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屈臣氏凶猛扩网 和记黄埔现金流探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19/169317.html


3月15日,和记电讯与和记黄埔联合宣布,如果和记黄埔以5.45亿美元将和记电讯私有化的计划获得法院和股东批准,那么和记电讯将于5月25日和 6月4日分别从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据海外分析师认为,此次若和黄电讯退市,和记黄埔完全获得和记电讯重组在斯里兰卡、印 度尼西亚和越南无盈利能力业务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上月表示,公司于未来两年将斥资近10亿英镑(约120亿元人民 币)投资英国的业务,包括旗下美容及健康护理折扣零售连锁店Superdrug、和黄地产等。此外,和记黄埔天津、长沙、深圳和太原等多处地产项目纷纷向 市场释放。

经济复苏端倪初显,和记黄埔业务收放有序的进行,结束了去年收紧投资的策略,加大对旗下亏损业务的重组力度和对外投资力度。

上 周末,和记黄埔旗下零售业务屈臣氏在内地第600家店面开业,目前,屈臣氏正以每工作日开一新店的速度猛增内地门店。危机过后,这个零售帝国在和记黄埔的 业务扩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零售现金流

支撑和记黄埔扩张的,其实是零售业务带来的稳定 而充裕的现金流。

尽管去年的经营业绩尚未出炉,但从半年报来看,和记黄埔业绩并不理想。纵观和记黄埔七大固定业务的盈利,去年上半年唯一逆 势增长的只有零售业务,实现了24%的增长。这项一直默默潜伏于和记黄埔水面之下的零售帝国,在金融危机期间浮出水面,并为和记黄埔抵抗风暴发挥了重大作 用。

从实力来看,和记黄埔的屈臣氏集团早已跃过中国内地任何一家零售企业,2008年其销售收入近1200亿港币,去年上半年534亿港 币,占整个和记黄埔总收入超过40%。虽然一直以来,和记黄埔零售业务的盈利只占总盈利不超过10%,但屈臣氏集团成为和记黄埔内部现金流的最重要支撑。

因 此,李嘉诚曾说过:“公司有了Profit(利润),但没有Cashflow(现金流)时,业务大多会撞板。”

3月12日,屈臣氏在深圳华 强北开出内地第600家个人护理店,据屈臣氏华南区总经理何国良介绍,屈臣氏个人护理店2011年底要实现在内地建立1000店网络,从去年第四季度开 始,屈臣氏平均每个工作日至少开出一家新店,其扩张速度令零售业内人士汗颜!

目前,屈臣氏集团在全球共有8900个零售店面,在内地发展会 员数量亦已突破650万,在个人护理零售市场完全占有主导地位。

通常情况下,零售业的平均毛利不超过15%,净利润不超过3%。和记黄埔盘 大的资产规模,主要盈利来自于传统港口、基建,高毛利的地产和近几年增长迅速的赫斯基能源,而电讯业务一直处于亏损或亏损的边缘。

但本世纪 以来,李嘉诚却坚持连续的、有节奏的在零售业收购扩张,保证现金流以滚雪球的速度源源而来。

以屈臣氏为零售平台,2000年收购了英国Savers连锁店,使业务触角伸到欧洲,并于2002年收购荷兰Kruidvat集团,大大扩展其欧洲 业务范围和领域。

2003年,屈臣氏收购菲律宾某知名药品零售企业,扩张了在东南亚的业务。2004年,又成功收购拉脱维亚著名Rota公 司旗下大型零售连锁企业DROGAS公司,该公司是在拉脱维亚及立陶宛等国具领导地位的个人护理用品、美容、护肤系列产品零售连锁企业。此举不仅顺利进军 波罗的海国家市场,并进一步加强屈臣氏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扩展和竞争力。

2005年,屈臣氏还收购了英国Merchant Retail香水连锁店马来西亚ApexPharmacySdnBhd 药店,收购总部设于圣彼得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Spektr Group,进入俄罗斯市场。

最引人注目的是,屈臣氏还斥巨资近55亿港元收购法国最大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的控股权,并于 2008年8月份,将Marionnaud香水店面引入香港。

“我们会调研内地的消费市场,如果消费者有这个需求,我们将会把 Marionnaud香水店引进内地市场。”屈臣氏市场总监涂家辉说。

据涂介绍,为了满足未来几年屈臣氏会很大力度的店铺扩张,今年2月 19日,屈臣氏与中国商业地产两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将随着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 城实现同步扩张。

从现金流到现金

零售业能提供的不仅仅是现金流,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正在实打实的 转变成和记黄埔的真金白银。

“业务网络的增加为我们提高盈利能力提供了前提。”涂家辉认为。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后,李嘉诚曾组织集团 高层开会讨论,做出“将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由25%提升到30%”经营计划,而二三线城市消费者正是屈臣氏自主品牌最大的销售市场。

“在 二、三线城市,顾客不像一线大城市消费者对名牌产品那么敏感,在屈臣氏整体品牌影响下,对我们自有品牌的认可度也很高。”涂家辉说。

目前, 屈臣氏自有品牌单品超过2000种,售价比其他品牌同类产品要低20%~30%,但毛利率比销售代理品牌毛利率要高出20%左右。全国范围内,屈臣氏自有 品牌的营业额平均占总营业额的20%,在华北区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所占比重最高可达40%。

“自有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约同路费和市场支持 费。我们的自有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8000多家店面销售,只要产品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产品配方能通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审核,并在当地找到合适的生产厂 商,因此大大降低了总体研发成本。”涂家辉说。

而业内人士认为,自有品牌另一个好处就是在零供关系中越来越强势,“屈臣氏与宝洁、欧莱雅等 大品牌做生意,资金回款时间或许只有一个月,但是它屈臣氏品牌的代工生产商可以拖延三个月以上甚至半年多,这个周期相当于和记黄埔半个财务周期了,对提升 现金流使用率非常有意义”。该人士认为。

在屈臣氏二、三线城市新增店面中,业绩好的时候单天单店营业额可以达7-8万元,而一线城市如北京的平均单 天单店营业额也不过5万元。一家屈臣氏的总投资成本,从一线城市的接近200万元,到二三线城市的几十万元不等,屈臣氏为几百家的扩张计划投入上亿元,却 可以获得上百亿的现金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02

和记黄埔、淡马锡竞逐大巴哈马港


http://www.21cbh.com/HTML/2010-4-14/0OMDAwMDE3MjY0OA.html

和记黄埔(00013.HK)在加勒比海的扩张,遭遇了淡马锡的挑战。
大巴哈马港务局(Grand Bahama Port Authority,下称“GBPA”)的两大股东日前达成一致,愿意将GBPA的全部股份转让给有竞争力的买家。
据当地媒体《拿骚卫报》报道,来自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正“成为竞购GBPA的领先者”。
而和记黄埔是GBPA多年的合作伙伴,在大巴哈马岛经营多年,一直希望将GBPA的全部股权收入囊中。
4月13日,和记黄埔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和黄就收购GBPA已经准备了很多年,一直在跟港务局及政府谈判,目前正是最好的时机。”
和记黄埔港口集团和淡马锡控股对此未予置评。
家族股权之争
GBPA原本由当地两大家族共同拥有和管理,但最近六年来,为了GBPA的所有权,两大家族争执不下。在所有权理清之前,外来投资者都不得其门而入。
大巴哈马岛是巴哈马国第二大岛,距美国东海岸仅85公里,是加勒比海货物进出口最便利的转运港口,也是美洲短途航线最重要的中转中心。
上世纪50年代,巴哈马国政府将大巴哈马岛自由港的特许经营权授予GBPA,后者由海沃德(Hayward)家族和圣乔治(St. George)家族共同拥有管理。
2004年12月,爱德华·圣乔治去世后,他的遗孀——亨丽埃塔·圣乔治(Henrietta St. George)继承了丈夫的财产。亨丽埃塔夫人认为,她理应继承港务局公司50%的所有权。
但海沃德家族强调,他们一直拥有港务局及港口集团公司75%的股份,并把亨丽埃塔夫人赶出了港务局的办公室。
这位遭到驱逐的贵妇,一怒之下与海沃德家族对簿公堂。双方各持己见,官司一直打到英国枢密院也迟迟未有定论。
在过去的6年间,两大家族各行其是,分头寻找GBPA的买家,接触过英国、美国、印度甚至中国的买家,但因为股权归属不清,转让交易都未能达成。
直到今年3月31日,这场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终于有了结果。两大家族在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双方已同意结束法律诉讼,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双方各持有港务局50%的股权,并共同寻求既有益于双方,又能被巴哈马政府接受的潜在购买者。
“现在港务局的所有权已经理顺,正是收购GBPA的大好时机,”上述和黄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巴哈马政府也非常支持GBPA的股权转让。”
事实上,和记黄埔从2007年就开始谋求收购GBPA,2008年和黄提出的收购报价是1.25亿美元,但苦于两大家族在所有权上纠缠不清,收购GBPA一拖就是三年。
各展其能
无论和记黄埔还是淡马锡,都曾和两大家族走得很近。但和黄在大巴哈马岛多年的深耕细作,使其在GBPA的竞购中更具优势。


据中国驻巴哈马大使馆的统计资料,1997年—2008年期间,巴哈马国吸引外资约80亿美元,其中,和记黄埔的投资就超过10亿美元,占巴哈马外资投入总额的12.5%。
和黄与大巴哈马岛港务局组成了合资企业——大巴哈马发展公司,双方各持股50%,下设自由港港口股份公司、自由港集装箱码头公司、大巴哈马机场公司等等,同时开发建设了卢卡亚海滩度假酒店。
位于大巴哈马岛的自由港(Freeport)港口是加勒比海地区最深的港口之一,能满足世界上最大的货轮和邮轮对港口及航道的需求。
自由港集装箱码头是和黄在大巴哈马岛最重要的业务,也是和黄在巴哈马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已近6亿美元,海运业巨头地中海航运公司也投资其中。
据和黄内部人士透露,自由港集装箱码头五期工程在2007年底开工,计划于2010年完工,届时年装卸标准集装箱能力达220万个。而计划中的第六期工程完工后,年装卸标准集装箱将到450万个。
自由港集装箱码头2008年的产值在8.5亿美元左右,而巴哈马国政府对每个清关的集装箱收取约200美元的费用,政府的这项收入在2008年就达到了3.4亿美元。
“对于GBPA的收购,和黄肯定会得到当地政府更多的支持。”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认为,除了给巴哈马政府带来更多收入,和记黄埔多年的港口运营经验更符合GBPA的未来发展。相比之下,淡马锡在更多时候,仅仅充当了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然而淡马锡的优势在于,曾和海沃德家族有过比较深入的接触。据了解,去年12月,淡马锡曾计划收购海沃德家族在开曼群岛的母公司——Intercontinental Diversified Corporation(IDC),后者持有港务局50%的股份。
圣乔治家族则更青睐和记黄埔,双方曾在2009年商讨过股权转让事宜,也曾接触过中国的投资集团,但都遭到了海沃德家族的反对。
事到如今,两个家族已经达成和解,GBPA的交易若想最终达成,需要得到两大家族及巴哈马政府的共同许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56

保代黄埔一期今安在:隐身升迁忙转会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51717.html

荐代表人这个年薪数百万的“金饭碗”正在变得越来越难端。

2011年的第一周,一年一度的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成绩揭晓。1.05%创历年新低的通过率,3183人报考仅31人通过的低通过率让全行业为之哗然。有投行人士表示,随着近两年保代人数的剧增以及并不高的项目利用率,考试高难度带来的低通过率或将成为常态。

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内新增注册保荐代表人达501人。截至2010年12月,全行业共有保代1618人,准保代1172人,发行部和创业板的利用率仅分别为50%和25%。

自2004年保荐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历数过往的7次保荐人资格考试,最值得追溯的应该是2004年3月的首届考试,那次的通过率高达40%,这批“黄埔一期”的614名保代们最早拿到通往金字塔尖的“通行证”。

7年来,这批“幸运儿”们是否还奋斗在投行第一线,他们呈现出怎样的流动性。 《第一财经日报》通过证券业协会、证监会等公开资料,梳理出首批保荐代表人的生态状况,以期窥见整个保代队伍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景和困境。

谢风华夫妇首触内幕交易“红线”

据统计,在首批注册的609名保代中,已经离职或已没有年检记录的约为15人,该比例仅占首批保代人数的2%。大部分保代7年来仍活跃在投行的最前沿。然而,这批人目前的境况却大不相同。

谢风华应该被称为涉嫌内幕交易逃亡的保代第一人,他的案例在行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个在去年8月前后引发各大媒体“追逐”的中信证券上海投行部前执行总经理,正是2004年注册的首批保荐代表人。

其后不久,宁波证监局在媒体刊发寻找华泰证券安雪梅,称其涉嫌违反证券法规的公告,也让外界证实,谢风华的妻子安雪梅也跟着“人间蒸发”。安雪梅同样为首批注册保代。

据了解,谢风华涉案缘由为涉嫌泄露与ST兴业有关的内幕交易。

记者梳理统计的结果显示,除谢风华夫妇外,首批保代队伍里近年来由于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保荐机构内控制度缺失、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差等原因被处罚的案例不下20起。

最常见的惩罚措施为“监管谈话”,最早一次发生于2004年。光大证券保荐的福建煤电在申报前得到发行部不符合基本上市条件答复的情况下,仍坚持上报申请文件。为此,发行监管部对光大证券首批保代税昊峰、任俊杰进行了谈话提醒,要求其引以为戒。

2006年11月,海通证券的两名保代因IPO信息披露极不充分等原因遭到监管谈话提醒,其中王建辉为首批保代,在被惩罚不久便“跳槽”第一创业证券至今。

2008年9月16日,证监会又连续公告了两起保代在IPO过程中出现违规,并分别对四名保代采取谈话提醒的监管措施。而“被谈话”的四名保代中,有三名都是首批注册保代。

公开资料显示,被“监管谈话”的保代还有:在国信证券保荐的昆山金利商标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中,项目保荐代表人许刚、郭晓光的保荐工作不够尽 责,尽职调查工作不充分,编写申请文件不认真、不负责;在华泰证券保荐的江苏神通的IPO申请中,项目保代都晨辉、余银华的保荐工作未充分尽责,未对发行 人及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中介机构出具的意见作出审慎核查;还有,光大证券的侯良智和熊莹,因其保荐项目中捷股份在督导期间,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 金,而受到深交所处分。

去年10多个项目保荐机构受处罚

在我国证券史上,募集资金到位但之后被取消上市资格的立立电子和苏州恒久,也不乏“黄埔一期”们的身影。

立立电子的保荐代表人为中信建投宋永祎和张鸣溪,张鸣溪自去年以来并没有再做任何项目,而是乐得清闲,就任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基金的监事。在 去年苏州恒久陷入“专利门”事件中,广发证券保代刘旭阳因参与发行而被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并在12个月内不受理其签名与证券发行的文件。

一场保荐整风大幕在2010年揭开,全年共有十余个项目的保荐机构受到处罚。其中华泰联合首批保代张邈,在保荐高德红外IPO时,未向证监会报告擅 自修改招股说明书,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2010年9月,作为山东如意的保荐代表人,海通证券宋立民在持续督导期间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持续督导义 务,深交所给予其通报批评的处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首批保代中,第一创业证券的徐雅珍和申银万国的袁樯2010年都有两个项目遭到证监会否决。

对于上述情况的发生,有投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有些保荐人仅仅是考试能力比较强,因为制度性因素拿着“金领”的工资,却没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只签字、不干活,得到的与付出的极度不成正比,而监管层对于保代的内核严控和对保代制度的日趋完善,将使这些人付出相对惨痛的代价。

首批保代频繁跳槽为哪般?

