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億年薪而有著“打工皇帝”之稱的香港首富李嘉誠“管家”霍建寧,遇到一位強有力的競爭者。
聯交所公布的騰訊2015年報顯示,在騰訊集團於2015年度的五名最高薪酬人士中,除有一名董事之外,余下四名人士中有一位去年年薪至少達到2.7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97億元。平均日薪75.07萬港元,約62.9萬元人民幣,堪稱“新打工皇帝”。
圖1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
騰訊並未在年報中透露五名最高薪酬人士的姓名,僅公布除一名董事外余下四位人士中,一位最高薪人士的薪酬範圍介於2.74億港元至2.745億港元,而薪酬範圍介於2.49億港元至2.495億港元者空缺,薪酬範圍在2.1億港元至2.15億港元的有一位,還有兩位的薪酬範圍在1.83億港元至1.835億港元之間。
相比之下,根據長和(00001.HK)2015年報顯示,有“打工皇帝”之稱的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去年單是花紅已達2億港元,總酬金為2.1億港元,其總薪酬較他於2014年在重組前的和黃獲得總酬金1.96億港元,按年增長逾7%。
騰訊年報顯示,五名最高薪酬人士中包括一名董事。而騰訊的董事包括執行董事馬化騰、劉熾平,非執行董事Jacobus Petrus (Koos) Bekker和Charles St Leger Searle ,獨立非執行董事李東生、Iain Ferguson Bruce 、Ian Charles Stone 。
業內人士猜測,排在騰訊最高薪酬前五的人士中,最有可能包括騰訊COO兼互動娛樂事業群及移動事業群總裁任宇昕和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前者負責的互娛業務占據騰訊一半以上收入,後者的微信則早已成為騰訊在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騰訊年報顯示,任宇昕於2000年加入騰訊公司,曾任公司增值開發部總經理和互動娛樂事業部總經理,自2005年9月起全面負責互動娛樂業務系統的遊戲研發、運營、市場及渠道銷售等工作。自2012年5月起獲委任為首席運營官,目前負責互動娛樂事業群、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及社交網絡事業群。加盟騰訊前,他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
圖2 高級管理人員薪酬
張小龍則在2005年3月加入騰訊任職廣州研發部總經理,並帶領團隊將QQ郵箱建設為中國最大的郵件服務商,升任公司副總裁,自2012年9月任職集團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微信、QQ郵箱等產品和團隊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在2014年5月升為高級執行副總裁,負責領導微信事業群的工作。
除了公布五名最高薪酬的範圍外,騰訊同時還公布了騰訊高級管理人員的酬金。其中高級管理人員包括董事、行政總裁、總裁及其他高級行政人員。
在高級管理人員中,有一人的薪酬範圍在2.55億港元至3.15億港元之間,還有一位薪酬在1.95億港元至2.55億港元,還有十名人員的薪酬範圍在80萬港元至6000萬港元之間。
在給員工發高薪的背後,騰訊還有一個薪酬委員會。財報顯示,這一委員會僅由非執行董事組成。其成員包括Ian Charles Stone、李東生(二人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Jacobus Petrus (Koos) Bekker(非執行董事)。其中Ian Charles Stone擔任薪酬委員會主席。
騰訊年報稱,薪酬委員會於2015年曾舉行4次會議。薪酬委員會具有獲轉授的職責,以厘定高級管理團隊各成員的薪酬待遇,以及就各董事的薪酬待遇向董事會提供包括:按規模相若的同行公司作基準檢討本公司的薪酬政策及架構,並向董事會提出建議,以確保本公司的薪酬待遇在聘請業內最優秀人才及挽留主要員工方面具有競爭力;評估表現,以及檢討及批準執行董事及高級管理團隊成員的薪酬待遇修訂;檢討及批準授予高級管理團隊的薪酬獎勵,以表彰對公司的寶貴貢獻並就未來表現提供激勵等。
在進行有關董事及高級管理團隊薪酬的工作時,薪酬委員會確保並無任何個人及其聯系人參與厘定其自身薪酬。該委員會亦確保薪酬獎勵參考個人及本公司的表現厘定,並符合市場慣例與狀況以及本公司的目標與策略。有關薪酬獎勵為吸引、挽留及鼓勵良好表現人士而設計,並反映了個別職能的細節。
中國香港“打工皇帝”的寶座,多少年被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愛將霍建寧以上億年薪穩坐。但現在,他遇到一位強有力的競爭者。
騰訊2015年報顯示,騰訊集團於2015年年度的5名最高薪酬人士中,除有一名董事之外,余下四名人士中有一位去年年薪至少達到2.7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97億元,即平均日薪75.07萬港元,約合人民幣62.9萬元,堪稱“新打工皇帝”。
騰訊並未在年報中透露5名最高薪酬人士的姓名,僅公布除一名董事外余下四位人士中,一位最高者的薪酬範圍介於2.74億至2.745億港元,而薪酬範圍介於2.49億至2.495億港元者空缺,薪酬範圍在2.1億至2.15億元港元的有一位,還有兩位的薪酬範圍在1.83億至1.835億港元之間。而在上年,騰訊僅有一人獲得了介於2.49億至2.495億港元的薪酬,還有兩人獲得了介於8000萬至1.295億港元的薪酬。
相比之下,根據長和(00001.HK)2015年年報顯示,有“打工皇帝”之稱的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去年單是花紅已達2億港元,總酬金為2.1億港元,總薪酬相較他在2014年重組前的和黃獲得的總酬金1.96億港元,按年增長逾7%。以一年365日計算,霍建寧的平均日薪57.5萬港元。
此前,素有中國IT業“打工皇帝”的唐駿在擔任微軟中國總裁的時候,收入超過了1億元;在擔任盛大總裁的時候,收入超過了4億元。
騰訊年報顯示,騰訊董事包括了執行董事馬化騰、劉熾平,非執行董事Jacobus Petrus (Koos) Bekker和Charles St Leger Searle ,獨立非執行董事李東生、 Iain Ferguson Bruce 、Ian Charles Stone 。
騰訊總裁劉熾平曾被外界看做是騰訊的“打工皇帝”。他於2005年加入騰訊任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騰訊戰略、投資並購和投資者關系方面的工作,並在2006年升任騰訊公司總裁,負責管理騰訊日常運營,2007年3月,被任命為執行董事。
根據香港稅務局公布的消息,2011/2012年度香港前十大納稅人共繳納了4.98億元薪俸稅,排名首位的“打工皇帝”冠軍納稅高達7900萬元。當時稅務局稱涉及隱私問題不便透露姓名,而輿論普遍猜測可能是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或是騰訊控股執行董事劉熾平。
此外,業內人士猜測,在騰訊最高薪酬前5的人士中,除一名董事外,其余4名中最有可能包括的就是騰訊COO兼互動娛樂事業群及移動事業群總裁任宇昕和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前者負責的互娛業務占據騰訊一半以上營收,後者負責的微信則早已成為騰訊在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任宇昕於2000年加入騰訊公司,曾任公司增值開發部總經理和互動娛樂事業部總經理,自2005年9月起全面負責互動娛樂業務系統的遊戲研發、運營、市場及渠道銷售等工作。自2012年5月起獲委任為首席運營官,目前負責互動娛樂事業群、移動互聯網事業群及社交網絡事業群。
張小龍在2005年3月加入騰訊任職廣州研發部總經理,並帶領團隊將QQ郵箱建設為中國最大的郵件服務商,後升任騰訊副總裁,自2012年9月任職集團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微信 QQ郵箱等產品和團隊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在2014年5月升為高級執行副總裁,負責領導微信事業群的工作。
騰訊還公布了騰訊高級管理人員的酬金,包括董事、行政總裁、總裁及其他高級行政人員。
在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中,有一名人員的薪酬範圍在2.55億至3.15億港元之間,還有一位薪酬在1.95億至2.55億港元,還有十名人員的薪酬範圍在80萬至6000萬港元之間。
騰訊給出高薪的背後,薪酬是如何確定的呢?
騰訊有一個薪酬委員會。財報顯示,這一委員會僅由非執行董事組成。其成員包括Ian Charles Stone、李東生及 Jacobus Petrus (Koos) Bekker。其中Ian Charles Stone擔任薪酬委員會主席。
騰訊年報稱,薪酬委員會在2015年曾舉行過4次會議。薪酬委員會具有獲轉授的職責,以厘定高級管理團隊各成員的薪酬待遇,以及就各董事的薪酬待遇向董事會提供包括:按規模類似的同行公司為基準檢討本公司的薪酬政策及架構,並向董事會提出建議;評估表現,以及檢討及批淮執行董事及高級管理團隊成員的薪酬待遇修訂;檢討及批準授予高級管理團隊的薪酬獎勵。
在進行有關董事及高級管理團隊薪酬的工作時,薪酬委員會確保並無任何個人及其聯系人參與厘定其自身薪酬。 該委員會也要確保薪酬獎勵乃參考個人及本公司的表現厘定,並符合市場慣例與狀況以及本公司的目標與策略。有關薪酬獎勵為吸引、挽留及鼓勵良好表現人士而設計,並反映了個別職能的細節。
不管大家五一是出去看“海”了,還是在家宅著。我們相同的一點是,都被“魏則西事件”事件刷屏了。上面那張圖是谷歌的墻,靜靜想要表達什麽,你們都懂噠~
1. 關於“魏則西事件”的8則最新消息
➤國家網信辦於2日下午約談了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但具體約談內容並未說明。國家網信辦已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百度回應:歡迎調查組進駐百度,百度將全力配合主管部門調查,接受監督。
➤受“魏則西事件”打擊,百度周一直接低開低走,放量暴跌,一度跌至9%,最終以7.92%的跌幅收盤。自今年初貼吧事件曝光以來,百度的股價仍上漲了約23%。
➤百度公關部一負責人稱,百度此前發表聲明稱聯系了魏則西父親,此事沒必要也不可能撒謊。該負責人稱,魏則西的父親並沒有抗拒,也主動說了和魏則西治病相關的事情。溝通是真實存在的,也有通聯記錄和內容記錄,但目前不會對外公布錄音。
➤多個莆田系網站關閉。
➤莆田系公司將上A股撈金。中源協和早前公告,擬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 5,000萬股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元,其中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融源瑞康持有的柯萊遜100%的股權。
➤負責打理魏則西微博的網友發布微博,表示老人只想平靜。
➤魏則西同學:畢業照一定帶上他
➤這不是一條消息,但是有用!必看!(內容原作者:@遊識猷)
@王誌安:調查組進駐百度了,我怎麽覺得,這事兒調查組應該先進駐武警二院啊!魏則西事件要想給公眾一個交代,先要確定武警二院給魏則西進行的治療屬於什麽性質,技術本身到底是否有問題,是否符合收費原則,醫師到底有無行醫資質,是否存在虛假宣傳,是否存在科室外包?這些問題不搞清楚,後續調查無法展開。
@來去之間:推薦個網站 NCBI www.ncbi.nlm.nih.gov(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里面有個PubMed可以查所有疾病相關的最新論文(也包括國內的論文,但是只有英文摘要)……比較保險的是一些國內推薦的“新療法”可以上去查查,如果都沒論文或者隔了很久……
2. 騰訊5位高管年薪過億,日薪超60萬!
