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月6號 元征科技調研紀要 Haris_Huang

http://xueqiu.com/7724837100/28067917
提示:內容為公司訪談紀要,部分未經深入證實,不可投資建議,筆者寫稿期間內並無持有元征科技(2488.HK)的股票。純屬興趣,記錄一個有趣的故事。

$元征科技(02488)$ 原本是一家沒啥亮點的公司,生產著汽車檢測及維護的設備,銷往中國80%的汽修廠(全國約39萬家),以及海外的維修廠。2012年銷售6億人民幣,虧損4400萬,2013年中期銷售3.2億,淨利潤2百萬。但近期因發佈了最新的在線診斷設備Golo,意圖搶佔汽車上網的端口,引起了股價的風起云湧。

查看原图

公司的新產品Golo包括一個數據接口(左)和一個數據終端平板電腦(中),替代了原來的診斷儀器(右),作用都是診斷汽車的電控系統故障。雖然看起來只是將有線便無線,但其實它同時完成了兩個轉變:電控系統數據的實時化以及網絡化,而這兩個轉變又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了。

查看原图
首先,實時化的電控系統數據做到以往的檢測設備做不到的幾點應用:1)最及時地排除故障,讓用戶心理有保障;2)遠程故障處理,通過APP與維修廠進行聯繫及排除故障;3)讓用戶清楚故障,消除了與維修廠或4S店之間的信息不對稱;4)記錄電控系統信息,為保險公司的保單提供數據支持,杜絕騙保的行為;5)記錄汽車的健康狀況,為二手車交易提供公信力數據。這是Golo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也是公司原本的優勢所在。它擁有中國39萬汽修廠中80%的合作關係,它要做的只是進行原有產品的更新換代,但獲得的可能是數百萬車主的網絡用戶。

其次,汽車的觸網必定是日後新車都會涉及的變革領域,但Golo的產品卻讓現有的存量汽車都提前觸了網。它將與聯通合作,推出6G容量100元的套餐,數據接口一插上汽車就會自動啟用,一來讓汽車變成一個wifi的發生源,二來把汽車的電控系統連接到網絡,方便用戶通過APP與汽車進行互動。作為一個wifi的發生源,它的價格比聯通的其他3G套餐是要優惠許多的,這是一個吸引人的地方;而它將汽車的電控系統連接到了網絡,便衍生出了像網絡遙控空調、感測燈窗尾箱關閉情況、防盜、行車記錄、路況分享等網絡功能。

做到了以上兩點,Golo也許可以通過圈到的汽車電子系統網絡用戶,拓展到其他與汽車相關的網絡服務裡邊。這就類似於奇虎通過PC端的安全領域的佔位,垂直擴張到瀏覽器、頁面導航和搜索業務一樣。

公司目前在進行密集的產品發佈會,準備在4月份開售產品,期初的贏利點會在數據終端平板電腦的銷售上邊,賣給汽修廠,每台在5000元左右,2014年的目標是20萬台,大陸10萬台,海外10萬台,當然這相當一部分只是舊設備的一種替代。同時Golo會和各種渠道進行合作,向車主推廣自己的免費數據接口。數據接口的成本大約在200元左右,加上贈送的上網卡100元,會形成公司初期推廣的主要成本。2014年6月希望推廣到50-80萬台車,年底希望推廣到300-400萬台車。這是一個巨額的推廣費用,會聯合其他小夥伴一起眾籌。

但這裡讓人產生疑問的是,Golo會怎麼樣讓維修廠、車主和保險公司接受公司的產品?怎樣進行推廣?怎樣分攤初期的推廣成本費用?又是怎樣盈利的呢?

公司提到,汽修廠通過實時與車主連線,能夠維持長久的服務關係,即時的推銷服務和產品,同時因面臨著一個不用就落後的局面,所以維修廠有利益和動機去使用Golo的產品。消費者則免費地獲得了車載wifi源(贈送的6G用完後可續費使用),又能實時瞭解車的故障和對電控系統進行網絡控制,何樂而不為呢?保險公司就更有動機去推動這事了,因為行車的狀態信息不全,一直是困擾著汽車保單的重要問題,如果能夠推廣實時云端汽車數據,即便只是電控系統,也是極具效果和意義的,所以保險公司更有動力去推動這事情。因此,公司預期會通過維修廠、保險公司甚至是出租車公司去推廣自己的終端平板以及數據接口,同時讓這幾方共同出錢,爭佔車主用戶。而公司的盈利則主要將來自於初期的終端平板的銷售以及後期的服務增值費用。

如果這個故事能夠最終講圓,那麼公司的估值將從一個設備製造商,一躍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服務運營商。而目前公司也在深圳科技園建設了一支200多人的互聯網團隊,努力實現轉型,今年的目標是擴張到400人的團隊。目前公司的市值是14億人民幣,而它面對的用戶將會是中國上億的車主以及每年上萬元的維修和服務增值費,現象的空間還是蠻大的。

這就是最近香港股市上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短短兩週內催升了1倍的股價,資本市場從來就是一個貼現故事和等待兌現的地方。雖然在交流的過程中,公司對於如何推動故事的演繹,依然有點懵喳喳,好玩的是投資人的想像力總是要遠遠地超越管理層的,猶抱琵琶方露眉銷,市場便已投下了選美的一票。

元征的故事很生動,但仍有許多的疑點在等待見證奇蹟到來的時刻,會不會又從洞里拉出一條法國面包就不得而知了。首先,公司的管理團隊是否會有互聯網的思維來進行公司的轉型,我表示很擔心,從傳統製造業轉到移動互聯網上是個挺大的跨度,雖然公司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絡科技團隊,但是否能成功轉型尚是個迷;其次,產品的市場接受速度可能不如管理層想像那麼樂觀,產品體驗是否足夠吸引人,維修廠和保險公司是否會像想像中一樣肯合作都不得而知。再者,公司為了完成今年400萬輛汽車的佔有量,需要送出去400萬個數據接口,每個接口成本在300元,就需在接下來8個月裡燒掉12億人民幣,小夥伴們是否願意掏錢,公司在股價暴漲下可能得配股融資,融多少,燒多久都是個問題。最後也是長期最堪憂的,蘋果的CarPlay等系統往後逐步佔領新車的電控系統,就沒有Golo什麼事了,長期裡怎麼跟這些主流互聯網公司爭搶新車的終端入口,是個最大的挑戰。

最後,參與調研的小夥伴們的看法是,元征科技(2488.HK)算是二級市場上一個不錯的天使投資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72

探密機構調研那些事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28366341
為了進一步探究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奧秘,本期我們邀請到了萬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海先生,擁有19年證券投資經驗的他將用親身經歷,儘可能地還原調研的本質,讓投資者清晰的瞭解調研那些事。
  《紅週刊》:有些公司會有大批量的機構集體出動調研,這是為什麼?
  林海:我們稱這種形式為聯合調研,一般比較熱門的公司才會出現此現象,但並不意味著質地就很好。聯合調研其實意義並不大,多是由券商研究所或者行業研究團隊組織,參與人數眾多,但實際效果並不好,調研形式流於表面,實質問題不會反映得很透徹。
  《紅週刊》:你們在選擇調研對象方面是否會有一定的標準?
  林海:我們選擇的調研對象一般是「有所求」的上市公司,高層在回答問題時會比較細緻,更有意願詳細解讀公開信息中「隱藏」的信息。說是「隱藏」其實也很正常,每天面對那麼多行業,對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的深層次意義及某種併購,或者新產品研發所帶來的影響沒有敏感度。而與真正的業內人士,尤其是靈魂人物和決策者交流,更容易瞭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市場環境、遠景價值。
  《紅週刊》:那麼上市公司在什麼時候會「有所求」?
  林海:上市公司「有所求」的時候很多。比如,公司大股東需要減持時會希望股價上漲,所以傾向於披露利好的信息。再比如,公司需要再融資、定向增發或者以前不注重品牌和市場形象宣傳,管理層調整後風格改變。這時候,董事長通常親自出面接受機構調研,溝通時也會比較耐心。
  《紅週刊》:您對於調研公司的規模是否會有一定的偏好?
  林海:對於調研公司的規模,我們也是有所選擇的。一般會比較青睞中小型公司,通過評估市值在50億元以下。這些企業都要嚴重依賴靈魂人物,多數是董事長甚至實際控制人。此外,他們的心思放在經營層面上會多一些,比較關注公司未來的發展,既有戰略層面的,又不乏實操層面的。
  《紅週刊》:調研過程中最為關心的是哪些問題?
  林海:我們一般關心以下幾個問題:公司目前所處的行業位置、未來經營發展戰略、新業務是否會產生增量、市場突變後老業務能否有新的附加值、行業未來整合的方向和挑戰、公司的差異化競爭等。
  《紅週刊》:跟公司高層交流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林海:首先,我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去約見公司高管,最常見的方式是通過券商相關部門。如果見不到董事長,除非一些特別感興趣的公司,否則我們很少去。具體調研時,一般要看公司高層所敘述的內容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有沒有誇大事實或者過於保守,以及是否存在一定的誤導。此外,還要通過自己對行業的瞭解,多種渠道評估多長時間才能兌現。
  《紅週刊》:在您曾經調研過的公司中,能否給我們舉些例子講講?
  林海:我們兩三年前調研過的拓日新能,當時發現公司高層描述的對太陽能電池市場前景評估過度樂觀,就沒有貿然買入。然而調研之後不久,歐盟對國內太陽能行業產品進行反傾銷,同時大幅降低補貼,該公司股價就一路走低。
  《紅週刊》:您此前調研的個股多數屬於什麼風格?
  林海:我們習慣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而且多半是冷門股。就像去年參與特發信息的定向增發,我們一個月前剛減持完。當初發現公司由於歷史原因,很少有賣方機構關注。作為老牌國企,因為主營業務與外方合資導致變為外方股東的提款機,錯過前幾年光纖大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合資公司歷史原因的解決,公司回購所有外方的股權,全力發展公司主營業務,募投項目投產快,工業地產發展逐步成熟,雙驅動的增長確保公司未來一年30%的成長預期。
  通過與高管的多次交流,我們發現公司管理層甚至大股東集團公司的領導低調務實,做的多說的少,對未來的發展路徑規劃清晰有效。研究後最終我們認為,去年年初是公司一個拐點,未來一年將會帶來確定性的投資機會。果然,我們參與特發信息的定增後,股價一路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5

