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投資培訓的一點想法 david自由之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2uwi5.html
 
自從去年11月選擇了自由職業,一下子空餘時間多了很多,我也考慮未來自己的職業規劃,畢竟財務自由不是什麼都不干,而是有自由的時間,自由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朋友邀請我做一些理財方面的講座,我覺得低風險投資的培訓還是我比較喜歡的。有些人損我,說我好為人師,可能我真是這樣的人。
   
   我開始對投資培訓是有些牴觸的,一方面我的知識都來源於互聯網,可以說是免費獲取的,所以對收費的商業行為不是很認同,另一方面也是現在的投資培訓產業太爛,大部分都是技術分析,所謂的伏擊漲停,但我認為這根本沒有可複製性,邏輯上都講不通,教育如果沒有了可複製性,那就是純忽悠。

   互聯網是眾籌平台,大家一方面貢獻自己的知識,另一方獲取別人的知識,在於很多高手的交流中,我也獲益匪淺,但是這有一個過程,我最早是投資小白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疑問去問別人,論壇上熱心的人很多,也通常會回答我,但是回答都很簡練,我也不能指望別人給我詳細的解釋,給我把來龍去脈都講清楚,只能自己一點點的去琢磨,當然也會漏掉許多的機會。

   現在我網上的粉絲比較多,也有很多人問我問題,我通常能回答都會回答,但是如果有人追問我,你為什麼會這樣分析?你怎麼去發現這些關鍵點的?我就沒辦法再回答了,因為說來話長,我哪裡有時間去解釋從猿如何進化到人的完整過程,或者我的發帖都好幾個月了,又有人追問我邏輯,那我也沒興趣回答了,時效性已經過了。
實際上論壇的討論都是這樣的,對討論雙方都有價值,討論才有基礎,否則就是純看心情,我今天心情好,閒得很,也不想出去玩,那我會解釋一些基礎問題,否則肯定沒興趣回答這些基本知識。這就是免費商業行為的特點。

   所以收費的商業行為也是合理的,如果沒有出版社約我寫書,我可能很難堅持把《低風險投資系列》寫完。而出版社約稿後,雖然做出版行業的人都知道作者拿不到什麼錢(版稅只有8%),但為了對得起買書人的錢,我也要努力把書寫的物有所值。而為了準備這次線下的債券投資培訓講座,我準備了24頁的講稿。

   單純就低風險投資這塊,可複製性是很強的。我認為格雷厄姆是最早的低風險投資踐行人,格雷厄姆的幾個學生,最終都是投資高手,而技術派的選手們,很多自己都不能善終,更別說徒弟了。因為低風險投資的核心是分析,通過分析,最終將盈利的數學期望最大化,這就類似二叉樹模型,需要不斷的剪枝,來提高賺錢的可能性。這種分析,有的是找機會,有的是少踩雷,而分析是可以量化的,既然能量化,也就具備了可複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