中國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已披露結束,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先後亮相,並引來市場熱議。令人吃驚的是,近日,港股上市的騰訊控股高管出現5人年薪過億。
在這5個人當中,有一位去年年薪介於2.74億至2.745億港元之間。即使按最低計算,也約合2.297億元人民幣,即平均日薪約為62.9萬元人民幣,平均月入1887萬元。
彭博社統計了亞洲和中國2016年4月份的富豪排名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名依然是差距微乎其微的王健林和馬雲,緊隨其後的就是上個月捐出140億的小馬哥。
3. “比特幣之父”或現真身
澳大利亞企業家克雷格•賴特向數家媒體宣布,他就是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聰”。賴特對此做提供了技術證據,提供了發明人本人才持有的早期秘鑰,而這些秘鑰與“中本聰”自己生成的比特幣區塊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比特幣社群內的資深人士和核心技術團隊也證實了賴特的說法。此前外界對“中本聰”的真實身份一直在進行追蹤和猜測。
@livefirst:這是第幾個自稱是中本聰的了?
@說什麽也不說:小編也被騙了。已經證實這又是一個假“中本聰”,他提交的數字簽名被查證非真正的中本聰簽名。
@魔隱者:亂世隱魔
4. 涉黃會所藏身豪華公寓 借大眾點評和美團招嫖
涉黃會所藏身豪華公寓,借大眾點評、美團網以團購方式銷售色情服務。會所通過招聘網站招聘19歲高職女生接送顧客,提供從880元到2980元不等的各類色情服務。近日,海澱公安分局萬壽路社區警務團隊會同分局治安支隊一舉端掉該涉黃團夥,抓獲10名涉黃人員,起獲大批涉案物品。
兩家團購平臺回應稱,已經第一時間對涉案商戶進行了下線處理,同時對兩平臺的相關商戶信息進行了重新排查,嚴格杜絕此類提供違法服務的商戶。
@鵬左伊後:朝陽表示不服
@呵呵呵呵的笑:這互聯網思維用的...
5. 公務員面試培訓班8天學費3萬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不是中學語文課堂,而是公務員面試培訓班的課堂上。節後的第一個雙休日(5月7日、8日),全省公務員錄用面試工作將進行,短短20分鐘的面試時間,催熱了面試培訓市場。
@HPsheng:坦白說,對於沒有任何面試經驗或者說剛出來的大學生,這些班還是非常有用的,不斷地模擬面試過程,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巧。至於不過退費,頂多是一種心理暗示,這種班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心甘情願報的人不少,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報報無妨。
@西施麽雖爹:考上了公務員一年還指不定有3W
@芝士分子boy:哈哈哈,想象一下,去面試的時候,同一個問題,你們回答的套路都是一樣的,背的警句都一樣
@PreZident:勤一時可以懶一世
6. 鏈家被指借“守護失聯兒童”炒作 多地網警:請停止錯誤宣傳
近日,鏈家全國6000門店將成為“失聯兒童守護站的信息引發熱議。@重慶網警 :兒童走失後應原地等待父母或借手機打110,商家不要借機作秀。@江蘇網警 :幫助尋找走失兒童,不該成為營銷炒作的噱頭。
@蠟筆小新沒色彩:首先不是讓你們的孩子去滿大街找鏈家門店。是如果事發地恰巧有,那麽鏈家可以幫這個忙。其次,4萬派出所不意味著均勻覆蓋,有些街上鏈家每隔一點距離就有一家而派出所並不好找。孩子丟了原地等待等來的是人販子。報警,這麽點孩子沒手機怎麽報警,站在那一頓哭讓滿大街都知道他走丟了?
@我的愛人在倫敦-Boice:那麽請警察拿出給外國人找自行車的力氣來關心下國人的權益好嗎
@zichardlau:珍愛生命,遠離鏈家
7. 國外黑客在Apple Watch上運行Win95系統:啟動就要1小時
一名國外科技達人成功在Apple Watch上運行起了Windows 95系統。這名黑客表示,Apple Watch搭載的硬件比1995年的PC要好很多。不過Win95系統在Apple Watch上的加載時間長達1小時,並沒有什麽實用價值。
@MyPainkiller:在我們搞技術的人眼里覺得別人很牛,一般人就只是覺得無聊
@薄荷味的雙子座丶:359安全衛士提示您:本次開機用時60分01秒,擊敗了全國1%的電腦。點擊加速
8. SpaceX發布“重型獵鷹”火箭:或為登陸火星做準備
重型獵鷹能承擔54.4噸的載荷,比“獵鷹9號”的運載能力高出一倍多,它的推力也將比現役任何其他火箭高一倍。不過,SpaceX已數次推遲了“重型獵鷹”火箭的首次發射,目前計劃的時間是今年11月。
@黑人一丹:比我們發布手機的參數牛逼大
@懵碧的小船說翻就翻:讓你們坐上超越宇宙的樂視
@阿爾法提莫:騙騙你們,小小火燭還能和N A S A爭輝?
9. Model 3也將配備“暴走”模式:百公里加速僅2.8秒
馬斯克周末在Twitter上回答了用戶關於Model 3的問題,稱Model 3也將配備狂暴模式功能。特斯拉去年在頂配Model S中推出了這種模式,時速0到96公里加速時間只有2.8秒。
@大道叔叔:買個電瓶車回不會被禁呢
@村草楊摧花:在沒有研發出更高效。廉價。安全。充電快的電池材料前。。一切電動車都是紙老虎。要麽像特斯拉。質量好。貴死。要麽像國產電動車,虛標里程。冬季開車更是戰戰兢兢。怎麽也幹不過油氣汽車。。研發更好的電池材料才是當務之急。
10. 王思聰贈340萬法拉利給隊員
IG俱樂部副總裁藏馬發微博稱,王思聰為了感謝IG俱樂部Dota戰隊元老430的付出,表示如果430結婚,就送一輛法拉利488超跑作為紅包。
“國民老公”很忙,除了忙著要送340萬的大禮給別人,還帶著三個女生去抓娃娃了…
8月24日的上海,做客第一財經·中國企業培訓大會的唐駿,用自己一貫式的幽默又帶點兒自戀的開場白登場了,如果只關註他挺拔的身形、修身款西裝、整齊的大背頭、清亮的聲音,大概不會想到,他已經年近60了。
曾幾何時,“打工皇帝”、“微軟終身榮譽總裁”、“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的光環,讓他成為無數青年瘋狂熱捧的偶像和成功模板,其職場哲學也被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奉為圭臬。
然而時移世易,當這位風雲人物在節目中被一位90後創業者當面反嗆“寧願做創業乞丐,也不願意做打工皇帝,唐駿,你Out了!”的時候。一場關於“什麽才是正確的創業觀?”“唐駿的成功在中國還能被複制嗎?”的大討論爆發了。而近期港澳資訊借殼全新好上市“流產”而引發的風波,再次將其推到了風口浪尖。
打工傳奇
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段歷史:1985年,到氣派而又高薪的外國公司謀職以及出國留學正成為當時最時髦的選擇,越來越多的青年削尖腦袋往國門外跑。到年底出國留學生的總人數已達到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7000多人,在十來年後,這些人又大多回到了中國,開始創辦自己的公司,中國未來的新技術和IT產業將由他們擔負起支柱角色。
當時21歲,剛考上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的唐駿也非常想出國,但當時北郵的出國名額已經用完。於是他給北京的每個高校打電話,詢問有沒有剩余的出國名額,直到北京廣播學院告知他們的出國名額還沒用完時,唐駿馬上拿著考研成績、騎著自行車趕了過去,要求轉入北京廣播學院讀研究生。
當時廣院的老師告訴他:“你可想好了,我們這是二流院校,你就算轉過來,也不一定出得了國,盡管我們有名額,但還得由教育部來決定。”唐駿仍然毫不猶豫地把檔案轉了過去。
為了讓教育部給他出國的名額,唐駿打聽到了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李司長,在教育部門口站了整整四天,每天不知疲倦地跟進出教育部的李司長打招呼問好。直到李司長忍不住好奇終於開口問他有什麽事,唐駿如實說了。第六天,李司長告訴唐駿:你可以出國了。
就這樣,唐駿幾乎用推銷員一般的執著為自己爭取到了去日本的留學機會,又通過一次學術交流的機會前往美國並留在了當地。這兩次地域的跨越,讓唐駿踏上了人生的快速跑道。直到1997年回國於上海籌建微軟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即上海微軟)任總經理,並以微軟歷史上唯一拿到“終身榮譽總裁”稱號的高位從微軟退休,他職業生涯的高潮才終於開始來臨。
2004年,唐駿跳槽到剛剛興起的遊戲公司上海盛大出任總裁,並在全球股市的大環境十分糟糕,納斯達克的幾家中國網絡概念股普遍低迷,投資者信心不足等情況下,幫助這家創辦不到三年的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網絡遊戲公司。
“2004年2月我剛去時,盛大只是個300人的小公司,2008年我離開時市值將近200億元。兩次去華爾街的路演,在我的全力操作下,每次都會為盛大帶來50多億(市值增加)。當時起到關鍵作用的是我在微軟的經歷以及榮譽。我對投資人們說,你們相信蓋茨就等於相信我,因為我是微軟歷史上唯一拿到“終身榮譽總裁”稱號的人。”唐駿回憶起這一段時,並不避諱自己用在微軟的經歷和成就來為盛大的上市背書。
2004年,唐駿加盟盛大
2008年4月,唐駿離開盛大,以10億薪酬高調加盟新華都集團,接替集團創始人陳發樹出任集團總裁兼CEO,走到了他作為職業經理人生涯的最高峰,也迎來了自己的瓶頸期。對於零售業的職業經理人來說,5年似乎是一個輪回。無論是萬達百貨的丁遙、國美電器的陳曉,還是唐駿,都逃脫不了這一宿命。
2013年1月28日,“打工皇帝”唐駿正式宣布從新華都集團離職。辭去新華都總裁的唐駿,不再複制打工皇帝的成功,而是與港澳資訊高管共15人,共同出資買下了港澳資訊62%股權,兼任港澳資訊董事長,自己當上了老板。
光環褪去
“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唐駿瓶頸期的到來和光環褪去,早有預兆。
供職新華都的幾年中,他走到了職業生涯的高位,也碰到了許多沒有預料到的難題,其十數年如一日精心經營起來的個人品牌也因“學歷門”、雲南白藥股權收購糾紛等種種風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