草根調研18:週期類民企貸款損失率超8% 陳瑞明

http://xueqiu.com/2650893361/28356144
摘要:
銀行1%不良率與直觀不符,調研國企「二銀行」發現,週期類民企的貸款損失率超8%,關注+不良率達20%,且有擴散趨勢。透視宏觀共性是經濟回落、價格下跌、企業短借長投、高槓桿。信用風險具有普遍性,差異只是誰不受金融保護,誰先暴露而已。不應低估銀行股、信用債的長期潛藏風險。

1、立題:銀行1%不良率與直觀不符,從「二銀行」探真。

信用風險是今年我關注的若干重要問題之一。目前披露的銀行不良貸款率1%,嚴重與直觀不符。中國上一次「政府運動式放貸款」是98年為國有企業破產兼併投放信貸,至2002年底上市前夕,銀行業不良率達25%。目前商業銀行的「還舊借新」操作,很容易隱藏真實的不良率。

國有貿易企業,從銀行借入低廉資金,再貿易融資給民營企業,充當「二銀行」角色。由於其不具備「還舊借新」功能,可據此洞察實體經濟真實的不良率。


2、「二銀行」介紹:國企為民企提供貿易融資。

「二銀行」模式:民企A向民企B採購一批原料,商定價格1億元,現金付款。A為緩解資金壓力,尋找貿易國企「代採購」。貿易國企先支付1億元給B,原料入倉。隨後A根據生產安排,分批向貿易國企現金提貨,3個月後累計支付1.02億元。這樣銷售形式變為「B—貿易國企--A」。而本質是金融服務,即:國企提供貿易融資,收取2%的毛收益(也稱代理費)。民企A間接獲得銀行信貸支持。

「二銀行」的毛利率:一般一個貿易融資項目週期3個月。如果貿易國企以自身授信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收費1.2%-1.5%(三個月)。如果自身墊資,收費1.2%/月,年化14.4%,扣除銀行貸款成本,毛利約7%。可見,無論是承諾匯票還是墊資,毛利都在6%-7%之間。形式差異不大,本質是借體制內金融資源、和國企信用來創造利潤。

貿易融資客戶群體:貿易融資和常見的「影子銀行」不同。它需要真實的貿易背景,即需要有真實的進項、銷項發票,並繳納增值稅。所以房地產項目不做,政府基建項目不做。主要客戶群體是工業原料的經銷商、製造商。由於近年銀行對「兩高一剩」行業限貸,這些行業自然成為貿易融資的重點客戶(但不限於此)。貿易融資由來已久,但2009-2011年是大發展年份,這與國內信貸政策調整直接相關。


3、調研:週期類民企貸款損失率超8%,關注+不良率20%,且有擴散趨勢。

樣本具代表性:調研某貿易國企,年貿易融資總額60億元,存量墊資規模20億元左右(一個採購融資項目週期3-4個月,所以資金周轉率3-3.5倍)。涉及客戶數約200家,基本為民企。涉及主要行業包括:有色、化工、鋼材、石材、木材等。該樣本能典型反映週期性行業的民間經濟真實狀態。

經營性逾期率40%:在20億元貿易墊資中,約8億元出現逾期,逾期率40%。涉及客戶近20家,逾期客戶比例約10%。但這種逾期以往多屬於「安全範疇」。因為貿易融資期限短,3個月後,經銷商發現原料價格下跌,往往會延遲提貨,延遲銷售,造成賬目上逾期。一旦行情回暖,經銷商很快就會現金提貨,平倉融資。此類經營性逾期由短期價格波動造成,由於貿易融資有足額貨物抵押,並有20%保證金,整體風險可控。但前提是貨物價格不要出現持續、大幅下跌。

「關注+不良」率20%:上述逾期中,約4億元超過90天,進入訴訟程序。參照銀行口徑,可認為是「關注+不良」率達20%。該比率從去年至今上升很快,主要原因是:一、價格持續下跌。如材料價格下跌超過保證金20%的幅度,再加上罰息因素,經銷商可能乾脆就不要貨了。二、短借長投。部分客戶從周轉快的製造、經銷主業轉投到房地產、礦產等長週期項目,資金沉澱,造成短期經營資金周轉不開。

損失率超8%:上述訴訟中,公司評估約有1.6億元的標的拿不回本金。按照銀行口徑,可認為是貸款損失率8%。本息損失與極端風險有關,例如倉單重複抵押,或客戶存在其他隱性負債被要求清償。考慮到該數據不包括去年的鋼貿損失,以及訴訟中其他標的不可能足額清償,實際損失率超過8%。

風險呈擴散趨勢:回顧歷程,2009-2011年是國企貿易融資的爆發年,行業內賺的盆滿缽滿。2012年開始出現風險,風險點集中在鋼貿領域(其實民間高利貸2011下半年就出現風險了)。但2013年至今,反饋是各行各業的風險點增加,如化工、木材、石材,甚至食用油,呈現「由點到面」擴散。目前公司策略回歸謹慎。


4、分析:信用風險具有宏觀共性,差異只是誰暴露而已。不應低估銀行股、信用債的長期潛藏風險。

透視貸款違約的共性:1、經濟不好,產品價格持續下跌;2、企業短借長投,影響經營性資金周轉。3、資金等各方面成本壓力大,企業抗風險能力不如從前,尤其是資本金少,高槓桿企業。

信用風險的廣泛性:雖然8%的貸款損失率指向的是週期類民營企業,但其成因有宏觀共性。我相信,地方政府、高槓桿國企、房地產、銀行一樣存在同量級信用風險。例如我們在2013年初的《城鎮化透支與變局》調研中揭示,部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達一年可支配財政收入的8-10倍。信用風險的宏觀根源相同,差異只是表現形式,誰暴露,誰沒暴露而已。

哪類企業最容易風險暴露:1、民企。沒有金融資源保護,沒有「還舊借新」渠道,金融機構一收縮,首先砍民企。2、強週期企業。價格波動大,資產價格下跌直接衝擊抵押物價值。3、高槓桿企業。同一行業中,經銷商比製造商槓桿更高。所以看到鋼貿比鋼廠倒的更堅決。

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目前看:1、銀行股的資產質量風險遠未暴露。2、信用債風險剛剛暴露,不受金融保護的民企債首先撕開缺口。事情還未結束,不應低估長期潛藏風險。

未來變數:1、經濟再強拉高增長。2、宏觀層面的債務重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888

(乾貨)浙江醫改零差率調研紀要 蔬菜粥

http://xueqiu.com/1082097089/28807747
最近比較關心浙江實行的公立醫院零差率政策,昨天走訪了浙江在兩年前就開始先行試點零差率的醫院,和院長交流的相關情況如下供參考。另外有這麼幾個問題想和球友探討:1、藥品零差率到底是否會動搖醫院用藥格局,從院長角度該用的還是用,適當控制但不會管得太死,對中藥和輔助用藥的衝擊究竟有多大2、藥品零差率銷售推動醫院藥房外包動力,浙江目前是政策不允許,如果放開這塊的投資機會怎麼看3、醫改對醫生灰色收入這塊是否有影響。[想一下]這些是比較困惑的,各位有關注的點都可以交流

醫院概況:
二級甲等醫院 醫院床位860張 醫務人員數量1000左右 零差率現行試點醫院
目前醫院年收入在5億元,每年收入增長10%,結餘率在5%左右,實行零差率之後結餘率比零差率之前略高。醫院年就診量提高每年10% 醫務人員收入水平每年也是提高10%左右。

實行零差率前後藥佔比情況?
實行零差率前超50%,現在藥佔比基本在40%,今年目標達到38%。藥佔比降低主要是加成取消,在品種上稍微做了控制。用藥量上:單位個人用藥量減少,但就診量提高,用藥總量提高

人均看病費用變化?
個人看病費用下降,醫改以後農保下降20%左右,公費醫療下降10%。

醫院用藥結構?是否限制高價藥品使用?
零差率前後變化不大,對價格高的藥品控制還是會控制,但在平均費用能夠承受的、醫院能夠運營的情況下,還是要以醫療為主;我們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在自己能夠運營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審核醫療來降低成本,所以說在這方面有所管、但不是管得很死。

藥品零差率取消之後,藥品成為醫院的成本項?如何看待藥房託管,如果可以的話會不會做?
不是成本項,藥品加成取消但藥房管理人員還有藥品損耗還是有,這部分是虧本的。但藥房託管目前政策上不允許,但如果允許的話覺得這樣沒有必要。藥房託管無非是變相拿藥品的利潤,既然國家允許藥房託管那為何不能直接放到市場去談,增加管理人員和費用搞沒有必要,是改革越改越差。最好的是以前國家層面定價,定好之後放到市場,這是最符合市場規律的。

