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希臘危機發酵:左翼政黨有望贏得“決定性勝利” 債券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18

預測機構Oxford Economics稱,其對希臘1月25日大選的民調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顯示,激進黨派Syriza將在大選中獲得“決定性勝利”,推進其反緊縮的政策。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大量資金湧入避險資產。希臘國債收益率大漲,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新低。

20150106_GGB1_0

20150106_GGB2_0

Syriza承諾,如果當選,將對希臘援助項目的條款進行重新談判。

德國政府昨日希望緩解市場對希臘退歐的恐慌,不過投資者依然感到緊張。投資者的緊張並非沒有道理。

Oxford Economics的分析顯示,Syriza已經獲得足夠支持,獲得大多數選票。其報告指出:

Syriza的最終得票率可能高於36%。Syriza的表現在過去的20次民調中都很穩定,在最近5次的民調中,Syriza的得票率都高於40%。

Oxford Economics的Gabriel Sterne的報告指出,

如果現在的執政黨New Democracy party可以將大選和退出歐元區公投劃上等號,那其有可能縮小與Syriza之間的差距。

Capture(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29

大宗商品崩盤波及銀行 渣打首現巨額不良貸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95

瑞信預計,受中國商品騙貸、大宗商品暴跌影響,渣打銀行需計提44億美元貸款損失撥備,以覆蓋其在大宗商品貸款業務上的損失,這可能迫使渣打向投資者籌集資金、削減股利分配。

standardcharter2

據路透社報道,瑞士信貸分析師Carla Antunes-Silva給出渣打“弱於大盤”評級,理由是渣打營業收入疲軟、資產質量惡化。Antunes-Silva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渣打銀行需要計提44億美元貸款損失撥備,以覆蓋其在大宗商品貸款業務上的損失,這意味著該行需向投資者籌集資金,或削減股利分配。

Antunes-Silva預計,若渣打在年底時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11%,則需募集69億美元資金。在較差的情形下,渣打銀行或需要44億美元貸款損失撥備,以達到資本充足性要求。渣打需要為大宗商品貸款計提26億美元稅前撥備,此外風險加權資產的風險系數也應有所提高。瑞信的估計基於亞洲能源、金屬、礦業企業的違約概率模型,並結合渣打銀行大宗商品資產池計算得出。

除瑞信看空渣打外,周一,摩根大通、Jefferies也下調了對渣打的股票評級,稱其信貸質量可能惡化。

渣打銀行拒絕對上述分析師報告作出回應。周二,渣打銀行股價上漲1.13%,不過距離52周新高下跌了35%。

standardcharter

渣打銀行總部在倫敦,不過以亞洲業務為主。華爾街見聞網站曾報道,因身陷中國商品騙貸,渣打不良貸款激增,2014年三季報不佳。三季度,渣打不良貸款損失準備幾乎翻倍,監管與合規方面成本增加,當季稅前盈利15.3億美元,同比減少16%。四季度,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持續暴跌,投資者擔心渣打銀行貸款質量惡化。

近來,渣打銀行負面消息不斷。上周,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渣打銀行將退出全球股票業務,因該項業務盈利不佳,具體業務包括現貨股票業務、股權資本市場業務和股票研究業務;渣打或將保留可轉債和衍生品業務。

此外,為了節省成本,渣打宣布關閉分行並裁減員工。今年渣打計劃裁掉2000人,這是在過去三個月已裁員2000人的基礎上。渣打計劃關閉80~100家分行;其中2014年下半年該行關閉了22家分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74

比特幣崩盤 盤中跌幅近2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26

比特幣周三遭遇崩盤行情,盤中最大跌幅近20%,創2013年以來最大跌幅。而過去一個月比特幣的貶值則接近50%。

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跌破200美元關口,以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則跌至1110元附近。過去24小時內比特幣整體跌幅超過20%。

bitt

比特幣在2013年經歷了超過一百倍的暴漲,但在2014年卻出現超過70%的暴跌。此前,英國知名理財雜誌《Money Week》進行了2014年最差投資盤點,比特幣高居榜首,排名甚至在原油之前。

巴菲特曾建議遠離比特幣。他認為,這只是一場海市蜃樓,比特幣只是一種傳遞貨幣的方式,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意義。在巴菲特看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幾乎為零,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品。

TradeBlock合夥人Greg Schvey則表示投資者正在對比特幣失去信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95