2010年7月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打工皇帝”唐駿深陷“學歷造假門”,成為媒體的焦點。事情緣起於以打假出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連日在微博中以多項證據指出唐駿的“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和“卡拉OK打分、大頭貼照相機”兩項專利以及個人創建公司的經歷均系造假。唐駿則回應出示學位證書並表示自己是美國西太平洋大學的博士,隨後方舟子又指出這是一家賣文憑的野雞大學,至此“學歷門”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直至2012年6月19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辦的一場講座中,唐駿為“學歷門”事件道歉:“偉人一生只犯一兩次錯誤。我唐駿這樣的普通人幾乎每年犯兩次錯誤,還不包括生活上的。自己太高調了,得罪了很多人,但知錯能改還是好同誌”,並告訴在場聽眾,“不要學我。”當時接受媒體采訪的唐駿回應“學歷風波”表示:“學位是真的,沒有那麽好而已”。
談起離開新華都的決定,唐駿曾表示,“離開的根本原因在於我的職業到了瓶頸期,可做的事情不是很多了,一些難題也力不從心,包括雲南白藥的問題。”
唐駿與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
帶領港澳資訊高管完成MBO,告別職業經理人角色後的唐駿,曾一度放言要讓港澳資訊在三年內上市,然而事與願違。
2016年7月12日晚間,主營旅遊酒店業的深圳上市公司全新好(000007.SZ)發布公告稱,“因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加之公司原實際控制人直接及間接所持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事項需進一步溝通解決,公司擬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而就在6月22日,全新好才公告發布了重組預案,按照全新好公布的交易預案,港澳資訊的100%股權作價16.5億元,全新好計劃以定向增發的方式支付80%對價,以現金方式支付20%對價,但卻迅速遭到了投資者投訴。
緊接著6月28日,深交所就重組預案向全新好發出《重組問詢函》。其中,針對舉報材料所稱的交易預案刻意隱瞞港澳資訊董事長兼CEO唐駿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情況,深交所要求全新好詳查唐駿直接或間接對港澳資訊股權持股具體變動情況及原因。
盡管全新好方面在7月5日再次公告稱,上述事項“須進一步核實,對所涉及相關當事人須進行現場訪談和確認”,但此後就沒了下文,直至7月12日晚宣布交易終止。
港澳資訊的股權交易方案披露出來不到1個月即遭股民投訴、交易所追問,最後“胎死腹中”,曾經的“打工皇帝”唐駿,作為本次交易的參與者也再度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其從2009年11月入股港澳資訊起,進行的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也被業內人士和媒體挖出來攤在了陽光下。
至此,籠罩在唐駿頭頂上那些耀眼明亮的光環,已所剩無幾。
職業經理人的反思
在唐駿看來,職業經理人在民營企業會遭遇三道坎:一是決策權。唐駿任微軟中國區總裁時,錢、權、經營模式都是由他說了算,但在民營企業這里基本不可能;二是難逃命運的坎,“在很多民營企業里,都是你與老板發生一點爭執,就被告知你明天不用來了,而在外企是有一套評估系統告訴你行不行,你提前幾個月就能自己意識到。”三是老板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
在經過了學歷造假事件、雲南白藥股權收購糾紛、港澳資訊上市夭折等種種風波之後,曾經圍繞著唐駿的光環已褪色,他面對外界也比之前“隨性”了許多,他曾坦承自己面臨著職業經理人“不上不下的尷尬”,也開始反思在盛大網絡與新華都集團的得失教訓。
在中國民營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的合作案例里,陳天橋與唐駿的組合一度被認為是黃金搭檔。唐駿本人也曾表示:“在盛大的4年我覺得很值,我相信陳天橋也覺得很值。”
但就是在外界看來如此合拍的一對搭檔,其合作也只持續了四年。作為外企職業經理人加入中國民營企業盛大的唐駿,一直清楚自己的定位“陳總管的我都不管”,更多的是負責公司的外圍操作,比如盛大的上市、路演,解決與《傳奇》的糾紛,試圖收購新浪等。
這樣的心態和定位,一方面成就了唐駿與盛大創始人陳天橋的和睦相處,盡到了一個民企職業經理的職責;另一方面,過多的妥協也讓他過於劃清了自己和老板的界限,並沒有真正將自己在微軟學到的那套架構化、階梯化的管理方式植入盛大的基因,留下了一些遺憾。
“公司內部管理很重要,我在這方面妥協太多了。後來我才發現,陳天橋也希望我來管,而且也是我應該去管的。如果可以重來,我會把公司內部管理更加制度化,采取指標化的考核管理,這才是正規軍的打法,但我沒有在盛大運用自己這方面的長項。”唐駿後來回憶道。
而唐駿從新華都離開,更多的是因為水土不服。
通過多年資本運作,新華都創始人陳發樹逐步將新華都打造成多元化的投資帝國,業務覆蓋零售、采礦、房地產、工程施工、旅遊、金融等多個行業。但與此同時,公司的主業卻似乎越來越模糊。雖然新華都購物廣場2008年成功上市,但最近幾年,新華都被關註的焦點還在於陳發樹讓人眼花繚亂的股權投資,不管是紫金礦業、青島啤酒,還是雲南白藥。
2008年8月新華都購物廣場上市伊始,剛剛以天價轉會費履新的唐駿,曾以新華都集團CEO的身份對外界表示,要在新華都幹長久些,目標是把新華都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零售百貨企業。而事實上,唐駿任新華都總裁一職,基本上沒有管理過新華都旗下零售業務的戰略與經營,業界也沒有見過唐駿出現在相關的行業會議等場合中,真正向其匯報的無非是其擔任董事長的港澳資訊業務。唐駿的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職務名不副實,更多的時候,他扮演的是董事長陳發樹的助理這個角色。
新華都董事會秘書龔言冰曾坦言,唐駿從未在新華都上市公司任職,也未管理過新華都上市公司的具體業務。可以這麽說,唐駿曾經結緣了零售業,但終歸與這個行業無緣。在新華都,他雖然貴為總裁,但對零售行業,從來都是一個局外人,以金融信息服務為主的港澳資訊才是他所了解並擅長的領域。而失去了唐駿的新華都,至少在零售業務上不會有什麽影響。畢竟,消費者不會因為知道唐駿,而特意來逛新華都旗下的超市。
“我在新華都站得太高,把行政總部放在了上海,這是個錯誤,遙控管理是做不好的,我只能做一些戰略性的事情,比如資本運作。最大的遺憾是我基本沒有碰新華都的支柱產業——零售,新華都有將近80家超市,我只進去過兩三個,與超市的高管都沒法有效對話,更別說有針對性地提出管理意見了。作為集團總裁,這樣肯定是錯的。”唐駿回顧這段職業經歷時反思道,“成本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恰恰是我所欠缺的,新華都給了我機會去學習成本管理,我卻錯過了。”
談到中國職業經理人的發展現狀,唐駿坦言,自己看到的失敗要遠遠多於成功,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在公司里角色其實更偏向於助理,和國外職業經理人CEO的角色相差甚遠。這其中有制度原因,更緣於中國民營企業的創始人還沒想過要真正把決策權和管理權交給一個外來的職業經理人。
“民營企業都有不同的風格,所以每個都是不一樣的標本,沒有模式就是現在新的模式。”唐駿曾表示,外企都是標準化,每個企業的模式雷同,因此外企人才的流動適應性強,而中國民營企業從文化到企業環境沒有可複制性,沒有共性只有個性,所以職業經理人的孕育依然路漫漫其修遠兮。
微創中國年會上的唐駿
“網紅”氣質
在計算機軟件與互聯網剛剛在中國開始興起的90年代,唐駿就已經踏入這個領域,並且一路做到微軟全球技術中心總經理、微軟中國區總裁,相比如今的行業大佬馬雲及依靠互聯網思維成功營銷的雷軍等人,可謂是贏在起跑線上的,但二十年後唐駿的處境卻與他們相去甚遠。
對此,唐駿曾在一段沈默過後,坦白地說出了心里話:“那個時候雷軍跟我在一起,我是微軟中國的總裁,他是金山的總裁,那個位置還真是不一樣,後來看到很多的新興互聯網公司出來,其實心里是有一點點寂寞的,這麽一波大的浪潮我唐駿沒趕上,可惜了。”
現在的唐駿終於完成了從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的轉身,甚至發揮自己多年的職業經驗和閱歷,在電視、雜誌上開起了專欄,對從中概股回歸、企業跨界轉型到網紅經濟、“限韓令”等多個領域的熱點發表評論觀點。
“過去我看到很多中國公司很土豪,心里很不服,但是不服不行,我告訴你們等我們有錢了,我們也會土豪,比他們還要土豪,我們更會任性,我要讓全中國的公司看看什麽是真正的土豪公司,你們等著吧!”今年初,因一篇名為“唐駿在微創中國年會爆笑55次的演講”的帖子,他再次成為網絡紅人。
“你有沒有夢想,我唐駿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有夢想和沒有夢想的人差別是什麽?有夢想的人,兩個眼睛是發光的,離我近的人可以看得出來,我唐駿兩只眼睛是發光的,如果你沒有看出來只能說明一點,你的眼睛沒光。”
類似上述這種耍貧嘴又雞湯的話語,如今頻頻從唐駿口中蹦出來。講話風趣幽默、富有娛樂精神又擅於調動氣氛的唐駿,甚至漸漸有了意見“網紅”的氣質,讓已近花甲之年的他,保持著高出鏡率和輕松自在的狀態。
而對於最近很火的90後創業熱潮的真諦,唐駿不再像當年一樣高調宣揚自己的職場哲學,而是謙遜地表示:“當今社會創業確實締造了很多神話,但像馬雲、陳天橋這樣的創業成功者,在中國數起來不就20個嗎?買彩票一個月還能出幾個大獎呢,除了創業還有職業,人生其實有很多種選擇。”
有香港人笑稱,“香港是李家的城”。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他們住的房子可能李家的樓盤,家里安裝的電話網絡是李家的,手機網絡也是李家的3或PCCW、1010、one2free、CSL,甚至買菜進百佳超市,生活用品去屈臣氏,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費,都會跟李家的產業發生關聯。很多香港大學生,畢業以後的理想去處,就是給李嘉誠打工。
在香港,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李嘉誠,而直接給李嘉誠打工的,會是以一種什麽滋味?