由于保荐代表人的签字权和通道价值是无可替代的,于是券商对保代的频繁“挖角”也成为了圈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保代的“转会费”仍维持在150万元左右。“只要换一家券商,不做项目就有百万,这样的诱惑驱使着保代们乐此不疲地跳来跳去。”

据本报统计,七年来609名首批注册保代有82名保代转会两次,20名保代转会三次,4名保代转会四次,“转会费”获益颇丰。

其中,国信证券保荐代表人彭朝晖2004年在长江巴黎获得保代资格后,2005年先后进入昆仑证券和国海证券,2007年至今在国信证券。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在“转会”三次过程中,在公开资料中,无法查阅到他做过任何项目的痕迹。

同样是国信证券的覃正宇,从2004年至今先后辗转于万联证券、华西证券、国都证券和国信证券四家券商,却始终没有做过一个项目的签字人,只是“甘于平凡”,做一个项目组成员。而覃正宇的同事周志林,从2004年至今“转会”四次,却只做过一单IPO项目。

去年再次“转会”东兴证券的保代徐奕,此前在国盛证券、财富证券和财富里昂也只做项目主办人和联系人。

有投行人士表示,在保代队伍中,不乏有人不愿意签字,承担保荐代表人的风险,而只是拿容易到手的“转会费”、项目奖金和高额的保代固定年薪。

另外,太平洋证券的程正茂和鲁元金,在2004年分别从国信证券和西南证券跳槽至华西证券后,便颇有默契地沿着相同的“转会”轨迹,先后踏足五家券商。

步步高升、身居要职

在首批保代中,还有一群人坚持耕耘,历经磨砺,已经步步高升,成为部门主管,或转型飞向更高。

据本报梳理,海通证券保代林涌今日走马上任海通(香港)金融控股行政总裁;光大证券林昌于2007年任职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董事长;广发证券罗斌华 和中信证券胡腾鹤投身PE,分别成为广发信德投资的董事长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的总经理。光大证券首批保代罗浩在2010年转会财富里昂后,成为公司总裁。 国泰君安顾晓东是少有离职创业的,他于2007年创立深圳高特佳资产管理公司,从事二级市场投资。

而成为公司投行部门主管的首批保代则有:申银万国投行总部总经理张宏斌、国信证券投行事业部总经理胡华勇、国泰君安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刘欣、华泰证券副总裁兼董秘姜健、东吴证券常务副总经理余焕、民生证券分管投行副总裁杨卫东等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7

還記得50元的和記黃埔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50.html

    那是上年年中的事情吧,和黃長期處於40-50元左右徘徊,大家在那時候根本沒有購買他的意欲,不過不記得何時開始突然井噴到接近一百元,但奇怪 的是越貴越多人買,有人甚至看會升到120元以上,股巿真是無奇不有,奇就奇在眾人不會理會公司值多少錢,只要股價會上升,就要買進,相反多好的公司假設 長期徘徊在低估值,想搵個人買都非常困難,不過這就是股巿了。

        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這一種事情的演進和發生,和黃一向是和黃沒有變化,變的是股民心態和股價,這就應現了技術分析的所謂趨勢突破理論, 噢,這樣的話我的青啤應該要雪在雪櫃一陣子了,因為無論陰陽燭或者移動平均線都對於其股價沒有什麼大幫助,不過不代表它不會成為下一個和黃案例,又來個突 然井噴,屆時我會應巿場要求賣出,以免股民買不到訓不著。

        現在倒經常聽人說和黃若回到80元應該積極吸入,但誰又會在50元時叫人積極買進呢,沒有,那時候專家們一致推介的是其他公司,和黃只是 掛在專家咀裏關於3G的轉變情況,不過其餘業務從來沒有人思考,現在幾乎天天都唱好和黃,和黃前和黃後的唯恐提少一陣都怕驚人冷落自己。多麼可笑的所謂專 家,價值投資者不喜歡站在幕前,而喜歡退居幕後思考有什麼低於價值並適合買進,如果你細心發掘,會找到很多個明日的和黃。

        有些事例是突然間的大跌令到股價非理性修正到低於內在價值,好像很多人之前看好的M巾股恆安國際,目前修正到近60元,要說便宜又不是, 但站在增長股而言就十分之可取了,但我並沒有買進,因為我並不需要M巾,因為我實在無必要買進以來對沖物價上漲。只是說笑,我不太了解這家公司和他的產 品,但利用股價一時之間突然大幅下跌所創造的機會十分之多,例如上年騰訊突然傳出馬化騰被行使認購期權而沽出持股,巿場突然認為公司前景不再,再看看今天 的股價,大家可能又會再一次悔不當初了。

        然後目前有什麼能有這樣的特徵呢,最近A股巿場向下修正不少,也有很多非指數成份股不按常情般地向下大跌,投資者應該趁現在的情況進入巿 場嚐試發現有什麼值得買進吧,前景不應該看得太淡才對,只要公司負債不是太高,估值便宜也可以買進,耐心地持有,等待其變為另一個和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5

三、和記黃埔

http://hk.myblog.yahoo.com/scbtest/article?mid=20

三、和記黃埔

 

3.1基業早建

 

和記黃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創辦的和記洋行及1863年創辦的黃埔船塢。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和黃迅速崛起,其經濟實力一度超過沉雄穩健的太古洋行,威脅到怡和洋行的地位。

 

和記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於1860年在香港創辦,當時的英文名是Robert S. Walker & Co.,初期業務主要是經營布匹、雜貨及食品的轉口貿易。1873年由英商夏志信(John D. Hutchison)接管,改名為John D. Hutchison & Co.。和記洋行在二十世紀初進入中國大陸,曾先後在上海、廣州等通商口岸設立分行。五十年代初,和記

洋行從大陸撤回香港,被會德豐公司收購50%股權。當時,和記洋行與會德豐關係密切,會德豐持有和記洋行大量股權,和記洋行亦持有會德豐若干股權,兩公司的董事亦互任對方董事。

 

186371日,怡和洋行、鐵行輪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幾家船東創辦了香港黃埔船塢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由鐵行公司駐港監事托馬斯.蘇石蘭出任主席。1865年黃埔船塢收購了石排灣這船廠和賀普船塢。1866年黃埔船塢根據公司法組

成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冊,資本75萬元。由怡和洋行大班詹姆士.惠代爾出任董事長,德忌利士輪船公司老闆拿蒲那出任董事長秘書。1870年,黃埔船塢與紅磡的聯合船塢公司(Union Dock Co.)合併,勢力大增,成為當時香港最大的船塢公司。

 

七十年代初期,黃埔船塢幾乎佔有了廣州黃埔、香 港及九龍所有大型船塢。但七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九龍又先後出現了八家船塢與之競爭,面對新的形勢,黃埔船塢改變投資策略,決定重點發展香港,將黃埔的 柯拜船塢及其附屬設施,以八萬元價格售賣予兩廣總督劉坤一,所得資金在九龍紅磡興建一座現代化的船塢。1880年黃埔船塢合併了大角咀的四海船塢公司(Cosmopolitan Dock Co.),一躍而成為香港修船和這船業的巨擘。1900年,黃埔船塢的規模已達到僱工4.510人,其設施不但能建這各式船舶,而且為來港商船及遠東海面的船隻提供各種修理服務。

 

 

3.2大展拳腳

 

和記洋行在有逾百年悠久歷史的老牌洋行中,本屬三、四流的角色,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卻迅速崛起,成為股市上光芒四射的明星,而觸發這一革命性轉變的就是香巷一位著名的英商祁德尊(Douglas Clague, 1917-1981)出生於非洲的羅德西亞南部,早期畢業於英國文島的威廉王書院。1940年,他以炮兵軍官的身份前來香港服役,翌年日本攻陷香港後成為階下囚。1942年,祁德尊成功從深水步集中營逃脫,後在東江惠州擔任前方司今,並先後在印度、緬甸、泰國及中國等地服役。戰事結束時.28歲的祁德尊已晉升上校,他先後獲授軍方十字勛章、OBE勛銜及CBE勛銜。

 

1947年,祁德尊從軍隊退役即重返香港,投身商界。同年,他加入了和記洋行董事局。1954年,祈德尊出任和記洋行董事局主席。1963年,祁德尊向會德豐集團收購其屬下的上市公司萬國企業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的控股權,並透過萬國企業收購和記洋行股權。1965年,萬國企業取得和記洋行全部股權,易名為和記國際有限公司(Hutchison International Ltd.),由祁德尊出任主席。自此,和記與會德豐分道揚鑣,自立門戶。

 

從六十年代中期起,和記洋行進入了急劇膨脹的新時期。祁德尊利用部分投資者看好洋行股前景的心理,透過發行新股展開連串的收購活動。1966年和記先後收購了屈臣氏、德惠寶祥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歷央悠久的進出口商行,這三家商行與和記洋行構成了和記集團拓展進出口貿易以及批發零售商業的核心。到六十年代中後期,和記國際已在眾多的洋行中脫穎而出,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已起過50家。

 

1967年,香港政局動盪,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物業,移居海外,但和記國際的收購步伐並未因此而停止。1969年,和記國際透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著名的黃埔船塢30%的股權。這是和記國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日後和記黃埔發展的堅實基礎。

 

和記國際收購黃埔船塢後,即重整該公司業務並推向多元化發展。同年,黃埔船塢在紅磡興建一座貨櫃碼頭,開始了貨櫃運輸業的發展,又與華資地產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產有限公司,發展黃埔船塢內剩餘土地。1970年,和記國際透過黃埔船塢,收購港島的大型貨倉集團均益有限公司,黃埔船塢和均益倉這兩家公司在九龍和港島均擁有大量廉價地皮,令和記國際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

 

1973年,黃埔船塢將船塢和船舶修理等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併,成立香港聯合船塢有限公司,在青衣島投資與建新型船塢。黃埔船塢則加強地產及貨櫃運輸業的發展。1974年,黃埔船塢與均益倉聯合成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投資與建葵涌四號貨櫃碼頭,其後又收購了原日資公司經營的葵涌二號貨櫃碼頭,逐漸發展成香港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集團。

 

1970年和1971年, 和記國際又相繼成立了和寶有限公司及和記地產有限公司,並將它們上市,進一步壯大和記集團的聲勢。和寶公司成為和記集團內業務範圍最廣泛的上市公司,它的 主要附屬企業是德惠寶洋行,其經營的業務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商務、機械、汽車銷售和建築材料供應等等。和寶上市後業務發展迅速,在1973年股市高潮之際成為光芒四射的新星。同年,和寶旗下的附屬公司至少達35家,純利創下1,700萬港元的高紀錄。此外,和記國際還先後收購了安達臣集團、大亞石業、海港工程、會德豐紡織等公司。

 

 

3.3盛極而衰

 

1972年至1973年香港股市狂潮期間,和記集團系的上市公司成為最搶手的熱門股票之一。19733月,和記國際的市值高達72.43億港元,該年度純利達到1.36億港元,一度威脅到當時怡和洋行的地位。到1975年,和記國際已發展成擁有360多家附屬及聯繫公司的龐大企業集團。當時,祁德尊成為香港商界炙手可熱的紅人,他先後出任立法局議員、行政局非官守議員,1970年更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副主席。

 

無疑,祁德尊為和記黃埔日後大展宏圖奠下了第一塊基石。在祁德尊的主持下,和記國際成為當時香港成長最快的上市公司。可是,祁德尊對股市的走勢判斷錯誤,犯了個致命的錯誤,又或許他過於雄心勃勃,攻伐過度,未能及時在股市高峰期鞏固已取得的成績。19733月,香港股市從恆生指數1,774點的歷史性高位回落,股市熱潮開始冷卻。當時,和記國際並未停止擴張步伐,仍然大量借貨作投資活動,尤其是借人瑞士法郎,埋下了日後危機的導火線。

 

1974年,和記集團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價已大幅貶值,但集團並沒有將這種情況反映在賬目上,反而利用賣地收益以及都城地產上市所籌集的資金維持純利並作派息用途,這是相當冒進的策略,期望股市回升渡過難關。可惜,股市進一步下瀉,到同年1210日恆生指數已跌至150點低位。和記國際受到系內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貶值及瑞士法郎大幅升值的雙重打擊,財政困難迅速表面化。當時,和記國際在海外的投資,包括英國、澳洲及東南亞等地均表現欠佳,尤其是在印尼的業務,遇上全球石油危機,產生約1億港元的壞賬,消息傳來,投資者大量拋售和記國際的股票,到1974年底,和記國際股價已從1973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44元跌至1.18元,整間公司市值已跌至3.4億港元,相當於1973年全盛時期的4.7%1974年至1975年度,和記國際虧損1.29億港元。當時,和記國際已陷人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中,有關公司倒閉的傳言滿天飛。

 

19759月,和記國際召開股東大會,董事局要求股東供股1.75億港元,以解除公司的財政危機,但被匯豐銀行所代表的股東所否決。而和記國際的債權人則正循法律途經要求和記國際清盤。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董事局被迫接受匯豐銀行的建議,由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收購和記國際33.65%控股權,匯豐銀行成為和記國際的大股東。結果,和記國際董事局重組,祁德尊黯然去職。當時,匯豐銀行曾承諾,一旦和記國際,恢復贏利,匯豐銀行將在適當時候出售和記國際,這就埋下了日後華商李嘉誠入主和記的伏線。

 

 

3.4脫胎換骨

 

197511月,匯豐銀行邀請被譽為「公司醫生」的韋理(W. R. A. Wyllie, 1932)加入和記國際董事局,出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訂明一旦和記恢復贏利,韋理可享有和記國際2.5%純利。自此,和記國際進入韋利時代。韋理原籍英國蘇格蘭,1932年在澳大利亞出生,早年曾做過伐木工人和學徒,1951年離開澳大利亞到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經銷公司華納兄弟有限公司工作,從工程師晉升為經理,並成為略有名氣的業餘賽車手。1964年韋利應邀前來香港,主持夏巴汽車公司,三年後成功將該公司發展成龐大企業集團。1973年再應邀接管瀕臨破產的信昌企業,使該公司轉虧為盈。自此,韋理在香港企

業界嶄露頭角,成為「企業奇才」。和記國際陷人財政危機時,韋理曾有意收購和記的其中兩家聯營公司,並把這個想法告訴當時匯豐銀行的副主席沈弼。沈弼向他透露,匯豐不想看見和記倒閉,準備資助其渡過難關,並屬意由韋理出任和記國際的行政總裁。

 

韋理上任三週後,即召集集團全部145名 高級行政人員開會,向他們說明和記國際集團所存在的問題、問題的癥拮,以反對策。韋理指出,和記國際發展太速,管理層失控,以致公司結構變得過於複雜、紊 亂;集團的資訊管理和財務報告普遍不足、不夠精確、欠缺協調,以致管理層無法了解問題的嚴重性,無法對症下藥作出決策。韋理還表示,

整個集團內會計和財務控制甚差,總部最多只能通 過報告的形式對系內各公司的盈利作出估計,集團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這種缺乏紀律的現象而滋生。他在大會上向全部高級行政人員提出了在預定期限內達到的各項 目標,包括建立現代財務控制、解決未了結的訴訟、簡縮經常性開支、全面減債計劃,以及清除虧損的部門和公司等。

 

隨後,韋理展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制止附屬公司的虧蝕,同時加強總公司與附屬機構的溝通,進而加強各公司的管理;其次是強化集團的財政基礎。為此,韋理決定將虧損及盈利較低的公司出售或解散。當時,和記集團屬下共有315家公司,大部份都處於虧蝕狀態,其中最嚴重的是印尼和新加坡的投資,其他大部份海外公司亦情況欠佳。1976年,韋理前後解散或出售了107家公司,到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併時,僅剩下180家公司。韋理又著手減少集團的短線投資,曾有一個時期集團內的短線投資高達5.25億港元。當出售集團的短線投資時,適逢19763月股市壯旺,恆生指

數回升至456點水平,韋理趁機拋售一批股票,並將所得1億港元現金增購屈臣氏和黃埔船塢這兩家潛質優厚的公司股權,使這兩家聯營公司轉化為附屬公司。經過一年多的改革,和記集團內部管理層的改組已大致完成,主要的虧蝕已全部制止。1976年和記集團獲得1.07億港元的綜合溢利,並恢復向股東派息。

 

