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風險投資(四十、我們在賺誰的錢)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9606218
股票市場風雲變幻,有人盈利有人虧損,但是大多數低風險投資者是賺錢的,那麼我們到底在賺誰的錢呢?

1、上市公司

不論是上市公司發行債券,還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都是我們將錢投給了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會給我們相應的回報。買入債券能獲得固定收益回報,只要上市公司不破產,就必須每年支付利息。買入股票則是獲得權益收益,需要與公司同舟共濟,共擔風險,但正因為如此,股票的回報率也會高於債券。

從上市公司身上賺錢,獲得超額收益的最佳方式是成長股的投資,例如投資者在2004年騰訊公司上市時買入股票,10年的總收益率達到了100倍,2001年貴州茅台上市時買入股票,13年的總收益率也有幾十倍。如果您找到了一家偉大的公司,那麼您的收益率會遠高於股市總體的投資回報率。

由於上市公司之間是競爭的,部分上市公司賺取了超額收益,必然有部分上市公司賺的錢達不到平均水平,甚至還有很多上市公司虧損,這好比非洲大草原中,聰明的狼加入到最有戰鬥力的狼群中,然後跟隨著狼群去涉獵,當狼群的戰鬥力不再時,他們就退出這個狼群,加入到其他更有戰鬥力的狼群中作戰。

但是按照有效市場理論,當人們都知道一家公司是好公司的時候,價格已經貴了,而且挖掘成長股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低風險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身上不應該有過高的期望值。

2、市場衝動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很容易在某一段時間出現集體性的行為。例如在經濟上升時期,投資者經常會過於樂觀,從而導致股市不斷上漲,而股市上漲又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市場,此時貪婪矇住了人們的雙眼,大家都以為股市是搖錢樹,可以很容易賺取暴利,這導致市場估值不斷升高,而人們也會為漲的很高的股價尋找各種理由去自圓其說。而到了經濟下行時期,投資者又會過於悲觀,從而導致股市不斷下跌,而下跌本身又會讓人們對未來預期更加的悲觀,此時恐懼抓住了人們的心臟,市場內的人沒有信心買股票,而市場外的人看股市一直賠錢,也不願意進入,最終資金不斷流出,導致市場估值不斷下降。

每年10月份,非洲大草原上就會上演一場角馬大遷徙的壯觀場面,每年有幾十萬隻角馬橫渡馬拉馬拉河,他們為了到達對面的豐茂大草原,吃上鮮嫩的綠草,不顧河裡成群的鱷魚奮力向前。有不少角馬不幸被鱷魚咬住吃掉了,但令人驚訝的是,河上的角馬死屍堆積如山,鱷魚吃都吃不完,大部分角馬是自相踐踏而死,只有少部分是被鱷魚吃掉了。

股市中的散戶以及機構,大部分是橫渡馬拉馬拉河的角馬群,他們為了賺錢奮勇向對岸狂奔而去,但是遇到危險又自相踐踏,恐慌性拋售,最終導致財富的灰飛煙滅,但另一方面也保持了股市的生態平衡。

低風險投資者應該做馬拉馬拉河裡的鱷魚,等待角馬群的到來,然後吃掉那些自相踐踏的死角馬。

角馬渡河可能每年只有一次,低風險投資者想依靠市場高估和低估的週期變換賺錢,機會也不會很多,參考上證指數的K線圖,即使投資者做到上漲的年份保持和大盤相同的漲幅,下跌的年份保持空倉,那麼整體的年化收益率也僅能從10%提升到20%,空間並不是很大。另外即使當市場低估時,投資者過早買入也可能大幅虧損,就好比心急的鱷魚衝到狂奔的角馬群中捕食,結果被角馬踐踏而死。高估的時候賣出,則更難預測,因為您根本不知道還有多少角馬在呼嘯而來,如果您過早的休息了,可能也就錯過最豐盛的美餐。

3、心理誤區

很多股民嘴邊常掛的一個詞彙,叫做「套牢」,在他們的心目中,套住並不是虧損,股民的嘴邊還有一個詞彙,叫做「割肉」,從字面意思看,就知道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也就是說當他們在賣出股票的時候,心都是在淌血的。

金融資產本來就是流動的,虧損就是虧損,和投資者是否賣出沒有任何關係,48元買入中國石油的投資者,不能因為自己不賣出股票留給孫子就自以為沒有虧損,而那些24元將中石油割肉賣出的投資者,實際的虧損幅度遠小於現在還持有中國石油的套牢者們。

關注成本價是投資者最大的心理誤區,每當有人問我,「這個股票我是多少錢買的,現在我該怎麼辦?」,我都會說「您多少錢買的和這支股票有關係嗎」,股票不會因為您買入成本的高低上漲或者下跌。

由於大多數人存在「成本價」的心理誤區,這給低風險套利投資者很多機會。例如當股市在高位橫盤很久回落的時候,很多人被「套住「後本能的想法是趕緊補倉降低成本,這樣解套就容易了,所以封閉式基金這樣的折價品種,此時的折價率會收窄,極端情況甚至出現溢價,這是因為」套住「的投資者在補倉,希望能降低成本賭反彈。而當股市熊了很久開始上漲的時候,大多數高位買的人已經」割肉「離場了,而在熊市底部買入的投資者,看到股票價格超過了自己的成本價,會出現見好就收的決定,此時封閉式基金這樣的折價品種,折價率反而會擴大,因為很多人漲了一點就趕緊賣掉兌現利潤。

所以低風險投資者一個很好的策略,就是在確定性利好出現後入場收購,就好比一個古董收藏者在舊貨市場淘到一個古玩,可能只花了100元,但是經過專家鑑定是真品,市場上同類的古玩價值1萬元,聰明的投資者會從這個古董收藏者手中以5000元收購,然後拿到市場上以1萬元賣出,此時那個古董收藏者也會很開心,因為他賺了50倍的利潤,已經賺夠了。

很多換股套利的投資品種,在換股上市前有人甚至在「保底價「附近賣出,很大的原因就是前面的投資者已經賺到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後面雖然還有很大的利潤且風險很小,但是場內的投資者基於見好就收的心理選擇賣出,而場外的投資者看到別人已經賺了很多,心態上會受股票走勢的歷史成本所影響,而很難下決心買入。

很多時候股票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也和持股成本的心態有關,因為當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提升導致股票價格上漲時,由於獲利盤大量湧出,使得股票上漲的幅度達不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提升的速度,反而當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下滑導致股票價格下跌時,由於場內的虧損盤不願意賣出,甚至「攤低成本價」這種心理誤區的存在,使得股票下跌的幅度達不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下滑的速度。所以從微觀層面分析,上漲的股票有可能是被低估的股票,下跌的股票有可能是被高估的股票。

投資者還有一個心理誤區,就是喜歡交易、害怕停牌。封閉式基金封轉開停牌前,年化折價是最大的,換股套利停牌前買入,資金的使用效率是最高,這都是因為大量的投資者不願意手中的投資品種失去暫時的流動性而提前賣出。

通過停牌來套利,就類似我們在開當鋪,心急的投資者將馬上停牌的商品低價當給我們,復牌以後又以較高的價格贖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