有沒有可能耗材和藥品醫院實行自主權採購,如果這樣藥價下降是不是很大?
本來是應該這樣的,從管理角度本來就是應該把權利放到市場。藥品價格和國際市場比較的話並不高,國內高是由於長期以來以藥養醫養成的用藥量高,養成多開藥的習慣。已經長期形成,要一下子改變有點難度。國外感冒、口腔炎去看病不開藥,國內這樣的話就說醫生不負責任。政府倡導的有關係,歐美一些國家,醫生不一定開藥但會推薦你適合你這種毛病的食品,是應盡的義務,但國內規定醫務人員不得向病人推薦保健品,只能開藥。這也是國家誠信體系問題,如果醫生可以推薦保健品,那保健品生產企業都去找醫生了

醫院自己做二次議價?
浙江從政策層面是不允許的,但是有些個別醫院私下在做,這邊基本是沒有的。

扣除藥品加成之後對醫院運營的影響?
對醫院運營沒有影響,醫改之後保障水平提高釋放出來的醫療需求導致就診量提升,醫務人員就更辛苦。保證醫院運營沒問題,但醫務人員必須通過超勞務獲得生產空間
醫院收入每年增長10%,每年增長都差不多。藥品實現零差率實際上是收入結構變化,其他沒什麼變化,原先是藥品加成但現在是醫療服務收費。

大醫院能夠通過跑量來維持正常運營,那小醫院是不是就沒有空間了?
  活不下去的醫院是因為沒有擴張的能力,因為量跑不上去。藥品加成取消之後靠跑量生存,量跑不上去的話就沒辦法了。醫院沒有一定的影響力,量上不去就不行。
小醫院相對來說困難一些,但這個量是靠保障水平提升之後釋放出來的,不是本來就存在的。比如醫改前100人,醫改後是130人,這30人裡大醫院肯定佔大頭,但小醫院也是有增量的。

照這個趨勢,醫改要減輕大醫院門診人滿為患的情況是有難度的?
  真的減輕要看政策,醫保控費要求降低平均費用,但又要求大醫院提高疑難雜症就診率,疑難雜症就診率提高就意味著平均費用提高,為了降低平均費用又要多看輕病人,這樣一來病人就不會少了。

醫院門診量每年提高10%,醫務人員收入也是提高10%,從本質上也沒有提高醫務人員收入?
醫務人員勞務價值太低是結症所在,但提高也困難,涉及利益再調整,要麼財政投入增加總量,要麼靠犧牲別人的利益。

您覺得現在醫改的主要問題是什麼,要通過怎樣的政策手段來改變?
理順扭曲的價格機制,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體現價值之後才能監管醫療行為。理順機制後才能對醫院合理監管,是前提,之後才能監管合理用藥、合理檢查,還有改變社會群眾就診行為。

過度用藥轉為過度檢查的風險?
風險肯定是有的,必須調整醫療人員勞務價值,理順扭曲的價格機制,才能走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

在這樣的體制下,醫生灰色收入的那部分還在?
灰色收入不好說,這個說不清楚。這個不屬於體制機制裡的問題

現在支持社會資本辦醫,有沒有可能改製成民營?
第一人民醫院可能性沒有了,其他公立醫院如果和政府談的好的話,改製成民營是完全有可能的。現在政府扶持民營,專門公司來投資好的地方管理比較專業,但是也有缺點就是和當地政府關係,談的條件上沒有當地出資投資。

和民營資本合作?
政策不允許,第一人民醫院受限制,不得與外來公司合作,包括設備投放。

如果政策允許的話,醫院自身角度對民營資本投資怎麼看?
政策允許的話,適當引入民營資本也是可以的,但一般來說處理比較難。因為政府出資的話,政府資本和民營資本參在一起的話,往往會有資本流失。現在要麼就是民營醫院、要麼就是公立改制,合資的形式沒有。接下來可能會有

對多點執業怎麼看?
中國現在這方面經驗不足,如果合理的多點執業對人才利用率提高,對醫務人員勞務價值體現有所幫助。現在我國醫療極大問題是醫務人員勞務價值沒有體現,帶來很多過度醫療和不規範操作。如果多點執業沒有一個很好的管理辦法那也不行

從管理層利益角度出發是怎麼看待多點執業的?是否會影響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
如果有合理的管理辦法總會有一個平衡點。國家現在只有指導性的政策,但缺乏真正的管理辦法。大的醫院也有品牌,如果醫生因為多點執業導致在所在醫院醫療服務質量下降受到解僱的話,對醫生以後去別的醫院就醫也會產生影響,所以到一定時候會達到一個平衡點,但是影響肯定是有的。

我們醫院對醫生的待遇對民營有多大?
估計高端人員收入比民營醫院低,低端人員比民營醫院高。民營醫院發展對醫務人員來說是利好的。

是否會導致高級醫護人員流失?
流失肯定會有,但最後也是平衡的。對於高級醫護人員來說,公立醫院和民營在平台和制度上肯定有差異,除了工資還有多方面因素。

現在的診療環境,民營醫院也不是很好做,民營醫院完全要規範操作,在服務和診療上超過公立醫院就意味著虧本,如果說服務和醫療技術上不是很規範的話,時間也長不了。現在公立醫院收費本身就很低,民營醫院空間就很小了。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相比主要是三個優勢:1、藥品,民營醫院藥品可以抬價2、低端人員的人力成本上比公立醫院要低3、管理上更精細,管理成本比公立醫院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12

復星調研紀要 邊緣地帶

http://xueqiu.com/1837878875/29605671
前段時間參觀了復星醫藥旗下的佛山禪城中心醫院和廣州南洋腫瘤醫院,分別與醫院負責人進行了座談。還在重慶藥友參觀了GMP生產車間和物流倉儲系統。

佛山禪醫:2013年10月復星醫藥旗下上海醫誠出資6.93億,收購佛山禪城區中心醫院60%股權,收購價格按照2013年淨利潤的13倍pe定價。2013年醫院收入為6.73億元,如果按照淨利率15%,則淨利潤為10095萬元。協議約定,2013-2015 年度,原股東確保禪城醫院分別實現淨利潤 9000 萬元、10800 萬元和 12960 萬元。

南洋腫瘤醫院:2013年9月,復星醫藥與廣州南洋腫瘤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投資1億,獲取50%的股權。

重慶藥友: 2002年成為復星醫藥的控股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早期較為成功的企業之一。主要生產新陳代謝領域、心血管領域和抗感染用化學藥品,重磅產品為阿拓莫蘭,可以被廣泛的用於肝炎和敗血病等,同時也可以作為化療,放射性治療,藥物中毒等的輔助性藥品,市場佔有率在50%左右。快速增長獨家劑型產品優帝爾,可被廣泛用於腦血管疾病,肝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和糖尿病併發症。

一、佛山禪醫

1、禪醫初印象

21日上午九點半抵達佛山禪城醫院,醫院新樓前面升起三面旗幟,其中一面為復星醫藥公司旗幟。門口是一座蓮花噴泉水池,醫院大廳中央是服務島,大廳的裝飾以復古的鏤空木窗楞與壁圖相間。牆壁圖畫以荷花為底,題:「禪者修心,醫者救人」!回望進入的門口,門廊上題有:「禪醫合一,身心健康」據說這八個字是台灣星云大師手書。在出入院辦理處的入口處,書有「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彰顯復星文化理念。大廳四周還分佈著多台自助機,除了自助門診繳費機,還有南方電網的自助機。

由醫院負責人帶領我們參觀了精進樓的內部結構。親自體驗了高端私人醫院的人性化結構佈局。總體構架為第一層為服務大廳,中西藥房,自選藥房,vip接待室和商業街。

各個病區分佈在不同樓層,每一樓層的病區都以新加坡和香港醫院為標本,病友進入該病區,首先進入會客廳,由護士長接待,問診後,進入治療區,治療區域有專門的護士站負責用藥等服務。住院部分標準病房(60元/天,2人間)和單人病房300元一天。可能會有治療套餐價格,平均每天病床可能是優惠甚至免費。

醫藥設備先進,其中醫院的動車系統,尤為值得一提,醫藥和樣本採集後,經過動車系統,直接運輸到所需的科室,護士站做處理。

商業街,為醫院一大特色,為病人就醫等待期間提供便利的服務,一些便民設備,比如中國南方電網的自助繳費系統,便民餐廳,花店等。

初步印象:從進入醫院的那一刻起,感受不到醫院壓抑的氣息,而是覺得像進入一家高檔酒店,而且帶著佛氣的酒店。

2、醫院概貌

醫院目前有三座樓,兩座老樓以綠色為基調,一座新樓名為精進樓(2010年動工,2014年5月使用)以紫色為基調。

綠色區域未來將以基本醫療為主,以基本醫保為服務對象。紫色區域將以高端醫療和私人醫療為主,以商業保險為服務對象。

3、佛山禪醫三寶

老三寶:

脊柱科(腰間盤突出):院長謝大志為首的專家團隊,也是醫院的創始人,從事骨科、脊椎外科臨床30餘年,對骨科各類疾病尤其在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症及脊椎失穩、滑脫、椎管狹窄和老年骨質疏鬆症等引起的慢性頸肩痛、腰腿痛、關節退行病變有豐富經驗和特長,是著名經後路椎間盤鏡專家,在國內本專業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和影響。

