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紐約首例埃博拉疑似病例已確診。該病例確認後,標普500期貨應聲下跌0.5%。美元/日元跌0.3%。
《紐約時報》報道稱,該患者名為Craig Spencer,現年33歲。此前隨“醫生無國界組織”在幾內亞為埃博拉患者提供治療。幾內亞是埃博拉病毒爆發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10天前,Spencer返回紐約市。目前,他呈現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相似的癥狀,發燒至攝氏39.4度,並伴有惡心。下圖為Spencer照片。
周四,救護車在警方護送下將Spencer從他位於紐約哈林區的家中送往附近的Bellevue醫院。紐約市的醫務人員已開始尋找和Spencer接觸過的人員。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在北京時間周五早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目前已確認四人曾與該醫生有過接觸。
紐約市政府官員此前稱,該市可能發生埃博拉病例個案,並已於數月前開始為此做準備。 不過,這起病例表明,在大城市防控埃博拉傳播,仍困難重重。據《紐約時報》,Spencer在本周三晚間,曾搭乘地鐵從紐約曼哈頓區至布魯克林區。在前往一個保齡球館後,他乘出租車回家。
紐約市政府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還稱,Spencer曾前往的保齡球館已被關閉,隨後相關部門將進行監測。一位曾和Spencer有過接觸的人員已進入醫院接受觀察。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埃博拉傳染相當困難,紐約市民不必過分擔心。雖然該患者此前乘坐過地鐵A線和L線,但埃博拉在地鐵中傳播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迄今為止,在歐洲和美國已發現了至少18起埃博拉病例。其中很多感染者為前往西非防治埃博拉疫情的醫務人員。
該病例確認後,標普500期貨應聲下跌0.5%。美元/日元跌0.3%。日本股市漲幅從1.5%縮窄至1%以下。韓國股指由漲轉跌。香港恒生指數跌幅擴大至0.7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非內陸國家馬里成為非洲第六個出現埃博拉病例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還警告稱,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埃博拉病毒東擴。
馬里共和國總統辦公室發布聲明稱,政府已確診一名2歲的女孩獲感埃博拉,並對其家人進行隔離觀察。據彭博社,馬里是非洲第三大黃金生產商。
聲明顯示,“健康和公共衛生部門已采取所有必要措施防止病毒擴散”,政府將“再次向群眾確保措施已采取,呼籲公眾保持鎮定和平靜。”
新華社昨日曾報道稱:
馬里西部城市卡伊22日發現一名疑似埃博拉患者,目前這名患者已被當地醫院隔離治療。該疑似病例為一名女童,近期隨親人從幾內亞返回馬里。這名女童的部分親屬也已被隔離。
自今年西非地區暴發埃博拉疫情以來,馬里曾出現多個疑似病例,但最後均被排除。
當前,西非沿海國家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和幾內亞是埃博拉的重災區。WHO上周敦促了包括馬里在內的15個非洲國家,在境內增加防範措施,為潛在的埃博拉爆發做準備。
與時間賽跑
尋求治療方法需與時間賽跑,西非埃博拉病例即將突破一萬例。
WHO的數據顯示,西非國家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境內埃博拉病患已達9936例。截止目前,該病毒已造成4877人死亡。
法新社援引專家警告,等到12月初,該病毒將以每周新增一萬例的速度迅速傳播。當前,全世界的醫護人員正在該地區與埃博拉進行著殊死搏鬥,但是目前尚無特效疫苗問世。
經WHO試驗,當前只有兩種疫苗在猴子身上測試後,讓人看到希望,其中一種就是溫尼伯(加拿大城市)國家微生物實驗室研發的。
WHO助理總幹事Marie-Paule Kieny表示,現在的目標是,2015年初能將首批疫苗運達非洲,盡管目前尚無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
她表示,“現在各國政府呼聲很強,要求盡快推動這些疫苗在人類社會的使用。”
當前一個重要工作就是保證醫護人員的健康狀況,已經有240名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犧牲。
早做防範
據彭博新聞社,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鹽崎恭久今日表示:
保護日本免受埃博拉是很重要的事情,需要采取一切可能舉措來降低埃博拉風險。
