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風險投資(三十、可轉債投資)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opmu.html

可轉債概述

可轉債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具備債權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的固定收益,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資本增值的收益

可轉債包含以下幾個特徵

1、債券特徵

可轉債每年承諾付息,到期後發行公司會面值之上進行贖回

通常可轉債的利率遠低於純債利率,這是可轉債投資者為了獲取期權屬性付出的代價。

2、股權特徵

每個可轉債都會約定一個轉股價,投資者能夠按照約定轉股價格,將可轉債轉換股票,分享股票上漲的收益。

例如A公司發行A轉債,面值100元,轉股價為5元,那麼持有人可以將100元面值的A轉債,轉換成20A股票,假設A股票從5上漲到10元,則A轉債持有人將1A轉債轉股後賣出,即可獲得200元,當可轉債處於轉股期時,持有人可隨時轉股所以A轉債的定價也會和股票保持一致,價格會200左右這樣以100元價格買入可轉債的投資者,將獲得100%的收益率,遠遠超過可轉債所約定的債券收益。

3、衍生期權

可轉債有以下幾種衍生期權。

1下調轉股價的權利

當可轉債的正股長期低於轉股價約定的幅度,可以對轉股價做下調,中行轉債為例,在發行的募集說明書中對轉股價格修正條款如下規定

存續期間,當該公司A股票任意連續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格85%的情況,該公司董事會有權提出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方案並提交該公司股東大會表決。

正是基於這樣的條款,由於2012年中國銀行的股票價格連續15個交易日低於中行轉債轉股價的85%,即2.92元,所以中國銀行在2013年初提出下調轉股價的方案並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並與2013326日將轉股價從3.44元下調到2.99

當轉股價格下調後,相當於同樣100元面值的1張可轉債,能夠換到股票更多了,這相當於增加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所以可轉債在熊市中,反而可能因轉股價下調提高了其內在價值。

另外,可轉債的正股分紅、送股、配股、可轉債的價格都能夠相應下調。

2提前贖回的權利

為了保護發行人利益,可轉債一般都具有提前贖回條款,下面是2007發行的南山轉債提前贖回條款。

在本期可轉債轉股期內,如果公司A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130%(含130%),公司有權按照債券面值103%(含當期計息年度利息)的贖回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債。任一計息年度該公司在贖回條件首次滿足後可以進行贖回,首次不實施贖回的,該計息年度不應再行使贖回權

相應的,由於南山鋁業價格持續高漲,南山轉債發行人2009811日公告:董事會於通過《關於行使「南山轉債」提前贖回條款的議案》:根據贖回條款的約定,公司A股票09714日至810日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8.42/股)的130%(含130%),已觸發可轉債的提前贖回條款。經公司董事會全體董事審議,決定行使「南山轉債」的提前贖回權,全部贖回截至贖回日尚未轉股的「南山轉債」。

行使提前贖回權後,會強迫可轉債的持有人將轉債轉換成上市公司的股票。由於中國的上市公司都有將規模做大的衝動,所以大部分發行可轉債的公司,都會想一切辦法讓可轉債提前轉換為股票,因為這樣就將債券融資轉換成股權融資,實現了公司規模的擴張。所以A股市場上大多數可轉債,都會在130元以上轉股收場。

3)回售的權利

為了保護可轉債投資者利益很多可轉債都設置了回售的條款下面是中海轉債的贖回條款:

在本次可轉債最後兩個計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於當期轉股價的70%時,債券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按債券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

有了回售的權利的話,當公司股票價格滿足回售條款時,發行人將面臨兩個選擇,第一種選擇是遵守回售條款,投資者以回售價將可轉債回售給發行人。由於回售價通常高於可轉債的面值,所以很多時候回售價格會是熊市中可轉債的保底價格。第二種選擇是在回售條款滿足以前下調轉股價,這樣能增加了可轉債的期權價值。


可轉債的估值

可轉債由於兼顧股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所以要從多個角度對可轉債進行估值,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指標。

  1. 債券收益率

是指投資者持有可轉債到期,發行人按照募集說明書中約定的到期贖回價贖回可轉債,投資者能夠獲得的投資回報率。

債券收益率是衡量可轉債防禦性的重要指標,可轉債的債券收益率越接近相同年限的純債,則可轉債的防禦性越好,下跌空間也越小。通常而言,基於相同期限純債利率,可以倒推出可轉債的債券底。

債券收益率為正的可轉債,說明持有到期也不會虧錢,屬於債性偏強的可轉債,債券收益為負的可轉債,說明持有到期不轉股就會虧錢,屬於債性偏弱的可轉債。

  1. 回售收益率

是指投資者持有可轉債到允許回售的時間,如果股價滿足回售條款,投資者將可轉債以回售價格賣給發行人獲得的投資回報率。

回售收益率也是衡量可轉債防禦性的重要指標,因為回售收益率越高,說明因股價下跌導致可轉債回售給發行人獲得的投資回報率也越高,雖然到了回售期並不一定能滿足回售條件,但也封死了可轉債對應正股的下跌空間,或者說到達回售期後,如果可轉債價格還低於回售價的話,此時即使正股下跌,對投資者也是有利的,這相比持有可轉債到期贖回,又多了一層防護甲。

  1. 轉股溢價率

是指投資者將可轉債A轉換成股票A後,其成本相比股票A的市場價格高估的幅度。通常情況下,當可轉債進入轉股期(允許轉股)後,轉股溢價率都不會小於0(折價),這是因為如果出現折價的話,投資者可以將轉債A轉換成股票A,然後在市場中賣出,獲取套利收益。當套利的人足夠多的時候,就會抬高轉債A的價格,壓低股票A的價格,最終使得轉股溢價率大於0.

轉股溢價率越小,說明可轉債的進攻性越好,例如轉債A的轉股溢價為0,則說明如果股票A10%,轉債A也能對應漲10%。轉股溢價越大,說明可轉債的進攻性越差,例如轉債A的轉股溢價為100%,那麼很可能股票A的價格都漲了50%,而轉債A的價格仍然紋絲不動。

  1. 正股波動率

正股波動率是指可轉債對應正股歷史上的波動情況。如果轉債A對應的股票A,一年內的最低點是5元,而最高點是10元,說明該股票波動性較大,波動率達到100%,如果一年內的最低點是5元,但最高點只有5.5元,說明該股票波動性較小,波動率只有10%

由於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雙重特徵,正股波動性越大,對可轉債持有者越有利。這是因為股票波動性大,有可能是向上波動,也可能是向下波動,如果可轉債價格是向上波動,則投資者可以兌現期權的收益,幅度越大,期權收益越高,如果可轉債價格向下波動,則投資者可以兌現債權的收益,即使股票大幅下跌,投資者的債性回報率仍然能夠保證,也就是說,正股波動越大,相當於提供給可轉債投資者的賭注也越大,而這個賭注,贏了歸投資者,輸了不需要賠錢,那當然是賭注越大越好了。反之,如果正股波動性很小,則依靠可轉債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也越小。


可轉債歷史業績

5-5是中證轉債指數20042014K線圖,中證轉債指數從2004115上漲到2013年的278點,漲142%;同期上證指數從1492點上漲到2115點,漲42%,中證轉債指數跑贏上證指數。

 

低风险投资(三十、可转债投资)

 

5-5 中證轉債指數K線圖(2004年至2014年)

我們按年比較中證轉債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相對關係,如表5-4所示,下面將中證轉債指數的走勢分為以下幾個週期。