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下稱“長實地產”,01113.HK)的董事郭子威就為李嘉誠打工幾十年。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長和”,00001.HK)的執行董事兼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幾乎為李嘉誠打工了一輩子。
從這兩個人身上,人們也許能感受到給李家打工的個中況味。
發揮潛能虛心學習
郭子威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專訪時稱,李嘉誠很清楚每個同事的性格和特色,給很多空間讓每個同事去發展潛能,從而把這些同事放在公司最適合的崗位。這對於很多公司新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的人才梯隊意識,讓郭子威當時的直屬領導,長實地產執行董事趙國雄看到了郭子威的潛能。在2008年,郭子威由長實香港調任到北京上海從事銷售工作。他承認,當時接到調任通知,曾經有一些猶豫。他在長實香港從事銷售工作已經超過10年,對香港的整個銷售策略非常熟悉,但到了內地,整個商業氛圍都不一樣。
隨著郭子威慢慢地融入內地的生活,他開始摸清內地的房地產發展市場,並將李家的企業文化帶到了北京。
郭子威的銷售團隊從幾人發展到200人的大型團隊。郭子威的管理層團隊有一半來自香港,一般來自內地。他在最初面試內地員工時,都發現了與香港員工不小的差異。郭子威說,他可以給員工多點機會,每年公司都會組織內地員工到香港交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很有價值。
這樣的團隊管理模式也讓郭子威在北京成績顯著。
2008年,北京豪宅項目“譽•天下”剛剛推出市場時,當時北京市場還不流行“精裝修”樓盤,但是當時香港早已開始精裝修的銷售策略。郭子威說,這一樓盤位於北京順義中央別墅區,總樓面面積約78萬平方米,公司手頭有超過1000套庫存。不少市場人士建議,房量如此大,應該賣毛坯房,早點去庫存。
公司則認為,這樣大的體量,如果不分批次推出,一次性全部賣掉,可能會影響銷售價格,而且長遠來看,公司認為房價一定會上漲。最終公司決定當機立斷,堅持只賣精裝修的房子,讓社區的入住率達到70%,也順利讓其後的銷售穩步落實,直到最近全部售罄。
在這個過程中,郭子威精心培育的團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郭子威回憶,精裝修房型當時遇到很多問題。他的團隊發現,近年來,內地客戶的品味提升很快,要求高了很多,反超了香港。他團隊匯總的情況是,很多設計的細節在香港沒有見過的,比如很多內地客戶連廚具的選擇都頗有講究。
郭子威反複強調“不斷虛心學習”這個原則,他稱,這是秉承了李嘉誠一貫的企業文化。他們的銷售策略也逐漸適應了內地客戶的需求。
郭子威稱,這樣的銷售策略讓公司收獲了較為豐厚的商業利益。趙國雄對郭子威團隊贊不絕口。2016年整個集團內地的售樓成績達到了歷史新高,郭子威團隊賣出150億元。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風格
最為一名中層管理者,郭子威將李嘉誠的企業文化發揮到了極致。而對於另外一位李嘉誠的打工皇帝霍建寧呢?他又是什麽樣的境況?
如果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是外界對霍建寧的評價。他目前擔任長和的執行董事兼聯席董事總經理的職位。盡管年薪過億,霍建寧仍然只開特斯拉Model S上班。
霍建寧自從1979年起,就加入長江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長實”)為李嘉誠工作。到1983年,他曾經為了創業離開,但最後又回到和黃。1984年起,就出任和黃執行董事,1985年,就出任長實的董事,1993年起,成為長實的非執行董事,同時也在1993年成為了和黃集團的董事總經理。
1989年,霍建寧被派往英國,接手處理虧損多年的歐洲移動電話業務,就是和黃Orange電訊的前身。由於這部分業務一直在虧損,當時霍建寧決定投入5億美元,重點發展Orange的歐洲業務。到了1996年,Orange成為市場中的香餑餑,是多家公司競相收購的標的。據說,在交易接近完成時,李嘉誠專門把手機放在床邊,將鈴聲調至最高,生怕錯過霍建寧從英國匯報的最新消息。
1999年,和黃成功出售Orange股權,獲利超過千億港元,令當年和黃的盈利升12.5倍至1173億港元,也成為當年全世界最賺錢的企業。根據和黃1999年年報,期內有一名董事的酬金超過2億港元,當時已經有人猜測,這位董事就是霍建寧。
李嘉誠一直很善待功臣,根據長和2015年年報,霍建寧這一年的酬金總額達到了2.1億港元,其中酌情花紅達2.02億港元。這是1999年後,霍建寧薪酬再次突破2億港元,且總額創下了新高。細數1994年至2014年共21年時間,霍建寧的總酬金大約為25.42億港元,月薪超過1000萬港元。
霍建寧在商場征戰超過30年,他最擅長的就是用財技來包裝旗下的公司。時富證券聯席董事鄧建初對第一財經1℃記者表示,李嘉誠身邊個個都是精兵猛將,很多都擅長用財技,用一些非經常性利潤撥來撥去,就能讓報表變得好看很多。
1985年留著冬菇頭的霍建寧看上去還是懵懂少年,那如今,30多年過去了,64歲的霍建寧已經白發蒼蒼。隨著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步入“後李嘉誠”時代,他在“世紀重組”後還能否帶領長和再創輝煌?他與新掌門李澤鉅未來的商業合作能否如李嘉誠那樣默契無間,相信都將成為龐大的李氏家族未來發展的關鍵。
一般人認為打機迷不務正業,並為他們冠上「毒男」稱號。但三名讀小學時已開始打機的老友:司徒軒明(Nigel)、王浚楠(Cyrus)及侯澤勤(Jeffrey),認為打機是一項可媲美運動的專業!更組隊參加比賽。雖然最終四強止步,但卻衍生出一盤生意:俾打機者坐的電玩椅。這張隨時可170度瞓低的電玩椅,售價最貴要1999元,究竟貴喺邊?
Nigel、Cyrus及Jeffrey是中學同學,也是電競(即電子遊戲)的戰友,現在更是生意上的夥伴。他們於今年四月創立本地品牌「Zenox」,八月推出產品,主力售賣電玩椅。除了因為喜歡打機,還因為搵到「錢途」。Jeffrey 表示,他曾在大學見過有打機比賽的獎金,達到一千多萬美金,比溫布頓網球賽的獎金還要多,「打機有直播,又可以賺好多錢,變成一項專業運動之外,會帶挈周邊的產品。」公司主力售賣電玩椅,因為其他類型的副產品,例如滑鼠、耳機、屏幕等,已在香港成行成市。「外國、甚至全世界精於打機的人,他們打機進行直播時,也會坐着一些度身訂造的電玩椅。」Nigel 解釋。「電玩椅」聽起來有點深奧,但其實也是一張電腦椅。不過,為了令長時間打機的人士更舒適,電玩椅除了附設頸枕、腰枕、及有可調校方向和高度的扶手,而椅背更可以調至一百七十度,讓用家平躺休息。
打出錢途
雖然電玩椅首要針對打機人士,但因為跟一般電腦椅功能相似,所以也有不打機的人士購買。Cyrus補充:「客源方面,打機跟不打機的人士各佔一半,有客人買來放於辦公室,讓他們可以小睡片刻。」品牌至今開業約四個月,賣出三百多張電玩椅,他們開業時投入二十五萬的資金已經回本,上月利潤近三萬元。Nigel認為,產品性價比高是突圍而出的原因。他分析,Zenox有兩方面的對手,一是傳統大型傢具店,另一是外國大型品牌。一般傢具店提供的電腦椅,椅背採用透氣的網布,但他們的電玩椅是用海綿,承托力較好,感覺較舒服。另一方面,外國品牌也有相似的產品,但因為運費高昂,加上坊間較多是代理,令價格變得更貴。相較之下,Zenox價格較便宜。品牌現時有三款電玩椅,售價由1,699 至1,999元不等。
送埋貨包安裝
Zenox沒有門市,主要透過網上銷售。除了在網上投放廣告宣傳外,他們也會舉辦及贊助電競比賽。「我們曾在網吧舉辦電競比賽,機迷經過就睇到我哋品牌的椅,可以有多一個途徑接觸顧客。」Cyrus說。另外,他們會不定期在商場設臨時攤位,擺放電腦遊戲及電玩椅,供人打機試坐。Nigel承認,在商場展示產品的效果較網上更好,因為人們試完後可直接購買,不會花時間左度右度。由於包埋免費送貨,負責香港業務的Nigel及Cyrus有時會跟車幫忙,不過地方偏遠或訂購數量較少的,便交由司機代勞。如果客人願意付費,希望公司代為組裝電玩椅,他們便一定會跟去幫忙安裝。而Jeffrey則多數留在大陸跟內地供應商接洽,並監察品質。另外,Zenox強調售後服務,產品有一年保養期;一年期滿,電玩椅有組件出現問題也可致電他們,他們會安排時間免費更換組件,不過要收車馬費。Nigel指,因為Zenox是香港公司,不像代理品牌般,要經過多個步驟才可以聯絡公司提供維修服務,「我哋售後服務做得足,先有得同人比﹗」
由零開始歷時半年
三個小伙子為記者介紹電玩椅的功能、物料及好處時,侃侃而談,但其實他們最初對電玩椅構造及脊科醫學根本毫無認識,是不折不扣的門外漢。Nigel 指,在籌備公司初期,他們參考了不同傢具品牌的產品,了解特點,又在網上及書籍搜集資料,學習如何令用家坐得舒服。例如椅背為何只是調校至一百七十度,是因為人壓上去會有重量,故有十度的緩衝區。有了設計圖後,他們便到內地的傢具展物色供應商。「我們向大約一百五十間工廠查詢,表達我們的設計要求,看看他們能否滿足。」最後Zenox篩選了四至五間公司,再到其工廠參觀生產線。Nigel坦言,最麻煩的是挑選電玩椅的物料,例如是面料及海綿的種類。有工廠向他們一次過展示三十款皮料,任由他們挑選。但因為認識不深,所以詳細向工廠詢問不同皮料的特性,包括是否防水及耐用後,他們會剪下一小塊物料,拿去向其他工廠查詢,看看意見是否一致;之後再上網求證,確認真實性;Nigel形容過程像「溫書」,要勤力及不斷發問。最後,他們還是採用分別名為PU及PVC的人造皮作為產品的面料,好處是可以防水、防刮。雖然防水防刮未有實質認證,但他們在生產過程進行不同測試,包括把水及杯麵倒在椅上,及用指甲及硬幣刮椅的表面。而海綿則選用定形海綿及原生綿,除了密度高,也不會輕易變形。樣辦造好後,Zenox邀請了不同人士試坐,包括兒童、中學生、身高達一米九的運動員及長者等,再就他們的意見進行改良,整個研發及生產過程花了約半年時間。
三種困難反映性格
三名年輕人皆認為最困難不是生產過程,Nigel指,令他有放棄念頭的,反而是為公司寫網頁及為產品拍照,「我們做網店,但因為預算有限,不能負擔請人編寫網頁的費用,所以要自己學寫網頁,一手包辦網頁的設計、相片、字體位置、顏色等。還要學用Photoshop軟件『執相』。」Nigel重提時仍「猶有餘悸」。不過,Cyrus負責管數,認為最困難是財政上的工作,要計掂日常營運盤數,例如物流開支因為送貨地區偏遠,如上水古洞,或客人事前未有提及有樓梯,而要額外付錢給司機超出預算。而Jeffrey 就覺得跟夥伴的工作方式不一致,有時也是一個困難。他笑言,雖然跟朋友營運生意,沒有老闆跟員工的拘謹,可以直接表達不滿,但就會影響會議氣氛及與會者的情緒。
嫌一萬月薪太少
Nigel分享,他踏上創業之路,部分原因是不滿現實。他去年大學畢業後開始找工作,經過面試,有數間公司也願意聘請他,但因為薪金遠低於是預期,只有大約一萬元,最後決定自己做生意。他說:「當然搞生意比打工還要辛苦,但與其我收取一萬蚊幫人辛苦,不如我幫自己辛苦,將來或可以賺更多,以及起碼這是我想做的事﹗」雖然創業令他們實際打機的時間減少,Jeffrey甚至笑言:「似年紀大咗去踢波,一個月打一、兩場。」但他們沒有失望,因為每天都在接觸跟電競有關的事物,「看一些跟電競有關的新聞也是工作一部分﹗」談及未來計劃,Zenox打算設計其他打機相關傢具,例如附設機箱的桌子。明年初他們更在加拿大推售電玩椅。選擇加拿大為首個外國市場,是因為Jeffrey 在加拿大畢業,熟悉當地環境。他們說,香港雖然有不少人打機,但較少人以此為職業賺錢。加上香港「土地問題」,居住環境較細,未必每一個家居也可容得下一張電玩椅,故要未雨綢繆、衝出香港。
用家意見
Leo26歲小學開始打機,試過最長打十七至十八小時。有次我去朋友的家,見到有這張電玩椅。我試完後很喜歡,於是買一張在家。好舒服,腰枕有足夠承托力,坊間有些椅可能太軟。
PandaCute職業女子電競隊伍,17至19歲每日打機訓練十小時,主要玩《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簡稱LoL)。坊間的電腦椅頸枕位置不太合適,但這個便剛剛好,不過有點硬。如果有黑白色更好,因為熊貓是黑白色。
