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老金改革要還欠賬不要往回扯”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5

中國養老金雙軌制的“前世今生”。 (CFP/圖)

養老金的缺口不是賬戶問題,而是有一個歷史欠債。

一定要市場化,包攬的包袱要逐步卸下來,否則20年以後還是老樣子。

名詞解釋:

DB:現收現付制。由德國在120年前創立,即政府向企業和職工征繳養老保險金,用於支付當期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它是待遇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繳費時已確定未來自己的養老金水平。好處是運行成本低,弱點是應對老齡化時缺乏彈性。

DC:個人賬戶制,又稱基金積累制。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銀行的一些專家設計,並於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國家付諸實踐。國家給每個參保人建立個人賬戶,實賬積累自己的養老金,退休後多繳多得。同時委托專業機構管理,到資本市場上投資增值。它是繳費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的養老金水平取決於自己的繳費積累和投資損益。好處是更顯公平、更具激勵性、資金效率更高,弊端是運行成本高、共濟性差、資金投資有風險。

NDC:個人名義賬戶制。介乎上述兩者之間,在融資方式上它是現收現付制,在計發方法上,它又是繳費確定型。NDC的個人賬戶中沒有實際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結合工資增長率與人口增長率等因素,作為將來養老金的計發標準,同時不可繼承。是1998年誕生的一種歷史最短的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歐亞7國實行。

 

怎麽還歷史欠賬

我不贊成搞NDC。

原因有這麽幾個,第一,我們這套制度前身是單位保障,當時啟動養老保險改革有一句話:要改變國家和企業把養老金包攬起來的做法。但在實際運行中統賬結合變成統賬混合,結果就是做不實個人賬戶,做不實就想把它變成名義。但是如果把這個賬戶取消了,名義賬戶又是包攬,就同原先改革的初衷不一致了。

第二,NDC跟世界上的主流取向不一致。因為世界上的養老保險一般是多支柱的,社會統籌包最基礎的部分,個人賬戶的部分相對大一點。

第三,老百姓繳費是真金白銀拿出來的,現在你告訴他這是名義的,這啥意思呢?社會心理也不接受。

第四,我們後來出臺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結構更清晰,一個賬戶一個統籌,它沒有挪用問題,沒有統籌基金缺口,完全是實賬。你現在把職工保險個人賬戶變成名義,那農民跟居民要不要名義?這不是往回扯嗎?

要問一下,為什麽統籌有缺口?問題在於“老人”和“中人”沒有繳費。老人一分錢沒繳,中人是部分繳費。簡單算一下,制度運行20年,就算人群結構一樣,每年退休和新增繳費人數一樣,退休人員平均才繳了10年。從上海情況來講,380萬退休人員,平均計發養老金的繳費年限是30年,等於中人只繳了三分之一,老人一分錢沒繳。所以根本原因不是在賬戶問題,而是有一個歷史欠賬。

你現在用名義賬戶能渡過眼前難關,實際上只是延緩當期投入,把債務矛盾後移,僅此而已。而我們後延的條件又不好,越往後老齡化程度越高,2030年到2050年是一個高峰。

關於歷史欠賬問題,2010年頒布的社會保險法已明確規定,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視同繳費年限,應當繳納而未繳納的費用由政府承擔。那麽就應該來研究如何解決歷史債務,而不是說怎麽用空。

歷史債務很難確切計算,但是有一個標準可以計算,就是從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來,我們用空了多少個人賬戶,個人賬戶記賬額3.5萬億減去做實的4000多億,用空了3萬億。現在養老金也結余了3萬億,說是統籌積累,但理論上講,應該先把個人賬戶用空的部分還上,然後才是統籌資金。

如果從這個角度,還歷史欠賬不需要拿出很多錢,只要把個人賬戶逐步還上就可以。那麽用什麽機制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列規矩。就是列出一個財政支出的公式,綜合考慮這個地方老人和中人的數量,然後財政應該每年列支幾個百分點,剛性支出,就像教育支出4%一樣。有的地方現在財政很困難,中央財政還在補貼,那是另外一碼事。基本責任要落實,財政不平衡問題用財政轉移支付解決。

資金短缺還有一個因素,我們有1億農民工沒有參加到職工保險里來,帶來兩大問題。一是影響當期總收入,加劇資金平衡困難。第二,這些人又將變成“半截子”保障,等他們老了再進來,年限又短水平又低,形成惡性循環,我們今天的問題就是因為從半截子搞社保。

擴大社保覆蓋面,應該是一個戰略考慮。統籌面越廣,贍養比越合理,資金壓力越小。改革推出越晚,政府負擔越重,就像機關事業單位如果早10年改革,現在也有很大一筆積累。

另外繳費機制也要改善,要加大多繳多得的力度。

要市場化不要政府包攬

為什麽要做實個人賬戶?一是要走出包攬的路子。因為我們現在的養老金界限不夠清晰,盡管說是統賬結合,老百姓的意識中還是靠國家養老,沒有把賬戶當回事,你看到誰來問我賬戶里的錢都到哪去了?賬戶的作用被壓抑了,沒有形成一個好的制度文化。

第二,賬戶沒有市場化運營,也沒有運營的規則,所以沒有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沒有市場化運營的一個原因是賬戶資金被統籌借用了。賬戶沒有做起來,好像就和老百姓關系不大,弄來弄去還是三方:國家、單位、個人,那麽市場呢?

做實就為了形成制度文化,如果這一塊做好了、做強了,老百姓靠賬戶的意識、靠自身的意識,多投多得益的意識就會強化。現在大鍋飯文化還有遺留,因為現在享受養老金的都是這一代人,他覺得人是國家的,國家要給我養老。但年輕人不能再建立這樣的制度文化。

做實之後,國家可以從戰略上考慮這筆資金的使用方向,把它投在收益確保的戰略性項目上,比如石油管道、南水北調、電網高鐵等,都是有回報機制的,可以避免投資一般競爭行業的投資風險。

如果不做實,把它全部名義賬戶化,還是相信政府力量,交到政府手里我讓它增值,這個思路太老了。一定要市場化,包攬的包袱要逐步卸下來,把好的機制培育起來,否則20年以後還是老樣子。我們現在頂層設計要著眼的,是現在中年以下的這一代人要什麽制度,因為養老保險不是立竿見影的,是個長周期的社會發展過程。

決策者一定要清楚,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都是自己包攬,走不遠也走不好。

南方周末記者馮禹丁采訪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