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校畢業 靠借錢開書店
1 :
GS(14)@2016-07-09 06:37:03林榮基
林榮基在傳統左派學校香島中學讀書,85年在中華書局做發行,和大部份左派出身的人一樣,他相信共產,有點理想主義。直至六四屠城震碎幻想,89年辭職,輾轉任職田園書屋,94年創辦銅鑼灣書店,「做發行競爭大,做零售生存條件好啲」。自小愛書,開書店順理成章。「當年向兩個朋友各借4萬蚊,連同2萬積蓄,就咁開始。」除第一年蝕錢,林謂很快已收支平衡。後來自由行減少,遇正加租,2014年賣走書店轉做店長,仍以書店為家,生活沒大改變,「之後被拉,有啲咩人話再入股,我已經唔係好清楚」。與世無爭的小書商,無端成了抗爭鬥士,世事難料。
為家姐兩子 戒40年煙癮
煙與書,曾幾何時,對林榮基來說無比重要。返內地前在九龍塘抽的3支煙教他忽爾省悟,決定不惜代價引爆政治炸彈;由被囚寧波到獲安排到韶關圖書館做義工變相軟禁,林謂半年來終抽到第一口煙,為回復了幾分自由而感慨萬千。記者想影一張他吸煙的相片,冷不防鐵漢拋出一句:「我冇煙喎,戒咗喇。」40年的煙癮,話戒就戒。他說得理所當然:「返嚟住喺家姐度,佢唔鍾意我食煙,兩個仔又唔鍾意,咪戒囉。」下定決心做應做的事,決定了就再不回頭。由3支煙到戒煙,原來都好林榮基!
捲桃色報道 想起遇流鶯
正與太太分居、有大陸女友的林榮基,回港後即爆出家中談桃色糾紛的報道,公眾譁然。林榮基謂被軟禁的3個月生活刻板,但有晚遇兩女午夜拍門,「一開門已知乜事,我想關門,其中一個竟然用腳頂住度門,好大膽」。在內地二線城市廉價賓館,有流鶯出沒並不罕有,林榮基只奇怪登門小姐的進取,並無特別放在心中,直至回港捲入桃色報道,與何俊仁談起方恍然大悟,覺得其時大有可能是天仙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8/19686565
林榮基爆中央終極陰謀 京買起銅鑼灣書店 監視港人
1 :
GS(14)@2016-08-07 16:24:26■林榮基指,內地買下銅鑼灣書店作監視點,林充當耳目,報告來買政論書的人。李家皓攝
【本報訊】正受警方保護的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發表長文,詳細交代他被拘留經過及決定公開真相的心路歷程。他在文中更踢爆了內地正陰謀計劃將銅鑼灣書店變成中央專案組在港地下情報機關,又要求他繼續在書店工作做無間道出賣香港,匯報香港情況及購買政論書的讀者資料。支聯會認為,若內地要港人做耳目,而收集的資料是用作執法用途,其實與跨境執法無異,明顯是破壞一國兩制。記者:麥志榮
銅鑼灣書店的店員去年陸續被失蹤後,背景神秘的陳顯誠在11月初向李波開出優厚條件接手經營書店,除承擔書店每月3.9萬元的舖租外,賣書收益亦只收取四分一。但其後李波失蹤,書店一直關門不再營業,店內書籍亦被搬走。
欲安排林當耳目出賣讀者
林榮基在文中解開了書店一直空置之謎。他指出,負責審問他的中央專案組史先生聲稱同情他,為他求情及做擔保人,令他可以保釋,因此兩人前途已綑綁在一起,林日後必須充份合作,否則史先生會被害死,林榮基認為,這顯然是佈局安排他成為棋子。後來史先生提出,林「將來回港後,仍在書店工作,向他報告這裏(香港)的情況,通過文字或照相,他們要了解香港,特別是來買政論書的人,以後要做他的耳目」。林榮基指出,新經營者為書店簽了兩年租約,租金合共超過一百萬元,錢不會白花,中央專案組那些人買下書店的目的,顯然易見,就是將書店作為一個監視點,將來監視香港人。他慨嘆:「我今天屈服,我將來只會做幫兇,令更多人屈服;我今天出賣靈魂,我日後也會逼別人出賣良知;我今天變成他們一伙人,日後只會令更多人入伙。」倘使大多數香港人,面對大陸強權侵犯,仍然不聲不響,甚至事不關己,冷眼旁觀,恐怕更嚴重的事還會發生。內地拘禁銅鑼灣書店店員,其中一個目的是調查購買「禁書」的讀者。林榮基較早前接受訪問時曾透露,讀者名單中包括內地市長及副市長,還有中宣部官員。有研究人員購買西藏歷史文化相關書籍,亦被懷疑是鼓吹藏獨。林榮基在文中表示,中央專案組其中一個審問重點就是禁書。有一次史先生拿來8、9本巨流出版的書,要求他解釋為何推薦給讀者。他指其中一本《習近平內部講話》主要轉載習近平提出怎樣以意識形態管治,七不講內容有關普世價值等,比較可靠。內地女記者高瑜就是轉發七不講的內容,被控告涉嫌洩露國家機密罪。他又表示,另一次史先生又拿來另一些巨流出版的書,問他編者是誰。他說不認識編者。他又抽出《中央軍之變》和《中共高官色情報告》兩本書作解釋,指李明編了前一本,不知銷情如何,為了保證銷量,後一本改為張三,很可能出自同一人。這些書的內容多數是拼湊而成,不好當真。