首先是阻止埃博拉病毒進入日本領域。日本正準備一旦爆發埃博拉疫情必須的各項措施。
富士膠片的治療埃博拉感染藥物Avigan存貨足夠20000人使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班牙上月發現首個歐洲境內被感染的埃博拉病例。近日該國政府高官發出了埃博拉病毒可能被利用發起生化戰爭的警告,稱中東地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可能以埃博拉病毒為武器打擊西方。
據西班牙新聞網The Local報道,該國內務部二號人物、負責安全事務的內務部大臣Francisco Martínez本周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來自互聯網的聊天記錄顯示,IS的極端主義分子在謀劃“擴大戰場”,在網絡論壇討論怎樣利用埃博拉病毒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
Martínez提到,早在今年7月,名為“伊斯蘭輔助者”(Ansar al-Islam)的恐怖團體就在Twitter網站連續發帖,顯示其在考慮利用實驗室的致命生化產品。9月月中,與IS有關的論壇——“伊斯蘭聖戰士聊天室”的對話顯示,IS恐怖分子討論利用埃博拉作為對付美國的有毒武器。
西班牙國家電視臺(RTVE)報道稱,Martínez透露,還有網上對話顯示,IS的武裝分子在研究怎樣最有效地利用他們從實驗室盜取的致命化學產品。IS的一位發言人也借助互聯網敦促該組織的支持者不惜一切手段殺害西方人,還提到“註射毒物”是可能采用的方法。
據RTVE報道,Martínez認為,有必要采取措施應對極端主義者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挑戰,恐怖組織的網上活動有六大目的:通過宣傳工具威脅敵人、籌備恐怖活動、交換信息、培養極端意識、招募成員和獲取金融支持。
雖然西方國家遭到生化攻擊的威脅增加,但美國政府至今還未承認存在這類危險。上月初,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Jeh Johnson否認了IS正策劃使用埃博拉病毒等生化武器的攻打美國的消息。他說:
“我們並未發現任何可靠的情報顯示,IS企圖使用任何疾病或病毒攻擊我們的祖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非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已經演化成一場悲劇,並且疫情會否一進步升級的前景依然不明朗,這對於非洲的大宗商品生產也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Anna Mulholland上月曾指出,埃博拉疫情惡化可能對某些商品市場及礦企有重大意義。
西非在能源、金屬、農產品的生產上都具重要性,雖然疫情擴散尚未嚴重沖擊到商品市場及西非礦產業,但德意誌銀行表示,應該評估疫情惡化的潛在威脅,盡管當前發生疫情的國家所占有的可可、咖啡、棉花、橡膠、棕櫚油的產量不足全球的2%,但若是病毒擴散後將帶來的影響值得關註,特別是若病毒擴散至馬里、象牙海岸,及更遠至加納、布吉納法索、毛利塔利亞、尼日利亞、乍得及喀麥隆。
黃金及可可是“最有風險”的商品,因全球可可供給超過7成來自西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援引高盛報告稱,埃博拉在西非的死亡人數極其經濟災難幾乎不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顯著幹擾。
高盛投資研究團隊今天發表的報告顯示,埃博拉病毒最為肆虐的國家——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對全球經濟產出的貢獻不到0.02%。該傳染病的影響更多來自於人們如何反應,而非病毒傳播有多遠。
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10月29日,埃博拉已造成4951例患者死亡,幾乎都在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幾內亞這三個國家。該病毒在爆發之前幾乎引起任何公共衛生官員的註意。聯合國已經呼籲對埃博拉提供更多援助資金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來抗擊這一病毒。
高盛表示,對大宗商品市場來說,可可是最受埃博拉影響的商品種類,因為西非占了可可全球生產的70%。多數生產來自象牙海岸和嘎納,目前為止這兩個國家都還沒有受到埃博拉影響。
高盛稱,盡管航空公司和休閑郵輪的股票受到乘客擔憂的影響而遭到重創,該影響也是有限的,因為西非僅占全球航空運輸的很少一部分比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如果你生活在埃博拉肆虐的塞拉利昂,每天看到的將是怎樣的殘酷現實?