撰文:王敬蓮攝影:關永浩攝錄:關永浩、梁正平、梁譽東[email protected]
打工者思維成為很多人的職場天花板,來看看你陷進打工思維了嗎
本文由Spenser(微信公眾號ID:spenerandhk)授權i黑馬發布。
前幾天在《請警惕你的弱者思維》一文里,我寫了弱者思維的三個思維特點,文章發出後閱讀量很快破了10萬+,後臺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反饋。但我總覺得還沒有講透,遂補寫下篇,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這兩年自己開公司做團隊,從領工資到發工資,從對上級負責到對公司負責,除了身份的轉變,其實更大的變化來自於不同身份帶來的整一套思維變化。
領工資的時候,想的是工資什麽時候到賬,年底獎金有多少,明年會不會加薪,我出了多少力,拿了多少錢。而做老板呢,想的是我花出去的工資和成本,未來怎樣才能給我賺來更多的錢,如何讓團隊和自己的時間價值最大化。
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原來那一套打工思維的所帶來的局限和陷進,成為很多人的職場天花板。
1 打工者思維掙現在,股權思維要未來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打工者思維更多追求當下的穩定,所謂穩穩的小幸福,每天的小確幸;而股權思維更看重的是未來更大的想象空間,甚至可以為此犧牲還不錯的眼前利益。
說白了,打工思維要的是現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小作坊買賣心態;而股權思維要的是未來,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無所有,玩天使投資和杠桿,多少有點賭徒心理。
我倒不是說看重現在就是錯,看重未來就一定好。因為這本質上屬於風險保守型和風險激進型的區別,風格不同,沒有對錯。但問題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哪種思維更有利於長期發展呢?
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人跟我談穩定,談保障,我會覺得是個笑話。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被拋進時代快速發展的漩渦里了,而且未來的加速度還會越來越大,我們現在處的,不怕文藝的說法,就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17年,我相信很多行業都會重新洗牌,或者加快洗牌的速度。我相信傳統銀行業的日子會更加艱難,互聯網金融會漸漸滿足大眾理財需求,當政策更佳開放,全套金融服務體系更完善;我相信線上教育會真正迎來春天,看喜馬拉雅,得到APP這些增長的付費用戶和不斷進場搶奪賽道的投資人就看得出來,傳統線下教育的市場份額會逐漸縮水。再加上AI和VR正以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奔向大眾的視野,更多行業會失守城門。
我經常說,我的總結只代表過去,不代表未來。我的未來判斷,也只看到三個月。這點我特別欣賞混沌研習社的李善友教授,每次他發表完長篇大論,末了都要加一句,我所講的,可能都是錯的——我很欣賞他這點。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一大批所謂穩定工作、旱澇保收的人在困惑,為什麽人家的收入在指數增長,我的收入卻連維持基本的線性增長都困難?
雖然互聯網的想象空間很大,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人低估了互聯網對自己生活和職業的沖擊。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今後,這種場景我們會習以為常。
那些執著於當下打工者思維的人該醒醒了,只看當下的人,一般都贏不了未來。
2 打工思維的人,在意所謂價值對等
給多少錢,就賣多少力氣,其實這是在扼殺自己的職場未來,拿自己的青春開玩笑。
我的觀點一直是,選工作的時候,薪水是應該考慮,但絕對不是第一位考慮的因素,而更要看你工作的平臺和你跟的老板如何。平臺決定你的眼界,是不是見過世面;老板往往能升級你做事的思維,好的老板會經常讓你覺得自己的想法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同樣兩個人,目前都是一個月1萬的薪水,但因為平臺和老板的不同,三年後,可能一個人一月10萬,另一個人卻只有一兩萬,或者更慘,甚至面臨失業。真的,這樣的現實例子太多了。
年輕人一定要爭取到好的平臺去發展,哪怕人家不付給你薪水,哪怕給他們端茶送水做實習,因為你其實是在投資你自己和你的未來。如果去一個普通的平臺賺一些固定的小錢,等於把自己最寶貴的幾年青春賤賣了。
你事業的大小,除了與平臺的大小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取決於個人的天花板在哪。打工思維的人,往往把一份工作想得太淺了。
我前段時間經常責備我團隊的人,把我教給她們做的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能不能多思考幾層,多想幾個維度。
比如你做的是助理,弱者思維的人會認為這份工作就是個打雜的,處理一些簡單的瑣事就好;而強者思維的人,會把這個職位當成全公司的資源擁有者來對待。
比如我自己公眾號的助理,除了幫我寫的文章做校對和排版外,其實她也擁有了我新媒體這塊的幾乎全部資源。一些品牌方來談商務,一般都會先通過她,因為我自己沒那麽多時間,所以她就擁有了各個品牌的人脈資源和渠道關系;她運營我幾十萬用戶訂閱的號,和去運營幾千幾萬訂閱的號,整體體驗和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也會差很多。
不管她現在從我這里掙多少錢的工資,那都是小價值;她真正的收獲,是面對和處理各類問題的思考方式以及更優質的人脈資源。這兩點會讓她很值錢。
這世上從來沒有簡單膚淺的工作,只有簡單膚淺的人。
3 永遠用靜態的眼光看世界和自己
很多人都是自我設限,自我封閉,我和朋友或團隊聊一些新鮮項目的時候,經常聽到的話語是,這個我不擅長,這個我不知道,這個以前沒有做過呀。然後就覺得和自己沒什麽關系了。
不會那就學呀,不懂那就去理解呀,沒有嘗試過,所以才更要看看可能性啊。
因為怕犯錯,怕打臉,怕沒面子,於是小心翼翼呵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和僅存的驕傲感。
但是如果一個人永遠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收獲的就只是價值的存量,就無法產生新的收入增長點,和價值增長點。所以你的收入和能力,永遠只是一條可預見的,並不令人興奮的線性增長曲線。
也許在目前的環境里感覺很舒服,但是,相信我,這個年代,任何舒服,都只是暫時的。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在做事業的時候一定要做增量市場,而不要做存量市場。增長才是這個時代最有魅力的詞語。
但是,增長是要付出代價的,需要一顆好奇的心,需要一份嘗試新可能的勇氣,需要不害怕失敗的強大心臟,和自嘲自黑的幽默心態。
最重要的,就是承認這個世界是動態,很多事情你是看不懂的,但是,你要去做遊戲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
所以,從“我應該不行”,換成:“要不試試,可能很好玩”。
你要相信,這世上最大的風險,就是什麽都沒做。
還在用靜態的眼光看這世界,你只會越傻越迷茫。
和時代共振,你才會找到又焦慮,又舒服的頻率。
最後想說,畢竟大多數人都處在積累資本的平臺的階段,所以我們都是打工者,但是,雖然是打工者的身份,但一定要跳出打工者的思維,因為:
今天越安逸,明天越危險。
農歷雞年春節剛過,葉子(化名)便結束了她在新浪的實習,與今年畢業的795萬大學生一起踏上了找工作之路。
在中國內地一所重點大學傳播學院本科畢業之後,葉子去香港中文大學讀了一年碩士研究生。如今,她的目標是找一家偏重影視和娛樂產業的新媒體。
近日在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舉辦的一場新媒體專場招聘會上,葉子親手把簡歷交給了她一直心儀的“關愛八卦成長協會”、“papi醬”等火熱名詞背後的自媒體公司。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31次提及“就業”,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從去年的1000萬提高到1100萬人以上,突出了更加重視就業的導向。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經濟新業態所呈現出的大量容納就業的態勢,也是政府敢於提高就業目標的原因之一。在新技術、新業態、新動能拉動之下,就業形態也呈現出多元化,政府對新業態就業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已經在路上。
經濟新業態吸引年輕人
葉子告訴第一財經,雖然網絡招聘已經成為大學生找工作的主要渠道,但如果有現場見面的機會,她覺得還是應該過來試試,也許能給招聘人員留個比較深的印象。
這場新媒體招聘會共來了40多家新媒體,既包括從網易、鳳凰等傳統互聯網站分立出來的公眾號,也包括十點讀書、papi醬、關愛八卦成長協會、震驚文化等擁有大量粉絲的自媒體。
新媒體在年輕人中的號召力顯然超過主辦方的預期。招聘會定於下午3點半開始,早在中午就陸續有求職者來排隊,到招聘會開場時,隊伍已經從清華大學就業中心門口排到了籃球場的路口。
由於主辦方借用的場地偏小,出於安全考慮,招聘會采取分批入場的措施,每批求職者只有10分鐘的時間毛遂自薦。
智聯招聘集團市場公關部總監李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了到場的這至少上千人之外,招聘會的消息在智聯網站掛出來之後僅僅3天,求職系統已經收到了3萬份簡歷。
在招聘會現場,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不乏為了這場招聘會專程來一趟北京的大學生。東北一家藝術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張冰(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她來得最早,排在隊伍的最前面,想找一份與微信公號運營相關的工作。
葉子對第一財經表示,在新媒體里可以看到更多的前景和希望,自己作為互聯網的深度用戶,她特別想參與到這一輪浪潮中。
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發布的2016年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顯示,2016年IT互聯網行業繼續吸引著大量人才的湧入。在傳統互聯網巨頭公司紛紛走向“高精尖”之時,新崛起的互聯網創業團隊正努力尋找著新的創意和人才。
智聯招聘的平臺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IT/互聯網行業的在線職位招聘需求同比增加48%;在繽紛繁雜的電商促銷活動的巨大影響下,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加大,招聘需求同比增加47%。
內地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的活力,也吸引了香港的年輕人。
第一財經記者在招聘會現場遇到了來自香港的求職者小軒。他現在香港的一家4A廣告公司任職,但他覺得香港公司在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上落後於內地。