5-4中證轉債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對比

年份

上證漲幅

滬深300漲幅

中證轉債指數漲幅

封基/上證相對漲幅

封基/滬深300相對漲幅

2004

-15.40%

-

1.03%

18.03%

-

2005

-8.33%

-

5.56%

19.13%


2006

130.43%

121.02%

37.69%

-40.21%

-37.70%

2007

96.66%

161.55%

103.13%

3.29%

-22.33%

2008

-65.39%

-65.95%

-32.35%

95.46%

98.68%

2009

79.98%

96.71%

42.63%

-20.75%

-27.49%

2010

-14.31%

-12.51%

-6.33%

9.31%

7.06%

2011

-21.68%

-25.01%

-12.77%

11.38%

16.32%

2012

3.17%

7.55%

4.11%

0.91%

-3.2%

2013

-7.40%

-8.70%

-1.42%

6.46%

7.97%

總計

42%

130.30%

142%

70.42%

5.08%

1牛市行情

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是牛市,這三年中證轉債指數嚴重跑輸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僅2007年險勝上證指數)。這是因為可轉債如果想獲得超額收益,必須依賴股市的上漲,而可轉債的轉股溢價存在,是的可轉債的漲幅必定跑輸對應的正股漲幅,這也導致了可轉債在牛市中跑不贏大盤。

2熊市行情

2008年和2011年是熊市,這兩年中證轉債指數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這說明可轉債有很好的安全性,因為當股市大幅下跌的時候,可轉債的債性將會很好的保護投資者,當股價大幅下跌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將可轉債當成普通債券賺取利息。

2004年到2013年,可轉債在穿越牛熊週期後,戰勝了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但是優勢並不大,長期持有可轉債的復合收益率並不高,但業績波動較小,適合於保守的低風險投資者。

可轉債投資的策略

可轉債投資有以下幾種策略

  1. 以債券收益率為核心的飛鏢策略

選擇債券收益率高的可轉債品種,例如201312月的南山轉債、中海轉債、博匯轉債等,他們的債券回報率都超過5%,接近同期限純債的投資回報率。但是這些品種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轉股溢價率高,所以進攻性較弱。

持有債券收益率高的可轉債,可以一邊安心吃利息,一邊等待正股突發暴漲的機會,如果遇上了,就獲取超額收益,即使遇不上,持有到期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飛鏢策略適合用投資者的防禦性倉位,可以部分替代純債券的功能,不過也要小心可轉債的信用風險對債性可轉債造成的價格衝擊。

2、以下調轉股價和波動性為核心的博弈策略

可轉債下調轉股價對於投資者而言是極大的利好,能夠增加可轉債的進攻性,但下調轉股價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 正股下跌的幅度要足夠大,並滿足下調轉股價的條件,通常波動性越大的股票,越容易實現下調轉股價的條件。

  2. 下調後的轉股價不能低於公司的淨資產,那麼轉股價跌破淨資產的可轉債,就沒有下調的餘地。

  3. 公司有很強的融資需求,不希望到期贖回可轉債,而希望提前轉股。

滿足第一個條件的,通常是小盤股,因為中國股市中,小盤股的波動性要大大高於大盤股。滿足第二個條件的,必須是高PB的股票,因為PB低的話,股價跌破淨資產,就會對下調轉股價造成困難。滿足第三個條件的,通常是想做大又缺錢的公司。

所以,以下調轉股價和波動性為核心的博弈策略,就是尋找缺錢的小盤高PB轉債。

3、以增加安全性為目的的正股替代策略

有一部分可轉債,轉股溢價一直很低,甚至接近0,如果投資者看好該轉債對應的正股,可以選擇通過該轉債來代替投資,

以工行轉債為例。2013年工行轉債始終處於0溢價,看好工商銀行股票的人,可以選擇購買工行轉債作為替代,下面說說工行轉債替代的優勢。

  1. 工行轉債有保底,如果工商銀行股票大幅下跌,並跌破轉股價很多,工行轉債由於債券收益率的支持,跌幅會小於工商銀行股票。

  2. 當工商銀行正股派息後,可轉債的轉股價格會相應下調,也就是說工行轉債能夠分享工商銀行的派息所得,並且還節約了一筆利息稅。

  3. 工行轉債每年還有額外的一筆債券利息。

  4. 工行轉債可以通過正回購融資,具體方法後面會詳細描述。

所以,持有轉股溢價接近0的可轉債,對正股有很強的替代作用。


本書《低風險投資之路》預計於2014年4月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14

一種垃圾債危機的市場化解決辦法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ovuq.html
超日債違約,成為引起風暴的蝴蝶,造成了整個中國股市和債市的大幅下挫。大家已經不再信任中小上市公司的債券,債券收益率已經超過了民間高利貸。

     在海外市場,如果不是突發事件,很少出現債券大跌但是股票上漲的情況,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有信用風險的時候,股票價格早已經跌到底了(大幅破淨),整個股票市值只有公司負債的零頭。

     但是中國很有意思,同一家公司,股票還在以2倍PB甚至5倍PB的價格在交易,而債券已經相對面值跌20%,收益率達到15%以上,整個公司的市值,是公司負債的好幾倍。

     如果在國外,這種現象我想是不可能存在的,當一家公司發生流動性危機的時候,可以馬上到股票市場上配股,例如當年澳大利亞的力拓遭遇08年經濟危機,馬上提出增發方案,控股股東中國鋁業不得不買單,而力拓的資金缺口也就解決了。

   中國債券市場還很弱,要大力發展,剛性兌付肯定是不合理的,第三方沒有義務來兜底,但是市場化的方式解決,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例如112072(12湘鄂債),只有4.8億的盤子,002306(湘鄂情)的市值有50億,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提出配股或者發行可轉債,融資4.8億元,然後從二級市場回購自己的債券。這樣就直接把債務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908

低風險投資(三十一、封閉式基金)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oxhj.html

封閉式基金概述

所謂做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的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限定了基金單位的發行總額,籌足總額後,基金即宣告成立並進行封閉,在一定時期內不再接受投資者新的投資(申購),但也不允許投資者撤資(贖回)

基金單位的流通採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辦法,投資者日後買賣基金單位,都必須通過券商在二級市場上進行競價交易,由於投資者無法按基金淨值進行申購和贖回,因此交易價格受到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偏離其基金淨資產

19996月以前,我國的封閉式基金處於起步的階段,在新股申購方面具有優惠政策,當時的市場以炒作為主,封閉式基金單價較低,很容易被炒作而溢價,所以高溢價是那個時候封閉式基金的特徵。

1999年到2002年,隨著封閉式基金的不斷上市,市場炒作的現象有所緩解,另外封閉式基金在新股申購方面的特權被取消,所以不再受到追捧,交易價格也逐漸從溢價變成了折價交易,由於封閉式基金全部折價交易,到20029月,再沒有新的封閉式基金能夠在市場上順利發行。

2002年以後,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不斷上升,到2004年平均折價率突破30%,並於2005年下半年到達50%的高峰,並一直持續到200610月初。

200610月後,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從最高峰50%左右開始下降,並隨著到期日的不斷臨近,封閉式基金的整體折價率也不斷縮小。

封閉式基金折價原因探討

封閉式基金長期處於折價狀態,並不是中國A股市場所特有的現象,美國、中國台灣都出現過封閉式基金折價的現象,被稱為「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

就中國A股市場封閉式基金折價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1. 基金公司主要在發行期對封閉式基金進行宣傳,當發行成功後,由於基金規模不再變化,基金公司也不需要再繼續營銷,尤其是2002年以後,基金公司不再發行封閉式基金,而是大力發行和宣傳開放式基金,這導致絕大多數基金投資者僅知道開放式基金,而不知道封閉式基金,參與的人少了,導致封閉式基金缺乏買家,因此產生了高折價。