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生活設施全面受到限制,道路封鎖措施限制了農民活動,推高了商品價格,城市里的進口商品價格也水漲船高,各行業都遭受重創……對人們來說,埃博拉不僅導致人們瘋狂逃離受災區,也讓鄰里回避那些感染者的家人以及在一線抗擊埃博拉的工作人員。
對生活在塞拉利昂以及幾內亞、利比里亞的人們來說,這已經早已超越了一場公共衛生危機,而是一場經濟、社會、人文的災難。
塞拉利昂人力資源管理辦公室科技官Matthew Marke為華爾街見聞獨家撰稿,講述了埃博拉對他的國家帶來的巨大影響。
(圖為本文作者,塞拉利昂人力資源管理辦公室科技官Matthew Marke,為華爾街見聞獨家撰稿。)
走出2002年內戰衰敗中的塞拉利昂再一次陷入危機,這一次是因為埃博拉(EVD)疫情的爆發。塞拉利昂與幾內亞和利比里亞交界,這兩個國家同塞拉利昂一樣,在過去幾年遭遇了政治上的動蕩。
正肆虐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首先在幾內亞被發現。2013年12月旱季開始時,病毒開始在幾內亞傳播,到2014年5月,病毒已經從凱拉洪(Kailahun)邊境地區傳播到塞拉利昂。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衛生工作者,都認為疫病是致命的,並且在根據環境不斷發生基因變異,尚無法治愈。
自埃博拉爆發起,人們便開始對此次疫情感到不安和懷疑,再加上政府沒有及時對疾病的爆發采取行動,人們開始懷疑EVD疫情的真實情況,很多在爆發區的人們將疫情歸因於政府的政治陰謀。由於病毒持續快速的傳播,整個塞拉利昂地區現在都被埃博拉病毒影響,其西部地區(Freetown)首當其沖。
隨著疾病蔓延,塞拉利昂的公共衛生設施現已嚴重緊缺。在國際組織的幹預下,傳染病研究中心和收留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以便滿足政府應對埃博拉的需要。但這些仍然不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的數字,塞拉利昂近期已被確診的病人和疑似病例共有5338例,其中死亡1510例。
過去幾個月,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並將省內的高風險區域隔離開。疫情嚴重的遠東地區Kailahun已經開始實行傍晚7點後宵禁,來往國內的摩托車和出租車也只允許在白天的一定時間內運行。除教堂和清真寺以外,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酒吧、電影院和學校,以及高風險地區的市場都已被關閉。
隔離區的出入受到了嚴格限制,但仍然有人設法逃避警察和軍官設置的路障來設法做生意。這一系列行動已經導致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翻倍。
在農村地區,道路封鎖措施限制了農民和勞動者的活動,同時也限制了商品的供應。一方面,人們逃往沒有疾病的安全地區,災區的有些農場已經被拋棄。另一方面,留在災區的農場主或重病,或已經死去或被強制檢疫,災區的農作物還沒有收獲。
在城市,由於埃博拉疫情日益嚴重,進口商品的批發商和零售商擡高了他們的價格。各個行業稅收遭受重創,采礦業、建築業、旅遊業和運輸業等行業已經減少了運營。經濟受到的打擊不可避免地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造成某些商品滯銷、失業以及收入下降。
現在只有兩家航空公司(SM Brussels以及Air Morro)還在飛塞拉利昂,每周兩個航班。其他主要的航空公司如British Airways, Emirates, Kenya Airways ASKY等已經取消了它們的航班。受此影響,旅館和其他娛樂中心只能維持最低運營狀態而不得不裁員。
從人們的行為來看,埃博拉不僅導致人們逃離受災區,也讓鄰里回避那些感染者的家人以及在一線抗擊埃博拉的工作人員。
如果埃博拉疫情繼續惡化,那麽已經遭到嚴重毀壞、經濟岌岌可危、失業率逾80%的塞拉利昂經濟還將進一步惡化。
(實習編輯 戴博 翻譯)
英語原文如下:
Ebola's Economic Impacts on Sierra Leone
(Contributed by Matthew Marke, Technical Coordinator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fice, Sierra Leone, for Wallstreetcn.com use only)
Sierra Leone emerging from the decay civil war since 2002 has again plunged into a severe outbreak of Ebola Virus Disease (EVD). The country which shares it borders with Guinea and Liberia have similarly suffered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the past years.