支聯會:與跨境執法無異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出,若內地要港人暗中做中介人,提供某些資料,而資料是用作內地執法用途,其實與跨境執法無異,更不要說有關人士可能是在威迫下提供資料,這種做法明顯是破壞一國兩制。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內地一直有在港設立機關暗中收集報道,這類機關任何形式都有。中共在海外派駐耳目更不是新鮮事,例如早期到外國留學的學生中,有部份人就被要求為國家收集當地情報。內地收集情報有很多渠道,亦不會盡信某一個渠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7/19726461
詳列銅鑼灣書店事件經過美報告指京加劇干預 港金融地位難保
1 :
GS(14)@2016-11-18 17:03:03【本報訊】由美國國會委任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發表最新一份報告,當中針對中港關係的章節,列出多宗事例反映中央政府加劇干預香港,更以大篇幅詳述銅鑼灣書店5人被綁架拘留事件,指事件威脅本港一國兩制,商界開始憂慮情況惡化,重新審視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前景。港府前晚深夜發稿回應,要求外國機關勿干預香港內部事務。記者:馬志剛 葉偉東報告以接近4頁詳列專售「禁書」的銅鑼灣書店事件經過。報告指書店5人自去年10月起陸續失蹤,經營者李波如何從香港進入中國大陸被拘留成謎,惹來中國人員越境執法綁架之嫌。報告指事件揭露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受到質疑,不少人關注香港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推斷匯豐今年2月決定取消從倫敦遷冊來港,亦可能是對香港維持一國兩制缺乏信心。去年底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南華早報》,報告指不少關注新聞自由的組織,擔心中國正增大在港傳媒影響力;今年4月,《明報》時任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在發佈有關巴拿馬文件報道後突被解僱,亦令人質疑屬政治審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同月調查顯示,33%受訪者對新聞自由感到不滿,是九七回歸後新高。此外,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上映不到兩個月即被落畫,大陸更禁播頒獎禮。
港府:勿干預內部事務
學術自由同樣受挑戰。報告特別提到港獨議題在校園升溫,政府出手加強限制校內討論港獨,教育局更曾指教師推廣港獨或引致取消教師資格,引起激辯。另一方面,有份阻撓任命陳文敏任副校長的港大校委會成員李國章,今年初獲委任為校委會主席,亦有強烈反彈。報告又提到,解放軍駐港部隊演習次數近年有所增加,不少更在敏感時刻舉行,令外界覺得中國企圖藉軍演向港人施壓,要港人接受北京立場。儘管如此,報告指今屆立法會選舉有5名自決派人士,在中央政府極力阻止下仍贏得議席,加上創下新高的58%投票率,顯示港人渴望自由,拒絕接受北京干預。銅鑼灣書店成報告主角,創辦人兼店長林榮基感謝美國政府持續關注港人權問題,希望美國政府以人道立場,繼續向中國政府追問其餘4人狀況,特別是書店股東桂民海,是否得到公平審訊。慈幼本土關注組發言人Tom認同報告批評,指教育局於學期初禁止校園港獨,達至噤聲效果。他指不少人對一國兩制感失望才轉而思考港獨或其他出路。匯豐回覆查詢,指總部選擇留在倫敦是因當地為全球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未有回應是否與香港政治環境、一國兩制實施等問題有關。而阿里巴巴集團則重申,《南華早報》會繼續保持編採自主。港府發言人前晚深夜回應稱,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按照《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充份體現一國兩制得到成功落實,港府要求外國機關切勿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892
