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谷內銀放水 貸存比撤限
1 :
GS(14)@2015-06-25 12:54:3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2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中央繼續出手救經濟,繼加大中央財政投資後,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出4招,除提出成立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險基金、降低企業保險費率及推動「互聯網+」外,更取消內銀存貸比不得超過75%的規定及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多位經濟學者認為,此舉將有利於銀行重新調配業務,實現盈利多元化,以及刺激信貸投放以扶持實體經濟,但強調取消存貸比不等同於降準,流動性不會因此一下子猛增。
明報記者 陳子凌、魏嘉儀
會議指出,取消存貸比有利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能力,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估計,此次修訂僅涉及存貸比單一條款,人大審議後就生效,料最快7月實施,意味實行了20年的存貸比監管指標將成歷史。
受消息刺激,昨晚恒指夜期由跌逾百變倒升,昨晚11時半報27,313點,較日間期指升35點。新加坡買賣的富時A50期貨升逾1%。根據已公布數據,本港上市銀行以交行(3328)及建行(0939)存貸比率最接近75%的上限。
不用高息攬存款 助穩定利率
根據中銀監今年首季數據,內地銀行存貸比為65.7%,未觸及75%底線,但中小銀行長期受制於高存貸比,影響信貸發放能力。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過去受制於存貸比考核,銀行往往月中超標放貸,月底高息攬存,間接做成貨幣利率季節性波動,而今次取消存貸比的出發點是降低銀行高息攬存成本,鼓勵信貸投放同時,也對穩定利率有幫助。
另一方面,取消存貸比亦有助銀行重新配置業務,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解釋,20年前銀行存貸款業務比較簡單,故有監管需要,但隨業務多元化,近年銀行因存貸比限制,越來越依賴表外業務去尋求收益,「表外業務讓存貸比在資產負債中的重要性形同虛設,取消了反更有利於銀行重新調整資產負債」,他相信沒有存貸比後,銀行在資產負債及表外業務結構分佈上比現時更自由及多元化,利於創新及提高收益,符合利率市場化發展,也可降低銀行過份依賴表外業務,導致低透明度及監管難的風險。
有利銀行調整資產負債
兩人也認為沒有存貸比不等於銀行可無責任放貸。魯政委表示,內銀貸款限制不僅存貸比一個指標,還受資本充足率等多項指標規管,像巴塞爾III中的流動資金覆蓋率與淨穩定資金比率,便勝任代替存貸比。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提醒,存貸比取消雖對提高中小銀行競爭力有幫助,但這些農村合作銀行及城商行本來的債權業務風險就很高,讓其貸款更自由或帶來更大風險。
2 :
GS(14)@2015-06-25 12:54: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25/news/ea_eaa2.htm
設保險投資基金 3000億搞基建
2015年6月25日
【明報專訊】除了取消內地銀行存貸比限制,中央昨日再推出一系列幫助實體經濟的措施。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將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輕27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稅務負擔,並且確定設立規模為3000億元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且發改委也發文,允許企業借新債還舊債。
降保險費率 減輕負擔
常務會議決定,在已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基礎上,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預計實施政策後,每年將減輕企業負擔約270億元。另常務會議已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該基金採取有限合夥制,規模為3000億元,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以股權、債權方式開展直接投資或作為母基金投入國內外各類投資基金,投向城市基礎設施、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設施等,以及「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