排石(泌尿科): 廣州飲食習慣,喝湯較多,造成結石患者較多。

生寶寶(婦產及兒科):每年新生寶寶7000——8000個,該科室收入佔醫院總收入比重為1/8。

新三寶:醫院規劃未來引進新三寶

糖尿病:7月份有引入專家入院,開設糖尿病專科。

腦血管:與中科院建立精準治療中心,引入神經內科,外科專家。

心臟科:醫院引進德國西門子先進雙源CT設備,該設備在廣東省為頂級設備,據介紹醫院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使用該設備。

4、禪醫的經營管理

禪醫股權結構為復星醫藥佔比60%,剩餘40%為醫院的主治醫生持股。醫院醫生的管理以股權為激勵,和業績做考核。醫院的經營理念:「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病人的滿意度是衡量我們服務的唯一標準。

醫院就是一個平台,院長為醫生服務,醫生為病人服務。通過高效的管理,為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醫生的自身使命感和自豪感。通過高質的服務,為病人提供滿意的治療效果。好的平台吸引高素質的醫生,醫生的專業水平,為病人提供滿意的療效,滿足更多的患者前來就醫。醫院對未來發展有葵花計劃,即不斷引進各專家進入醫院,提供設備和平台,靈活的利潤分成方式。引入科室採用獨立財務核算,醫院收取一定的淨利潤比例(大約在4-6成),目標是做大蛋糕,強化各科室的發展,以達到協同效益結果。

醫院產業規劃。2008年,醫院提出「一院三區」擴建規劃。按規劃,整個醫院將分為三大醫療服務區——以原舊院址700張床位為主的基本醫療區,主要滿足社保工作、社區服務和基本醫療;新建綜合大樓的高端醫療區,主要提供個性化VIP服務和搭建高水平專家精品專科平台;三期規劃五星級老年俱樂部的老年醫學區,將為未來老齡化社會探索高端養老新模式。

經營收入:禪醫年診療人次200萬人,出院人數3萬多。醫院去年收入6.73億元,其中藥品收入佔比在1/3,一般醫院收入藥品佔比在80%,佛山市要求藥品佔比在45%。醫院診療費收入佔比較50%以上,較國際診療費佔醫院收入比重80%,仍然有發展空間。

5、佛山禪醫與復星的協同發展

佛山禪醫財務總監是復星醫藥投資團隊的項目參與人,醫院將嚴格按照復星的財務標準進行核算。

復星醫藥收購GSP醫藥銷售公司,未來在醫院用藥直接採購方面,提供有利平台。

復星的醫療資源進駐佛山禪醫,和睦家談判進入佛山禪醫的高端醫療區,醫院開設美容整形科室,將引進以色列飛頓激光器。

復星醫藥將以佛山禪醫為平台收購下面的一級二級醫院。

二、廣州南洋腫瘤醫院

廣州南洋腫瘤醫院是一家腫瘤專科醫院,創立之初,主要為東南亞華裔提供腫瘤治療服務,目前已經開始面向國內病人開放部分病區。醫院是廣東省直屬機關公費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廣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目前床位數約121張,開放床位60張。

醫院構架為別墅式庭院,分國際部和國內區兩片,國際部屬於高端區,病房的入住率較低,但貢獻收入佔比在3/4,國內收入佔比較少。醫院收費情況,國際病房每間病房的費用在900元/天以內,平均每月腫瘤患者的醫藥費在5萬元。

醫院優勢:1978年孫燕院士創建北京南洋腫瘤醫院,1993年,創建廣州南洋腫瘤醫院,以腫瘤介入治療、微創治療、中西醫結合為特色。醫院特色為羅鵬飛腫瘤介入科,中西醫結合腫瘤微創綜合治療法。

醫院為民營性質,醫生多數為國內腫瘤流域專家。復星持有50%醫院股權,院長持股比例大約18%,其他股權為醫生持有。

三、重慶藥友

重慶藥友是混合所有制早期較為成功的企業之一,復星醫藥控股51%,國有成分股49%。2002年重組以來,至2012年,,藥友銷售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69%;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78%。2013年銷售收入16億元,2014年預計實現收入20億元,增速達到20%,利潤增速低於收入增速。

現狀:重慶藥友位於重慶市江北高新技術開發區,廠房建成於2002年。

歷史:藥友製藥是由華西協和大學十餘名愛國師生於1939年在四川成都建立,1947年重慶藥友製藥廠正式掛牌。2002年與復星集團實現重組,2010年全資控股「四川合信藥業」,合信藥業主要產品為抗感染類頭孢系類。2012年投資10億元建「大型國際化及產業化綜合基地」。

重磅產品:製劑產品有阿拓莫蘭,保肝治療的基礎用藥,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優帝爾注射用前列地爾干乳劑,全球首創,公司原研專利產品;炎琥寧,全球首創,公司原研專利產品,抗感染領域基礎用藥,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注射用頭孢美唑鈉,國內首仿產品,抗感染基礎用藥,市場佔有率在60%以上。

管理:雖然復星醫藥作為控股股東,但是整個公司運營完全由藥友公司獨立完成。復星醫藥作為醫藥領域整合者,在研發和申報藥品方面給予支持。對藥友這樣成熟的控股公司,復星醫藥為控股子公司提出一定的業績要求,完全由控股公司獨立運營和管理。

股權激勵:2014年1月,復星醫藥宣佈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按照6.08元/股,共授予28名高管393.5萬股a股限制性股票期權。其中,重慶藥友董事長獲得16.1萬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97

高鑫零售調研筆記:兼談超市觸網和網上超市 杉再起-倍霖山

http://xueqiu.com/6525233368/29726798
作者:邢妍菁

---------------------

調研時間:2014年6月13日

調研對象:公司CFO兼飛牛網董事長徐盛育 投資者關係經理顧曉蓓

基本信息:公司旗下有大潤發和歐尚兩大品牌。2013年銷售收入839.58億元,同比增長10.6%;淨利潤29.42億元,同比增長16.1%。年末公司批准設立電商網站飛牛集達,飛牛網已於2014年1月公開啟用。以下為調研內容整理。

一、 飛牛網情況

1. 用戶流量。飛牛網於今年1月16日開業,業務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個省市。目前註冊會員60多萬,活躍用戶佔比五分之一。大潤發實體店的會員有65萬會員,註冊飛牛網的並不多,轉化率約為1%。飛牛網平均客單價200元,單個客戶獲取成本150元。流量獲取不會完全依靠外界,目前免費流量的佔比比較大,即在百度、google或360上直接搜索飛牛網。吸引用戶不用買流量,靠口碑是最好的。

2. 產品。一般實體店單店有3萬個SKU,飛牛網已有12萬個SKU,將來能做到20萬,再加上平台上的商品能上百萬。線上和實體店商品種類重疊部分不多。比如康師傅有100個產品,實體店由於面積限制只能放20個,線上能夠100個都放。不侷限於既有供應商,也歡迎新供應商。品類切入上快消品是大頭,接下來是家電、母嬰、進口等,想要把本土快消做好。快消品對營業額的貢獻大一點;長尾部分貢獻盈利不多,但貢獻毛利。生鮮現在不做,以後有條件的話會想做,要做中高端或高端的。

3. 倉儲和物流。現在租的一個倉庫在青浦,面積4萬平米,自己管理。青浦倉庫輻射華東,新的倉庫設備在看,但不希望固定成本投入太大,可以租(目前倉庫租金1-1.5元/坪/天)。配送以第三方為主,自己在上海局部地區也配送一部分。沒有門店落地配。未來配送還可以找當地店家做,因為系統是聯通的,顧客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省市實體店的庫存,實體店可以幫助配送,飛牛網就作為平台,向實體店收取費用。以後如果該區域飛牛網可以涵蓋的話就不再需要當地店家做,是否保留這個功能到時再看。某一地區訂單量多了就自建物流,自建物流的價格更便宜。倉儲物流不和大潤發共用,因為揀貨一個是B2B,一個是B2C,不一樣。但是未來家電類可以共用,對雙方都有利。

4. 和1號店相比:1號店現在是自營+平台,自營約佔70%,自營差不多打平,靠平台提升利潤。我們現在是100%自營。做快消品的條件會比它好,因為有實體店供應商基礎,公司實體店售價能比沃爾瑪比低0至5個百分點,供應商資源共享,折扣政策一樣,因此有條件和1號店比價格。線上毛利率和實體店一樣,能有20%,但是不一定要享受這麼多毛利,可以通過價格優勢獲得流量,低毛利能獲得較多市場份額。不希望引發價格戰,會跟進,如果對方降價的話,我們也會降,堅持下去價格優勢會顯現。產品面上會有一些台灣特色商品。送貨速度也在跟進,保證在24小時內。服務質量也會注意。

電商的廣告支出是固定成本,公司有基礎,獲取流量的方式不會按現有互聯網規則,會邊走邊看。變動成本包括配送、包裝、倉儲客服人員、促銷費用等,變動成本差距不會太大。終端銷售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會比1號店更掙錢;但是現在規模小,所以成本會重。

5. 人員構成。目前飛牛網約有360名員工(不含配送員)。技術主要由台灣團隊負責,現在有80幾個技術人員,在大陸也會招,將來擴充至100多個。固定成本中技術人員投資較大,其他還包括流量成本和管理倉儲成本。總經理是台灣那邊的。