談銅鑼灣書店事件 稱難想像在港發生 彭定康:望英多關注香港
1 :
GS(14)@2016-11-27 13:00:25■彭定康(中)與馬世民在論壇台上不時「咬耳仔」。謝榮耀攝
【本報訊】前港督彭定康昨日出席論壇時,被問到銅鑼灣書店5名股東及職員去年「被失蹤」事件時,坦言自己難以想像香港竟會發生港人「被失蹤」;令他更難以想像的是,國際社會並無大肆抨擊中國做法,連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國,反應也十分低調,彭表明不想令中國官員錯以為日後「做乜都得」。彭定康又相信,香港人會繼續成為民主的英雄,而不是一個「年老、過氣的殖民地官員如我」。記者:林俊謙
彭定康昨被主持問到能否想像香港回歸後,會出現類似銅鑼灣書店人士的「被失蹤」事件時,彭即直言,他1997年離港時一直覺得,香港最壞情況變成中國最富有城市同時,公民意識被侵食,雖然上述情況仍未發生,但彭坦言,自己難以想像香港回歸後,竟會發生港人「被失蹤」事件。彭定康續稱,令他更難以想像的是,國際社會在事發後,並無大肆抨擊中國當局做法,連《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英國,其外交部的聲明內容亦十分低調。他希望不會因此令中國官員錯以為日後「做乜都得」,強調英國和其他支持《中英聯合聲明》的國家,都有責任維護香港的自由和活力。同場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其後向彭定康發問,批評英國政府並無對香港人負上責任,問彭見到香港現時出現眾多問題後,「回到英國會為香港人做甚麼?」彭定康就指,希望能引起英國國會和傳媒,在未來更多關注香港發生的事;又指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1年前,曾希望來港調查《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實行情況,但最終在中方不鼓勵來港下,最終只有發表報告。
「港人會繼續成民主英雄」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去年3月曾發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30周年報告」,指出主權移交接近18年,香港保持繁榮穩定,但認為高度自治不斷受壓,特別是北京當局發表的白皮書、並為2017政改方案設限、新聞自由受衝擊等。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追問彭,指他離港後,是否覺得自己和英國本應能為港人做更多,令香港有更好基礎落實一國兩制;又問彭今次返倫敦,會否到英國上議院就香港問題發表演說,為被英國放棄的公民,爭取更好待遇。彭定康未正面回應劉的要求,笑稱是「劉慧卿粉絲會的英國代表」,引來在場參與論壇人士捧腹大笑。彭定康接着表示,過去曾寫書,指出英國殖民政府的不足。彭定康又指,自己做港督任內,只是想令香港選舉制度盡量變得公平和自由,指劉慧卿和李柱銘一直督促港英政府做得更多,努力值得肯定,「我覺得是香港人,會繼續成為民主的英雄,而不是一個年老、過氣的殖民地官員如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7/19846955
10大人權新聞銅鑼灣書店居首
1 :
GS(14)@2016-12-11 12:58:58【本報訊】銅鑼灣書店五子失蹤、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受恐嚇、康橋之家性侵案揭示弱勢社群的無助,以上三件事都反映香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每況愈下。由多個關注團體組成的國際人權日籌委會,昨日公佈今年度10大人權新聞,兩宗涉及銅鑼灣書店事件的新聞位列首兩位,書店前店長林榮基呼籲港人參與元旦遊行,繼續上街發聲,拒絕屈服於強權下。每年12月10日是聯合國國際人權日。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民間人權陣線、支聯會及風雨蘭等多個團體昨舉行「免於恐懼的自由」嘉年華,公佈由168名市民投票選出的今年度10大人權新聞,除銅鑼灣書店事件外,「康橋之家智障女不能作供」、「立法會選舉7名參選人提名不獲確認」及「挑戰『官商鄉黑』朱凱廸收死亡威脅」分別位列第3、4及5位。