The current Ebola virus outbreak in Sierra Leone started from Guinea in December 2013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ry season (winter) and by May 2014 it has been ongoing in Sierra Leone from the border district in Kailahun. The disease is regarded as deadly and up to date according to health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WHO is without cure.
Since the early emergency of Ebola, some people were less sure and skeptical about it especially when the government failed to act quickly on the outbreak. Thus, the reality of the EVD was questioned and many people mainly in the outbreak areas attributed it to political conspiracy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virus continues to spread faster the entire districts in Sierra Leone are now affected by Ebola with Western Area (Freetown) in the lead.
The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 in Sierra Leone is being severely strained as the outbreak grows.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picentres and holding centres are being constructed to complement government effort in the fight against Ebola even though they are not enough. According to WHO recent figures a total of 5,338 confirmed, probable and suspected cases of Ebola disease with 1,510 number of deaths.
The government in the past months has issued numerous restrictions and also isolated high risk areas in the provinces to try to tackle the country’s outbreak. District like Kailahun where the outbreak started in the far east of the country have curfew at 7pm, and across the nation motorbikes and taxis are allowed to run on a limited basis during daylight hours. Places of assembly, such as bars, cinemas and schools including markets for highly risk areas, are closed around the country with the exception of churches and mosques.
Also traveling in and out of the isolated communities in the country is severely restricted though some people meandered their routes to run businesses escaping the road blocks manned by police and military officers. This has resulted to market price of goods and services doubling up.
In rural areas, road blocks manned by police and military officers prevent the movement of farmers and labourers as well as the supply of goods. Besides some farms are being abandoned by people running away from the epicentres and going to areas that do not have the disease while crops in others remain unharvest due to the farm owners either being severely sick, dead or in enforced quarantine.
In the city, importers including wholesalers and retailers have increased their prices as Ebola intensifies. Revenue collection is slow in all th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mining, construction, tourism and transport sectors have slow down operations and the effects on economic activities is adversely affecting people leading to the decline in sales of certain good, loss of jobs and personal income.
Currently, there are only two airlines (SM Brussels and Air Morroc) flying twice a week to Sierra Leone. Other major ones such as British Airways, Emirates, Kenya Airways ASKY etc) have cancelled their flights and this have resulted to hotels and other entertainment centres laying off worker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run minimal services.