而繼早前國務院批下兩批共達2萬億元的地方債務置換後,發改委昨日發文件允許債務「以新換舊」。若企業滿足主體信用等級不低於AA,且債券級別不低於AA+,將被允許使用不超過40%的募集資金作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營運資金。此外,文件又對目前社會資本參與熱情不足的PPP項目提供支持,規定「已實現市場化運營的城投公司開展規範的PPP項目發債融資,不受發債企業數量指標的限制」,社會資本參與PPP招投標時,可發行企業債券納入項目融資方案,由省級發債改革部門提前預審。
6月新貸續回升 下半年仍需放水
1 :
GS(14)@2015-07-15 10:44: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5/news/ec_eca3.htm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6月份內地金融數據,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均好於市場預期。但分析認為,內地數據改善,主要是由於6月以來,內地政府不斷推出寬鬆政策救市,但相信下半年救市行動或要繼續,才可維持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穩定。
廣義貨幣增速優於市場預期
根據人行報告,6月內地新增人民幣貸款約1.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1.05萬億元。6月底人民幣貸款餘額為88.79萬億元,按年增長13.4%,惟增速較5月末和去年底略低0.6個和0.3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內地人民幣貸款合共增加6.56萬億元,按年增加5371億元,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95萬億元。6月廣義貨幣(M2)餘額按年增加11.8%至133.34萬億元,增速較5月底高1個百分點,亦優於市場預期的11%,雖然仍低於中國政府年初定下的全年增長12%的目標,但距離已有所拉近。另外,6月內地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6萬億元,好於預期的1.4萬億元,較5月增加6219億元,但上半年的融資規模按年減少1.45萬億元,錄得8.81萬億元。
美銀美林:年內或兩次降準
中銀國際報告指出,受惠於人行6月初推出降準兼減息的組合拳,房地產市場及基建項目逐步復蘇,令貸款需求有所回暖,從而帶動新增貸款等金融數據改善。但該行認為現時市未穩定,數據仍有進一步疲弱的可能,例如社會融資雖然按月錄得升幅,但較去年同期仍有顯著萎縮,下半年預期受到土地市場未完全復蘇等因素拖累,相關融資項目仍會按年萎縮,難見顯著回暖。美銀美林報告則認為,下半年中國政府仍需要進一步出台寬鬆政策維持經濟穩健增長,預計第三季會再度減息,並在年內再有兩次降準可能。
人行兩日放水5,600億
1 :
GS(14)@2016-01-22 01:44:48【本報訊】人民銀行兩日放水5,600億元(人民幣.下同),救經濟之餘亦應付農曆新年流動性緊張,人民銀行前日展開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釋放中長期資金合計4,100億元,昨再透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操作,額外放水1,500億元人民幣。
離岸人幣跌穿6.6
人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接受央視訪問時稱,人行明確提供中期流動性規模,有替代降存款準備金的含意。前日(19日)人行宣佈,將分別通過開展MLF、SLF及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操作,安排6,000億元以上資金,支持中期流動性需求。為防資金持續外流,外電指,上海部份銀行要求各支機構,嚴查個人分批購滙出境。財資市場公會網頁顯示,1個月及2個月同業拆息於前日(19日)分別高見9.175厘及9.3565厘,昨已回落至6.1375厘及6.5415厘。人幣離岸價(CNH)昨全日走弱,跌穿6.6關口,截至昨晚7時,每美元兌6.6083元人民幣,較上日貶174點子,中銀香港(2388)電滙牌價報每百港元兌84.06元人民幣。在岸價(CNY)微貶17點子至6.5804元。美國對沖基金經理Mark Hart表示,年內人民幣應貶值逾50%,可令人幣滙價更合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1/19460372
人行本周放水1.3萬億
1 :