“比如短視頻,在內地的廣告業已經非常流行了,但香港還用得很少。”小軒說,內地的新媒體市場更加有活力,適合年輕人。他把簡歷投給了“papi醬”所在的北京春雨聽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春雨聽雷公司”),希望未來可以從事短視頻相關的工作。
當被問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是否更加具有挑戰性時,葉子認為,傳統媒體其實更具有挑戰性。
“如果我選擇傳統媒體,肯定要想做一些事情讓它能好一點,但這個複興的任務對我來說太難了。”葉子表示。
不唯學歷看重能力
令人意外的是,新媒體領域的求職者表示,更看重自身興趣愛好與工作的契合度。
當被問及國內新媒體行業的薪酬是否與香港有比較大的差異時,小軒表示這個情況他已經有所了解。他認為,愛好是他做出這種選擇的首要因素。與興趣相比,經濟方面的考慮並不太重要。
葉子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她對第一財經表示,根據之前的了解,她所應聘的“創意文案”這個崗位,平均薪酬也就每月6000元左右,並不算高,但她認為這是一份有趣的工作。
“雖然新媒體的工作看起來不像傳統媒體那樣時間線比較明確,但如果有熱點可跟進的話,它並不是乏味的工作,工作的趣味性比較強。”葉子說。
不過,求職者很可能看中了新媒體一旦爆發之後的巨大潛力。李強告訴第一財經,根據智聯招聘線上的數據,新媒體行業開出的平均薪酬也就是6000~7000元的水平,但個體的差異會非常大。它們的薪酬體系和傳統企業有非常大的不同,靈活性很強。在這個行業中,如果一個人的影響力可能為這個企業帶來極大的收益,那麽這個人的報酬就會非常高。
毫無疑問,個人能力在以小微企業為主的新業態經濟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春雨聽雷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李馥瑤對第一財經表示,新媒體行業不像傳統行業對於專業技術要求比較高,但對個人的能力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有好的作品、好的想法,而且還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和高的情商。
“因為新媒體行業薪酬並不太高,工作強度和壓力都比較大,我們在選人的時候,會特別看重求職者能否有應對這些負面情緒的能力。”李馥瑤說,只有在兩個求職者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進行學歷比較——畢竟學歷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這對於他們未來的職場發展也會有幫助。
就業靈活性需要政策支持
以互聯網和“分享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所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傳統企業崗位最大的不同,在於就業靈活性提高了。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很多新媒體不僅提供全職崗位,而且也歡迎兼職。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新業態創造了很多靈活就業的機會,傳統職場的規則以及潛規則,對於這些崗位的約束正在減弱。比如職場的性別歧視在新業態中大幅減少,女性創業者在這其中獲得的機會也非常多。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最近表示,當前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也不斷顯現。去年日均新增企業戶數1.5萬戶,同比多增了3000戶。就這一點,對於城鎮新增就業的貢獻率就達到了40%。
尹蔚民還說,中國經濟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新技術、新業態正在產生,新的動能也在產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基於互聯網平臺所產生的一些新業態,對這些吸納就業能力比較強的新業態,人社部今年將出臺政策來促進它們更好更多地吸納就業。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曾表示,“互聯網+”時代非標準就業大量增加,在新的工作業態下,如何繼續優化調整勞動力市場制度,以有效保護勞動者的整體利益,是政府部門當下應著重研究並積極應對的重要議題。
“靈活就業一定不是靠企業去承擔主要責任,”郭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把社保體系進一步完善,社保對於靈活就業的人群特別重要。”他還認為,靈活就業確實面臨勞動者技能水平無法提高的問題,沒有企業願意花錢去培訓這些“後備部隊”,政府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培訓體系,讓大家在靈活就業的同時,又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
http://www.xcf.cn/tt2/201705/t20170518_780840.htm
高薪、分房、股权激励……员工的花式致富路径
“独富乐,不如众富乐”。中国前十大富人的身家之和已超过万亿规模,而普通人跟富人之间的联系,不仅产生于被富人们承包的庸常生活中,还诞生在富人们招贤纳士的过程中。财富碾压其他富豪的中国最富十人,能否给旗下员工开出碾压其他企业职员的薪酬?跟随哪位富人,才能早日跻身中产,置业北上广深?程华秋子/文
201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的富人身家最低值已经涨到了66亿元,而前十名富人的身家最低值更是较此翻了近100倍,以“634亿元”为界。
对于普通人而言,成为“狂跩霸”总裁的次元壁难以突破,但如果择木而栖,选对跟哪一个富人“吃肉喝汤”,似乎也能成为一条致富路径。现实中,也有不少辅佐富人打下江山或稳固根基的“打工皇帝”薪酬屡屡破“亿”,虽未承担创业风险,却也成为人生赢家。
为留住人才,聚拢人心,富人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论是支出人均年薪60.43万元超过华为的马化腾,还是设计出蚂蚁金服几乎全员持股方案的杰克马老师,抑或是给员工分房帮其安居的宗庆后和雷军,高薪、分房、股权奖励,富人们使出各式花样对员工“示爱”。
根据新财富的统计,今年500富人持有的主要上市公司,剔除重复的有352家,它们的员工总数合计有358万人。这意味着,上榜富豪控制的上市公司带来的就业岗位是平均每家1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普通程序猿、产品狗、攻城狮,跟着哪位富人,才能早日跻身中产,置业北上广深?进入哪些行业,吸金能力更强?员工最高薪酬是否来自中国最富的十大老板?新财富且以中国最富有的前十名富人为标本,看看他们之中谁才是有钱又慷慨的中国好老板?
IT人打工哪家强?
位于中国财富金字塔塔尖的前十名富人中,掌舵BAT的三位大佬是颇为亮眼的存在。身为他们的员工,厕身中国互联网行业龙头,能否享受到“龙头员工”的待遇,沾到“第一梯队”的福利呢?
首先来看BAT中市值最高的腾讯。有着“瑞雪精神”传统的“鹅厂”,给员工的薪资相当丰厚。腾讯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其雇员总酬金成本(包括工资薪金及花红、养老金、股份酬金开支、福利医疗及培训开支)为234.33亿元,除以2016年职工总人数38775人,估算出人均支出为60.4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根据腾讯2015年年报,其2015年雇员总酬金成本为184.75亿元,除以员工人数30641人,可以估算出人均支出为60.295万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腾讯人均到手60万元,毕竟,这些花费中还包括14亿元的退休计划供款及18亿元的福利医疗等社会保障成本。
“鹅厂”人均60.43万元的薪酬开支,甚至略胜以高薪闻名的“菊厂”华为。根据2016年华为年报,华为支付的雇员费用中,工资、薪金、其他福利为941.79亿元(包括社保支出);时间单位计划(即在华为集团范围内实行的基于员工绩效的利润分享和奖金计划)为130.76亿元。年报中称,华为约有18万名员工,以此计算,2016年华为平均年薪为59.5861万元。
再来看下BAT中如今势头相对低落的百度,薪酬竞争力如何。作为几乎和谷歌同时起步的搜索公司,在谷歌退出中国之后,百度曾经笑傲互联网江湖,而在移动互联网崛起之后,其优势却有日渐被消解之势。2016年百度因竞价排名的负面新闻屡受非议,其近年以KPI为导向的“狼性”文化也受到诟病。
由于百度2016年年报尚未发布,我们且看其2015年的薪酬情况。百度2015年年报显示,其员工分为四个部门:行政管理(2172人)、研发(18077人)、操作维护(4120人)、营销推广(17098人),雇员总数为41467人。每个部门的职工薪酬均包含在各部的总费用中。如2015年报中,其营销推广板块的费用及开支为145.04亿元(包括了营销人员的薪酬福利开支及费用),行政管理费用为25.72亿元(包括行政管理人员薪酬福利开支,及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律所等专业机构的费用),由于市场推广及支付给外部机构的费用不清,所以据此难以具体判断这两个板块各自的人均薪酬。不过,在年报另一处提到2015年营销及行政管理人员(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的薪酬总额达到43亿元。按此项费用估算的话,百度行政及营销推广两类职工的平均薪酬为:43亿元/(2172+17098)=22.31万元。而研发板块费用2015年达102亿元,根据年报,这部分费用主要包含18077位研发人员的薪酬福利,粗略估算,则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开支为56.29万元,与“鹅厂”、“菊厂”差距不大。
从百度的员工划分也可以看出,在互联网公司中,程序猿相对普通的后台及推广人员拥有绝对的高收入。
BAT中个性张扬的马云,其员工薪酬却相当神秘,除了市面上流传的“P6的平均工资月薪2万”外,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年报中对员工薪酬部分的支出,并无明显迹象可寻。唯一可以看到的是,2016年阿里巴巴的员工股权激励这一项费用高达98.87亿元。
最富十人中,还有网易的丁磊、小米的雷军属于互联网行业。横向比较的话,网易的薪酬要稍逊于BAT。同样以2015年年报来看,2015年网易在线游戏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12.924亿元;广告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3.34亿元;邮件、电商和其他板块的人事相关成本为4.143亿元。其中在线游戏业务人数为7024人,以此计算,在线游戏业务员工平均薪酬为18.39万元。2015年网易雇员总人数12919人,则估算出三个板块的员工的平均薪酬为15.79万元。在2016年报中,其在线游戏板块的人力成本为19.41亿元,人数增长至7702人,因此网易在线游戏员工2016平均薪酬达到25.2万元。
不过,从养猪到种茶,作为富人中最注重“吃”的丁磊,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让员工可以“吃肉喝汤”的这个定义。论吃的话,应该是网易的员工最幸福。网易的食堂每顿正餐多达12荤、6素、2汤选择,还有水果、抹茶蛋糕、蛋挞和榴莲酥等糕点,最关键的是,其号称从“从早餐到午饭到下午茶到晚饭到夜宵”一天五顿全部免费。看来丁磊走的路线是“要留住一个员工,先留住他的胃”。
金融圈更胜一筹,高天国竟是“最慷慨老板”?
