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爭取每天接送子女

1 : GS(14)@2016-10-10 16:08:10

【本報訊】抗爭時表現硬淨的許智峯,在家屬慈父一名,他當選立法會議員後,堅持每早送子女上學,並爭取在黃昏接放學,希望每天至少爭取兩小時與子女溝通,「我聽過好多議員都因為議會工作犧牲家庭,我提醒自己千祈唔可以咁做,要兼顧家庭同議會,屋企先係自己前進嘅動力。」34歲的許有一子一女,他從未請工人代為照顧,因他認為小朋友是白紙一張,父母在子女年幼時親自教育意義極大,「要珍惜每一個同小朋友見面嘅機會,尤其佢哋讀幼稚園後變得好快,成長係一去不返」。他曾因帶女兒出席區議會會議,遭建制派議員批評不尊重議會,他指無想過帶同全程安靜的女兒與會都受批評,認為家庭友善政策應由議員帶頭做起,不排除未來有需要時會帶子女出席立法會會議。■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0/197961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332

西環集中營:爭取600張白票倒梁

1 : GS(14)@2016-10-12 07:48:28

特首梁振英在《明報》委託港大為多名建制特首疑似候選人進行的民調中支持度包尾,但梁回應時卻指,民調未有包括泛民候選人在內,令部份民主派感意外。有人懷疑梁營可能仍想游說北京只支持他一人做建制候選人,對決民主派,但多名民主派直言梁別癡心妄想,民主派不少人情願爭取過半選委投白票倒梁,將特首選舉推倒重來,也不會派員陪跑。有民主派中人笑稱,對梁突然如此「睇得起」民主派候選人感意外,「全世界都知泛民只係陪跑,建制候選人先係佢對手,但佢忽然話民調冇泛民候選人,根本就同小圈子選舉結果無關」,他猜測梁有如此反應,或因他及其支持者仍在爭取中央接受他們的Plan A,即只支持梁作為唯一建制候選人,對決民主派候選人。而以往兩屆民主派特首候選人,不論梁家傑或何俊仁,民調支持度均不高於建制候選人,「佢哋(梁營)如意算盤,就係香港人好現實,明知北京不接受民主派人選,到時梁振英支持度就會高番」。泛民陪跑如撐自動當選另一民主派人士稱不會中計找來民主派陪跑,「咁同支持佢自動當選有乜分別?」他曾與一些民主派人士討論,均認為與其派人陪跑,不如打白票選戰;即若只有梁振英一個建制候選人,就爭取其他反梁建制選委齊投白票,「只要有600張白票,梁振英就冇得當選,成個特首選舉要推倒重來,到時就係國際新聞」。以目前政治形勢,民主派要在選委中拿300票或以上機會不小,而商界中人堅定倒梁的建制派選委票,保守估計也有200票以上,「即係話要爭取600張白票倒梁,絕對有可能」。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2/19798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14

建制派以反流會爭取選票

1 : GS(14)@2016-10-20 08:00:51

【本報訊】建制派議員雖然為他們製造流會作出種種解釋,但不論在上屆立法會到結束不久的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議員均以反拉布、反流會作宣傳,攻擊泛民之餘,也爭取保守及建制選民支持。



蔣麗芸曾指應譴責


今屆立法會選舉,不論是民建聯、工聯會還是新民黨,他們在立會選舉期間,均以反拉布、反流會作拉票及攻擊泛民候選人的口號,如民建聯周浩鼎在參選超級區議會時,曾公開指摘泛民議員故意製造流會,不滿泛民批評建制派留守會議廳,更形容泛民說法等同「放火冇事,救火出事」。除了選舉期間反流會,當年立會審議版權修訂條例時,現任立會主席、經民聯梁君彥曾批評泛民點算法定人數,不斷製造流會,令議會形象低落。而民建聯蔣麗芸更指泛民只懂不斷借點算出席人數,刻意製造流會,對其他事務漠不關心的態度,除了令人失望,全港市民應予以譴責。而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曾公開指議員製造流會不負責任,又抱怨為防流會令一眾建制議員「坐監咁坐」、又不滿令建制議員「做唔到嘢,猛咁打鐘」。■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20/198064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98

畢生爭取婦權 總統戰兩次輸給男性希拉莉政治生涯恐告終

1 : GS(14)@2016-11-10 07:57:36

■希拉莉支持者逼爆紐約街頭等待結果。路透社



「我會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女總統」。希拉莉去年宣告第二度競選總統後,在首場造勢大會,許下這句豪言。奈何目標總是這麼近、那麼遠,儘管她以畢生之力試圖衝擊美國婦女參政的終極「玻璃天花」,仍錯失好局,這次敗選恐令她政治生涯告終。