在劫難逃:銅價崩盤壓垮全球礦業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54

在原油、鐵礦石價格腰斬之際,銅價暴跌令曾經的商品“避風港”也不複存在,全球礦業股遭到了“血洗”。

華爾街見聞昨天曾報道,倫銅在亞市早盤突然自由落體式暴跌,最高跌幅達8.7%,滬銅開盤不久即跌停,這觸發了礦業股的拋售潮。

市值最大的銅礦企業Freeport-McMoRan Inc. (FCX)的股價昨天跌了10.93%至18.74美元,這是該公司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價,全球第三大銅礦商嘉能可(Glencore Plc ,GLEN)的股價則跌逾9%,第一量子礦業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收跌13%,盤中曾暴跌27%。除此以外,必和必拓、力拓等公司的股價均下挫。

QQ圖片20150115081434

出於對金屬最大消費國中國的經濟的擔憂,今年以來,倫銅已經跌了12%。在此次銅價暴跌前,世界銀行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並提到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可控的放緩”。

實際上,銅價是近一兩年大宗商品中來表現相對堅挺的。2014年原油暴跌了46%,煤價跌了41%,鐵礦石重挫51%,而銅只跌了14%。

彭博引述德銀分析師Jorge Beristain稱,在一眾慘跌的商品中,銅算是“避風港”,但是現在這個“避風港”也遭到了血洗。“這很可怕,你能去哪里呢?現在沒有地方可以躲藏。”

這也給試圖尋求多元化戰略的礦商巨頭們一個響亮的耳光。以往他們堅持自己的多元化戰略:生產不同的商品以求規避風險,避免所有的商品一起下跌。可是現實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

“采礦業的多元化戰略是假的多元化戰略,大多數工業金屬大多都是跟同一個需求主體密切相關的,那就是中國。”晨星公司的分析師Dan Rohr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18

中國資金一手導演銅價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4

1176041825034061054

銅價周三創下五年半新低,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分析師稱本次暴跌是中國投資者大幅拋售所驅動的。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繼上海期銅價格下跌逾7%以後,周三亞市盤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當天COMEX期銅也在中國市場開盤以後大幅下跌近7%,至2.5美元/磅下方:

20150113-copper5,w_640

花旗(Citi)分析師David Wilson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當前(銅價的下跌)與基本面無關,皆因供應大幅過剩所致。隔夜上期所的大規模拋售引發了LME更多賣單。

麥格理(Macquarie)分析師Vivienne Lloyd昨日也表示,淩晨中國資金“贏得了一個回合”,“大部分的拋售都發生在開盤後第一個小時,資金都在尋求賣出止損點位,而賣出平倉導致價格猛跌。”

經濟放緩打壓銅價?

油價的崩盤以及對全球增長放緩的擔憂,使銅價成為最新的受害者。本周一LME期銅跌破6000美元/噸的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周三銅價崩盤前不久,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 報告中表達了對中國經濟“無序的放緩”的擔憂,並且將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4%下調至3%。

銅作為一種工業金屬,廣泛應用於建築和電子設備,因而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華爾街日報》稱,世界銀行的報告沈重地打擊了銅價。

大宗商品交易公司Linn Group的經紀人Ira Epstein告訴該報:

銅價下跌就是在說,世界經濟不會平穩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幾乎全軍覆沒。周三,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重挫13%,盤中一度跌破100整數大關,觸及2002年8月以來新低。

於是,油價暴跌引發的不安、對大宗商品的悲觀情緒,加之季節性因素(春節前後,中國實物銅需求下降),成為近期銅價重挫的主要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一位交易員稱:

如果你把三個因素都考慮到,且銅價已經丟失關鍵支撐位,那麽這樣的暴跌就在所難免了。投資者趁著這樣的看空氛圍,推了銅價一把,試探它可以跌到什麽水平。

跌也中國 漲也中國?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的部分分析師認為,銅近期是被過度拋售了,與基本面不符。與原油市場不同,銅市場不存在大量的過剩供應。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去年的銅使用量創下了紀錄。

麥格理的Lloyd表示,“銅不是原油,這個市場上沒有OPEC。” 該投行預計今年僅有9.88萬噸精銅過剩。Lloyd表示:

這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可以被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SRB)輕易地解決掉,而該局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買家。當認為價格便宜時,SRB喜歡牽涉其中。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介紹過,高盛稱今年二季度銅價可能反彈,這將取決於中國政府在一季度的購買量,季節性需求上升及潛在需求釋放的力度。