  2. 由於同一家基金公司既存在封閉式基金,也存在開放式基金,由於開放式基金做好了能吸引更多資金申購,而封閉式基金的規模保持不變,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發,會將更多的資源向開放式基金傾斜,例如將能力更強的基金經理分配給開放式基金。當同一個基金旗下封閉式基金在一段時間內跑輸開放式基金時,持有人會懷疑封閉式基金給開放式基金做托,高價接盤同門開放式基金的股票,這樣的懷疑理論,嚴重打擊了封閉式基金投資者的心態,因此產生了高折價。

但是實際上通過比較,封閉式基金淨值的增長並不遜色於開放式基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嚴重。一方面國內對基金行業的監管非常嚴格,基金管理人沒有必要以身試法;另一方面基金並不是業績越好規模就增長越快,投資者普遍有一個投資誤區,就是賺了錢見好就收,虧了錢不肯割肉,這導致開放式基金業績出眾的,反而贖回比申購的更多,所以基金管理人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刻意提升開放式基金的業績。

另外由於封閉式基金封閉操作,資產管理更加容易,所以其平均業績相比於開放式基金混合型的業績,甚至更加優秀部分優秀的封閉式基金,例如基金興華、基金泰和等,更是大幅跑贏大盤指數。

  1. 由於封閉式基金投資者只能通過二級市場交易來變現,當場內投資者想退出時,必須找到其他投資者接盤才行,由於瞭解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很少,所以二級市場交易時必須通過一定的折價,才能吸引敏銳的低風險投資套利者參與,流動性折價也是封閉式基金折價的一個原因。


封閉式基金歷史業績

由於封閉式基金高折價現象(高峰到達50%),造成了封閉式基金的巨大投資價值。圖5-6深圳封閉式基金(399305)從2005低點到2013年底K線圖,整個週期下來,399305相對於2005年低點,從640點上漲到4941點,漲672%;同期上證指數相對於2005年低點,從998點上漲到2101點,漲111%,封閉式基金遠遠跑贏上證指數。

低风险投资(三十一、封闭式基金)

 

5-6 深圳封閉式基金(399305)指數K線圖

20051月日至20131227日 

我們按年比較深圳封閉式基金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相對關係,如表5-5所示,下面將封閉式基金的走勢分為以下幾個週期。

5-5 封閉基金指數與上證指數及滬深300指數的對比

年份

上證漲幅

滬深300漲幅

深圳基金指數漲幅

封基/上證相對漲幅

封基/滬深300相對漲幅

2005

-8.33%

-

0.11%

9.21%

-

2006

130.43%

121.02%

158.72%

12.28%

17.06%

2007

96.66%

161.55%

149.16%

26.70%

-4.74%

2008

-65.39%

-65.95%

-47.24%

52.44%

54.95%

2009

79.98%

96.71%

79.74%

-0.13%

-8.63%

2010

-14.31%

-12.51%

19.82%

39.83%

36.95%

2011

-21.68%

-25.01%

-24.43%

-3.51%

0.77%

2012

3.17%

7.55%

6.86%

3.58%

-0.64%

2013

-7.40%

-8.70%

8.18%

16.83%

18.49%

總計

66.00%

130.30%

672.00%

365.06%

235.21%


12005-2007年大牛市

399305指數從640點漲到5404點,最大漲幅744%,而上證指數從998點上漲到6124點,最大漲幅513%封閉式基金在牛市中跑贏了上證指數,也跑贏了滬深300指數。雖然2007年封閉式基金指數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但是由於2007封閉式基金做了大比例分紅,如果將封閉式基金的分紅再投,則收益率更高,實際收益率要超過滬深300的漲幅。

22008年大熊市

封閉式基金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超過50%,這說明封閉式基金在熊市中的表現遠遠強於大盤。

32009年至2013年的震盪市

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在2009年大幅反彈後,後面4年逐年回落,但是封閉式基金依然保持強勢,2009年封閉式基金小幅跑輸滬深300指數,2011年和2012年基本跑平滬深300指數,但是2010年和2013年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最終依然戰勝了滬深300指數

2005年初到2013年底,封閉式基金在穿越牛熊週期後,完勝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並且體現出了牛市不弱於大盤,熊市和平衡市大幅戰勝大盤的特性,所以是非常好的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在我的財務自由之路上,最初的資金積累就是依靠2005年至2007年的封閉式基金大牛市實現的。


封閉式基金的估值

封閉式基金的估值主要依據淨值、折價、到期時間等因素,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指標。

  1. 淨值預測

封閉式基金的淨值的公佈方式,與開放式基金是不同的。開放式基金每天晚上都會公佈淨值,而封閉式基金只有每週末才會公佈淨值。

投資封閉式基金,必需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其淨值進行預測。通常封閉式基金在季報中會公佈其10大重倉股和行業投資組合,封閉式基金的半年報和年報,會公佈其所有股份的持倉,所以可以依據這些公開的信息,通過計算機程序來對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進行實時的預測。

當然,不是每個投資者都有能力寫計算機程序來預測封閉式基金的淨值,不過部分網站提供封閉式基金淨值預測的實時數據,投資者可以參考。

由於基金經理會對倉位進行調整,基金季報的投資組合一定不同於基金當前的投資組合,所以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預測,一定會與實際淨值有偏差,甚至偏差較大。

還有一種方法對於封閉式基金的淨值做預估,叫做影子基金預測法。由於大多數基金公司,相同風格的基金,在投資組合的選擇上通常會同進同退,所以可以找到同一家基金公司內與目標封閉式基金投資風格一致的開放式基金,我們稱這個開放式基金為封閉式基金的影子基金,通過影子基金每日淨值的變化情況,來估算封閉式基金的淨值變化情況。

投資者對封閉式基金的淨值預測的越準確,則越能夠找到短期內相對價值低估的封閉式基金。

  1. 折價率

折價率=1-基金價格/基金預測淨值,是衡量封閉式基金價格低估程度的指標。折價率越高,說明該基金打折銷售的幅度越大。但通常來講,封閉式基金做為一個板塊,其折價率保持同向波動,要麼同時擴大,要麼同時縮小。

  1. 剩餘年限

剩餘年限=封閉式基金約定到期日-當期日期,是衡量封閉式基金折價何時歸零的指標。由於封閉式基金封閉期結束後,通常轉換為開放式基金,那麼隨著封閉式基金到期時間的臨近,其折價率就會不斷縮小,當封閉式基金到期封轉開後,基金持有人可以選擇按淨值贖回,相當於折價率歸零。

  1. 年化折價率

年化折價率=折價率/剩餘年限,是衡量封閉式基金折價回歸速度的指標。例如同樣是20%的折價率,如果剩餘年限是2年,意味著平均每年有10%折價的縮小,但如果剩餘年限是4年,則意味著平均每年只有5%折價的縮小。

5、分紅率

分紅率=基金可分配紅利/基金價格。封閉式基金合同會約定,基金淨值大於1的部分,如果利潤已經兌現,必須將其中90%或以上部分通過紅利分配給基金持有人。

封閉式基金的分紅能夠提高其折價率,為投資者帶來額外的收益。我們假設一支封閉式基金的淨值是2元,價格是1.5元,那麼該基金的折價率是1-1.5/2=25%。如果該封閉式基金分紅1元,淨值和價格分別進行除權,淨值變成1,價格變成0.5(投資者拿回1元分紅)折價率變成1-0.5/1=50%,折價率大幅提高了

分紅提升封閉式基金的價值,是因為分紅部分相當於直接將淨值返回給持有人(沒有折價),那麼必然導致剩餘的淨值折價率提升,所以有分紅預期的封閉式基金,相比沒有分紅預期的封閉式基金,折價率也會低一些。


 

