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說書人】單調的機場書店

1 : GS(14)@2017-09-17 17:29:53

【文化籽:說書人】若你經過香港國際機場禁區外的華文書店,會被整枱閃亮的書封設計吸引過去,那是本地熱門得很的旅遊指南,還佔據店內一大片非常顯眼的位置。這真是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問同行友人:「為甚麼都來機場了,還得看旅遊書?」朋友簡潔乾脆地以三個英文字答覆:「Grab& Go!」旅行中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隨手拿起便走,沒想到連閱讀習慣也是如此即興。


機場書店可反映一個城市的閱讀風景。

我一直以來的想法是,旅途中看書,大概是為了消遣打發時間,或者從繁瑣生活裏抽空沉澱思緒。若果還得抓緊時間「做功課」,預備行程,那豈不是比平日上班更累嗎?我無法確定一趟飛機行程裏,看旅遊書的人的心態是甚麼,只好大膽揣測,是不是日常工作都忙得沒時間計劃行程的大概,對將要出發去的城市也毫無印象,不了解當地有哪些好吃、好看,甚至天氣、生活水平與商品價位。所以旅遊指南並不是尋常閱讀的本意,盡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最周全的準備,是看書的目的。不過旅行就是為了遇見與平常不一樣的人和事,是否準備充足只視乎各人需要。讓我費神思考的是,書店扮演的角色是甚麼?若說書店是城市的靈魂,那麼機場內的書店便是旅人了解城市文化的第一道窗口。初次到埗,即使語言不通,光看書籍封面與圖像設計,也能端詳出那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生活風格。我記得在東京無論是機場或JR鐵路站內的書店,袋裝小說仍然很多,放眼看去也比較少奇形怪狀的封面設計。書店像是城市的把關人(Gatekeeper),你把甚麼書拿出來賣,等如餵養大眾何種文化養份。讀者是需要培養出來的,閱讀風景也並非一朝一夕能建立的。這也是為甚麼書店作為生意這麼難做,因為它同時是項文化事業,因着所售商品的特質,無可避免肩負傳播知識的使命。作家鍾芳玲小姐曾撰寫文章談機場書店,她說:「世上大概沒有人真的會專程到機場去買書,人們對機場書店不會心存過多的期盼與幻想,能從其中隨手帶幾本書刊而達到消遣的目的,就是旅人對它們最基本的要求。」不過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機場書店的體驗,卻讓原本不悅滯留,轉化成一次美麗的邂逅。作為機場禁區外唯一專注賣書的店家,也打正旗號推廣文化,五家店面也挪出很大幅空間來放外地旅遊指南,我連半本香港歷史、地景介紹、社會研究的書都看不到,莫說本地文學。話題太嚴肅?那放一兩本在地畫家、作者出版的繪本、漫畫總可以了吧。將書封面向讀者,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本地出版的美好,這是對經營成本一竅不通卻非常愛書的我一點寄願。


撰文:周家盈註冊教師及自由作者,也是說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士,英文應用語言學碩士,副修法語,曾就讀於巴黎第一大學。2013年創辦名為《Slowdown Town》的雜誌,提倡放慢生活節奏,並堅持只出版印刷品。著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facebook:slowdownzine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3/201506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166

【果籽人話】紅磡收舖租書店結業 老闆:執笠就執笠無得擔心

1 : GS(14)@2017-10-09 03:58:51

合成書局坐落在紅磡黃埔街,已有超過六十年歷史。



紅磡黃埔街租書店「合成書局」的鍾老闆說:「甚麼都要賣,所有東西都可以賣,我們可以賣雜誌,就賣雜誌,可以賣書就賣書,可以賣點數卡就做點數卡,可以賣遊戲就做遊戲,若果只租書就營運不到了。」他補充,不是租書沒利潤,只是租書負擔不起租金加幅。



鍾老闆的租書店附近一帶,已陸續被收舖,眼看如斯景象,無論是老闆或是老光顧都感受到快將來臨的命。要說這命,可以打從六十年前說起,他們家三代人都經營這家租書店,鍾老闆正是第三代傳人。