儘管如此,和記集團的基礎並未穩固,當時公司仍有短期負債7.6億港元、長期債務5.7億 港元,集團的組織仍未清晰。根據韋理的分析,他認為黃埔船塢的業務範圍不太廣,只有貨櫃碼頭、交通運輸、地產、製造業和船舶修理業等,這些業務的發展餘地 有限。但黃埔船塢擁有極大數量的土地,可為公司帶來巨額的現金收益。不過,黃埔船塢在其他業務方面卻缺乏專門人才,尤其在貿易方面,可說全無經驗。而和記 的業務極其廣泛,它所擁有的最大資產就是人才,這剛好彌補黃埔的不足,能協助黃埔將土地發展帶來的資金加以適當連用。因此,韋理決定將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 合併,19771221日,和記國際董事局批准了韋理的建議,197813日,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Hutchison Whampao Ltd.)正式成立並取代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和記與黃埔的合併,令和記黃埔在英資四大行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和記在貿易方面的穩固基礎、優秀管理人才,加上黃埔地產發展所帶來的巨額利潤,和黃集團已迅速恢復穩健的基礎,成為香港業務最龐大、最廣泛的企業集團之一。這時,和黃集團共轄有上市公司8家,包括和記黃埔、和寶、屈臣氏、和記地產、都城地產、均益倉、安達臣大亞以及海港工程,其所經營的業務遍及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商業、商務、貨櫃運輸、船塢、貨倉和交通運輸、地產、石礦業、建築業,以及投資業務。

 

 

3.5華洋易手

 

七十年後期,羽翼漸豐、雄心勃勃的華資財閥開始覬覦英資公司的控制權,正面挑戰英資財團至高無上的權勢。1979年,和記黃埔被華商李嘉誠收購,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大行的第一位華人;自此,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漸漸被打破

 

1977年,李嘉誠小試牛刀,以2.3億 港元收購美資的永高公司,開創了香港華資公司吞併外資企業的先河。永高公司擁有港島中環著名的希爾頓酒店,以及印尼巴里島的凱悅酒店;不過,其時公司盈利 停滯不前,巴里島的凱悅酒店正在虧蝕之中。當時,普遍指長實出價過高,認為不值。然而,事後證明,長實對永高的收購極為成功,因為要在同樣地點興建同等規 模的一流酒店,再多用一倍的資金也做不到。

 

初試鋒芒之後,李嘉誠即將矛頭指向九龍倉。九龍倉是置地的聯營公司,一直以來與置地同為怡和旗下的二大主力。七十年代以後,九龍倉先後收購天星小輪、香港電車以及海港企業51%股權,又將碼頭貨倉遷往葵涌、荃灣,並在尖沙咀海旁興建龐大綜合物業海港城,業務搞得有聲有色。然而,九龍倉的投資策略有兩個致命弱點:其一,是以發行新股的方式籌集發展資金。1973年至1974年期間,九龍倉為籌集發展海洋中心及海港城的龐大資金,先後多次發行新股及送紅股,令公司股數從990萬股急升至8.501萬股;19755月及197610月,九龍倉再發行1.2億港元的8厘息可兌股債券及2億港元7.5厘息附有認股證債券,結果不少九龍倉股東拋售股票籌集資金收購債券,令股價偏低,股票大量流人散戶之中。其二,是九龍倉興建的商廈,以出租用途為主,現金回流極慢,盈利增長低,這亦是造成九龍倉股價偏低的一個重要因素。1978年初,九龍倉的股價最低見11.8港元;期間,香港地價不僅沒有回落,而且大幅標升,地處繁華商業區的尖沙咀更是寸土尺金。

 

當時,李嘉誠獲悉,只要購入20%的九龍倉股票,便可挑戰置地的大股東地位(事實上,1978年底,置地僅持有九龍倉約10%股權)。於是他不動聲色地大量購入九龍倉股票,從每股10餘港元一直買到每股30多港元,共吸納了大約2,000萬股九倉股票,約佔九倉已發行股份的20%。隨著九倉股票的大幅標升,嗅到「腥味」的大小財團以至升斗市民,已知道正有財團收集九倉股票,一場空前激烈的收購戰爆發在即,紛紛烽擁人市,將九倉股票炒得熱火朝天。這時,市場已盛傳長實主席李嘉誠有意收購九倉。

 

然而,1978726日, 李嘉誠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對有關傳聞斷然否認,顯示他精密部署的收購計劃已經中止。至於突然中止的背後原因,至今仍撲朔迷離。當時怡和得悉李嘉誠有意收購九 倉,知道大事不炒,無奈怡和在七十年代中前期大規模投資海外,導致盈利停滯不前,資金短缺,雖然在緊急部署反收購行動之後,也到市場上高價收購散戶持有的 九倉股票,然而為時已晚,資金有限,只好轉向匯豐銀行求助。19787月 匯豐銀行介人,李嘉誠鑑於收購計劃已經洩露,不願公開同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怡和正面較量,亦不願因爭奪九倉而得罪匯豐銀行,因而決然將所持全部九倉股票 轉售於「世界船王」包玉剛。當時,包玉剛身兼匯豐銀行董事,亦有意問鼎九龍倉,而且實力更形雄厚。在這宗交易中,李嘉誠賺取約6,000萬港元利潤,全身而退,將九龍倉的爭奪戰留予包玉剛接手。

 

李嘉誠退出九倉爭奪戰後,即將矛頭指向另一個目標——青洲英坭。青洲英坭也是一家老牌的英資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及銷售水泥等建築用的材料,在九龍紅磡擁有大量土地。李嘉誠依然使用同樣的手法,在市場上不動聲色地吸納青洲英坭的股票,這一次李嘉誠輕易就獲得成功。1978年底,李嘉誠透過長江實業購入青洲英泥25%股權,加入青洲英坭董事局。1979年長實持有青洲英坭的股權增加到36%, 李嘉嘉順利出任青洲英泥董事局主席。期間,長實與青洲英坭達成協議,自八十年代起,雙方合作發展青洲英坭所擁有的紅磡鶴園的龐大廠址。李嘉誠這種收購持有 大量廉價地皮的公司的策略,比直接購買地皮更加有利,可謂一舉三得:其一,被收購公司即可提供合理的經常性利潤;其二,被收購公司擁有的大量廉價地皮為集 團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基礎;其三,若將被收購公司的物業地皮作資產重估或出售,即可獲大量利潤。李氏的這種投資策略,反映了他過人的精明。踏入1979年, 長實集團的實力更加雄厚,聲勢更加浩大,它先後與會德豐、廣生行、香港電燈、利豐、香港地氈等擁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發展它們手上的物業,又與中資 公司僑光置業合組地產公司,奪得沙田火車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並在屯門踏石角興建大型水泥廠。同年,李嘉誠當選中國國務院屬下部級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 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董事同時當選為中信董事的還有霍英東和王寬誠,這兩位華商早就與中國政府建立密切的關係。李嘉誠的當選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反映出他在 中國政府心目中的地位正迅速冒升。時機已經成熟,李嘉誠將他的目標轉向作為英資四行之一的和記黃埔。

 

1979年,和黃是匯豐銀行的屬下公司,李嘉誠為此秘密與匯豐銀行接觸,據說得到的答覆是:只要條件適合,長江實業的建議,會為匯豐銀行有意在適當時候有秩序地出售和記黃埔普通股提供機會。

 

吸收上次收購九倉消息外洩的教訓,李嘉誠對這次的保密極為重視,在外界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與匯豐銀行展開收購和黃股份的洽談事宜。1979925日, 李嘉誠終於就收購和黃股份與匯豐銀行達成協議,完成了這宗被《遠東經濟評論》指為「使李嘉誠直上雲霄的一宗交易」。首家英資大行落人華人手中,這一日,對 於香港的資本財團發展史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宣佈,長實剛與匯豐銀行達成一項協議,以每股7.1元價格,收購匯豐銀行手上全部共9,000萬股和黃普通股,約佔和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22.4%,成為和黃大股東。根據協議,長江實業僅須立即支付總售價

6.39億港元的20%,餘數可延遲支付,為期最多兩年,不過須在1981324日之前支付不少於餘數的一半。換言之,長實以極優惠的條件收購了和黃。

 

 

3.6正式接管

 

李嘉誠從匯豐購得和黃股份後不久,即於同年1015日出任和黃董事局執行董事。經過一年的收集,1980年底,長江實業持有和黃的股權已增加到41.7 %198111日,李嘉誠出任和黃董事局主席(韋理則於1982年辭去和黃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之職)成為「入主英資洋行第一人」。這是香港經濟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變化,其深遠意義在若干年後才逐漸顯露。

 

李嘉誠入主和黃後,深知要控制這間龐大的公司並 非易事,尤其是該公司涉及的貨櫃碼頭、船塢、製藥以及零售業務,對長實而言仍是很生疏的。因此,他極力安撫和黃的外藉高層管理人員,在韋理辭職之後,即委 任其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總裁,業務董事夏伯殷及政務董事韋彼得亦繼續獲得重用,組成和黃新管理層的三巨頭;同時,他又委派長實的李業廣、麥理因出任和黃董 事,參與執行董事會議,並負責籌劃地產業務的發展。在新管理層的主持下,和黃先後將屬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和記地產、均益倉、屈臣氏、和寶、安達臣大亞等私 有化,又將虧損纍纍的海港工程售予羅康瑞的瑞安集團,令和黃的業績大幅改善。綜合純利從1980年的4.11億港元急增到1983年的11.67億港元,和黃的市值也從1980年初的38.7億港元大幅增加到1984年底的98.5億港元,成為僅次於匯豐銀行、恆生銀行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不過,在此期間,李嘉誠與以李察信為首的和黃外籍管理層的矛盾也日趨尖銳,李察信早於1972年 便加入和記,經歷了韋理時代及長實的入主,職位日益提高,但他與韋理一樣,並不甘於只成為一個決策的執行者,而希望作為一個決策者,希望長實像匯豐一樣, 只承擔大股東的職責,完全不過問和黃事務。鑑於長實取得和黃控制權,在貿易、零售等方面仍須依賴原有人才,李察信等人便利用這段青黃不接的機會,積極擴張 本身的勢力,同時設法排擠華籍高級行政人員,避免這些華籍行政要員與長實結成同一陣線,成為長實接管和黃的基礎。1983年,多名和黃華籍高級職員被迫離職,部分華籍職員遂與長實接觸,要求解決這一問題。當時,長實仍堅持不直接干預和黃行政,只對華籍行政人員進行安撫,但是此事件已種下長實與和黃管理層決裂的伏線。

 

19844月, 長實決定和黃派發巨額現金紅利,主要目標是削弱和黃管理層的權力,並進一步增加長實在和黃的股權。這自然引起和黃管理層的不滿,後者利用外資基金的不滿迫 使長實接受以股代息的建議,可是外資基金卻持續拋售和黃,終於使雙方裂痕無法爾補,此時長實亦已完成接管的部署。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以李察信為首的三 巨頭只好全部辭職,長實正式接管和黃管理層。

 

 

3.6發展黃埔

 

李嘉誠入主和黃後,即看手籌劃將和黃在紅磡擁有的黃埔船塢龐大土地發展為著名的黃埔花園。踏入八十年代,和黃已開始與港府商討重建黃埔船塢的補地價事宜。由於當時地產市道蓬勃,雙方一直無法就補地價問題達成協議。其後因香港前途問題浮現,樓市崩潰,談判亦暫時中止。直到1984年,雙方談判再度展開;同年9月,中英兩國就香港前景問題草簽聯合聲明,港人信心開始恢復。12月和黃宣佈與港府達成協議,補地價3.9億港元,另加道路建築費約2億港元。

 

公佈黃埔花園發展計劃時,李嘉誠亦親自到場。黃埔花園興建計劃是中英簽訂聯合聲明後香港首項龐大地產發展計劃,和黃將在6年內投資40億港元發展整項計劃。該計劃包括興建一百多幢住宅大廈,總樓面面積達765萬平英尺,另有商場面積170萬平方英尺。

 

黃埔花園由19854月推出第一期,至19898月售出最後一期,售價由每平方英尺686元升至1755元。據粗略估計,整個黃埔花園平均售樓價為每平方英尺1.220元,以黃埔花園住宅樓面積共765萬平方英尺計算,和黃在約四年半時間內總收入達92億港元,扣除約40億港元發展成本,純利高達52億港元。此外,和黃還持有170萬平方英尺商場作收租之用,為集團提供穩定租金收入。和黃所擁有黃埔船塢地皮這一寶藏,經李嘉誠之手開採、挖掘,終於閃露出徇爛的異彩。

 

 

3.7收購港燈

 

李嘉誠收購和黃後,集團的擴張步伐並末就此終止,他開始將目標指向香港電燈公司,香港電燈也是一家老牌英資上市公司,創辦於1889年,到七十年代已發展成一家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務包括發電、地產、工程服務以及電器貿易等,已躋身香港十大市值上市公司之列。其寶,早在198011月,李嘉誠已與香港電燈建立合作關係,當時,長實與港燈合組國際城市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將港燈的地皮發展為住宅物業,包括北角的城市花園、荃灣的麗城花園等。19824月,怡和透過置地向港燈發動「破曉突擊」行動,收購港燈34.9%股權,成為該公司大股東。1983年,李嘉誠洞悉置地在地產投資遭遇陷境,遂向怡和、置地游說,購入他們手中的港燈、牛奶公司、惠康超級市場等股票,但雙方條件始終談不攏。李喜誠知己知彼,並不急於進行,靜等有利時機的出現。

 

其後,置地的財政困難加深,怡和及置地主席西門.凱瑟克曾主動與和黃接觸,但要價在每股6.56.6港元,比當時市價約高出12%,李嘉誠看到事態正向他所預料的方面發展,遂還價以低於市值10%收購,當時置地手上的港燈股份平均成本連同利息計算為每股6.6港元,如以李嘉誠的還價,帳面損失將超過4億港元,因此有關談判再度擱置。及至1985年初,置地的財政危機日深,怡和的幕後航手、前主席亨利.凱瑟克遂親自從倫敦飛抵香港,會晤怡和高層,決定將港燈售賣。同年121日下午7時,西門.凱瑟克親自到華人行會見李嘉誠,經過兩小時會談,雙方終於根據李氏半年前收購港燈時的原則達成協議,不過,由於港燈市價已上升,李嘉誠提出較市價低13%的條件,且該次交易包括港燈的末期息。翌日上午,李嘉誠在和黃行政總裁馬世民陪同下,前往康樂大廈48樓怡和主席辦公室,與怡和方面就收購港燈股份簽訂協議。結果,李嘉誠透過和黃以29.05億港元價格收購置地名下34.6%香港電燈股權,每股價格為6.4港元,僅是港燈市價的八成半。

 

 

3.8進軍電訊

 

八十年代中,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向傳呼服務和流動電話市場進軍,成為華資大財團中率先進入電訊業的集團。其實,香港的傳呼服務早在六十年代末已展開,19698月,一位美國駐港記者開設Re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Ltd.,向港府郵政署取得傳呼牌照,在港島跑馬地安裝一部發射機,提供傳呼服務,但不足年半便宣布結束。第二家傳呼機公司Apollo Telephone Service Ltd.,創辦於1970年,1974年被佳訊有限公司接收,佳訊以大機構及政府部門為重點推銷對象,結果在數年間便吸納了大量客戶。七十年代,港府鑑於傳呼服務需求大增,便增發十數個傳呼經營牌照,其中,當時英資的香港電話公司亦增設傳呼服務。八十年代中,和黃看準香港電訊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於1985年推出手提無線電話,並進軍傳呼機市場,和黃在市場大舉收購各大小傳呼公司,一時間即購入7家傳呼電台,客戶逾16萬。到八十年代末,和黃旗下的和記傳訊已成為香港最大的傳呼服務公司,1989年底已擁有100個傳呼站,為23萬家客戶服

務,佔香港傳呼市場的50%份額。而和黃屬下的和記旗下的和記電話公司,亦提供佔香港總量55%的蜂窩式流動無線電話服務,用戶已有5萬多家,在香港流動電話市場佔領先地位。

 

不過,踏入九十年代,和黃在流動電話的領先地位即受到挑戰。19904月,香港電訊宣布重組,成立專責非電訊專利業務的香港電訊CSL,並推出GSM(歐式數碼系統)流動電話,第一太平集團旗下的訊聯亦推出GSM流動電話,與和記電話展開激烈競爭,19927月,新鴻基地產佔40%股權的數碼通有限公司(其他股東分別是美國AT&TABC佳訊及中國郵電部)擊敗九倉、新世界發展等集團,取得了第四個經營流動電話牌照,香港的流動電話市場遂形成四國爭雄的局面。