去年12月曾報道,高盛金屬團隊指出,銅價會跌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最終購買人——SRB的購買量。去年11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國儲局可能一直在悄悄地大舉買入,防止銅價創新低。

巴克萊銀行也表示,鑒於銅庫存“相對低”、需求相對健康以及供應問題持續顯現,銅價料可尋得支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1

銅價崩盤 誰是最大受害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68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本周一跌破每噸6000美元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見,自此以後銅價加速下跌,周三亞市盤中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qq-20150114100726

摩根士丹利今日發布“商品手冊”,分析不同商品市場的情況。在提到銅時,高盛繪制了一張圖表,顯示了全球主要產銅國和地區。如果銅價進一步下跌,這些國家的采銅工業將受到巨大的打擊。

智利是全球第一大產銅國。中國、秘魯和非洲一些國家也在過去幾年加大了銅的產量。

copper supply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33

中國資金崛起 混沌投資主導銅價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17

IMG_3663

就在幾天前,在國外只有銅市場的行家才聽說過混沌投資。而現在,這家中國的對沖基金是金屬交易界的熱門話題。

在本周的銅價暴跌中,混沌投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中國的對沖基金在國際金屬市場的影響力正不斷擴大,而混沌是其中一家。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銅價周三創下五年半新低,而本次暴跌很可能是中國投資者大幅拋售所驅動的。

繼上海期銅價格下跌逾7%以後,周三亞市盤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盤中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當天COMEX期銅也在中國市場開盤以後大幅下跌近7%,至2.5美元/磅下方。

20150113-copper5-w-640

混沌投資的交易周三產生了巨大的市場影響。混沌投資當天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激進的出售銅期貨,將銅價壓至2009年來最低水平。

一名資深交易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如果你認為美國的交易員十分激進,那這些人要比美國的交易員大三倍、快三倍、瘋狂三倍。他們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現在還不清楚混沌周三使用了多少資金來壓低銅價,或者他們是否已經關閉了做空的交易。不過交易員稱,混沌的行動時點精妙,混沌出手時,市場正因油價暴跌而下跌。

上海混沌投資只是中國眾多活躍在商品市場中對沖基金的其中一家。浙江敦和等投資公司在商品市場也十分積極。

由於基於電腦的高頻交易越來越普及,中國基金們采取的激進策略可以對市場產生即刻的影響。與2014年三月的跳水相似,交易員們表示,商品價格正越來越受到中國的影響。中國是全球原材料第一大消費國。

商品交易公司INTL FCStone的期貨經紀Edward Meir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以前,價格由歐洲設定,美國和中國跟隨。現在,趨勢在轉向亞洲。這些中國基金有許多的彈藥,有許多的資金流入它們。它們在大倉位交易上毫無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693

喜大普崩:券商崩盤在即 小小辛巴

來源: http://xueqiu.com/5964068708/35357340

【喜大普崩:券商崩盤在即】 苦等多日,終於等來了重倉持有的券商股大利空,虧得越狠越好,這樣才有機會放出準備已久的大招,再度大幅加倉。

大招如下:
下跌15%,則把留存的資金拿出一半來買;
下跌30%,所有剩余資金打光;
下跌50%,把其他亂七八糟的股票都賣了,全部買入券商股。
下跌100%,把房子賣了來買,喔,股市已經關門了,眾股民終於都失業了。

崩盤十大理由如下:

1、券商整體利空,誰也不能幸免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融資融券屬於杠桿的信用交易業務,風險較高,證券公司應該遵守現有規定,依法合規經營,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不得向證券資產低於50萬的客戶融資融券,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強對融資類業務的監管,適時啟動對其的檢查,加大現場檢查和處罰力度,促進券商各項業務的規範發展。
(解讀:加強券商兩融監管,提高了所有券商的兩融門檻,融資額減少既降低了券商的盈利,也降低了市場的活躍度,互相影響,券商崩盤,大盤崩盤)

2、誰說法不責眾,處罰全面覆蓋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6日通報了2014年第四季度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的現場檢查情況。總體運行平穩,風險相對可控,但部分公司存在未到期合約展期、未按規定及時處分客戶擔保物,個別整改不到位,受到處理仍未改正等問題。證監會對45家證券公司的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結束,其中,中信、海通、國泰君安存在違規問題,采取暫停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的處理,對民生證券和廣州證券、齊魯證券等5家公司采取警示的監管措施。(解讀:檢查處罰涉及面廣,力度空前,充分展現了能把行情搞起來,更能把行情給玩死的決心。)