■朱凱廸稱遭死亡恐嚇而到警署報案,他稱會堅持打擊官商鄉黑勾結。
林榮基籲參與元旦遊行
嘉年華於銅鑼灣東角道行人專用區舉行,正是銅鑼灣書店現址樓下。重遊舊地,前店長林榮基說以平常心看待,並指書店五人失蹤事件與港人息息相關。林榮基坦言,對香港前景不樂觀,三權分立被破壞,也不能重啟政改,但呼籲港人要繼續發聲,並參與民陣舉行的元旦遊行,「確實要多啲企出嚟」。途經嘉年華的台灣遊客Rio支持同志婚姻平權。他指台灣正審議同志婚姻議案,雖然爭議很大,但屬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希望議案通過,令日本、香港等地跟隨,並鼓勵港人一起為平權議題努力。同場的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均認為,立法會議員被政府任意取消資格為重要的人權新聞,何指政府毀壞制度,影響深遠,尹則批評政府濫用司法程序,剝奪市民的選舉權。■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11/19861934
對沖人生:實體書店有得做?
1 :
GS(14)@2017-01-07 00:28:01踏入2017年,網上巨人亞馬遜(AMZN)宣佈將會在紐約曼克頓開設第一間實體書店。由虛擬返回現實,是否大趨勢?亞馬遜的Amazon Go不斷進行試驗,既是小型超級市場,更是另類購物體驗。我相信未來虛擬世界及實體Brick and Mortar可共存。當一間公司有如亞馬遜般「無限大」時,便擁有選擇權,再度擴張。(1)在實體世界,如建造Amazon Go般的小型超市,再加購物經驗,便是消費新體驗。一些作家難找出版商出書,亞馬遜的電子書也為作家製造了賺錢機會。你有沒有「特殊技能」?英國一位普通作家Mark Dawson在亞馬遜平台賣偵探及謀殺案小說,銷量達45萬美元(300多萬港元)。他從2013年6月至今,在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平台出售了30多萬本偵探小說電子書。所謂「特殊技能」當然不會從天而降,Mark只不過把興趣變為事業,每天坐火車來回郊區和倫敦的4小時,便是他的「戰場」,開着電腦,思想集中,活在創作空間,又是另類選擇。同時也要做個警告:有朋友以較專業的主題出了書,同樣放在亞馬遜Kindle「過吓癮」,當了英文作家。由於主題太過專業,下載量不多,一年才賣出不足100本電子書。但當他知道亞馬遜有實體銷售,欣喜若狂,明白「共享經濟」代表真正互動,希望達致雙贏局面。在此也淺談香港個案。Tesla(TSLA)電動車在港的普遍程度實在令人意外。更大的驚喜,就是我認識有仁兄建立中環、金鐘一帶到機場的白牌服務,針對連去中環機場快線也怕麻煩的金融人、生意人。這位仁兄的半Uber式經營是小本創業,在沒有客人時又變回Uber司機,一句說到尾:小生意窮則變、變則通。(2)2016年香港股市玩了一整年過山車後,似乎打回原形,回報未見理想,只是chok上chok落;相反美國市場獲利甜美。一撮交易員及操盤人也感覺到,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反應太急太「人工化」,2016年最後兩個交易日也要回吐一下。美國道指30隻成份股上年急升,包括可口可樂、微軟、麥當勞、高盛等。2016年整年上升超過30%的強勢主力股有高盛、摩根大通和重型機械商Caterpillar;道指ETF大包圍,確實冇走雞。假如甚麼功課也不想做,只是順勢而行,大包圍式買標普500指數ETF(SPY),一年也上升了9.5%;道指升了13.4%,可算是豐收的一年。2017年當我們興奮若狂估道指何時衝破2萬點,我深信普通人更嚮往低管理費投資,也會尋找更多有形無形投資機會。最後,本月14日(星期六)下午,我會分享一個「2017投資攻略」,講解不同資產類別投資及對沖機遇。可用電郵與我聯絡。2017年機會無限、小心陷阱,順勢而行!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06/19887608
【限量三千】彭浩翔出極短篇小說 唔喺書店賣?