 

19912月,港府頒發4個經營CT2即第二代流動電話,參與競投的財團多達7個,結果由和記傳訊的天地線(和黃佔90%,匯豐佔10%)、其士集團的步步通(其士商業國際系統有限公司佔51%Overseas Telephone Corporation49%),太平專訊的經緯站(第一

太平佔45%、英國電訊佔45%、新鴻基地產佔5%、佳訊佔50%),及香港點點電話(即Tragetta Co. Ltd.香港電訊CSL50%、新鴻基香港工業基金佔35%、星光傳呼佔4.9%)分別投得經營。所謂第二代無線電話,是指利用telepoint的技術來傳遞訊息,它跟蜂窩式流動電話不同之處,是它在室外時只可以打出電話,但不能接收電話,它只能與傳呼機一同使用,才可達到流動電話效果。在CT2的競爭市場,和記天地線可算一馬當先,到1994年底最高峰時,和記天地線擁有的客戶達到12.5萬戶,市場佔有率超過50%,而共士步步通則緊追其後,擁有逾5萬戶客戶。不過,第二代流動電話在數碼流動

電話的價格大幅下降時遭到激烈競爭,其客戶迅速流失,到1996年初,和記天地線的客戶已下降至不足6萬戶,被迫於同年5月結束服務,而其餘的其士步步通及太平專訊經緯站亦於稍後結業。和黃在該項業務中投資達8億港元。

 

和黃結束天地線後轉而加強對流動電話市場的爭奪,1995年先後推出GSM數碼流動電話和CDMA(美式數碼系統)流動電話,並展開猛烈的宣傳及推廣攻勢。不過,和記電話在香港流動電話市場的領先地位已被香港電訊所取代,據統計,到199610月,香港電訊

CSL擁有的客戶達32萬戶,市場佔有率28.6%;數碼通擁有的客戶28.5萬戶,市場佔有率25.4%;和記電話的客戶達28萬戶,佔25%;而訊聯則有客戶23.5萬戶,佔21%

 

19967月,港府宣布頒發6個個人通訊服務(PCS)經營牌照,中標財團包括和記電訊、新世界電話、訊聯電信、八方通訊、匯亞通訊及萬眾電話,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期內各大財團在香港流動電話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3.9雄霸貨運

 

國際貨櫃全稱是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香港黃埔船塢有限公司的貨櫃碼頭業務,1974年,黃埔船塢奪得葵涌四號貨櫃碼頭發展經營權,遂將其位於紅磡、北角和觀塘3段貨櫃碼頭業務全部遷往四號貨櫃碼頭,並重新命名為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1977年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併為和記黃埔,國際貨櫃遂成為和黃的附屬公司。1979年李嘉誠收購和黃後,即透過國際貨櫃集團大力發展貨櫃碼頭業務。

 

1985年,港府決定讓國際貨櫃和現代貨箱共同發展六號貨櫃碼頭,但國際貨櫃以二號貨櫃碼頭換取現代貨箱在六號貨櫃碼頭的半數權益,斥資20億港元獨力發展六號貨櫃碼頭。1988年,港府招標競投七號貨櫃碼頭,國際貨櫃以43.9億港元的高價奪得七號貨櫃碼頭發展權,一舉奠定其作為香港最大貨櫃碼頭集團的地位。七號貨櫃碼頭的標價連同填海及購置設備等費用,總投資高達70億港元。1991年,國際貨櫃與中資的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合資組成中遠一國際貨櫃碼頭(香港)有限公司(CHT),與港府達成協議,取得八號貨櫃碼頭4個泊位中的兩個泊位的發展經營權。至此,國際貨櫃集團共經營葵涌

的四、六、七、八號貨櫃碼頭的12個泊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私營貨櫃碼頭公司。1995年度,國際貨櫃集團處理的貨運量高達520個標準貨櫃箱,在葵涌貨櫃碼頭處理的總吞吐量中所佔比重超過50%。該年度,港口及有關服務為和記黃埔帶來的營業溢利高達36.3億港元,佔和黃營業溢利總額的55.6%

 

1992年,隨著香港貨櫃碼頭業的高速增長,預期葵涌一至八號貨櫃碼頭的吞吐量將於1995年達到飽利,九號貨櫃碼頭的興建遂提到議事日程。同年1110日,港府在未與中方磋商的情況下宣布以私人協議的方式將九號貨櫃碼頭的發展經營權批予以英資怡和為首的青衣貨櫃集團(其餘股東尚有海陸貨櫃集團、新鴻基地產及新世界發展)、國際貨櫃及現代貨箱3個財團,九號貨櫃碼頭的4個 泊位中,青衣貨櫃獲得其中兩個,國際貨櫃利現代貨箱各得一個。其時,正值香港新任港督彭定康上任伊始,並在施政報告中單方面提出對香港原有政制作重大改動 的政制方案,中英關係陷入低潮。中方即指責港英政府單方面批出跨越「九七」的重大工程是違反聯合聲明的侵權行為,未來特區政府將不予承認。香港輿論亦認為 港英政府的決定有私相授受之嫌。九號貨樞碼頭的發展遂陷入僵局,一拖達3年之久。

 

19961月,中英關系轉趨改善,而香港貨櫃碼頭的發展更趨迫切,兩國外長終於就九號貨櫃碼頭的解決辨法達成共識,並擬就一至九號貨櫃碼頭的泊位擁有權作重新分配。然而,由於交換泊位涉及各財團的切身利益,有關磋商一再拖延,直至同年911日始獲解決。結果,和黃的國際貨櫃再次成為大贏家,國際貨櫃除獲得九號貨櫃碼頭一個泊位外,再額外獲得一個支線泊位及港府批出一幅在九號貨櫃碼頭以北佔地2.79公頃土地,可發展為商業樓宇。國際貨櫃每年將增加120萬個標準貨櫃箱,令該公司的吞吐量上升至700萬個標準貨櫃箱。九倉的現代貨箱則以八號貨櫃碼頭的兩個泊位交換青衣貨櫃在九號貨櫃碼頭的發展權,因而在九號貨櫃碼頭將獲得3個泊位及額外一支線泊位。而獲得八號貨櫃碼頭兩個泊位的青衣貨櫃則重組股權,並易名為亞洲貨櫃碼有限公司。重組後,怡和集團的股權大幅下降,成為第二大股東,透過置地及怡和太平洋持有28.5%股權、經營三號貨櫃碼頭的海陸貨櫃集團成為大股東,持有29.5%股權,新鴻基地產和新世界基建分別持有28.5%13.5%股權。至此,九號貨櫃碼頭的爭奪逐告結束。九號貨櫃碼頭首個泊位估計將在動工後24個月落成,以後每4個月可多建成一個泊位,全部落成後可處理220萬標準貨櫃箱。

 

 

3.10投資能源

 

198612月,李嘉誠透過家族公司及和黃重槌出擊,斥資32億港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Husky Oil Ltd.52%股權,其中,旗下和黃與嘉宏國際合組的聯營公司UnionFaith購入43%股權,李嘉誠1983年已入藉加拿大的長子李澤鉅購入9%股權,李氏擁有9%股權的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亦購入該公司5%股權,而原大股東、加拿大化學製品及氣體運輸集團Nova Corp.則仍擁有其餘43%股權。根據加拿大政策,外國人是不能購買「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的,但李氏利用兒子的身份避過這種限制,成功取得赫斯基的控制權。

 

赫斯基的總部設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里市,是加拿大主要的獨立能源公司之一,在加拿大擁有5,000餘口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井的開採權,其中約40%由該公司開採,此外還持有重油精煉廠26.67%股權及343間 汽油站。李嘉誠在收購赫斯基時表示:世界石油價格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升幅,但長遠來說可以看好,而且香港電燈公司的發展與石油有很大關係,所以是項投資對 香港有利。他在接受《加拿大商業》月刊獨家採訪時還表示:為了尋求合適的能源投資機會,他曾花了幾年在歐美考察,之所以看中赫斯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 他個人對加拿大有一份恃別的個人感情,二是他本人與赫斯基總裁Mr.

Blair私交甚篤,相信他的指引。

 

赫斯基自被李嘉誠收購後,即展開連串擴張活動,包括制訂整套石油裝置計劃,趁低價購入更多的石油儲存及多鑽取石油以減低負債,19886月又斥資3.75億加元全面收購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令其資產值從原來的20億加元擴大一倍,並成為北美五大石油和氣體公司之首。不過,赫斯基的連串壙展亦令共負債急增,收益銳減,令其主要股東不勝負荷。199110月,赫斯基另一大股東Nova集團以低價將其所持的43%股權售予李嘉誠家族及Union Faith,李氏斥資17.2億港元,實際上取得了赫斯基的絕對控制權。

 

 

3.11進軍海外

 

八十年代後期,李嘉誠在進軍海外能源、地產業的同時,亦積極拓展海外的電訊、貨櫃碼頭市場。1987年,李嘉誠曾斥資29億港元購入英國大東電報局5%股權,成為該集團的大股東。可惜,李嘉誠無法進入大東董事局,1990年李嘉誠將所持股票趁高拋售,獲利逾2億港元。1989年,李嘉誠透過和黃收購英國Quadran集團的流動電話業務,邁開拓展海外電訊市場的第一步。19917月,和黃透過旗下的和記通訊與英國宇航局控股,和記通訊(英國)收購英國宇航名下經營個人通訊業務全部權益,而英國宇航則購入和記通訊(英國)30%股權。雙方協議在未來數年投資8億至10億英鎊共同發展英國流動電訊市場,而重點是第二代流動電話(CT2)和個人通訊網絡(PCN)。換股完成後,和記通訊(英國)成為和黃集團在英國發展電訊業務的旗艦,旗下業務除第二代流動電話和個人通訊網絡之外,尚包括和記流動電話、和記傳呼、和記流動數據通訊及和記幹線流動

電話等。

 

不過,和記通訊(英國)於19926月推出的CT2亦反應不理想,1993年底被迫結束,命運與香港的CT2一樣。19944月,和記通訊(英國)推出Orange數碼蜂窩式通訊網絡服務,業務訊速發展,到1995年底用戶已急增至48萬名,約佔英國數碼流動電話客戶總數

26%,並佔整個英國流動電話市場的7%1996年,和記通訊(英國)成立Orange PLC作為Orange個人通訊網絡的控股公司,同年4月將其分拆分別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市場上市,和黃藉此獲利約32億港元。

 

與此同時,和黃亦進軍亞太區的電訊市場,1989年,和黃接連在澳大利亞收購多家傳呼機構,包括昆士蘭的Bellpage、南澳洲的Answerpage和西澳洲的Auspage1992年又收購美國Motorola在澳洲的傳呼業務,這些業務均由和記通訊(澳洲)控制,和黃持有

56%股權。1993年,和記澳洲又推出Optus GSM流動電話網絡服務,到1995年底該公司已擁有9.8萬戶傳呼用戶及1.8萬戶GSM流動電話用戶。此外,和黃又積極拓展在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的傳呼及流動電話市場。不過,和黃競投泰國及澳洲衛星發射和經營計劃則遭到失敗。

 

在貨櫃碼頭方面,19916月和黃斥資11億港元向英國鐵行輪船公司和東方海外實業收購其所持有的英國菲力斯杜港(Felixstowe)的75%股權(後已增持至100%股權),遇開進軍歐洲貨碼頭業的第一步。菲力斯杜港是英國當時最大及最繁忙的港口,1990年共處理143.5萬個標準貨櫃箱及1,600萬噸貨物,接待350萬名乘客。該港口擁有可觀的滾裝船和雜貨處理設施及貨倉設備,並有一個遠油船泊位。到1995年底,菲力斯杜港口的吞吐量已增至225萬個標準貨櫃箱,成為和黃在海外貨櫃業務的一個重要據點。

 

此外,和黃旗下的屈臣氏亦積極拓展亞太區的零售業務,到1995年底,屈臣氏在香港及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區其開設逾100間零售店鋪,已成為該區最具規模的零售集團之一。經過10年的艱苦拓展,李嘉誠已成功領導長和集團邁向國際化,其旗下的五項核心業務,包括地產、貨櫃碼頭、電訊、零售及能源等均以香港為基地伸延到北美、歐洲及亞太區。

 

 

3.12揮軍北上

 

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廣東,中國掀起第二次改革開放的熱潮,同年428日,李嘉誠應邀出席北京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的授銜儀式,當天上午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會見李嘉誠,對李嘉誠說:「希望你和香港各界人士一起,在香港1997年回歸租國大業中發揮積極作用」,李嘉誠當即表示:「我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的前途也充滿信心。」同年51日,李嘉誠到深圳出席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簽訂儀式,該公司由李氏名下長實、和黃及怡東3家公司與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國家機電輕紡投資公司合資成立、註冊資本為2億港元,主要從事內地地產、交通、金融、通訊和能源方面的投資。此舉被視為李嘉誠大舉向中國投資的先聲。

 

李嘉誠在內地的投資頗其戰略性,其主攻目標是南中國的貨櫃碼頭業務。19928月,李嘉誠透過和黃與上海港集裝箱綜合發展公司合組上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SCT),註冊資金為20億元人民幣,各佔50%股權,和黃向SCT注入10億元人民幣現金,上海方面則以上海港現有12個泊位(其中7個為貨櫃泊位)及設施等實物資產注入,雙方計劃投資56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以前將其餘的5個多用途泊位改建為貨櫃泊位,並建造金山咀深水碼頭及購入外高橋碼頭權益,預期上述計劃將於2000年全部完成,屆時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將從1992年的73萬個標準貨櫃箱增加到200萬個標準貨櫃箱,相當於香港葵涌貨櫃港1992年吞吐量的三分之一。經過數年改裝擴建,1995年上海港貨櫃碼頭泊位已增加到10個,貨櫃處理量已達170萬個標準箱。

 

1993年,李嘉誠在南中國貨櫃碼頭業的投資又取得重大進展,同年10月,和黃透過旗下的國際貨櫃集團與深圳東鵬實業有限公司合組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國際貨櫃持有該公司控股權,並與中遠、三井及熊谷組持有該公司70%股權,深圳東鵬實業則擁有其餘30%股權,新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人民幣發展深圳鹽田港首期,包括興建兩個5萬噸級貨櫃泊位及4個雜貨泊位,第二期將與建35萬噸級貨櫃泊位,落成後上述5個貨櫃泊位和4個雜貨泊位每年處理能力將分別為170萬個標準箱和200萬噸貨物。根據鹽田港長遠發展規劃,該港最終將建成40個深水泊位,年處理量達8,000萬噸,與大連的大窟灣、寧波港、福建湄洲灣同為中央指定的國際中轉港。鹽田港計劃曾引起和黃與九倉的爭奪,並一度醞釀合作經營,但最終仍由和黃奪得。

 

此外,和黃透過旗下的和黃三角洲亦先後奪得珠海九洲港、高欄港、南海港、江門港、汕頭港及廈門港的貨櫃碼頭業務發展管營權。1992年初,和黃與珠海港務局合組珠海國際貨櫃碼頭(九洲)有限公司,各佔50%股權。1994年,九洲港貨櫃處理量為26萬個標準箱,是中國第五個最繁忙貨櫃港。1994年和黃再與珠海港務局合組珠海國際貨櫃碼頭(高欄)有限公司,各佔50%股權。和黃還與南海市交通局合作經營南海三山港,與汕頭港務局合建汕頭珠池港。經數年發展,和黃已在南中國各港口貨櫃碼頭業確立領先地位,與香港葵涌貨櫃碼頭業務形成相輔相承、互相配合的戰略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9

長江實業(0001)及和記黃埔(0013)分拆酒店可以賺幾多錢? (1)

2012年10月12日,長江實業(1)及和記黃埔(13)宣佈分拆酒店商業信託Horizon Hospitality (Holdings)上市,該酒店信託包括4間酒店,即紅磡的海韻軒海景酒店及旁邊的海灣軒海景酒店、馬鞍山的海澄軒海景酒店及葵涌的雍澄軒酒店:



海韻軒酒店 (圖片來源: Panoramio)