鍾先生是書局的第三代接班人。

書局除租借小說外,亦有租借漫畫和光碟。

書本對鍾先生來說是由小到大陪伴的玩具


面對未知的將來,鍾先生坦然說只能把一切都看開。

店中的書本堆疊至天花,用盡店舖每一吋空間。

閒時鍾先生亦會閱讀小說來解悶。

書本對他來說,就是由小到大陪伴的玩具,但不像普通人一般的看書,而是插書,把厚實的書本插在不夠位置的書縫之間,也是種學闆,要勉強塞好,突出一個書角,他光是練習就花了四十年。然而,四十年過後,鍾老闆面對這無法懼怕的危機,也只能聽命,雖說擔心書的將來,但盡量把一切都看開,盡量接受沒人買書的事實,盡量接受書本以磅算的價值,盡量以享受的角色去承受。



書局的書架密密麻麻地擺滿了小說和漫畫。

書局已有多年歷史,除附近的街坊外,亦有老顧客從遠道而來到訪。

除經營店舖外,鍾先生亦要照顧兒子。

合成書局地址:紅磡黃埔街27號地下採訪:Justin Lun/ATUM Images拍攝:Terry Wong/ATUM Images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6/20163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83

【$5起清貨】34年租書店結業 老闆:個個睇手機冇人睇小說

1 : GS(14)@2018-01-28 18:35:37

葉春發經營租借小說店,大多數是迷幻小說,在大角嘴已有34年歷史,農曆新年後便會結業。


「個個人都看手機,邊有得做?現在冇得做,是死症。」洋松書店老闆葉春發說。他經營的是租借小說店,大多數是迷幻小說,在大角嘴已有34年歷史,農曆新年後便會結業。原是裁縫的葉春發,80年代和太太經營小說店。「那時親戚做開自己便跟着做,當時大角嘴都有四五間,到現在只有我這間,死剩種!這行一直都是吊鹽水。」那有想過轉行嗎?「可以轉得邊行呢?我文化少,好多人都讀完大學,我只是小學雞。」80年代是小說店的黃金時間,當時每本5元,最多租借一星期。「瓊瑤金庸那時最厲害,書商通常七五折賣給我們,金庸只有八五折,賣得最貴是金庸。以前有亦舒,夠尖酸刻薄,現在她一年出一部,產量很少,還有黃霑,最通行便是那時,不文集真的一流,每個客人都找。還有黃易,最流行是黃易,但現在連黃易都死了。」以前的瓊瑤、金庸、亦舒、黃易等,現在亦轉為內地作家。「全部都是迷幻小說,通常在內地作家網上寫,如果有人捧場,便由台灣出版社出書。」做小說店老闆,最多時間便是看書,那有追看嗎?「以前金庸、亦舒那些都有看的,但現在這些已經冇看了,人家說好看,我便入貨,我愛看馬經多些。」他哈哈大笑地說。幾十年來,每本書的租金由以前5元加到現在8至10元,「不敢加價,再加就死,全部都是40、50歲以上,後生冇人看。」採訪約兩小時,只有兩個客人,其中一個是熟客余先生。「喜歡看的人必定會來,不喜歡看的人不會來。這裏只有它一間,圖書館借雖然免費,但書不齊,起碼等一個月,如果要逐集追看,便會斷了,有頭冇尾,有尾冇頭。都是一句,睇落有感情,就是這樣簡單!」余先生說。這些年客人無奇不有,令葉春發最頭痕是,「甚麼缺德的人都有,撕開幾頁的人都有,整落去屎都見過,偷東西又有,着西裝成叠書收埋,我甚麼人都見過。」但令他最不捨得的還是一堆堆小說,「這些是新書,幾十元一本,四十多元一本,一次都冇租過,全新的,這些不嘔白泡呀?」現以低價清貨,售價比租書費還便宜,每本5元起,最希望找到知音人。老闆太太葉太說,「好難計有幾多本,現在幾萬本都有,現在冇人看書,冇辦法,我要退休了。如果有賣剩的話,我可以捐給社區中心,有人收便最好,不想拿去堆填區。」


葉春發愛看馬經及氣功書,現已較少看小說。

80年代是小說店的黃金時間,當時每本5元,招牌已有30多年。


租書店現以低價清貨,最希望找到知音人。

現在賣的都是迷幻小說,通常是內地作家網上作品,如果有人捧場,便由台灣出版社出書。



洋松書店大角嘴洋松街33號華麗商場地下6號舖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鄧鴻欣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5/202847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