GS(14)@2016-01-22 16:03:37【本報訊】人民銀行本周透過多種渠道,向市場放水達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變相有兩次降準功效,惟中央官員聲稱,中國不會再推行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人行昨進行7日及28日逆回購操作(即向市場買入債券),單日注資額4,000億元,並對地方金融機構進行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又公佈對20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3,525億元,即單日總注資達7,525億元。
官員指不會大規模救市
本周一至周三人行透過3天期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逆回購、MLF、國庫定存等,共投放8,500億元。即本周4個交易日共投放資金1.6萬億元,扣除已到期的放水工具,淨投放達1.3萬億元,變相降準0.5個百分點。惟中財辦國際經濟局局長方星海接受《華爾街日報》時稱,中國不會再次採取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另外,截至昨晚10時,人幣匯價大致穩定,離岸價貶55點子至每美元兌6.6087元,在岸價則略貶14點子至6.5799元,中銀香港(2388)電匯牌價報每百港元兌84.17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2/19462202
人行1月放水2.4萬億 難挽中港股市下挫 離岸人幣跟跌
1 :
GS(14)@2016-02-02 15:33:39【明報專訊】人行於1月放水頻頻,除了天天逆回購外,昨日人行公布當月利用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及抵押補充貸款(PSL)的規模,連同其他貨幣工具,合共投放2.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下調存準金率0.5個百分點4次所釋放的流動性。不過中港股市未因此受惠,上綜指及恒指昨日均見回落,成交亦受農曆新年前影響而交投減少。而昨晚離岸人民幣也持續向下,在在岸市場下午4時半定價後,再反覆回落10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最低曾見6.6144,較日前貶208點子。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據人行公布,1月份透過MLF放水8625億元,到期回籠2500億元;利用SLF向金融機構提供5209.1億元;以及對國開行、農發行及進出口銀行發放PSL共1435億元,若加上逆回購等,截至1月31日人行數據計算,單月已向市場投放共2.38萬億元(見表)。
不過A股未因此受惠,昨日滬指低開低走,一度跌逾3%見2655點,尾市跌幅收窄,收報2688點,跌1.78%,2700點關口再失守;深成指亦跌1%至9322點,兩市成交額3704.1億元,較上日減少近600億元。
港股亦同樣未能承接上周升勢,昨日跌0.5%,成交額約695億元,較上日減少約210億元。國指更跑輸恒指,收報8144點,跌1.2%。
另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微跌0.3個百分點,至49.4的近3年多新低,連續6個月呈下跌趨勢,數據欠佳拖累中港股市。
上月PMI錄49.4 3年低
至於同日公布,反映中小企為主的財新1月PMI則錄得48.4,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稍高於市場預期的48.1,不過已經連續11個月處於50以下的衰退區間。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人行釋放的流動性主要填補節日前資金缺口,一時三刻未實際流到股市之上,不過目前很多優質股票估值已低,相信節日後有機會出現反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2/news/ec_ech1.htm
鴿派抬頭 英維持買債放水
1 :
GS(14)@2016-02-08 02:55:47【利率不變】美國「鴿派再起」,一海之隔的英國及歐元區亦不讓獨美。英倫銀行周四宣佈,維持利率於0.5厘不變,同時維持買債規模於3,750億英鎊不變。在英倫銀行是次的議息會議上,貨幣政策委員會一致通過維持利率以及買債的規模不變,就連過往一直要求加息的委員Ian McCafferty,是次亦明顯「轉軚」,支持這個低息的紀錄。
下調經濟增長預期
英倫銀行將英國2016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由2.5%下調至2.2%,而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則由2.6%下調至2.3%。至於歐元區方面,歐央行總裁德拉吉周四表示,對歐元區超低通脹,過遲採取行動的風險大於過早行動,因為觀望立場將可能導致市場信心的長期喪失。另外,德拉吉指出,如果歐央行允許通脹要經過一段長時間才能達標,歐央行只會令通脹放緩的趨勢延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5/19480323