海灣軒酒店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海澄軒海景酒店 (圖片來源: Google Map)



雍澄軒附近一景
(圖最高一座是隔鄰的雍雅軒,最初為同一地段的地產項目,會所也是共用。)
(圖片來源: Google Map)


至於這4個物業的資料如下:


根據資料,至於今次集資額是5至8億美元(39億至62.4億元),以出售70%權益及最高集資額45%的借貸比率計,這批物業的價值大約137億至162億元,那究竟他們大約賺多少錢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下篇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56

長江實業(0001)及和記黃埔(0013)分拆服務式住宅可以賺幾多錢? (2)

上篇在此,今篇再續

前文已提及這些地的購地時間,但其實那些地是如何來的? 現在我們談談吧。

(1) 土地取得價格
1. 海澄軒

說起海澄軒,如果是30歲以上的網友應該有留意過長實當年以1.2億,即每呎約200元超低價投得酒店地的新聞。當初該塊地皮最初是用以興建住宅,另以荃灣及圓洲角地皮選定發展酒店的,但因圓洲角地皮更適合興建公屋,故改為酒店用途,後來荃灣地亦因旅遊業不景被取消,至現時還未發展,故只剩下馬鞍山土地作投標,後來建築處官員多次欲阻撓投標,但不成功。

根據審計處的推算,該項目的發展價值約18億,地價餘值約7.64億,導致公帑流失逾6.44億元。但李嘉誠當年稱,該地皮因有溶洞關係,建築費難以估算,他們投標的價值已是最高,獲得的利益只是多於銀行存款矣。據大公報報導稱,這些物業的建築成本大約9億元。

2. 雍澄軒

至於雍澄軒,其實當年就是香島印染(172,後易名長發建業、金榜集團)的漂染廠房,後來上市公司股權出售予禹銘投資(666,現新工投資)。在1997年金王陳發柱的添發慶豐(661,後易名中國資源開發、大冶有色)購入該部分股權,作價5.1億,並以3.5億票據支付。

在購入上市公司後,添發慶豐打算開發該幅土地作酒店及往宅,但後來因金融風暴襲來,因這系公司擴張過度、債台高築,故需折腕求存,於是長江實業(1)取得這公司的土地資產之餘,並一度成為該等公司的大股東。這塊地皮也在2000年10月以1.47億元出售予長江實業,呎價僅180元。

在長江實業購入這些地皮後,亦陸續出售此等公司的股權,其中添發慶豐最終出售予大冶有色,轉營金屬資源開發,至於長發建業的故事,可參考此文。後來,該等地皮在2002年補足3.1億地價,每呎390元,並被發展成住宅雍雅軒及服務式住宅雍軒,前者已於2006年陸續出售並套現,當時呎價約3,000至4,000餘元。

3.
海灣軒及海韻軒
這些地皮是相鄰的紅磡灣新填海地,在2002年政府對外招標,8月及10月作價分別為10.9億及6.55億,每呎土地價格分別為942元及510元。

(2) 建築價格
1. 海澄軒
據大公報報導稱,酒店的建築成本大約8至9億元,為保守計,以9億為標準。

2. 雍澄軒、海雅軒及海韻軒
以近期長江製衣興建每呎成本2,500元及以2012年是2000年代中期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的數字約2倍計算,每呎估計建造價約1,250元。

(3) 套現金額
1. 雍澄軒
以該地塊可建面積約80萬呎,並發水25%,扣除該酒店的面積25.71萬呎計,估計已出售面積約74.29萬呎,以當年出售價平均3,500元計算,套現所得約24.64億元。

2. 出售商業信託的價值
如上文所述,根據資料,至於今次集資額是5至8億美元(39億至62.4億元),以出售70%權益及最高集資額45%的借貸比率計,這批物業的價值大約137億至162億元。

(4) 獲利金額
從下表可見,長江實業及和黃在這個交易可以取得188億,扣除72.46億成本,實際勁賺115.54億元,過未計算服務式住宅過去幾年的利潤,如果扣除該等利潤,以14年投資期計算,每年回報率7.05%,可謂一般。



(5) 總結
從上文可看到,全部物業都是在物業低潮購入,可見眼光準確,今次出售,是否預示物業市場見頂? 

或許今次套現只單純為了投資外國需要,但從長江實業(1)和記黃埔(13)近來陸續出售港口資產、香港零售商場資產及酒店物業資產,以及中國內地資產組成各項商業信託及房產信託於香港及新加坡上市,並把資金投入英國及歐洲地區的資產看來,他可能不太看好中國內地,但他一定是看好歐美地區的穩定資產,雖或許有政治上的原因,但回報是重要了,何況他運用高超的財技,減持超過50%的股權,但仍可保住表決能力,真是高手。

至於他投資歐美的基建項目,均集中於兒子李澤鉅長江基建(1038)及電能實業(6,前香港電燈),而長江實業(1)只應會計要求略作參與,可見現在發展重心是在長江基建,所以未來發展最好應是這家公司。而長江基建的好,亦可為大兒子建立戰功,為未來接班做好準備,李嘉誠的苦心莫過於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82

扒一扒搜狐系的創業者,那些離開「黃埔軍校」的孩紙們,你們還好嗎?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6/144964.html
很早以前,就有過一個說法,說搜狐是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很多現在知名的新媒體或互聯網創業者都出走自搜狐。包括優酷的古老(古永鏘)、愛奇藝的龔爺(龔宇)、原來酷6網的CEO李善友、螞蜂窩聯合創始人呂剛 、會唐網唐亮等等,這一批是「搜狐系」創業中最早的一波起來的。為何搜狐出這麼多牛人?搜狐的土壤有天然的「創始人」基因嗎?

Q:

你在搜狐工作過嗎?出走搜狐是哪一年?現在創業做什麼?

A:

八爪娛經 V- 影視娛樂八爪魚

來看,我搜到的2012的一個統計名單,被震驚了!!!

1. 優酷網創始人兼總裁古永鏘,曾經的搜狐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優酷網現在市值相當於1.5個搜狐,為19.10億美元;

2. 人人網CEO陳一舟,曾經的搜狐公司高級副總裁和搜狐旗下chinarenCEO,人人網現在的市值為14.30億美元;

3. 酷六網CEO李善友 ,曾經的搜狐網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酷6網現在市值為0.6億美元;

4. E龍網創始人張黎剛,曾經的搜狐前營銷主管,藝龍網現在的市值為4.55億美元,現在張黎剛離開藝龍創辦了愛康網;

5. 錢中山——搜狐前副總裁,中國金融界總裁,成功帶領金融界登陸納斯達克;

6. 馮玨——搜狐前副總裁,TOM在線執行董事;

7. 我樂網CEO王建軍,曾經的搜狐高級副總裁;

8. 天線視頻副總裁曾伏虎,曾經的搜狐新聞中心總監;

9. 奇藝網CEO龔宇,曾經的搜狐COO、焦點網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10. 多玩網總裁李學凌,原搜狐IT主任;

11. Galaxy Business Consulting 獵頭公司負責人王悅,原搜狐網副總編輯;

12. 九脈網總裁丁振輝,原搜狐新聞中心主編、經理;

13. feelcars總裁高飛,原搜狐CMS技術人員;

14. 天一創意文化傳播機構總裁劉偉 ,原搜狐內容部外聯負責人;

15. 麗人天下CEO於海泯 ,原搜狐市場部、無線總監;

16. 北京卓眾傳媒總裁李博明 ,原搜狐IT、數碼天下主編;

17. 周伯通創始人黃志光 ,原搜狐IT副主編;

18. 百通聯盟總經理 張旭 ,原搜狐網站網絡聯盟負責人;

19. 優酷網總裁助理、副總裁魏明 ,原搜狐總裁助理和訊網技術開發總監;

20. 車語傳媒創始人余清木 ,原搜狐汽車頻道主編;

21. 螞蜂窩聯合創始人呂剛 ,原搜狐在線BD;

22. Bianews創始人陳中,搜狐IT副主編;

23. 酷六網董事、副總裁曾興燁,原搜狐TOP Sales、媒體合作部經理;

24. 酷六網副總裁韓坤,原搜狐Chinaren內容負責人;

25. 口碑理財網CEO高巍,原搜狐財經高級編輯;

26. 新鮮傳媒CEO紀中展,原搜狐市場部;

27. 圈網你我他CEO曹劍,原搜狐無線;

28.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文部主管胡瑞;

29. 土豆網總編輯陳漢澤,曾經的搜狐總編助理;

30. 天線視頻劉妍,搜狐財經高級編輯;

31. 北京聯華盛世文化傳播機構 總經理 陳勇 ,原搜狐網副總編輯;

32. 酷六網產品副總裁兼總編輯 郝志中 ,原搜狐網內容部經理,先後主管社區、女人、寬頻等;

33. 新浪網女人頻道主編尹娜 ,原搜狐網媒體合作部華南區經理,女人頻道副主編;

34. 智聯招聘網產品總監周天舒 ,原搜狐網IT頻道主編;

35. Globe7 HK LTD 總編輯 董羽 ,原搜狐網IT頻道高級編輯;

36. 計算機世界網總經理歐陽斌 ,原搜狐IT副主編;

37. 新浪科技主編 曹增輝 ,原搜狐IT高級編輯;

38. 中國金融網副總裁兼總編輯樊震 ,原搜狐財經頻道執行主編;

39. 中國金融網證券主編 ,原搜狐財經高級編輯;

40. 奇虎網副總編陳傑 ,原搜狐財經頻道主編;

41. 谷歌產品經理顧先冰 ,原搜狐體育頻道主編;

42. 中國雅虎社區運營部總監 盧海波 ,原搜狐新聞中心副主編、娛樂頻道主編;

43. 網易媒體合作部總監 梁薇 ,原搜狐媒體合作部;

44. 樂途旅遊網總編輯姜珊 ,原搜狐教育主編、新浪博客主編;

45. HERSCHINA總編 楊春曉 ,原搜狐媒體合作部;

46. 中國雅虎 公眾與客戶溝通部總監王彤,原搜狐總編助理;

47. 樂淘 總監陳虎,原搜狐IT副主編;

48. 啟創驛訊 副總裁 朱塵 ,原搜狐新聞中心;

49. 奇虎網總編室主任 謝軍樣 ,原搜狐新聞中心;

50. 大旗網總監 陳擁軍 ,原搜狐IT記者部主任;

51. 土豆網總編輯 陳漢澤,原搜狐總編輯助理;

52. 創世奇蹟互動營銷副總經理 何天毅 (原搜狐銷售經理);

53. 西域投資合夥人 季攀 ,原搜狐華南廣告部 客戶總監;

54. 北京億播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 陳立 ,原搜狐市場部;

55.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社區主管胡瑞 ,原搜狐互動中心;

56. 路透中文網中國區銷售經理李雪松 ,原搜狐媒體合作部;

57. 校內網市場總監金鵬 ,原搜狐市場部;

58. 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邵麗,原搜狐法務部;

59. 騰訊網IT頻道副主編 龍兵華 ,原搜狐IT記者;

60. 聯華盛世傳播總監賈軍慧,原搜狐股票主編;

61. 和訊網產經中心總監卞京,原焦點房產主編、搜狐IT主編;

62. 天涯站務中心總監如風、原搜狐社區主管;

63. 洪武客服總經理錢宏武,原搜狐社區技術負責人;

64. 汽車點評網總經理林明軍,原搜狐財經主編;

65. 騰訊財經產品經理胡立善,原搜狐財經編輯;

66. 明德公關總經理蔡強,原搜狐IT副主編;

67. 維珍電信產品總監夏陽,原搜狐IT狐鬧鬧欄目負責人;

68. 新浪網副總編孟波,原搜狐副總編;

69. 天線視頻副總編楊明,原搜狐新聞中心;

70. 傳智整合傳播客戶總監殷星,原搜狐IT《企業解讀》欄目負責人;

71. 新浪網總編室產品經理駱磊,原搜狐IT編輯;

72. 梁祝茶館老闆張振羽,原搜狐財經編輯;

73. 信義永科技市場總監王韶輝,原搜狗分類組;

74. 愛物網總經理王宏達,原搜狐新聞中心;

75. 長安馬自達網絡部戴南,原搜狐汽車;

76. 激動網副總編伍蕊,原搜狐汽車;

77. 中國台灣網編輯肖燕,原搜狐體育;

78. TOM高級經理盧海燕,原搜狐娛樂;

79. 騰訊總編室任建宇;

80. 慧聰CFO郭冰冰,原搜狐網財務經理;

81. 和訊網開發總監徐林,原搜狐CMS經理;

82. 網易銷售總監楚立廣,原搜狐華北銷售;

83. 酷六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峰,原搜狐新聞中心主編;

84. 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王煒,原搜狐財經負責人;

85. 金山網遊副總經理李安科,原搜狐IT品牌欄目負責人;

86. 谷歌產品經理顧先冰;

87. 計世網總經理歐陽斌,原搜狐IT副主編;

88. 國家地理頻道上海分公司龍昱男,原搜狐上海銷售。


安傳東 V- 北京東新財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現在是媒體人創業的高潮期,搜狐人尤其異軍突起,他們更善於利用原有互聯網門戶體系的,格局、大氣、大局、統籌的觀念。尤為重要的一點,這個時代不僅拼人,拼能力,跟拼關係(人脈),行業積累,能力積澱。現有更多的投資人,投資搜狐人看中的也許更多的也在這一方面。
 

盛威 V- 當地文青
 

看到一篇好文:懷念張老闆的創業者們

2004年底,決定從搜狐公司總裁、首席運營官崗位上離開的古永鏘曾放出狠話,
  
    第一句是,

「我希望去一個100人以下的公司創業」;

   第二句是

「再次創業,我要做老大。」

在搜狐任職6年,從最早協助搜狐融資到接手搜狐銷售、市場、產品等全面運營,古永鏘離職前已經成了張朝陽之下的二號人物,他的突然離職曾令業界頗多猜想。對此,古永鏘解釋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在於當時的搜狐已經看到寬帶的普及帶來的視頻的廣泛應用;「地利」則是在搜狐幾年的工作經驗讓他學會了如何經營一家互聯網公司;「人和」則他個人喜歡看視頻,喜歡拍攝、旅遊。他特別提到,「搜狐在文化方面有很多良好的、人文的東西,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東西方文化的結合,還有人際關係的簡單等,現在創業了,好東西都會學過來。」

很快,在搜狐與古永鏘有過短暫交集的李善友、龔宇隨後離開,又在視頻網站行業不期而遇。2010年1月,百度組建奇藝網,龔宇出任新公司CEO;8月,華友世紀更名酷6傳媒,李善友正式出任新CEO,酷6傳媒成功通過借殼在納斯達克掛牌;同年12月,優酷網登陸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股價漲161.25%,古永鏘一躍成為互聯網新貴。

對於出走搜狐,龔宇則曾對媒體表示,自己喜歡做創業類事情,但在搜狐會受到財務、法律等方方面面的部門掣肘。「一個部門有不同的意見,就很難說服。這種事不是說不好,而是我不喜歡這種事,增加了溝通的成本。」

因創辦China Ren被搜狐收購,而成為搜狐資深副總裁的陳一舟也稱,後來由於「做不了主,沒有什麼勁頭」,選擇離開了搜狐,創辦千橡集團。

推動內部創業

或許是不少高管離開創業的故事刺痛了張朝陽,「內部創業」在搜狐的成長過程中有了特殊的意義,暢遊、搜狗輸入法、視頻等搜狐重點發展的業務領域,最初都是通過內部創業孵化成長起來。

張朝陽認為,有點歷史的公司,有大鍋飯的問題,內部創業模式可以讓一群人在明確的目標下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這個目標實現和不實現是有極大區別的,有著很強的團隊激勵作用。

眼下,在被張朝陽重視的無線部門就正在推動內部項目的創業孵化工程「懸崖計劃」,與此前搜狐暢遊、搜狗輸入法類似:選好小團隊、給予一定承諾,未來引入外部投資,待合適時機或做獨立分拆。

「懸崖計劃」的命名與百度「呼喚狼性」類似,意即背水一戰。

其中,內部孵化的三款移動應用產品從唐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取名,對應短視頻應用「野火」、閱讀應用「春風」、招聘應用「又生招工」。

2011年離開搜狐、現橘子酒店市場總監陳中則表示,在互聯網發展初期,機會很多,但巨頭們卻忙著自己的主業,這令古永鏘、龔宇、李善友等人在某些細分行業找到了方向,「錢,團隊,經驗,加上PC互聯網紅利,七八年前的他們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但如今PC紅利大大減少,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借助收購或自身擴張變成「巨無霸」,一般創業者看到的機會都被巨頭盯上,導致PC上的創業機會越來越少。

當創業者把目光聚焦在移動互聯網上時,陳中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多數還是以產品、技術為核心優勢,但搜狐出來的人創業主要集中在媒體行業。相比之下,網易幫的移動創業者大多得到了前門戶總裁李甬天使投資,更像是一種「圈子文化」。

無知者

 

我也要來講故事

我知道有個俞清木是車語傳媒的CEO,車語傳媒有人知道嗎?