封閉式基金的估投資策略

封閉式基金投資有三種策略

  1. 以封閉式基金業績為核心的長期投資策略

通常而言,封閉式基金作為一個整體,低估程度不會相差太大,那麼長期看淨值的增長,會對封閉式基金的價格產生決定性影響。從2000年到2013年,業績優異的封閉式基金,淨值增長甚至是業績較差封閉式基金的3倍。

那麼如何尋找牛基呢?通常考慮下面幾個因素,第一是基金公司的品牌,大牌基金公司投研能力更強,如果一個基金公司的投資業績整體優異,那麼其旗下的封閉式基金也是可以信賴的;第二是基金公司持有該封閉式基金的份額比例,因為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基金的比例越高,說明越重視這支封閉式基金;最後是基金經理的能力,可以查看該基金經理的歷史成績,通常而言,歷史成績優異的基金經理更加可信賴。

對於封閉式基金的長期投資者而言,短期的折價率反而不是特別重要,只要不是相差太過懸殊,就不需要改變自己投資的基金。

  1. 以封轉開為核心的套利策略

當封閉式基金臨近到期日時,基金管理人會組織基金持有人召開大會,審議並通過封閉式基金轉開放式基金的相關議項。

通常而言,封閉式基金到期前會有兩次停牌,第一次是在持有人大會召開前停牌,在封轉開議項通過後復牌;第二次是按照封轉開擴募合同規定停牌,然後進行封轉開的資金擴募,當擴募結束後,基金會封閉運行一段時間,作為新資金的建倉期,然後新的開放式基金開放申購和贖回,老封閉式基金持有者可以按淨值贖回基金份額,完成封轉開的折價套利。

通常而言,第一次停牌的週期大約是1個月至2個月,基金的折價率不會有顯著的下降;第二次停牌的週期大約是2個月到4個月,由於停牌時間較長,通常停牌以前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還剩餘2%-4%

由於封轉開停牌時間較長,中間又涉及擴募,所以淨值的變化很難預測,並不能保證每次封轉開套利都是賺錢的。當封轉開期間,基金的淨值下跌超過停牌前折價時,投資者可能虧錢,但如果基金淨值是上漲的,投資者可以獲得超過折價的收益率。

考慮到股票長期趨勢是上漲的,所以總體來講,封轉開期間淨值一定是漲多跌少,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封轉開的套利收益會大於停牌前的折價。

  1. 以基金淨值預測和年化收益率為核心的短期投資策略

由於封閉式基金短期的價格,受到短期淨值及年化收益率影響較大,短期內淨值上升較快,年化折價率較高的封閉式基金,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這種投資策略也被稱為換基策略,通過不斷在各種封閉式基金之間切換,來獲取超額的收益率。這種類型的投資通常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能力,第一是準確的淨值預測能力;第二是要實時盯盤,捕捉價格的變化;第三是資金量不能太大,否則封閉式基金流動性有限,衝擊成本會造成換基收益的下降。

由於換基收益從本質上講是封閉式基金持有人之間的博弈,存在換基超額收益的投資者,必然存在換基超額虧損的投資者,如果您的技術不佳,則不要嘗試頻繁的換基操作,記住一句話,「打牌的時候,如果您不知道誰是買單的傻瓜,那麼您就是!「


本書《低風險投資之路》預計於2014年4月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30

低風險投資(三十二、股指期貨套利)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8398608
股指期貨概述

所謂股指期貨,就是以某種股票指數為標的資產的標準化期貨合約,買賣雙方報出的價格是一定時期後的股票指數價格水平,在合約到期後,股指期貨通過現金結算差價的方式來進行交割。

股指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相比,有很多明顯的區別:

1、股指期貨合約有到期日,不能無限期持有。

股票買入後正常情況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貨合約有確定的到期日。因此交易股指期貨必須注意合約到期日,以決定是提前平倉了結,還是等待合約到期進行現金交割。

2、股指期貨採用保證金交易

在進行股指期貨交易時,投資者不需支付合約價值的全額資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履約保證,而目前我國股票交易則需要支付股票價值的全部金額。由於股指期貨是保證金交易,虧損額甚至可能超過投資本金,這一點和股票交易也不同。

3、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貨交易可以賣空

股指期貨交易是雙向交易,既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而部分國家的股票市場沒有賣空機制,股票只能先買後賣,不允許賣空,此時股票交易是單向交易。

4、在結算方式上,股指期貨交易採用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股指期貨交易中,交易所當日要對交易保證金進行結算,如果賬戶保證金餘額不足,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否則可能會被強行平倉,而股票交易採取全額交易,並不需要投資者追加資金,並且買入股票後在賣出以前,賬面盈虧都是不結算的。

股指期貨套利方法

下面總結三種股指期貨的套利方式及案例

1、期現正向套利

股票現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緊密相連,根據股指期貨的制度設計,期貨價格在合約到期日會與現貨市場標的指數的價格相等。但實際行情中,期貨指數價格常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偏離其合理的理論價格,與現貨指數之間的價格差距往往出現過大或過小的情況,一旦這種偏離出現,就會帶來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套利的機會,我們把這種跨越期市和現市同時進行交易的操作稱之為期現套利。

當現貨指數被低估,某個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被高估時,投資者可以賣出該期貨合約,同時買入現貨,建立套利頭寸,當現貨和期貨價格差距趨於正常時,將期貨合約平倉,同時賣出現貨,獲得套利利潤,這種策略稱為期現正向套利。

期現正向套利中,買入現貨有三種選擇:

1)買入ETF基金

例如我們要套利滬深300現貨與股指期貨之間的價差,但是買入滬深300支股票太麻煩,此時可以選擇滬深300ETF基金做為現貨的替代。當我們發現股指期貨和現貨的的偏差超過預期值時,買入滬深300ETF基金和股指期貨空單,等到兩者偏差合理時,賣出滬深300ETF,平股指期貨空單。如果偏差一直不收斂,則持有到結算日,兩者偏差必然收斂。

2)買入現貨股票

滬深300ETF基金存在流動性的限制,如果較大資金量做正向期現套利,可以讓券商提供專業的交易軟件,同時買入300支滬深300成份股來代替滬深300ETF基金,平倉的策略和ETF基金相同。

3)買入封閉式基金

封閉式基金存在折價,所以使用封閉式基金做為現貨,可以同時賺取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和期現之間的偏差。

由於不存在完全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封閉式基金,所以這種類型的期現套利,並不能實現倉位的完全對沖,存在滬深300指數與封閉式基金跑偏的情況。所以這種類型的套利,利潤不是固定的,甚至存在虧損的可能,屬於統計套利的範圍。

2、期現反向套利

當現貨指數被高估,某個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被低估(貼水)時,投資者可以買入該期貨合約,同時賣出現貨(融券),建立套利頭寸,當現貨和期貨價格差距趨於正常時,將期貨合約平倉,同時平倉融券盤,獲得套利利潤,這種策略稱為期現反向套利。

期現反向套利,是通過融券滬深300ETF基金,然後買入股指期貨多單來實現的,套利成本中需要增加融券的利息成本。

期現反向套利的案例:2013年7月初,IF1308股指期貨貼水大約3%,可以融券滬深300ETF基金,融券成本1個多月大約1%,扣除交易成本,年化收益率差不多能達到20%。

但是期現反向套利存在融券難的問題,由於很多人關注到這樣的機會,導致滬深300ETF融券量大增,很難融券與期指對沖,所以實際操作難度不小。

當股指期貨出現貼水時,還有一種策略,是裸買入股指期貨,然後賣出手上的現貨做對沖,也叫做現貨替代策略。由於股指期貨採用保證金交割方式,所以替代同等倉位的現貨,股指期貨僅需要15%左右的資金量,那麼投資者可以將剩下85%的資金做現金管理或者固定收益。也就是說,買入貼水的股指期貨替代現貨,可以一邊賺取貼水,一邊使用替代現金賺取低風險利潤,風險則是滬深300指數下跌抵消套利的盈利,也屬於統計套利的範圍。

