旗下的156MW廣州大學城分佈式能源項目是國內首個大規模併網的分佈式發電項目,據說該電站每年都要接待多個參觀考察團。而即將在今年3月試運行(9月正式投產)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分布式能源中心項目可能是另一個showcase 項目。
去年,華電福新聯同上海申迪與上海益流能源建的合資公司獲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分布式能源中心項目。從解放日報的報告,華電福新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優勢可見一斑:在上海迪士尼的建設中「由中方建設者提出先進方案,最後被美方認可和接受,這卻並不多見,能源中心項目可謂是一次“另類合作”。記者了解到,當美方公司第一次看到由華電福新能源公司提出的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時,就被其高效、環保的設計方案所吸引,這種模式正是迪士尼從未嘗試,而又渴望探索的方向。但是出於謹慎,美方仍花了8個月時間,就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做了充分論證,迪士尼首席科學家還親赴中國,實地考察項目,最終中方方案以其大膽創新和可靠穩定獲得了青睞」(原文)。
氣源的困局
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最大挑戰是天然氣供應量不足。面對這方面的困局,華電集團積極嘗試開拓頁岩氣源外,近月又分別簽署了海南澄邁及廣東江門LNG綜合能源項目,而最近又傳出收購加拿大天然氣資產的少數股權。
免責聲明: 由於部分資料來自網上或筆者觀點/計算有誤,本圖表/本文內容可能存在錯漏和僅供參考之用。讀者在作任何投資決定前請諮詢專業人仕及自行承擔一切投資風險。
江蘇興化風景
香港人喜歡田野上的油菜花,而江蘇興化提供另類選擇:水中油菜花。
Enjoy the photos!
在2月20日重慶機電(2722)正式公布旗下2家全資附屬公司與重慶市地產集團(代表重慶市政府) 訂立2宗出售重慶巴南土地協議,涉及總代價金額為人民幣1,296,608,000元(人民幣•下同)。在去年11月筆者也談該2塊土地,當時估計會為重慶機電帶來可觀的收益。現在再回顧這2宗土地出售。
如果筆者沒有理解錯的話,如不計及搬遷上的支出,重慶機電在這2宗土地出售可以獲利9.078億元,是2012年全年盈利的3倍(註:2012年全年盈利為3.103億元)。重慶機電這次的利潤看似豐厚,但其實更為豐厚的是日後重慶市政府的買地收益。按之前提過的3宗出售拍賣成交個案及這2宗土地位置推算,日後土地地價拍賣價應不少於每平方米8,000元,但現在他們只要用3,000元以下的價格就可征收而來了。
資產回報率
出售土地可以帶來一次性收益,但公司的基本因素還要視乎公司的實質營運狀況。從今次土地出售通告中可以看到重慶水輪機廠及重慶機床兩家公司的營運效率,它們2012年資產回報率分別為2.6%及1.1%。從純財務角度看,這兩家公司的資產回報率連一年人民幣定期存款息率的一半也沒有,真讓人怨惜。不過這兩家公司要養活數千員工確實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兩家公司的營運狀況應不是個別情況。整體來看,雖然近年重慶機電的銷售收入都有輕微增長,但實際利潤卻有下降的跡象。現在公司面對著:產品市場價格下跌和市場需求不旺,所以公司當務之急是提升質量與技術和改善產品成本結構。重慶機電在2014年會推行數個環保搬遷和技術改造項目,公司應把握這些契機提升競爭力和開拓市場。
其它契機
(a)引進康明斯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生產
重慶機電所持50%股權的合營公司重慶康明斯於去年落實引進美國康明斯 QSK50、60、72 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的生產,據筆者理解康明斯一直有進口QSK50、60兩款型號在國內銷售,這些高端型號主要應用於推土機、礦用車、頁岩氣壓裂車、船機等等。今次落實高端型號本地生產,可以提升重慶康明斯市場競爭力和開拓市場。
其實重慶康明斯是重慶機電最大的盈利貢獻者。在2013年上半年度重慶機電全公司利潤有228,816,000,但單單是重慶康明斯的50%權益就貢獻了191,371,000元,可想以知重慶康明斯對重慶機電有多重要。
據介紹,重慶康明斯1995年銷售額才3億元,到2012年已達的32.5億元; 而公司2017年及2022年銷售收入目標分別為10億及20美元。翻查重慶機電的招股書,重慶機電是在2007年以392,799,500元把重慶康明斯50%股權從重慶重氣集團收購回來的,而單是2012年重慶康明斯對重慶機電的盈利貢獻就有381,282,000元。於2012年重慶康明斯的柴油發動機生產業務純利率大約為23.6%,而重慶機電其它傳統業務只得低單位數字。
綜合以上,當QSK50、60的新生產基地建成和投產後,重慶康明斯盈利貢獻會大幅提升,不過建造生產基地需時,快側可能也要到2016年才投產。
(b) 金融服務—財務公司及小額貸款公司
建生產基地時間需時,相反在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背景下,重慶機電的小額貸款公司可能在短時間交到成績的新業務。
2013年4月17日重慶機電與母公司重慶機電控股成立重慶北部新區機電小額貸款有限公司(http://www.cmesl.net),簡單來說重慶機電持45%權益,母公司持55%。此外,在2013年1月16日,重慶機電與母公司及興業信託共同出資組建財務公司。這兩家公司的主要分別為服務對象:財務公司服務對象為集團內部成員企業,而小額貸款公司的顧客主要為集團成員上下游的顧客或供應商等。
金融服務業務回報快和較高,在2013年首六個月,重慶機電的金融服務業務收益為25,396,000元,但經營利潤已達5,460,000元;相比之下變速箱業務收益達383,394,000元,但經營利潤只得2,894,000元。