俞清木以前是搜狐汽車主編,後來離開搜狐在07年成立了車語傳媒,車語旗下業務包括全國電台汽車節目、獨家運營電台、獨家行業廣告代理等。車語還推出了考拉FM,是一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個性化電台。現在車語傳媒年營收已經達數億規模了。

還有TOM的馮玨,北大的美女高材生,1998年加盟搜狐,創造了搜狐"100萬美元"的收入神話。2001年,成為搜狐副總裁,主管華東分公司、華南分公司、市場推廣和手機短信業務後來就出走了,現在是TOM公司執行董事兼銷售與市場推廣部行政副總裁。

唉,搜狐留不住人啊。

匿名用戶

 

搜狐的「鬆散式」管理方式,要求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因此每個人都得到很好鍛鍊,「當然,他們有創業夢想的部分人會出去,出自搜狐融資也比較容易,也還有其他很多因素造成出去的。」

此前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則如此評價:凡是他(張朝陽)直接管的部門很少有成功的,但離開搜狐的人都很懷念張老闆,再也遇不到像他那樣給予下屬寬鬆信任空間(的老闆),否則,搜狐也不會出產如此多的成功創業者。 另外其內部創業也是非常成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87

長江實業買和記黃埔的背後



這份文件指出了

1. 在1978年9月出售九龍倉後不久,1979年李嘉誠已多次向匯豐沈弼表明要收購和記黃浦,但沈弼直至1979年9月不為所動

2. 匯豐是有收到美資公司收購和記黃埔的條件

3. 雙方對收購價是各有意向,李嘉誠想購買的價錢是6至6.5元,沈弼是7至7.5元

4. 李嘉誠直至1979年8月才找匯豐旗下的投資銀行獲多利

5. 李嘉誠在收購前取得2億港元的貸款,用於借予長江實業購買和記黃埔股權,但收購價款是每股7.1元,以收購9,000萬股計算,即約6.39億,付出20%的部分,只是1.278億,中間約7,000多萬在哪兒呢,但其實收購可以延遲2次半年,但收購價格每次會多0.5元。

5. 當時南華早報及信報記者早於3時30分已得悉消息,大約6點得知詳情,很多人在英國市場購買和黃股份

6. 當年已有公關公司。

7. 信報當時有員工90人,由一位Wong Wai Tak 負責該新聞,他稱他向一位在長實任職的孟先生確認了早上可能得悉當日會有收購消息,下半更確認了是偏晚上,收購價更在6元至8元之間。當日中午,他稱林行止接到電話,叫他需為李嘉誠訪問作一些調動,最後林行止決定自己去做訪問。據稱林行止在7點已得悉收購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24

