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杜行森 中環遊樂會 腦袋放水

1 : GS(14)@2011-12-22 21:53:40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77627&search=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006

投資的天空:阿爺放水勿寄厚望

1 : GS(14)@2012-01-21 10:56: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4&coln_id=10609975
投資的天空:阿爺放水勿寄厚望
最近投資市場可謂對壞消息完全免疫,甚至乎當好消息炒,例如之前標普將歐洲 9個國家及歐洲金融穩定機制( EFSF)的評級下調,股市不跌反升,拍債反應又理想。
到前日標普再警告未來四周可能有更多歐洲地方及區域政府、政府相關實體與金融公司面臨降級,而同日惠譽趁熱鬧話月底可能將觀察名單中的 6個歐元區國家全部降級,其中意大利可能連降兩級,但股市一樣繼續炒上,市場先生彷似跟評級機構說:「你即管發多啲警告啦,如果唔出個市邊有得升呀?」
另一方面,世界銀行亦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估,並警告新興市場必須為歐債危機升級作好準備,不過,好友近日完全佔據形勢,點會理這些消息,全球股市繼續上揚,投資者不斷大喊「 Go Go Go」,港股在此帶動下,昨日已補回 11月初的巨大下跌裂口,挑戰 20000點關口,成交更增至逾 780億元,市況在龍年來臨前再度回復熱鬧。
以現時好友的勢頭,加上熊證堆積如山, 20000點只屬心理關口,正路計好友真正的目標應是去年 10月底的頂部。然而,近期不停有傳聞指中央會放水,但好多嘢一直只聞樓梯響。
做淡時機仍未到
究竟中央是否會在春節前後出招,全部都只是傳媒寫「據消息人士透露」,所以筆者認為,不宜有過高期望,不過,讀者不要誤會這代表做淡時機已到。
自己短線上看法較為中性,即使大市衝破上文所講的技術阻力位也不會感到意外,只係到了現水平,不應該過份樂觀,而早幾日筆者買下的小量好倉昨日也趁高平掉,等假期後再算。
下次再見將是農曆新年假期後,士佳在此祝大家在龍年投資投機得心應手,一本萬利。
張士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358

經濟復蘇 難靠銀行放水 施慧雅

1 : GS(14)@2012-08-17 10:36: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58

人行選擇性「放水」 多釋400億 分析員﹕伺機加強操控內銀

1 : GS(14)@2014-06-17 12:14:3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7/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中央出乎市場意料擴充流動性,昨天起正式實施的「定向降準」擴大至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招行(3968)、民行(1988)以及在內地上市的興業銀行和寧波銀行均已獲通知,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可釋放資金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炒起內銀股。市場對人行是次做法頗有微言,批評其「選擇性」給內銀降準,缺乏透明度,且有加強操控之嫌。


人行上周一宣布「定向降準」細則,昨天,符合「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已正式實施降準0.5個百分點,然而至午間時分,內地傳出招行、民行、興業銀行三家股份制銀行以及浙江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寧波銀行均獲降準0.5個百分點,此後四家銀行發言人逐個對外證實傳言,招行和民行亦發通告證實。昨天,中小型內銀逆市炒起,招行、民行和上交所上市的興業銀行股價均升逾1.5%(見表)。

巴克萊:降準標準隨意 不合理

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黃潔和毛軍華在給客戶的郵件中稱,原來部分銀行和人行進行了接觸,對小微企業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民行和興業這才符合條件獲降準,招行亦然。不少券商獲悉後對人行的做法頗為不滿,批評其做法缺乏透明度,「找個藉口隨便放」,更有人諷刺人行「下定決心要偷偷放」。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直言,這顯示人行任意對內銀降準,缺乏標準,亦不合理。

按人行上周公布,內銀須在去年新增涉農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及餘額佔比逾30%,或新增小微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餘額佔比超過30%,才符合降準的要求。但招行、民行及興業銀行,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貸款佔比並不多(見表),明顯未符合資格。

人行:並未擴大降準範圍

對於市場的質疑,人行在微博上反駁稱,並沒有擴大降準範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這已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等多類機構。