6. 定位。總部將飛牛網看做另一個事業體。康誠投資(即大潤發)出資65%,香港Excellent First Limited出資35%(該香港公司是台灣最大購物網站PChome創始人之一謝振豐旗下公司,謝目前正全力打造全球電商平台Unitox,在台北有ASAP,可以6小時內到貨,在大陸和大潤發合作建立飛牛網,目前24小時內到貨)。飛牛網和實體店沒有關係,未來規模不會比實體店小。採購有分開有結合。飛牛網的商舖定價是獨立的,因為比價對象不一樣,線下商超可能是和沃爾瑪、家樂福比;線上是和1號店、京東比。在達到盈虧平衡點以前,總部對飛牛網會一直投入。下半年會多投一點,但對總利潤不會拉低太大。其實在盈虧平衡點前的虧損額是一樣的,只是在幾年內投完的問題。飛牛網5月交易額顯著上升,預計全年會上億。1號店經營前三年收入分別約為400萬、4000萬和8億,公司能夠縮短前2年時間。

二、大潤發(以及歐尚)經營情況

1. 產品面。品類上主要是快消品。產品種類目前不會有大變動,毛利提高來源於商品組合中高端商品佔比擴大。自有商品佔比由8.4%提高到9.8%,自有商品毛利比同類商品高5個點。信息系統的動態調整足夠強,系統可以列出out的商品。會有自動比價機制。

2. 庫存。庫存天數相對合理,實體店有模型,每個店不同,可以自動補貨。庫存管理重要的是執行力,發覺規律後要堅持退貨,降低庫存。13年的數據庫存周轉天數50-60天,主要原因一是百貨類的比較多,商品比重食品類佔58%(其中生鮮佔比22%),非食用類(包括清潔美妝類)的佔42%。所以庫存周轉天數會比生鮮比重較大的永輝超市長一點(永輝生鮮佔比45%);二是年底存貨會高一點,平時大約30多天。

3. 客流。實體店還是有顧客的,13年客流量下降了6%,但是客單價提高,同店的成長為正。客流量下降是長期趨勢,所以要提高客單價。

4. 開店情況。資本開支較大主要是因為開店多,今年開店也維持在50家以上,店面不會縮小。大潤發開店比歐尚快,主要集中在三線城市和發達地區縣級市,同店銷售的增長與店的年齡有關,新店第一年增長能有27.6%,四五年後成長率降至2-3%。坪效下降的原因是新店貢獻額度不大。三四五線城市前幾年增長率高於一二線城市,第一年有20%以上,第二年有十幾,但是絕對數低,因為縣級市人口基數低,所以第一年營業額也不高。一般第一年平均營業額有2億,去年單店1億6000多萬,因此會拉下來。目前店面80%是租的,20%是自持的,現在感受是單位租金不再往上漲,變得好談了。

5. 企業發展。大潤發能夠發展到今天,一是在選址上,好的選址上要談得下;商場規劃上,一定要有9000坪的hypermarket(大規模超級市場)和4000坪的臨街商。和shopping mall合作很少,因為動線設計、停車場很可能不滿足我們要求,面積小的也不做。二是商品面上電腦系統很重要,要有執行力,採購顧客要的商品,大潤發會引進當地商品,歐尚採購是集中化(centralized)的。接下來就是價格和服務,通過電腦系統能夠瞭解每一時間各地各店狀況、來客、時段、業績等。公司文化、管理層道德也很重要。面對今年以來商超行業的併購潮,公司認為併購標的店的規格不符合標準,因此不會併購。

6. 一季報中增長低的影響因素。電商衝擊:永輝超市生鮮多,店的面積也不大,受電商影響小一些。受三公支出影響,高檔酒消費降了三成;14年春節期間高端酒銷量為去年的6-7成。另外國家的家電補貼到6月為止,預計三公支出的影響在下半年也會小一些。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總結

飛牛網最大的優勢是依託大潤發供應商資源,毛利率能做到20%,這對1號店等網站來說難度是很大的。目前客單價200元,算是達到了電商的基本水平(根據1號店,一般能有200-300甚至400元)。由於入場晚,吸引和留住用戶的難度加大,盈利水平取決於未來用戶發展情況。公司的商超經營能力得到事實檢驗,雖然有同店增速下降、坪效下降等問題,但這是由於受宏觀環境、電商衝擊等因素影響,現在公司在中國市佔率14%、單店收入2.9億,位居行業第一。A股的永輝超市很有特色,利用福建農改超的機遇做強了生鮮主業,再用生鮮的人流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生鮮高周轉低損耗是永輝的生存法寶,而此類商品難以用信息技術來提升運營效率,因此永輝員工數是高鑫的44%,而收入是高鑫的35%,人均效率偏低。高鑫零售整體年末存貨周轉天數60天,永輝2008年以來存貨周轉天數持續上升,如果扣掉佔成本48%的生鮮,存貨周轉天數則上升為95天,2012年則高達100天。這也體現在永輝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並沒有像整體毛利率那樣上升,生鮮和食品用品的毛利率近兩年下降。公司在生鮮管理的經驗難以複製到非生鮮領域,而高鑫零售則依靠數據管理開發模型,對存貨和補貨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處置,因此永輝要想提高盈利能力,必須在提高非生鮮類的運營效率上下功夫做文章,才能提高自身在營運資本上的盈利能力,目前永輝的現金週期是8天,高鑫零售為24.3天,京東則為23.3天。

電商的興起直接影響了實體店的客流,使得實體店同店只能依靠提高客單價維持增長。相比實體店,電商的特點在於品類多、價格便宜(不是全線商品)、客單價(AOS)高和件單價(ASP)高。電商由於不受店面面積限制,品類多沒有成本;價格便宜是電商為了將客流從線下吸引到線上而主動犧牲了毛利率。大潤發、永輝的綜合毛利率接近20%,京東的毛利率不到10%。成本和費用上,一是線上導流效果雖然明顯,但是這部分支出是降不下來的,二是揀貨、包裝、配送基本靠人工,這部分支出比線下實體店要高。而實體店有廉價的生鮮品類,顧客的購買頻次非常高,這一點是電商做不到的。結果就是,電商必須要維持高客單價和件單價,攤薄物流倉儲成本才能賺錢,客單價一般要在200-300,而實體店在70-80就可以了。

電商雖然對實體店造成了衝擊,但也並非毫無弱點。中短期來看,實體店有電商不能做的廉價生鮮,並且加快在物流並不那麼發達的三四五線城市的開店速度,所以實體店還有發展空間,在零售市場中的份額不會完全被電商擠佔。互聯網擅長的是用低價和免費策略打擊高價和收費,而超市的淨利率平均不高,長尾的效力有限。電商在毛利率上和實體店相比沒有競爭優勢,未來只有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增加客戶購買量,降低揀貨、物流等人工成本,開源節流,才能在收入增長到一定基數後扭虧為盈或是提升利潤。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30

美國調研遊記: See More, Become More! Haris_Huang

http://xueqiu.com/7724837100/29945306
在深圳匆匆結束了勾股定理的消費論壇後,我們趕到香港搭乘第二天一早的航班飛往紐約。這是一趟很有收穫的旅程,引用巴克萊銀行的一句話「See more,Become more」,我一直覺得經歷與思考比書本知識重要得多。

飛機在紐約當地時間下午1點抵達肯尼迪機場,由於倒時差的原因,給客戶匯報完了工作之後,便想著回到旅館倒頭大睡。但在那之前,還是強忍著疲倦,一睹這個大蘋果的芳容。

紐約給我的第一感受是個升級版的香港,路寬更寬了、人更多了、經濟更加繁榮、歷史更加悠久。紐約的登記人口有一千多萬,但每年的來往人口卻達四五千萬之多,是個典型的移民和旅遊城市。紐約的朋友說,許多來紐約的人都直接黑下來了,而政府也容忍著這種做法,畢竟社會的分工需要一些人來完成底層的工作。

查看原图
時代廣場在夜色下燈火璀璨,遊人如織。NASDAQ的大屏幕下,是電影「中國合夥人」裡一個有中心意義的景點,新東方在這裡的上市被賦予了中國崛起和贏得尊重的象徵。這裡是世界資本主義的大舞台,除了百老匯劇場每天排著長龍的隊伍外,華爾街也每天不斷地在上演著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劇本。如今所謂的中國崛起,也不過僅僅是有中國劇本在此演出而已,待到哪天我們自己的舞台可以吸引全球企業登台獻技,才應該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時刻。

查看原图
第二天中午,一行四人如約與Solarcity共進午餐。和Aaron一直都是通過郵件聯繫,今天是第一次見面。一直很感謝他像使用即時通訊般地回我的郵件,對我們瞭解Solarcity有非常大的幫助。

借用一句斯坦福學光伏的朋友的話,美國太陽能的發展,還是「the beginning of the beginning」。這過去20年來,成本不斷下降的能源也就只有太陽能了,很快光伏發電就將進入平價時代,目前的發展正在加速。而Solarcity憑藉著太陽能特有的分佈式特性,將原本「電站——電網——用電端」壓縮成」發電即用電「。作為一個發電企業,它收取了用電端的電費,取締了電網的價值,其市場也是年年成倍增長。我重新梳理了一下對Scty的理解,同樣希望能拋磚引玉。