3、老虎敢不聽話,就當蒼蠅捏死
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存在到期合約展期問題,受過處理仍未改正,涉及客戶數量眾多,對其此采取暫停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的措施,招商證券不符合條件的客戶融資融券,違規未到期,責令限期改正的監管措施,安信證券違規為客戶之間便利融資等問題,中投證券為不符合客戶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民生證券、廣州證券業存在為不符合規定客戶融資融券問題。(解讀:三大龍頭屢教屢犯,重點處罰,展現了打老虎如同拍蒼蠅的新常態。華泰、國元、光大三個小弟表現不錯,雖然也被連坐,但會更快地擺脫負面影響,且獲得爭奪客戶的更有利機會)

4、大咖已經先逃,小散互相踩踏
“中信證券1月16日晚間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1月13日至1月16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合計348,131,745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6%。據粗略計算,本次中信有限減持套現金額超過110億元。
  中信有限1月13日減持公司45,316,737 股,1月14日減持43,488,908 股,1 月15日減持 208,327,400 股,1月16日減持50,998,700 股。1月13日至16日,中信證券股價變動區間為31.69元/股至33.64元/股。”(解讀:中信證券的融資買入額在兩市是數一數二的,融資盤的踩踏出逃,逃無可逃,讓人望而生畏)

5、銀粉乘機下藥,多頭互為死敵
有人回複 @小小辛巴 :銀監會也出消息了,禁止貸款進入股市等。(解讀:類似規定早就有了,這時候一起開火,不搞死人是不會罷休的。)


6、7、8、9、10(大致內容詳見第一點,暫時還想不出來)
監管加強,必然帶來市場資金的缺乏,券商領先下跌,其他股票也很難獨善其身。
板子都會挨到,無非早晚而已。
敢抄底搶反彈的,先給點甜頭,然後給一記悶棍。
再跌再抄,就再來一下。
休矣!休矣!休矣!

我還苦苦等著你,券商和南鋁。
讓崩盤來得更猛烈些吧。
有足夠深的調整,我們才能開啟第二段航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58

產油國及新興市場貨幣全線崩盤 墨西哥巴西壓力山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18

周五早上,產油國及新興市場貨幣全線崩盤,墨西哥和巴西貨幣暴跌。

墨西哥比索重挫,美元/墨西哥比索重回15上方。

20150129_mxn1

墨西哥比索跌至2009年3月以來新低。

20150129_mxn

巴西雷亞爾不甘示弱,跌至近10年低點。

20150129_mxn3

產油國外匯匯率下行至新一輪周期低點。

20150129_mxn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966

呂梁“崩盤”之謎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5/0208/272341.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曾建中 降蘊彰 趙娜 從正數第一到倒數第一,從接近兩位數的增速到負增長,呂梁經濟在一年之間經歷過山車式的“反轉”幾成定局。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呂梁市2014年GDP增速預計為﹣2%,山西省內倒數第一,而就在2013年,呂梁還是山西的增速冠軍。

這也是呂梁時隔15年後,再次出現GDP負增長。位於山西西南的呂梁因煤聞名,其2.1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總面積中,含煤面積1.1萬平方公里,一半多有煤。在2001年至2011年的煤炭黃金十年間,呂梁依靠優質煤炭出現井噴式發展,GDP維持著兩位數增速,多年保持省內第一,創造了“呂梁速度”。

煤炭曾給呂梁帶來了繁榮,如今隨著煤炭行業的低迷,這個將榮衰系於煤炭行業的城市,已嘗到興衰“反轉”的滋味。

煤炭依賴

作為呂梁市下屬某縣經濟系統的一名幹部,王文(化名)對當地經濟下滑之嚴重感到驚訝,在制定2014年的經濟形勢預測時,他預期工業增加值(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同)的增速為﹣6%至﹣5%,“這肯定是悲觀的數字。”王文說。但實際情況是,2014年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在-20%左右。

據王文介紹,除了2008年因金融危機出現負增長外,這是第二次,但如此下跌速度還是第一次出現。從2009年至2013年,王文所在縣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在呂梁都排在前列,曾有兩年排在第一,這次在13個縣(市)里面位列倒數第三。

王文說,因縣里工業占比達95%以上,第三產業和農業比重都很小,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只有兩三家,幾乎可以算作沒有服務業。而工業中,85%和煤炭相關,如此算來,工業增加值出現巨幅跌落,王文覺得也不是太意外。