有銀行界人士對本報表示,雖然貨幣政策整體呈現寬鬆的趨勢,但人行此次舉措難免被人懷疑是有意圖地去加大在內銀中的影響,加強操控力度。此外,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儘管降準旨在刺激經濟,但不宜擴大,否則流動性仍將走入房地產市場,令樓市泡沫惡化。

他認為,內地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過去10年都在快速增加,貨幣擴張政策使得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率太高、槓桿率太高,他相信,現時中央採取的穩健貨幣政策,是趨向溫和緊縮而非擴張。

明報記者 張聞文
2 : GS(14)@2014-06-17 12:16: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7/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4月底至今,人行表面降準兩次,實際降準3次,範圍大致從農商行,擴大至城商行,再擴至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釋放流動性預計已逾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對經濟刺激作用將明顯,尤其對中小型實體經濟有較大幫助,市場預期,定向降準範圍還會繼續擴大。


累釋3200億流動性

根據海通國際的估算,招行、興業銀行、民行及寧波銀行的存款總額在截至今年首季末共計7.66萬億元,此次降准0.5個百分點,大約可釋放400億元流動性,而自4月下旬以來,人行共釋放流動性約3200億元。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對本報表示,若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大約釋放流動性5000億至6000億,其中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將約佔一半,此次放水近3000億,而人行已明言降準範圍已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那麼實際上,目前基本只有五大行在範圍之外了。

無論人行此次做法是否受到批評,但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容小覷,尤其對中小企業、非產能過剩行業以及競爭性行業最為利好。民生證券就評論,從農商行到城商行再到昨天的四家銀行,定向降準釋放流動性約1800億左右,均將投向中小企業和三農領域。海通國際預期,未來將有更多銀行會向人行申請降準,該行期待全面降準,以釋放更多流動性支持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85

港元觸上限 金管局「放水」52億

1 : GS(14)@2014-07-02 10:47: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02/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近日港匯持續強勢,在昨天回歸假期,港匯更在歐洲開市時段升至7.75強方兌換保證,逼金管局出手向市場注資52億元。對上一次金管局買美元,沽港元為2012年第四季,當時因為美國推行QE3導致熱錢大量流入香港,在2012年第四季港股亦大升8.7%。金管局「放水」消息,刺激港股在美國的預託證券(ADR)昨晚全線升,但市場人士預料,今次港元強勢,港股未必能重演2012年底的升市。


新加坡黑期到昨晚臨近10時,較香港恒指周一收市高出57點,見23,248點;港股ADR全升(見表),相當於港股上升46點,高見23,236點。升幅較多為匯豐控股(0005),較香港收市升1%,見79.8元。

金管局指出,最近港元需求有所增加,部分反映企業的商業活動所需,包括近期以港元作合併收購的活動和派息。

港匯在昨早9時,從7.7504以下急升至7.7501,及後由下午3時半至6時一直緊貼7.75強方兌換保證(見圖)。為確保港元穩定,金管局宣布按照貨幣發行局機制,合共向市場賣出52.47億元(買入6.77億美元) ,這將引致銀行體系總結餘於7月3日增加52.47億元,至1,691.1億元。儘管匯價在金管局出手後稍有回落,惟及至本報昨晚截稿前,仍貼近7.7501偏強水平。

金管局稱,因短期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接近零,因此銀行體系總結餘的進一步增加對銀行同業拆息應不會有實質影響。

四大內銀派息增港元需求

事實上,每年7、8月份均為主要國企兌換港元用作派息的高峰期,引發市場對港元的需求增加。當中包括較多港人持有的工行(1398)、建行(0939)、中行(3988)及農行(1288)均在7月中至8月初向H股股東派息,牽涉把人民幣兌換成港元。至於金管局提及合併收購活動,相信是指新加坡華僑銀行剛落實向永亨(0302)主要股東收購50.7%股權,當中涉資195億元。

恒生:內地未見錢荒港股增信心

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對本報表示,昨天是假期,本港市場無成交,外圍若有大盤操作,很容易影響港元匯率,故觸發金融管的貨幣發行局機制,向市場注資以平衡匯價。宏觀來看,他認為,近期市場氣氛良好,尤其中央實施各項措施支撐經濟,6月底亦未出現錢荒,有助加強市場對港元的信心,對下半年港股走勢亦有支撐。