下午來到了華爾街,這條牽動世界神經的經濟命脈,僅有幾個街口之長,卻擁抱了世界許多著名投行的總部、美國的聯邦儲備銀行、紐約交易所和華盛頓總統就職大堂。在華爾街上的一座比街區更古老的教堂,叫Trinity Church,在那裡我無意間讀到了聖經裡的一句話,卻成為了此次旅行最大的收穫:「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查看原图
這個世界並非決定式的,人們的努力和事情的結果之間存在著無法踰越的鴻溝,對此人們希望用信念去連結付出與收穫來掌握自己的命運。但信念又是什麼?一句祈禱,一時誠心,一番論證,還是一種勇氣?都不是!當人們如此扮演上帝的時候,心底的膽怯卻出賣自己,結果也總是南轅北轍,欲速不達!這就好比有人為了得分而盯著積分榜打球,為了名聲顯赫而到處吹捧自我,或是為了接近真理而固執己見。我們手裡真正可以掌握的,只有付出,而最後一張牌永遠握在上帝的手裡。或許這份對付出的專注和結果的坦然,才是信念吧。
查看原图
在紐約的最後一天,有幸見到了哈弗女孩劉亦婷,跟她一起參觀了紐約的住宅及商業地產,瞭解到美國土地房屋私有產權的真相。很多人去完美國回來,總是大呼美國樓市價格便宜,豈不知便宜的價格背後是令人窒息的稅費。中國房屋所謂的70年使用權指的是土地的使用權,房屋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屋主的,而屋主只需要在到期後補交一定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就能繼續使用土地和房屋。而美國的屋主名義上擁有了土地和房屋,但每年1.5%的管理費及稅金,相當於60年就重置了一次房屋,負擔是相當的重。假如美國的孩子繼承了一套500萬以下的房子,而自己又收入不高,交不起每月六七千的稅費也只能被迫出售祖屋了。這也同時促進了二手房市場的發展,遏止了炒房團的投資,穩住了房價。


奧馬哈——投資人的朝聖大會

到達奧馬哈的時候,已是接近凌晨。我們租了輛車開往酒店,在深夜蜿蜒起伏的高速公路上,駛向這片燈火密集而又寂靜的小城市。說是小城市,其實奧馬哈在美國算是中等偏大的城市了,坐擁著5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只是被中國人宣傳得有點誇張了而已。

股東會開始之前還有一天時間,正好到處逛逛。其實奧馬哈唯一的景點(如果你認為是的話)就是巴菲特的家。我們在門前拍照的時候,碰巧遇到他從車庫出來,經過時朝我們招手,可惜只有我一個人看見了,大家都忙著和他小房子拍照留念。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搬到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他說他所需要的一切,在奧馬哈都有,追求的太多反倒是一種負擔。許多人(包括我)或許並不贊同他在奧馬哈的生活,但仔細想想這和他所倡導的在投資上清楚認識自己能力圈的理念也有相似之處,眾人在瘋狂買入科技股的時候他也在一旁無動於衷。在生活上,我們若不能清楚認識自己的本性,是常常會會做出很多過猶不及的傻事。巴菲特只是認識和順從了自己的本性而已。
查看原图
伯克希爾的股東會是我參加的第一個海外的股東會。國內的股東會通常會先花一個多小時把會議議程讀一遍,彷彿瞬間回到了30年前的文盲時代,真是滄海桑田中的活化石。伯克希爾的股東會有點像個大型的演唱會,3萬人的體育場被擠得水洩不通。在6個小時的提問環節之前,沒有繁瑣的公司介紹和章程閱讀,而是在閃爍的霓虹燈下老巴與保羅·安卡演唱了一首二重奏,各種裝扮的開通人物穿插在人群中歡快起舞。會場的外頭還有一兩個足球場大的展台,向股東們推銷伯克希爾旗下的許多商品。
查看原图

其實伯克希爾的投資理念在別處已經有過非常多的記錄,通常也是知易行難。巴菲特在股東會上提到伯克希爾有480億美金的現金儲備,其中280億是隨時準備收購公司用的。其實這是伯克希爾擁有的一個其他股票投資者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可以在市場極度低迷的時候還留有現金。僅在08年金融危機的投資上就為他賺到了百億美金。這是他的理念知易行難原因之一,你想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關鍵是你沒錢!他在股東會上做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現金就像空氣,只有等到枯竭的時候,你才感覺到它的珍貴。真是微言大義!

另一位主角,查理芒格,今年已過九十,卻也十分健談。有人說再過一百年,或許留下的不一定是巴菲特的理念,更多會被人記住的可能是芒格的思想。於我而言,查理芒格對我的影響要遠大於任何人。雖然未能有機會與芒格對話,但十分榮幸認識了他的學生李錄先生。去年在和他調研的路上向他請教了不少的問題,受益匪淺,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從他那裡學到更多的智慧。

旅行的意義還在於它創造了許多讓人回憶的瞬間。2014年的伯克希爾股東會還有許多屬於這一年的瞬間,其中包括我們足印。美國人對於體育的痴迷和投入,已經像呼吸一樣融入了他們的生活。參加伯克希爾5公里的馬拉松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感受,在往後的1周,聽許多美國朋友聊起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彷彿時間總在圍繞著他們的孩子,而孩子生活的最重要的主題,就是體育!美國的孩子在小學裡每天就有一節體育課,他們對於籃球、冰球、棒球、游泳等項目都自發地充滿了濃烈興趣,請假參加比賽像是家常便飯。在中國,我們的情景是參加奧數和補習班,十年磨一劍,直指高考分數。這讓我想到了之前投資的一個企業,講的故事是中國的體育從專業化和政治化走向全民化和娛樂化,當時讓我深信不疑,以為我們的體育事業很快就蓬勃興盛。來到了美國才讓我認識到,中國的體育要想像美國一樣發達,需要的不只是年輕人週末爬爬山,打打羽毛球這麼簡單,它需要的甚至是整個教育理念和體制的大轉變,而這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啊!
查看原图

借道西雅圖:

原定奧馬哈直接飛往舊金山,臨時改變了行程借道西雅圖,得以有一天的時間,近距離欣賞這顆明鏡上的翡翠。西雅圖位於美國最西北的角落,群山環繞,碧水映襯,四季多雨,鬱鬱蔥蔥,把西雅圖打造成了鑲嵌在湖面上的翡翠,飄在海天之間,在皚皚白雲裡若隱若現。夕陽下,浮水橋緊貼著湖面,串起了散落在碧水上的翡翠。
查看原图
很多外國人記住西雅圖是因為《西雅圖不眠夜》,但很多中國人記住西雅圖卻是因為《北京愛上西雅圖》,事實上這部電影的取景卻是在加拿大的溫哥華。但或許對於投資人來講,西雅圖迷人的地方還在於它孕育了許多偉大的企業:波音飛機在這裡起航,星巴克在這裡開起了第一家咖啡廳,微軟從這裡走進了地球上每一台PC,而亞馬遜來自全球的訂單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彙集於此,著實讓人著迷!
查看原图
西雅圖讓我著迷的地方,卻是另一位心中的英雄——李小龍。在他短短32年的生命裡,李小龍的人格、精神和他提出了「以無法為有法」的哲學觀點,對世界的電影、音樂、體育、設計、時裝和哲學領域具有深遠的影響。他的截拳道與其說是一個門派,不如說是一種觀點,一種「似水無形應萬法」的理念。這種哲學觀點衍生了跑酷運動,同樣是追求不經過頭腦思考的肢體本能反映,在城市間自由無拘束的穿行,沒有招式地即時應對各種障礙;這種觀點還影響了即興表演Rap說唱和街頭藝術hip-hop舞蹈,創造了漫威公司超級英雄的許多形象和動作標準,以及無數的遊戲和動漫裡的武術動作和形象。李小龍不止是一個藝人,他成了一個符號,他的身影、服裝、眼神、雙截棍,甚至叫聲,還有更重要的他的意志,出現在了世界的許許多多角落,被Levis、諾基亞、瑪氏糖果、真功夫等企業用於廣告營銷上。李小龍在改變了當時老外眼中中國人齙牙近視矮小低等的形象,他的雕像遍佈全球,也是香港星光大道的唯一雕像,可以說是近代世界上正面影響和聲譽最深遠的中國人,卻在有些中國人眼裡只是一個戲子,想想不免有些悲哀。
查看原图
穿行舊金山,感受科技的衝擊

SanFrancisco從19世紀的淘金潮以來,華人數量就非常之多,在墨爾本發現了新金礦之後,San Francisco才被稱為「舊金山」。後因氣候和時差的關係,成為了華人在美國最適宜的移民城市之一。而如今,舊金山的舉世聞名,每年吸引全球無數訪客,卻是因它擁有世界科技的心臟——硅谷。


我們的第一站,拜訪的是汽車產業的顛覆者——特斯拉。四個輪子,一塊電池板,一個電動機加一塊ipad,特斯拉重新定義了汽車這種產品。從技術上,特斯拉電池系統能夠穩定地使用了大量能量密度最高、產量最大的鈷酸鋰電池,這是leaf、BMW、E7等電動車所無法比擬的。特事拉說他們從來沒有把這些電動車當成競爭對手,因為像E7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線,新技術的普及從來都是從高端開始的。他們的競爭對手目前是保時捷和瑪莎拉蒂等高檔跑車。從經濟性上,480公里續航的Model S充滿一次電只需不到10美元,而普通汽車加滿一次油至少需要50美金。而特斯拉也不用像傳統汽油車一樣需要更換機油、機油濾芯和火花塞等不見,只需定期更換雨刷器、剎車片和輪胎等易損部件就行。從環保性上,2015年覆蓋全美98%地區的超級充電樁都將搭上太陽能發電板,特斯拉最終將真正做到零排放。特斯拉的前景和優勢不必多說,倒是我在試乘中加速到200公里時速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其駕駛快感確是文字上讀不來的。
查看原图
從弗利蒙特的特斯拉工廠出發,我們開往灣區的另一頭,去走訪兩處自由思想激盪的聖地——斯坦福和谷歌。