金融形勢不樂觀 歐日央行焗放水美今年加息有變數
1 :
GS(14)@2016-02-09 12:11:11【本報綜合報道】環球金融形勢今年不容樂觀,經濟與通脹復蘇步履不穩下,央行利率決策對投資佈局的影響至關重要。美國聯儲局已步入加息周期,今年內能否加息四次恐難兌現。加息之後,投資美國樓市回報如何?歐、英、日央行又與美國聯儲局貨幣背道而馳,日本央行更向市場擲下震撼彈,推出負利率措施,無限量寬措施是否繼續為市場靈丹妙藥?今次環球央行政策透視,將摸清貨幣政策方向,了解各國央行佈局。
■美國聯儲局
經濟前景未明 美收水料須放慢
去年12月份,美國聯儲局正式啟動加息周期,主席耶倫當時預期,2016年將加息四次。不過,油價暴挫及環球市場波動,對美國經濟前景構成威脅,聯儲局今年加息四次的算盤恐難打得響。市場預計,美國今年可能僅會加一次息,並且至少延遲到9月份。美元今年難以維持強勢。據美國利率期貨市場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27%,9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60%,而12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71%。另外,債市亦對加息抱有懷疑態度,美國10年期國債孶息率近期持續徘徊於2厘左右。保誠金融市場策略師Quincy Krosby表示,根據債市近期的表現,上次加息可能是個錯誤政策。
美元料難維持強勢
由於早前憧憬聯儲局加息,美滙指數去年反覆上漲,更多次突破百關,惟12月加息之後,美滙走勢才稍為平穩。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今年1月時表示,絕大部份的加息預期已透過美元升值顯現出來,預計美元再難錄得大幅度的上漲。他再指出,美元日後能否繼續上揚,取決於聯儲局未來的加息步伐,以及美國的最新經濟狀況。今年首五周,美滙指數已累跌2%。
■歐洲央行
通脹未達預期 歐隨時加碼量寬
歐洲央行實施量寬措施近四年,19個歐元區經濟體無論通脹和復蘇均不似預期,該行連環出招放水,而且實施負利率措施,更不排除下月進一步加碼量寬。歐元區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4%,跟歐央行設定2%通脹目標仍存差距。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睇淡歐元區經濟前景,預告今年3月進一步減息。
基金業界飽受衝擊
歐央行奉行極寬鬆措施,該行存款利率處於負利率區間至負0.03厘。而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利率分別報0.05厘和0.30厘。歐央行量寬期限由今年9月延長半年至明年3月。而每月購債範圍擴大至地方政府債,買債規模維持每月600億歐元,把到期債券回籠資金用於買新債。歐央行表明不買孳息率低於負0.2厘債券,惟歐洲近四成債券負利率,令該行可買債券範圍收窄。路透統計資料,截至上月22日,歐央行和19個歐元區銀行資產負債表合共規模擴大163億歐元至2.795萬億歐元。而歐央行量寬措施已扭曲市場操作,加上歐元貶值,令歐洲基金業界受衝擊。歐洲對沖基金業界出現萎縮,去年近300間歐洲基金,佔七成半基金結業收場。
■英倫銀行
復蘇再添陰霾 英料年底始加息
環球股市動盪、中國與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和油價下滑等多項不利因素,打亂了英倫銀行利率正常化進程。市場預期英倫銀行將維持低利率0.5厘一段時間,最快或要今年底才能起步加息。英倫銀行行長卡尼上周議息後指環球金融市場轉差,油價下瀉和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與新興經濟增長減慢,預期低利率將持續一段時間,通脹今年底才回升至1%。
脫歐風險不容低估
卡尼向市場大派定心丸,指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下一步動作是加息非減息。惟有分析報告預測英倫銀行最快2016年尾才能加息,估計加息幅度為0.25厘至0.75厘。英國去年全年經濟增長按年僅升1.9%,為2013年首季最慢增長。生產與建築業去年第四季均呈現收縮,分別錄得負0.03%及負0.01%,反映製造和基建等活動疲軟。與此同時,英國今夏或舉行獨立公投決定該國會否脫歐(Brexit),較市場預期2017年來得早,其政治風險不容低估。若英國脫離歐盟,不僅震盪英國經濟,甚至牽連歐盟區國家。消息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英國前景信心、暫緩在英國投資計劃外,還陸續沽出英鎊計價資產。
■日本央行
意外推負利率 日量寬效用成疑