3、跨期套利

所謂跨期套利就是在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上建立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持倉,最後以對沖或交割方式結束交易、獲得收益的方式。跨期套利通常有兩種方式:

1)買入近期的期貨合約,賣出遠期的期貨合約。

如果股指期貨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差價較大,投資者預期兩者間的差價會縮小,可以採用這種套利方式。當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的差價小於預計時,選擇平倉,獲取套利收益。

如果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的差價一直不收斂,可以持有直到近期合約進入交割期,然後買入現貨來替代近期期貨合約,將跨期套利轉變成期現正向套利。

2)賣出近期的期貨合約,買入遠期的期貨合約

如果股指期貨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差價較小,投資者預期兩者間的差價要擴大,可以採用這種套利方式。當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的差價擴大到預計時,選擇平倉,獲取套利收益。

如果遠期合約與近期合約的差價一直不收斂,可以持有直到近期合約進入交割期,然後平倉近期期貨合約空單,並融券滬深300ETF指數基金替代,將跨期套利轉變為期現反向套利。

股指期貨跨期套利,可以採用矩陣圖表的方式輔助分析,如表5-10所示,將四個期貨合約按照橫軸和縱軸的方式排列,就可以看到所有跨期套利的組合及升貼水情況,便於優選最佳的套利路徑。

表5-10 跨期套利矩陣圖(參考2014年1月3日股指期貨收盤價)
查看原圖

股指期貨套利策略

股指期貨套利中,期現正向套利比較好操作,但是要注意期指升水情況,通常期指升水和市場無風險利率及股市長期上漲斜率有關,如果期指升水明顯高於當前無風險利率,甚至高於股票長期上漲斜率,可以選擇參與期現正向套利。

期現正向套利中,可以選擇封閉式基金+遠期股指期貨空單組合,這樣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穩吃封閉式基金的折價和期貨的升水,目前看中國封閉式基金的淨值表現並不遜色於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表現。

出現期指反向套利空間時,融券做對沖成本高且不易融到券,裸買股指期貨替代現貨通常效果更好,例如2013年7月初IF1308大幅度折價,控制倉位裸買IF1308多單,並持有到8月,收益率遠好於融券對沖。

跨期套利時,由於買賣都是保證金操作,不能將槓桿放的太高,否則當出現跨期差價不收斂的情況時,套利者是沒錢將股指期貨合約轉為現貨的。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inancialindependence
本書《低風險投資之路》預計於2014年4月出版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194

低風險投資(三十九、投資金字塔模型)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9579519
學校教育通常會區分為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博士幾個階段,一個學齡前的兒童,必須從小學開始唸書,並一路向上進階,通常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算是神童也不可能直接從小學階段飛躍到博士階段,而且隨著不斷的淘汰,最終能夠拿到博士學位的通常只是少數人。

低風險投資從菜鳥到高手也需要一個過程,圖6-1是針對低風險投資品種及交易方法總結的技能進階金字塔模型。該模型越往下需要掌握的技能越簡單,容納的資金也更多,風險控制的要求也越小,越向上需要掌握的技能越複雜,風險控制的要求也越高,能容納的資金也會變少。

查看原图

圖6-1 低風險投資者技能進階金字塔模型

1、理財新手

建議使用貨幣基金、逆回購、短期理財產品替代自己銀行賬戶中的活期和定期存款,這樣可以在完全替代銀行活期和定期的前提下,獲得遠遠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率,並且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都不會有任何風險。

理財新手在低風險投資金字塔模型中處於層1的位置,預期年收益率很難超過5%,但是已經能夠戰勝不會理財,只會將錢存入銀行的大多數人,以及股票市場中70%只會追漲殺跌的股民。

2、長期投資者

當投資者心態逐漸成熟,在追求賬戶長期穩定收益時,可以選擇企業債、新股申購、分級基金A類等債性產品來提高收益率,此類產品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現金流,但不是完全無風險,企業債投資需要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並且需要通過分散投資來避免信用風險,新股申購有時候存在破發的風險,企業債及分級基金A類的價格會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波動,所以投資者需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賬戶短期內的漲跌起伏。

長期投資者在低風險投資金字塔模型中處於層2的位置,預期年收益率5%-10%之間,他們不需要很好的交易技巧,但是需要有良好的心態,他們將股票市場當作現金流的提供者,而不去在乎市場短期的漲跌變幻。他們能夠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並分享上市公司(股票及債券)的盈利。

3、交易投資者

當投資者的水平逐漸提升,能夠對債券、股票、期權進行合理估值和安全邊際分析的時候,可以選擇債券的互換套利及趨勢操作,也可以選擇風險偏好較高的封閉式基金及可轉債,來取得更高的收益率。

對現金流更加關注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債券互換和債券趨勢操作來提高收益率,這是在長期投資的基礎上,依據債券收益率、久期、信用等級等指標進行債券類產品的互換操作來獲得超額收益率,並且根據大的市場利率環境,在市場利率上升期間儘量持有短期債券,在市場利率下降期間儘量持有長期債券,並利用債券的信用危機,獲得超額的利差收益。

對於現金流沒有過分的要求,願意承擔股市漲跌風險的較激進的低風險投資者,可以選擇封閉式基金及可轉債,通過尋找封閉式基金交易折價和可轉債期權低估的機會,獲取超額收益。

交易投資者在低風險投資金字塔模型中處於層3的位置,預期年收益率10%-20%之間,需要有較強的估值能力,他們的收益率超過了市場的平均水平,他們能夠利用市場上的價格錯配賺錢,在他們賺錢的同時,他們也在逐步將錯配的價格恢復平衡.。從長時間週期看,大資金(例如大型基金)的收益率只能夠達到這一層。

4、專業投資者

當投資者的能力繼續提升,可以基於安全邊際進行合理的倉位管理,對權益性品種和固定收益品種進行合理的搭配及動態再平衡,在股票、債券、可轉債、基金、期貨等投資品種進行合理搭配,並選擇與之匹配的套利或者對沖手段,通過趨勢套利和統計套利來取得更高的收益率。

專業投資者在低風險投資金字塔模型中處於層4的位置,預期年收益率20%-30%之間,需要熟練掌握估值、安全邊際、趨勢及套利技巧,他們的收益率遠超過了市場的平均水平,只要有足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他們可以將雪球迅速滾大,專業投資者能依靠投資來實現財務自由。

專業投資者永遠只會是少數人,他們能夠利用價格錯配、投資者情緒波動及心理誤區賺錢,這一層的投資對資金容量和市場時機都會有要求,大資金也許能在一段時間內達到這個收益率(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在某個10年內到達過這個收益率),但長期看是不可能保持住這個收益率的。

5、頂尖投資者

頂尖投資者是指有自己獨特賺錢模型的投資者或者投資機構,他們擁有專業投資者所有的技能,但是能做的更快更準,頂點的低風險投資者,可以依靠高頻交易或者槓桿交易賺取超額收益。

高頻交易者通過自動化的軟件去尋找市場上出現的短暫扭曲性機會,並迅速交易,當這種類型的投資者變多時,大家比拚的不僅是快速計算扭曲,還包括快速交易,所以有部分投資機構甚至將交易主機搬到證券交易所臨近的機房,以提高交易撮合的速度。

槓桿投資者基於概率模型找出波動性很小的投資組合,並且通過各種對沖方式,保證投資組合在股市或者債市價格波動時能保持較小的投資收益回撤,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槓桿投資的方式,在本金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將收益率放大。