「DieLuft der Freiheit weht」這是斯坦福大學的校訓,意思是「讓自由之風勁吹」。走在斯坦福的校園,猶如置身於西班牙的公園裡,沐浴在加州的陽光中。畢業也有好幾年了,大學對於我卻一直是一種奇特風景。有別於繁華都市、歷史遺蹟或自然風光,大學除了風格獨特的建築之外,那份寧靜、單純和睿智的氣息也獨具感染力,會讓人放慢呼吸、忘卻煩惱。我覺得教育可貴的地方並不是給人知識,而是培養人們去探索、閱讀和思考的習慣,鼓勵人們去發現和追隨自己的熱情,磨練人們積極向上和專注至致的意志,鑄造人們奉獻、擔當和換位思考的品質。這才是教育的可貴之處,絕不是讓人成為一部只裝載了維基百科的機器,這就連普通的PC都不如了。
查看原图
當年,兩位年輕的互聯網天才larry和Sergey走出斯坦福的時候,有著一個瘋狂的想法(至少在當年看是如此),他們想著建立一座系統來囊括和檢索全球所有的信息。常常有人問我們為什麼投資美國市場,Larry和Sergey就代表著其中的一個原因,因為谷歌想著的,是改變全人類!

公元前300多年,馬其頓帝國建立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也有過相同的野心,當時不惜一切掠奪世界各地藏書,企圖囊括世界館藏。它為學者免費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和食宿,免徵稅負,讓他們有足夠多的精力放在創作上邊,產生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定理,阿基米德的發明創造,埃拉托市特尼的地球草圖和蓋倫的解刨學等一系列人類的跨越式發展。

2300多年後的今天,谷歌所創造的世界遠遠超過了亞歷山大圖書館。搜索引擎的發明,結束了我們在雅虎門戶上狹窄的視線,它對信息傳播的貢獻不亞於印刷術的發明。它讓全球的每一個網絡節點,在享受信息的同時也成為了信息的貢獻者,自發地構建了現代的亞歷山大圖書館並不斷地內生式地成長,讓我們可以最快地觸及世界任何一端的資訊。

在商業上,谷歌的兩位創始人一位是工程師一位是數學家,卻勾勒出了迄今為止最優秀的廣告商業模式,使谷歌成為了全球最賺錢的廣告公司,佔據了全球線上廣告收入42%的份額。

廣告行業很長時間都有個問題,就是用戶的信息需求是非常被動的,廣告通常只是強姦了用戶的空餘時間和注意力。谷歌改變了這種格局,並將廣告的幾個核心要素發揮到極限。首先,用戶是奔著信息檢索去的,谷歌通過相關性匹配將廣告最大可能地匹配給搜索結果,同時保證其不干擾搜索的體驗。其次,廣告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展示空間,而谷歌擁有基本上無限空間,每一次的搜索結果都是一個嶄新的展示平台。它還同時利用了Adsense將搜索展示擴展到世界任何其他的網站。再者,谷歌通過Adwords系統讓投放商自己出價,價高者排前,谷歌再根據用戶的點擊率對排名進行調整,儼然是經濟學裡最經典的模型——帕累托最優,這也的確是谷歌的首席經濟學家創作出來的模式。最後,谷歌用許許多多領先的免費應用將用戶黏在谷歌上,包括Gmail、谷歌地圖、安卓系統、谷歌錢包、Youtube等各行業最領先的生意。這一片多維度的產品積累了用戶多維度的數據,為其廣告精準度和日後的大數據做足了準備,也一步步地實現了Larry和Sergey囊括全球所有信息的理想。

與亞歷山大圖書館相同的是,谷歌的文化旨在解放馬斯洛金字塔的低端需求,讓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實現之上,所以造就了一個以「向世界行善」為宗旨、充滿理想主義的企業。在谷歌公司裡有桌球室、視頻遊戲、按摩師、睡覺椅、免費的美食、飲料、洗衣、交通、體檢和托兒所等員工福利,但與此相伴的不是閒散,而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追求所抱持的信念、熱情和瘋狂的工作。這就要求員工具備相當高的道德和能力,至今為止Larry還親自面試谷歌的工程師,谷歌的應聘難度也被認為比斯坦福要高出許多倍。

寫到這裡,讓我聯想起稻盛和夫晚年接受採訪時道出的一生經商的根本。他說許多人一生的判斷標準都是以「得失」來衡量的,而他發現當他以辨別「善惡」來開展工作時,最後得到的遠比「得失」為標準的還要多,這讓他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經商之神」。谷歌的故事不也從另一個國度和行業詮釋了這種經商的哲學。
查看原图
硅谷擁有無數偉大的美國企業,同樣也吸引了全球各地無數優秀的公司落戶與此,彷彿他們希望在此見證每一個大爆炸的瞬間。華為的北美總部也在硅谷裡,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2014年銷售超過2700億人民幣,如今是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代理商會。這倆年,繼聯想收購IBM以後,萬達、萬通、萬向、雙匯、中海油、上海電氣紛紛出手,在北美展開他們的併購之旅。相信慢慢地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像華為一樣,從一家植根中國面向全球的中國企業,走向一個植根全球融入世界的國際性企業。
查看原图
時間飛快,在舊金山已經待了4天。離開之前,我們拜訪了酒店附近的另一家全球性企業——Twitter。我們喜歡美國企業的第二點原因,是美國企業一旦成功,一般不止是一家美國企業,而是一家世界性企業,像Facebook、麥當勞、Youtube、Twitter等公司不勝枚舉。雖然如此,Twitter似乎正日漸式微。我很喜歡Twitter老闆講的一句話,他說大部分優秀的互聯網產品,其本質並沒有創造什麼新的需求,而是讓人可以更懶更輕鬆地滿足原有的需求。Twitter滿足的是一個自媒體廣播的需求,且是伸及全球各個角落。但這改變不了它和微博同樣的命運,繁重過載的信息正在使其活躍度下降,在個人生活廣播需求上它遭到Instangram無情的蠶食,(後者是一個只能以照片為載體的「Twitter」,過濾了與個人生活無關的信息,更加純粹),而在新聞傳播需求上受到像Flipboard等即時電子新聞雜誌的威脅,Twitter的未來可堪憂慮。不過還是十分感謝Twitter董秘的熱情接待和詳細解答,有機會真想在他們的免費食堂美美地吃上一頓。
查看原图
如此,我們結束了為期兩週的調研和會議旅程,本來買了舊金山飛洛杉磯的機票,臨時決定取消行程。在離開美國之前,必須去看看那號稱全球最美的公路——1號公路。就像一首歌裡唱的,「既然我已經看見,另一條陌生的美景,那麼怎樣崎嶇,我都不在意」。


最後12個小時的車途,領略了這天賜的美景,猶如奇蹟一般,卻忽然明白了所謂的「巧奪天工」才是不可能的奇蹟。山巒疊嶂,碧海藍天,我們穿行在蜿蜒陡峭的懸崖邊,直至餘暉灑滿了公路,夜色遮掩了蒼穹。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美國,一個自由而美麗的國度,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我們未去造訪,期待下一次旅行會更精彩,這個世界不能白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35

比亞迪(1211)調研紀要:電動汽車銷量增長6倍 進軍電動專用車 作者:陳曉霞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4&page=1&extra=#pid4400
比亞迪近期公佈201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純利3.6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5%;每股盈利0.15元。不過,在淨利下降中,我們看到,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收入約27.2億元,同比大增12.18倍,佔集團總收入的10.79%,銷量增長6倍。

2014年半年業績

上半年公司營業額252.15億元,增長4.01%;錄得純利3.6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5%;每股盈利0.15元;不派中期息。

截至今年上半年,汽車業務的收入約119.38億元,同比降6.48%;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收入約109.13億元,同比增21.02%;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23.64億元,同比降3.90%。期內,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收入約27.2億元,同比大增12.18倍,佔集團總收入的10.79%,銷量增長6倍。

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

手機版塊特別看重PMH技術,即塑膠與金屬的融合技術。公司贏得了國內外多家廠商的中高端機型訂單,預期該技術領先優勢能推動公司收入和盈利的持續增長。從戰略層面,比亞迪主推外觀時尚。

電動車戰略

上半年電動車銷量增長6倍,收入增長12倍至27.2億元人民幣。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37%。騰勢將在下半年上市;唐計劃在12月底上市,是一款插入式混合動力SUV,百公里加速為4.9秒。未來可支撐三年增長的戰略為:私家車、電動大巴、E6出租。

同時公司提出新戰略,可支撐未來5-10年的發展。提出「7+4」戰略,所謂「7」是指原來的雙模車、公交車、出租車。「4」指專用車,計劃在2015年6月推出,分別是下列4種類型:1)環衛車;2)城際客運車;3)物流車,計劃2015年推出T3用於物流最後1公里,T5用於城市內貨車,T7用於城市間貨車。4)建築車,例如電動攪拌車、電動渣土車。

電動大巴的銷量及目標

上半年電動大巴銷售一千台,下半年訂單更多,計劃交付2000台,全年達到3000台。下半年的訂單主要來自大連600台,杭州700台,武漢500台。計劃明年達到6000台,後年最少增長50%。