據王文透露,去年除了孝義、興縣、方山縣和嵐縣,呂梁市其他縣(市)工業增加值增速都為負數,煤炭行業占比過高是主因。但受煤炭影響較小的汾陽市也不樂觀。據經濟觀察報了解的數據顯示,該市去年工業增加值預計下降25%,GDP增速預計下降15%。

由此,工業比重近70%的呂梁市自然“不好受”。目前,呂梁2014年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和GDP增速尚未正式公布,但據經濟觀察報了解,其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為﹣5.6%,GDP增速預計為﹣2%,距其預定的9%相差11個百分點,在山西省內倒數第一。

“當時沒想到狀況這麽差。”王文說,2013年煤炭市場下行,年底預估來年形勢時認為“不會太好”,於是做了比較悲觀的預期。

王文所在的縣曾有六七十個大小煤礦,在2009年山西省進行全省煤炭資源整合後,保留了8個主體煤礦,一半為露天開采礦井,一鏟子下去就是煤。王文說,2013年,共有6家煤礦開工生產,年底預估今年只有4家開工,形勢更加糟糕。

生產出來的煤,即使是虧本也要賣。王文透露,煤炭價格平均售價為每噸220元至360元,同比下降30%,而每噸煤的綜合成本高於售價100元至150元,去年該縣煤企實現利稅﹣0.67億元。而在煤炭行業光景好的時候,每噸煤賣過580元,也賣過860元。這還不是呂梁煤炭價格的最高價。2003年前後,呂梁境內用於煉焦、冶金的主焦煤,最高價上漲到每噸2000元,是普通動力煤價格的三四倍。

呂梁的“起飛”也就此開始,一甩此前的最貧困“帽子”,GDP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一度位列山西省首位。煤炭行業也成為其經濟發展的支柱,“一煤獨大”的資源型經濟逐漸形成。2013年,呂梁市GDP為1228.6億元,位列山西省內第三,僅次於太原和長治。

但隨著煤炭市場下行,呂梁市GDP增速迅速回落,由2010年的21%降至2013年的9.5%。2014年更是降為﹣2%,總量為1101.3億元,山西省內第五。經濟數據的反轉也讓當地官員覺得很尷尬,在今年2月初山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呂梁市長董巖表示:“隨著煤炭市場進入深冬季節,2014年呂梁GDP增速下滑到了-2%,財政收入-20.3億元。我們自己也覺得面子上掛不住。”

山西省一位長期關註該省經濟發展的官員徐洋(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呂梁GDP增速在2014年“斷崖式”下跌,主因是其支柱行業多數“崩潰”,包括煤炭、焦炭、食品工業(以白酒為主)等。他透露,這三個行業的產值下降幅度都超過20%,個別接近30%。另外,鋼鐵行業相對好些,下降不足10%。而煤炭、焦炭、白酒和煉鋼加起來的產值占呂梁市總產值的69%。“工業比重太大了,加上工業加速下行,GDP增速不下降才怪呢。”徐洋說。

投資倒數

“呂梁投資也不足,去年投資增速全省倒數第一。”徐洋說,對資源型城市來說,投資、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去年呂梁市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有82個,是省內各地市中最少、投資額增速最低、是三個增速為個位數的城市之一,而其他增速高者接近30%。

投資不足,必然拉低增速。王文所在的縣這兩年基本沒有煤炭投資項目,去年新增了一個鋁產業項目,但規模不大,對工業增加值貢獻較小。

對於投資,呂梁市不可謂不重視。其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此外“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力爭達到1100億元”。

但現實的困難是,“沒有錢,怎麽投資?”呂梁市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透露,“外來投資,基本都是來投資煤炭的,都盯著這點資源,煤炭市場不好,誰來投資?”

這一說法也得到徐洋的認同,在他看來,呂梁的工業結構太單一,除了煤、焦、鋼,其他產業基本做不了,“來投資的話,能幹什麽呢?做什麽產業都需要有個集聚效應,也就是具備配套產業,能夠形成上下鏈條,但呂梁沒有。”