金管局在2012年10月至12月間曾27次向市場注資壓港匯,總金額高達1071.93億元(見表)。

明報記者 陳悅、陳偉燊、張聞文
2 : GS(14)@2014-07-02 10:47:4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02/news/ea_eaa2.htm



資金未流入 下半年港股難突破


2014年7月2日





【明報專訊】資金最近持續流入香港,致港元最近處於超強勢,不過證券界認為,未見資金明顯流入港股及新股市場,相信金融管理局入市注資,對港股構成刺激有限。在基金未見明顯增持內地股市時,業界多認為港股下半年只呈窄幅上落,偏向按行業選股,當中較看好的有基建、內房以至科網股。


金管局昨晚指出,由於港匯觸發兌換強方保證,因此向市場賣出52.47億元,並解釋這與企業併購及派息活動有關。匯盈證券董事謝明光指出,即使港匯過去一周偏強,但是未見資金明顯流入市場,因此就算金管局出手向市場注資,不見得對港股構成特別刺激。

花旗:看好內銀基建水泥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表示,港股下半年有機會反彈,最主要是看內地經濟何時企穩,以及何時出台改革的具體措施。板塊方面,沈明高看好有週期性反彈及改革可能性兩方面優勢的內銀,及部分基建板塊,如建築機械、沿海水泥。風險較大的則是內房板塊,因為投資增速不斷回落,需求亦不明朗。

同樣,建銀國際證券部董事總經理蘇國堅認為港股在下半年有上升空間,但是升幅有限,始終受到外圍息口上升影響。到滬港通通車後,他不排除基金會從股價已高企的H股銀行股換馬至造價相對較低的A股,影響內地銀行股表現,反之科技、環保及新能源股在資金持續流入下而受惠。

交通銀行首席策略師洪灝卻較悲觀,他預計下半年港股沒有反彈機會,只有波動,因為內地經濟無起色,貨幣政策未放鬆,銀行存貸比調整僅屬微調,遠沒有達到75%的紅線,料恒指將徘徊在20,000至24,000點。不過,洪灝反而認為下半年內房可能有「驚喜」,因為中央或推出刺激措施救市。

近期港股市場受到投資者注意世界盃實事影響,表現較淡靜,瑞信私人銀行大中華證券研究主管周雯玲相信,在賽事之後股市會稍做好,但是只窄幅上落,並且受制於24,000點。在未見基金經理增持內地股市,加上投資者普遍觀望內地商品融資及信託產品問題發展下,港股不見得有太大突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57

內地放水 6月融資近2萬億

1 : GS(14)@2014-07-16 16:54: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中央為保經濟增速達標,過去一個月集中向市場「定向」放水,加上年結效應,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按月大漲四成至1.9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市場預期,其中信託貸款及票據融資亦大幅增加,或反映影子銀行有反彈趨勢。經濟師普遍認為,中央為確保達到全年GDP按年升7.5%的目標,採取定向降準等貨幣寬鬆政策,若今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差強人意,政策上或會進一步放鬆。

根據人行昨天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數據,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達1.97萬億元,按月和按年分別上漲40%和90%,其中除了新增貸款按月升24%至1.08萬億之外,信託貸款與票據融資也分別從5月份增長116億元及倒跌96億元急速反彈,至6月分別增長120億及1442億元。由於信託貸款和票據融資屬於銀行表外資產,數據或顯示6月份影子銀行有擴張趨勢。

3次降準注3200億 刺激貸款

在新增貸款方面,6月份企業信貸投放明顯加快,企業當月新增貸款7266億元。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新增貸款增加主要由於4月及6月人行三次定向降準所致,估計注入約3200億的流動性;此外,人行對國開行和其他商業銀行提供了再貸款以支持棚戶區改造和小微企業發展,這些寬鬆政策明顯推動信貸增速,當月新增短期貸款按月大漲2.5倍至5126億元,新增中長期貸款也在4678億元的高位。