現年69歲、二戰後嬰兒潮下出生的希拉莉,家境小康,父親羅德姆經營小生意,母親多蘿西是家庭主婦。羅德姆是退伍軍人,性情乖僻,對3名子女教養嚴苛如軍中,常貶低太太只有婦人之見,可幸母親從不看扁女兒,從未說過「女生不可以如何如何」的話,反而教曉女兒克服恐懼。希拉莉3、4歲時,被鄰家女孩欺侮,哭着跑回家,但母親不是安慰她或替她出頭,卻告訴女兒不得怯懦,要據理力爭,被推倒後要自己站起來。


從小感受男女不平等

希拉莉很早就決定將來不要在家中煮飯洗衫,跳出當時社會期望女性做賢妻良母、對丈夫言聽計從的框框,但儘管她品學兼優,比許多男生能幹,還是感受到現實不公平。1960年代美國正掀登月熱,少女希拉莉亦發過太空夢,去信太空總署自薦上月球,結果被告知:女生無份。她就讀的高中總是男生任班級主席,女生只能當秘書。她決定參選,結果輸了,對手還無禮說:「要是你以為女孩子能夠當上主席,就實在太笨了。」在弱勢社群中,希拉莉自小關注婦女和兒童福利,跟母親不無關係。多蘿西小時被遺棄、後又受到母親欺騙而失去上大學機會,因此對生活艱苦的人非常同情。希拉莉在衞理斯理學院的年代,美國社會正因民權運動和越戰爭議而動盪,她學會將信念付諸實行,積極參加政治和社運,更發現自己不再認同父親灌輸的共和黨理念,改投民主黨懷抱。在耶魯法學院,希拉莉找到志同道合、能力相當的克林頓,攜手踏上政治旅程。在平步青雲的丈夫身旁,希拉莉盡展抱負,致力推動她關注的教育、醫保和婦女權利;1996年在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上「婦女權利就是人權」的名句更傳遍全球。但同時她這數十年來持續受到輿論審查、政敵攻擊以至抹黑,鍛煉了處理攻擊和危機的能力,但防衞機制越強,處事作風越趨隱密。


政治手腕履歷獲肯定

離開白宮後希拉莉正式踏入政壇,8年聯邦參議員與4年國務卿生涯,贏得同僚肯定──認為她能以事論事、目標明確、聆聽不同意見、願跨越黨派鴻溝,更累積了立法與行政、內政與外交廣泛經驗,履歷之亮麗,在歷任準總統中首屈一指。但這些深厚資歷,在8年前民主黨初選,還不足以勝過高舉希望和改變旗幟的新面孔奧巴馬,這次輸給形象更差的特朗普,兩次挫敗顯示她過去醜聞和選民一直對她不信任,或成為她克服不了的障礙。已69歲的希拉莉4年後捲土重來機會不大,外界認為女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或取代她地位。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法新社/美聯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9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17

奧巴馬放棄爭取國會通過TPP

1 : GS(14)@2016-11-13 11:28:18

【本報訊】美國國會山莊報章《The Hill》日前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放棄在任內爭取國會同意,通過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未來發展將交由下任總統及國會決定。報道引述美國貿易代表署發言人Matt McAlvanah指,該署將與國會密切合作,解決TPP懸而未決的問題,惟當中涉及到立法程序,也需由國會成員決定是否及何時通過。有白宮官員承認,爭取國會通過TPP有難度,但指美國政府仍然認為,TPP對當地經濟及國家安全具重要意義。報道指,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Wally Adeyemo透露,奧巴馬會在下周五於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峯會上,向11名已簽署該協議的國家領導人解釋。事實上,將於明年1月上任的特朗普於競選期間曾公開反對TPP,更有意就部份貿易協議條款重新談判;早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Mitch McConnell已表示,在特朗普就任前不會審理TPP。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3/198318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88