On the behavioral aspect, it has not only included people emigrating from infected communities but also neighbours are shunning the family of victims and those involved in the Ebola fight due to the fear of contagion.
Should the Ebola outbreak continues on the already devastated and weak economy and where unemployment rates are looming over 80%, Sierra Leone economy will worsen further.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新華社等媒體報道,印度衛生部門昨日證實,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現第一例埃博拉病例,一名從利比里亞回國的印度男性國民血樣檢驗為陽性,目前已被隔離。
彭博等外媒援引印度衛生部昨日聲明稱,上述印度埃博拉患者現年26歲,本月10日獲得利比里亞衛生部頒發的體檢合格證,證明此人並未感染疫病。可此人返回新德里接受測試後,三次樣本檢測均得出陽性結果,由此確診已感染埃博拉病毒。
這是首例確診的亞洲埃博拉病例,它再次凸顯了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風險。今年9月和10月,美國和歐洲本土相繼出現首例埃博拉病例。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本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全球首位埃博拉病患確診以來,截至本月4日,全球八個國家中有近5000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失去生命,其中311名醫護人員不幸喪生。八國感染者合計已達1.3268萬人。
數據顯示,西非地區目前疫情最為嚴重。本月5日世衛組織表示,截至本月2日,埃博拉病毒感染和致死人數最多的是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這三個西非國家,死亡患者合計4818人,感染者1.3042萬人。但該組織重申,由於存在埃博拉病例低報問題,這樣的數據與實際情況相比依然過低。
華爾街見聞上月“掃盲埃博拉”的文章介紹,現在還沒有治療埃博拉傳染病的特效藥,一些抗埃博拉藥物要麽正在研制,要麽只通過了動物實驗,還未進行臨床安全測試。
這種疫病典型的癥狀最初是突然發高燒,一直覺得身體虛弱、肌肉疼痛,頭痛,咽喉也痛,然後病人會嘔吐、腹瀉、出皮疹、腎臟與肝臟功能受損。有些病人體內體外都會出血。只有經過實驗室測試才能確認是否被感染。
據世衛組織網站公布的數字,自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被發現以來,除今年外最嚴重一次疫情致死280人,此次西非地區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已在多個方面創下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人民網報道,世衛組織日內瓦時間12月23日對外宣布,已有實驗研究證明,原型疫苗rVSV-ZEBOV能有效預防埃博拉病毒,未來該疫苗有望在美國和歐洲通過快速通道獲審批上市。
世衛組織表示,根據當天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結果顯示,世衛組織、加拿大、挪威研究機構主導進行的埃博拉疫苗顯示出可以“非常有效地”應對埃博拉病毒。過去一年內,研究團隊研制的名為rVSV-ZEBOV的疫苗,在幾內亞對11841人進行了實驗。在5937名接受疫苗的人中,在10天以上的時間內沒有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情況。而在沒有接受疫苗的人中,在10天以上的時間內出現了23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情況。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瑪麗—保羅·基尼表示,實驗顯示這一疫苗非常有效,效率甚至可達100%。研究團隊稱,在大面積疫情暴發時期,該疫苗可靠性能達到90%。
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道稱,制藥商默克(Merck)接下來將向美國和歐洲衛生當局提出申請,預計新疫苗將能在明年通過快速審批的方式獲準上市。
瑪麗—保羅·基尼也透露,一般新藥的批準程序往往得花上10年或以上,但新埃博拉疫苗“可能在2018年”上市。
2013年至2016年期間,西非暴發的埃博拉已導致1.13萬人死亡。資料顯示,埃博拉病毒是能引起人類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致死率極高。
瑪麗—保羅·基尼表示,“這一疫苗可以有效防範下一次埃博拉病毒危機,人們不再沒有防禦之力”。
世界衛生組織23日宣布,由加拿大公共衛生局研發的疫苗可實現高效防護埃博拉病毒,全球迎來首種可預防埃博拉出血熱的疫苗。
這項臨床試驗由世衛組織領導,幾內亞衛生部等機構參與。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
試驗去年在幾內亞開展,當時該地區仍不斷出現新增埃博拉出血熱病例。近1.2萬直接或間接接觸過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人參與了這項試驗。
研究人員首先選取了18歲以上的成年人開展試驗,這些人都不是孕婦、哺乳期婦女或重病患者。2119人立即接受了疫苗接種,2041人則推遲了21天接種疫苗。結果顯示,立即接種疫苗的人都得到了有效防護,沒有患上埃博拉出血熱。但在推遲21天接種疫苗的人中,則有16人患上埃博拉出血熱。
上述試驗結果證實有效性後,研究人員將接種範圍擴大至6歲以上的兒童,共有1677人立即接種了疫苗,其中包括194名兒童。結果顯示,他們也得到了有效防護,沒有患上埃博拉出血熱。
在接種疫苗的5837人中,約一半的人出現了頭痛、疲勞和肌肉酸痛等輕微的不良反應,個別人不良反應較重,但他們的身體都在數天內恢複了,並沒有產生長期影響。在一直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中,共有7人患上了埃博拉出血熱。
生產疫苗的美國默沙東公司已經獲得美國和歐盟方面的一些資格認證,這有利於相關監管機構加快審核這種新疫苗,使其盡快投入應用。
埃博拉病毒於1976年首次發現,此後非洲多次報告偶發性疫情。2013年年底,埃博拉病毒在幾內亞開始蔓延,隨後擴散到周邊的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導致疫情加劇,1.1萬余人死亡。直到今年3月,世衛組織才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已不構成“國際關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本次研究報告的作者、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瑪麗-波勒·基尼說,盡管這項成果來得有點晚,許多人已經在西非埃博拉疫情中失去生命,但這至少能保證下一次埃博拉疫情來襲時,人們不會束手無策。