或许有人好奇,中国最富的十大老板是否就是对员工最慷慨的老板呢?最高薪酬是否和最富老板吻合?其实给予职工最高薪酬的老板,并未出现在排名前十的富人中。
以192.2亿元身家登上2017年500富人榜、排名91的信托大亨高天国,给旗下员工开出的薪酬却拔得头筹。安信信托2016年年报显示,其全年职工薪酬的支出大约为4.56亿元【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92亿元+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5.47亿-3.82亿)=4.56亿元】,而安信信托2016年在职员工总数仅为210人,如此算来,2016年安信信托的职工平均薪酬高达217.27万元!不仅超过业界公认高薪的华为、腾讯人均工资的3倍,更让同业信托公司望其项背。陕国投2016年年报显示,其支付的员工人均薪酬为61.54万元。
这是否出乎你的意料?若以职工人均年薪来论英雄的话,高天国或许可以被授予“最佳老板”的称号。而金融圈投资狗和二级狗们的吸引力,似乎较之程序猿又多了几分。当然,其前提是,不被平均。
行业决定吸金能力
吸金力强的互联网、金融,都是高薪行业的代表,相比之下,其他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富人,财富积累时间更为漫长,其员工薪酬也要逊色很多。
以商业地产起家的首富王健林如今的商业版图庞大,涉及商业地产、网络、文化、金融。从2016年9月万达商业正式从港交所退市,到2017年1月王健林对外宣布万达商业轻资产转型成功,转型中的万达集团进展颇为顺利。2016年王健林和王思聪父子两人的整体财富达到了1794.3亿元,再次蝉联第一,超出第二名的马云231亿元。那么,作为首富的员工,薪酬能否也领跑于一众其他富人的员工呢?
且以披露过相关数据的万达商业为例。2015年万达商业的年报显示,其当年共有63881名员工,薪酬总开支为102.6亿元。据此估算,万达商业人均薪资为16.061万元,显示商业地产行业的薪酬,仍难与风口的互联网企业相比拟。
而跟王健林有着类似经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丢弃“铁饭碗”下海经商的泛海系金融大佬卢志强,他所掌控的“泛海系”的旗舰企业泛海控股,2016年其员工薪酬支出估算为15.73亿元【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4.96亿-2.92亿=2.04亿)+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3.69亿元=15.73亿元】,而当期领取薪酬员工人数为7260人(不同于在职员工总数,而为每月领薪人员总数相加取平均),由此可以估算出泛海控股2016年人均薪酬约为21.67万元。看来,同为卢志强手中房地产行业的泛海控股的员工薪酬,要略高于首富王健林的员工。这大概与泛海控股偏向金融类有关,其员工构成中包括了253名投行人员和2586位保险业务人员。
今年因借壳上市空降富人榜前三的王卫,是当之无愧的快递行业造富王者。一向低调的王卫,在去年顺丰的快递员被打后,在朋友圈发声“不追究到底就不再配做顺丰总裁”,并拒绝调解、坚决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对下属维护之心非常鲜明。在薪酬方面,盈利能力强劲的顺丰,其职工薪酬与快递行业的申通、圆通、韵达对比也算丰厚。
根据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数据,如果按照“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的薪酬+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今年-去年)=员工薪酬”的公式来估算的话:155.5亿+(21.39-26.56)亿=150.33亿元,顺丰控股旗下雇员多达12.44万人,算下来,则2016年顺丰控股职工平均薪酬为12.084万元。以员工门槛不高的快递业而言,着实不低。而在顺丰上市之时,王卫拿出10亿元给40万员工发出了1888元起步的大红包。
一手打造了白电巨头美的集团的何享健,今年在富人榜上仍然以737.8亿元占据第6位。虽然他已经隐退,但美的集团在方洪波接手后也一直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根据2016年美的集团年报数据可以估算,其员工平均薪酬为13.045万元,略高于同行业的董小姐掌舵的格力电器。2016年,格力电器职工人均薪酬估算为10.32万元。
与此类似,宗庆后掌舵的娃哈哈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性质让其职工薪酬不会太高,而且上升空间有限。由于娃哈哈并非上市的公众公司,其数据难以查证,但根据“看准网”提供的数据,842个提交了信息的娃哈哈职工平均月薪为5249元。
2016年《深圳市统计年鉴》显示,深圳在岗职工2016年的平均工资收入是8.1万元,而金融、互联网产业的人群收入则达到31万元以上,比平均收入水平高出4倍。看来,普通员工想致富,“选对行业”和“跟对老板”两者都不可或缺。
住房,最诱人的福利
在薪酬有限的条件下,总部位于杭州的娃哈哈选择帮员工安居来留住他们。早在2003年6月,娃哈哈就跟政府申请,认购了杭城东部“万家花园”其中的两栋经济适用住房,当时的售价约3000元/平方米,拿下后,娃哈哈再以1200元/平方米的补贴价格分配给员工,相当于员工以1800元/平方米就能买到房子。2015年,娃哈哈内部人员透露,公司分配给员工的住房达到2000套。
帮助员工安家置业,并不只是身处传统行业的宗庆后的想法。总部位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许多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物价提升房价高企所带来的人才流失的矛盾更加严重,特别是高昂的房价让员工离实现置业的梦想越来越远。2017年3月,北上广深四地,除了广州新房均价低于3万/平方米比较亲和外,深圳、上海、北京均在4.9万元/平方米以上,其中,深圳新房均价66590元/平方米,上海新房均价53913元/平方米,北京新房均价49149元/平方米。如今,通过分房或者建房打折卖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扎根所在城市,似乎成为企业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手段。
小米近年业绩下滑,流失了一部分人才,为稳定人心、团结队伍,雷军在2017年3月宣布给在北京的小米员工分房。雷军给员工分配的房,是小米和万科合作开发的房产项目,来源于万科自持的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的两块土地,小米员工均能以市场价的一半参与认购:一种为普通住宅,以70-90平方米两居为主,均价大约为5.5万元/平方米;一种为叠拼,面积为178平方米,售价在950万-1000万元。目前永丰产业基地周边二手房价格普遍超过8万元,这意味着合作项目做成可销售的商品房的价格或超过10万元/平方米。不过,虽然可以以半价买房,但因为是只能租赁不能上市售卖的自持商品住房,购入后并没有产权和房本,不能落户,小米的这种分房福利也并不被所有员工买账,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花了买房的钱租房。
除了雷军外,近年马云和马化腾也通过帮助员工安居置业来表达“爱意”。2011年8月,阿里巴巴推出了30亿元无息置业贷款,开展“iHome”计划。2016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还在其内网发布了380套商品房的申购公告,以市场价格的6折出售给公司员工,面积从87-118平方米不等,位于阿里巴巴西溪三期地块。
腾讯则是在2011年推出了10亿元的“腾讯安居基金计划”,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员工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借款,其余城市的员工可最多申请20万元免息贷款。2016年,腾讯又针对刚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推出了“易居”计划,社会工龄小于等于3年的员工可以从5月起领取租房补贴,员工每年可领取高达15000元。
另一个深圳土豪华为,福利给得很直接。2013年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在深圳总部厂区附近为员工建了保障性住房,均价为8296元/平方米,远低于市场价。2015年9月,华为拍下东莞的松山湖限价房地块,也被市场认为是准备建成华为人才公寓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富人们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设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其员工的薪资增长的速度难以追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以腾讯为例,深圳2015年新房均价为3.34万元/平方米,以其员工当年薪资测算,不吃不喝买房(100平方米)年限为6年,而2016年深圳新房均价涨到5.34万元/平方米后,腾讯员工买房年限则增加了3年!
对于安家置业来说,最轻松的应该属何享健的美的集团员工。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美的集团的员工,不吃不喝的买房年限仅为8(7.3)年,是前十富人员工中买房压力最小的。
“打工皇帝”薪酬比拼
如果说选择跟哪个富人吃肉喝汤只是致富的初级阶段,那有一种人已经在升职加薪、出任高管的路上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为人生赢家。这就是传说中的“打工皇帝”。
腾讯目前除了马化腾以外的二号人物,现担任腾讯的执行董事、公司总裁刘炽平,正是如此。曾就职高盛的他,在2004年操刀腾讯IPO项目后被马化腾赏识,后于2005年加盟腾讯任职战略投资官,不到一年便荣升总裁,一年后,又被任命执行董事。在腾讯一路扶摇直上的刘炽平,从薪酬看也是当之无愧的“打工皇帝”。腾讯年报显示,2015年刘炽平酬金(包括袍金、薪金、花红、退休计划供款、股份)总计7497万元,2016年则上涨至1.22亿元,大涨62.73%。相比之下,马化腾本人2016年的薪资为3882.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刘炽平并不是腾讯薪资最高的那位。腾讯年报显示,2015年,腾讯为4名最高薪人士(5名最高薪人士中有一位为董事,不包括在内)总共支付了7.129亿元的薪资,其中包括薪金、花红、津贴、福利、退休计划供款和计入总和收益表的股份酬金开支等。腾讯还公布了这4名最高薪人士的薪资范围,其中有2名高管的薪酬不低于1.83亿港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还有1名高管薪酬不低于2.1亿港元(约合1.859亿元人民币)。比较惊人的是,四名腾讯高管中,薪资最高者的薪酬不低于2.74亿港元(约合2.297亿元人民币)!