和記黃埔(0013)發展故事

1 : GS(14)@2011-05-18 21:33:17

三、和記黃埔
3.1基業早建
和記黃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創辦的和記洋行及1863年創辦的黃埔船塢。到二
十世紀七十年代,和黃迅速崛起,其經濟實力一度超過沉雄穩健的太古洋行,威脅到怡
和洋行的地位。
和記洋行由英商沃克(Robert Walker)於1860年在香港創辦,當時的英文名是Robert
S. Walker & Co.,初期業務主要是經營布匹、雜貨及食品的轉口貿易。1873年由英商
夏志信(John D. Hutchison)接管,改名為John D. Hutchison & Co.。和記洋行在二
十世紀初進入中國大陸,曾先後在上海、廣州等通商口岸設立分行。五十年代初,和記
洋行從大陸撤回香港,被會德豐公司收購50%股權。當時,和記洋行與會德豐關係密
切,會德豐持有和記洋行大量股權,和記洋行亦持有會德豐若干股權,兩公司的董事亦
互任對方董事。
1863年7月1日,怡和洋行、鐵行輪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幾家船東創辦了香港黃埔船
塢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由鐵行公司駐港監事托馬斯.蘇石蘭出任
主席。1865年黃埔船塢收購了石排灣這船廠和賀普船塢。1866年黃埔船塢根據公司法組
成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冊,資本75萬元。由怡和洋行大班詹姆士.惠代爾出任董事
長,德忌利士輪船公司老闆拿蒲那出任董事長秘書。1870年,黃埔船塢與紅磡的聯合船
塢公司(Union Dock Co.)合併,勢力大增,成為當時香港最大的船塢公司。
七十年代初期,黃埔船塢幾乎佔有了廣州黃埔、香港及九龍所有大型船塢。但七十年代
中期以後,香港、九龍又先後出現了八家船塢與之競爭,面對新的形勢,黃埔船塢改變
投資策略,決定重點發展香港,將黃埔的柯拜船塢及其附屬設施,以八萬元價格售賣予
兩廣總督劉坤一,所得資金在九龍紅磡興建一座現代化的船塢。1880年黃埔船塢合併了
大角咀的四海船塢公司(Cosmopolitan Dock Co.),一躍而成為香港修船和這船業的
巨擘。1900年,黃埔船塢的規模已達到僱工4.510人,其設施不但能建這各式船舶,而
且為來港商船及遠東海面的船隻提供各種修理服務。
3.2大展拳腳
和記洋行在有逾百年悠久歷史的老牌洋行中,本屬三、四流的角色,但在二十世紀六十
年代卻迅速崛起,成為股市上光芒四射的明星,而觸發這一革命性轉變的就是香巷一位
著名的英商祁德尊(Douglas Clague, 1917-1981)出生於非洲的羅德西亞南部,早期畢
業於英國文島的威廉王書院。1940年,他以炮兵軍官的身份前來香港服役,翌年日本攻
陷香港後成為階下囚。1942年,祁德尊成功從深水步集中營逃脫,後在東江惠州擔任前
方司今,並先後在印度、緬甸、泰國及中國等地服役。戰事結束時.28歲的祁德尊已晉
升上校,他先後獲授軍方十字勛章、OBE勛銜及CBE勛銜。
1947年,祁德尊從軍隊退役即重返香港,投身商界。同年,他加入了和記洋行董事局。
1954年,祈德尊出任和記洋行董事局主席。1963年,祁德尊向會德豐集團收購其屬下的
上市公司萬國企業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的控股權,並透過萬
國企業收購和記洋行股權。1965年,萬國企業取得和記洋行全部股權,易名為和記國際
有限公司(Hutchison International Ltd.),由祁德尊出任主席。自此,和記與會德
豐分道揚鑣,自立門戶。
從六十年代中期起,和記洋行進入了急劇膨脹的新時期。祁德尊利用部分投資者看好洋
行股前景的心理,透過發行新股展開連串的收購活動。1966年和記先後收購了屈臣氏、
德惠寶祥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歷央悠久的進出口商行,這三家商行與和記洋行構成了
和記集團拓展進出口貿易以及批發零售商業的核心。到六十年代中後期,和記國際已在
眾多的洋行中脫穎而出,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已起過50家。
1967年,香港政局動盪,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物業,移居海外,但和記國際的收購步
伐並未因此而停止。1969年,和記國際透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著名
的黃埔船塢30%的股權。這是和記國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日後和記
黃埔發展的堅實基礎。
和記國際收購黃埔船塢後,即重整該公司業務並推向多元化發展。同年,黃埔船塢在紅
磡興建一座貨櫃碼頭,開始了貨櫃運輸業的發展,又與華資地產公司合作成立都城地產
有限公司,發展黃埔船塢內剩餘土地。1970年,和記國際透過黃埔船塢,收購港島的大
型貨倉集團均益有限公司,黃埔船塢和均益倉這兩家公司在九龍和港島均擁有大量廉價
地皮,令和記國際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
1973年,黃埔船塢將船塢和船舶修理等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併,成立香港聯合船塢有限公
司,在青衣島投資與建新型船塢。黃埔船塢則加強地產及貨櫃運輸業的發展。1974年,
黃埔船塢與均益倉聯合成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投資與建葵涌四號貨櫃碼頭,
其後又收購了原日資公司經營的葵涌二號貨櫃碼頭,逐漸發展成香港最大的貨櫃碼頭經
營集團。
1970年和1971年,和記國際又相繼成立了和寶有限公司及和記地產有限公司,並將它們
上市,進一步壯大和記集團的聲勢。和寶公司成為和記集團內業務範圍最廣泛的上市公
司,它的主要附屬企業是德惠寶洋行,其經營的業務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商務、機
械、汽車銷售和建築材料供應等等。和寶上市後業務發展迅速,在1973年股市高潮之際
成為光芒四射的新星。同年,和寶旗下的附屬公司至少達35家,純利創下1,700萬港元
的高紀錄。此外,和記國際還先後收購了安達臣集團、大亞石業、海港工程、會德豐紡
織等公司。
3.3盛極而衰
1972年至1973年香港股市狂潮期間,和記集團系的上市公司成為最搶手的熱門股票之
一。1973年3月,和記國際的市值高達72.43億港元,該年度純利達到1.36億港元,一度
威脅到當時怡和洋行的地位。到1975年,和記國際已發展成擁有360多家附屬及聯繫公
司的龐大企業集團。當時,祁德尊成為香港商界炙手可熱的紅人,他先後出任立法局議
員、行政局非官守議員,1970年更出任匯豐銀行董事局副主席。
無疑,祁德尊為和記黃埔日後大展宏圖奠下了第一塊基石。在祁德尊的主持下,和記國
際成為當時香港成長最快的上市公司。可是,祁德尊對股市的走勢判斷錯誤,犯了個致
命的錯誤,又或許他過於雄心勃勃,攻伐過度,未能及時在股市高峰期鞏固已取得的成
績。1973年3月,香港股市從恆生指數1,774點的歷史性高位回落,股市熱潮開始冷卻。
當時,和記國際並未停止擴張步伐,仍然大量借貨作投資活動,尤其是借人瑞士法郎,
埋下了日後危機的導火線。
1974年,和記集團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價已大幅貶值,但集團並沒有將這種情況反映在
賬目上,反而利用賣地收益以及都城地產上市所籌集的資金維持純利並作派息用途,這
是相當冒進的策略,期望股市回升渡過難關。可惜,股市進一步下瀉,到同年12月10日
恆生指數已跌至150點低位。和記國際受到系內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貶值及瑞士法郎大
幅升值的雙重打擊,財政困難迅速表面化。當時,和記國際在海外的投資,包括英國、
澳洲及東南亞等地均表現欠佳,尤其是在印尼的業務,遇上全球石油危機,產生約1億
港元的壞賬,消息傳來,投資者大量拋售和記國際的股票,到1974年底,和記國際股價
已從1973年3月股市高峰期的每股44元跌至1.18元,整間公司市值已跌至3.4億港元,相
當於1973年全盛時期的4.7%。1974年至1975年度,和記國際虧損1.29億港元。當時,和
記國際已陷人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中,有關公司倒閉的傳言滿天飛。
1975年9月,和記國際召開股東大會,董事局要求股東供股1.75億港元,以解除公司的
財政危機,但被匯豐銀行所代表的股東所否決。而和記國際的債權人則正循法律途經要
求和記國際清盤。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董事局被迫接受匯豐銀行的建議,由匯豐銀行
注資1.5億港元收購和記國際33.65%控股權,匯豐銀行成為和記國際的大股東。結果,
和記國際董事局重組,祁德尊黯然去職。當時,匯豐銀行曾承諾,一旦和記國際,恢復
贏利,匯豐銀行將在適當時候出售和記國際,這就埋下了日後華商李嘉誠入主和記的伏
線。
3.4脫胎換骨
1975年11月,匯豐銀行邀請被譽為「公司醫生」的韋理(W. R. A. Wyllie, 1932)加
入和記國際董事局,出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訂明一旦和記恢復贏利,韋理可享有和記
國際2.5%純利。自此,和記國際進入韋利時代。韋理原籍英國蘇格蘭,1932年在澳大利
亞出生,早年曾做過伐木工人和學徒,1951年離開澳大利亞到馬來西亞最大的汽車經銷
公司華納兄弟有限公司工作,從工程師晉升為經理,並成為略有名氣的業餘賽車手。
1964年韋利應邀前來香港,主持夏巴汽車公司,三年後成功將該公司發展成龐大企業集
團。1973年再應邀接管瀕臨破產的信昌企業,使該公司轉虧為盈。自此,韋理在香港企
業界嶄露頭角,成為「企業奇才」。和記國際陷人財政危機時,韋理曾有意收購和記的
其中兩家聯營公司,並把這個想法告訴當時匯豐銀行的副主席沈弼。沈弼向他透露,匯
豐不想看見和記倒閉,準備資助其渡過難關,並屬意由韋理出任和記國際的行政總裁。
韋理上任三週後,即召集集團全部145名高級行政人員開會,向他們說明和記國際集團
所存在的問題、問題的癥拮,以反對策。韋理指出,和記國際發展太速,管理層失控,
以致公司結構變得過於複雜、紊亂;集團的資訊管理和財務報告普遍不足、不夠精確、
欠缺協調,以致管理層無法了解問題的嚴重性,無法對症下藥作出決策。韋理還表示,
整個集團內會計和財務控制甚差,總部最多只能通過報告的形式對系內各公司的盈利作
出估計,集團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這種缺乏紀律的現象而滋生。他在大會上向全部高級
行政人員提出了在預定期限內達到的各項目標,包括建立現代財務控制、解決未了結的
訴訟、簡縮經常性開支、全面減債計劃,以及清除虧損的部門和公司等。
隨後,韋理展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制止附屬公司的虧蝕,同時加強
總公司與附屬機構的溝通,進而加強各公司的管理;其次是強化集團的財政基礎。為
此,韋理決定將虧損及盈利較低的公司出售或解散。當時,和記集團屬下共有315家公
司,大部份都處於虧蝕狀態,其中最嚴重的是印尼和新加坡的投資,其他大部份海外公
司亦情況欠佳。1976年,韋理前後解散或出售了107家公司,到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
併時,僅剩下180家公司。韋理又著手減少集團的短線投資,曾有一個時期集團內的短
線投資高達5.25億港元。當出售集團的短線投資時,適逢1976年3月股市壯旺,恆生指
數回升至456點水平,韋理趁機拋售一批股票,並將所得1億港元現金增購屈臣氏和黃埔
船塢這兩家潛質優厚的公司股權,使這兩家聯營公司轉化為附屬公司。經過一年多的改
革,和記集團內部管理層的改組已大致完成,主要的虧蝕已全部制止。1976年和記集團
獲得1.07億港元的綜合溢利,並恢復向股東派息。
儘管如此,和記集團的基礎並未穩固,當時公司仍有短期負債7.6億港元、長期債務5.7
億港元,集團的組織仍未清晰。根據韋理的分析,他認為黃埔船塢的業務範圍不太廣,
只有貨櫃碼頭、交通運輸、地產、製造業和船舶修理業等,這些業務的發展餘地有限。
但黃埔船塢擁有極大數量的土地,可為公司帶來巨額的現金收益。不過,黃埔船塢在其
他業務方面卻缺乏專門人才,尤其在貿易方面,可說全無經驗。而和記的業務極其廣
泛,它所擁有的最大資產就是人才,這剛好彌補黃埔的不足,能協助黃埔將土地發展帶
來的資金加以適當連用。因此,韋理決定將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併,1977年12月21
日,和記國際董事局批准了韋理的建議,1978年1月3日,和記黃埔有限公司
(Hutchison Whampao Ltd.)正式成立並取代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和記與黃埔的合併,令和記黃埔在英資四大行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和記在貿易方面的
穩固基礎、優秀管理人才,加上黃埔地產發展所帶來的巨額利潤,和黃集團已迅速恢復
穩健的基礎,成為香港業務最龐大、最廣泛的企業集團之一。這時,和黃集團共轄有上
市公司8家,包括和記黃埔、和寶、屈臣氏、和記地產、都城地產、均益倉、安達臣大
亞以及海港工程,其所經營的業務遍及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商業、商務、貨櫃運輸、
船塢、貨倉和交通運輸、地產、石礦業、建築業,以及投資業務。
3.5華洋易手
七十年後期,羽翼漸豐、雄心勃勃的華資財閥開始覬覦英資公司的控制權,正面挑戰英
資財團至高無上的權勢。1979年,和記黃埔被華商李嘉誠收購,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
大行的第一位華人;自此,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漸漸被打破
1977年,李嘉誠小試牛刀,以2.3億港元收購美資的永高公司,開創了香港華資公司吞
併外資企業的先河。永高公司擁有港島中環著名的希爾頓酒店,以及印尼巴里島的凱悅
酒店;不過,其時公司盈利停滯不前,巴里島的凱悅酒店正在虧蝕之中。當時,普遍指
長實出價過高,認為不值。然而,事後證明,長實對永高的收購極為成功,因為要在同
樣地點興建同等規模的一流酒店,再多用一倍的資金也做不到。
初試鋒芒之後,李嘉誠即將矛頭指向九龍倉。九龍倉是置地的聯營公司,一直以來與置
地同為怡和旗下的二大主力。七十年代以後,九龍倉先後收購天星小輪、香港電車以及
海港企業51%股權,又將碼頭貨倉遷往葵涌、荃灣,並在尖沙咀海旁興建龐大綜合物業
海港城,業務搞得有聲有色。然而,九龍倉的投資策略有兩個致命弱點:其一,是以發
行新股的方式籌集發展資金。1973年至1974年期間,九龍倉為籌集發展海洋中心及海港
城的龐大資金,先後多次發行新股及送紅股,令公司股數從990萬股急升至8.501萬股;
1975年5月及1976年10月,九龍倉再發行1.2億港元的8厘息可兌股債券及2億港元7.5厘
息附有認股證債券,結果不少九龍倉股東拋售股票籌集資金收購債券,令股價偏低,股
票大量流人散戶之中。其二,是九龍倉興建的商廈,以出租用途為主,現金回流極慢,
盈利增長低,這亦是造成九龍倉股價偏低的一個重要因素。1978年初,九龍倉的股價最
低見11.8港元;期間,香港地價不僅沒有回落,而且大幅標升,地處繁華商業區的尖沙
咀更是寸土尺金。
當時,李嘉誠獲悉,只要購入20%的九龍倉股票,便可挑戰置地的大股東地位(事實
上,1978年底,置地僅持有九龍倉約10%股權)。於是他不動聲色地大量購入九龍倉股
票,從每股10餘港元一直買到每股30多港元,共吸納了大約2,000萬股九倉股票,約佔
九倉已發行股份的20%。隨著九倉股票的大幅標升,嗅到「腥味」的大小財團以至升斗
市民,已知道正有財團收集九倉股票,一場空前激烈的收購戰爆發在即,紛紛烽擁人
市,將九倉股票炒得熱火朝天。這時,市場已盛傳長實主席李嘉誠有意收購九倉。
然而,1978年7月26日,李嘉誠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對有關傳聞斷然否認,顯示他精密部
署的收購計劃已經中止。至於突然中止的背後原因,至今仍撲朔迷離。當時怡和得悉李
嘉誠有意收購九倉,知道大事不炒,無奈怡和在七十年代中前期大規模投資海外,導致
盈利停滯不前,資金短缺,雖然在緊急部署反收購行動之後,也到市場上高價收購散戶
持有的九倉股票,然而為時已晚,資金有限,只好轉向匯豐銀行求助。1978年7月匯豐
銀行介人,李嘉誠鑑於收購計劃已經洩露,不願公開同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怡和正面
較量,亦不願因爭奪九倉而得罪匯豐銀行,因而決然將所持全部九倉股票轉售於「世界
船王」包玉剛。當時,包玉剛身兼匯豐銀行董事,亦有意問鼎九龍倉,而且實力更形雄
厚。在這宗交易中,李嘉誠賺取約6,000萬港元利潤,全身而退,將九龍倉的爭奪戰留
予包玉剛接手。
李嘉誠退出九倉爭奪戰後,即將矛頭指向另一個目標——青洲英坭。青洲英坭也是一家
老牌的英資公司,主要業務是生產及銷售水泥等建築用的材料,在九龍紅磡擁有大量土
地。李嘉誠依然使用同樣的手法,在市場上不動聲色地吸納青洲英坭的股票,這一次李
嘉誠輕易就獲得成功。1978年底,李嘉誠透過長江實業購入青洲英泥25%股權,加入青
洲英坭董事局。1979年長實持有青洲英坭的股權增加到36%,李嘉嘉順利出任青洲英泥
董事局主席。期間,長實與青洲英坭達成協議,自八十年代起,雙方合作發展青洲英坭
所擁有的紅磡鶴園的龐大廠址。李嘉誠這種收購持有大量廉價地皮的公司的策略,比直
接購買地皮更加有利,可謂一舉三得:其一,被收購公司即可提供合理的經常性利潤;
其二,被收購公司擁有的大量廉價地皮為集團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基礎;其三,若將被收
購公司的物業地皮作資產重估或出售,即可獲大量利潤。李氏的這種投資策略,反映了
他過人的精明。踏入1979年,長實集團的實力更加雄厚,聲勢更加浩大,它先後與會德
豐、廣生行、香港電燈、利豐、香港地氈等擁有大量地皮的老牌公司合作,發展它們手
上的物業,又與中資公司僑光置業合組地產公司,奪得沙田火車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並
在屯門踏石角興建大型水泥廠。同年,李嘉誠當選中國國務院屬下部級公司—─中國國
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董事同時當選為中信董事的還有霍英東和王寬誠,這
兩位華商早就與中國政府建立密切的關係。李嘉誠的當選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反映出他
在中國政府心目中的地位正迅速冒升。時機已經成熟,李嘉誠將他的目標轉向作為英資
四行之一的和記黃埔。
1979年,和黃是匯豐銀行的屬下公司,李嘉誠為此秘密與匯豐銀行接觸,據說得到的答
覆是:只要條件適合,長江實業的建議,會為匯豐銀行有意在適當時候有秩序地出售和
記黃埔普通股提供機會。
吸收上次收購九倉消息外洩的教訓,李嘉誠對這次的保密極為重視,在外界一無所知的
情況下與匯豐銀行展開收購和黃股份的洽談事宜。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終於就收購
和黃股份與匯豐銀行達成協議,完成了這宗被《遠東經濟評論》指為「使李嘉誠直上雲
霄的一宗交易」。首家英資大行落人華人手中,這一日,對於香港的資本財團發展史來
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宣佈,長實剛與匯豐銀行達成一項
協議,以每股7.1元價格,收購匯豐銀行手上全部共9,000萬股和黃普通股,約佔和黃全
部已發行股份的22.4%,成為和黃大股東。根據協議,長江實業僅須立即支付總售價
6.39億港元的20%,餘數可延遲支付,為期最多兩年,不過須在1981年3月24日之前支付
不少於餘數的一半。換言之,長實以極優惠的條件收購了和黃。
3.6正式接管
李嘉誠從匯豐購得和黃股份後不久,即於同年10月15日出任和黃董事局執行董事。經過
一年的收集,1980年底,長江實業持有和黃的股權已增加到41.7 %。1981年1月1日,李
嘉誠出任和黃董事局主席(韋理則於1982年辭去和黃董事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之職),
成為「入主英資洋行第一人」。這是香港經濟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變化,其深遠意義在若
干年後才逐漸顯露。
李嘉誠入主和黃後,深知要控制這間龐大的公司並非易事,尤其是該公司涉及的貨櫃碼
頭、船塢、製藥以及零售業務,對長實而言仍是很生疏的。因此,他極力安撫和黃的外
藉高層管理人員,在韋理辭職之後,即委任其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總裁,業務董事夏伯
殷及政務董事韋彼得亦繼續獲得重用,組成和黃新管理層的三巨頭;同時,他又委派長
實的李業廣、麥理因出任和黃董事,參與執行董事會議,並負責籌劃地產業務的發展。
在新管理層的主持下,和黃先後將屬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和記地產、均益倉、屈臣氏、
和寶、安達臣大亞等私有化,又將虧損纍纍的海港工程售予羅康瑞的瑞安集團,令和黃
的業績大幅改善。綜合純利從1980年的4.11億港元急增到1983年的11.67億港元,和黃
的市值也從1980年初的38.7億港元大幅增加到1984年底的98.5億港元,成為僅次於匯豐