對插入式和純電動的技術路線及低速電動車的看法

公司認為,對於中國來說,插入式電動車是私家車的首選。預計未來20-30年內超過70%的私家車為插入式電動車,20-30%為純電動車。低速電動車是汽車的倒退,或將類似摩托車進行管理。

未來對電動車的投資

研發投入最大的是轎車,例如8億元的投入中4億元為模具投資。騰勢總投資為20-30億元,E6從頭到尾的投資為17億元。
公司計劃在深圳投資8GW的電池產能,年底完成4GW,明年6月達到6GW,明年底達到8GW,加上原來在惠州的1.6GW的產能,電池產能在明年底將達到9.6GW,滿足需求。

鐵鋰與三元材料的選擇

三元材料中的鈷是鎳的伴生礦,儲量有限,45%用於電池,雖然能量密度高,但是汽車電池的需求是巨大的,有可能面臨短缺。比亞迪的鐵鋰錳能量密度能達到150WH/KG。

上半年電動車的盈利水平

公司暫時不披露,但是在電動車上有定價權,在傳統燃油車是被動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78

【興業醫藥】同仁堂調研紀要:行業減速中保持平穩增長,後續有望提速 發發好運

來源: http://xueqiu.com/3283903232/31165302

$同仁堂科技(01666)$ 【興業醫藥】同仁堂調研紀要:行業減速中保持平穩增長,後續有望提速
2014-08-29 徐佳熹 XYPHARMA

近日,我們調研了同仁堂,與公司高管就企業運行情況,OTC行業動態,國企改革政策等進行了交流,以下是交流紀要:

公司業務受到OTC行業減速和高端消費壓制雙重影響,逆境中獲得平穩增長:從2013年開始醫藥行業整體增長有所減速,今年對於公司而言考驗也較多。一是OTC行業受到基藥市場擴容的擠占,客源存在分流的情況,二是GSP認證對於零售批發企業影響較大,此次GSP對倉儲物流的要求很嚴,很多企業縮減了倉儲規模,造成渠道去庫存要貨量減少(部分經銷商要貨量減少了20-30%),三是高端消費受政策性影響使得同仁堂商業公司高檔滋補品面臨較大的壓力,此外2013年5月份同仁堂國藥在港上市後公司也面臨股權的攤薄和海外業務的收縮調整,因此2014年對於公司而言是壓力較大的一年。在商業方面,公司通過坐堂醫等方式拉動中藥飲片的銷售(中藥飲片的毛利潤率高於貴細藥材),還推出了一些適合家庭饋贈的親民產品;在工業方面,公司也采取了多種措施拉動一二線品種的放量,我們估計2014年H1公司安宮牛黃丸、國公酒等主力品種出現了20%以上的增長,二線品種中坤寶丸也獲得了快速發展,2014年有望成為新的過億元級別品種,同仁堂科技的阿膠也獲得了10-15%的增長。相對而言牛黃清心丸、大活絡丸等則發展比較平穩,市場競爭積累的低價品種(如烏雞白鳳丸)增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展望2015年,預計在GSP改造完成渠道補庫存、高端市場基數降低恢複平穩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公司收入利潤增長有望重新溫和加速。

兩大上市子公司保持較好增速:主要工業子公司中同仁堂科技(含同仁堂國藥)實現營業收入19.26億元,同比增長14.28%,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22.01%;同仁堂國藥實現營業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29.22%,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47.90%,雖然同仁堂國藥上市後股權攤薄對業績有一定負面影響,但兩大上市子公司的快速增長為公司當期實現利潤增長的加速提供了保障。從品種屬性上來看,同仁堂科技的品種梯隊較母公司更加分明(母公司在上億品種之外只有坤寶丸一個處在5000萬-1億元的級別,其他品種較小,同仁堂科技則有較好的梯隊),增速要好於母公司,而同仁堂國藥立足境外市場,商務環境相對寬松,無論在中醫診療還是開展電子商務,預計同仁堂國藥都有望成為集團內率先試水的企業。

國企改革有望逐步落實:《北京市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已經發布,涉及27條框架性意見,在後續幾年中還將陸續推出50多項規範性配套文件,涉及諸多操作細節,未來對於市屬國有企業也將執行分類管理,分類考核(目前公司是屬於充分競爭行業的),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而言其方案做的很全面詳細,近期已經選擇3家企業進行董事會結構改革試點(同仁堂目前尚不在此列),也希望能夠在本屆政府任期結束之前完成,屆時希望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率能夠達到50%。我們認為雖然國企改革的政策細則落地尚需一定時間,但其大方向是明確的,未來在細則逐步明確的情況下公司也有望在股權激勵、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面進行相關嘗試,以求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活力。

其他問題:
低價藥政策問題:公司此前已經對部分前期虧損的品種進行了提價,提價幅度均在30%以上,提價後渠道利潤也會更加豐厚,此次提價涉及品種總銷售金額在1億元左右,但目前提價並未涉及一線品種,在大品種中公司的烏雞白鳳丸、六味地黃丸等產品是具備提價可能的,但作為競爭性品種提價後渠道能否消化依然還需要銷售部門了解市場反饋情況後再做決定。

電商營銷問題:從屬性而言,公司作為具有品牌優勢,品種也很豐富的傳統中藥企業是具備將產品轉型到電商渠道銷售的可能性的,如同仁堂科技等子公司也已經有先期嘗試,但規模化進行電商營銷還需要人才的積累儲備,同時也需要各子公司間的重新定位(例如同仁堂商業公司目前有450家門店,還計劃再擴張門店,未來如果轉型電商,該公司是否需要轉型為線下體驗中心+配送中心的模式,都還有待觀察),需要一定的時間。

盈利預測:我們認為上半年公司在OTC行業增速減緩、高端消費政策壓力加大、2013年上半年高基數等不利因素下實現平穩增長符合預期,後續隨著基數效應的顯現和政策性影響的逐步減弱,我們預計公司利潤增長有望溫和加速,從中長期來看,公司品牌優勢明顯,產品儲備豐富,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其在營銷體系和企業管理方面也有望持續改善,作為國內不可多得品牌傳統中藥企業,在醫改深化的大背景下,公司未來也有望成為中長期的受益品種,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0.59、0.71、0.85元,對應估值為32、27、22倍,維持對公司的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醫藥行業政策變化、大品種培育和營銷管理改善慢於預期。

舉報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39

中秋回家調研隨筆 TAKUN

來源: http://xueqiu.com/6344107619/31379591

中秋又回了趟老家準備結婚,繼續奉獻浙江省三線小城市×鄉鎮的調研報告。

變動率加速度UP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城市的一切都在快速的被互聯網改變,這次接觸的人名片上都印上了微信號和二維碼。在最繁華的街區增加了哈根達斯的門店,LV GUCCI這些耳熟能詳的奢侈品也進駐了商場的1F。個人的感覺,三線城市受到一線城市潮流的影響速度正在加快,新的事物由於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從一線城市往外的傳播速度和吸收速度都在獲得質的提升。

網絡
處於城市中的我家的老小區還沒開通電信光纖,@MoeMoe喵醬 在鎮上的老房子都支持電信光纖了[哭泣]電信和網通爆發了慘烈的鄉鎮光纖價格戰,電信和移動爆發了慘烈的鄉鎮4G價格戰。鎮上電信樓的宿舍樓里面出現了$中國通信服務(00552)$ 的員工制服。時隔5年,鎮上終於要開設新的網吧了。

商業地產
$萬達商業地產(00169)$ 的商業地產建成後,吸引了一片地方的人氣,優衣庫、萬達影院紛紛進駐,也有不少認不到的三線品牌[滴汗]。今天去吃飯的時候沒有及時看$大眾點評(DIANPING)$ ,被個坑爹的泰國菜館的缺斤少兩給坑了一把,最後和本地的基友得出結論:本地人吃飯前很少會看大眾點評,除非遇到坑爹的飯館才會上點評吐槽下,吃一塹長一智,畢竟小地方的飯館競爭沒有魔都激烈。

電動車
特斯拉一車難求路人皆知,特斯拉賣車良心價也是車友必備的話題。有不少耐不住寂寞的都跑去魔都試駕了。康迪由於本月政策才出現,還沒看到路上有新上牌的個人康迪在跑。租賃方面就不清楚了,得看杭州本部。

機頂盒
大家還是以普通電視為主,最大的體驗障礙在於傳統電視的HDMI口信號互換折騰。但是盒子的需求還是有的,幫裝好安卓的APP後,嶽丈大人已經把傳統電腦上的音樂需求和視頻需求都搬到了電視盒上,對於廣電總局的政策大家表示紛紛不知情。對於置辦新房電視的親友,一般推薦樂視,能力好一些的推薦夏普+盒子。

好困,先補這麽多,晚安……[困頓]============第二天的分割線===========

酒店
和婚慶酒店的主管聊了下,婚慶所在的酒店是一家本地的非連鎖假日酒店,房間100間左右,由於房間量少,入住率均能保持在70%-80%左右。OTA的渠道,$攜程(CTRP)$ 帶來60%的量,剩下40%中,占比最高的是$藝龍(LONG)$ ,QUNR的渠道量很少,雖然百度地圖的APP上提供了預定入口。

基礎建設
本市的高鐵馬上就要建設完畢,火車站也在新造。

房地產
和司法方面的基友聊天得知,本市房價也跪了30%左右,不少房鬧的砸了的模型的價值非常高,都按照刑事案件定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