頂尖投資者在低風險投資金字塔模型中處於層5的位置,預期年收益率超過30%,他們的賺錢模型通常都是秘而不宣的,但即使如此,也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退化,但是他們不斷改進自己的賺錢系統,使之保持活力。

能夠穿越牛熊而成為頂尖投資者的只有極個別人和投資機構,例如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高頻交易和槓桿交易對投資品種的流動性要求非常高,大資金無法通過高頻交易達到這個收益率的,資金量變大後一定會出現收益率的下滑,大資金通過槓桿交易長期賺錢也是很危險的,因為當市場發生變化時,流動性枯竭造成的去槓桿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投資有賺就有虧,低風險投資者如果不守住自己的能力圈,貿然追求高收益,則很容易欲速而不達,反而出現虧損甚至巨虧,下面描述金字塔模型中1層至5層的風險控制。

1、理財新手(1層)進階到長期投資者(2層),需要克服兩個風險。第一個風險是資金流動性風險,很多人拿短期的錢做長期投資,那樣很容易陷入到被動中,例如有投資者將半年後買房子的錢用來買長期債券,但由於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的幅度超過了同期利息所得,而該投資者半年後不得不賣出,結果理財不成反虧錢。第二個風險是收益波動性風險,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是不同的,對長期投資者而言,資產並不是線性增加的,有可能會在部分時期出現虧損,如果投資者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很容易因此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因心理壓力過大而斬倉割肉。

2、長期投資者(2層)進階到交易投資者(3層), 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關注市場,因為很多互換套利操作的機會並不是長期存在,長的時間窗口也許有幾天,短的時間窗口甚至只有一天,對於將主要精力放在事業上的投資者而言,過度關注交易會得不償失,第二要求有足夠強大的分析能力,包括安全邊際的分析以及估值的分析,儘可能做到大多數交易是有效的,扣除交易費用後能提高收益率,而很多投資者是憑感覺盲目進行交易,那麼結果只可能是白白損失交易費用,收益率反而不如長期投資者(2層)。

3、交易投資者(3層)進階到專業投資者(4層),主要風險是趨勢的錯判,很多交易投資者在熊市中永遠基於熊市思維操作,當遇到大牛市的時候大幅踏空,或者在牛市中始終基於牛市思維操作,當遇到大熊市的時候大幅套牢,當股價在一個區間長期波動時,交易者很容易出現思維慣性,慢慢認為這個價格區間是合理的,並希望高拋低吸做波段來賺錢,而最終的結果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有些優秀的交易投資者長期滿倉操作,放棄對安全邊際和趨勢的判斷,在穿越牛熊週期以後,反而能獲得更好的收益率。

4、專業投資者(4層)進階到頂尖投資者(5層),主要風險是過度自信和模型退化。過度自信是指當專業投資者開始持續賺錢後,風險控制的意識會變得薄弱,他們覺得自己的模型完美無缺,當過度自信發生後,槓桿的管理就會失控,畢竟賺快錢太有誘惑力了,結果就是在一次失手後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光,甚至還會欠下巨額債務,請讀者再看一遍第一章中「黑市拳王唐龍的啟示」。模型退化是指部分專業投資者確實找到了賺錢的捷徑,好比找到了一架印鈔機,可惜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不管用了,因為一個賺錢的模型必然會吸引很多人參與,如果不改進自己的模型,錢是不可能一直賺下去的。例如在A股市場中,當一個股票巨量封死漲停板後,通常還有一些不懂的人在賣股票,有人就在券商處租用專門的交易跑道,將自己的買盤掛在最前面,這樣一旦成交通常都有暴利,因為巨量漲停後通常還會上漲一段時間,這種賺錢模式又稱為「漲停板敢死隊」,但是許多人知道這種方法以後,都去券商租專用交易跑道,而券商自己也開始搶這樣的單子,最後的結果就是這種賺錢模式快速退化,專業交易跑道租金不斷上漲,搶到的漲停板賣單反而越來越少。類似的還有新股申購,在1997年以前是暴利,之後就逐漸回歸平均收益。所以頂尖的投資者不能依靠一招鮮吃遍天下,必須不斷尋找新的賺錢模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83

低風險投資(四十、我們在賺誰的錢)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9606218
股票市場風雲變幻,有人盈利有人虧損,但是大多數低風險投資者是賺錢的,那麼我們到底在賺誰的錢呢?

1、上市公司

不論是上市公司發行債券,還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都是我們將錢投給了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會給我們相應的回報。買入債券能獲得固定收益回報,只要上市公司不破產,就必須每年支付利息。買入股票則是獲得權益收益,需要與公司同舟共濟,共擔風險,但正因為如此,股票的回報率也會高於債券。

從上市公司身上賺錢,獲得超額收益的最佳方式是成長股的投資,例如投資者在2004年騰訊公司上市時買入股票,10年的總收益率達到了100倍,2001年貴州茅台上市時買入股票,13年的總收益率也有幾十倍。如果您找到了一家偉大的公司,那麼您的收益率會遠高於股市總體的投資回報率。

由於上市公司之間是競爭的,部分上市公司賺取了超額收益,必然有部分上市公司賺的錢達不到平均水平,甚至還有很多上市公司虧損,這好比非洲大草原中,聰明的狼加入到最有戰鬥力的狼群中,然後跟隨著狼群去涉獵,當狼群的戰鬥力不再時,他們就退出這個狼群,加入到其他更有戰鬥力的狼群中作戰。

但是按照有效市場理論,當人們都知道一家公司是好公司的時候,價格已經貴了,而且挖掘成長股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低風險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身上不應該有過高的期望值。

2、市場衝動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很容易在某一段時間出現集體性的行為。例如在經濟上升時期,投資者經常會過於樂觀,從而導致股市不斷上漲,而股市上漲又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市場,此時貪婪矇住了人們的雙眼,大家都以為股市是搖錢樹,可以很容易賺取暴利,這導致市場估值不斷升高,而人們也會為漲的很高的股價尋找各種理由去自圓其說。而到了經濟下行時期,投資者又會過於悲觀,從而導致股市不斷下跌,而下跌本身又會讓人們對未來預期更加的悲觀,此時恐懼抓住了人們的心臟,市場內的人沒有信心買股票,而市場外的人看股市一直賠錢,也不願意進入,最終資金不斷流出,導致市場估值不斷下降。

每年10月份,非洲大草原上就會上演一場角馬大遷徙的壯觀場面,每年有幾十萬隻角馬橫渡馬拉馬拉河,他們為了到達對面的豐茂大草原,吃上鮮嫩的綠草,不顧河裡成群的鱷魚奮力向前。有不少角馬不幸被鱷魚咬住吃掉了,但令人驚訝的是,河上的角馬死屍堆積如山,鱷魚吃都吃不完,大部分角馬是自相踐踏而死,只有少部分是被鱷魚吃掉了。

股市中的散戶以及機構,大部分是橫渡馬拉馬拉河的角馬群,他們為了賺錢奮勇向對岸狂奔而去,但是遇到危險又自相踐踏,恐慌性拋售,最終導致財富的灰飛煙滅,但另一方面也保持了股市的生態平衡。

低風險投資者應該做馬拉馬拉河裡的鱷魚,等待角馬群的到來,然後吃掉那些自相踐踏的死角馬。

角馬渡河可能每年只有一次,低風險投資者想依靠市場高估和低估的週期變換賺錢,機會也不會很多,參考上證指數的K線圖,即使投資者做到上漲的年份保持和大盤相同的漲幅,下跌的年份保持空倉,那麼整體的年化收益率也僅能從10%提升到20%,空間並不是很大。另外即使當市場低估時,投資者過早買入也可能大幅虧損,就好比心急的鱷魚衝到狂奔的角馬群中捕食,結果被角馬踐踏而死。高估的時候賣出,則更難預測,因為您根本不知道還有多少角馬在呼嘯而來,如果您過早的休息了,可能也就錯過最豐盛的美餐。