徐洋舉例稱,呂梁要發展裝備制造業,但原材料和市場都在外地,加上本身交通不便。很難吸引到投資者,“如果投資,投資者可能更願意放在晉中、長治等地方,挨著太原,那里裝備制造業發展配套比較完善,交通條件也不錯。”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去年煤炭、焦炭價格大幅下滑。煤炭大量積壓,銀行貸款也對煤炭企業收緊,呂梁煤企深陷資金周轉不暢的困境。現在呂梁有80%的煤炭企業都是高負債運行,有三分之二的煤炭企業其實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呂梁市領導也為錢發愁。董巖在山西省兩會期間表示,過去煤炭企業互相擔保,依照慣例獲得金融支持的比例很大。但聯盛集團重組等金融危機事件之後,金融機構忽然抽緊信貸資金,讓各個企業措手不及。不僅發展煤焦、鋼鐵產業資金匱乏,承擔外銷任務的企業訂單也難以交付,出現了違約現象。資金短缺甚至影響到第一產業的發展,農產業深加工受到影響,菌類、核桃等農副產業雖然市場緊俏,但也因資金缺位難以發展壯大。

煤炭市場的波動也讓當地意識到“一煤獨大”難以持久。轉型早已提上日程,但收效不大。王文說,他所在縣在三四年前就想過產業的轉型升級,“但這個縣就是個資源型縣,一直沒有想到還能發展什麽行業,沒有具體的構思。”在該縣的政府工作報告里,他也沒看到關於煤炭轉型的內容,“不知道怎麽轉?除了原煤開采、洗煤,還能發展什麽產業?”

轉型困境

在2015年,A縣或將重點發展鋁產業,但思路和曾經發展煤炭產業差不多。王文說,自己所在縣有鋁土礦,可以吸引企業來投資,但具體怎麽發展還沒什麽舉措,“還是靠資源。”

呂梁市政府方面也想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格局,推動煤炭企業轉型,但目前並沒有多大成效。以呂梁市政府在汾陽投資興建的杏花村酒業園區為例,這是被省市縣三級政府推舉為煤炭轉型的“示範工程”、“標桿工程”,呂梁市政府將其視作“一號工程”。

2010年,在呂梁市政府“引導”下,當地30余名煤老板聯手投資50億元,組建了山西中汾酒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汾酒業”)。按照呂梁市政府的規劃,在成立中汾酒業的同時,還計劃在呂梁管轄區內的“酒都”汾陽市,投資139億元,傾力打造一個規模宏大的“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計劃在2015年底完成建設,年產白酒10萬噸,是山西汾酒集團的3倍。

但由於中央“八項規定”,嚴格限制“三公消費”,以及反腐高壓,白酒行業由盛轉衰,加上一些參與投資酒業園區建設的煤老板因反腐“出事”,該園區目前還處於擱淺狀態。

徐洋表示,山西省原來提出一個口號“以煤為機,多元發展”,煤炭在產業結構中占比很大,而產業結構一旦形成,要有比較大的轉型非常困難。以呂梁來說,2014年投資增速的下降說明呂梁目前沒有比較好的投資項目,“而轉型首先要靠項目,尤其是大項目來帶動。”

對煤炭資源的依賴性太大,亦被看作呂梁乃至山西轉型難的原因。山西省政協原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現山西省實業家聯合會副會長劉道友透露,早在10多年前,山西省就想過煤炭轉型,但現在仍未成功。在他看來,煤炭市場有“三五年”的周期,好與不好,三五年輪著來。市場好的時候,“坐著來錢”,自然很難想到去轉型;光景不好的時候,“熬幾年就過去”,周而複始。“沒有市場逼迫,要去做別的很困難,煤炭市場紅紅火火的時候讓我們去轉型,是很困難的,明明一挖就是錢,我們幹嘛做其他的去?”上述不願具名的呂梁市官員說。

呂梁的3位煤老板告訴經濟觀察報,未來3至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煤炭行業很難恢複起來,這主要與國際、國內經濟低迷有關,而中央到地方更加重視環保和發展新能源產業,將進一步削弱對煤炭的依賴性。上述不願具名的呂梁市官員說,呂梁有這個心理準備,“這次好像不是熬一熬就過去的事情,要徹底展開思路,以後煤炭可能不作為能源,但可以做些深加工,所以說不一定是壞事。”

2013年、2014年先後出臺了“煤炭20條”、“煤炭17條”,並在全國率先清理涉煤收費、全面展開煤焦公路運銷體制改革、推進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後,山西省在今年正式出臺《關於深化煤炭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目標是“到2017年基本實現煤炭管理體制和管理能力現代化”,並喊出了要“煤炭革命”,使煤炭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但這對王文來說,似乎已習以為常,他覺得前景難期,“原來的煤炭改革對我們縣來說沒什麽影響,我們也想改變‘一煤獨大’的格局,但說白了我們縣就是靠煤,沒有其他可依靠的產業或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