重慶機電金融服務業務成立時間雖短但隨著利率市場化及其它金融改革,這個新業務的潛力可以看高一線,特別是現在公司從土地出售獲得大量資金。據重慶機電規劃,如發展順利小額貸款公司日後(筆者估計快側也要3、4年)可能轉制為社區銀行,到時就可以吸收公衆存款或推出更多服務。
現在再去看看重慶小額貸款市場。
重慶小額貸款市場
根據人民銀行2014年1月27日發布,重慶共有小貸機構207家,從業人員5008人,實收資本407.25億元,貸款餘額508.10億元。在西部地區來看,貸款餘額處前列。
在重慶,北部新區(即重慶機電的小額貸款公司所在地)發展潛力最好。根據重慶市政府網頁資料,截至2013年8月底,北部新區小額貸款公司共有24家,數量在全市各區縣中位居第一,佔到全市203家中的1/8。其中,外資企業3家、內資企業21家(含國企6家),注冊資本總額39.7億元,整體經營情況良好,累計放貸209.9億元,繳納稅金5274萬元。
重慶小額貸款市場的潛力不少,因此不斷有新參與者加入,最近的有下列:
2013年9月:邦民日本財務(香港)有限公司的重慶普羅米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業;
2013年11月:宗申動力(001696)成立宗申小額貸款公司;
2013年12月:神州數碼控股(861)與慧聰網(8292)訂立合資協議成立重慶神州數碼慧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26家重慶企業聯合組建成立重慶市北部新區同誼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此外,在2014年1月中國信貸(8207)的一名執行董事有意收購中國富強金融(290)手上中國潤通25%的股權,但遭中國富強金融拒絕。
中國潤通是一家在重慶市從事小額貸的公司,其最大的股東正是中國信貸(持60%)。為何要爭奪該重慶小額貸公司? 答案也許可以在中國信貸2014年1月4日通告所示的財務資料找到(如下)。
總結
重慶機電近日出售重慶巴南2塊土地獲得不錯的利潤,而出售土地的資金主要將用於多項環保搬遷和技術改造項目(註:2013年2月5日的公司通告說四項環保搬遷項目總投資金額約20億元)。近年,面對內需不旺、出口萎縮和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重慶機電毛利率受壓,業績倒退。筆者估計除非重慶機電成功提升技術、更新設備及改善成本,否則公司傳統工業業務的利潤很難大幅改善。
大馬力柴油發動機是盈利貢獻最大的業務,隨著2、3年後落實高端產品的推出,這板塊可延續競爭力的優勢。
金融服務是重慶機電新開拓的業務,雖然剛剛起步但初步看來成績不錯。但是隨著更多公司參與重慶小額貸款業務,競爭會更加激烈。不過,這方面重慶機電最大的優勢是大量閑置資金,特別是出售土地之後。
整體來看,筆者覺得重慶機電的前景為中性。
近日,受母公司(即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快將注入新資產的傳聞推動下,重慶機電股份(2722)的股價近日有點起動。不過筆者認為快將注資的傳聞可信程度不高。3~4年前母公已表示過有意注資,所以注資是大方向,但過程可以很漫長。而在出席今年4月的年度業績路演中,同時出任母公司董事長的王玉祥就表示注資是一個長遠規劃,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及沒有具體的注資時間表。
母公司的資產質素
假設母公司真的注入資產,會注入什麼的資產呢?
母公司的「2014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列出母公司的主要資產情況,以持股比例劃分,屬下公司可以分為(a) 全資子公司 (b) 控股子公司 及(c) 參股公司。
(a)全資子公司
根據募集說明書列出的14家全資子公司中的13家資料(因為沒有2012年數據,所以剔出重慶軸承工業公司),筆者總結出下表:
如果比較13 家全資子公司和重慶機電財務情況,可以發現重慶機電股份營業收入是13 家全資子公司總和的3~4陪,而重慶機電股份的利潤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都較13家全資子公司的總和為好。
(b)控股子公司及(c)參股公司
募集說明書列出9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包括重慶機電股份。如果撇除重慶機電股份,只有西南電腦在2012年有千幾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利潤外,其它7家公司2012年利潤介乎20.64萬元~負5,418.23萬元。另外,募集說明書列出2家參股公司,分別是重慶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重慶機電股份持有50%權益)和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兩者2012年淨利潤分別為76,465.18萬元及負42,708.08萬元。
以上是以子公司層面比較,現在看看母公司的整體盈利。從下表可以看到青(重慶機電股份)出於藍(母公司)而勝於藍,重慶機電股份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分別賺43,604.45萬元及22,720.48萬元,而母公司分別只賺23,154.47萬元及563.57萬元,兩項數字都遠差過重慶機電股份。
綜合以上,根據截至止2013年6月30日的資料,母公司的資產盈利能力不是偏低就是虧損,更甚者有個別子公司面臨啟動破產程式,所以如果現階段母公司未「執靚盤數」前注資反而拖低重慶機電股份的盈利及股價。
一言以蔽之,母公司最優質的固有資產已經放在重慶機電股份內,所以短期注資機會應該不大!
…待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