不讓特朗普趕移民南加大學生爭取成為「避難校園」

1 : GS(14)@2016-11-20 23:51:50

特朗普的當選給美國社會投下了一顆巨石,各種化學效應像是水面漣漪,不斷外擴。美國的南加州大學(USC)的學生間近日就流傳一份聯署,希望不管未來特朗普政府如何制定相關政策,南加大都能成為非法移民的「避難校園」(Sanctuary Campus)。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這個聯署是由包含桑切斯(George Sanchez)以及瓦列霍(Jody Agius Vallejo)在內的幾位教授所發起,這項源自於避難城市(Sanctuary City)概念的運動,主要目的是希望校方正式承諾未來將「不會因為特朗普政策,而剝奪非法移民在南加大的學習權和工作權」。從周日發起之後,短短四天之內已經獲得許多學生聯署支持。蘋果記者也實際深入USC校區,聽聽學生們怎麼說。中午時份在南加大的校園,學生來來往往的走出教學大樓,許多人正準備享用午餐。剛下課的他們,臉上多數洋溢着笑容,朝氣十足。走訪一圈,不難發現南加大的校園有着各色面孔。從同一個實驗室走出來的印度老師帶着白人與黑人學生,正在一旁討論着研究議題;而一旁的長椅上,則是幾個亞洲學生正在用餐。根據校方統計,目前國際學生就佔了南加大24.1%的學生總數,而本身亦有美國籍的亞洲學生(17.6%)以及拉丁裔學生(13%)。由此不難看出,南加大對於國際學生以及移民十分友善的態度。這樣的風氣,也使得多數的南加大學生都支持這項「避難校園」活動。
Molly是南加大醫學院的學生,就讀三年級的她曾經跟隨老師到東南亞去當醫療志工。她對於此項活動十分瞭解,也表示非常贊同。Molly表示,特朗普要減少避難城市的預算根本是一種政治上的恐嚇,她覺得這是不對的。Molly認為這項行動至少「可以喚醒人們去正視非法移民的議題,並了解他們心中的恐懼」,「雖然我不知道聯署能夠起到多大的成效,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告訴這些人(非法移民學生),我們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Janice本來不太清楚這項活動,但是在了解來龍去脈之後,向記者表示她非常支持這項社區運動,也一定會去聯署。她認為「人都應該要在一個安心的環境生活,而不需活在被遣送的恐懼之中」。當被記者問到希望能夠造成何種效果時,Janice則說,「現在有許多非法移民都抱持悲觀的想法,這樣的聯署也許能夠給他們一點正面的希望」。然而,也不是人人都對「避難校園」的活動買單。第二代移民Ladan就坦言「我完全不同意!」。Ladan說,「不要誤解我的想法,我很了解美國是由移民所構成的國家,許多移民都對國家努力貢獻;然而,每個人都應該跟據系統從合法正規的途徑留在美國」。她表示,自己父母來自伊朗,當年他們經過了層層關卡以及申請才拿到了美國公民身份,因此她也表示,「除非有極其充分的理由,否則我看不出來這對其他奉公守法才拿到身份的人公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6,500名的南加大學生簽名支持「避難校園」的聯署。記者致電校方,相關人員表示學校知道這項聯署,也聽到了學生訴求,但是目前校方「還在討論,也還不會對外有正式的回應」。看來特朗普效應,還會持續發酵一段時間。話你知:避難城市(Sanctuary City)其實像一種政治概念,而非真正的法律。其指的是個別城市對非法移民展現的一種善意以及保護政策;在所謂的避難城市內,警方無權探詢民眾的移民狀況,而官方也不會主動逮捕非法移民,甚至有配套措施幫助這些非法移民能夠順利生活。目前,洛杉磯被認定為美國第一個出現的避難城市(1979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9/19839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23

方中信爭取賽車時間

1 : GS(14)@2016-11-21 00:05:09

方中信前晚在澳門出席Audi汽車活動,提到早前曾參加電動車賽車,他說:「忙埋呢個月,下年都想放多啲時間(賽車),之前miss咗好多自己有興趣嘅嘢。」最近他忙於在內地開工,但聖誕假期會一家三口去旅行:「都度咗好耐,大時大節一定預時間畀佢哋,都係放八日左右,之後又返內地拍嘢。」黃心美擔任司儀,有傳ViuTV因政治敏感而抽起《跟住矛盾去旅行2》,她說:「都可能係,唔緊要,公司好多錢,唔止《矛盾2》,好多節目覺得唔好都會抽起。」採訪、攝影:盧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0/198393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91

盼學生放棄爭取港獨

1 : GS(14)@2016-11-29 00:03:44

■彭定康2014年傘運期間於牛津大學一個學生活動上獲贈一把黃傘,他一直撐着傘並和學生拍照及交談。



【本報訊】彭定康上周五出席首場演講時,主動談及港獨問題,批評港獨不可能發生,又指港獨言論及主張會削弱社會追求民主的力量。彭定康接受專訪時坦言不同意港獨,認為爭取港獨是壞事,但他可以理解,所以希望透過今天到香港大學與學生對談,說服他們放棄爭取港獨,改為爭取民主,他不希望與學生的對話被抹黑成操控學生,更指2014年傘運時,親共人士指學生是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外國勢力操控之說「極有侮辱性」。