3、心理誤區

很多股民嘴邊常掛的一個詞彙,叫做「套牢」,在他們的心目中,套住並不是虧損,股民的嘴邊還有一個詞彙,叫做「割肉」,從字面意思看,就知道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也就是說當他們在賣出股票的時候,心都是在淌血的。

金融資產本來就是流動的,虧損就是虧損,和投資者是否賣出沒有任何關係,48元買入中國石油的投資者,不能因為自己不賣出股票留給孫子就自以為沒有虧損,而那些24元將中石油割肉賣出的投資者,實際的虧損幅度遠小於現在還持有中國石油的套牢者們。

關注成本價是投資者最大的心理誤區,每當有人問我,「這個股票我是多少錢買的,現在我該怎麼辦?」,我都會說「您多少錢買的和這支股票有關係嗎」,股票不會因為您買入成本的高低上漲或者下跌。

由於大多數人存在「成本價」的心理誤區,這給低風險套利投資者很多機會。例如當股市在高位橫盤很久回落的時候,很多人被「套住「後本能的想法是趕緊補倉降低成本,這樣解套就容易了,所以封閉式基金這樣的折價品種,此時的折價率會收窄,極端情況甚至出現溢價,這是因為」套住「的投資者在補倉,希望能降低成本賭反彈。而當股市熊了很久開始上漲的時候,大多數高位買的人已經」割肉「離場了,而在熊市底部買入的投資者,看到股票價格超過了自己的成本價,會出現見好就收的決定,此時封閉式基金這樣的折價品種,折價率反而會擴大,因為很多人漲了一點就趕緊賣掉兌現利潤。

所以低風險投資者一個很好的策略,就是在確定性利好出現後入場收購,就好比一個古董收藏者在舊貨市場淘到一個古玩,可能只花了100元,但是經過專家鑑定是真品,市場上同類的古玩價值1萬元,聰明的投資者會從這個古董收藏者手中以5000元收購,然後拿到市場上以1萬元賣出,此時那個古董收藏者也會很開心,因為他賺了50倍的利潤,已經賺夠了。

很多換股套利的投資品種,在換股上市前有人甚至在「保底價「附近賣出,很大的原因就是前面的投資者已經賺到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後面雖然還有很大的利潤且風險很小,但是場內的投資者基於見好就收的心理選擇賣出,而場外的投資者看到別人已經賺了很多,心態上會受股票走勢的歷史成本所影響,而很難下決心買入。

很多時候股票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也和持股成本的心態有關,因為當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提升導致股票價格上漲時,由於獲利盤大量湧出,使得股票上漲的幅度達不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提升的速度,反而當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下滑導致股票價格下跌時,由於場內的虧損盤不願意賣出,甚至「攤低成本價」這種心理誤區的存在,使得股票下跌的幅度達不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下滑的速度。所以從微觀層面分析,上漲的股票有可能是被低估的股票,下跌的股票有可能是被高估的股票。

投資者還有一個心理誤區,就是喜歡交易、害怕停牌。封閉式基金封轉開停牌前,年化折價是最大的,換股套利停牌前買入,資金的使用效率是最高,這都是因為大量的投資者不願意手中的投資品種失去暫時的流動性而提前賣出。

通過停牌來套利,就類似我們在開當鋪,心急的投資者將馬上停牌的商品低價當給我們,復牌以後又以較高的價格贖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04

低風險投資(四十二、合理選擇資產的久期)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qn6r.html
投資久期也稱投資的持續期,可將投資品種分為長久期品種和短久期品種兩種類型。

長久期品種區分為債性長久期品種和股性長久期品種。債性長久期品種包括永續的分級基金A類,長久期企業債、長久期可轉債、到期時間較長的封閉式債券基金。股性長久期品種包括到期時間較長的封閉式股票基金、遠期交割的股指期貨,沒有約定收斂時間的B股和H股套利。

短久期品種也區分為債性短久期品種和股性短久期品種。債性短久期品種包括現金管理、短久期企業債、短久期可轉債、到期時間較短的封閉式債券基金和分級基金A類。股性短久期品種包括到期時間較短的封閉式股票基金、近期交割的股指期貨,短期的股票套利及基金套利。

債性長久期品種的價格對市場利率的波動非常敏感,利率上升期會出現較大虧損,利率下降期會出現超額收益。債性短久期品種的價格對市場利率的波動不敏感,雖然投資回報率穩定,但很難獲得超額收益。如果市場處於高利率時期,應該逐漸增加債券投資品種的久期,一方面可以獲取較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為市場利率下降獲取超額收益做好準備,如果市場處於低利率時期,應該逐漸減少債券投資品種的久期,因為此時收益率已經不高,重要的是保持流動性,避免債券利率升高造成超額損失。

股性投資品種的價格與股市整體走勢保持相關性,不論長短久期都無法絕對避免虧損,但是獲得相對收益的能力有所差別。股性短久期品種持倉週期較短,資金流動性較好,價格收斂的確定性也較好,能穩定的獲取相對收益,並且不需要承擔太多的市場價格波動,例如LOF贖回套利,僅需承擔一天股市價格波動,相對收益(折價)也會在一天內收入囊中。而股性長久期品種持倉週期較長,價格扭曲甚至會短期內擴大,例如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從2001年開始擴大,並於2005年到達最高點,2006年底才開始回落收斂,所以無法穩定獲得相對收益,並且需要承擔較長時間的市場價格波動。

如果股市處於低估值區域,應該逐步增加股性長久期品種的持倉,因為此時持有的風險並不大,而降低持倉週期有可能錯過牛市。如果股市處於高估值區域,應該逐步增加股性短久期品種持倉,因為流動性好,退出時間快,相對收益確定,可以避免牛熊轉折帶來持倉的巨大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54

低風險投資(四十一、資產搭配——股票和債券)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qmua.html
低風險投資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需要有足夠的手段來防止收益率的大幅回撤,因為當市場出現非理性行為時,踩踏很容易發生,而單一品種的投資模式很容易陷入被動。 

不論是真實戰爭還是即時戰略遊戲,都需要掌握多個兵種搭配的方法,低風險投資者也需要合理搭配自己的資產,並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持倉比例。 


股性投資品種包括股票型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分級基金B類、股票套利、股指期貨、B/H股,他們的特徵是現金流不固定,價格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經驗業績,通常價格波動較大,與股市的上漲或者下跌有直接關聯。

債性投資品種包括現金管理、債券、分級基金A類、債券型基金(包括封閉債基和開放債基),他們的特徵是現金流固定,和企業的經營業績無關(其中信用債要求企業不能破產),價格取決了市場利率,通常價格波動不大,與股市的上漲或者下跌沒有直接關聯。

可轉債兼有股性投資和債性投資兩個特徵。

股性投資品種和債性投資品種的搭配,需要對股市的估值和市場利率有大致的判斷,可以將投資機會分為四個象限,如圖6-2所示。

 

低风险投资(四十一、资产搭配——股票和债券)


6-2股市估值與市場利率的週期循環  


    一、象限1

當股市處於低位,但市場利率處於高位時,例如2004年和2013年,股市通常會受到高市場利率的壓制,很難有較好的表現,此時較好的策略是配置較高比例的債性品種,保持投資組合以債性為主,這個階段可轉債的價格通常會被壓的較低,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進攻性,那麼股性主要用可轉債來提供,並用少部分資金參與純股性投資品種的套利。 