1 :
GS(14)@2017-01-21 03:37:32《怪力亂神碎花裙》,載有短古一百,有笑位有哭點。
導演彭浩翔腦筋應該練過瑜伽,所以啲橋可以720度扭來扭去,曲直任我行。佢最近出版極短篇小說集《怪力亂神碎花裙》,收錄100個迷你故事,忽甜忽鹹,又笑又喊,限量三千本,仲話到明永不翻印!出書賺錢難過去火星,佢覺得出版社應該把書變作精品。「實體書一直當自己只係內容載體,電子媒體又係盛載內容,而且唔收錢,出版社即刻覺得世界末日啦!所以書唔應該無限量印,仲要印得靚。呢個價值讀者就唔能夠download得到,佢就會想儲起呢本書。」今次新作都唔會喺書店賣,只在Facebook專頁發售。雖則賣$150,但出版未夠一個月已經賣咗一半。
彭氏幽默好鬼黑,鍾意就好鍾意,唔鍾意你應該睇唔到呢句。
小說裏面好多故事,佢都曾經响微博或Facebook發表,不過啲故事已經去晒「黑洞」,冇啦冇啦。佢笑住話:「我有公主病,好憎人唔長期關注我,所以故事發表咗廿四小時後,我就會delete。你都唔關心我,即係我刪走都唔mind啦!」書內故事可以短到得一行,不過少字又唔代表呃錢!「有啲人以為長篇比短篇難寫,其實越短越難。短篇你需要好明確嘅突轉,唔可以有太多形容詞或內心描寫,完全係水墨畫嗰種白描方法。」佢就非常欣賞日本作家星新一。「佢嘅作品簡潔到只有一頁紙,都能做到有畫面有餘韻,令你睇完諗好多嘢!」思想黑過墨汁嘅佢,硬係要整死好多小說主角。「點解唔諗得極端啲?我同親戚朋友食飯,大家嘻嘻哈哈,我個腦就會飄去諗如果依家有人死會點呢?如果三姑六婆互相殺死大家又會點,我成日諗呢啲。好多人唔會將啲無聊思考寫出來,但我會。」大陸有網絡審查,佢書內某啲故事都曾因「敏感」內容被刪。「審查唔會影響你創作,你先唔好理嗰啲限制,將你鍾意嘅寫晒出來,我覺得冇所謂,反正我冇收微博錢。」他更加決定任由大家改編書內故事為短片。「只要唔涉及商業活動,鳴謝番呢本書,我就可以免費授權,冇所謂。」Done Studio已快手改編書內故事〈分手信〉,佢亦都有喺Facebook分享短片。小說論盡KY與WIFI,有啲濕又有啲黑。吞吐,品嘗,口味好重。不過我記得一個叫〈發現頻道沒發現的動物殘酷故事〉,有隻叫拜仁的鴿,唔妥協,好轟烈,死就死。拜仁死得重過泰山。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0/19902741
超受歡迎恐龍書店英國人都特登來買!