日本核心通脹水平依然在零附近徘徊,加上工業產出、家庭支出等數據亦大幅低於預期;而且油價下跌、股匯市場連日波動,市場高漲的避險情緒更推高日圓匯價重回116水平,種種因素都令日本央行加碼寬鬆的壓力增大。不過,市場萬萬也想不到,日本央行竟會於1月議息會議走上「負利率」之旅。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令市場嘩然之餘,亦令部份市場質疑日本央行量寬政策是否已失去原來威力。投資者對日本央行措施不賣賬,日本央行宣佈負利率對股市刺激短癮,日經平均指數當日曾升5%,但升勢迅速消散。
若有必要將再減息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師尾形和彥表示,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暴露了量化寬鬆政策的局限性。他續指由於負利率政策,日本國債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但目前對股市的長期影響暫不明朗。對於日本央行未來動向,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本央行將採取行動實現2%通脹目標,如有必要將再度降息,故日美央行政策背馳未來或將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9/19481653
內銀狂放水 1月新貸破紀錄 地方平台債似重來 長遠恐壞帳再飈
1 :
GS(14)@2016-02-18 00:14: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7/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內地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來新高,超出2009年4萬億救市期間創下的1.89萬億元紀錄。與此同步,社會融資規模增3.42萬億元,亦刷新紀錄。今年1月,地方債置換暫停。本報了解,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再大舉向銀行借貸。清理多時的地方平台債又捲土重來。市場擔憂4萬億拉動經濟的模式將重現。
明報記者 顧冷冰
1月是傳統的放貸高峰,今年1月人民幣貸款達2.51萬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04萬億元,亦遠超市場預期的1.9萬億。早在1月上半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已超出1.7萬億。渣打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透露,當時人行召開內部座談會,不滿信貸投放進度偏快,並警告流動性不審慎的機構,將上浮利率加以懲罰。丁爽續稱,1月信貸規模急增,不是中央的意圖,預期2月會急降。
渣打丁爽﹕非中央所願 2月將急降
另外,1月流動性充足,央行注資超過2萬億元,相當於兩次降準,因而可能出現超額甚至過度借貸。不過,本報留意到新增信貸主要為中長期貸款,與央行中短期的注資不脗合。
無論是季節性因素、央行注資,或借人民幣還外幣債需求增加(見表),都難以完全解釋新增信貸創歷史高位。一名歐資大行內銀主管提供了另一種解釋,他指內銀為了控制風險,已經很少將資金借給民營企業,而是選擇借給國有企業(見另文)或者地方政府。他又稱,貸款並非1月陡然爆增,去年下半年內地新增信貸已處高位,只是由於地方債置換,才未出現在新增貸款數據裏。
高盛﹕地方債停置換 地方政府增借貸
高盛報告也表示,1月地方債置換暫停,導致地方政府向銀行借貸增加。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亦認為,1月信貸爆增,反映總體信貸增長連續6個月加速的趨勢,長期債務風險正增大。
地方債置換的本意是清理地方融資平台,如今平台融資又似捲土重來。本報向一名不願具名江蘇省內地方政府高層求證,他表示,今年1月地方政府向銀行借款確急速增加。他說﹕「國家扶持的項目大量增加,可能想通過地方政府的有效投入來拉動經濟。」
地方金融辦主管﹕銀行主動接洽放款
該地方政府金融辦主任則表示,2014年國家43號文件要求銀行不可向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借款,不過去年已經寬鬆,允許向可靠的項目借款。去年下半年,不少銀行主動接洽政府平台公司尋求貸款合作。「現在高速公路、拆遷一類的好項目,都有多家銀行競爭。保障房這類公益性的項目也都能跟銀行貸款,只是利息高點。各類項目平均利息是基本利率上浮20%,地方債置換後的利率低很多,基準利率下浮70%甚至80%。但是地方債是由省政府分配額度給各地政府的,並不是想要就有」。
內銀向地方放水 深信「阿爺包底」
1 :
GS(14)@2016-02-18 00:18:59【明報專訊】今年1月上半月內銀的新增貸款已經達到1.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行展開工作會議表明會嚴懲,結果銀行不聽勸喻,新增貸款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人行官網對信貸激增並無解釋,市場不禁憂心忡忡。