指傘運和平有秩序

彭定康指出,香港是一個溫和的城市,指其他地方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不會出現類2014年傘運的政治示威,指傘運很大程度上是和平和有秩序進行,包括有示威者主動發起清潔垃圾、安排補習班等,形容有關行動令人感動,「當時全世界的人都見到,除了在中國大陸的人」。彭定康認為,爭取民主的年輕人,如能找到更好的道德論據,就能在將來的運動中達到目標,認為「時間在年輕人那一邊,年輕人不會輸」。彭定康又自言,並沒有如現時香港部份民主運動領袖般勇敢,點名讚揚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創黨主席李柱銘、前主席楊森等,當年爭取民主時十分勇敢,亦十分成功,認為現時加入爭取民主的人士,不應自以為是第一個「勇士」。而彭定康接受港台訪問時,被問到青年新政宣誓風波引致的人大釋法時回應稱,不明人大為何堅持釋法,認為香港法院可自行處理;又指理解部份年輕人對現況沮喪,但不應拿宣誓開玩笑,重申港獨及自決的聲音會淡化對民主支持,甚至導致一些在爭取民主的成熟社會中不應出現的愚蠢行為。■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8/198478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06

孫正義承諾美投資3900億 紐約晤特朗普 料爭取併T-Mobile

1 : GS(14)@2016-12-08 08:00:51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電訊巨擘軟銀的行政總裁孫正義會面後,隨即透過Twitter宣布軟銀承諾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3900億港元),創造5萬職位。市場歡迎特朗普與孫正義會面,預期將有助軟銀重啟在美國電訊市場的併購交易。受此刺激,軟銀股價昨在東京交易時段上漲6.2%,收市創逾1年高位,公司市值增加超過40億美元。軟銀持有八成股權的Sprint,以至軟銀有意收購的T-Mobile昨早段股價分別升逾5%及2%。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昨早段再創新高。

電訊業亦可望受惠於特朗普減稅政策,電訊股板塊昨上漲。市場憧憬歐央行在今天會議宣布延長買債,歐洲股市昨普遍上揚。

特朗普稱孫將美國創5萬職位

雙方在紐約曼哈頓的特朗普大樓會面45分鐘,會後特朗普在Twitter表示:「孫正義說如果不是我們(特朗普)贏得大選,他決不會這樣投資。」孫正義會後向記者表示,此行是祝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相信他上任後將放寬對企業的監管,令美國會再次強大。消息人士稱,孫正義在會前已準備向特朗普提及因美國監管過於嚴格,令T-Mobile交易告吹,迫使他在美國以外投資。軟銀在美國的最大投資,是2013年斥220億美元購入現時第四大電訊商Sprint的八成股權。

Sprint併T-Mobile 奧巴馬推翻

軟銀原打算收購目前第三大電訊商T-Mobile,把與Sprint與T-Mobile合併,抗衡美國市場最大的Verizon和AT&T,但不獲美國反壟斷機構接納。鑑於特朗普高調接待孫正義,令外界揣測軟銀重新收購T-Mobile的可能性。松井證券的分析認為,通過加強與特朗普的聯繫,孫正義再次收購的可能性增加。

軟銀準備用來投資的資金,來自軟銀10月與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投者合組的1000億美元科技投資基金。

孫多次與國家元首談生意

孫正義又稱,他計劃投資於初創企業創造就業,但沒有評論T-Mobile可能的交易。孫正義過去也直接找國家領袖談生意。他9月曾跟韓國總統朴槿惠會面,表示有意向韓國科技業投資45億美元。他還跟印度總理莫迪見面,承諾將斥數十億美元發展該國的科技初創企業和可再生能源項目。他曾稱有意成為「科技業的巴菲特」,計劃大舉投資研發物聯網、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

AT&T行政總裁Randall Stephenson亦積極評價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認為調低稅率和減少政府監管有助業界發展,認為稅務改革有助刺激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43&issue=20161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73

邵仲衡爭取皇都列古蹟

1 : GS(14)@2016-12-10 13:30:15

導演陳果、曾江、邵仲衡及作家沈西城等早前應活現香港邀請,拍片支持保留北角皇都戲院,昨日古物諮詢委員會決定,將皇都由原本的三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邵仲衡昨日接受電話訪時表示已收到消息,下一步是令皇都列為法定古蹟,才可免於被拆的命運,他說:「雖然一級都可以有機會被拆,點都好過唔上(一級),至少而家係一種肯定先。」邵仲衡大學時期在北角居住,認為皇都的龍骨頂設計好獨特:「真係拆一件少一件,冇咗就冇咗,拆咗佢起過幢商業大廈或者商場仲有意思?」採訪:何永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10/198605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0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