二、象限2

當股市處於低位,市場利率也處於低位時,例如2005年年中,2008年年底,此時股市通常處於大行情的前夜,而債券價格已經漲的很高,較好的策略是配置較高比例的股性投資品種,降低債性投資品種,而可轉債更偏向進攻型配置。

三、象限3

當股市處於高位,市場利率仍然處於低位時,例如2006年-2007年上半年,2009年-2010年,此時股市正處在牛市主升浪中,持倉仍然應該以股性投資品種為主,但可以逐步降低倉位,債性投資品種可逐漸增加。

四、象限4

當股市處於高估位置,市場利率處於高位時,例如2007年下半年-2008年上半年,2011年上半年,此時股市一定到了牛市的末端,應該迅速減少股性投資品種,並轉移到債性投資品種,由於牛市末端市場亢奮,新股申購也是很好的投資手段。

通常市場會按照像限1-象限2-象限3-象限4的順序進行循環,對應的是美林時鐘週期的衰退-復甦-過熱-滯漲四個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63

關於投資培訓的一點想法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2uwi5.html
 
自從去年11月選擇了自由職業,一下子空餘時間多了很多,我也考慮未來自己的職業規劃,畢竟財務自由不是什麼都不干,而是有自由的時間,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朋友邀請我做一些理財方面的講座,我覺得低風險投資的培訓還是我比較喜歡的。有些人損我,說我好為人師,可能我真是這樣的人。
   
   我開始對投資培訓是有些牴觸的,一方面我的知識都來源於互聯網,可以說是免費獲取的,所以對收費的商業行為不是很認同,另一方面也是現在的投資培訓產業太爛,大部分都是技術分析,所謂的伏擊漲停,但我認為這根本沒有可複製性,邏輯上都講不通,教育如果沒有了可複製性,那就是純忽悠。

   互聯網是眾籌平台,大家一方面貢獻自己的知識,另一方獲取別人的知識,在於很多高手的交流中,我也獲益匪淺,但是這有一個過程,我最早是投資小白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疑問去問別人,論壇上熱心的人很多,也通常會回答我,但是回答都很簡練,我也不能指望別人給我詳細的解釋,給我把來龍去脈都講清楚,只能自己一點點的去琢磨,當然也會漏掉許多的機會。

   現在我網上的粉絲比較多,也有很多人問我問題,我通常能回答都會回答,但是如果有人追問我,你為什麼會這樣分析?你怎麼去發現這些關鍵點的?我就沒辦法再回答了,因為說來話長,我哪裡有時間去解釋從猿如何進化到人的完整過程,或者我的發帖都好幾個月了,又有人追問我邏輯,那我也沒興趣回答了,時效性已經過了。
實際上論壇的討論都是這樣的,對討論雙方都有價值,討論才有基礎,否則就是純看心情,我今天心情好,閒得很,也不想出去玩,那我會解釋一些基礎問題,否則肯定沒興趣回答這些基本知識。這就是免費商業行為的特點。

   所以收費的商業行為也是合理的,如果沒有出版社約我寫書,我可能很難堅持把《低風險投資系列》寫完。而出版社約稿後,雖然做出版行業的人都知道作者拿不到什麼錢(版稅只有8%),但為了對得起買書人的錢,我也要努力把書寫的物有所值。而為了準備這次線下的債券投資培訓講座,我準備了24頁的講稿。

   單純就低風險投資這塊,可複製性是很強的。我認為格雷厄姆是最早的低風險投資踐行人,格雷厄姆的幾個學生,最終都是投資高手,而技術派的選手們,很多自己都不能善終,更別說徒弟了。因為低風險投資的核心是分析,通過分析,最終將盈利的數學期望最大化,這就類似二叉樹模型,需要不斷的剪枝,來提高賺錢的可能性。這種分析,有的是找機會,有的是少踩雷,而分析是可以量化的,既然能量化,也就具備了可複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9

再談財務自由!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30189784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天,看到太多的人對股市致富抱太大的期望,並且把股市致富當成財務自由的唯一的路。雖然我們家庭很大一部分財富是從股市中獲得的,並且依靠股市實現了基礎的財務自由,但我還是要談談對財務自由的新看法。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期望35歲前或者40歲前就有能力提前退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當然,任何國家能實現這一點的肯定是少數人,想實現這個目的,大致有以下幾個方法。

1、創業
我認為這個是達到財務自由最快的路,還是創業。微軟CEO比爾蓋茨35歲身價25億美元,谷歌CEO拉里佩奇35歲身價166億美元,FACEBOOK CEO扎克伯格30歲身價接近300億美元,可以說火箭速度實現了財務自由,就算再牛的投資者,也無法與之相比較,而股神巴菲特也是60多歲以後,財富才接近這樣的數量級。
中國也一樣,騰訊的馬化騰,盛大的陳天橋,京東的劉強東,也都在35歲前實現財務自由,聚美優品陳歐,30歲身價已經超過10億美元
當然,上面提到的都是創業頂級的人,也有很多創業做的很一般的人,也許沒有上市,但是被某個上市公司收購,馬上就是幾千萬或者幾億的身價。

2、跟大哥創業
前面提到的公司,即使你不是創業者,你是這些公司的前100名員工,那麼也基本能實現35歲歲前財務自由。

3、投資

假設500萬財務自由,22歲畢業的學生,工作3年攢出50萬元,然後職業投資10年10倍,那麼35歲夠500萬。如果初始本金只有10萬,那必須10年50倍才行。

1-2-3相比而言,股市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是最難的,尤其是過早選擇職業投資的年輕人。

以我自己的經歷而言,2002年工作,畢業後夫妻雙方的工資還是挺高的,就這樣也是過了10年後才差不多到達財務自由。坦白說,我不是成功者,我年輕的時候工作不是很拼,也是一直想著靠投資財務自由,直到2010年,我才意識到職場上也不能太荒廢,努力拚了一把,確實很有效果,後面2年我的工資收入翻倍了,但拼的有點晚了,由於那段時間對投資的疏忽,導致2011年收益較大回撤,虧的錢是年工資的好幾倍。正是由於資產規模夠大了,所以我決定了後面自由生活,一方面依靠低風險投資,保證沒有職場現金流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另一方面,將自己解放出來,我也可以從事一些高風險的行業,我這裡所說的高風險,是指放棄穩定的30萬年薪的工作,而從事未來不確定的,有可能沒任何收益,也有可能改變我生活的一些事情,比如我花時間寫了一本《低風險投資之路》的書。

我在股市投資方面還是有些天分的,也實現了10年12倍的收益, 但即使如此,那些創業公司拿到期權的中層人員,仍然完勝我,這裡不是我要和他們攀比,這完全是實事求是的敘述,所以剛畢業的年輕人,即使你們想財務自由,也沒必要非走這條路。

為什麼我推崇低風險投資,因為低風險投資能最好兼顧投資和實業,如果我一直做高風險投資,家庭資產過山車,我可以肯定我將無心工作了,正是因為做的是低風險投資,所以我職場11年雖然沒做到很優秀,但也不落後他人。

所以,真建議年輕人把精力重點放在職業上,投資低風險就行了,這樣更容易實現財務自由。當然你覺得自己天分特別高,那也可以做職業投資者,不過我認為,優秀的職業投資者,就去做私募,通過幫別人賺錢來增加自己財富增值的槓桿,這和創業者拉天使投資一個道理。

自己沒多少本金,還想著單純靠自己的錢滾雪球就實現財務自由的年輕人,還是醒醒吧。我2007年看到很多股神,有人2萬元炒股炒到60萬,1年30倍收益,厲害吧,但那又如何呢?也就是其他人1年的年終獎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