1 :
GS(14)@2017-06-10 13:30:371998年的老電影《網上情緣》(You’ve Got Mail)中,美琪賴恩(Meg Ryan)所經營的小書店面臨湯漢斯(Tom Hanks)巨型書店的龐大壓力,最終難以支撐。20年後,在大型連鎖書店都不敵電子商務浪潮、紛紛尋求出路的今天,卻仍有小店憑藉着自身特色,殺出血路、廣受當地居民歡迎。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位於南帕薩迪納(South Pasadena)的玩具書店The Dinosaur Farm,至今已經邁入第22個年頭。這個如今少見的社區複合式的玩具書店,是由66歲的店主普倫(Dave Plenn)一手創建。有別於大型連鎖店一成不變的裝潢,店內商品以及書籍以恐龍為主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與風格。當被問起當年為何想要打要以恐龍為主題的玩具書店,普倫直言,「開書店就是為了要養家糊口啊,至於恐龍主題,則要歸功於我太太」。「當時我還是個專業音樂人,雖然熱愛我的工作,但在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後,我只希望能有個更安穩的生活」。終止音樂事業、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普倫思考了好一段時間仍然難以做出決定。有天妻子忽然對他說,「不然來開家玩具店如何?我有個很好的店名,就叫它The Dinosaur Farm吧」。原來普倫的妻子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每天都看到孩子們展現對恐龍的喜好,認為這個店名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小朋友。事實證明妻子的第六感是正確的,很多熱愛恐龍的孩子在發現這家店之後,都央求父母、不遠千里的前來購買商品。而店內的恐龍商品也從最初的兩個陳列櫃,慢慢塞滿了到店內的每個角落。為了要維持競爭力,普倫總是會從世界各個角落尋求特殊的恐龍玩具,好滿足他店裏挑惕的顧客,「像這個恐龍玩具是法國製造的,這家公司對於細節非常要求,你看這裏,連口腔上顎的軟骨也都做了出來」。希望盡可能滿足大家的普倫,甚至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專賣恐龍玩具的網站,銷售也蒸蒸日上。
The Dinosaur Farm的成功除了特色商品外,不能不提到的就是很貼心的顧客服務。「我們與大型連鎖店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去滿足顧客的需求」。他表示,在很多大型連鎖店最缺乏的就是人情味。「我們不是付了錢、給商品這麼簡單而已,我們會與顧客有更深的互動,了解他們的背景與需求,以提供更好的個人化服務」。在店裡工作將近一年的弗洛里斯(Flores),就很喜歡這種與客人互動的感覺。「我可以透過與他們的溝通,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的需要。而我自己也是個孩子的媽媽,也因此更樂於與客人互動」。弗洛里斯說,她的兒子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恐龍迷,總會吵着要到店裏看看這些恐龍玩具,而她也很享受與兒子在店內同樂的時光。當初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簡單念頭,卻在普倫的努力經營下有了閃耀的成果。The Dinosaur Farm的名聲甚至遠傳到大西洋的另一頭;三年前,店內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英國百年玩具老店Hamleys的排行榜上──被稱為「17間將改變你孩子生命的玩具店」(17 toy stores that will change your kids’ lives)之一;這對一間玩具書店來說,就有如得了玩具店的奧斯卡獎,可說是莫大的榮耀!雖然有這樣榮耀的頭銜,普倫似乎更關心自己是否為社區帶來歡樂。他表示,自己在社區深耕22年,最自豪的便是見證了世代的交接,「有個在這裏打工的女孩,當初可是還在她媽媽肚子時就來過我的店了」!普倫笑着說,希望這些孩子長大後也能再帶着他們的孩子來,讓The Dinosaur Farm成為好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9/20050157
【書店結業】綠野仙蹤五折清貨 店主:簡體字殃及池魚!