過去兩個月,中央不斷強調內地經濟有下行風險,同時推出一系列「放水」措施,包括定向降準、調整存貸比等重大措施。代表了社會貨幣流通總量的廣義貨幣M2在6月份的增速達14.7%,遠高於5月份的13.4%,當月存款亦大幅增至3.8萬億元,除了銀行季末攬存因素,澳新銀行指出,中央加速財政開支也是原因之一。

交行﹕下半年政策料「穩中偏鬆」

今年上半年,內地社會融資總量達10.57萬億,其中新增貸款5.74萬億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明顯加大調控力度,預期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將「穩中偏鬆」,定向支持和結構性放鬆仍將是「主旋律」;有銀行業分析師更指出,在穩增長的前提下,下半年銀行表外資產很難得到明顯抑制。交行預期,全年新增貸款將達10萬億元,M2達13.5%,社會融資總規模可能在18.5萬億左右。

明報記者 張聞文
2 : GS(14)@2014-07-16 16:57: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2.htm
人行官員:應降準降息防通縮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內地今日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市場預計應可比第一季有所上升,達到官方7.5%下限目標。不過人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日前表示,目前內地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物價仍處於正數水平,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仍下跌,坦言中國已處於「準通縮」階段,應用「降稅、降息、降準」的辦法應對,釋放經濟增長潛力。

徐諾金指出,經濟增長放緩是目前最大風險,金融業、財政、就業穩定、提高人均收入、刺激消費、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及產業結構升級,這些內地需要面對的問題,都需要有穩定的經濟增長去支持,所以應重視經濟增速,透過減稅、減息及減存款準備金率,去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減輕企業負擔 激勵投資

他表示,通過總量性和結構性減稅,既可減輕企業稅負、提高預期收益、激勵投資,又可通過結構性減稅引導投資方向,使產業結構得以優化;以減息引導長期資金成本下降,鼓勵長期投資;降準則不但可以為經濟釋放流動性,增加資金供應,降低市場融資成本,也可以改善金融結構,而人行雖然已兩次定向降準,對市場起積極引導作用,但他認為應再加大力度,可採取整體及定向降準兩相結合。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同時,引導市場預期,穩定近期經濟增長。
3 : GS(14)@2014-07-16 16:57: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3.htmGDP增長要達標 逃不了加槓桿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習、李領導班子上任後,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在金融領域,去槓桿化成為人行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斷放話有信心保證7.5%的增長目標時,以「加槓桿」來支撐實體經濟卻在所難免,如此一來,扭曲的信貸結構和持續擴張的影子銀行問題則難以得到解決。

券商料首季實際僅增6%

內地首季GDP同比增長7.4%,不少券商估算實際增速僅6%。經濟放緩主要因為投資放緩,就1至5月份數據看,除了固定投資增速超過15%至17.2%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4.2%,製造業投資15.3%,兩項均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表現。

國家統計局將於今天公布第二季度經濟數據。花旗銀行中國區投資研究與分析部主管沈明高認為,從當前經濟數據看,若要保證全年經濟增速達7.5%,恐怕很難;經濟表現愈差,放鬆的政策方向就愈明確,踏入第三季度,若樓市成交數據依然疲軟,則更多放鬆政策還會出台。

恐受房地產銷售下滑拖累

中央若實施「寬鬆」政策,就不可避免要增加槓桿,一方面,通過銀行放貸形式支持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從各銀行得不到支援的企業,唯有通過影子銀行融資,監管上對這類業務,未必嚴格收緊。中金日亦發表報告指出,從6月份金融數據看,財政存款加快投放和貨幣政策定向寬鬆的同時,影子銀行亦在擴張,這可能與房地產銷售下滑導致房地產資金緊張有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55

人行全國分行 獲准SLF放水

1 : GS(14)@2015-02-12 12:50:0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2/news/ea_eab2.htm

【明報專訊】人行昨日通告,決定在全國推廣分支機構常備借貸便利(SLF),即人行地方分行可在有需要的情下,向城商行、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信用社4類地方金融機構,以抵押方式發放SLF,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


