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放水 6月融資近2萬億
1 :
GS(14)@2014-07-16 16:54: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中央為保經濟增速達標,過去一個月集中向市場「定向」放水,加上年結效應,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按月大漲四成至1.9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市場預期,其中信託貸款及票據融資亦大幅增加,或反映影子銀行有反彈趨勢。經濟師普遍認為,中央為確保達到全年GDP按年升7.5%的目標,採取定向降準等貨幣寬鬆政策,若今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差強人意,政策上或會進一步放鬆。
根據人行昨天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數據,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達1.97萬億元,按月和按年分別上漲40%和90%,其中除了新增貸款按月升24%至1.08萬億之外,信託貸款與票據融資也分別從5月份增長116億元及倒跌96億元急速反彈,至6月分別增長120億及1442億元。由於信託貸款和票據融資屬於銀行表外資產,數據或顯示6月份影子銀行有擴張趨勢。
3次降準注3200億 刺激貸款
在新增貸款方面,6月份企業信貸投放明顯加快,企業當月新增貸款7266億元。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新增貸款增加主要由於4月及6月人行三次定向降準所致,估計注入約3200億的流動性;此外,人行對國開行和其他商業銀行提供了再貸款以支持棚戶區改造和小微企業發展,這些寬鬆政策明顯推動信貸增速,當月新增短期貸款按月大漲2.5倍至5126億元,新增中長期貸款也在4678億元的高位。
過去兩個月,中央不斷強調內地經濟有下行風險,同時推出一系列「放水」措施,包括定向降準、調整存貸比等重大措施。代表了社會貨幣流通總量的廣義貨幣M2在6月份的增速達14.7%,遠高於5月份的13.4%,當月存款亦大幅增至3.8萬億元,除了銀行季末攬存因素,澳新銀行指出,中央加速財政開支也是原因之一。
交行﹕下半年政策料「穩中偏鬆」
今年上半年,內地社會融資總量達10.57萬億,其中新增貸款5.74萬億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人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明顯加大調控力度,預期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將「穩中偏鬆」,定向支持和結構性放鬆仍將是「主旋律」;有銀行業分析師更指出,在穩增長的前提下,下半年銀行表外資產很難得到明顯抑制。交行預期,全年新增貸款將達10萬億元,M2達13.5%,社會融資總規模可能在18.5萬億左右。
明報記者 張聞文
2 :
GS(14)@2014-07-16 16:57: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2.htm
人行官員:應降準降息防通縮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內地今日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長,市場預計應可比第一季有所上升,達到官方7.5%下限目標。不過人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徐諾金日前表示,目前內地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物價仍處於正數水平,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仍下跌,坦言中國已處於「準通縮」階段,應用「降稅、降息、降準」的辦法應對,釋放經濟增長潛力。
徐諾金指出,經濟增長放緩是目前最大風險,金融業、財政、就業穩定、提高人均收入、刺激消費、防範地方債務風險及產業結構升級,這些內地需要面對的問題,都需要有穩定的經濟增長去支持,所以應重視經濟增速,透過減稅、減息及減存款準備金率,去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減輕企業負擔 激勵投資
他表示,通過總量性和結構性減稅,既可減輕企業稅負、提高預期收益、激勵投資,又可通過結構性減稅引導投資方向,使產業結構得以優化;以減息引導長期資金成本下降,鼓勵長期投資;降準則不但可以為經濟釋放流動性,增加資金供應,降低市場融資成本,也可以改善金融結構,而人行雖然已兩次定向降準,對市場起積極引導作用,但他認為應再加大力度,可採取整體及定向降準兩相結合。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同時,引導市場預期,穩定近期經濟增長。
3 :
GS(14)@2014-07-16 16:57: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6/news/ec_eca3.htmGDP增長要達標 逃不了加槓桿
2014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習、李領導班子上任後,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在金融領域,去槓桿化成為人行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不斷放話有信心保證7.5%的增長目標時,以「加槓桿」來支撐實體經濟卻在所難免,如此一來,扭曲的信貸結構和持續擴張的影子銀行問題則難以得到解決。
券商料首季實際僅增6%
內地首季GDP同比增長7.4%,不少券商估算實際增速僅6%。經濟放緩主要因為投資放緩,就1至5月份數據看,除了固定投資增速超過15%至17.2%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4.2%,製造業投資15.3%,兩項均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差的表現。
國家統計局將於今天公布第二季度經濟數據。花旗銀行中國區投資研究與分析部主管沈明高認為,從當前經濟數據看,若要保證全年經濟增速達7.5%,恐怕很難;經濟表現愈差,放鬆的政策方向就愈明確,踏入第三季度,若樓市成交數據依然疲軟,則更多放鬆政策還會出台。
恐受房地產銷售下滑拖累
中央若實施「寬鬆」政策,就不可避免要增加槓桿,一方面,通過銀行放貸形式支持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從各銀行得不到支援的企業,唯有通過影子銀行融資,監管上對這類業務,未必嚴格收緊。中金日亦發表報告指出,從6月份金融數據看,財政存款加快投放和貨幣政策定向寬鬆的同時,影子銀行亦在擴張,這可能與房地產銷售下滑導致房地產資金緊張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