商業銀行自然以商業利益為重,自然選擇風險小的機構放貸。儘管內地政府企圖以地方債置換方案來終結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不過,銀行卻將其理解為「阿爺包底」,比從前更為積極地向地方政府貸款。另外一個「高帥富」的借貸目標就是國有企業。
積極向地方政府國企放貸
本報昨日訪問南京國際租賃副總經理許路,該公司控股股東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也就是知名欄目「非誠勿擾」的製作單位。 南京國際租賃從事金融租賃業務,租賃項目涉及能源、工程機械、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
許路表示,該公司今年從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多間銀行合共獲得信貸額度20億元,去年僅10億元。他稱,銀行從去年8月份開始就主動聯繫公司,要求提供信貸,往年則需要公司去找銀行。走完申請、審核流程,大約在去年11月拿到授信額度。通常銀行在年底並不放貸,因而公司今年1月才提出第一筆貸款7億元,目前尚有13億元授信額度。
他續稱,銀行客戶經理之所以增加對公司的放貸,主要是考慮到公司的國企背景。「經濟形勢不好,銀行資金放不出去,又不願意放給民企,自然就是增加國企房貸和地方政府借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7/news/ea_eaa2.htm
人民幣稍穩 人行即放水 降準0.5個百分點釋7000億
1 :
GS(14)@2016-03-01 18:12:01【明報專訊】由於人行近期頻頻推出短期放水措施(圖),正當市場相信降準機會大減時,人行昨日傍晚卻突襲降準0.5個百分點,舉措令人意外,昨晚外圍A股期指上漲、人民幣急跌。不過經濟學家認為,降準乃必然舉措,今年仍會再有4至5次,且時機的選擇主要與人民幣的穩定有關。市場人士均盼望降準可為A股紓困,但有分析稱此次降準釋放的近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似乎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明報記者 顧冷冰
人民銀行由今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按截至1月底人民幣存款餘額137.75萬億計算,預料此次降準可以為經濟放水6887.5億。
渣打:今年仍有4至5次降準
渣打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表示,內地缺乏長期性的流動性,故與短期的公開市場操作相比,降準是最合適的工具,預料今年內仍會有4至5次降準。他表示,人行本應在春節前降準,只因1月人民幣陡然大跌,匯率壓力太大,因此降準才被推遲,而改以一系列公開市場操作維持流動性。他認為昨日宣布降準,是因為近來人民幣比較穩定,加上G20財長會議閉幕,已不存在政治壓力所致。他也相信,兩會前降準有維穩意味。
人幣昨晚即跌0.1%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也稱,1月資本外流,以及人民幣存款減少,導致資金流動性短缺,故以市場短期操作應對,導致人行「疲於應付」,市場溝通不便。他相信此刻降準可能意味?中國在G20峰會已經達到目的。另昨日宣布降準之後,晚間6點人民幣下跌0.1%。陳世淵指人行未干預,表明其對於人民幣走貶的容忍度更大。
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表示,上周五上海同業拆息陡然走高,內地市場已經傳出降準風聲。由於周末仍未執行,昨日A股暴跌可能是預期落空引發。他認為,此次降準對於市場「沒什麼用」。央行1月已釋放約2.4萬億流動性,洪灝稱,本周將再有1.2萬億到期,即使降準釋放7000億,仍然有5000億的缺口。他表示,季節性因素下,今日公布的PMI數字必然下跌,內地經濟基本面在惡化,降準於事無補,下一步可能會再下調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
交銀國際:仍有5000億資金缺口
不過,不少市場人士仍對降準效用更為樂觀。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油價反彈,環球風險胃納上升,內地股市過去幾日暴跌是由流動性不足引發,預料降準後股市「會升番」。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則認為,過去一年內地降準對於股市並無幫助,希望這一次可以破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1/news/ea_eaa1.htm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