據人行的內部通知指出,SLF限額為1200億元人民幣,而一旦金融機構拆借利率達到或突破某一水平,人行分行就要予以流動性支持,暫時定下的拆借利率水平為,春節前隔夜、7天和14天利率上限為5厘、7厘和8厘。民生證券認為,人行此舉,令節前流動性壓力基本無憂,同時也繼降準後,再釋出貨幣政策鬆動信號。

而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普遍上升,其中隔夜拆息升0.08至2.932厘、7天拆息升0.099至4.42厘、14天拆息升0.03至4.791厘;除14天拆息外,隔夜及7天拆息已連升3日。

另外,北京銀行昨晚發公告,指獲准降準一個百分點,由2月16日開始執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88

人行支持「放水」資金炒股

1 : GS(14)@2015-03-13 11:49: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3/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人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說,「放水」的資金流入股市,可拉動實體經濟。分析指其講話表明政府力挺股市。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則報道,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置換債券額度已分發各省,用以置換較高息的地方融資平台債。置換後違約風險降低,內銀全線升,四大行升1.6%至1.9%。恒指倒升79點,滬指升1.78%。業界指不宜再追內銀,可買入內險、券商做伏兵。

人行降息降準後,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2萬億元,遠高於路透調查中值75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1.35萬億,廣義貨幣供應(M2)增長12.5%,同樣勝預期。人行記者會上,周小川反駁放水資金不應進入股市的說法,他指出「這多實體經濟的企業,都在股票市場上融資」,「股市資金非常直接地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中信銀行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周小川講話的意圖是表明政府支持股票市場。房市已經不行,政府現在唯有依靠股市,自然會支持牛市,尤其是慢牛的發展。廖群贊同股市具有拉動經濟的能力,指美國也是股市升之後,經濟才轉好。現時A股仍會反覆。「不過距離上一次A股漲上6000點已經過了7年,再次漲上6000點只是時間的問題。」

2月新增貸款超預期

《經濟參考報》報道,財政部已批覆1萬億元的存量債務置換,且額度已發放至各省財政廳。星展銀行經濟師周洪禮指出,地方政府1萬億元地方債得到置換,目的是幫其還錢,並鼓勵地方政府利用債市來融資,走出原先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是地方政府融資「陽光化」的重要一步。目前中國債市規模很小,且主要是國債,企業債與地方債發行不足,與發達國家差距甚大。債市的發展,使得高風險的產品不需要全部由銀行體系來背負,降低了銀行風險。

刺激多隻內銀股漲停

該消息刺激下,昨日包括興業銀行在內的多隻內銀A股漲停,帶動滬指上漲1.78%,收報3349點,兩市成交7000億元。內銀內險帶領下,恒指終止7連跌,昨日升79點,收報23797點。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出,未來A股不會太好,也不會很差。內地貨幣政策會一路寬鬆,因而股市不會太壞。另一方面,滬指3300點水位,已經有不少人「中伏」,與幾個月前全民賺錢不同,大市動能轉弱,也擔憂兩會之後無新政策可炒,因而不會走得太好。

他認為,無論如何,A股都比港股好,現時,港股交投太差,「易入難出」。內銀A股明顯強過港股,不宜追入。可以買定內在槓桿較高的券商、保險股做「伏兵」,等央行放水之後,「多數有得中」。

明報記者 顧冷冰、陳子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442

彭博:內地放水 不意味房地產增投

1 : GS(14)@2015-05-07 14:57:5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7/news/ec_ecj1.htm
【明報專訊】彭博研究中心經濟學家陳世淵昨日表示,內地以抵押補充貸款(PSL)放水並不會加大房地產和製造業的投資。他認為放水並不意味政策轉向或者放棄調整結構,重回大舉刺激經濟的路徑。他指內地投資增速正在逐年放緩,中央力求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來維持經濟的適度增速。

未來需投資基礎設施「保增長」

中國現在的經濟總量只相當於美國1969年的水平,基礎設施的投資仍然有很大的空間。隨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的減少,中央有必要更多投資基礎設施來「保增長」。