到了2016年,腾讯为4名非董事最高薪人士总共支付的薪酬提高到了9.264亿元。其中薪资最高者的年薪涨到了3.105亿港元(约合2.749亿元人民币)。不过,腾讯并未公布该领薪人士的姓名,这也让众人纷纷猜测是腾讯的哪位高管。
除去刘炽平,在腾讯高管中,最有可能是这4名最高薪人士的包括任宇昕、许晨晔和张小龙。其中,出身华为的任宇昕,为腾讯首席运营官兼互娱事业群及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裁,他掌管的游戏等互娱业务,为腾讯带来超过一半的收入;“微信之父”张小龙,为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负责领导微信事业群的工作。作为腾讯5个联合创始人中目前唯一留下来的许晨曦,和马化腾、张志东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窗,目前为首席信息官的他,职务偏向内部和后台,主要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
阿里巴巴2016财年为高管以及董事支付的薪酬为4.35亿元,并授出购买总计410万股普通股的购股权,6,231,000 RSU(受限股票单位)给他们的董事和执行官。
王健林旗下的万达商业2015年年报中,董事人员里,总裁齐界薪酬为1459.9万元,位居第一;非执行董事王贵亚薪酬1268.6万元,原执董曲德君薪酬952.5万元,分列第二三名;而3位最高薪的非董事高管薪酬合计为2627.9万元,其中有两名高管的薪酬介于700万至1100万港元(约合620万-974万元人民币)区间,最高薪的那位高管的薪酬则介于1100万至1300万港元(约合974万-1155万元人民币)区间。
而在泛海控股2015年报里,则让人惊讶地发现,2015年领取薪酬最高的竟然是董事会秘书陈怀东,其薪酬大涨至699.65万元,而其2014年薪酬不过80多万元,可谓个人价值大爆发。这可能与2015年泛海控股密集进行了多项资本运作有关,2015全年,泛海控股筹划推出了8项并购,1月并购时富金融40.71%股权,2月并购民安财险51%股权,还同时计划以50亿元购入民生证券部分股权,不过以失败告终,4月又再次收购金多宝建筑及民生期货部分股权,同时与泛海电力进行了贷款并购交易。资本运作需经过多环节甚至跨部委沟通,辛苦一年的陈怀东,最终赢到了实打实的奖赏,这种“你只要好好干,不讲情怀只涨薪”的老板,请给我们来一打。
再来看一下作为民营快递代表的顺丰控股的高管薪酬。顺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去掉王卫,顺丰高管有11人,其中薪酬最低的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甘玲的132.13万元,最高薪酬为副总经理杜浩洋的318万元,王卫本人税前报酬只有105.6万元,甚至低于甘玲。值得一提的是,顺丰控股年报中,显示2016年并没有股权激励。
真正市场化的企业才具备职业经理人成长的环境。2001年,何享健通过MBO将美的从一家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真正市场化的公众公司。2012年8月,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正式交棒方洪波,开创民企创始人传承职业经理人的先河。解决了企业产权和交接班问题的美的集团发展稳健,其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98亿元,增长15%,净利润增长16%至159亿元,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6%,每股收益2.29元。从这一业绩来看,职业经理人交出的成绩单还是亮眼的。2016年,美的集团的高管中,方洪波的薪酬最高,为766万元;除方外,其他高管中最低薪酬为154万元,最高薪酬为403万元。
职业经理人的代表,还有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中国平安的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他们均处于Wind数据统计的2016年上市企业中薪酬均值排位前3的行业。其中,中国平安的陈德贤2016年税前年薪1286.57万元,万科的王石2016年薪999万元、郁亮979万元。此外,高薪代表的还有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他2012-2015年薪酬分别为1460.6万美元(约合1亿元)、2135.9万美元(约合1.47亿元)、1994.1万美元(约合1.37亿元)、2264.4万美元(约合1.19亿元)。但2015年转型中的联想手机部门亏损18亿元,也让享受过亿高薪的杨元庆饱受争议。
如果单以薪资而论,给国内“打工皇帝”们排名的话,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中,腾讯高管的薪酬最高,无出其右,堪称打工皇帝中的“皇中皇”,笑傲群雄。不过,跟美国版本的打工皇帝对比,他们似乎又要稍逊一筹。
2017年4月,美国薪酬调查机构Equila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财年美国100强企业中,有8位企业CEO的薪酬超过3000万美元,较2015年增加一半。其中,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特许通讯公司(Charter ComMUniCATions)CEO托马斯·拉特利奇(Thomas RutledGE)以9800万美元的薪酬高居首位(表1)。
薪酬排名前5的另外几位分别为耐克公司CEO马克·帕克(Mark Parker),4760万美元;甲骨文(Oracle)联席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Mark Hurd)和华特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同为4100万美元;以及甲骨文女性联席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4090万美元。其他高薪的CEO包括,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3290万美元,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202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美股中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其CEO蒂姆·库克(Tim Cook)的薪资并没有挤进前列,2015年库克的薪资为1023万美元,2016年下降15%至870万美元。
Equilar的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100强企业中的CEO平均薪酬创自2013年以来最大涨幅,其较2015年上涨100万美元,至1660万美元(约合1.14亿元),接近于腾讯高管最高薪前5人的薪酬,但仍高于A股中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而美国最高薪的通讯公司CEO托马斯·拉特利奇的9800万美元(约合6.74亿元)则相当于国内(腾讯)最高薪2.749亿元的2.4倍。
股权激励和分红才是重头戏
其实,对于公司高管和职业经理人而言,薪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很多企业为了激励高管,都会授予一定的股权。而股权激励和分红才是真正放大财富的重头戏。
比如,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截至2016年末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37亿股,按照美的2016年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10元(含税),仅股息分红这个部分,方洪波可得1.37亿元,是其2016年薪酬的18倍。如果加上方洪波在美的集团股票的持股市值,以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28.17元/股计算,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的市值约为38.59亿元,则方洪波2016年的身家最低将近40亿元。如果美的集团股权今年涨幅大于70%,则方洪波也有望超过66亿元,并可能以创新时代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登上2018年新财富500富人榜。
股权激励不仅是老板让公司与员工利益关联、激励员工积极性、完善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还是老板们表现对职工关怀的方法。除了诸如高管们的打工皇帝会获得股权激励,普通员工同样也有机会享受企业的股权福利。
钟情于金庸武侠文化的马云,从“六脉神剑”价值体系到“独孤九剑”员工价值观行为准则,在阿里巴巴建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江湖文化。马云一直对外宣传崇尚“财散人聚”式的股权分享方式,阿里巴巴在股权激励方面也确实很慷慨。阿里巴巴集团很早就制定了自己的股权激励制度,自成立以来采用过四项股权奖励计划授出股权报酬,包括阿里巴巴集团1999年购股权计划、2004年购股权计划、2005年购股权计划及2007年股份奖励计划。2014年9月19日,伴随着阿里巴巴集团在美IPO,持股员工市值也将水涨船高。当时阿里巴巴股票的发行价已经高达68美元/股。按照当日开盘价92.7美元/股计算,阿里员工只需持股超过1756股,持股市值就会超百万。而阿里员工普遍持股,其中超过2000股的员工非常多。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阿里巴巴网络在香港上市后,购股权奖励就越来越少,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RSU)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股权激励措施。阿里巴巴的员工获得RSU后,入职满一年方可行权。每一份RSU分4年逐步发放,每年授予25%。而每年都会伴随奖金发放新的RSU,阿里员工手中所持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会滚动增加。阿里巴巴集团2016年年报显示,其2016财年发行了7800.51万股RSU普通股。按2016年12月30日的收盘价87.8美元计算,这部分RUS持股市值约为68.49亿美元。在马云一文不名时坚定从高盛辞职加入阿里巴巴的蔡崇信,最终也收获了超高回报——其2013年底持有8349.99万股,按IPO时开盘价计算,持股市值高达77.4亿美元(约合580亿元人民币)。
马云手里势头正猛的蚂蚁金服也是非常豪气,几乎全员持股。2016年5月,蚂蚁金服在B轮融资时曾透露,员工持有的股份占比约为40%。因为股东人数的限制,蚂蚁金服的员工持股主要体现在君瀚投资、君澳投资等几个有限合伙的股东层面,且主要以收益权模式来实现。不过,全员持股的蚂蚁金服对股票交易的限制严格,员工一旦离职必须卖给公司,由此会产生20%的个人所得税和最高45%的交易税。
百度的股权福利主要集中在创业初期。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百度IPO不仅让李彦宏身价一飞冲天超过9亿元,当年百度员工总共持股比例为9.2%,其中更是诞生了50位千万身家、250位百万身家的员工。但上市之后的几年未见资料显示百度有员工配股计划实施。虽然百度近年来的股权激励力度也在加大,但与阿里巴巴相比还是相形见绌。2016年百度激励的成本(Share-based Compensation Expenses)仅有17.6亿元。其中,行政及营销板块2015年此开支为4.87亿元,人均2.5万元;而研发板块此开支为8.5亿元,人均4.7万元。
腾讯的股权激励力度则一直在加强,尤其是近几年马化腾越来越大手笔。2007年腾讯开始实施股权激励,当年腾讯授出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在2009到2011年间,腾讯也给员工发过两轮股权奖励,有3200多名受惠员工。2012年腾讯的员工为2万人左右,员工持股比例相当于17%左右。这两批奖励股票加起来也只有腾讯发行股本比例的0.55%。2013年,腾讯宣布将扩大股份奖励范围,最高限额由已占发行股本的2%提升到3%,授予对象也由中高层向更多的基层管理者扩展。2014年7月,腾讯发行约1952万股新股用于员工奖励,以当日收盘价计算,总价值约合23.85亿港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人均可分得约9.7万元。2015年7月,腾讯向5839名员工授出1585万股公司新股,市值约为23.6亿港元,人均可分得约40.4万港元,折合32万元人民币。2016年7月6日,腾讯再次向员工授股引发市场关注。腾讯奖励7068名员工共1493.176万股奖励股份,市值约26亿港元,人均可分得36.8万港元,折合32.6万元人民币。
华为也是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典型代表。未上市的华为把其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其创始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从始至终没有引入机构投资者。华为公司内部股权计划始于1990年,即华为成立3年之时,创业期的华为因为市场拓展、规模扩大、大量科研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出现融资困难。因此,华为优先选择不需要支付利息、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内部融资。1990年,华为参股的价格为10元/股,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2001年,华为开始实行“虚拟受限股”的期权改革,即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和股价升值权,但是没有所有权,没有表决权,不能转让和出售,在离开企业时自动失效。从固定股票分红向“虚拟受限股”的改革,是华为激励机制从“普惠”原则向“重点激励”的转变。下调应届毕业生底薪,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即是此种转变的反映。
除了虚拟股,华为同期还推出了TUP(奖励期权计划)。TUP计划实施框架大致为:每年根据员工岗位及级别、绩效,分配一定数量的5年期权,员工不需花钱购买,可获得相应的分红权和增值权,5年后清零。TUP计划有助于提高华为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期5年后清零的做法也一定程度上防止老员工坐享以前的股票收益、不思进取。
被“造富之神”眷顾的中国最富十人,为笼络人才,纷纷祭出高薪、分房、股权激励等招数。而总体来看,中国最富十大老板中,有一半来自互联网企业,他们旗下的员工薪酬也均高于传统行业的员工,不过,传统行业的老板也通过分房等其他福利来弥补薪酬短板。普通人若是选对行业跟对老板,离1个亿的小目标又能接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