銀行、恆生銀行的第三大上市公司。
不過,在此期間,李嘉誠與以李察信為首的和黃外籍管理層的矛盾也日趨尖銳,李察信
早於1972年便加入和記,經歷了韋理時代及長實的入主,職位日益提高,但他與韋理一
樣,並不甘於只成為一個決策的執行者,而希望作為一個決策者,希望長實像匯豐一
樣,只承擔大股東的職責,完全不過問和黃事務。鑑於長實取得和黃控制權,在貿易、
零售等方面仍須依賴原有人才,李察信等人便利用這段青黃不接的機會,積極擴張本身
的勢力,同時設法排擠華籍高級行政人員,避免這些華籍行政要員與長實結成同一陣
線,成為長實接管和黃的基礎。1983年,多名和黃華籍高級職員被迫離職,部分華籍職
員遂與長實接觸,要求解決這一問題。當時,長實仍堅持不直接干預和黃行政,只對華
籍行政人員進行安撫,但是此事件已種下長實與和黃管理層決裂的伏線。
1984年4月,長實決定和黃派發巨額現金紅利,主要目標是削弱和黃管理層的權力,並
進一步增加長實在和黃的股權。這自然引起和黃管理層的不滿,後者利用外資基金的不
滿迫使長實接受以股代息的建議,可是外資基金卻持續拋售和黃,終於使雙方裂痕無法
爾補,此時長實亦已完成接管的部署。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以李察信為首的三巨頭
只好全部辭職,長實正式接管和黃管理層。
3.6發展黃埔
李嘉誠入主和黃後,即看手籌劃將和黃在紅磡擁有的黃埔船塢龐大土地發展為著名的黃
埔花園。踏入八十年代,和黃已開始與港府商討重建黃埔船塢的補地價事宜。由於當時
地產市道蓬勃,雙方一直無法就補地價問題達成協議。其後因香港前途問題浮現,樓市
崩潰,談判亦暫時中止。直到1984年,雙方談判再度展開;同年9月,中英兩國就香港
前景問題草簽聯合聲明,港人信心開始恢復。12月和黃宣佈與港府達成協議,補地價
3.9億港元,另加道路建築費約2億港元。
公佈黃埔花園發展計劃時,李嘉誠亦親自到場。黃埔花園興建計劃是中英簽訂聯合聲明
後香港首項龐大地產發展計劃,和黃將在6年內投資40億港元發展整項計劃。該計劃包
括興建一百多幢住宅大廈,總樓面面積達765萬平英尺,另有商場面積170萬平方英尺。
黃埔花園由1985年4月推出第一期,至1989年8月售出最後一期,售價由每平方英尺686
元升至1755元。據粗略估計,整個黃埔花園平均售樓價為每平方英尺1.220元,以黃埔
花園住宅樓面積共765萬平方英尺計算,和黃在約四年半時間內總收入達92億港元,扣
除約40億港元發展成本,純利高達52億港元。此外,和黃還持有170萬平方英尺商場作
收租之用,為集團提供穩定租金收入。和黃所擁有黃埔船塢地皮這一寶藏,經李嘉誠之
手開採、挖掘,終於閃露出徇爛的異彩。
3.7收購港燈
李嘉誠收購和黃後,集團的擴張步伐並末就此終止,他開始將目標指向香港電燈公司,
香港電燈也是一家老牌英資上市公司,創辦於1889年,到七十年代已發展成一家多元化
的大型企業集團,業務包括發電、地產、工程服務以及電器貿易等,已躋身香港十大市
值上市公司之列。其寶,早在1980年11月,李嘉誠已與香港電燈建立合作關係,當時,
長實與港燈合組國際城市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將港燈的地皮發展為住宅物業,包括北角
的城市花園、荃灣的麗城花園等。1982年4月,怡和透過置地向港燈發動「破曉突擊」
行動,收購港燈34.9%股權,成為該公司大股東。1983年,李嘉誠洞悉置地在地產投資
遭遇陷境,遂向怡和、置地游說,購入他們手中的港燈、牛奶公司、惠康超級市場等股
票,但雙方條件始終談不攏。李喜誠知己知彼,並不急於進行,靜等有利時機的出現。
其後,置地的財政困難加深,怡和及置地主席西門.凱瑟克曾主動與和黃接觸,但要價
在每股6.5至6.6港元,比當時市價約高出12%,李嘉誠看到事態正向他所預料的方面發
展,遂還價以低於市值10%收購,當時置地手上的港燈股份平均成本連同利息計算為每
股6.6港元,如以李嘉誠的還價,帳面損失將超過4億港元,因此有關談判再度擱置。及
至1985年初,置地的財政危機日深,怡和的幕後航手、前主席亨利.凱瑟克遂親自從倫
敦飛抵香港,會晤怡和高層,決定將港燈售賣。同年1月21日下午7時,西門.凱瑟克親
自到華人行會見李嘉誠,經過兩小時會談,雙方終於根據李氏半年前收購港燈時的原則
達成協議,不過,由於港燈市價已上升,李嘉誠提出較市價低13%的條件,且該次交易
包括港燈的末期息。翌日上午,李嘉誠在和黃行政總裁馬世民陪同下,前往康樂大廈48
樓怡和主席辦公室,與怡和方面就收購港燈股份簽訂協議。結果,李嘉誠透過和黃以
29.05億港元價格收購置地名下34.6%香港電燈股權,每股價格為6.4港元,僅是港燈市
價的八成半。
3.8進軍電訊
八十年代中,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向傳呼服務和流動電話市場進軍,成為華資大財團
中率先進入電訊業的集團。其實,香港的傳呼服務早在六十年代末已展開,1969年8
月,一位美國駐港記者開設Re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Ltd.,向港府郵政署取得
傳呼牌照,在港島跑馬地安裝一部發射機,提供傳呼服務,但不足年半便宣布結束。第
二家傳呼機公司Apollo Telephone Service Ltd.,創辦於1970年,1974年被佳訊有限
公司接收,佳訊以大機構及政府部門為重點推銷對象,結果在數年間便吸納了大量客
戶。七十年代,港府鑑於傳呼服務需求大增,便增發十數個傳呼經營牌照,其中,當時
英資的香港電話公司亦增設傳呼服務。八十年代中,和黃看準香港電訊市場的巨大增長
潛力,於1985年推出手提無線電話,並進軍傳呼機市場,和黃在市場大舉收購各大小傳
呼公司,一時間即購入7家傳呼電台,客戶逾16萬。到八十年代末,和黃旗下的和記傳
訊已成為香港最大的傳呼服務公司,1989年底已擁有100個傳呼站,為23萬家客戶服
務,佔香港傳呼市場的50%份額。而和黃屬下的和記旗下的和記電話公司,亦提供佔香
港總量55%的蜂窩式流動無線電話服務,用戶已有5萬多家,在香港流動電話市場佔領先
地位。
不過,踏入九十年代,和黃在流動電話的領先地位即受到挑戰。1990年4月,香港電訊
宣布重組,成立專責非電訊專利業務的香港電訊CSL,並推出GSM(歐式數碼系統)流動
電話,第一太平集團旗下的訊聯亦推出GSM流動電話,與和記電話展開激烈競爭,1992
年7月,新鴻基地產佔40%股權的數碼通有限公司(其他股東分別是美國AT&T、ABC佳訊
及中國郵電部)擊敗九倉、新世界發展等集團,取得了第四個經營流動電話牌照,香港
的流動電話市場遂形成四國爭雄的局面。
1991年2月,港府頒發4個經營CT2即第二代流動電話,參與競投的財團多達7個,結果由
和記傳訊的天地線(和黃佔90%,匯豐佔10%)、其士集團的步步通(其士商業國際系統
有限公司佔51%,Overseas Telephone Corporation佔49%),太平專訊的經緯站(第一
太平佔45%、英國電訊佔45%、新鴻基地產佔5%、佳訊佔50%),及香港點點電話(即
Tragetta Co. Ltd.香港電訊CSL佔50%、新鴻基香港工業基金佔35%、星光傳呼佔4.9%)
分別投得經營。所謂第二代無線電話,是指利用telepoint的技術來傳遞訊息,它跟蜂
窩式流動電話不同之處,是它在室外時只可以打出電話,但不能接收電話,它只能與傳
呼機一同使用,才可達到流動電話效果。在CT2的競爭市場,和記天地線可算一馬當
先,到1994年底最高峰時,和記天地線擁有的客戶達到12.5萬戶,市場佔有率超過
50%,而共士步步通則緊追其後,擁有逾5萬戶客戶。不過,第二代流動電話在數碼流動
電話的價格大幅下降時遭到激烈競爭,其客戶迅速流失,到1996年初,和記天地線的客
戶已下降至不足6萬戶,被迫於同年5月結束服務,而其餘的其士步步通及太平專訊經緯
站亦於稍後結業。和黃在該項業務中投資達8億港元。
和黃結束天地線後轉而加強對流動電話市場的爭奪,1995年先後推出GSM數碼流動電話
和CDMA(美式數碼系統)流動電話,並展開猛烈的宣傳及推廣攻勢。不過,和記電話在
香港流動電話市場的領先地位已被香港電訊所取代,據統計,到1996年10月,香港電訊
CSL擁有的客戶達32萬戶,市場佔有率28.6%;數碼通擁有的客戶28.5萬戶,市場佔有率
25.4%;和記電話的客戶達28萬戶,佔25%;而訊聯則有客戶23.5萬戶,佔21%。
1996年7月,港府宣布頒發6個個人通訊服務(PCS)經營牌照,中標財團包括和記電
訊、新世界電話、訊聯電信、八方通訊、匯亞通訊及萬眾電話,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期
內各大財團在香港流動電話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3.9雄霸貨運
國際貨櫃全稱是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香港黃埔船塢有限公司的貨櫃碼
頭業務,1974年,黃埔船塢奪得葵涌四號貨櫃碼頭發展經營權,遂將其位於紅磡、北角
和觀塘3段貨櫃碼頭業務全部遷往四號貨櫃碼頭,並重新命名為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
公司。1977年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併為和記黃埔,國際貨櫃遂成為和黃的附屬公司。
1979年李嘉誠收購和黃後,即透過國際貨櫃集團大力發展貨櫃碼頭業務。
1985年,港府決定讓國際貨櫃和現代貨箱共同發展六號貨櫃碼頭,但國際貨櫃以二號貨
櫃碼頭換取現代貨箱在六號貨櫃碼頭的半數權益,斥資20億港元獨力發展六號貨櫃碼
頭。1988年,港府招標競投七號貨櫃碼頭,國際貨櫃以43.9億港元的高價奪得七號貨櫃
碼頭發展權,一舉奠定其作為香港最大貨櫃碼頭集團的地位。七號貨櫃碼頭的標價連同
填海及購置設備等費用,總投資高達70億港元。1991年,國際貨櫃與中資的中國遠洋運
輸公司合資組成中遠一國際貨櫃碼頭(香港)有限公司(CHT),與港府達成協議,取
得八號貨櫃碼頭4個泊位中的兩個泊位的發展經營權。至此,國際貨櫃集團共經營葵涌
的四、六、七、八號貨櫃碼頭的12個泊位,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私營貨櫃碼頭公司。
1995年度,國際貨櫃集團處理的貨運量高達520個標準貨櫃箱,在葵涌貨櫃碼頭處理的
總吞吐量中所佔比重超過50%。該年度,港口及有關服務為和記黃埔帶來的營業溢利高
達36.3億港元,佔和黃營業溢利總額的55.6%。
1992年,隨著香港貨櫃碼頭業的高速增長,預期葵涌一至八號貨櫃碼頭的吞吐量將於
1995年達到飽利,九號貨櫃碼頭的興建遂提到議事日程。同年11月10日,港府在未與中
方磋商的情況下宣布以私人協議的方式將九號貨櫃碼頭的發展經營權批予以英資怡和為
首的青衣貨櫃集團(其餘股東尚有海陸貨櫃集團、新鴻基地產及新世界發展)、國際貨
櫃及現代貨箱3個財團,九號貨櫃碼頭的4個泊位中,青衣貨櫃獲得其中兩個,國際貨櫃
利現代貨箱各得一個。其時,正值香港新任港督彭定康上任伊始,並在施政報告中單方
面提出對香港原有政制作重大改動的政制方案,中英關係陷入低潮。中方即指責港英政
府單方面批出跨越「九七」的重大工程是違反聯合聲明的侵權行為,未來特區政府將不
予承認。香港輿論亦認為港英政府的決定有私相授受之嫌。九號貨樞碼頭的發展遂陷入
僵局,一拖達3年之久。
1996年1月,中英關系轉趨改善,而香港貨櫃碼頭的發展更趨迫切,兩國外長終於就九
號貨櫃碼頭的解決辨法達成共識,並擬就一至九號貨櫃碼頭的泊位擁有權作重新分配。
然而,由於交換泊位涉及各財團的切身利益,有關磋商一再拖延,直至同年9月11日始
獲解決。結果,和黃的國際貨櫃再次成為大贏家,國際貨櫃除獲得九號貨櫃碼頭一個泊
位外,再額外獲得一個支線泊位及港府批出一幅在九號貨櫃碼頭以北佔地2.79公頃土
地,可發展為商業樓宇。國際貨櫃每年將增加120萬個標準貨櫃箱,令該公司的吞吐量
上升至700萬個標準貨櫃箱。九倉的現代貨箱則以八號貨櫃碼頭的兩個泊位交換青衣貨
櫃在九號貨櫃碼頭的發展權,因而在九號貨櫃碼頭將獲得3個泊位及額外一支線泊位。
而獲得八號貨櫃碼頭兩個泊位的青衣貨櫃則重組股權,並易名為亞洲貨櫃碼有限公司。
重組後,怡和集團的股權大幅下降,成為第二大股東,透過置地及怡和太平洋持有
28.5%股權、經營三號貨櫃碼頭的海陸貨櫃集團成為大股東,持有29.5%股權,新鴻基地
產和新世界基建分別持有28.5%和13.5%股權。至此,九號貨櫃碼頭的爭奪逐告結束。九
號貨櫃碼頭首個泊位估計將在動工後24個月落成,以後每4個月可多建成一個泊位,全
部落成後可處理220萬標準貨櫃箱。
3.10投資能源
1986年12月,李嘉誠透過家族公司及和黃重槌出擊,斥資32億港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石
油公司(Husky Oil Ltd.)52%股權,其中,旗下和黃與嘉宏國際合組的聯營公司Union
Faith購入43%股權,李嘉誠1983年已入藉加拿大的長子李澤鉅購入9%股權,李氏擁有9%
股權的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亦購入該公司5%股權,而原大股東、加拿大化學製品及氣體
運輸集團Nova Corp.則仍擁有其餘43%股權。根據加拿大政策,外國人是不能購買「財
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的,但李氏利用兒子的身份避過這種限制,成功取得赫斯基的
控制權。
赫斯基的總部設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里市,是加拿大主要的獨立能源公司之一,在加
拿大擁有5,000餘口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井的開採權,其中約40%由該公司開採,此外還持
有重油精煉廠26.67%股權及343間汽油站。李嘉誠在收購赫斯基時表示:世界石油價格
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升幅,但長遠來說可以看好,而且香港電燈公司的發展與石油有很
大關係,所以是項投資對香港有利。他在接受《加拿大商業》月刊獨家採訪時還表示:
為了尋求合適的能源投資機會,他曾花了幾年在歐美考察,之所以看中赫斯基,主要有
兩個原因,一是他個人對加拿大有一份恃別的個人感情,二是他本人與赫斯基總裁Mr.
Blair私交甚篤,相信他的指引。
赫斯基自被李嘉誠收購後,即展開連串擴張活動,包括制訂整套石油裝置計劃,趁低價
購入更多的石油儲存及多鑽取石油以減低負債,1988年6月又斥資3.75億加元全面收購
加拿大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令其資產值從原來的20億加元擴大一
倍,並成為北美五大石油和氣體公司之首。不過,赫斯基的連串壙展亦令共負債急增,
收益銳減,令其主要股東不勝負荷。1991年10月,赫斯基另一大股東Nova集團以低價將
其所持的43%股權售予李嘉誠家族及Union Faith,李氏斥資17.2億港元,實際上取得了
赫斯基的絕對控制權。
3.11進軍海外
八十年代後期,李嘉誠在進軍海外能源、地產業的同時,亦積極拓展海外的電訊、貨櫃
碼頭市場。1987年,李嘉誠曾斥資29億港元購入英國大東電報局5%股權,成為該集團的
大股東。可惜,李嘉誠無法進入大東董事局,1990年李嘉誠將所持股票趁高拋售,獲利
逾2億港元。1989年,李嘉誠透過和黃收購英國Quadran集團的流動電話業務,邁開拓展
海外電訊市場的第一步。1991年7月,和黃透過旗下的和記通訊與英國宇航局控股,和
記通訊(英國)收購英國宇航名下經營個人通訊業務全部權益,而英國宇航則購入和記
通訊(英國)30%股權。雙方協議在未來數年投資8億至10億英鎊共同發展英國流動電訊
市場,而重點是第二代流動電話(CT2)和個人通訊網絡(PCN)。換股完成後,和記通
訊(英國)成為和黃集團在英國發展電訊業務的旗艦,旗下業務除第二代流動電話和個
人通訊網絡之外,尚包括和記流動電話、和記傳呼、和記流動數據通訊及和記幹線流動
電話等。
不過,和記通訊(英國)於1992年6月推出的CT2亦反應不理想,1993年底被迫結束,命
運與香港的CT2一樣。1994年4月,和記通訊(英國)推出Orange數碼蜂窩式通訊網絡服
務,業務訊速發展,到1995年底用戶已急增至48萬名,約佔英國數碼流動電話客戶總數
的26%,並佔整個英國流動電話市場的7%。1996年,和記通訊(英國)成立Orange PLC
作為Orange個人通訊網絡的控股公司,同年4月將其分拆分別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和
美國證券市場上市,和黃藉此獲利約32億港元。
與此同時,和黃亦進軍亞太區的電訊市場,1989年,和黃接連在澳大利亞收購多家傳呼
機構,包括昆士蘭的Bellpage、南澳洲的Answerpage和西澳洲的Auspage,1992年又收
購美國Motorola在澳洲的傳呼業務,這些業務均由和記通訊(澳洲)控制,和黃持有
56%股權。1993年,和記澳洲又推出Optus GSM流動電話網絡服務,到1995年底該公司已
擁有9.8萬戶傳呼用戶及1.8萬戶GSM流動電話用戶。此外,和黃又積極拓展在泰國、馬
來西亞及印尼等的傳呼及流動電話市場。不過,和黃競投泰國及澳洲衛星發射和經營計
劃則遭到失敗。
在貨櫃碼頭方面,1991年6月和黃斥資11億港元向英國鐵行輪船公司和東方海外實業收
購其所持有的英國菲力斯杜港(Felixstowe)的75%股權(後已增持至100%股權),遇
開進軍歐洲貨碼頭業的第一步。菲力斯杜港是英國當時最大及最繁忙的港口,1990年共
處理143.5萬個標準貨櫃箱及1,600萬噸貨物,接待350萬名乘客。該港口擁有可觀的滾
裝船和雜貨處理設施及貨倉設備,並有一個遠油船泊位。到1995年底,菲力斯杜港口的
吞吐量已增至225萬個標準貨櫃箱,成為和黃在海外貨櫃業務的一個重要據點。
此外,和黃旗下的屈臣氏亦積極拓展亞太區的零售業務,到1995年底,屈臣氏在香港及
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區其開設逾100間零售店鋪,已成為該區最具規模的零售集團之
一。經過10年的艱苦拓展,李嘉誠已成功領導長和集團邁向國際化,其旗下的五項核心
業務,包括地產、貨櫃碼頭、電訊、零售及能源等均以香港為基地伸延到北美、歐洲及
亞太區。
3.12揮軍北上
1992年春,鄧小平南巡廣東,中國掀起第二次改革開放的熱潮,同年4月28日,李嘉誠
應邀出席北京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的授銜儀式,當天上午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會見李
嘉誠,對李嘉誠說:「希望你和香港各界人士一起,在香港1997年回歸租國大業中發揮
積極作用」,李嘉誠當即表示:「我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的前途也充滿信
心。」同年5月1日,李嘉誠到深圳出席深圳長和實業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簽訂儀式,該公
司由李氏名下長實、和黃及怡東3家公司與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中國國家機電輕紡投
資公司合資成立、註冊資本為2億港元,主要從事內地地產、交通、金融、通訊和能源
方面的投資。此舉被視為李嘉誠大舉向中國投資的先聲。
李嘉誠在內地的投資頗其戰略性,其主攻目標是南中國的貨櫃碼頭業務。1992年8月,
李嘉誠透過和黃與上海港集裝箱綜合發展公司合組上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SCT),
註冊資金為20億元人民幣,各佔50%股權,和黃向SCT注入10億元人民幣現金,上海方面
則以上海港現有12個泊位(其中7個為貨櫃泊位)及設施等實物資產注入,雙方計劃投
資56億元人民幣在1995年以前將其餘的5個多用途泊位改建為貨櫃泊位,並建造金山咀
深水碼頭及購入外高橋碼頭權益,預期上述計劃將於2000年全部完成,屆時上海港的貨
櫃吞吐量將從1992年的73萬個標準貨櫃箱增加到200萬個標準貨櫃箱,相當於香港葵涌
貨櫃港1992年吞吐量的三分之一。經過數年改裝擴建,1995年上海港貨櫃碼頭泊位已增
加到10個,貨櫃處理量已達170萬個標準箱。
1993年,李嘉誠在南中國貨櫃碼頭業的投資又取得重大進展,同年10月,和黃透過旗下
的國際貨櫃集團與深圳東鵬實業有限公司合組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國際貨櫃
持有該公司控股權,並與中遠、三井及熊谷組持有該公司70%股權,深圳東鵬實業則擁
有其餘30%股權,新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人民幣發展深圳鹽田港首期,包括興建兩個5萬
噸級貨櫃泊位及4個雜貨泊位,第二期將與建3個5萬噸級貨櫃泊位,落成後上述5個貨櫃
泊位和4個雜貨泊位每年處理能力將分別為170萬個標準箱和200萬噸貨物。根據鹽田港
長遠發展規劃,該港最終將建成40個深水泊位,年處理量達8,000萬噸,與大連的大窟
灣、寧波港、福建湄洲灣同為中央指定的國際中轉港。鹽田港計劃曾引起和黃與九倉的
爭奪,並一度醞釀合作經營,但最終仍由和黃奪得。
此外,和黃透過旗下的和黃三角洲亦先後奪得珠海九洲港、高欄港、南海港、江門港、
汕頭港及廈門港的貨櫃碼頭業務發展管營權。1992年初,和黃與珠海港務局合組珠海國
際貨櫃碼頭(九洲)有限公司,各佔50%股權。1994年,九洲港貨櫃處理量為26萬個標
準箱,是中國第五個最繁忙貨櫃港。1994年和黃再與珠海港務局合組珠海國際貨櫃碼頭
(高欄)有限公司,各佔50%股權。和黃還與南海市交通局合作經營南海三山港,與汕
頭港務局合建汕頭珠池港。經數年發展,和黃已在南中國各港口貨櫃碼頭業確立領先地
位,與香港葵涌貨櫃碼頭業務形成相輔相承、互相配合的戰略格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3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