彭博能源分析師Joseph Jacobelli則補充道,市場對於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理解有偏差。他指出,以電力為例,首季的使用量僅增加1%,市場便普遍認為中國電力產能過剩,不能再增加投資。不過,中國政府卻計劃今年增加約一成的裝機容量。這並非錯誤的決定。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目前的供電量今後肯定不夠使用;另一方面,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長期投資,需要提前佈局。

陳世淵指出,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是10,中國已經達到60。中國政府目標是降到35,若不改變生產方式,需要減少兩成的生產才能達到目標。

拓清潔能源 平衡環保經濟

不過,國家已經將環保提到和經濟發展同等的高度,未來將會通過使用清潔能源,淨化汽車排氣等方式來實現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11

人行放水未見效 M2增速新低

1 : GS(14)@2015-05-14 12:09: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4/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未因之前兩度減息兩次降準而有起色,人行及國統局昨日公布的一系列4月數據均遜預期,反映經濟回暖不理想。其中廣義貨幣(M2)增速值10.1%為1996年有紀錄以來最低,新增人民幣貸款只有707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3月份的1.18萬億元大減;拉動經濟三駕馬車的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差(見表)。經濟師認為要扭轉形勢便要有更多寬鬆,例如常態化降準。

人行昨日公布的M2增長只有10.1%,增速比上月低1.5個百分點,而狹義貨幣(M1)增長3.7%,增速比上月高0.8個百分點,雖然側面反映A股暢旺令資金流入金融市場,但M2增速創了有紀錄以來最低;新增人民幣貸款也比3月大幅萎縮至7079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只有1.05萬億元,亦比上月少1881億元。

首4月固定資產投資升12% 15年最低

與此同時,昨日國統局公布的數據也教市場意外,首4個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上升12%,創2000年12月以來新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10%,是2009年3月後低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5.9%,雖比3月份增0.3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市場預期的6%。首4個月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增長6%,低於首季的8.5%,不過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跌幅收窄,顯示之前推出的樓市放寬政策開始見效。

分析料續有擴大寬鬆政策

雖然國統局強調4月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但一眾數據遜預期令市場更認為有進一步擴大寬鬆政策的需要。民行分析表示,社會融資規模收縮,反映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減少,與固定資產投資創下新低一致。M2增速創歷史新低,相信是資金外流及融資需求較弱影響,估計內地要繼續減息及降準。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星期日人行減息已意味中央的貨幣政策思路有轉變,是為支持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和地方債置換作準備,但減息之餘要再有流動性的寬鬆配合,因此他估計,人行將以常態化降準等工具,壓低3個月以上期限的利率,從而刺激融資,回暖經濟。

鐵路和道路投資增23%及33%

除了人行或繼續以降準減息為刺激經濟手段,昨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央以投資穩增長,今年前4個月,鐵路和道路投資分別按年增長23.4%和33%;與軌道交通相關的產品亦錄得較高增速,其中鐵路機車、鐵路客車分別按年增長16.1%和43.1%,城市軌道車輛增長49.7%,動車組更大升近一倍,反映政府利用「鐵公基」投資提速支撐經濟。

明報記者 陳子凌
2 : GS(14)@2015-05-14 12:09:5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4/news/ec_eca2.htm
信貸證券化 加碼5000億
2015年5月14日

【明報專訊】面對廣義貨幣(M2)增長失速,中央亦立即作出反應。昨日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便決定新增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以盤活存量資金,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 優化信貸結構

會議要求繼續完善信貸資產證券化制度,支持證券化產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而試點銀行騰出的資金要重點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鐵路等領域建設。今年年初,中銀監曾批覆浦發、平安、興業等27間銀行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資格,所謂信貸資產證券化,便是將流動性差的貸款轉化為流動性好的標準資產,可令銀行挪出更多信貸額度,支持實體經濟並優化信貸結構。

不過,據內媒《經濟參考報》報道,今年首季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並不理想。一方面中小銀行資產質量受限,發行規模不大;另一方面大銀行則寧願保存優質信貸資產,不急於證券化處理。與此同時,內地股熱債冷,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收益率吸引力有限,也成為遇冷的重要原因。

收益率欠吸引 反應一直不佳

會議還指出,要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促進提速降費,年內寬帶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增加到100間以上。另外,會議認為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要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改革舉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