1 :
GS(14)@2017-06-22 08:03:56綠野仙蹤書店星期日於facebook專頁宣佈,即日起開始結業清貨。
曾幾何時,香港樓上書店百花齊放,單是西洋菜南街已不下十間,但近年閱讀風氣漸改,樓上書店執完一間又一間,不只深奧書籍沒人看,偏向主打年青市場的「綠野仙蹤」書店,亦宣佈將於8月結業。
《寫真的思考》、《暢銷的故事,熱門的角色》
綠野仙蹤書店星期日於facebook專頁宣佈,即日起開始結業清貨,全店七折,如買滿$400可獲五折優惠,到8月開始,賣剩的書籍更將以低於三折發售。綠野仙蹤售賣各式小說、實用參考書籍及雜誌,雖以賣簡體字書籍為主,但當中漫畫技法書籍、各式科學雜誌、遊戲雜誌等,填補了大型書店的選書缺口,一度大受歡迎。店主Sunny指近年書店一直虧蝕,「已經捱咗幾年,租金上升固然係壓力,社會風氣亦唔同咗好多,對於紙本書籍,大家嘅需要少咗很多,睇住呢兩三年樓上書店已經倒閉咗五、六間,而我哋賣簡體字書亦有影響,社會開始唔鍾意簡體字。」書店開業13年,對於結業Sunny亦只能接受,「之後會轉行,放棄樓上店,轉戰商場店舖賣桌上遊戲、模型精品之類,熟客有需要,我哋可以繼續幫忙訂書訂雜誌,但唔會再繼續專注書店呢行,始終已經不似以前咁,有咁多人睇書。」
綠野仙蹤書店旺角西洋菜街68號2/F記者:李珮禎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0/20061570
CNN專訪 談銅鑼灣書店事件林鄭:港人莫挑戰內地事務
1 :
GS(14)@2017-06-25 09:00:32■林鄭月娥受訪時指銅鑼灣書店事件須按內地制度處理。
CNN新聞截圖
【本報訊】尚有一星期便宣誓就職的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她接受外媒訪問時談到銅鑼灣書店事件,雖然她聲稱作為特首,有義務反映港人對這件事的關注,令香港人擔心會對一國兩制和香港法治受損,但她同時指港人不宜挑戰在內地發生的事,事件亦須按內地制度處理。事件其中一名主角林榮基反駁指整件事並非港人挑戰內地事務,而是內地挑戰香港司法制度,民主派議員指,事件涉內地執法人員跨境執法,林鄭理應為港人發聲。記者:呂浩然
林鄭月娥昨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專訪時表示,銅鑼灣書店事件令部份港人擔心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和法治受損,但最終發生甚麼事,要有證據才能去總結,她一方面說,自己作為特首,有義務向中央反映港人關注,擔心今次事件會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和香港法治造成損害,但另一方面林鄭亦強調,一國兩制就是一國兩制,港府的義務是維護香港的制度,然而港人不宜挑戰在內地發生的事(It would not be appropriate for us to go into the mainland to challenge what happens on the mainland),事件亦須按內地制度處理。
■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中)去年控訴被內地拘禁,6,000名市民遊行聲援。資料圖片
稱同情桂民海女兒
持瑞典國籍的銅鑼灣書店母公司股東桂民海,其女兒Angela日前表示,桂民海及另外4名涉事的人都是遭內地「綁架」,顯然有違一國兩制,呼籲社會不要遺忘其父親。林鄭對此又再次表示,她作為一個母親,相當同情Angela的情況,另一面就推說最終要尊重各個司法管轄區的法治。對此Angela批評林鄭以一國兩制作藉口,為有政治動機的綁架開脫,強調其父及書店其他人士的遭遇明顯違反一國兩制,對所有港人的安全構成重大影響。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強調,一國兩制下,內地執法人員一律不能在港執法,而銅鑼灣書店事件的核心正是內地執法人員跨境執法,所以林鄭應該為港人發聲,確保內地執法單位不能在港非法行事,而不是將事件扭曲成要按內地法規處理。
■Angela強調父親桂民海(圓圖)的遭遇明顯是違反一國兩制。
林榮基斥港府成傀儡
林榮基就林鄭講法接受電台訪問時反駁,指銅鑼灣書店事件並非先由港人挑戰內地事務,而是內地派人來港,挑戰本港的司法制度,他批評林鄭月娥是非不分,港府不敢處理事件,形容是港府已成傀儡政府。不過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為林鄭辯解,指林鄭的意思是說出一國兩制的原意,即是香港和內地各有獨有制度,港人應該先理解不同制度的運作,在互相尊重兩制才能建立互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4/2006712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